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态度题
“卿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态度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态度题,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态度题
考生需要判断出说话人对讨论过的人或事的看法或感觉,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交流的实际掌握能力,听出讲话者所呈现的态度。
托福听力态度题题目特点简介
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再听一次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
正确答案往往不是文中的直接表述。
说话人的态度通常是影响深刻、高兴、感兴趣、惊讶、焦虑等。
托福听力态度题典型提问形式汇总
Select the sentence that best expresses how the student probably feels?
What is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
What is the speaker’s opinion of ?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think of ?
What is the professor’s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
托福听力:听力需注意的细节
托福听力两个Section下来,总会有种注意力越来越散的感觉。如果能够知道哪些地方预示着考点出没,那就相当赞啦!
1.Conversation:段落开头提到的原因必考:problem/question。
2.段落开头提到的本次主题必考(如Today……),段落结尾的点评和总结必考。
3.段落中重复两次的地方必考。通常为本节课的要点,师生各重复一次的地方必考,注意在笔记中划双线,重复两次的名词必考,一般重复的名词是选项中的替换词。
4.段落中的强调句型多引出分论点,是考点:
This is the first time…
One thing importa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should remember/notice/bear inmind/keep in mind---conversation引出建议的句型。
5.针对上下文明显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必考:definitely,absolutely, exactly, it’s a good question, excellent question, 注意听好教授在这些回答之后的解释,一定会对重要内容作同义的重复。
6.段中主论点下有定义加举例的必考(配对表格题);
罗列多个事实处必考(是非型表格题);
说明多个程序、步骤的必考(排序题),中间的步骤一定注意:then, so, ok, well, replace, the next stage.
7.难点的解释说明必考(核心概念):小黑板,带字的笔记本,只要出小黑板都会有停顿。
注意引导词:it refers to, that is, that means, which means, This is to say, inother words, in another words, by that he meant, let me make it clear, let memake it simpler, let’s put it this way.
8.段中引用的观点必考,对应都是对分论点的看法:think,argue,believe,一定有小黑板,或者人物肖像。
9.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后面的点重要,themost important, biggest, 因为是形容重要特点。
10.一定注意教授跑题的内容,话题的转移、布置作业、一会儿再谈、我打算先谈些什么、谈一下个人的经历……会在语义理解上出题(细节)。
11.教授对学生的警告或指令必考(重听):Conversation表建议,Lecture中表强调重点。
12.托福听力出题的顺序和文章顺序完全一致,一定注意干扰选项:后面的内容在本题中会作为干扰项出现。
13.一定注意教授的点评,会作为结尾的题目出现(whatdoes the prof think of)。
托福听力:如何应对托福听力句子插入题?
什么是托福听力中的插入信息题?
托福听力考试中经常考察的一种类型,就是“插入信息”,也就是在人的谈话中,经常会顺口提及其他的事情或例子,虽然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在之后的题目中很有可能考察到。因此这部分的内容还是难度很大的。具体的我们要如何来备考这类内容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托福听力插入信息题实例解读
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例子(Example)是最经典的“插入信息”,这里也直接对应托福听力考试的一大题型——目的题(例子题)。
常见问法: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刷过官方真题Official的同学一定不会陌生。
下面我们以官方真题Official1 conversation2的一道目的题来看看,材料中是如何插入例子考点的。
题目:Why does Matthew mention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 To identify a topic frequently discussed in third grade
B. To get the professor's opinion about a lesson he taught
C. To make a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class he is taking
D. To illustrate a technique used to teach a third-grade class
通过分析文本,教授表示对Mr.Grabell课堂上运用的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学生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例举了在课堂上Mr.Grabell关于jupiter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名字的由来,讲到了jupiter这个词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众神之王的名字(朱庇特)。
文中原话:So since Jupiter, the planet, is the largest planet in our solar system, it's like the king of the planets, like Jupiter was the king of all the gods.这种由天文学跨到神学的讲解方式正是interdisciplinary这一教学technique的具体体现。故此题选D。
除了以上最显眼的例子插入,托福听力考试中还有一些相对存在感比较弱,却常爆考点的“插入信息”。如官方真题Official1 Lecture1中:
题目:Why did Frantzen go to the Sales Barn?
A. To study human form and movement
B. To earn money by painting portraits
C. To paint farm animals in an outdoor setting
D. To meet people who could model for her paining
这道题属于因果类细节题,询问画家Rose Frantzen为什么常去Sales Barn这样的地方?答案难度其实不大,后文两次提到“movement”,选A。难点在于这个细节容易被忽略。但只要我们掌握“插入信息”这个考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考这道题。在教授讲述该画家的一幅关于Farm的画作与回国后的经历之间,说了一句“Oh,and speaking about frams,that reminds me…One interesting thing I read about Franzten is that...”此处插入的这句话更像是对考点的一种提示,让考生对接下来的内容提高警惕。
又如官方真题Official3 conversation2中
题目:What information does the student still need to get from the professor?
A. The name of the senior researcher
B. What book he needs to read before the next lecture
C. When the train session will be scheduled
D. Where the project is located:
这道题也属于细节题,难度系数很低,但出现在同样容易被忽略的conversation结尾处,不少同学在听完全文后对该考点毫无印象,这种送分题反而成了送命题…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发现其实这个考点也是“早有预谋”,在出现答案training前(C),学生插入了一句“By the way”,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看似普通的小词组,在官方真题Official听力练习中,几乎每次它的出场,都在告诉我们考点来了。
篇2: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推断题
推断题包括“推论”和“预测”两种形式。推论是原文没有直接表达的,需要考生进行推测的信息;预测则是需要考生根据说话人所说的话推测出其未来的行为。
托福听力推断题题目特点简介
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再听一次部分对话或讲座的内容。
文中一般没有直接提及的信息。
托福听力推断题典型提问形式汇总
What does the speaker imply about ?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
What is probably true about ?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alk?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What will the students probably do next?
What will the professor probably discuss next?
托福听力:听力必备的3大高招
一、辨音能力
听力的境界有高下之分,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去听,慢慢地可以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去听,再后来,可以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去听,当然,到了一定境界,你就会忘记你听到的是英语,而进入耳朵的只是一个一个的意思,这就像你听汉语一样,我们从来不去想“我正在听汉语”。这是一种“得意忘形”的境界。如果你达到了这种境界,那么托福听力立刻就成了我们小学的社会科学课考试,极其简单。但是,对于一个跟着中国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然后考过四六级的人来说,是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所以,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功课,那就是解决对英语的辨音能力。辨音能力指的是听到一个单词能反应出它的意思,让它成为你的积极的听觉词汇。
解决辨音能力最有效的两个方法:一是听写,二是精听。
1. 听写
听写指的是将一篇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抄下来。对于准备托福考试的考生而言,最好的听写材料就是老托的段子。听写能最有效的检验和提高一个人的辨音能力,听写之后对照正确文本,反复再听,直到可以全部听清楚为止,这是听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
2. 精听
精听指的是一边看着正确的文本一边听录音,听的时候要划出自己不熟悉的单词,在第一遍录音结束后查单词,然后再反复听,直到可以脱稿听为止。精听最适合的材料是SSS(Scientific American’s Sixty-second Science),因为它非常短,只有一分钟,但信息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它是托福听力出题的重要来源。
二、反应速度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听到一个单词之后的反应速度是0.03秒,我们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所以我们对单词的反应速度可能不能完全达到这个指标,但是尽可能地去接近它,无疑是取得托福听力高分必须做到功课。因为你在听托福听力的时候,ETS不可能等你听明白了前面的单词,然后再放后面的录音,而事实上,托福听力的语速也只是美国大学教授上课的一半语速,所以,不仅为了取得托福高分,更重要的是为了到美国能跟上美国的课堂,我们花大力气将反应速度练上去是完全必要的。
而练习反应速度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叫做“变速练习”。变速练习指的是利用变速软件加快语速,来增加我们对材料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变速练习只适合于对你常速已经可以听懂的材料进行,因为如果对你不熟悉或者本来就听不懂的材料进行变速,那么结果必然是更加听不懂,这样的意义是不大的。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你就知道了其实变速练习的材料是十分广泛的,既可以是你已经听写过的老托段子,也可以是SSS的材料,更可以是你已经做过的托福听力题。
三、听力笔记
新托福针对老托的最明显的改革之一,就是允许考生在一边听听力的时候一边记笔记,这不仅是因为新托的听力变长了,需要利用笔记来弥补脑记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这符合美国大学课堂对学生课堂上课的真实需求。托福听力,尤其是讲座,考到的题目都是重点的信息,包括主要话题、重要细节,和文章结构等。如果能在听听力的过程中,记下这些重要的内容,那么对于做题是帮助极大的。
当然,要强调的是,较强的笔记能力是需要建立在前两项能力较强的基础上。如果你听一篇材料,还是需要经常去反应很多单词的意思,或者你的反应速度很慢,那么你是不可能心有余力去记笔记的。
托福听力:听力修辞艺术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汉语中有修辞,英语中自然也有。早在90年代初的TOEFL听力考试中,美语的修辞手法便得到了初步的运用,随着TOEFL听力不断向Daily(日常生活化)和Functional(语言交际功能化)发展,为考试而刻意雕琢的那些呆板、生硬的语法现象已荡然无存,各种各样修辞方法的广泛运用已成为听力语言地道性的重要表现。
不过,也正是由于修辞的出现,无形间加大了我们对其语言理解的难度,有时甚至“不知所云”,即使看到了听力文字部分,也是“一头雾水”,但如果我们真正领悟了修辞中字里行间的奥秘,不仅会帮助我们迅速解题,更会被TOEFL听力中的经典修辞艺术所服。从这种角度考虑,修辞堪称TOEFL听力调色“话”板的点睛笔!
