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
“浩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
一、趁火打劫成语解释
利用失火的混乱时机行劫 , 比喻趁人之危,从中取利。语出明· 吴承恩《 西游记 》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 趁火打劫,拽回云步 ,经转山洞而去。”。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
二、趁火打劫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 ,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 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三、趁火打劫成语造句
1、“有所谓 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则日: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徐珂 《清稗类钞之盗贼类之趁火打劫》)
2、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 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3、意大利趁火打劫,向英、法宣战,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
4、当然,趁火打劫、讨价还价乃仕途当中之大忌,他庄建敏不傻,更何况他也决不会破坏自己在领导面前精心营造的踏实勤恳的形象。
5、1958年5月9日,黎巴嫩人民举行反对亲美的夏蒙 政府的武装起义,7月15日,美国出兵黎巴嫩,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也企图趁火打劫,公然叫嚣:“加速进行反攻 大陆的准备”。
6、北约也趁火打劫,动用飞机对克拉伊纳塞军设在克宁的雷达站发射了两枚导弹。
7、而苏联自苏共“20大”以后,推行强权政治,对我国横施压力,在政治上鼓动反华,经济上趁火打劫,1958年甚至提出与我国建立联合舰队,以及在东北大连一带设立长波电台 ,企图在军事上控制我国。
篇2:趁火打劫成语典故事例
一、趁火打劫成语解释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语出明· 吴承恩《 西游记 》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 趁火打劫,拽回云步 ,经转山洞而去。”。
二、趁火打劫成语典故
曹操入朝总领大事之后,一日在后堂设宴,聚众谋士商议:“刘备 屯兵徐州,自领州事,现在吕布 又兵败投奔徐州,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是心腹之患也。诸位有何妙计啊?”荀彧 献上一计称为“二虎竞食 ”,可令吕布与刘备厮杀。曹操依计而行,但此计被刘备识破并未得逞。荀彧又献一计:让曹操给袁术 处通气,说刘备上密表,要得袁术的南郡。这次袁术中计,要引兵进攻徐州。
刘备听说袁术要来进攻,便要出城迎战。孙乾 让刘备选好守城之人,刘备问关、张二 人谁可守城,关羽 要守城,刘备说早晚有事要和关羽商量,张飞 愿意守城。刘备知道张飞的毛病,再三叮嘱他一不要喝酒,二要听人劝,还留下陈登 辅助张飞。
张飞自刘备走后,一应杂事,都交与了陈登,军机大事,自己斟酌。确实好了几天。可在一次宴请官员的酒宴中,却犯了毛病,张飞告诉大家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各自戒酒。这也倒行,可是人家曹豹 是滴酒不沾,张飞非要曹豹喝一碗,曹豹害怕,只得强饮一碗,可张飞喝多了,还让曹豹再喝一碗。曹豹说实是不能喝了,张飞说你刚才不是喝了吗。可把曹豹治坏了。还要打一百鞭,陈登劝,张飞也不听。此时曹豹如果硬挺着也就算了,他又提他的女婿吕布。这一提不要紧,张飞最看不上吕布,满腔怒火撤到了曹豹身上。
曹豹回去,恨透了张飞,连夜给吕布写信,说张飞无礼,又说刘备和关羽不在城内,张飞又喝醉了,这时占领徐州,那徐州不就属于吕布了吗。吕布大喜,连夜引兵来袭徐州。曹豹等候,开了城门,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醉卧府中,听得吕而杀来,急忙上马,可酒未全醒,不能力战。吕布也知张飞勇猛,也不敢往死整。张飞杀出东门,刘玄德 家眷陷在府中,都顾不得了。
此战就是趁火打劫的例子,吕布在刘备手下暂时栖身,也想自己有个稳定的地盘,那么张飞给了这个机会,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三、趁火打劫成语造句
1、大火中,盗窃犯趁火打劫了那家商店。
2、他的家里刚刚发生了大变故,你就去他家要债,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3、人家有难时还趁火打劫的人,真是可耻。
4、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
5、他逃离位于兵营的住所后,趁火打劫的人获取了一个镀金鸡尾酒餐车。
6、成群的年轻人趁火打劫,在伦敦四处抢劫、纵火。
7、这种趁乱世巧取豪夺的作法,和趁火打劫有何不同?
8、经过一番折腾,警方终于把这几个趁火打劫的家伙抓起来了。
9、对手可能会在我们公司巍侗时趁火打劫,掠夺市场,大家要有警觉。
10、这几个商人遇到灾荒不但没有助人,反而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
11、你明明知道他们家现在的处境,竟然还想趁火打劫,捞上一笔,真是不应该。
12、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就是这样发生的,不是趁火打劫,不是革命造反,纯属一个错误!
13、知道他的饭馆倒闭后,几个债主也趁火打劫,抬高利息。
篇3:历史简短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最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以一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貌。指艺术形象十分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之后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鸡犬不宁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官污吏们搞得当地鸡犬不宁。
【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10.典故成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