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
“xtjvbo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
《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
阅读下面《善败者不亡》一文,完成15—18题。(10分)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失守。
③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
④人生就像长长的跑道,每一个人都是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楚霸王项羽把失败归于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⑤我国有句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佚名 选自《成长故事》)
15、通读全文,请你说出怎样才能成为“善败者”?(2分)
16、根据第3小节划线句的句式要求把下面这句话进行扩写并填在横线上。(不要填在文中)(3
分) 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606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零六”
17、仔细阅读第5小节,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父母双全”的人?(2分)
18、根据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逐一分析下面给出的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3分)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名言二: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拿破仑
名言三: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尼采
参考答案:
15、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3分,视内容与表达给3、2、1分)
16、化学家欧立希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跌倒不起而是继续努力,吸取教训,开始下一轮研究,经过606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零六”。(根据句式的要求和仿写的质量给3、2、1分)
17、既要奋斗,又要善于对待失败,在失败时能从中吸取教训。
18、一、不能,因为此句论述的角度是成功与奋斗的关系;二、能,这是谈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这种行为是善败者的行为;三、能,这里的岩石是失败的比喻义,是说人们只有勇于面对失败,才会有生活中的成功。
篇2:议论文阅读:善败者不亡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失守。
③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化学家欧立希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跌倒不起而是继续努力,吸取教训,开始下一轮研究,经过606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零六”。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
④人生就像长长的跑道,每一个人都是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楚霸王项羽把失败归于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⑤我国有句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7、通读全文,请你说出怎样才能成为“善败者”?(3分)
8、第4小节用项羽乌江自刎的论据是为了直接证明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
9、仔细阅读第5小节,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父母双全”的人?(3分)
10、根据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逐一分析下面给出的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3分)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名言二: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拿破仑
名言三: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尼采
7、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3分,视内容与表达给3、2、1分)8、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2分)9、既要奋斗,又要善于对待失败,在失败时能从中吸取教训。(2分,要答到两个方面才能得满分,只答对一方面得1分)10、一、不能,因为此句论述的角度是成功与奋斗的关系;二、能,这是谈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这种行为是善败者的行为;三、能,这里的岩石是失败的比喻义,是说人们只有勇于面对失败,才会有生活中的成功。(3分,有两个判断正确给1分)
篇3:中国不亡有我阅读答案
齐邦媛
抗战爆发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南京来到重庆。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被派到,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抗 战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为了庆贺他七十岁之成就,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现的中国》一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节选自《巨流河》,略有删改)
11.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2分)
① →美国回国后,创设南开大学→ ② → 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
1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2分)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答:
13.文中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理解。(3分)
答:
14.“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这部分文字照应了文中哪个句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答:
1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的内涵。(4分)
答:
11.(2分)①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1分)
②年,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1分)
12.(2分)“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张伯苓看着国帜 ,国力衰微时内心的无奈、痛心和悲愤,(1分)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爱与责任感。(1分)
13. (3分)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张校长对我们的照顾细致周到;(1分)无论国家民族处于何种境地,张校长和他的故事总是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坚信中国不会亡。(2分)。
14.(2分)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15.(4分)示例:这是张伯苓演讲了半个世纪的主题,是他教育救国理想的体现;(2分)这也是张伯苓和他的学生坚信“中国不亡”努力创造“另一个中国”的“南开精神”。(1分)这更是南开精神对我们后人永恒不灭的激励。(1分)
篇4:败者的起点阅读答案
败者的起点阅读答案
在一次bié kāi shēng miàn ( )的人才交流会上,A君以绝对优势闯过了五关,不知最后一关是什么,A君在chuǎi m( )着。而另一位同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B君则有两关是勉强通过的。
此时,他们都在等待着那第六关问题的公布,这将是对他们的宣判,,因为两个人中只能选一个。
A君入选是无疑的了。大家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主持者在片刻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冷场”后开始宣布:A君被录取,B君lìng móu gāo jiù ( )。
宣布完毕,A君兴奋地站起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带头为自己鼓掌。这时,B君不卑不亢地站起来,微笑着说:“哦,正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选择人才是择优录取,更何况每个单位都有它用人的标准和尺度,每个人都想找到,也会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好了,再见。”
B先生请留步 主持人面带着欣喜 起身走向B君 B先生你被录取了
接着,主持者向大会郑重宣布:“成功与失败本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是相对而存在的,该是平等的。如果把任何一方看得过重,这个天平就要失衡。在这个世上生存或是发展,我们不只是羡慕成功者的辉煌,而更看重失败者的自信和坦然,看重能zhèn dìng zì ru ( )面对失败的人。因为每一个成功,实际上以许多失败为起点的,连在起点上都坚持不住的人,何谈以后漫漫长途呢!”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此时,我们都该和A君一样,知道我们所面临的第六个问题了吧?
