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
“ipu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
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
经济社会的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靠突击的方式所能解决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每个建设者都必须面对并且必须付出努力来解决.因此,我们谈论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提倡,而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建设和推进.
作 者:贾丽艳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社科部,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生产力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PRODUCTIVITY RESEARCH 年,卷(期): “”(5)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价值观篇2:谈价值迷失与核心价值导向
谈价值迷失与核心价值导向
社会转型时期是人们思想变化最为剧烈、价值观念最为模糊与不稳定的时期,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而新的价值观体系由于新体制尚未完善而未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价值选择与取向极易因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变化甚至价值迷失,尤其是主体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上的迷失。
主体价值迷失表现为自我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性和模糊性:(1)把个人主义等同于自我实现;(2)强调“自我中心”,忽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集体价值的统一性、协调性;(3)将价值定位于“我”,使“我”与社会群体对立起来。在我们的调查中,91.6%的青少年学生把自我奋斗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信条。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自我奋斗意识强就是主体价值的迷失,但不容置疑,过于强化、膨胀的自我意识若缺乏正确、得当的导向,极易滑向“自我中心”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
人生价值迷失表现为理想价值与功利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社会理想、人生奉献被物欲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在我们的调查中,90.8%的`青少年学生把个人的现实需要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只有9.2%的学生把社会性理想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不少学生还说:“理想,理想,有利便想。”有的青少年甚至把寻求肉体感官刺激和享乐作人生的目的,以金钱、财富来衡量人生的价值,流露出庸俗化、物欲化、功利化等令人忧虑的价值迷失倾向。
道德价值迷失表现为公与私、义与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社会转型期里,许多社会公德、传统美德被放弃甚至被彻底丢掉了,存在道德滑坡、良心泯灭、人格沦丧和社会责任感丧失的现状。在我们的调查中,83.6%的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存在着水平层次上的错位,即“经济发展了而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都下降了”。我们则认为,总体上道德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是现实,而这种现实又存在两种状态:一是真正的道德滑坡,即经济迅速增长而道德水平却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的二律背反现象,如“黄、赌、毒”的抬头与泛滥,这种现象在体制、法制尚未完善的转型初期尤为严重;二是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在水平层次上的“落差”,即经济迅速发展,而道德发展由于其滞后性的特点,要经过一定时期的顺应,调整甚至“阵痛”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如市场道德、环境道德、社会公德、现代人格等,都必然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在我们的调查中,当代青少年学生在公与私、义与利关系问题上,先公后私、公私并重、先私后公的取向比例为32.3:61.3:6.4,以公私并重的价值取向为主。但在现实生活中,公与私、利与义往往是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的。在难以兼顾而必须二者择其一的情况下,若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从当代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强化、人生价值功利化的倾向看,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先私后公、先己后人、先利后义甚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逆向道德价值取向。而这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导向是背道而驰的,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当代青少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与取向上的迷失与矛盾状态表明,转型期的价值导向、德育导向殊为必要。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学校德育更好地发挥对育人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等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自身价值认识、判断和评价时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它对人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具有导向功能和调节作用。成熟的价值观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完整的价值体系,涵括主体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经济价值观、金钱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这些观念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的关系。青少年价值选择与取向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思想品德特点、心理需要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向。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自发性、继承性、从众性、可塑性等特点,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改革开放、社会转型赋予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以更丰富多样的色彩。