为了透彻理解TOEFL听力修辞语言的话外音,我们有必要对近年来TOEFL听力中出现的各种美语修辞手法做一个分析和总结,以有利于考生究其根本,从而顺利、快捷的解题。
Hyperbole(夸张)
试比较以下TOEFL听力短对话的两种回答方式:
Have you asked your brother to do the dishes? 1)Yes, many times.(很多遍了。)
2)Yes, a thousand times.(无数次了。)
很明显,第一种回答方式不如第二种生动,因为a thousand times(无数次)使用了Hyperbole(夸张)的修辞手法。Hyperbole一词源于希腊语的huperbole,意思是exceed(超过),是一种故意夸大其词(overstatement)或言过其实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对表达对象进行有违常识或不合逻辑的夸张性描写,以达到强烈的修辞效果。如:a river of tears (泪河)、a mountain of coal (煤山)、oceans of people (人海)...
Hyperbole(夸张)在TOEFL听力中的运用也可谓炉火纯青。
比如:(划线部分为夸张之处) 1)You are my lifesaver.(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2)You are 100% right.(你“百分之百”的正确。)
3)My back killed me.(我的腰痛的厉害。)
4)You make me feel guilty. (你让我感觉像是在犯罪。) 5)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好久不见了呀!) 6)I could sleep for a whole year. (我太困了。) 7)We”re all tired to death.(我们快累死了。)
当然,除了TOEFL听力,Hyperbole(夸张)的修辞手法在英语语言文学中的经典范例不胜枚举:
1)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 (George Herbert) (一个父亲的作用大于100个教师。) 2)It"s a crime to stay inside on such a beautiful day. (今天阳光明媚,躲在家中实在太遗憾了。) 3)A drop of ink may make a million think.(George G Byron)(一滴墨水写成的文字可让千万人思索。)
Simile(明喻)
试比较以下两种TOEFL听力表达方式:
1)He spent a lot of money.(他花了大笔的钱。)
2)He spent a lot of money, like water.(他花钱如流水。)
很明显,第二种表达方式比第一种更加生动和形象。因为like water(如流水)使用了Simile(明喻)的修辞手法,这样以来,无疑使语言更加精彩和完美,听力考试也不再单纯是一门考试,而变成了一种享受。Simile(明喻)一词源于拉丁语similes,其意为like(象)。他借助人们的想象力,使用一定的比喻词如:like, as等加以连接,从而清楚的表明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得表达更加新鲜有趣。其典型形式是A is like B.
Simile(明喻)的修辞手法在TOEFL听力中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
比如:(划线部分为明喻之处) 1.Like引导1) He sweats like a pig.(他像猪一样流汗。) 2) They slept like babies.(他们像婴儿一样熟睡着。) 3)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John Ruskin)(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行没有指南针。)
4) Records fell like ripe apples on a windy day.(E.B. White)(被打破的记录犹如刮风天成熟的苹果——纷纷坠落。)
2.As引导1)She is as beautiful as a flower.(她像花一样的美丽。)
2)“I am as light as a feather, I am as happy as am angel, I am as merry as a school boy. I am as giddy as a drunken man...”(Charles Dickens)(我像羽毛一样轻,我像天使一样幸福,我像小学生一样快活,我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飘飘然……)
3)The first time I read an excellent book, it is to me as if I had gained a new friend. (我头一回读到一本好书,对我来说好象交了一位新朋友。)
注意:As引导的as...as结构在英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若能在口语交流或各种作文考试(如:TWE等)中用上一个,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用的as结构有:
(as) firm as a rock坚如磐石(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as) close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as) mute as a fish噤若寒蝉(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as) cool as a cucumber泰然自若(as) sober as a judge十分清醒(as) sure as a gun千真万确
(邱政政:上海新东方学校综合英语培训部主任。著名英语听力、口语、电影教学专家,TOEFL听力、电影听说主讲,首创“M7齐步走英语听说教学法”。)
篇3:托福听力态度题全面解析
在托福听力考试中,态度题也是考试常见的题目之一。同学们需要根据文中说话人的态度,来进行理解,解答题目。那么具体的这类题型有什么解答技巧呢?下面我们就来全面的为大家解析这类题型。
托福听力态度题全面解析
What is the professor’sattitude toward X?hat is the professor’sopinion of X?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the student?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the student when she says this?What does the woman meanwhen she says this? 考生们由以上可以看出,当问句中带有attitude,opinion, infer, mean等词时,基本就可以判断题目为态度题,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判断好题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应笔记位置寻找答案和解题了,因此在之前听听力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到底文中那些内容需要记录。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梳理一下态度题中的常见考点和信号词,考生们一定要牢记。
1. 直观态度
①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听力中,最为直观的跟说话人态度相关的提示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常见的语气如:疑问,惊讶(Really? /I couldn’t believe…/JesusChrist!/Wow!/Oh, my God! /Gosh!/ What!),重读,放慢语速,停顿,怀疑,犹豫(Um...),可惜(what a shame/ that’s too bad./ I’m sorry to hear that)等等。
②形容词等评价性内容在听力中,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要记下来。考生们需要记录的是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常见的形容词如下:
积极正面:
favorable,approval,interesting,enthusiastic,supportive,great,magnificent,glamorous,excellent,fantastic,outstanding,terrific,awesome,amazing,charming...
消极负面:
disapproval,dissatisfied,boring,suspicious,critical,bad,skeptical,questionable...
中立客观:
neutral,unprejudiced,impartial,unbiased...
2. 间接态度
①一语双关在托福听力中,说话人有些话没有直接表达出实际意思,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
②委婉表达有的时候,说话人会通过委婉表达的方式阐明自己的意见,比如教授提问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此时教授就会通过引导的方式,委婉的表达学生回答错误这个信息。常见信号词:Sounds great...but/ Soundslike fun...but/I’d liketo...but/ I should have, but.../ I wish I could... but/ I’d love to...but...
③转折处文章转折处不论是对话还是讲座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位置。而转折处后面通常带有说话人实际想表达的意图和态度。转折词:but,however, whereas, nevertheless, while, in fact, actually, although, though...
通过上文对态度题考点和信号词的分类和总结,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掌握态度题的出题思路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和巩固一下吧!
E.G.TPO 4 Conversation 1
What i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 his current assignment?
A.He is not confident that he will find the materials he needs.B.He feels that performing in a play is less boring than reading one.C.Hethinks his review of the play will be more objective than the contemporaryreviews were.D.He is optimistic that he will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play he isresearching.