1、读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2、给第六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
3、短文中有个成语“不卑不亢”,请照着这样的结构再写几个成语。
不 不 不 不 百 百 百 百
4、选出短文中的一个词语或词组来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5、不改变意思,改写文中划线句子。
。
?
6、我们面临的第六个问题是 。
7、招聘单位为什么最后选择B君呢?
参考答案:
1、别开生面 揣摩 另谋高就 镇定自若
2、“ ,” ,,“ , 。”
3、不声不 响 不言不语 百发百中 百依百顺
4、《败者的起点》[第六个问题、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
5、连在起点上都坚持不住的人,谈不上以后漫漫长途 。
连在起点上都坚持不住的人,怎么能谈以后漫漫长途 ?
6、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
7、因为B君在失败后仍能自信坦然、镇定自若。
篇5:赵蕤《反经.善亡》原文及翻译
赵蕤《反经.善亡》原文及翻译
(议曰:世有行善而反亡者。)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何以征其然耶?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也。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火不熄则谓水不胜火,此又与不仁之甚者也。又,五谷种之美者,苟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熟之而已矣(熟,成也。)。”《尸子》曰:“食所以为肥也,一饭而问人曰:‘奚若?’则皆笑之。夫治天下,大事也。譬今人皆以一饭而问人‘奚若’者也。”
(议曰:此善少不足以成名也。恶亦如之。何以明其然耶?《书》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余弗顺天,厥罪惟均。”由是观之,夫罪未盈,假令中有罪恶,未灭也。今人见恶即未灭,以为恶不足惧,是以亡灭者继踵于世。故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此圣人之诫。)
由是观之,故知善也者,在积而已。今人见徐偃亡国,谓仁义不足杖也;见承桑失统,谓文德不足恃也(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也。)。是犹杯水救火、一饭问肥之说,惑亦甚矣。
翻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尽做好事,反而不得好报,有的甚至短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然会有善报。”又说:“不积善就不能成名。”怎么能证明这种说法呢?孟子说:“仁者战胜不仁者、就象水能灭火一样。似是如今为仁的人就象用一杯水去熄灭一车干柴燃起的`烈火,火不灭就说水不能灭火。这和用一点仁爱之心去消除不仁到极点的社会现象是同样的道理。又如五谷的品种再好,假如没有成熟,那还不如稗的种子。所以,仁爱也在于是否成熟啊!”尸佼说:“吃饭是为了长得肥胖,假如只吃一顿饭,就问别人说:‘怎么样,我胖了吗?’那么大家都会耻笑他。而治理天下,是最大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成效的,现在人们往往急功近利,就象吃了一顿饭就问别人‘我胖了吗?’一样。”[这是善德太少,还达不到成名的程度啊。恶也是这样。怎么能说明这道理呢? 《尚书》上说:“商纣王已是恶贯满盈了,所以上天受命武王诛灭他。其余不顺天命的人,只看他罪恶的轻重如何。”由此看来,只是罪恶未满盈而已。假如有罪恶却未灭亡,就认为有罪恶也不值得惧怕,这就是世上灭亡者一个接一个的原因啊。
所以说:“罪恶不积累到一定程度,暂时是不会灭亡的。”这是圣人的告诫啊。]
由此看来,善德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有人看到历史上徐偃王讲仁义却亡了国,就认为仁义不值得依恃;看到古代承桑国国君讲文德而国家灭亡,就认为文德不值得依恃[承桑氏的君主遵循文德,罢废武功,后来导致国家灭亡。],这就象用一杯水救火,吃一顿饭就问人“我胖了吗”一样糊涂了。
篇6:阅读《烛邹亡鸟》原文译文及答案
阅读《烛邹亡鸟》原文译文及答案
烛邹亡鸟
【原文】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
①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②烛邹:齐国大夫。③数:列举。
【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要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举出他的罪状之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过,晏子说:“烛邹,你替我们的君主掌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我已经列举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已经接受你的教育了。”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好(2)主(3)之(4)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死亡)B.于是召而数之公前(上前)