从我们调查与分析的情况看,价值选择与取向的多元性、多向性、多重性、多层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是转型期青少年价值选择与取向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在主体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等取向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与新旧体制更替、社会文化变迁以及青少年思想社会化尚不成熟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转型期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体系重构和德育导向颇为必要,意义重大。可以说,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重构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德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在转型期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观体系重构呢?首先,从方向和导向目标上,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导向,社会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倡导的则是以社会主义理想为方向,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以自觉、自主,自律、自强为基本原则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转型期中反映社会发展方问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倡导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辨别事非善恶的能力。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其次,在导向策略上,要以主体价值导向和良好主体意识培养为载体和依托。主体意识强化是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取向中最为突出、鲜明和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少年个性发展的趋向。以此为载体和依托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和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主体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关键性部分,它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有着紧密的不可替代的关系。以主体价值导向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依托,更能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和关键。此外,转型期青少年学生的主体价值取向具有正向或逆向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和引导正确、得当,可以使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为健全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青少年积极进娶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动力;若引导不当或教育失误,则极有可能使主体价值向消极方向发展,导致自我价值障碍或主体价值迷失。自我价值障碍难于适应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主体价值迷失则可能把自我价值追求推向社会价值追求的对立面,从而导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弱化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淡化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把集体主义核心价值导向与主体价值导向、良好主体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互为依据,互相渗透。这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篇3:家庭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艺术论文
家庭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艺术论文
【摘要】当今,我国的家庭音乐教育倾向于功利主义色彩,这势必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从价值观角度,对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理念价值导向、内容价值导向、形式价值导向等四方面进行探讨,以使家庭音乐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民族文化能得到健康的传承。
【关键词】家庭;音乐教育;儿童发展;价值导向
纵观音乐教育史,其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美学立场,有自律论和他律伦;从意义观点看,有本体论和非本体论;从目的倾向角度,有主知、主美、主情、主德、主意等。自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的教育思想在我国音乐教育界传播开以来,强调基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审美教育思想开始成为导向,一切“非音乐”思想被摒弃。但从家庭音乐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性还须引起重视。它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世界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和谐发展,起着“根基”的作用。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目标价值导向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培养一代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继承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儿童具有极大可塑性,对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启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音乐于家庭教育的功能在于,“韵律”及“和谐”是触及儿童灵魂的道路,音乐“使他们的行为优美,使受到正确教养的人具有高尚的灵魂”,用音乐潜移默化的力量,达到培养包含美在内的“善”的灵魂,实现“善的理念”这一基本目标。
现今,我国家庭音乐教育有相当部分急功近利成分,因此树立家庭音乐教育信仰,解决远期回报和近期回报的价值观冲突是当务之急。远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主要以构建“人的素质大厦”为终极目标,培养终身喜爱音乐的良好习惯,形成音乐认知系统,达到有正确鉴别音乐的能力,造就其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之根,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近期回报价值观是指儿童接受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其处于被动受训的角色,为成人的意念所左右。为追求尽快见效,成人不惜以牺牲儿童的主体性为代价,以达到所欲求的目标,如一个月能演奏的儿童曲目,和其他小孩比较等。
近期音乐价值观无视个体的发展规律,是对个性的摧残,造就了人们所熟知的品格不健全的“艺童”。远期回报价值观则珍视儿童个体成长的规律,从音乐认知中发展自我,使儿童最终成为未来学习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加工者和富于个性的表现者。
二、家庭音乐教育的理念价值导向
本体与非本体结合,真、善、美统一,知、情、意、行统一,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虽然近年来各类宣传“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盛行,但对于我国多数家庭,审美教育的内涵还是较为神秘,概念仍旧比较模糊。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让儿童从心灵深处发现美、感知美,与美达到和谐统一,最终能自发地创造美。首先,家庭应站在儿童发展的高度对音乐启蒙教育予以重视,并应具有恒长性。音乐智力在美国零点计划的成果中,被其领袖人物、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列为“与生俱来的八大智力之一”,与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信息、身体运动、人际和自我认识以及自然智能并驾齐驱。笔者认为,其发展起点应早于其他智力而存在,并伴随和促进各项智力的发展而贯穿儿童成长始终。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把握其生长关键期,循序渐进,与其他教育一道共同促使儿童健康、科学地发展。美国心理学会罗斯彻教授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中心的戈登・肖博士所做音乐欣赏对空间――时间推理能力关系的实验,证明音乐对儿童的学习发展的重要性等研究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在人生之初的必要性。