听力原文:StudentThat’s a good idea. I’ll have a better idea of what I really think ofit before I read those reviews.LibrarianI’m sure you will be surprised that anyone ever found it radical. Butyou will see why it is still powerful, dramatically speaking.StudentYeah, it must be something about it, or the professor wouldn’t haveassignedit. I’m sure I’ll figure it out.
分析:正确答案 D首先根据托福听力按顺序出题的原则,可以判断第4题的答案应该在原文比较偏后的位置,因此找到对应笔记位置即可。其次,根据以上听力原文,学生说的I’ll have a better idea...和I’m sure I’ll figure it out两句话可以得知,学生的态度是非常optimistic(乐观的)的,因此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本题的考察点是学生的语气语调和评价性内容。另外,笔者提醒考生,平时做题还要做一下错误选项分析,以本题为例,A选项说not confident,学生的语气是轻快而自信的,是积极正面的,因此与原文相违背,排除。B选项中的boring虽然是评价性的形容词,文中也确实提及过,但是并没有将performing和reading进行比较。C选项中的contemporary reviews文中也提到了,但是是比较靠前面位置提及的,后面就再也没提到了,并且也没有比较过objective的问题,因此排除。
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E.G. TPO 4 Conversation 2
What is the professor’s opinion of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woman’sgroup?
A. They try to take credit for work they did not do.B.They did not perform well in previous courses with him.C.They are more motivated when they are working in a group.D.They do good work when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听力原文:ProfessorI know Teresa and Kevin. I had both of them on other courses. So, I’mfamiliar with the work and work habits.StudentI know, me too. That’s why this has really surprised me.
分析:正确答案是D本题考查的是语意。学生在开始一直抱怨的是其他组员不配合,而当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提到之前他也认识这两个学生,他的了解中这两个学生不是这样的。所以那两个学生是可以认真做工作的,推断出前提是他们对这个工作感兴趣。所以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语意,还要理解好上下文衔接的内容。
总结
综上所述,要掌握好态度题,就一定要关注两个点:说话人的语气和语义。从直接和间接连个角度分析文章,每次做完题之后记得做错题总结和对应考点分析。相信大家一定能攻克态度题这个难关。
托福听力的长期备考策略总结
第一,在长期的托福考试的准备中,必须留出充足的时间提高最基本的听力能力。
所以在整个备考的阶段中,磨练自己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多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听英语。比如看美剧,看电影,听歌,听广播。给自己创造一个英语的环境,慢慢去适应它,喜欢上它。我们听英语可以不仅是在学习的时候,即便是休息也可以听,不用给自己规定太苛刻的计划。目的是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下训练的是对英语语音的感觉和注意力,培养出英语的语感以及句子的段落感。这不仅是对于听力,对于口语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在我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基础性备考之后,就应该要开始精听,以适应考试的情形。
在开始精听之前,就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不宜过难,也不宜过简单,并且最好能与托福听力的语速发音相当。比如托福历年的真题,就是很好的精听素材。在进行精听训练时,尽量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如果做一套真题,最好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训练,避免中间停顿,或是直接放弃。开始训练时,无论正确率如何,都应养成按时间完成一套题的好习惯。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真正考试时适应考试节奏。做完真题后,要认真的对照答案。将自己的错误标记出来,并总结原因。看看是因为审题的问题还是应为没有捕捉到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对出现的问题做针对性的练习来迅速提高正确率。
泛听与精听不同之处在于泛听可以灵活的选择听力素材。每天可以抽出半个小时,新概念英语、托福听力练习,BBC、CNN等都可以拿来听。还可以通过收看一些英语的节目,这样不但练习了听力,也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主要是培养兴趣,增加语感。
第三,注意在练习的状态中假想自己正处在考试的氛围里,甚至高度紧张起来。
通常我们选择一天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做精听的练习,此时要保证头脑是最清醒的状态,一般可以放在早晨来做。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帮助自己在固定的时间段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对托福的听力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听力情况及时的调整重心。比如一开始听时可以选择稍微简单一点的材料,循序渐进。刚开始坐托福听力时,同一套题可以做多遍,直到完全听懂。坚持这样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迅速的提高托福听力。
托福听力临场发挥的指导
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如果遇到突发状况会让考生产生紧张情绪而影响正常发挥,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问题1记笔记怕影响听,不记笔记怕露听
解决方案:首先大家要知道笔记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工具,笔记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考试后会被粉碎。那么到底该不该记笔记,答案是需要,但是不包含大神级人物!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笔记是需要的,它帮助我们记住框架以及一些细节题,但是笔记要做好事需要时间来练习的。大家只需要练习,在练习笔记是参考题目和文本就可以了,因为所有的笔记都是为了服务于做题的。
问题2关于听力中音的影响
由于存在自己脑袋里的单词发音本来就是错误的,那你怎么能要求自己能听出正确的发音呢?人家读一个正确的音,你还觉得是错的,或者压根听不懂,听不出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receipt中的P是不发音,但是很多学生仍然认为P是发音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听懂文章呢?
解决方案:跟读音频(最好速度都跟上),模仿音频的发音,慢慢纠正自己的发音
问题3听懂了但是仍然做错,觉得自己明明似乎听懂了这题,但是一选出来答案就是错的,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通常这种情况的出现大部分集中在imply和infer题。
解决方案:不要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学们需要去揣摩这类题的出题规律及错误选项的规律。
如何应对托福听力中的新词
首先考生对自己的词汇量应该有个基本的了解。考生可以翻看一下TPO练习的问题部分,如果连审题都有困难,那么建议先别急着考试,好好从最基础的词汇开始背诵。如果问题理解都非常顺利,那么可以做几道题目感受一下听的部分。
分析认为,toefl听力分类中生词在文中出现主要有这么几种解决方法:
1. 专有名词
在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通常对考试没有多大影响。只要考生能够意识到在说的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地点就行,笔记中的体现可以以大写首字母代替。甚至有的词在考试界面上会出现,考生只需混个眼熟,之后在做题时能认出来就行。
2. 话题类单词,术语
托福听力考试的lecture话题非常广泛,虽然官方指南给出了艺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大类话题,但事实上这四个话题已经能囊括任何专业知识点了,知识面再广的学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当lecture中出现一些专业术语,甚至当这个术语就是考题的中心话题怎么办?既然是术语,文中当然会出现对术语的解释,所以考试只需淡定地等待解释出现即可。
常见的说法有:
the definition of …is
…can be defined as…
… , that/which is …
… is/are ….
例如:Whatis spectroscopy? Well, the simplestdefinition I can give you is that spectroscop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ter and light.
Spectroscopy is basically the study of spectra and spectral lines of light, and specificallyfor us, the light from stars.
这两句话出自不同话题的两篇文章,但都和spectroscopy(光谱学)这个话题相关,并做了定义。前句相对简单通俗,后句几乎是用本词介绍了自己,所以不容易理解,但也能知道这个概念是和光相关的,对做题也能产生辅助的理解作用,至少保证大方向不偏。
3. 解释性语句
为了能帮助考生理解,对于非术语性的一些词和语句,听力原文中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解释。即便单词本身不理解,也可以根据这些解释来了解基本含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 (by that) Imean…..
… that /which is…
… you know …
… in other words …
例如:…suddenly it stops and preens, youknow, it takes a few moments to straighten its feathers…
后半句中straightenits feather即preen的解释,因此preen可解释为整理,梳理。
4. 同义词,近义词
这种方式是文中最容易出现的,在相对较陌生的单词后面紧跟一个或多个同义词。但对于考生来说,出现生词很容易造成恐慌,在慌乱中同义词就过去了,根本无暇顾及。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考试不仅考实力,更是对心态的考验,好的心态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如:…many of the films of the 20s and 30s would be considered hybrids, that is, a mixture of styles that wouldn’t exactly fitinto any of today’s categories.
