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emoji爱好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1.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场区控制网制定不便于施工测量,布网不当,无法进行闭合校核,
2.原因分析
(1) 平面控制网的制定及施工方案中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性,如设计定位条件,建筑物的形状和布局,主轴线尺寸的关系,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2)平面控制网制定未考虑闭合图形,施测时无法校核其准确性。
(3)平面控制线之间距离太短,影响精度要求,控制点之间有障碍物,不通视。
(4)制定标高控制网时,未根据已知标高点的准点(导线点)位置,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布局特点。
3.防治措施
(1) 控制网中应包括作为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建筑物的对称轴和主要轴线,主要的圆心点(或其他几何中心点)和直径方向(或切线方向),主要弧线长、弦和矢高的方向,电梯井的主要轴线和施工的分段轴线等,
(2) 控制网要在便于施测、使用(平面定位及高层竖直测设)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3) 控制线州司距以 30~50m 为宜,控制点之间应通视,易测量;控制桩的顶面标高应略低于场地的设计标高,桩底应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
(4) 高层建筑物附近至少要设置 3 个栋号水准点或±o.ooo 水平线,一般建筑物要设置 2 个栋号水准点或±0.000 水平线。
(5) 整个场地内,东西或南北每相距 100m 左右要有水准点,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6) 各水准点点位要设在基坑开挖和地面受开挖影响而下沉的范围之外,水准点桩顶标高应略高于场地设计标高,桩底应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通常也可在平面控制网的桩顶钢板上,焊上一个小半球作为水准点之用。
篇2:平面控制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平面控制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 现象
根据平面控制网测放轴线,其细部尺寸精度不够,
2.原因分析
(1) 未能根据高层建筑形状选用较佳的控制网形状,随着施工的进度未能将控制网延伸到受施工影响区之外,使建立的控制网无法校核。
(2) 建立方格控制网时,未考虑高层建筑楼层结构变化情况,控制网中转频繁,造成偏差。
(3)参见 2.1.2“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精度不够”的原因分析。
3.防治措施
(1) 根据建筑物形状正确选择、布置矩形网、多边形网、主轴线,建立网格时应考虑控制网校核点,
参见 2.1.2 的防治措施。
(2) 熟悉施工图,综合考虑建筑物整个施工过程,从打桩、挖土、浇筑基础垫层、各楼层结构变化情况等方面考虑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
(3) 平面控制网中,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统放样,控制点之间距离误差要求不大于±2m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
(4)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测量精度不应超过 1/40000,施工中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2 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施工控制网测量精度一般取 1/0。
(5) 在高层建筑中,投测点的布置形式必须保证可靠、方便、闭合、准确,基本常用的几种形式有:三点直线形、三点角度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无论何种形式,主轴线上的控制点数都不得少于 3 个。
篇3:高程控制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高程控制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高层建筑测量水准精度差,
2.原因分析
(1)高程控制网点选择位置不正确,水准点未妥善保护,引测标高未闭合复测。
(2)实测选用仪器不当及方法不规范。
(3)参见 2.1.4“建筑高程误差偏大”的原因分析,
3.防治措施
(1) 制定高层建筑工地上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上或城市水准点上,高层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的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的标高系统必须统一。
(2) 高层建筑工地所用的水准点必须固定,且各水准点和±0.000 水平线应妥善保护,以求得施工过程中标高统一,在雨季前后对控制点各复测一次,保证标高的正确性。
(3) 实测时应使用精度不低于 S3 级的水准仪,视线长度不大于 80m,且要注意前后视线等长,镜位与转点均要稳定,使用塔尺时要尽量不抽第二节。
(4)水准测量结果的限差。
篇4: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沉降观测次数和时间不合理,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沉降变化,
2.原因分析
(1) 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安排不合理,导致观测成果不能准确反映沉降曲线的细部变化。
(2) 工程移交后沉降观测时间安排不合理,掌握工程沉降情况不准确、不及时。
3.防治措施
(1) 施工期间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筑、回填土、安装柱子、结构每完成 i 层、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烟囱每增加15m 左右等,均应进行观测,
(2)如果施工期问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后分别进行观测。
(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土方等,均应观测。
(4)工程投入生产后,应连续进行观测,可根据沉降量大小和速度确定观测时间的间隔,在开始时间间隔可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5)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每增加 1~2 层应观测一次其他建筑的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 5 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
篇5:基坑抄平处理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基坑抄平处理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基坑开挖深度与设计标高不符,或基坑内两端及多块局部水平标高线偏差较大,
2.分析原因
(1)基坑内水准标高控制方法不正确。
(2)基坑面积较大,而水淮标高基准点设置数量不足,致使前后视线不等长,距离差过大。
(3)基坑内四周引进的水平标高点未闭合,局部控制桩移位。
3.防治措施
(1) 当基坑深度较浅 (≤5m)且边坡土质稳定时,在基坑将要挖到基底设计标高时,再用水准仪在坑内四周槽壁上测设一些小木桩,使其顶面到坑底 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作为控制高程的依据,