其次,家庭教育的音乐作品的筛选应以音乐成就目标为指导。现代社会,商业化音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大量庸俗的、直白的、内容不健康的音乐影响着儿童的音乐听觉,作为教育的启蒙地,对音乐作品的遴选尤为重要。家庭音乐应选择那些朴素的、经典的、具有魅力的作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严肃活泼和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教育价值的音乐环境,在儿童认知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优秀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具体的较简单的音乐知识,使其在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熟悉这类音乐,潜移默化地对这类音乐有鉴别能力,形成对这类音乐的积极情感反应。在此,美国国家幼儿至四年级音乐成就标准值得我们借鉴:用简单的术语描述至少两种代表性文化(本国)的音乐怎样使用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等基本要素。
最后,家庭音乐应尊重儿童意愿。目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的成就目标大多是以各类考级和专业院校考试为主流,另外是相互间的攀比心理,这些都给儿童音乐学习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而违背了其本身意愿,其结果是儿童的外在技能水平与内隐感知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失衡,最终导致其成了“天才式艺匠”,可能造成其终身从事音乐职业而内心不喜爱音乐艺术的可悲结果。笔者认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浓厚的兴趣,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儿童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志向,才是家庭音乐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价值导向
音乐教育内容的核心应是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音乐,然后才是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及经历史淘涤、流传下来的世界化跨时代的.优秀音乐文化。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人,首先应该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内涵,具备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其次才是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选择性地吸收。世界音乐教育学初步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世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应该把本民族的音乐作为这种教育的起点,把相邻和相近文化区域的其他民族的音乐作为向世界迈进的第一步,最后进入与本民族文化心理距离较远的内容。作为家庭音乐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其自身的起点。从内容上以本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和形式为起点,随后扩展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如具有我国特色的东北秧歌、西部腰鼓、京韵大鼓、山东大鼓、说唱、评弹、江南丝竹等民族音乐类型及表演形式,最后进入世界性的交响乐、歌剧等内容,达到效果意义皆得之。
对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和形式应该坚决抵制,拒绝其进入家庭音乐的范畴,使儿童从心理上产生反感。莱兹(RqLetts)曾说:“流行音乐所使用的,是贫乏的乐汇,简陋的结构和高度意料之中的发展手法。”美国医学会研究表明:“沉浸于摇滚乐文化尤其是崇拜重金属风格的青少年,与学习成绩下降,婚前性行为,吸毒及其他恶性行为相联系。”从儿童的未来着想,家庭音乐教育应有高度的警觉性。
四、家庭音乐教育的形式价值导向
笔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形式上应该是:以多样性为主,以民族性为主,兼顾中西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家庭音乐教育主要推崇钢琴及小提琴的学习,而二胡、唢呐、笙等本民族乐器问津者极少;学习芭蕾舞、国标舞者多,而学习秧歌、腰鼓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者少;进入各类音乐培训中心者多,踏入田野乡间探访民间音乐文化者少。
父母作为家庭音乐教育的主导者,应该有全面、高度的民族意识,充分认识儿童是文化的传承者,未来的建设者,民族的振兴者,他们的精神状态,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将对民族文化建设与传播取决定作用。因此,在引导他们走向西洋乐器,走向高雅艺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走向田野、走向乡间、走向民族音乐文化的源头。
合理利用儿童的游戏天赋,渗透音乐教育,通过简单必要的音乐知识学习,使儿童学会音乐感知、思维、想象,获取丰富的音乐体验,体验越多,就越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伴随着愉快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进行音乐表现。利用网络获取引领世界潮流的音乐教育信息,学习世界先进的音乐教育方式,如奥尔夫声势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民族音乐教育方式及手势教学法等。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儿童用音乐进行交流,如与其他家庭联谊,家长共同参与,用双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活动模式,应用简单乐器,进行用音乐对话游戏,让儿童体验音乐创作实践和互相默契配合的快乐。与儿童一起谈论音乐,尊重其对音乐表现和情感的独特见解,鼓励其参加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最终让儿童保持对音乐稳定、深刻、强烈的热情状态。
家庭教育是早期的教育,其时间最长,对儿童的影响也最深刻。因此,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家庭音乐教育对家庭氛围的和谐,对儿童的成长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有着无可估量、积极深远的意义。“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日)高c保治著,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沛.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美)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著,冷杉译.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6](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篇4: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价值导向工作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价值导向工作
文章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及其影响作了简要说明;对价值取向多元化形势下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必要性作了初步论述;重点对如何加强价值导向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 者:付文兴 作者单位:中共岳阳市委党校讲师,湖南岳阳,414400 刊 名:湖湘论坛 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 年,卷(期):2004 17(2) 分类号:B82 关键词:价值取向 价值导向 方式创新篇5:价值导向定价的中国实践
一、价格,市场营销的双刃剑
很早有人总结过,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获取物质的方法不外乎有四个:自产、乞讨、掠夺或交换,而前三个已经被当今人类文明所抛弃,剩下的似乎唯一的而合理的方式就是交换。那么,交换就意味着你获取东西的同时要付出些什么。对顾客而言,付出的就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钱。
所以,货架上那些一连串的看似不起眼的标价签,对企业而言也许不算什么,但对顾客而言很重要。因为它向顾客展示一个产品和品牌能够交换的价值,也就是你的产品到底能值多少钱的信息。
