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

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

2023-09-17 08:37: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妖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

篇1: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

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

【摘要】目的建立青丝线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测得含量为13.74%,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回收率为99.35%,RSD为1.3%。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为青丝线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定量方法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丝线草;多糖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WFH-207B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SB-5200超声波提取器(上海新芝生物技术研究所);AB204-N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TDA-8002型恒温水浴箱(余姚工业仪器二厂)。

1.2试剂无水葡萄糖(批号:0403251,广州新成化工厂,AR级),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国产AR级。

1.3样品青丝线草产自广东江门地区,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周诚教授鉴定为爵床科枪刀药属植物枪刀药Hypoestespurpurea(L.)Soland的全草。

2方法与结果

2.1青丝线草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称取青丝线草粗粉50g,置圆底烧瓶中,加石油醚(60~90℃)400ml,浸泡2h,回流提取1h,滤过,滤渣挥干溶媒,以80%乙醇400ml回流提取2次,1h/次,滤过,滤渣置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600ml浸泡1h后回流提取1h,滤过,再加蒸馏水400ml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200ml,Sevage法除蛋白后加95%乙醇使含醇80%,静置过夜,抽滤,滤渣以无水乙醇、丙酮依次洗涤多次,得精制多糖,60℃烘干备用。

2.2苯酚试液的配制取苯酚100g,加铝片0.1g和碳酸氢钠0.05g,蒸馏,收集182℃馏分。称取5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临用前新配)。

2.3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吸取0.02mol/ml葡萄糖溶液2.0ml,置15ml具塞试管中,加苯酚试剂1.0ml混匀,加浓硫酸5.0ml,混匀,放置15min,置4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放置15min,以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在460~510nm测定吸收度,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88nm。

2.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505.6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标准液贮备液。取此贮备液分别稀释为0.005056,0.010112,0.020224,0.040448,0.050560mg/ml的5个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溶液各2.0ml置10ml具塞试管中,加苯酚试剂1.0ml混匀,再迅速加入浓硫酸5.0ml混匀,放置15min后置4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放置15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488nm处测定吸收度。求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12.975C+0.012,r=0.9998(n=5)。样品在0.005~0.05m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

2.5换算因素的测定取60℃干燥至恒重的精制青丝线草多糖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2.0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按下式计算换算因素:f=Cs/C(Cs为多糖液浓度,C为多糖液中葡萄糖浓度)。计算得f=3.93。

2.6稳定性实验取样品溶液、标准品溶液及精制多糖溶液各2.0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并分别于0,5,10,15,20,25,30,35,40,50,60min测定,结果表明样品液至少在1h内稳定性良好。

2.7精密度实验取样品约0.2g,精密称定,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结果RSD=0.82%(n=6)。

2.8重复性实验取药材粉末6份,精密称定,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计算得RSD=0.75%(n=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2.9回收率实验取药材粉末6份,每份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精制多糖约13mg,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结果见表1。表1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回收率(%)=(测得量-样品中多糖含量)/多糖加入量×100%

2.10样品测定取样品粉末约0.2g,精密称定,加80%乙醇100ml,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药渣用热80%乙醇洗涤,挥干乙醇后加蒸馏水100ml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滤渣再加80ml蒸馏水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残渣用热水洗涤,洗液并入提取液,待冷后转移于2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2.0ml,置10ml具塞试管中,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操作,测得吸收度,计算样品中多糖含量。结果见表2。表2青丝线草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略)

3讨论

本文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青丝线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作为评价该草药质量的指标之一。此项实验研究为首次报道,本文对青丝线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为开拓新药源提供了新的科学用药依据。

多糖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文选用苯酚—硫酸法,生成橙黄色溶液,在488nm处有特征吸收。此方法方便简单,最为常用,但需严格控制水解条件,否则误差较大。

本实验方法操作简单,所用仪器简单,消耗成本低,在缺乏先进检测仪器的基层单位,实为一种可靠、简单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0.

[2]严永清,余传隆,黄泰康,等.中药辞海,第2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46.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820.

[4]季宇彬.中药多糖的化学与药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5]魏平,郭桂庆,王以庆.多糖类中药免疫药理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3(12):66.

[6]李晓辉,李书平,何云庆,等.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草药,1997,28(9):530.

[7]王航宇,刘金荣,但建明,等.新疆枸杞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药材,,25(1):42.

