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024-09-14 07:31: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勃一孛单车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篇1: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自从家中有两个孩子之后,他们之间的感情倒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增加:天天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吵在一起,闹在一起。而我随着日子匆匆而过,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小摩擦的时候,作为成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作为,相信孩子的智慧,也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们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解决就好。

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发生争执的几率特别大。当初姑娘刚到家里来的时候,两个孩子一起玩着玩着就会忽然听到一个孩子高声吼,另一个孩子不甘示弱的声音。过一会儿,十有八九就会过来一个孩子眼含热泪开始“告状”。

在最开始我想象中的处理方法很简单:一来姑娘刚来是客人,二来姑娘是女生,所以作为东道主和男生的儿子来讲,适当的让着姑娘也就是了。

但是事情却非我想象中的那般简单。前几次儿子在我的游说中勉强的点头认同或隐忍不语或直接去做别的事情避开“战场”。可是一来二往几次之后,当再我笑眯眯的告诉儿子我的如上理由时,却激起儿子更大的情绪反弹,他脸红脖子粗的对着我和姑娘嗷嗷大叫:“为什么我要让着她?凭什么我要让着她?明明是她做的不对,你为什么我要让着她?”我有些差异儿子的反馈,在我们两个相处的时候,儿子真的很少如此这般激动且咄咄逼人的模样。

我伸手抱着儿子,企图让他平息一下心中的怒气。没有想到儿子在我怀里眼泪夺眶而出,这样啜泣的他也是我很少见到的。母子连心,我知道他一定是委屈到了极点。

这时的我也彻底冷静下来,想起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了小的摩擦,我基本上都是采取“不参与”的模式,儿子自己到能够进退自如,伸缩有度。我是一直不赞成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战争”当中的,孩子有自己的是非对错观,他们自会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若家长一旦“正式”介入,成人处理孩子之间的事情只会更加复杂不会简单。而往往孩子之间的小摩擦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而已。

再仔细想来,从儿子最近的表现来看,他一贯的安全感似乎消失了不少。原来的我是全心全力去陪伴他的,而如今忽然在他的世界里多出一个姑娘,所以他自然认为自己就会少一份妈妈的爱。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而我却忽视了!

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其实在孩子之间,家长越是不作为,孩子才能够有所作为。如若家长对孩子发生的事情,事事都要管,事事都想管,一来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二来本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战争”中,却要为孩子的是非做出个公断,这样对孩子真正情感的处理本就无济于事。

之后我和孩子们之间经过商讨后达成共识的约定:如果他们之间再发生任何争执,我都任由他们自己解决。如果是前来“告状”,那么“告状”的人需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被告状”的人“事件阐述”或“自我救赎”,把自己被告状的问题解释清楚。在这个时间段对方发言自己都不能够插话,只有等他们彼此都听过对方的“委屈”后,再问他们两个应该如何解决。

通常事情到这一地步,两个孩子都差不多可以握手言和了。如果“战事”继续升级,由文斗变成了武斗,那么先动手的那个人直接没有理由接受惩罚就好。孩子们之间,要么靠智慧,要么靠能力,动手是最无效的表现。当然,针对孩子世界随时出现的武斗,哪些身体部位不能碰,哪些部位需要重点自我保护,也都要提前给孩子讲讲清楚。

经过几次的磨合之后,两个孩子已经学会了自我解决发生的矛盾和争执,而我偶尔侧眼旁观,发现两个孩子最终是有商有量、有模有样的在企图解决问题,这样就好。

篇2: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资料

我们的孩子们确实长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回头想想,孩子们每当遇到问题,都不考虑就会直接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老师,他打插队了;老师他不给我交换玩具等等”,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等,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不敢让幼儿放手去做,造成了部分幼儿性格内向、胆小的现象,

资料

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怎么懒呢?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在老师介入引导幼儿去解决,让幼儿明白,原来这些事情我可以自己尝试去解决了,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事后教师可以在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如果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至于问题的解决还是应当适当的留给幼儿。

我认为通过教师的这种方式的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渐渐提高不少的,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就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篇3: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随笔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随笔

午饭前,幼儿都安静地听故事,无意中我发现颖昕小朋友却在一张小桌子前双手蒙着眼睛好像在哭,平日里她表现一贯比较活泼,很乐观,是班上的小能干,人缘也不错,小朋友都很喜欢跟她在一起玩,挺有号召力的,所以同伴都维护她。从来没见过她伤心落泪 ,我感到很奇怪,今天她怎么了?”我好奇地走到她身边,蹲下身子轻轻到询问:“颖昕,你怎么了?”她听到我的声音,哭得更伤心了,她抬起一双含着泪花的眼睛告诉我说:“涛涛欺负我,不让我坐灵丽旁边,还告诉别的小朋友不要理我、不要跟我玩。”说完又趴在桌子上委屈的大哭起来。