该句中非常明确指出hybrid即mixture的意思,也就是混合的意思。
… got two conflicting drives – twocompeting urges
有冲突的动机和相互竞争的主张两者理解其一即可。
5. 逻辑推测
不少考生做听力时会碰到一个问题,即无法做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常常把句子、段落割裂开来听,不管语句之间意义的联系。有时顺着一个句子的逻辑方向去想,有些生词的意思自然就出现了。
… inside there is aseed with a hard shell. It appears that the shell has to crack open or breakdown somewhat to allow the seed soak up water.(听到这里如果思考一下为什么种子要吸水,不难想到是为了发芽) Youknow, if their seeds remain inside their shell, they will not germinate. 如果在听前半句时想到了发芽,按照逻辑后半句所说的如果种子无法破壳,那么也就无法发芽了。germinate也就是发芽的意思。
These paintingswere made deep inside a dark cave, where no natural light can penetrate. 在又黑又深的山洞里,自然光当然是无法照射到了,所以penetrate是穿透的意思。
可能有的考生会觉得,遇到生词时在短暂的时间内根本无法思考那么多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不应该是一边听一边提醒自己要注意使用,而是养成习惯,变成自己的潜意识,不自觉地使用。考生可以在做托福听力练习遇到生词的时候先思考一下,这些生词是否可以利用原文弄清含义,多感受文章的表达方式。
篇4:解析托福听力态度题思路
如此大家要怎么破解托福听力态度题呢?
态度题,就好像大家原来表达的它的关键是为了考察大家是不是可以听出说话人的态度或观点。考生可能是会提出与有关说话人的感受、喜恶亦或是感受到焦虑或快乐的原因。同事考生依然是会提出有关说人的把握性的问题:说话人属于引用尝试或者是表述观点?材料里陈述的事实已经被大家接受或者是仍有争议的?有时,题目是会对考生发现并理解反语的能力进行考察。当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跟其实际所说的内容相反时,那么他/她就是在说反语。例如,在某种语气说出 “That’s just great”这句话就可以表达出 “That’s not good at all”的意思。说话人使用反语会处于各种目的,包括强调已提出的要点、营造幽默气氛以引起听众共鸣,或者以简洁的方式表示不赞成。
小白考生TOEFL听力须知
1. 托福听力形式:有两种形式
a. 托福听力中有2-3个对话,每段对话后将有5个问题。在对话中,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学校办公室里。对话可能涉及学术内容或者与课程要求有关。第二个场景是关于学生服务的对话。对话一般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包括非学术性的内容。
b. 托福听力中有4-6则讲座(Lectures),每个讲座后会有6个问题。讲座一般来源于老师的课堂授课。讲座可能只是摘录教授的讲课内容,或者是学生的提问,或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并且请一位学生回答。
2. 新托福听力部分考试时间:60-90分钟, 每个讲座或对话长度为4-6分钟。
3. 托福听力中有对话发生的场景和对话内容:a. 办公室;b. 学生服务。讲座内容涉及各学科的入门级知识。话题涉及广泛,考生无需对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有任何预先的了解。考生回答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在听力材料中给出。
托福听力六大猜词法介绍
1。从语音入手
从语音入手猜词是解决猜词的主要方法,只要语音知识扎实,一般情况下都能根据发音找到相应的词。
从语音入手猜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讲解:TOEFL听力六大猜词法
(1)不要一碰到听不懂的地方就去看书中的听写记录或问别人,否则来得容易走得也快(即所谓Easy come easy go),不会在自己的脑子里生根。
(2)反复听录音,直到能模仿出播讲人的发音为止。搞清楚听不懂的地方有几个词,每一个词有几个音节组成,然后根据语音知识试拼出一个词后去查词典,查不着再试拼一个再查。例如听到一个(L:)的音,它可能是li……可能是le…···、可能是lee……、可能是1ea……、可能是lie……、可能是ley……、可能是lae……等等。这个过程比阅读时有了生词不知道怎么念去查音标要困难多 了。
试拼单词时要特别注意相近的发音,例如t.d之间;p.b.f、v、gh.ph之间;i、r之间;tion、sion、cian之间等。
要注意不发音的辅音,例如听到一个发音为“lrainou]的字后,试拼出rino去查,词典里没有。根据山连在一起时h不发音的规律,试拼出rhino就对了,作“犀牛”解。
要注意元音的特殊发音,例如geyser(间歇喷泉)一词中的叮发“d”的音,amoeba(变形虫,阿米巴)一词中的0e发[i:]的 j上、曰。
注意以下一些容易混淆的语音:there、their和they,re;were 和will等。
由于录音中有干扰,有的声音不是非常清楚的,所有这些确实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困难。
2。从语法知识入手
有时可以觉察到某处录音中有个词(应该说,能觉察出来某处有个词也是有一定英语听力的表现,比起根本觉察不出来的人的英语水平要高),但是抓不住其准确的发音。此种情况以“弱读”的各种“小词”和名词及动词后面加的s、ed等为多。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判断。假定这篇短文由你来写的话,此处应该用什么词。例如“两篇初学者的听写记录”中多处冠词a与the 互相混淆,根据不定冠词a(an)与定冠词the惯用法,有的差错是可以自己判断出来的。有了一个初步判断以后再去听录音,可能又会有些新的体会,说不定也就知道是什么词了。托福机经录音中有比较大的干扰时,就语音论语音往往很难说清楚应该是什么词,但是与语法联系就可以作出判断。例如一次有的人把 in fighting听成in Friday,但是根据语法,如果是Friday的话,应 该是on Friday,而不是in Friday,听成in Friday显然是不对的,继续推敲下去有可能听出in fighting。
英语水平提高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碰到听不清的词就假定自己是作者的话,在这个地方应该用什么词。经过这样假设以后再返回去听可能就听出来了。
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同位语解释主语或宾语,注意这一点有利于快速判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例如听到(不是看到)以下一句:
In Jordan,three men,one police hit by stone and two men hit by rubber bullets were wounded;
如能熟悉到能立即地听出one police hit by stone and two
men hit by rubber bullets是three men的同位语,就可立即听懂。否则可能把意思搞错。
3。以内容含义人手
多次试拼找不着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推测一下可能是什么意思,要逐步养成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的释义。在初学阶段一有问题就应该查词典,水平提高了以后,是否还必须一遇到生词就立间”查词典呢?不一定。可以先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多(断一下可能是什么意思。如果自己多!断出来的意思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矛盾,就先这么理解着,等到发生矛盾时再耷词典。虽然世界上各种语言不同,但是人们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是有可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多(断出新词的含义(或者词的新义)的。
有的单纯从语音人手很难说是哪一个,但从内容含义人手可能一下子就能断定应该是什麽。例如在报道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时说Present Clinton said doing nothing wil set a bad precedent (克林顿总统说不采取行动会树立一个坏的先例)。看的人把它听写为President Clinton said doing nothing will set a bad presiden、(总统克林顿总统说不采取行动会树立一个坏的总统)。
precedent一词中的ce的发音为si,presiden=中的si的发音为zi。如果慢慢地单独读这两个词,有一定辨音能力的人或许能能区分出两者的区别,而作为一条消息中的一个词快速读出和一带而过时,不太容易听出来两者的区别。但是只要从内容含义方面仔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set a bad presisent是讲不通的,应 该是set a bad precedent。
4。从词语常用搭配关系入手
句子中的某些音不清楚时可以从词语常用搭配人手去猜测。例如听写He has been accaused of spying for foreign coutry一句,如能听写出He has been caused(前面的音听不清)。of spying for foreign country,根据词语常用搭配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个词是accused。
要特别注意一些固定搭配中某些发音既炔又轻的词。例如播音员在读the city of、be charged of、be accused of、aim at、talk with和to prevent (protect, stop, block) from等固定搭配中of、at、with和from等词时往往既快又轻,一带而过。就语音论语音很难听出来,初学者往往认为没有这些词。只有辨音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对这些固定的搭配已经熟悉到能下意识反应时,听到 the city、be charged、be accused、aim、talk后不论其他词听不听清,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后面可能有of、缸、wiih和from等词,就比较容易听出这些词。