C.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为了)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3.翻译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4.简述这篇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
1.(1)爱好、喜欢(2)掌管(3)代“烛邹的罪状”(4)接受、听从
2.D
3.略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
篇7:郑善阅读答案
郑赐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时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谪戍,赐尝奉命于龙江编次行伍。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秩满当迁,湖广布政司参议阙,命赐与检讨吴文为之。二人协心划弊,民以宁辑,苗、獠畏怀。母丧,去。服除,改北平参议,事成祖甚谨。复坐累谪戍安东屯。及惠帝即位,成祖及楚王桢皆举赐为长史。不许,召为工部尚书。燕兵起,督河南军扼燕。成祖入京师,李景隆讦赐罪亚齐、黄。逮至,帝曰:“吾于汝何如,乃相背耶?”赐曰:“尽臣职耳。”帝笑释之,授刑部尚书。
永乐元年,劾都督孙岳擅毁太祖所建寺,诏安置海南。岳,建文时守凤阳,尝毁寺材,修战舰以御燕军,燕知其有备,取他道南下,故赐劾之。二年劾李景隆阴养亡命,谋不轨。又与陈瑛同劾耿炳文僭侈,炳文自经死。皆揣帝意所恶者。祁阳教谕康孔高朝京师还,枉道省母,会母疾,留侍九月不行。赐请逮问孔高,罪当杖。帝曰:“母子暌数年,一旦相见难遽舍,况有疾,可矜也。”命复其官。
三年秋,代李至刚为礼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贡佛舍利,赐因请释囚。帝曰:“梁武、元顺溺佛教,有罪者不刑,纪纲大坏,此岂可效!”是年六月朔,日当食,阴云不见,赐请贺。不许。赐言“宋盛时尝行之。”帝曰:“天下大矣,京师不见,如天下见之何?”卒不许。
赐为人颇和厚,然不识大体,帝意轻之。为同官赵羾所间,六年六月忧悸卒。帝疑其自尽。杨士奇曰:“赐有疾数日,惶惧不敢求退。昨立右顺门,力不支仆地,口鼻有嘘无吸。”语未竟,帝曰:“微汝言,几误疑赐。赐固善人,才短耳。”命予葬祭。洪熙元年赠太子少保,谥文安。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以宁辑,苗、獠畏怀 辑:和睦
B 炳文自经死 经:上吊
C.李景隆讦赐罪亚齐、黄 讦:揭发
D.枉道省母 枉:违背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
B.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
C.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
D.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舍止息/周其饮食病者/与医药/多所全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赐为人和厚。在安排因罪被贬戍边的.人员过程中,郑赐给他们卸去刑具,让他们在租来的房屋中休息,周济他们饮食,病者问医问药,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B.郑赐做地方官小有成绩,很得民心。湖广布政司参议一职空缺,朝廷命郑赐担任,他倾力除弊,百姓得以安居,苗、僚部族也心怀敬服。
C.郑赐做事喜欢揣摩皇帝心思。郑赐先弹劾孙岳擅自损毁太祖修建的寺庙,后弹劾李景隆暗中收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
D.郑赐遇事胆小,忧悸而死。他被同僚赵羾离间,病了多天,心里害怕而不敢要求退下,站在右顺门,因力不支倒地而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子暌数年,一旦相见难遽舍,况有疾,可矜也。
(2)帝曰:“微汝言,几误疑赐。赐固善人,才短耳。”
篇8:郑善阅读答案
4.【答案】D(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省母”是“看望母亲”的意思,因此“枉道”应该是“绕道”,“枉”是“弯曲”的意思。)
5.【答案】A
6.【答案】B(原文的表述是“命赐与检讨吴文为之。二人协心划弊,民以宁辑,苗、僚畏怀。”任职的是郑赐与吴文两人,而不是郑赐一人。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7. 【答案】(1)母子分别数年,一旦相见难以马上分离,何况母亲又有病,值得同情。(关键词“暌”“遽”“舍”“可”“矜”的翻译各1分)
(2)皇上说:“没有你的话,我几乎错误地怀疑了郑赐,郑赐固然是好人,只是才能不足罢了。”(关键词“微”、补出“几误疑赐”的主语、“固”“短” “赐固善人,才短耳”中的转折关系,各1分)