这样的事情在女孩子中常有发生,特别像涛涛那种好胜心强,有一定的交往能力的孩子,常常是这种事情的主导者,今天一定又是涛涛挑起了同伴不团结的事,今天应该认真的处理一下。”

我把涛涛轻声的叫到身边,亲切的问:“涛涛,你能告诉我你跟颖昕是怎么一回事吗?”涛涛感觉到老师没有在批评自己,就如实的告诉了我事情的原由:“刚才在外面玩,颖昕就想跟灵丽、彤彤两个人玩,不跟我们其他的人玩。我奶奶说:“谁不跟你好,你也不要跟他好,他们打你,你也打他们。”我用和蔼的声音告诉她:“奶奶说的话是不对的,大家都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玩,那该多好啊!好朋友越多越好,可以互相帮忙,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助你的',她们有困难的时候你也会去帮助他们的,是嘛?老师也有很多的朋友,上次我摔了一跤,疼得爬不起来,老师的好朋友看到了,连忙把我扶了起来,还给我擦了药水,那时候的心里真的甜滋滋的。”涛涛懂事的点点头,那我乘热打铁的说:“那你应该对颖昕说些什么呢?”涛涛在我的鼓励下走到了颖昕的旁边跟她说:“对不起,我们做好朋友吧?”

二人和好如初。事后我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有很多的朋友,同伴间有了不开心的事情应该怎样解决?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带好吃的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做游戏、一起搭积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助他……。经过大家讨论,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初步的提高。知道别人打我,我去打别人是不对的,这样是没有朋友的。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形成,教师应对他们提出了各种要求,教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篇4: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家里有个女儿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女儿的贴心,撒娇都让妈 妈满心欢喜,我很兴庆自己有个女儿,当然,我也有烦恼。

如今的社会给人处处充满了危险的感觉,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到处都有着不良的风气,当然指的是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就算是很小的范围,作为母亲还是很担心,孩子会不会收到伤害???

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呢?特别是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很多事情知道,但是去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上次从上申请到一本书叫做《母女过招》里面就有一个小故事是跟孩子说这方面的事情

里面有幅图片是说一个坏人见到小女孩漂亮想调戏小女孩,而想方设法要把小女孩带离人多的地方。

小女孩毕竟小,不懂得人间险恶,被骗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当骗子快要的手的时候,幸好妈 妈赶过来了,她把骗子赶跑了,然后告诉小女孩不能让男性碰她的胸部,也不能跟着陌生人到偏僻的地方去,如果陌生人一直缠着她的话可以向人求助。

看到这篇文以后我非常的开心,因为以前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竟然就那么的轻而易举的就告诉了,虽然她现在还不懂,只要慢慢的给她灌输这样的思想就可以了,也可以以防万一。

妈 妈,在身边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们给她最好的东西就是教会他们学会各种能力,让孩子在以后生活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够轻松的解决。

篇5:教育笔记: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今天下午,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镜泽和玮轩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玮轩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于是,我在旁边暗地里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小宁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镜泽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玮轩同意了镜泽的建议,于是玮轩高兴地当起了“爸爸”, 镜泽也高兴地当起了“叔叔”,孩子们又开心得玩了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争执,当孩子出现争执的时候,我们成人往往急于干预孩子,去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和纠纷,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成人的过多干预,错失了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人不可能一辈子去代替孩子成长,要相信孩子,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与同伴的交往技巧,讨论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孩子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时候,家长或老师要多一点等待,多一份耐心和关注,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不能解决时,家长或老师要及时介入,以免加重幼儿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篇6: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饭的时候也是追着跑着喂,可是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他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没有了家人的溺爱,多的是许多同龄的伙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学会了更多的本领,今天我要和家长说的是请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一航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奶奶背着来的,也许是由于老人的溺爱,一航在幼儿园里所表现出来的依赖、自私、霸道的性格总是让周围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时间久了,他总是爱打小朋友,也许他是要用这种办法取得别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发现一航有个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来接的时候,他就会守着奶奶告上一状,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今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和往常一样陆续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来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航瞬间就哭了起来,我还没能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哭着跑到奶奶身边说:“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吗,谁打我家宝贝孙子,给我站出来,”这个奶奶一听说宝贝孙子被欺负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孙子讨回公道,看见他奶奶生气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一航这种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让奶奶别生气,接着蹲下来问一航:“是哪个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气氛的说,“哦,那他为什么打你呢?难道没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吗?”“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吗?一航,说谎的孩子鼻子可是会长长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变长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对我说:“老师,小松没打我,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你快把我的鼻子变回来吧”,我抬头看了看一航的奶奶,显然她的气已经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姜老师,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刚才有点急了,”“哦没关系,以后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嗯,那老师,我们还是先走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未来社会肯定是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群体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决能力。作为我们主要的教育者老师与家长,当孩子告状时一般都采取直接的帮助,批评及教育。其实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小的事情,如:协调商量、关心安慰、等。让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间的小矛盾,使他们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学习交往的策略和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篇7: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吃饭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吃饭