5。从5W和IH入手
一条典型的新闻报导由5w和:H等要素组成,即:What (What has happened事件)、When (When did it happen时间)、Where(Where did it happen地点)、Who(Who are the main char acters人物)、Why和How(Why and how did it happen原因和方式)。碰到听写不出时,可以从5W和IH去分析,看看自己听写出来的内容中缺少哪个,然后甫有针对性地去猜想可能是什么词。
当然,有的消息比较短,为了突出重点,往往只提到上述要素中的某几个。
6。逆向猜
如果应用以上方法去猜得不到答案时,应该考虑到原来猜词的大方向可能有错,另选方向再猜。辨音能力不强的初学者根据语音猜词时,往往一条路走到底。一旦猜想出一个词,即使是错误的,也总觉得越听越像,越听越是,很难跳出认定词框框的束缚。所以在反复很多次找不到正确答案时,应该有意识地注意跳出原假设的框框。其中主要是由于不适应连读而把两个词误听写成一个词或把一个词分解为两个词。初学者由于听力水平低,往往会把连读的两个词误以为是一个词。
7。其他途径(1)如果有图解词典,有时“看图识字”呵以查到一些别的途径查不到的疑难词。
如在一篇Hydroponics(水栽法)的消息中讲到可以水栽多种蔬菜,用到了celery(芹菜)和lettuce(离筐)两个单词,从别的途径一时查不着,后从图解词典的vegetable条目去查,很快就查到了。
(2)查阅报刊查找“疑难词”。由于当代是信息社会,新的词汇不断出现,来不及收入词典,但在各种各样的报刊中却都有及时的反映(尤其是China Dai1y),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例如美国近几年在报道屡屡出现邮包炸弹事件时反复使用Unabomber这个词,一时不知是什么词,直到初抓住了投寄人是一大学教授,看 了China Dai1y上的专题新闻以后才知道如何拼写。看中文报纸知道作“匿名炸弹杀手”解。
8。先放一放
有些经多方努力仍找不到答案的疑难词可先放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总有一天会有答案的。例如:
(1)在连续不断听各种各样的英语题材中解决疑难问题。例如 VOA I980年在播送military junta(南美各国政变后上台的军政府)中的iunta一词时,词中的j发h的音。根据这个发音在词典上查不到,请教别人也得不到答案。 1981年某日的VOA节目专门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这一个语音问题,才知道是junta这个词的一种异读。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敲。现代信息社会的语言发展很快,新词层出不穷,经常会碰到一些词典里查不着的词,或者一个老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新的释义等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向别人请教外,只有靠自己独立判断了。所以这种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新词的意思(或者词的新义)的做法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锻炼一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必须具备的猜测词义的本领。
例如demagnetize一词在词典里只有“去磁、消磁”等解释,但是在报导古巴外逃难民去美国的消息里用了此词,显然不会与,‘去磁、退磁”有关,但是词典里没有别的解释。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查 “magnetize”的解释,其中有“吸引”之意,据此可以推测出应该做 “使失去吸引力”解。
又如1994年8月间在报导美国的棒球队员罢工时突然出现 salary cap的说法,词典里查不到。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出来是限制队员工资的意思。后来的消息中又用了The players feared the owners would finally impose a salarv limitation next season 的说法,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美国邮局的劳动强度大,条件差。1991年发生一邮局工人因劳动待遇差又被解雇而枪杀他人的事件。此后就有going postal 的说法,表示对于工作条件和待遇极度不满。
托福听力:根据单词判断听力场景
场景方法的思路是:听力水平差的考生听不懂磁带的内容仅能听清个别的单词,则可以根据这些单词判断出磁带上对话或段子发生的实际生活场景,再根据这一生活场景做题。
场景方法可行的原因仍在于ETS的出题原则,大家肯定已经非常熟悉TOEFL听力考试中的“学生生活原则”,它是ETS坚定不移的出题原则,这一原则使TOEFL听力从内容上永远离不了学生生活这一中心。学生生活的圈子是很小的,学校的校园也就那么大一点儿,而TOEF
L听力已经考了几十年了,所以学校里的每一寸上都不知被考过多少遍了。过去考的是这些东西,将来考的仍是这些东西。考生在考前只要把学校里的主要场所(如图书馆、食堂等)中常发生的重要而又典型的学生生活场景加以熟悉,寥寥几个词便可以知道整个段子或对话的基本内容,而答案也就唾手可得。
这一方法所需的准备工作相当简单,较次要的场所和少见的场景考生甚至可以置之不理。但它的作用又相当大,在此列出三点,略作说明:作用一,做过一些TOEFL听力题的人都会有种感觉:即TOEFL听力,尤其是小对话题中有相当数量的题目仅靠听清字面意思尚做不出答案,还必须生动形象地想象出对话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生活场景。在这里场景的方法是一个必须,考生的英语水平再高,语言能力再强都无助于这些题目的得分。
而且,ETS这种深奥的思想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这使得场景的方法在1995年8月“改革”后的新题中更加重要。因为1995年8月后的新题有更多的题目需要在语言之外再推出场景,并且推出这些新题的场景需要绕的圈子更多、转的弯更多,也需要考生有更丰富的想像力。这根本不是在考语言,而是在考演员。作者长时间接触TOEFL听力,终于悟到了它的真谛:就是极端无聊、没劲。
无奈,这更多的弯子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新题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不过,尽管从字面上听这些新题难度是有所增大,可一旦掌握了场景的方法反而会觉得它们的难度减小了、技巧性也更强了。考生可参见IMPLY/INFER题型和下面场景的第二大作用。
场景方法可为考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技巧,而且这些技巧的有效程度也更加令人吃惊。
“学生生活原则”决定了TOEFL听力中涉及的常见生活场景的有限性和它们的高重复率。它们必然是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最为普遍、最易发生的场景。这些场景中所牵扯到的内容和人们常说的话又是固定的,这种固定性是由客观的生活现实决定的。而ETS出题人绝对不会歪曲现实,这是由他们所谓出题原则决定的。所以只要考生抓住了这些固定的内容和相关的固定词汇、句型,就抓住了众多绝妙的技巧。
例如TOEFL听力有很多谈及音乐会的对话,而一旦谈到音乐会,话题永远都是固定死了的。全是好话,一句坏话没有,所有的题目都在说:昨天晚上的音乐会可真好啊!我们过的可真是个wonderfu1 time啊!票可真难买啊!人可真多啊!别说坐着啦,能站着就不错啦!过道上全是人!所以也不需要听力水平太好,只要粗略地听明白:“嗅!这又是谈音乐会的啊!”再看选项有一个写着:The concert is excellent.选它就是了!
各位已经知道,学生生活是TOEFL听力考试的核心,学生最关心的事也是最容易考到的,因此谈到课程、考试的对话和段子可谓层出不穷。假如在一个对话题中听到第一个人在问:某门课程难不难?(Is the course hard or not?),则无须听第二人的回答即可知答案肯定是难。又如在一个对话题中只要听到两人是在议论“某位老师要求严不严”,其余的话别听了,答案肯定是严!
又如TOEFL听力中有大量谈及食物这个场景的。在这个场景中只要谈到apple pie,答案肯定是好吃,考生照好吃去选肯定没错;而谈到pizza答案肯定是难吃,考生照难吃去选也肯定没错。
考生也许觉得这些规律和技巧过于荒.唐,难以置信。其实多做一些总结你也可以发现这些。
篇5:解析托福听力态度题思路
托福听力其中一种题型就是态度题,想要做对它,要求大家理解说话者的感受,是支持还是反对,亦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传达的是快乐还是悲伤,亦或是充满了激情还是厌倦,表达出了肯定的态度或者是否定的态度,或是中立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必须观察教授的观点有哪些)。通常讨论有一定有争议的文章,这个这么说,那个那么说,如此教授有什么态度呢?此为文章的考点所在。
托福听力态度题二、出现方式
不论其用什么形式出现,考生所看见的题干最常出现的词是opinion 和attitude,也就是观点和态度是什么?所以看到题干中出现opinion 和attitude就要注意是传说中的态度题啦。
篇6:托福听力题型分析之态度题
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了托福听力考试中的主旨题,细节题,重听题和推断题。托福考试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题目类型,尽管题型和问法皆不相同,但考点和信号词却相近。因此,在本文中,将继续介绍一种常见题型:态度题。
托福听力题型分析之态度题
一、判断题型:
在托福考试中,态度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题目。它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于文中说话人的态度,感受,观点,好恶等等的理解。因此,下文中,首先总结了态度题的常见问法,考生考试时先根据问法判断好题型,再依据后面总结的考点和信号词,寻找正确的答案。
常见问法如下:
What is the professor’s attitude toward X?