篇2:地域性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其他修饰分析论文

地域性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其他修饰分析论文

摘要:对陇药黄芪多糖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提取、纯化,同时对陇药黄芪多糖主链或侧链的某些特殊结构或功能基团进行修饰,使多糖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以增强其生物活性。利用计算机仿真及数学模型建立其修饰模型及可调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达到对中药多糖的物化性质和空间结构的一定改变,增强多糖的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关键词:陇药;黄芪多糖;提取;修饰;参数。

众所周知,甘肃省定西市是“中国药都”,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如所辖县陇西是“中国黄芪之乡”,中药材种类多、产量大。全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道地药材品种优势明显,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基地,中药材原种繁育基地,种苗繁育基地等初具规模。是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之一。

国内黄芪主要治疗细胞免疫、疫苗免疫、体液免疫、代谢与生理、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抗氧化性的特点,其中国内饲料及兽医药中应用中草药频率最高的十余种药物中黄芪居首位。研究表,畜牧生产中常以黄芪、黄芪单一提取成分或黄芪与其他中草药组合成复方用作饲料添加剂,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也以其生物功能多样、含量高、易于提取等优势,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在动物医学临床中,黄芪多糖注射液常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注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可降低神经淋巴瘤病强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黄芪多糖的提取与修饰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是传统的基本方法,而新方法探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有少量关于黄芪多糖修饰胶原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但对地域性陇药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其他修饰的研究尝未见报道。

一、研究的提出及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多糖认识的深入,各国都加大了对多糖的研究力度,内容主要包括糖生物学、糖工程基础与应用等。糖生物学概念的产生和糖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诞生是1988年牛津大学教授RaymondDwek在《生化年评》上发表了题为“Glycobiology”综述,并于同年创建了OxfordGlycoSys-tem专门研制生产有关糖的试剂[6~7],自来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议。目前,日本、美国及欧盟已经在多糖的研究与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研究方法领先,如用计算机进行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糖氨聚糖的三维NMR分析并合成其功能域;糖蛋白糖链合成的基础研究和用糖基转移酶进行修饰等。国内科学家们在建国初期已经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研究所早在1957年就开始对右旋糖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筛选出了生产右旋糖酐的优良菌株,并在全国推广。早在20世纪60年代,文献阐明了白地霉木糖与阿拉伯糖的代谢途径,当时这是一项处于国际水平的工作;1995年糖工程概念被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糖工程研究的开端许多中药材的生物活性与多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多糖有增进机体免疫、抗肿瘤、降血脂、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生理活性。在我国有许多学者从事着与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功效相关的研究。多糖还可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加工特性和感官特性,可用作乳化剂、酸性饮料稳定剂、抗氧化剂。因此,多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用品及功能食品等,也成为食品科学、天然药物、生物化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对中国药都定西地区的黄芪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环境地质特征,进行实验测试及仿真模型分析,探索适合黄芪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方法指标体系。可为广泛开发功能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用品等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理论指导,也可填补食品科学、天然药物、生物化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研究内容:

研究分析定西地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建立定西地区黄芪信息数据库;建立黄芪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方法指标体系;确定多糖的分子量、分子结构,以及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确定多糖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的新方法;研究多糖的功效,及多糖功效的细胞分子机制;基于仿真技术对适合于定西地区环境模式黄芪多糖的修饰理论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研究的对象:

以定西市陇西县黄芪药材为原材料,进行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实验研究、模型分析,数值计算,经验总结法等。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同时进行,根据自身积累的技术经验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从大量的研究信息中总结规律,形成假设,并通过研究成果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提升。

四、研究思路与方案。

研究思路:

该研究首先对多糖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后处理的遴选,接着进行模型设计,对不同提取、修饰方法所得产物测定,最后分析、处理数据,思路如图1所示。

试验源拟采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黄芪药材为原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建立提取修饰模型本研究主要针对适合黄芪药材中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方法指标体系。依据固-液两相流理论,黄芪多糖提取可视其为两相。在确立两相流数学模型时,可将液体水看做是不可压缩性的牛顿流体,黄芪根类固体和水溶剂都无相变性质。液提过程中根据薄膜模型理论、渗透模型理论等对流传质过程的边界层理论。固、液界面层中溶质的浓度梯度:dρ

上面四式中参数a和b为a>0,-1

数值求解根据如上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平台中的Models模块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并设置修正系数和边界与初始条件。然后,利用Fluent的求解器完成数值仿真。

研究方案。

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通过研究水溶液提取时其内流场的边界条件,固相形状、化学组成和密度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既能够准确而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又适宜于数值求解的固液和液-固-气等多相流的适合技术实际情况的水溶液内流场多相流数学模型。

