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
“囄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
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
“替课族”、“替考族”、“月光族”……这些大学生的专属代名词你听过吗?近日,记者走进大学校园,发现了这些在大学生心目中早已习以为常的词汇。在这些另类词汇的背后,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哪些负面影响?尽管这个群体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流,但还是值得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替考族
“寻求一名大学语文好的学生代考自考大学语文!21号考试,要求男性,必须过,薪酬可以面谈。电话:15577779XXX。”
在某大学西门的一条小路上,记者在墙上看到这样一则小广告,这则广告贴了有四份之多,每20米处贴一张,非常显眼,即使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广告仍然还在。
记者在该大学师范楼一楼的水房同样看到在上面写着,“找替考”,“300元”,并留有电话号码。
已经毕业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她在外国语学院上学时,就替别人考过几次有关英语方面的考试。当时,她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总会有些熟人请自己帮忙,其实大多也是不愿意的,但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
如果考过了对方会给自己300元钱,不过也很危险,有一次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就被监考老师查了很多次。“还好,我背熟了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并说照片是很久以前照的才没有被揭穿。”
办证族
“专业代办四六级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等各类证件。郑重承诺:高度仿真,价格最低,见证付款,当天出证。电话:15585582XXX,QQ:10884XXX。”
在某大学美食城、各校门附近,这一类小广告可谓到处都是。记者在师范楼的洗手间也发现了这一类小广告。
研究生三年级的田同学说:“我考过几次六级,可都没有达到合格线,所以我打算办个假的六级证,据说六级证的号码过两年在网上就查不到了,以备不时之需吧。”
占座族
一位大三的刘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图书馆自习室的位子已经完全被占满了,即便你起得再早去图书馆也找不到位置。
记者来到图书馆老馆的二楼,这里的自习室人满为患,一眼望去各个座位的桌子上摆满了书籍、杂物,可谓应有尽有。记者在这些位子附近大致走了走,看到一张桌子上竟然放着小学语文课本。尽管在自习室的墙上贴了关于禁止占座之类的醒目标语,但似乎没有起到作用。
那么这些占座的同学到底有没有来学习呢?
记者于10月27日在一处堆满书籍的座位上自习了一个下午,从13:30-16:30这段时间里,该座位的主人并没有出现。
很多堆满了水杯、挂历以及护手霜等杂物的位置一个下午都空着。这期间很多同学背着书包来找座位,却因为没有空位,只能摇摇头离开了。
刘同学说:“有的时候会大着胆子在已经被占的位置上学习,可过一两个小时,这些人回来了总是理直气壮地让我离开。甚至有些同学还会在座位上留一个条子,写道‘此坐主人马上归来’。真是无奈!”
月光族
虽然大学生在社会上大都为无收入人群,但如今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却十分惊人。
人文社会科学院的'尹同学说:“我不愿意在食堂吃饭,味道不好,所以经常订餐,或者出去吃,这样就比在食堂吃饭要多花不少。”
另外,尹同学告诉记者:“班里的好友总是要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周末去看场电影,去唱KTV,还要去各大美食城吃好吃的,所以每个月钱都不够花。”
记者问尹同学其家人一个月给多少钱时,尹同学说:“一个月家人给我汇元钱,可是根本不够花,我是那种不吃饭也要去玩的人,所以都花在娱乐上了。并且班里的同学都很讲究名牌,平时买衣服都要选阿迪达斯、耐克等大品牌,不然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她说:“我在班里还是节约的呢,有些同学都要花三五千呢!”