(2)当基坑埋深较大时(>5m),在基坑四周护坡钢板桩、混凝土护壁桩或其他支护设施上,选择部分侧面竖向平直规正的桩,在其上各涂一条 10cm 宽的竖向白漆带,用水准仪根据原始水准点测出±0.000 以下各整米数的水平线,用红漆段间隔分色,做出标识,作为水准控制点,然后在基坑内使用水准仪,校测四周护坡桩上的水准点是否在同一标高的水平线上,误差不得超过 ±3mm。在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两个以上的准点作为校核。
(3)观察时尽量选择适当的坑内基准点,使前后视线等长
篇6:变形观测时间不当及频率不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变形观测时间不当及频率不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由于变形观测时间、频率紊乱,造成观测成果曲线紊乱,
2.原因分析
(1)建立初始读数的时间不及时,观测成果与实际不符。
(2)观测时间间隔无规律,未能配合施工节奏,观测成果不能反映实际变化情况及指导施工,
3.防治措施
(1) 变形观测要在基坑开挖或降水当日起实施,建立初读数,并办理复核签证手续。
(2) 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两次的观测时问间隔不宜超过两天,或以基坑开挖深度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
(3) 基坑开挖结束一个月后,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10d,在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要加密观测频数。基坑开挖完毕后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间隔。当地下构筑物完工后即可结束观测。
篇7:冲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冲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在黄土冲积阶地上或坡面上出现大量纵的、横的或纵横交错较窄的沟谷及沟壁较陡的沟道,使地表面凹凸不平,有的深达 5~6m,沟底堆积松软土层,使场地土层软硬不均。
2.原因分析
多由于暴雨冲刷剥蚀坡面形成,
先在低凹处将坡面土粒带走,冲蚀成 ,逐渐扩大成浅沟,以后进一步冲刷,就成为冲沟。其形状宽窄不一,较深的沟槽,使地形、地貌、土层遭到破坏。
3.防治措施
(1) 对地面上的冲沟可将松土清除,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压)实;因其土质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如用作地基,可采取加宽基础处理。
(2) 对边坡上的冲沟可用好土或 3:7 灰土分层回填夯实,或用浆砌块石填砌至坡面一平,在坡顶作排水沟及反水坡,以阻止冲刷坡面,下部设排水沟,以防止冲蚀坡脚。
篇8: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桥头跳车原因和防治措施分析
作 者:沈连春 袁泉 作者单位:沈连春(杭州宇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袁泉(浙江联顺道路筑养科技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1) 分类号:U213.1+1 关键词:桥头跳车 地基沉降 刚度 路堤篇9:变形观测的基准点、观测点设定时间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2.原因分析
(1)操作者未掌握基坑变形观测知识。
(2)对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质量不重视。
(3)基准点、观测点受支护结构、降水井和土方开挖施工的扰动。
3.防治措施
变形观测所用的基准点、观测点应在支护结构或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基坑开挖之前设定,使所观测成果更能切合实际。
篇10: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平整度作为沥青路面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程度,而且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还会影响车辆的燃料消耗、轮胎磨损等,这就要求路面平整度控制质量越来越高.而据调查,近几年竣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个别路段出现了坑凹、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搭接不平、桥头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因此认真分析、探讨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极为必要.
作 者:姜晓冬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公路局,山东,昌邑,261300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4)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沥青路面 平整度差 原因措施篇11:测距偏差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测距偏差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现象
在普通量距中,出现实测值之间数据差异,
2.原因分析
(1)选用量距工具不当,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2)距离全长超过一整钢尺时,直线花杆定线产生偏差。
(3)未吊锤插测杆,分段点位置偏离,造成读数积累偏差。
(4)两人拉尺用力不均,或未拉紧拉平钢尺。
3.预防措施
(1) 皮尺易伸缩,量距要求较低时使用,
在距离测量中,应选用抗拉强度高,不易伸缩,经有资质计量单位检定过的钢尺。
(2) 当距离超出一整尺时,应采用“三点一线法”,较长时花杆采用经纬仪定线、定位。
(3)在吊锤球尖端指示地面点处,测杆与钢尺同一侧竖直后再插入。
(4)应两人同时用力均匀拉紧并抬平钢尺,然后读出数据。
(5)斜坡上量距离,应由坡顶向坡下丈量,以避免锤球在地上确定分段点时产生偏差。
4.治理方法
为了校核并提高丈量精度,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用往返测距值的差数与平均值之比表示。普通量距在乎坦地区要求达到 1/3000;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达到 1/;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 1/1000。如果往测和返测距离值的差数,与往返丈量平均值之比超过范围时,应重新丈量,否则可以平差。
篇12: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及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防治和处治措施提出了看法,并推荐出两种修补裂缝的'新材料,以期彻底解决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作 者:童徽 TONG Hui 作者单位:宁夏公路管理局中卫分局,宁夏,中宁,751200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 35(24)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沥青路面 裂缝 处治措施【场区平面控制网选择不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有哪些?】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