What is the professor’s opinion of X?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tudent?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tudent when she says this?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when she says this?
考生们由以上可以看出,当问句中带有attitude, opinion, infer, mean等词时,基本就可以判断题目为态度题,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考点和信号词梳理:
判断好题型之后,考生们就可以对应笔记位置寻找答案和解题了。因此,在之前听听力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到底文中那些内容需要记录。那么接下来,从几个方面总结了态度题的常见考点和信号词,考生们一定要牢记。
1.直观态度
①说话人的语气语调
听力中,最为直观的跟说话人态度相关的提示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常见的语气如:疑问,惊讶(Really? /I couldn’t believe…/Jesus Christ!/Wow!/Oh, my God! /Gosh!/ What!),重读,放慢语速,停顿,怀疑,犹豫(Um...),可惜(what a shame/ that’s too bad./ I’m sorry to hear that)等等。
②形容词等评价性内容
在听力中,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要记下来。考生们需要记录的是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常见的形容词如下:
积极正面:
favorable,approval,interesting,enthusiastic,supportive,great,magnificent,glamorous,excellent,fantastic,outstanding,terrific,awesome,amazing,charming...
消极负面:
disapproval,dissatisfied,boring,suspicious,critical,bad,skeptical,questionable...
中立客观:
neutral,unprejudiced,impartial,unbiased...
2.间接态度
①一语双关
在托福听力中,说话人有些话没有直接表达出实际意思,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
②委婉表达
有的时候,说话人会通过委婉表达的方式阐明自己的意见,比如教授提问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此时教授就会通过引导的方式,委婉的表达学生回答错误这个信息。
常见信号词:
Sounds great...but/ Sounds like fun...but/I’d like to...but/ I should have, but.../ I wish I could... but/ I’d love to...but...
③转折处
文章转折处不论是对话还是讲座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位置。而转折处后面通常带有说话人实际想表达的意图和态度。
转折词:but, however, whereas, nevertheless, while, in fact, actually, although, though...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上文对态度题考点和信号词的分类和总结,相信考生们已经能够掌握态度题的出题思路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和巩固一下。
E.G.TPO 4Conversation 1
What i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 his current assignment?
A.He is not confident that he will find the materials he needs.
B.He feels that performing in a play is less boring than reading one.
C.He thinks his review of the play will be more objective than the contemporary reviews were.
D.He is optimistic that he will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play he is researching.
听力原文:
Student
That’s a good idea. I’ll have a better idea of what I really think of it before I read those reviews.
Librarian
I’m sure you will be surprised that anyone ever found it radical. But you will see why it is still powerful, dramatically speaking.
Student
Yeah, it must be something about it, or the professor wouldn’t have assigned
it. I’m sure I’ll figure it out.
分析:
正确答案D
首先根据托福听力按顺序出题的原则,可以判断第4题的答案应该在原文比较偏后的位置,因此找到对应笔记位置即可。其次,根据以上听力原文,学生说的I’ll have a better idea...和I’m sure I’ll figure it out两句话可以得知,学生的态度是非常optimistic(乐观的)的,因此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本题的考察点是学生的语气语调和评价性内容。
另外,朗阁培训中心的专家提醒考生,平时做题还要做一下错误选项分析,以本题为例,A选项说not confident,学生的语气是轻快而自信的,是积极正面的,因此与原文相违背,排除。B选项中的boring虽然是评价性的形容词,文中也确实提及过,但是并没有将performing和reading进行比较。C选项中的contemporary reviews文中也提到了,但是是比较靠前面位置提及的,后面就再也没提到了,并且也没有比较过objective的问题,因此排除。
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E.G. TPO 4Conversation 2
What is the professor’s opinion of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woman’s group?
A.They try to take credit for work they did not do.
B.They did not perform well in previous courses with him.
C.They are more motivated when they are working in a group.
D.They do good work when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听力原文:
Professor
I know Teresa and Kevin. I had both of them on other courses. So, I’m familiar with the work and work habits.
Student
I know, me too. That’s why this has really surprised me.
分析:
正确答案是D
本题考查的是语意。学生在开始一直抱怨的是其他组员不配合,而当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提到之前他也认识这两个学生,他的了解中这两个学生不是这样的。所以那两个学生是可以认真做工作的,推断出前提是他们对这个工作感兴趣。所以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语意,还要理解好上下文衔接的内容。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掌握好态度题,就一定要关注两个点:说话人的语气和语义。从直接和间接连个角度分析文章,每次做完题之后记得做错题总结和对应考点分析。相信大家一定能攻克态度题这个难关。
toefl听力考试六大特征详解
首先,Academic atmosphere 。侧重学术是其重大特点,考题中4篇lectures 和两篇long conversations大都涉及到各个学科专业知识,仅在两篇长对话中会出现校园服务等一般性话题,数量较小。最常考的十五大学科为:Zoology,botany,biology or microbiology,geology,geography,meteorology,astronomy,archeology,physiology,law,business and economy,literature,arts (music and architecture),history,philosophy。因此,在考生正式进入听力练习之前,务必要先通过专业学术词这一关,推荐书籍为《词以类记》,选择报班上课的同学坚决不能“裸听”。
其次,Degree of difficulty。新托福听力有难度是达成广泛共识的。听力时间为60-90分钟(根据有无加试题而定),大部分水平可以的考生,由于缺乏长时间持续性的专注练习,听到中后期就floating in the air了,从而导致分数不高。其“三不原则”也是让考生觉得很茫然的,自然增加了难度--不可看,不可逆,不可改。考前看不到选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选完不能修改。寄期望于分析选项和前后联系选题的考生就要大大失望了,不过考前失望总比考后绝望要好的多,“丑话总是说在前头”嘛。
第三,Macro and micro。这是针对题型的,既有微观又有宏观题。考生在以往没见过的多选题(四选二,五选三),排序题,复听题等让考生眼花缭乱,所以对各种题型的分析和研究非常必要。这个蓝色DELTA和绿色的Barron 都有分类专项练习。
第四,More characters。在考题中,考生会发现常常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讲,总是会一个教授和几个学生,或者好几个同学之间的讨论,角色多元是其另一大显著特点。
第五,Focus on practical tests。因为是IBT(internet based test)考试,所以真正的实战就显得尤为重要。ETS唯一的官方教材OG(Official guidance),TPO (Toefl practice on line),DELTA 等套题或模考是考生必须要认真分析拿下的,因为新托福考试纸上的练习和上机练习有很大差别。顺便讲下,很多学生关注最新的CET四级和六级,其实新托福考试就是我们CET4和CET6的风向标,新的CET考试和听力相关的部分会占到70%,也是无法事先看到选项,采取网考的形式。另外,“机经”对于初识新托福的同学也会有较大的帮助,应该予以关注,这也是实战后的产物。
第六,Note-taking。新托福听力每篇文章都在4-6分钟,长度是大部分考生之前没见过的,为了弥补短期记忆不足,就必须要记笔记。记什么,怎么记是笔记训练的关键。一般是三种境界:什么都记(记中听) —有选择的记(边听边记) – 边听偶尔记 (听中记),要达到第三层境界,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需要一些有效点拨,当然内功到了,一点即破。
托福听力中如何主动获取主要信息
备考新托福听力考试应注重什么
新托福听力素材及思路脱胎于老托福考试(PBT, CBT)。目前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的主要是PBT,因为CBT 在中国大陆没有出现过。如果大家考过老托福就不难发现:听力考试逻辑机械、对话短小、场景多样。我们学完老托福听力就犹如置身于北美的大学生活当中,小到洗衣房刷卡消费,大到迟交学术论文,即一切源于生活,一切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老托福听力考试测试的重点是Both Survival English and Academic English in American Schooling Systems。
那么新托福听力考试呢?新托福考试摒弃了生活考题的范畴,重点推移到了学术领域。我们参加的每一次新托福听力考试都无一例外的考察我们对学术生活场景片段的理解。此外,新托福听力考试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语音素材时间很长。那么,它是怎么变长的呢?一个短小精悍的文章素材怎么能够拖延到5-7分钟之久呢? 对了,这是ETS 加入了很多内容细节、语言重复、教授跑题、学生提问等模拟环节来实现的。此外,新托福的语速开始减缓了(相对于老的托福考试)。通过学习大家不难发现,新托福听力考试本质和老托福一样,只不过语言更加生动,更加符合北美大学上课的情景。
学习新托福听力必须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在听从别人谆谆教诲之前,作为考生的你要熟悉自己的考前水平——也就是说你首先要测试自己的听力水平。
我推荐大家暑假利用好新托福考试的官方指南第四版,里面的题目出题风格非常符合真实的考试。如果你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思路跟不上考试语速,这就说明你的语音识别存在问题了。关于语音识别训练的问题,我在这里仅仅略谈两点供大家参考:1. 语音识别和单词量没有必然关系。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一定学过ocean 这个单词,但是听力考试不是依赖我们的眼睛去识别英文信息,而是依仗于我们的耳朵。如果考试的时候ocean 这个单词你的发音和托福考试不一致的话,你是无法识别出这个信息的。此外,托福考试往往是“小词大义”。比如听力考试会出现 oceanic 这个单词,如果大家平时没有语音库积累的话,这个单词很难会被考生所辨识出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total—totality, strategy—strategic. 而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假期怎么把托福单词背好。2. 语音识别要日积月累,方法不可少。我推荐大家暑假每天坚持练习跟读。“跟读法”指的是我们要和外界语料一起朗读素材,并且中间不停顿。因为如果是每句停顿跟读的话,你就无法体会语速和语流的意义了。那么,那什么材料练习跟读呢?我建议大家选用托福考试的素材,譬如市场上流行的Delta, Longman等等。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发音也就提高了,而这对于新托福的口语考试是大有裨益的。当然,你也可以跟读历年托福听力真题。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一定明白听力的基本功在于语音识别。语音关不通过的话,一切考试所谓的技巧都沦为下谈。也就是说,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我们,学好英语只能靠有强有意识的思维来进行,单纯的追求外界学习氛围是没有意义的。大家试思考:如果假期你每天泛听会有意义吗,比如说天天早晨打开音频放英文会让你提升听力水平么?