在本研究中,实验室试验是验证数值模拟的唯一途径。使实验室试验最大限度地接近水溶液提取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设计与实施了提取中的有效成分鉴定以及在试验过程中参数的选择。

五、设计模型。

利用Fluent中的Models模块建立黄芪药材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构建了基于黄芪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技术工艺、溶液的`定量模型。

六、创新理论应用。

将流体力的微观水特性对提取中液-固-气多维耦合流场特征分析,研究黄芪药材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改造的理论规律。并将流体动力学规律应用到黄芪根茎类中药材多糖结构提取,结构修饰、降解裂褶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与母体中来,其降解后分子量和特性粘度等物理参数变化研究,提供临床应用。

黄芪为常用中药,黄芪主要治疗细胞免疫、疫苗免疫、体液免疫、代谢与生理、消化系统疾病、抗氧化性。黄芪多糖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黄芪多糖具有促进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黄芪多糖在不同领域,如食品科学、天然药物、生物化学及生命科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用品及功能食品。同时,在动物医学临床中,黄芪多糖注射液常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高了免疫力。黄芪单一提取成分或黄芪与其他中草药组合成复方用作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机能、改善畜牧产品品质及人体安全健康方面得到广泛深入地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贞。黄芪多糖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6):49-50.

[2]文利侠,李舒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32(1):69-71,74.

[3]张尚智,王英,武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黄芪、当归、党参在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3,(2):29-33.

[4]孔祥峰,胡元亮,宋大鲁。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3):34-37.

[5]樊炼,高卫卫,潘立群,等。黄芪多糖修饰胶原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6):68-70.

[6]RADEMACHERTW.PAREKHRB,DWEKRA.Glycobiology[J].Ann.RevBiochem,,(57):785-838.

[7]JAMASS,EASSON,DD,STROFFGR,etal.PGG-glucans,Anovelclassofmacrophageactivityinmunomodulators[J]ACSSympSer.,1991,469(1):44-51.

[8]JOUBERTJJ,RENSHERG,EJ,PITOUTMJ.

[J].JMicrobiolMethods,1984,2(2):197-202.

[9]TABATAK,ITOW,KOJIMA.

[J].CarbohydrRes.,1981,89(1):121-135.

[10]STAHMANNKP,MONSCHAUN,SAHMH,etal.Structurepropertiesofnativeandsonicatedcinerean,αβ(1,3)(1,-D-glucanproducedbyBotrytiscinerea[J].CarbohydrRes.,1995,226(1):115-128.

[11]CHENRH,CHANGJR,SHYURJS.[J].CarbohydrRes.,1997,(299):287-294.

[12]SAMARANAYAKEG,GLASSERWG.Cellulose,deriveswithlowDS.IAnovelacylationsystem[J]. ,1993,22(1):1-7.

[13]URYUT,IKUSHIMAN,KATSURAYAK,etal.[J].BiochemPharmacolcccc,1992,43(11):2385-2392.

[14]WERNSSW,LUCCHESIBR.Freeradicalsandischemictissueinjury[J].TrendsPharmacolSci.,1990,11(4):161-166.

[15]孙云德。右旋糖酐概述[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3,(2):42-44.

[16]张树政,黎膏翔,王惠莲。白地霉的戊糖代谢---Ⅰ。木糖代谢的初步变化途径[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4):237-247.

[17]金城,张树政。糖生物学与糖工程的兴起与前景[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95,15(3):12-17.

[18]金城。中国糖工程研究的兴起与发展[J].生物工程学报,,31(6):797-804.

[19]呼晨,姚金水。北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概述[J].中兽医学杂志,2015,(3):71-74.

[20]边亚彬,张景艳,侯艳华,等。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J].中国畜牧兽医,,-446.

[21]苑广信,张蒙川,赵南晰,等。复方北冬虫夏草咀嚼片的制备[J].时珍国医国药,2017,(1):113-115.

[22]陈红丽。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3]闵莉静。天然植物多糖修饰的聚阳离子作为基因药物载体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4]赵四喜。中草药添加剂的生物学效应[J].草与畜杂志,1995,(3):23-24.

[25]顾鸣岐,原续波,康春生,等。多糖修饰PLA超微粒子表面的生物因子双功能化及其体内分布研究[C]//天津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05.

[26]左萍萍。多糖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7]周铭懿,郭雪松,郝子娜,王冠,常宝贤,刘建春。黄芪多糖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J].饲料研究,2017,(11):39-43.