租房族
家住延边大学家属楼的刘先生在延边大学正门对面的美食街有一套老住房,由于平时没有人去住,所以将此房租了出去。
据他讲,这套房子他已经出租好多年了,租客以大学生为主,且尤以情侣居多,租金为一个月700元。
放着学校便利、便宜的寝室不住,这些学生为什么要到外面租房呢?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有三类人群在外租房。
第一类是情侣族。人文社会科学院的罗同学说,大三时他处了一个女朋友,刚开始到没什么,后来感情越来越深,就很想两个人能在一起生活,所以和女朋友一起租了一套房子。“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同学之中非常普遍,很多同学都与自己的朋友出去同居了。”
第二类是考研族。这类学生通常嫌寝室里太吵,且由于考研,需要早起、晚睡,和寝室的作息习惯搭不上。这一族群会通常找上三五个考研伙伴一同租一套大房子,方便互相交流。
第三类是孤僻族。这一类学生习惯了清净、独立的生活环境,大都性情较为自我,目中无人,与室友很难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且经常闹矛盾,所以只能搬出去住。
网络族
如今在校园里打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主要趋势,很多同学都是网络游戏的忠实拥护者,更有同学说这是为了和同学搞好关系,利于沟通。
人文社会科学院的周同学说:“寝室里的室友非常喜欢打网络游戏,有的时候即使寝室已经熄灯断电了,却还是用笔记本打游戏。他们通常和别的寝室的同学玩同一个游戏,一起做任务,玩到激动之处在寝室里大喊大叫,很是吓人。这些同学早上不起来,晚上不睡觉,影响了别人的睡眠。”
据了解,高校装无线上网设施原本是让大学生利用网络钻研学术,实现远程学习目标,可这些同学却利用网络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做一些与学习完全无关的事情。
尹同学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有个网友他说自己是本校体育学院的同学,就聊了几次。后来他说想请我吃个饭,就决定去见见。可是见面吃完饭,对方说没有带钱,结果还是自己付款,回来后觉得自己特别没有面子,好几天不敢在学校走动,怕再遇见对方。”
迷茫族
这一类大学生以迷茫、无聊、压力大为自己的代名词,整天忧郁不断,性情比较浮躁,心理素质较差。
中文系的高同学说:“我今年已经大三了,一想到毕业就特别迷茫。是该考研,还是找工作呢?我并不喜欢学中文,将来毕业了能做什么呢?现在工作这么不好找,自己的能力又不行,一想到这些脑袋就特别疼,连吃饭都没有胃口。”
大四的张同学说:“上了大学以后觉得自己自由了,平时学习没有用功过,整天上网、睡觉、逃课、打扑克,现在要毕业了,才发觉自己原来这么‘堕落’。快毕业了,现在工作太不好找了。有时候真的觉得心里很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同学在学校可谓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连续得过三次奖学金。“已经大三了,很多同学都决定复习考研,可是为什么要读研,大家的心里都不是很清楚。也许是为了逃避找工作吧!家里人让我考公务员,找一个铁饭碗。可是我却对学术有那么点追求。如果选择读研也许还会找不到工作,当务之急,不得不做两手打算。”她满面愁容。
采访后记:
十年寒窗苦,此次调查只能代表当今大学生中非常有鲜明特征的一类族群,我们相信多数大学生仍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刻苦钻研,勇往直前。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大学是人一生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快乐,为了毕业后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每位大学生都应掌握学习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为人处事等本领,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名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的大学生。
篇2: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18所高校1800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从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项目、场馆和组织形式、参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 者:韩冠宙 HAN Guan-zhou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238024 刊 名:体育科研 英文刊名:SPORTS SCIENCE RESEARCH 年,卷(期): 30(3) 分类号:G807.01 关键词:安徽 大学生 体育 生活方式篇3: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系列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系列调查报告
二十多年前,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谈性色变”,恋爱要悄悄地谈,同居更如同洪水猛兽;如今,性话题成了大学生间公开的谈资,不少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甚至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应运而生。更有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大学生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性观念过度开放,不但存在健康隐患,还会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甚至造成社会责任感缺失。性观念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深深地担忧,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一个班就有1/4学生同居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开放,这基本上成了当下社会的“共识”。近日,广东省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大学生赞成“恋人间发生婚前性行为”。华南地区几所大学进行的一项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学生性观念日渐开放,通过学校周边的“设施”可见一斑。东湖新村是武汉一个颇具规模的城中村,村子的一个入口与武汉某著名高校的校园完全打通。村民们盖起了高矮不一的自建楼房,不光是村民自己住,它们还承载着另一个重要“功能”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大学生情侣在上完课后成群结队走向东湖新村,他们一般会在村里的小饭店吃晚饭,然后并肩走进简易的出租屋过夜。还在读大三的李敏(化名)就是校外租住群体的一员,她最开始是为了考研,想自己租个房子住方便深夜复习。而后男友提出了一起住,说既可以互相照顾还可以分担房租,她也就同意了。这样的“同居生活”李敏并没有告诉父母。“我们班大概有1/4的同学在外面住。”李敏说,他们并不觉得同居是一件稀奇的事,不少人都习以为常。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沈北大学城,坐落着四五个大型院校,路边“日租房”、“月租房”的招牌成了一道醒目的“风景”。校园周边的设施并不完善,但各式小宾馆和日租房却相当红火,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城的学生。一到晚上和周末,宾馆就热闹起来,学生情侣们手拉手大方地出入,人多时甚至要提前预定。其中一家宾馆的老板表示:“一到寒暑假,我们这里也就歇了,主要就是给学生开的,很少有其他人来住。”