我们承认,有些顾客对价格很敏感,有些顾客却不太敏感,但总的来讲,毫不在乎价格的顾客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会出现“超市一打特价顾客蜂拥而至”的景象;也不会出现经销商窜货、砸价,企业偷工减料,卖场店大欺客等让人不愉快的行为。
所以,在市场营销领域,价格已经成为促进供求双方货物交换的利器,也成为供求双方彼此争夺利益的工具。故在4P组合里,价格也理所当然成为最敏感的要素之一。
如果要从本质上去分析,这个“敏感”二字背后,其实只有一个因素在“作怪”,那就是利益。自私是人性的一种本质,商业组织也不例外。所以,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似乎所有商业组织把价格当作法宝,无论面对顾客,还是面对合作伙伴,价格总是“Yes”or“No”的重要标准。
有些企业为了谋取高利,把价格抬得很高,但一旦遇到竞争的时候,就上演“骑虎难下”的尴尬;有些企业为了“过河拆桥”,刚开始就是把价格定得很低,但一旦出现“薄利”不能“多销”时,规模不支撑利润而立刻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总结:价格是市场营销的双刃剑。用好了,你可以让企业海阔天空,让品牌魅力四射;用不好则会使企业鲜血淋漓,甚至断送生命,
二、“性价比好”不一定真的好
很多企业,在其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上都喜欢用“性价比好”这个概念。尤其耐用消费品更为突出。意思是,我这个产品没收你多少钱,很实惠,收的也都是血汗钱。表面上看,这很人性,也很有诚意。
然而,笔者认为,这是不懂营销的人要干的事情。因为,很显然,单纯强调性价比,就意味着你的品牌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达成生意的唯一手段就是降低价格。如果,一个企业就靠“同等质量价格最低”的方式来生存,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成本优势。但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在低成本和低价格上找到真正的快乐,结果都是不惜血本的牺牲利润来维持交易。笔者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营销。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让更多的人用更高的价格心甘情愿地去买我们更多的产品。其背后的哲理就是“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如果大家认同这个观点,那问题就显然了,单纯强调“性价比好”真的那么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中国企业要制定价格时,首先把需求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好,也就是说,你给哪一部分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利益)?然后把这个价值要用价格来体现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相对高而目标顾客乐于接受的价位?
这里值得一提的概念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不同的产品而言,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不一样的。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很敏感,略有变动,就大幅度影响其购买量,不少快速消费品主流市场都具有这样的特色;而有些目标顾客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你多卖2块和少卖2块,他们不会太在意,而在意的是你给他们带来的综合性价值体验。所以,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用“特价”、“买赠”等促销活动;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采用“特价”、“买赠”就能卖起来。举个例子,派克笔就是典型。他们为了扩大其销量,曾采用降低价格、推出低档产品(曾推出3美元一支的笔)等,结果怎样?越卖越差。后来实在支撑不住了,再往高端进军,试图回复原来的价位,但此行为却举步维艰。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规律,定价时就不会那么盲目了,也不会陷入所谓“性价比好”的陷阱,为企业获取更大、更长久的利益。
篇6: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现实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现实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是人类价值选择的不同向度.价值取向是个体的价值选择向度,具有个体化、经验化和一定主观随意性的特点;而价值导向则是社会的价值选择向度,具有社会性、整体性、理性化、规范化的特点.作为现实社会中两种共存的基本的'价值选择向度,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有着不同的现实运行机制,只有在正确的、合理的思想观念和原则方法指导下,才能够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 者:郝翠荣 吴沁芳 作者单位:郝翠荣(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91)吴沁芳(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刊 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ATIO) 年,卷(期): 18(4) 分类号:B018 关键词:价值取向 价值导向篇7:语文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及操作策略探析
语文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及操作策略探析
文化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对文化的阐扬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年轻一代人力战略的'必然要求.语文富含天然的文化教育资源,但也应辩证看待语文文化教育的地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文化观念,在其本体框架和结构链条上孕育、培植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创造性文化意识.
作 者:赖光明 蒋莉霞 LAI Guang-ming JIANG Li-xia 作者单位:赖光明,LAI Guang-ming(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蒋莉霞,JIANG Li-xia(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LI EDU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8(1) 分类号:G02 关键词:语文 文化教育 价值导向篇8:开展“志愿文化与价值导向”有奖征文启事
2015关于开展“志愿文化与价值导向”有奖征文启事
全区各单位:
按照东丽区第五届志愿服务文化节的安排,东丽区文明委将与光明日报、天津市文明办共同主办全国志愿服务文化研讨活动,现就有奖征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本次征文的主题为“志愿文化与价值导向”,体裁以论文为主,题目自拟,篇幅限定在3500字以内,要求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对志愿服务文化的定义、内涵、特征,以及志愿服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志愿服务文化的时代意义等进行研究探讨等。
二、时间要求
征文从即日开始,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25日。征文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对论文进行评选,获奖论文均颁发证书和奖金并结集出版,光明日报也将择优刊登论文摘要。
三、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为:zhiyuanwenhuayt@163.com,投稿请务必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
四、其他
此次全国志愿服务文化研讨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普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理念,总结提炼志愿服务文化的深刻内涵,培育全社会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为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提供文化源泉。请全区各单位积极组织,广泛动员,认真做好征文选报工作。
【经济社会的价值导向】相关文章:
3.《价值》读书笔记
9.价值决定价格
10.人生的价值_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