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霞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县故土城,卑且圮 卑: 位置低下,低矮
B.给饥民粟,俾修筑 俾:使
C.迁湖州知府,甫至 甫:开始
D.御史以闻 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 )(2分)
①垦莱田八百余顷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④以员外郎巡京辅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A.①②⑤ B.①②⑥ C. ③④⑤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
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
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不惮荒废政务,全力抗灾,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
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三)句子翻译(13分)
16.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
译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分)
译文:
(3)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3分)
译文:
(4)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4分)
译文:
篇2:《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答案
《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2分)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指木板 ④ 阖:关闭
⑤牡下:上锁 ⑥ 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 道:哲理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①望城二里许 ( ) ②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 ③予愠为戏( )
10.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或置酒而招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予 爽 然 思 渡 者 言近道
13.这则故事,可用成语 来概括其中的哲理。(2分)
阅读答案:
9.(3分)①左右 ②回答 ③生气
10.(3分)A(助词,无义。)
11.(4分)(1)(我)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
(2)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每句2分)
12.(2分)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13.(2分) 欲速则不达
译文: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
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哲理。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这样的吧。
篇3:《邵晔,字日华,幼嗜学》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邵晔,字日华,幼嗜学》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邵晔,字日华,幼嗜学,耻从辟署。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解褐,授邵阳主簿,知蓬州录事参军。时太子中舍杨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晔代还引对,太宗谓曰:“尔能活吾平民,深可嘉也。”赐钱五万,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授晔光禄寺丞,使广南采访刑狱。历太常丞、江南转运副使,改监察御史。以母老乞就养,得知朗州。入判三司磨勘司,迁工部员外郎、淮南转运使。
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趾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廷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寨兵攻战。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真宗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毕,超拜刑部郎中,复判三勾院,出为淮南制置发运使。四年,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俄遘疾卒,年六十三。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假光禄卿,充交趾安抚国信使? 充:冒充
B.许以便宜设方略? 设:设置
C.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 市:购买
D.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 苦:侵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既而捕获正盗 ②别加封爵而宠赐之
B.①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 ②晔驻岭表,以事上闻
C.①诏晔俟其事定 ②上以其远使之勤
D.①颇详控制之要 ②上以其远使之勤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邵晔“循理奉职”的一组是(3分)(?? )
①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 ②以母老乞就养,得知朗州?? ③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 ④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 ⑤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 ⑥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蓬州知州杨全性格粗鲁愚昧,在邵晔发现州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陷为强盗实属冤枉的情况下仍然将他们定为死罪。
B.邵晔为张道丰等人洗脱冤情,被皇帝认为是能救活百姓,值得嘉奖,而对此事处理不当的杨全却获罪被削职为民。
C.景德年间,黎桓的儿子龙钺继承父位,却发生了龙钺的哥哥率兵抢劫仓库,龙钺的弟弟龙廷杀兄自立的.严重事件。