[28]黄凤良,夏春梅,陈敏。确定对流传质系数的膜渗模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7(3):26-29.

[29]马艳,吴胜举。超声环流技术粗提中草药及超声提取动力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9-52.

[30]李冰峰,王煜,张赣道。计算流体力学在模拟生化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化工,2002,(1):24-27.

[31]陈军,陈国壁,刘淑海,等。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J].

篇3:粗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的分析论文

粗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测定的分析论文

茶多糖是一类从茶叶提取出来的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辐射、降血压、抗血凝、抗血等功效,是一种极具应用和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

在茶叶的种植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大量粗老枝叶和茶叶灰末等副产品常被丢弃,另外由于人们在茶叶消费时追求茶叶的.档次,使得中低档茶叶滞销而挤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从其中提取茶多糖作为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则可变废为宝,为粗茶和中低档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本试验通过对粗老茶叶中的茶多糖的提取与测定,为粗茶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仪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KQ-500VDB双频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机(南京易普易达科学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利科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等。

试剂:无水乙醇,蒽酮,浓硫酸,葡萄糖,丙酮,无水乙醚等,所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茶多糖的提取

1.2.1工艺流程

粗老茶叶-烘干-研磨-温水浸提-过滤-浓缩-乙醇沉淀-静置-离心-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洗涤-烘干-茶多糖粗成品。

1.2.2具体步骤

称取10 g粗茶,60 度干燥2 h,磨碎过40-50目筛,温水浸提(80 度 ,80 min, 3次),过滤,减压浓缩,沉淀剂,95%乙醇沉淀,离心(4000 r/min,10 min)得沉淀物,用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交替搅拌洗涤2次干燥(60 度, 4 h),得粗茶多糖,称量。

1.3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

称取0.30 g蒽酮,加100 mL浓硫酸,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摇匀后置于冰箱中。

1.4标准曲线的绘制

称取无水葡萄糖标准品适量,加蒸馏水配成1.008 mg/mL的标准溶液。精密移取标准溶液1.0. 2.0. 4.0. 6.0. 8.0. 10.0 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移

取上述标准溶液各2.0 ml置具塞试管中,以2 mL蒸馏水作空自,每管再加8 mL蒽酮-硫酸试液,立即摇匀,冰水浴冷却。沸水浴中加热7 min,流动水冷却至室温,10 min后在56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葡萄糖浓度(C)作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C=105.0383 A-7.2499, r=0.9995 。

1.5换算因子的测定

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茶多糖0.0102 g,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然后加纯化水定容至刻度,80度水浴加热,再超声1 min增溶,摇匀,制得茶多糖贮备液。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吸光度,由回归方程求出贮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测得其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因茶多糖干燥后在水中溶解性降低,故按1.2.2项下的方法制得多糖提取液取等量两份,经乙醇沉淀洗涤后,一份直接加纯化水溶解(复水性好),定容,测定吸光度和茶多糖含量;另一份干燥至恒重,称得茶多糖的干重,由二者计算平均换算因子。

1.6茶多糖的测定

精确称取粗茶叶1g,按照1.2.2项下方法制得茶多糖,然后将制得的茶多糖溶解后定量转移于100 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80 度水浴加热,超声1 min增溶,摇匀,制得茶多糖样品液,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茶多糖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茶多糖提取最佳条件选择

选择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三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茶多糖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

2.2重复性

精确称取粗老茶叶1g,按照1.6项下方法处理后重复测定6次分别计算茶叶多糖含量,RSD=0.54,表明精密度良好。

2.3稳定性

精确吸取1.6项下制取茶多糖样品液1 mL于具塞试管中,每间隔1h测定溶液的吸光度,RSD=0.23 %(n=5),在5h内显色稳定。

2.4加样回收率

精确称取3份粗老茶叶各1g,加入精制茶叶多糖约20 mg,按1.6项下方法测定茶叶多糖含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范围为98.86%-102.32%。

3结论

本实验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粗老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由正交设计得出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粗老茶叶中茶多糖含量较高。

【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相关文章:

1.制丝线的生产工艺研究论文

2.春来草自青散文随笔

3.红丝线作文600字

4.最青处,草漫生散文

5.春来草自青 议论文范文

6.中青班学习党性分析

7.基于动力学分析提高黑木耳多糖产量的pH控制策略

8.案例分析论文

9.水利分析论文

10.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下载word文档
《青丝线草多糖分析论文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