第二,学会“主动地”获取主要信息。
培养“结构化的听力思维”。新托福听力文章很长,如果你是被动去听的话,我相信不过4分钟你就开始疲惫了。深陷劳顿的你怎么可能听好后面的信息呢?如果你无法掌握剩下3-4分钟的信息如何去从容作答呢?所谓“结构化的听力思维”是指考生能准确把握听力素材的结构,能够主动地去区分细节和主题,能够有意识的分清哪些语言是跑题的内容。根据这些判断,考生自然能够预测考题的出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听力者,不是他的精力很充沛,而是他能捕捉到托福考试中的 “优先信息”,而这些优先信息恰恰就是考试的重点。这个能力和我们的托福阅读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拿历年的旧托福听力中PART C来练习,有针对性地摘要其核心观点,从而慢慢培养成“主线不丢、层次清楚”的听力思维,不再拘泥于一句一词。当然,你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陌生单词。
第三,有的放矢地学习记笔记。
练托福听力要学习记笔记能力。笔记是将一个瞬间的记忆延展成短时的回忆。我们做托福听力题的步骤就是语言素材的输入——笔记的形成——笔记内容的反馈 ——答题。笔记是沟通原文和题目的桥梁。为什么需要记笔记呢?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记忆力是靠不住的。依我个人的经验,很多学生一开始学习托福听力恨不得什么都去记笔记,这样就耽误了听力,效果反而不好;有些学生认为听懂就可以,不去记笔记,而后发现很多考题似曾相识但是就是手足无措。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记什么,怎么记。首先,记笔记的前提是对语音识别能力强。你连听都听不出来,何谈记笔记呢?其次,你要针对托福考试的特点来学习笔记。
我不建议大家模仿网上盛传的“笔记速记法”。这些方法都是来源于英汉口译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练习方式和托福学习是有差别的。总体来讲,方法如下:
1. 根据听力语料进行第一次记笔记练习;
2. 结合考题,翻开听力原文并且划出考点;
3. 根据听力语料仔细体会考点信息的语音特征,并且进行跟读模仿;
4. 将听力原文盖住,进行第二遍记笔记。
如果顺利,你第二次的笔记要点就是考试出题的信息点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有的放矢”。经过日积月累,如果你的第一次的笔记内容开始雷同于第二次,那么你的听力就算“入道”了。
篇7:托福听力题型解析:句子功能题
托福听力句子功能题中的六种常见功能:
一、解释Explanation,常见的信号词有 Simply put / Let’s put in this way/ I think I should/ you mean等;
二、总结Conclusion,常见信号词有now to sum/ wrap up my speech,anyway等; 三、建议 Suggestion,常见信号词有 you should have done something better,I suggest, I propose, I think, if I were you, why don’t you 等;
四、鼓励 Inspiration,常见信号词有come on, you are supposed to know this等;
五、强调Emphasis,常见信号词有 please bear in mind that?/ Rhetoricalquestion反问句等; 六、更正错误 Correcting mistake,常见信号词有 wait a minute/ I made a slip of tongue,oh, I’m sorry, oh, what do I mean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常见功能分析可能考点,利用听力笔记记录重点。托福听力句子功能题笔记的要点是注意教授讲课过程中语气、语调的变化,突然的升调、停顿、放慢语速等都有可能出功能题。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利用上面的对功能题的理解做出正确判断,提高正确率。
因为托福是先听文章再听考题,所以同学们一开始是不知道哪个地方可能会出题的,当然更别提哪个地方出句子功能题了。但是每个考点所在位置却也不是毫无规律,环球托福将介绍句子功能题的出题规律,即考点常见位置。当同学们在听到这些相似信息的时候,就要提高注意力,明白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句子功能题。以下,环球托福将介绍听音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句子功能题做题技巧。同学们结合自己理解认真阅读。一定会对托福听力分类题的句子功能题做题技巧有所帮助。
一、听音注意事项
根据环球托福对托福考题以及TPO考题的分析,总结了以下几处信息是经常出现句子功能题的。这里仅仅提到哪些信息是容易出现句子功能题的,而面对这些信息的解题技巧以及例题将在下一部分“答题技巧”中提到。 1、反问
凡是说话人有用到反问这样的句式,很有可能句子功能题的重听部分就会是针对这个句式出现的。而且所有的句子功能题当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正好是反问句式。
2、虚拟语气
句子功能题第二常见的题型就是考察虚拟语气,问说话人使用这个虚拟语气的句子想要表达什么。
3、举例
第三种常见考题是考说话人举一个特定例子的原因。
4、其他
虽然最常见的是上述三类情况,但是句子功能题的出题点却不仅限于以上三种。
二、答题技巧
对于托福听力中的重听题(句子功能题),我们必须做到的是记好自己的笔记,保证笔记的内容勾勒出文章重点结构与框架,然后当听到重听部分材料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笔记准确回想出重听部分的材料在原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的内容,重听题就很容易做出来了。那针对上文提到的几处最常出句子功能题的地方,本文将以几个例子来介绍下当遇到这些情况时,考生如何应对。 1、反问
当同学们听到文章中出现反问时,我们需要自问,教授如果这句话不用反问而用陈述,教授会怎么说。而教授的陈述,也就是教授想要表达的观点,反问只是起了一个强调作用。抓住陈述的意思,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例:TPO17、Section 2、第17题
What is the professor explaining when she says this? A. The weakness of the Egyptian bureaucracy
B. The Egyptians motivations for developing a second calendar
C.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ly predicting when the Nile would flood D. The problems that result from using two calendars 正确答案:B
重听部分:But was it any way to run a government?
分析:教授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难道这就足够支撑一个政府了吗?”典型的反问,如果换成陈述,意思等同于“那不足以支撑一个政府。”根据原文上下文,正是因为不足以支撑一个政府,所以古埃及人将要发明第二种日历。和正确答案B一样。
2、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或假想,而不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说的是一个条件,不一定是事实,或与事实相反。掌握了这个特点,当我们听到教授用虚拟语气的时候,就应该思考教授为什么用虚拟语气,虚拟的是什么内容,和实际内容有什么不符。从而根据答案
推导出教授意图。
例:TPO6、Section1、第11题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mean when she says this?