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 主任医师 刘跃梅

生活中,有许多父母给孩子喂饭,无非是想让不肯好好吃饭的孩子多吃一点,怕孩子饿着。但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这不是一种科学的办法,若是长期这样,还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

一般情况下,随着小儿生长发育到了1岁以上,饮食量不断增加,对各类食物的适应能力就渐渐增加,咀嚼功能逐步建立,对食物的色香味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时小儿就能自主进食了,在这个阶段,家长就应鼓励孩子进食,使孩子感到进食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父母仍坚持给孩子喂饭,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喂饭易导致孩子不能将食物充分咀嚼,从而影响孩子牙齿的正常发育,影响脸部肌肉的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使食物不能咀嚼充分,影响消化吸收;由于父母喂饭,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伤害,因为一边喂饭,一边催促孩子快吃,长时间下去使孩子吃饭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对吃饭有抵触情绪,并出现厌食,挑食,边吃边玩。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会影响孩子的自制力,影响今后的学习;也有的家长对孩子不吃饭讲一些条件,有的说宝宝吃饭,饭后妈妈给宝宝买一个玩具,可是饭后又没有兑现,这样会使孩子认为,通过不吃饭,可获得他想要的'东西。有的孩子长时间不能自己进食,对今后动作平衡的建立会有一定的影响,就说使用筷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协调平衡的动作训练,如果4~5岁仍不能自主吃饭,这对孩子将来的平衡协调及智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有一些孩子,因为饭量的大小不一,对食物的需求不一样。有时孩子已经吃不下了,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甚至应用填鸭式喂养,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若是过量喂饭和喂食物,有可能使孩子的胃容量增加,这样就易出现儿童肥胖症。

怎样才能让宝宝自觉吃饭而不需要父母喂饭呢?这就需要我们稍动一下脑筋,比如:

1.在孩子生病时,上医院就诊,医生会说,孩子你该好好吃饭,抗病能力差就易生病,若能多吃饭就不会生病,就不需要上医院来打针。

2.有的孩子发育较差,幼儿园的老师可以说,宝宝怎么这么瘦呀,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多吃饭才长得结实漂亮。

3.在幼儿的饮食上做文章,最好在饭菜的品种上下工夫,做到色香味美,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食欲,增加孩子的饭量。

4.合理安排幼儿的膳食,对食物的品种,在做的方法和食物的选择上下工夫,使孩子对食物感兴趣。

5.对一些贪玩的孩子,最好是固定就餐时间,不要饱一顿饿一顿,给小儿固定进餐的位置,饭前不吃零食,不能让孩子边吃边看电视。

6.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观察孩子对什么食物更感兴趣,看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不断调整饮食方案,促进孩子的食欲。

篇8: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教育方法

今天上午,一打开手机,便发现好多微信群在疯传“一男子潜入路边便利店,欲强行掳走独自玩耍女童”的监控视频。视频中的歹徒先是躲在门外窥视便利店内的情况,估计是发现店内只有一女童独自玩耍,觉得有机可乘,便走进店内四处巡视,在进一步确定店内再无他人后,走近女童,抱起就走。其后,女童发现身陷歹徒之手,不停挣扎哭闹,并试图用手拽住便利店的玻璃门把手,终因力量悬殊而告败……

令人庆幸的是,歹徒最终并未得逞!因为女童在被掳时不停地挣扎哭闹,所发出的声音引起了街坊的注意,歹徒大概是害怕被抓,丢下女童跑了。事后,女童的家长后怕不已,立马报了警。据悉,目前该为非作歹之徒已被抓获(为警察叔叔的效率点赞)。

身为人母,对有关孩子的新闻事件总是特别敏感,更何况这是经官方确认了的、昨晚6点多发生在隔壁镇的真事。这个视频,我反复观看多次,每看一次,心内的惧怕便加深一层,对那个胆大包天、丧尽天良的歹徒的恨也加深了一层!然而在惧怕和痛恨之余,我更多的是担忧:现今歹徒如此猖獗,父母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同时还要灌输相关的防范意识给孩子!