10月10日,记者来到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对20余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多数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并对大学生去宾馆开房的行为表示理解。一名同学更是直言不讳:“大学生在校都可以结婚了,我们现在有权力选择这些。”记者在这两所学校调查时发现,告示栏中都贴有日租房、月租房信息。在学校附近一家房产中介,中介人员坦言,学校附近的小区租住者有一半多都是学生,其中以情侣一起租住居多。在某大学的论坛BBS上,专门开设了一个租房信息板块,记者发现上面有不少是男女朋友求租房或者合租的信息。
这样的情景,陈楠(化名)在十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1990年,陈楠大学毕业。她回想说,那时候的大学生,甚至连谈个恋爱都难以启齿。“我们当时对性方面的知识基本为零,同学谈恋爱了都羞于让别人知道,更别提婚前性行为了。”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中国人有婚前性行为,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数字仅为16%。陈楠听说,她的学姐中也有极个别婚前怀孕的,有的甚至跳楼自杀了。“哪像现在的孩子,上着学呢就开始同居了。”
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妇女占一半以上,也就是600多万人,大学生成了人流的主力军。甚至有妇产科医生感慨,每年寒暑假期间,医院妇产科的人流手术量就会暴增,甚至有人称8月是“暑期学生人流月”。
性观念开放背后的隐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整体道德观随之逐渐宽松,离婚、同居等事情不再让人“闻之色变”,甚至是司空见惯了。社会的宽容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处于思想变化期的大学生更容易接纳这些观点,对待“性”形成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其二,是受网络发展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网络是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第一渠道,网络发展也催生了诸如虚拟爱情等多种带有强烈性暗示的产物。其三,是青少年普遍生理早熟。生活条件的改善,体现在孩子营养丰富了,生理发育期提前,身体发育成熟与法定结婚年龄这中间长达十多年的时间,被称为性空白期,一方面是需要渠道释放生理需求,另一反面是晚婚大潮愈演愈烈,大学生正处于其中,因此也催生了性观念的开放。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随波逐流,接受开放的性行为时,却很少有人注意这背后的隐忧。
性安全意识淡薄。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震雷表示,由于缺乏正规的性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群体的性安全意识淡薄。据《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在各种性行为中,每次都戴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4.30%。而不安全的性行为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受访的大学生中竟有16.96%“生殖器曾经患病”,包括炎症、性病,甚至有个别被确诊为艾滋病。
社会责任感缺失。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性”本是一件纯洁美好,并且可以说是严肃的事情,但是有部分大学生却将其当成一种娱乐甚至是游戏行为。大学生是社会的人才储备,一旦将这种“游戏人生”的态度带到工作岗位和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势必造成他们缺乏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漠不关心,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婚姻忠诚度降低。性观念开放,对个人寻求婚姻和婚姻的稳定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把性看成很随便的事,婚姻的神圣感、尊严感和承诺意愿都会降低,随之而来的婚姻忠诚度瓦解、婚姻冲突等问题便会爆发。
引发心理焦虑。有些女性与男友分手了,不但很难接受失去贞操的事实,还可能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甚至自杀;同样,不少男孩子在发生性关系后,想对女方负责,但目前的个人条件还达不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
人流易造成女性不孕。如果在发生性关系时不注意安全,很可能产生未婚先孕、流产、被传染性病等危险。专家提醒,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存在于多方面,特别是重复流产的危害更为严重。短期内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从长期来看可能危害更大,重复流产4次以上92%会导致继发性不孕症。
攀比成风,却由父母埋单。还有专家表示,现在很多大学生谈恋爱,攀比和炫耀心理严重,其恋爱消费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基本都由父母埋单。据一项调查显示,近75%的大学生恋爱经费出自父母给的生活费,只有25%左右表示能够自己通过兼职等方式满足恋爱花费。
中国大学缺乏系统性教育
在信息开放和对接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样面临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性解放”的隐忧萌芽。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性观念,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杨雄认为,对于“婚前性行为”,应该疏导分流,引导年轻人自我保护,合理宣泄欲望。除了课堂教育,在学校管理和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渗透性教育的理念、知识、正确的方式方法。