D.邵晔认为安抚外夷应该诚信,所以阻止皇帝将赐予黎桓的礼物改赐新的首领,得到皇帝的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大 中 祥 符 初 起 知 兖 州 表 请 东 封 优 诏 答 之及 遣 王 钦 若经度封 禅 仍 判 州 事 就 命 晔 为 京 东 转 运 使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3分)
译文:
②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3分)
译文:
【解析】(1)A项,充:担任。B项,设:制定。D项,苦:以……为苦。
(2)结构助词,的。A项,①与“既”连用,构成副词,不久;②连词,表递进。B项,①介词,用;②介词,把。C项,①指示代词,那。②代词,他。
(3)②表现的是邵晔的孝心以及皇帝的体恤;④表现的是邵晔公私分明和皇帝对他的优待;⑤叙述的是邵晔受到季随的牵连。
(4)应该是杨全现将张道丰等三人定为死罪,之后邵晔才发现他们冤枉。
【答案】(1)C
(2)D
(3)C
(4)A
(5)
(1)原文为“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每画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他们哀号呼喊不服判决,再次将其打入牢狱审查案情。(3分,句意1分,“系狱”、“按验”各1分。)
②明护等人立即听命,奉龙廷主持军事。(3分,句意1分,“即时”、“主”各1分。
参考译文:
邵晔字日华,年幼好学,耻于接受征聘委任,太平兴国八年,考取进士,始入仕途,被任命为邵阳主簿,知蓬州录事参军。当时太子中舍杨全担任知州,其人性格粗鲁愚昧,州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陷为强盗,全部为死罪,已经判罪定案,邵晔发现他们冤枉,于是不签署文书,禀告杨全应当核查事实。杨全不以为然,传讯张道丰等伏法,他们哀号呼喊不服判决,再次将其打入牢狱审查案情。不久捕获到真正的强盗,张道丰等人于是得以释放,杨全获罪削官为民。邵晔由外任调回朝廷。皇帝召见他问话,太宗对他说:“你能救活我的百姓,确实值得嘉奖。”赐钱五万,下诏书晓谕天下要以杨全之事为戒。任命邵晔为光禄寺丞,出任广南采访刑狱。历任太常丞、江南转运副使,改任监察御史。以母亲年迈请求回去奉养,得任朗州知州。入朝兼三司磨勘司之职,改任工部员外郎、淮南转运使。
景德年间,代理光禄卿,担任交趾安抚国信使。恰逢黎桓死,他的儿子龙钺继承父位,其兄龙全率兵抢劫仓库的财物后离去,其弟龙廷杀死龙钺后自立,龙廷兄明护率领扶栏寨兵攻打。邵晔驻扎岭表,将此事上奏,改为缘海安抚使,允准自主行事制定方略。邵晔致信安南,晓以朝廷的声威盛德,使其迅速确定首领。明护等人立即听命,奉龙廷主持军事。当初,皇帝诏令邵晔待事变结束后,就以原打算赐黎桓的礼物改赐新的首领。邵晔上言道:“怀柔安抚外夷,应当示以诚信,不如等龙廷贡奉后,别加封爵以宠幸恩赐他。”真宗对此极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出使返回后,改任兵部员外郎,赏赐金印紫绶。当初邵晔受命出使时,借得官钱八十万,用于购买私人拜会所用的物品,等到为安抚时,已偿还了其中的一半,余下的都诏令加以免除。曾经进献《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为详细地述说了守备的要领。
不久兼任三司三勾院之职,由于所举荐季随贪赃枉法而获罪,邵晔被判削去一官,皇帝因其不远千里出使的功绩,只令他停任。大中祥符初年,起用为兖州知州,上表奏请东封泰山,皇帝以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了他。等到派遣王钦若筹划封禅一事时,仍兼州事,就任命邵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完毕,提拔任命为刑部郎中,又兼任三勾院,出任为淮南制置发运使。大中祥符四年,改任右谏议大夫、广州知州。广州城濒临大海,每逢海外的船只到岸,常苦于飓风的袭击,邵晔开凿内濠使船只通过,飓风再不能损坏船只。不久因病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篇4:《陈涉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涉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起义前陈胜分析当时形势所说的“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成功的根本原因。
B.“失期,法皆斩。”反映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C.陈胜在起义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提出了“死国可乎”的策略口号。
D.起以前陈胜利用“丹书帛曰‘陈胜王’”等手段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19.文中既能反映陈胜的反抗精神,又表现他具有鼓动宣传才能的一句话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B.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C.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0.对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的言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借以激怒大家,利用大家。
B.指出大家的处境,指明斗争方向,并激励士卒立下雄心壮志。
C.指出大家的处境,以“戍死”威胁大家,指明斗争方向。
D.分析处境,晓以利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21.下列句子中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思想境界不相似的一项是()
A.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C.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
18.C
19.C
20.B
21.B
篇5:陈与义《春寒》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与义《春寒》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与义《春寒》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5分)
9.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6分) 答案: 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
(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3分) 9.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
(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分)
篇6:《陈涉世家》《及陈涉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涉世家》《及陈涉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令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皆已失期______________ 愿君召渚亡在外者_________________