要怎样做才能把相关的防范意识灌输给才刚满四岁的孩子?给他讲,宝宝,虽然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却有很多抢小孩的坏蛋,所以你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外面玩?

这样的说教有用吗?他能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吗?我不禁沉吟。

吃过晚饭后例行散步半小时,看着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的孩子,我又想起了这个视频,突然灵机一动,不如这样做!

我把孩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来来来,宝宝,妈妈给你看个视频。孩子听说有视频看,马上跑了过来。我点开视频和他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提醒他:宝宝,你看那门外边躲着个人哦!

孩子没说话,只是十分认真的看着视频。

我又提醒:你看躲在门口的那个人,是不是有点像喜欢抓小羊羔的大灰狼?

孩子想了想,满脸严肃地说:是。

我:这个大灰狼躲在门后偷偷观察,店内是不是只有小姐姐一个人在玩。

孩子:哦。

我:啊,店里真的只有小姐姐一个人哦,你说她有没有危险?

孩子:有危险。

我:看看看,现在大灰狼开始抓姐姐了。

孩子没吭声,表情十分严肃。

我继续提醒他:

你看看这个小姐姐在做什么?

哦,她在不停的扭动身子呢!

哦,她抓住门把手了!

唉,大灰狼的力气太大了,小姐姐的力气不够大,她被大灰狼拽走了。

视频随即结束。孩子面带惊恐。我连忙安抚他:宝宝别害怕,大灰狼并没有抱走小姐姐。

孩子立刻惊喜地问我:是吗?

我用十分坚定的口气对他说:是的!因为呀,小姐姐被大灰狼抱住时不停的大声哭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大坏蛋要抓走我啦!她的哭喊声被周围的大人听到了,他们都跑来看。大灰狼见了,怕围上来的大人越来越多跑不掉,只好把小姐姐扔在地上跑了。

一边说,我又一边翻出那名歹徒被羁押的图片给孩子看。看到狼狈地蹲在地上的大灰狼,孩子的神情终于回复了正常,并且向我要求再重看一次。我自然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在陪他看的同时,还提醒他注意小女孩和歹徒的动作。

孩子看了又看,连看5次才把手机交给我。收好手机,我问他:宝宝,你说小孩子单独留在大灰狼能来的地方安不安全?

孩子:不安全,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我:那要是以后带你外出玩,要不要跟紧爸爸妈妈?

孩子:要。

我:那你要是万一不小心被大灰狼抓到了怎么办?

孩子:那我就大声叫救命,叫爸爸妈妈。

我暗自欢喜,目的已经初步实现。何不趁热打铁,让他懂得更多一些?想到这,我便又问:那除了哭喊之外,你还会怎样做?

孩子想了想后说:我要拉住门把手。

我连忙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对,要尽力拉住门把手,如果没有门把手,就尽量抓住其它不会动的东西,比如树干啊、栏杆啊。

孩子一听来了劲,大声地说:对,我要抱住栏杆不动!

看到他可爱的小样,我不禁乐了:哈哈哈,宝宝这样做很棒!宝宝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孩子得到表扬很开心,可惜想了想,他没再给出新答案。我只好教他:如果被大灰狼抓住了,我们还可以用力扭动身子,把大灰狼累坏。见他不是很理解,我又心生一计:宝宝,要不然我们来做个游戏,你当小绵羊,我当大灰狼来抓你。

孩子马上说:好啊。话刚落音,就撒腿跑了起来。

我见势也马上去追,一边追还一边说:哪里逃!然后大步向前把他搂抱在怀。小家伙在怀中果然拼命的挣扎起来,害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箍住。

大概是因为我深得太认真,孩子嘴巴一撇,正要张嘴就哭。我心呼不妙:糟了,他以为我秒变大灰狼了!连忙松开手对他说:宝宝,这是在做游戏,你看,妈妈为了抓住你这只大力气的小绵羊,累得汗都流出来了。