徐震雷强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文化的敏感性,因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我们应当结合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性健康内容,从情感、生理、性知识等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为爱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国外注重能力决策的培养,其中包括人际交往技能、恋爱技能、生活技巧等,让大学生学会恋爱知识和技巧,在发生性关系后有能力应对。”
为此,专家呼吁,高校开设性教育课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接受科学而系统的性教育。曾参与主持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介绍,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给青少年传授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和形成良好的性道德。
篇4: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摘要]
由于中国社会目前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导致在校大学生的消费也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象。另外,目前社会上认为大学生代表高消费的观点是片面的。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调查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想买东西钱不够时怎么办。40.5%的大学生选择先向别人借了再说,38.5%选择向父母要钱,13%选择用自己平时存的钱,8%选择其他(放弃购买等)。可见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花钱时向父母要,向同学借的较多。
因此,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1)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2)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国库亏空”。(3)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4)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5)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6)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篇5: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就业现状
调查地点:北海市
调查对象:谋职者
调查时间:2012年7月14日
今天,手里揣着几分调查问卷表,踏上了去北海的快班,内心打好了满腹的草稿,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从此拉开序幕。看着窗外烈日炎炎下劳作的农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一群奋斗在城市最边沿的铁杆战士。觉得他们似乎是沧桑的代名词,却又同样是坚强的象征,心都的滋味难以言表。至少他们是值得敬畏的吧。把思绪收拢,转瞬间想到了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今后又会面临着怎样的就业难题,又该如何抉择呢。希望此次的调查能让我有点收获。
四十分钟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呈现在我眼前的俨然已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沿街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了人才市场的去路。我来的大概不是时候,觅职的人不多,在一旁察言观色许久后,终于鼓起勇气像一位面善和睦的大概有二十五六岁的姐姐走过去,她正在看公告上的招聘启事,见有人靠近就不经意的扭转头来瞄了一眼,很快,又专注地转过头去了。我喊了一声姐姐,然后说明我的来意,她好像挺有兴趣,问她能帮上什么忙。第一次就遇到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我暗暗庆幸,我就马上拿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表,请她帮忙填,并且随机问了一些问题,
大学网
还是很客观地就问:“你对现在就业现状有何看法和感想吗?”她咧嘴就说:“其实找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像我们这种人口大国,不被竞争压死才怪呢!”她还说她换了好几个工作,因为工资太低,加之工作太累。我暗自想,受点苦不算什么,人总要踏实地干好几件事情,听着她说到最后。发现她有点心高气傲,在对待工作上。不过还是很感谢她帮了我一个忙。
目送她远去,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直浮现于脑海: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时候总有些人还在选择工作的时候百里挑一呢?并且他们还是处在就业压力的风口浪尖上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吗?不过还是从她身上获得了点启示。她说,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人脉是关键。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是沿着家里为之铺设的黄金大道直奔的高新阶层。剩下的只能捏着一纸文凭为工作四处奔走。对她的论调,我表示的赞同而频频点头。这话说到我心卡上去了,显示终是有点残酷的。她,这样一位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算是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吧,为生计而奔波,而我何尝不是正在奔波着呢!以一种自己奔跑的姿势出现在求学的道路上,事实的本质还是为生存打拼。
阅读更多应届毕业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相关文章:
6.生活现状分析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