忿恚尉________________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利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面加点字哪一组与其它组意思不同( )(2分)
A.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B.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
C.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D.乃不知有汉。
【小题4】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误期 逃亡,流亡 使恼怒 动词,书写(4分)
【小题2】(1)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4分)(2)刘邦便在绸绢上草就一书,用箭射到城上,送给沛县的父老,陈说利害关系。
【小题3】D(2分)
【小题4】沛令出而反尔,失去民心。(2分)
篇7:《与陈伯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陈伯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故国之旗鼓 每见壁间题字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摆扑丛树中
C.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1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13、文中的'将军指代(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译文:
【参考答案】
10、C
1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2、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
13、C
14、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篇8:减字木兰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减字木兰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答: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总结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执行细则】①既有对自然的“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可给2分,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给2分。
②“君子”回答为“正人君子”“人才”“诗人(词人)自己”“我”也可以给1分。
篇9:墓碑后面的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墓碑后面的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墓碑后面的字
原野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竭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妈妈我想
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在奔跑、踉跄、直至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为19661995,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
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大概常常想到母亲,我想,这恐怕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
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或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
妈妈我想你
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如今词语泛滥,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或许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大树在风中呼吸,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7.文章第二节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8.文中说妈妈我想你,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分)
9.本文写墓碑后面的字,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作具体说明。(6分)
10.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哪几层具有普遍意义的深意。(6分)
阅读答案:
7.①渲染了环境的萧杀、凄凉,衬托了我旅程疲惫的心境;(2分)②为后文写墓碑后的字烘托了气氛(2分);③与文章的最后一节景物描写相呼应。(1分)
8.①你字表达的是一种对亲人的强烈的悲苦与思念;②将人内心对于亲情深沉的感触充分彻底地调动出来;③文字融入血液里,真实而有力量。(每点2分)
9.①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1分)②注重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对墓碑后面的字的感人思考;(2分)③议论抒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墓碑后面的字的理性思考;(2分);④议论抒情还通过虚实结合和托物言志表达对汉字的精神思考。(1分)
10.①字为心声,只有为词语流泪才能感动其他人,使用汉字尽量挥霍、歪曲、作假是不可取的;②为词语流泪与这个人的真实而感人的经历有关,也与民族的特性(或:心理)有关;③由此引申出我们要善待文字,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归宿(或:精神的窝)。(一点2分)
篇10:陈启文《湘江口》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启文《湘江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湘江口
那是一个雨天,我已经走到了一条河的上游。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
哪里是河的源头呢,我茫然四顾。
出发前,我就被那个名字迷住了,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条河的源头。
