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多看专业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篇2: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巧夺天工
东汉末年,上蔡县令甄逸有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后来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建立魏国当了皇帝,甄夫人也就被立为皇后。曹丕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当时甄夫人已经四十岁了,为了能得到曹丕长久的宠爱,每天都要精心打扮自己。
据说在甄夫人的庭院里,有一条漂亮的绿蛇,嘴里含着一颗红色珠子。当甄夫人梳妆时,这条蛇就在她眼前盘成一个奇特巧妙的形状,并且形状每天一换。甄夫人 就照蛇的形状梳理发型,精巧的程度胜过天然。人们都称这种发型为“灵蛇髻”。曹丕每次看见皇后,都觉得她依旧年轻漂亮,十分喜欢她。
甄夫人不但美貌如仙,而且善良聪慧,很有才情。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出于对甄夫人的仰慕而写的。
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他下诏赐死。
朝三暮四
战国时,宋国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人们称他为“狙公”。他家境并不好,但非常喜爱猴子,宁可省吃俭用,腾出钱来给猴子买吃的,从不让它们饿肚子。
狙公和猴子们朝夕相处,双方极为融洽。猴子们想什么狙公一看就知道;他说什么,猴子也能理解。
但是时间长了,狙公不胜负担。猴子很贪食,没完没了地吃,狙公实在供应不起。他准备减少它们的食物,又怕它们不顺从自己,因此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狙公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们听了,又跳又叫地发起怒来。
过了一会,狙公改口说:“好吧,那就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这样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得趴在地上。
篇3: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羽扇纶巾
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
《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10.历史故事成语(高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