小家伙对此十分有兴趣,我们玩了一次又一次,玩到第三次时我提出抗议:不行,我不要老是做坏蛋,现在换你做大灰狼,我做小绵羊。

孩子马上开心地变身大灰狼,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这只史上最肥大的小绵羊也就只好装出小可怜的模样,拼命地“奔跑”,最后还不得不在他的“魔爪”下用力挣扎。角色互换后我们又玩了几次,我问他,如果大灰狼现在来抓你,该怎么做?他说,要逃跑,要叫救命,还要挣扎。见目的基本达到了,我便以时间不早为由带着孩子打道回府……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所在,他们的安全时刻牢牢牵系着父母的心。我想,没有哪个父母能接受孩子有任何闪失。既然如此,身为父母,我们就应该及早在孩子心里灌输一些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利用孩子善于观察模仿的天分,让他们通过实例,亲身去体验和感悟,而不是用说教的形式。

就此结束吧!家长朋友,这是我利用突发的危险事件,给孩子灌输自我保护意识的做法,写出来是希望大家帮忙看看这样做是否恰当,欢迎大家拍砖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最后,我也要提醒家长朋友们,现在社会上的坏人太多,总有那么一些阴暗狠毒的眼睛在偷偷地窥视着我们天真柔弱的孩子,大家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了孩子的安全哦!

作者|念奴娇

篇9:放开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情教育随笔

放开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情教育随笔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老师们经常教育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回家以后怎么变了呢?

今天早上,我照例站在活动室的门口,接待每一个幼儿的到来,享受每一个孩子的`亲切问候。今天,孩子们表现的都挺高兴,笑脸都很灿烂,我也十分满意,正在我准备结束接待工作的时候,只见我班的明明小朋友,在他妈妈的陪伴和拉扯下,不情愿地来到了活动室的门口,我连忙接过明明并询问孩子:“明明,这是怎么了?怎么哭啦﹗”还没等孩子开口说话,他的妈妈就着急的抢着说:“老师,明明今天忘记带书包了,是我急着割麦子忘了给他拿上,我现在就回家给他拿,行不行?”看着一脸愧疚的妈妈和满脸不高兴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麻烦家长好吗?这次就不麻烦妈妈了,老师把书借给你用吧,下次自己可要记得了。”“真是给你添麻烦,让老师费心了。”在明明妈妈的感谢声中,我送走了她。

现在的家长,样样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连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都包办了。这种现象真让人深思,使我们这些做幼儿教师的不仅要问:今天的家长你是不是该停手了?是不是应该放开手让孩子学着做些小事情,为今后打点基础呢?

篇10:学生教育心得体会:孩子 ,我只是想让你自己解决问题

课间,科代表来告状,说同学骂他不负责任。

起因是昨天交抄写作业,他却把听写本用于抄写,今天早上要听写,他又没了听写本,因此就责怪科代表。

我把那同学叫上讲台,告诉他你昨天乱用本子,从而导致今天没有听写本,第一步你就错了;今天你又责怪科代表没及时抱回听写本,马上要听写,你可以临时借一个本子,完全没有必要去责怪谁。

孩子很委屈,说没有本子,才临时用了听写本,本想今天科代表要抱回来,结果……

我告诉他,本子要专用,这是规矩,你昨天就应该买或者借!现在出现了问题,你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第二步你又错了。

孩子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他只有一个本子。

我压住内心的火气,你只有一个本子难道是科代表的错,还是老师的错,没给你准备好?初三的学生,连没有本子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解决,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借给你,你的能力、人缘也太差了。

现在知道该怎么办吗?

孩子点点头。

科代表这时发话了,我刚才借给他本子,他不要。

孩子说,这上面有他的名字,我怎么用?

我彻底无语了。

如果我们总是把问题的过错推向别人,那就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我们成人也有这样的过错,抱怨生活环境的不如意,埋怨社会的不公,感叹生活的艰辛……

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到底是谁一手造成的。我们身边肯定不乏比我们优秀的人,也正因为和他们相比,才造成了你现在的不满和落寞。

我们只有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们才能如鱼得水,幸福快乐!

课后,我又找那孩子做了一番交流,真心希望他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他以后的日子才会有希望可言,有梦想可求!

莫言说:

“我”字少一撇成了“找”

那一撇

代表了很多很多

只有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一撇

“我”才是“我”

这,就是生活

作者:关二哥

公众号:天一学习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相关文章:

1.让孩子学会感恩教案

2.在婴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3.学会欣赏自己

4.学会把握自己

5.二年级亲子教育家长篇500字:让孩子学会思考

6.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困难的经典故事

7.家长怎样让孩子听进自己的评价

8.说课稿学会保护自己

9.学会改变自己演讲稿

10.学会自己调整心态

下载word文档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