A. She thinks that people should have realized it would happen B. She does not believe that anything like it will happen again C. She is surprised that it did not have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D. She is confident that people learned a valuable lesson from it 正确答案:A
重听部分:You’d think that by the 90s, people would have learned from the past.
分析:这是一个虚拟语气,教授说“你也许会认为,在90年代的时候,人们应该可以从过去吸取一些教训了。”当听到教授使用虚拟语气,想想现实情况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人们没有吸取教训,灾难发生了,那教授使用虚拟语气想要表达自己愿望,她得愿望必与现实相反,即她认为人们应该意识到灾难的发生。答案A就出来了。
3、举例
举例子的情况等同于观点组织题里的举例子的情况,唯一不同就是句子功能题考的时候会重放教授举例子的那句话。但是做题技巧一样,在听到举例子的时候抓住教授例子的内容与教授观点这两部分信息,这类题型一样迎刃而解。
句子功能题虽然有一定难度,通过合理地分析以及一定的训练,同学们也能够很好攻破这类题型,唯一注意的是切记过度推断。虽然这种情况少见,但的确有一部分考生喜欢将教授的原话记性漫无边际地推断。往往教授的潜在意思都比较直白,不需要我们废太多精力,稍微分析就能出来。过度推断的答案都是错的。
托福听力训练之跟读+精听
step1. 对照着文本,将跟读材料详细精听至少三遍,着重留意连读、重读、语调、弱读和缩读(这些语音现象附件里会详细介绍),对于这些地方,要做有嘴型的默读练习。
step2. 对照着文本,尝试以相同的节奏跟读听力材料,一开始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但是请尽量跟上,至少在step1中着重注意的一些读音现象一定要跟读上。
step3. 不断地跟读跟读跟读,理想情况下平均8遍之后可以跟上材料的语速。
step4. 再次对照文本精听材料多遍,对照自己跟读和原音的一些区别,学到的和以后要注意的东西。
跟读主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单词辨析+意思理解+矫正发音”。因为有一条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能说出来,就能听出来,从这个角度来阐述跟读的意义。但是实际上,在广东的外地人就会发现,自己能听懂广东当地的白话,也就是粤语,但是自己不会说。这也就能说明,并不一定会说,才能听懂。
但是我们还必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跟读,也就是其实很多考友之所以听不出来,是因为自己对于发音的辨析是有问题的。举个例子来说就是粤语是有7个音,但是普通话只有4个音,很多北方人说粤语发音不准,是因为成年之后,因为我们对于音的辨别的能力长期不用,而退化了,因此无法很好地识别其他的音,而造成的这个原因。
这个问题,其实就可以通过海量的跟读来进行校正。当然初期的时候,最好能够找人校正一下自己的发音,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自己发音,也就是对音的识别准确了之后,才能很好地判断对于听到的内容进行判断,其实跟读还有这方面的作用。大家在托福听力备考时一定要多加练习,让托福听力成为自己的优势。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托福听力训练需经历的三种境界
托福听力备考第一阶段:听抄至少5篇。一句一句地听,把句子完整地写下来。不会拼写的写下大致的拼法就行。一句话最多放音不超过三遍,即使没有写下来,也不要再回头去听。
这个阶段练的是对细节的把握。之所以说3遍之后不要再听,是因为:
1.有些句子可能从句多,比较长,难以一次记录
2. 3遍以后对细节应该了解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3. 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头两三篇练习,进行到后面会慢慢好转的
托福听力备考第二阶段:听大意至少五篇。以两至三句句子为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听。然后写下这两、三句话的大意。不需要再像第一阶段一样写下每个单词。
这个阶段练习的是概括能力。托福长段子的长度决定了它的题目数量,一般来说4~5题配上这点长度(200个词左右),每2~3句话必出一道题才能出够题目数量。
第三阶段:听托福听力材料至少5篇。听好之后总结下文章的key point。然后看自己听到的与问题所涉及到的句子是否一致。一致就说明你听到点子上了。那么其他的话就算有没听懂的也无所谓了。
这个阶段练习你对主旨题的把握,以及对重要句子的敏感度。
说明:
1.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所以不要跳掉任何一个阶段或者颠倒阶段次序。
2. 每个阶段5篇是个基数,大家觉得不
够可以酌情增加。
3. 合理安排、认真练习的话,两周就可以把段子题的错误控制在两个左右。
通过上面对于托福听力备考时该如何听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以后该如何对待托福听力材料了吧!我们一定要合理运用这些资源,这样才能让托福听力更上一层楼。
托福听力提高VOA训练法
我真正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托福大概有3个月。由于还在上课,每天准备托福的时间也就是4小时左右。但平时去教室的路上、坐公交、吃饭时也经常是戴着耳机听VOA、《科学美国人》还有《托福高分作文》配套音频。这种零碎时间加起来平均每天也应该有一个小时,闲暇时间也经常是关了字幕看英文电影。
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工科生,大学里在准备GT之前是很少会花大量心血准备英语的。记得有同学开玩笑说过,如果是高三暑假去考托福就好了。的确,没有 GT的话,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通常是逐年降低的。想让逐渐降低的英语水平反弹,肯定是需要一番决心的。
做事都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听力的提高也不例外。如果一个英语基础一般的大学生直接用VOA来练听力,那多半是坚持不下来的——过高的强度会导致大脑的“罢工”,非常容易走神。我开始练习听力时是用老托福的听力材料,就那种1分多钟1篇的。
这套音频的语速、内容都不算太难理解,而且有对应的文章可以看,听的时候发现自己哪里跟不上了可以马上停下来看文章。如果想同时练习写作的同学可以换成《托福高分作文》配套音频听。
等到老托福听力材料已经能听懂80%,就可以提高难度了。作为面向外国人的英语能力测试,老托福的语速、连读情况和真正美国人说话自然还是有差别。而在老托福的听力材料之后,我就直接强迫自己听VOAstandard。这个跨度很大,主要是因为我没能找到难度居于两者之间的听力材料。VOA的语速已经比新托福考试要快了,但其价值也正是如此。所谓“求其上上得其上”,如果把VOA都能听懂,还怕托福听力吗?
但果不其然,初听VOA时我大脑出现了严重的“罢工”现象,常常没听几分钟就走神了。为了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我开始“听说”。
篇8:雅思听力配对题题型特点解析
而从考试的形式上来看,配对题主要有两种形式,图形配对和文字配对。图形配对这种比较简单,筒体替换比较简单,只要跟着地图题的方向走,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从场景来看,也主要是涉及到旅游的场景。所以同学们只要平时多熟悉一些常见的方位词,并且找好起点位置,这类题目还是比较好拿分的。
文字配对题对于考生的要求相对而言就要高很多了,一般而言,这类题目也常常喜欢再雅思最难的最后两个部分出现,从场景来看,也是学术场景居多,比如论文的写作,地理场景,甚至有可能出现工作和调研的场景,比如我们最新的剑桥第九本就出现过一个关于调查研究中采访对象对于问卷调查的不同反应,那个题目要听懂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同学们要格外引起重视,说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不要灰心,我们慢慢来分析这类文字类配对题。其实这个题型也可以分为两类,如果从数量上来看,主要分为选项多于题干型和题干多于选项型。
首先我们来看选项多于题干型,这类题目的选项一般都是对题干进行解释说明,很容易出现同意替换,而且很多选项从内容来看,特别相似,所以他的干扰项也是极强的。那么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就一定要非常明确题干中的核心词汇,弄清楚到底问题是什么,为定位做好准备,其实要非常快速的看完选项,记住它的核心意思,以免听到了答案却反而想不起来到底是其中哪一个选项,从而打乱了自己的做题节奏而影响总体的分数
另外还有的就是题干多与选项类型了。这类考题需要把题干进行一个分类,一般选项是三个,需要重复使用,在雅思听力考试中这类题目通常是对某些事情的一些不同的观点和态度,那么此时需要根据说话的人做出选择,选项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固定的,所以我们要重点看的是题干中出现的信息了,而且这类题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说话人的态度啊,语气都可以为我们做出一定的选择,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托福听力重点题型考点特点提问形式解析:态度题】相关文章:
2.托福听力的考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