【译文】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邑的辅吏大多是因为有罪被贬充军的,郑赐曾经奉命在龙江整编军队。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囚徒十分疲惫。郑赐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进入房间休息,给他们周济的食物和饮水,生病的人给与医药,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满了应当升迁,湖广布政司参议空缺,任命郑赐和检讨吴文任此官职。二人同心协力,去除弊端,民众得以安定和睦,少数民族对他们敬畏和感激。母亲去世服丧,离职。服满后,改任北平参议,服侍成祖(当时是燕王)很严谨。后来被别人连累充军安东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王朱桢都举荐郑赐为长史。建文帝不许,召回朝庭为工部尚书。燕王起兵“靖难”,郑赐河南督军抵抗燕兵。成祖攻入南京,李景隆揭发郑赐的罪不亚于齐泰、黄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说:“我对你怎么样,为什么背叛我?” 郑赐说:“尽我做为臣子的职责。”成祖笑着释放了他,任他为刑部尚书。
永乐元年,弹劾都督孙岳擅自毁坏太祖所建的寺庙,下诣贬孙岳去海南。孙岳,建文时防守凤阳,曾经拆寺院的木材,修战舰来防御燕军,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备,从其他的道路南下,郑赐弹劾他。永乐二年弹劾李景隆私下豢养死士,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共同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过度,炳文上吊自杀。这些都是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厌恶的人。祁阳教谕康孔高到京师晋见皇帝后回任所,绕道看望母亲。恰逢母亲生病,留下侍奉母亲九个月没有到任。郑赐请求逮捕审问康孔高,处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说:“母子分别几年,一旦相见难以立即离开,何况母亲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
永乐三年秋天,代替李至刚为礼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进贡佛舍利,郑赐因此请求释放囚犯。皇帝说:“梁武、元顺沉溺于佛教,有罪的人不处罚,法纪受到很大的破坏,这哪是能效仿的!”当年六月初一,应发生日食,但天上连块阴云也没有,郑赐请求庆贺。皇帝不许。郑赐说:“宋朝兴盛时曾经这么做过。”皇帝说:“天下太大了,京城不出现日食,天下哪儿都没出现吗?”终于没有同意。
郑赐为人很和顺忠厚,但是不识大体,明成祖心中轻视他。郑赐被同朝为官的赵羾离间,永乐六年六月因为忧虑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杀。杨士奇说:“郑赐生病已经几天了,内心恐惧害怕而不敢请假。昨天站在右顺门,因体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话未说完,明成祖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疑郑赐。郑赐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才能差一些。”下令埋葬祭祀。郑赐在洪熙元年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篇9:《王及善》阅读及答案
《王及善》阅读及答案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及善以父死事 死:使…死
B.太子谢之 谢:道歉,谢罪
C. 密赞其谋 赞:辅助
D.时二张怙宠 怙:依仗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 (3分) ( )
①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 ②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
③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④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
⑤ 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 ⑥及善数裁抑之
A.①②④ B. ②③ 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5分)
(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5分)
答案:
1.A(死:为…而死)
2.C(①说的'事王及善的父亲。③是武后对王及善治国方略的赞赏。⑤表现王及善很受重用。)
3.D (武后虽然不高兴,但并未免他的职。)
4.翻译(10分)
⑴逆贼侵犯边境,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替朕治理好边境,使它成为抵御敌人的屏障。 (“盗”、“ 妻子”、“屏蔽”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来俊臣凶残狡猾,不合仁义,带领亡命之徒,诬陷杀戮善良的大臣,天下人都很痛恨他。(“不道”、“引”、“疾”各1分,句子通顺2分。)
篇10:《植物不失眠》阅读答案阅读原文
19.承上启下
20.作比较;把植物睡眠与人的睡眠进行比较,突出了植物的睡眠只与时间有关。
21.逻辑顺序;先讲植物也有睡眠现象,再探讨植物产生睡眠现象的原因。
22.D
<<<返回目录
【《善败者不亡》阅读原文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