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shuai198211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②布帛尽于衣裘()
③桓公患之()
④厚葬之风休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2:《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②布帛尽于衣裘()
③桓公患之()④厚葬之风休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②用完,用光③担心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3: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
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
4.非名之则利之也。
篇4:管仲破厚葬阅读参考答案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5:《管仲破厚葬》习题附答案
《管仲破厚葬》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1-5题。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喜欢② 全,都③担心④停止
2.B
3.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⑵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5.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
篇6: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
《管仲破厚葬》出自《韩非子》,讲述了齐国管仲破除厚葬之风的故事。下面一起看看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矣。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注解: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外棺。
篇7:管仲破厚葬文言文一日一练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一日一练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带来名声,就是可以获得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没过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就止住了。
【参考答案】
7、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非名之则利之也。
篇8:管仲破厚葬的文言文习题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9: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矣。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注解: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外棺。
【《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7.管仲的小故事
8.管仲论原文的内容
10.《绿》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