为了寻找这条河的源头,我从北方的那片大泽一路寻来。这是通往瑶山的路,路越走越窄。在无边无沿的蛮荒之中满眼都是混乱的群山,然而我已经走不出这大山了。我不知道,这湘南边地的瑶山,是否存在着某种蛊惑人的魅力,但现在我确信自己迷路了。哪怕找到一条很小的溪流,我也有一个方向。我听见了水响,我朝着那声音奔去,那清脆的响声又从我的身后传来,而那是我刚刚离开的地方。我疲惫而无奈地转回了原地。远近,依然是深怀诡谲的大山。
我坐了下来。很快,我的黑夜降临了。
忽然,青色的崖壁亮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去,那是光。后来回想,我十分感激那个夜晚竟然黑得那么深,不然我是不会注意到那遥远的一星灯火的。我终于看见了我渴望已久也寻觅已久的东西,我很激动,但又很害怕。在空无一物的夜空忽然出现的灯火,远远的,你会以为那是几千年前的一点火光然而那已是我生命唯一的指引。我浑身发抖地朝那看上去比另一个世界还要遥远的一点火光走去。慢慢地,我平静下来。在宁静的矮林里头冒出一座吊脚楼的轮廓,老屋四周的树木都像与天地万物连在一起了。渐渐地,这树影和吊脚楼的暗影后边又冒出了更多的灯火,揭示了一个隐秘人间的存在。
就这样,我走进了一个瑶人的山寨,我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又看见了树木、溪流、人,又嗅到了热烘烘地扑过来的牲口粪味。
那一刻我感觉就像世界又回来了。
不用我敲门,狗已经报信了。瑶山人听见狗吠就知道有远客上门。一位瑶族大娘用手护着一点儿摇曳的灯光走出来。她替我撵走了狗然后把半掩的门打得更开了。她没问我从哪里来,她也根本不问我是干什么的,就向一个陌生人,完全敞开了瑶家的大门。也许,她已经不止一次地接待过我这种没头没脑闯进大山里的不速之客。
外面还在下雨。大娘生起火,烘着我那被雨淋湿了的衣服。我闻到了那火焰的香味,像是香杉树枝的香味。大娘的儿子,一个头裹罗帕的红脸汉子过来陪我喝酒,我看见一只壁虎爬到他身上,他也不赶。瑶家人爱惜而敬畏一切生命。
很烈的包谷烧酒,很辣的辣椒,吃着喝着我浑身就像燃起了火苗子。好长时间都没有这种热烈的生命感觉了。我想要寻找一条河的源头,我觉得这可以让我的生命平添某种神圣感,但没想到自己找到的却是这样一间有点贫寒的吊脚楼。大娘掏出针线来纳鞋底,把一根绳线从鞋底的另一面长长地伸出来,又一针扎下去,不紧不慢的,悠闲里透着满足。
寂静地躺在角落里的是一只石缸,整块石头掏空了,不知是怎么掏空的。水缸里的清水,被大娘一勺一勺舀出来,灌进铜壶里,架到柴火上。当我除下鞋袜准备用热水来烫脚时,大娘看见了我满脚的血泡,她心疼得不得了,把那只正纳着的鞋底紧紧地按在了心头。
人生如梦。当我在这远离城市的吊脚楼里沉沉躺下时,我仿佛掉进了人类的最后一个恬静的梦乡。很久都没有这样放下过自己的身体,我愿永不苏醒。但我还是醒了。夜里,一双手摸摸索索地探到了我的脚底,伸过来的还有那针尖大小的一点儿清凉,在我热辣辣的脚板上悄无声息地移动。一张若隐若现的脸,慈祥地,浮现在寂静的月光中。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说真的我也怕自己醒过来,怕突然发现又是个梦。直到大娘挑破了我脚底的全部血泡,悄然离去后,我突然感到了我内心的冷酷。那年我三十出头,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变故,于是把寻找一条河的源头当成了方向,我希望在艰难的跋涉寻找中体会价值,在别样的自然风景里得到抚慰;说穿了却是为了掩饰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
清早,起来,看见大娘面对上天,口中喃喃着不知在祈求什么。或许,这个世界是需要有一点信仰的,一个心里有信仰的人,对这个世界会多一些敬畏,肯定也要比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活得踏实。而我,这么多年来,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寄存自己灵魂的角落,只好选择了一条河流的源头作为寄托,我寻找,与漂泊。
又要上路了,天已放晴。空气中散发着湿树叶子的味道。大娘一直把我送到了进出瑶村的那个唯一的山坳。我愣愣地站在一片被风吹得摇曳不止的竹林旁,仰起头来看着山顶的蓝色。我问大娘,这里离湘江口还有多远?大娘指给我一条从竹林里流出来的溪涧。大娘没说那是湘江口。大娘说,伢崽,你顺着这条溪走,就能走回家了。我的大娘,她竟然真把我看作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孩子。
我便顺着这条溪走。走了一程,扭过头去看大娘。大娘正在挖竹笋,风吹起她鬓角的银发,扑打着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她活着,辛苦而又安然地活着,只为显示一种顽强、美好的生命。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潜在的'心心相印之感。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寻觅一条河的源头了,我愿意把这样一位母亲作为我的湘江口。
(取材于陈启文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中,“已经”一词暗示了作者此前的跋涉,“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与后文在大山中的迷路呼应。
B.作者在迷路时说“我的黑夜降临了”,一语双关,既是说当时天色已黑,也是说自己的内心陷入了绝望。
C.文章描写了大娘家烧柴取暖,以及爬到人身上的壁虎、整石掏空的水缸,意在说明大娘家生活的贫苦落后。
D.文章对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的大量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又使得文章细腻丰富、生动传神。
18.文中的画线句子都有“醒”字,下列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愿永不苏醒”,作者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俱疲的自己,想享受这恬静的梦乡。
B.“但我还是醒了”,尽管来挑血泡的大娘很小心,还是使睡得很沉的作者醒了。
C.“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表达前后矛盾,是因为作者在半梦半醒时思绪不清。
D.“我也怕自己醒过来”,作者感动于大娘对自己的关爱,很留恋这久违的美好。
19.“湘江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文章是如何围绕“湘江口”展开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6分)
20.一位学者认为,人类“与其看风景,不如看灵魂”。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本文或其他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四、(18分)
17.(3分)C18.(3分)C
19.(6分)
答案示例:
“湘江口”指湘江的源头,曾是作者人生价值的寄托处;也指作者偶然遇到的体现顽强、美好生命的瑶族母亲。
文章从寻找湘江的源头切入;接着写因迷路而夜宿吊脚楼,在感受到瑶族母亲的关爱后开始反思自己寻找湘江源头的价值;最后写离别时的感悟,愿意将瑶族母亲当作“湘江口”,当作自己人生的方向。
【评分参考】含义2分,“如何围绕”4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略
【评分参考】看法2分,结合材料分析4分。
【《陈幼学,字志行》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0.《欢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