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2023-05-19 08:35: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忧郁大猫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篇1: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

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

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

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篇2: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首先是关羽。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名猛将。当年他与袁绍作战时,于万军之中亲手杀死了袁绍的得力干将颜良、文丑。后来,关羽率军进攻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曹操派出于禁等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活捉了于禁,名震天下,致使曹操都打算把都城迁离许昌,以避开关羽的锐气。可是,如此智勇双全的将领,却没有领悟到东吴吕蒙、陆逊的欺诈,竟然中了孙权的计谋,败走麦城,被东吴活捉,死在了孙权的手中。

还有一位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王思政。当年他镇守玉壁,被东魏的高欢所包围。高欢的军队,营垒连绵四十多里,最终还是被王思政所打败。后来王思政迁至荆州,高欢又率大军前来进攻,双方对峙五十多天,最后又被王思政所击败。可是,后来他不听别人的建议,以致做了高澄的俘虏。

此外,洪迈还列举了北齐的慕容绍宗和南朝陈国的吴明彻作为例子。他感慨道:“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篇3: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势力强大,严重威胁着江东的孙权和荆州的刘备。孙权和刘备准备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于是,诸葛亮带着刘备联合孙权的使命来到了东吴。

当时曹操给孙权发来了檄文,对东吴以武力相威胁。孙权就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并且邀请诸葛亮一同参加。孙权的谋士张昭主张向曹操投降,便首先跳出来向诸葛亮发难。张昭说:“先生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而管仲作为齐桓公的相国,治国有方,称霸于诸侯;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刘备在没有得到先生相助的时候,尚且能纵横天下,割据城池;可是得了先生以后,却见曹兵一出,便弃甲抛戈,望风披靡,如今失地无数,连安身的处所也将没有了。难道管仲乐毅,也是这样的吗?现在,那些朝廷大臣和山林隐士,对你帮助刘备复兴汉室、除去曹操都在拭(shì)目以待呀!” 诸葛亮听了,笑笑说:“大鹏一飞冲天,哪里是燕雀之类的小鸟所能了解的。军事上的事,就如同给一个人治病一样,开始时只能用稀粥调养,用温和的药治疗;等到他身体好些的时候,才能用肉食进补,同时下猛药治疗。目前刘备虽然还不够强大,却使夏侯惇(dūn)、曹仁等心惊胆战。就是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篇4:三国成语典故

1、髀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A):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篇5:三国时期历史典故

怒打督邮

东汉时期,黄巾起义之后,刘关张三人因招兵买马之时结为异姓兄弟。又因三人立了功,刘备被封为安喜县尉。

一日,督邮到刘备那里来检查,督邮本是一 个贪财见利忘义之人,这次打着检查的旗号无非是想搜刮点钱财。刘备面见督邮,只见督邮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拿着一把小摇扇,慢悠悠的问道:“你,叫什么名 字?”“姓刘名备”刘备恭恭敬敬的答到。“是何出身啊?”督邮继续问道。“汉景帝玄孙”督邮一听态度立马变了,“原来是汉室宗亲啊,快坐快坐”两人端坐在椅子上,谈了一会儿。突然,督邮越说越激动,两只胳膊展开并上下煽动满脸坏笑的对刘备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啊!”刘备低头不语。回去住处后,私下有人告诉刘备,要他拿些贿赂给督邮,刘备是果断的拒绝,并声称我为官清廉哪有什么钱财给他?!因刘备没有贿赂于督邮,所以督邮耿耿于怀,说刘备冒充汉室宗亲,要革他的职,并让百姓诬陷于刘备。

过了几日,张飞偶然听到此事,好像吃了辣椒一样急。快马加鞭来到督邮那里,踹倒大门推开下人,直奔督邮,督邮还没看清来者是谁,就已经被拎着领子连滚带爬的 来到了集市上。张飞把督邮绑在树桩上,他怒视着瞪着督邮,咬的牙吱吱作响,一口气折下数十枝柳条,打的督邮杀猪般的惨叫,众人也没数是第几根柳条了,只是 看着张飞打,心里觉得痛快极了,再转头看看那督邮,早已看不清模样,哪里是皮哪里是肉,分不清了。

这时,刘备与关羽前来,关羽道:“我们不如把督邮杀死,弃官还乡算了”刘备阻止了两人,把官印挂在了督邮脖子上,拂袖而去。乡亲们连连赶上哀求他别走。他含泪看着乡亲,一一扶起后,头也不回的消失在安喜县的城门外。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1.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2.大逆不道成语历史典故

3.趁火打劫成语历史典故

4.三国典故精选

5.成语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6.历史成语典故及解释

7.虎落平阳成语小学历史典故

8.关于三国故事的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

9.三国成语

10.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下载word文档
《三国历史中的成语典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