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温庭筠笔下的雅词

温庭筠笔下的雅词

2023-06-01 09:07: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温庭筠笔下的雅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温庭筠笔下的雅词,欢迎阅读借鉴。

温庭筠笔下的雅词

篇1:温庭筠笔下的雅词

温庭筠笔下的雅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韪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梦江南·千万恨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莲 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首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一般 “摇滟”二字精炼的写出荷花的姿态,二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后两句把莲比成“洛神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态上赞美莲花。

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上阕写画堂中人所见,下阕从室内转到室外,写人的所闻。看似直率,纵笔而下,但须顿挫深厚,跌宕而有情致,似直而实纡也,而整夜不眠却仍用暗示,始终未曾点破,这就是直致中有含蓄之处。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瑶瑟怨”不仅仅暗示女子的别离之怨,同时暗示诗的内容与“瑟”有关。它把弹奏时的环境气氛,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曲终时的情景都融化在鲜明的画面中。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首诗借凭吊古迹而致慨,遥念先贤,启迪后进,感情极为真挚。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灵巧、活泼的用典,使诗歌更加情思永,耐人寻味。这首诗中间两联对仗不仅工整 ,而且灵巧奇绝 。

篇2: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

温庭筠在词这种文学体裁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他在文学领域中专剖女性的情感世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审美情趣,使词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始绽放出清新的独具魅力的光彩。

一、温庭筠词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

(一)、歌妓舞女

温庭筠笔下大多都是美艳动人的女子,他的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形象优美的美人画卷,这些女性有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般如云的头发,有着“人似玉,柳如眉”般姣好的容颜,还有着“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般优美的身姿。他笔下的这些靓丽的女性,不仅仅是有着天生丽质的姿容,而且她们还特别热衷于装扮自己。温庭筠在词中往往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这些女性的美。如在《菩萨蛮》这首词里,温庭筠借用“水精帘”、“鸳鸯锦”、“藕丝”、“玉钗”这些华美的意象来描绘女性的闺房,以及她的衣着和闺房。虽然词人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些女性的身份,但是从他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的出来女主人公的身份。作为当时社会底层的女性,为了生计抑或是由于种种原因迫使她们沦为歌妓舞女,但是她们大多都长相姣好而且具有较好的音乐、舞蹈和文学修养,能歌善舞,能言善辩,慧黠诙谐,还能诗词唱和,因而能够博取文人的欢愉,因而在温庭筠笔下,尽管这些歌妓舞女表面上光鲜靓丽,可是终究掩饰不了她们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的心境。

(二)、商人妇

秦观在其词《水龙吟》中云:“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意为男子为功名为谋生与女方分居两地,这对女方是最难堪的事情。“因而,‘望归’就成为诗词当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妇人每日精心打扮,只为等待远方的丈夫归来。都说“女为悦己者容”,这个晨起梳妆打扮的女子满心期盼的丈夫却迟迟未见,她最终只能是“肠断白频洲”。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说:“《楚辞》‘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幽情远韵,令人至不可聊。飞卿此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酷似《楚辞》而声情绵渺。”在笔者看来,这首词把这位妇人的心境写活了。虽然词人是男子,但是难得词人如此理解思妇的心情。盛装的商人妇等待的最终也只是一场空。

(三)、宫女

俗语常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又说进宫是“伴君如伴虎”,足以显示宫廷女性的境况,但是更可悲的是那些进宫后却无缘面见龙颜的宫女,她们生活在宫廷中,就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以至将来的飞黄腾达做不择手段的努力,她们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有时候付出并不与得到成正比。在温庭筠的词中出现的就有这类女性。《菩萨蛮》其十四里有这样的宫女:她盛装打扮,可是却因为无聊而依靠于枕头之上,“愁黛”、“春恨”、黯然神伤。宫女愁,愁的是满心期待君王却没有出现。还有如《杨柳枝》词云:“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扶栏杆半入楼。”这些宫女感叹自己深宫寂寞,难睹圣颜,还不如那袅袅飘拂的龙池玉柳,至少它们还能沾溉君王的恩泽。与这两类不同的是,温庭筠在《清平乐》中展示了又一不同于以上的女性形象:

虽是宫女,虽然结局可能一样,但是“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至少这些宫女对她们的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在她们看来,想要获得君王的宠爱还是有可能的,也许最终希望可能落空,但是至少她们曾经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温庭筠对她们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四)、征妇

在温庭筠笔下,出现了不少描写征妇的词。词人选用了《定西番》、《遐方怨》、《诉衷情》、《蕃女怨》等曲调来表现,现举《蕃女怨》为例:

这首词描写了闺中人在画楼中怀念征人的景象。闺中人看着征人留下的服饰之物,想象着边塞的艰苦,“渍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环境异常恶劣,不禁为在外的征人担心。这边已经是春天,而自己独居画楼,面对姹紫嫣红百花盛开,顿时感觉“锦屏空”而离恨重重,埋怨战争,正是由于“年年征战”而使得征人不能归来。笔者认为这个征妇形象其实也有词人自己的影子,词人也像征妇一样痛恨战争。据考证,温庭筠早年曾经一度从军出塞,因而他才会对征妇的这种心情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他有如此的经历,故而能够创作出如此能够反映征妇痛苦遭遇的词作。

(五)、采莲女

采莲女是温庭筠词中比较活泼的女性形象,只是描写采莲女的词作不是很多。比较欢快鲜活的要数《河传》其一了,这首词写了一群年轻的采莲女子在遇到心仪的男子时的种种反应。莲蓬满池,少女相约采莲,在采莲时遇到了男子,于是对他心存爱慕,但是“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只顾着看男子而忘记采莲受到了指责,于是开始劳动,可是虽是在劳动,心却已经跟随那男子走了,男子消失了,采莲女子就开始焦虑“浦南归,浦西归。莫知”,心有遗憾。痴情天真的少女跃然纸上。笔者比较欣赏这首词,词人是在描述一件事情,可是看着这些简单清新的用词眼前就能浮现一幅清丽的画卷。虽然温庭筠是以秾艳香软的词风见长,可是也不乏像《河传》这样淡雅的词作。

(六)、女冠

女冠在温庭筠词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女性。她们虽然也有着漂亮的容颜,姣好的姿态,甚至也有像歌妓舞女那样让人为之销魂的身姿,可是她们还有一种心态就是成仙。女冠,又称为女道士,在词人的描绘里,这些女冠是身着素服,不解风情,词中的她们也有着靓丽的服饰,如画的容颜,同时还有着不一样的心思。就拿《女冠子》其一来说,姑且不论这首词所描绘的女主人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从最后一句“寄语青娥伴,早求仙”可以看出,不管这些女冠的生活有多优越,她们的心里还是不满足的,她们想要追求的更高,想要成仙。

篇3: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后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为九卷。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我们上学时皆能熟读背诵的诗句,是一个晨起梳妆登楼盼夫归的断肠女形象。从梳洗罢三字可看出此女的精心打扮,应是浓妆,从她过尽千帆的等待,可看出女子的对爱情执着,从肠断二字可看出女子命运的可悲。

这仅是对大家最熟悉词的分析,以下对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及其词中女性形象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唐代温庭筠可称为“才子词人”,他因出身没落贵族,为人放荡不羁,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终生困顿。尽管仕途不顺,却与当时“新进少年”即初出仕的年轻文人和歌伎打得火热,过着“偎红依翠”、“浅斟低唱”的生活。虽然政治上失去了进取的机会,但却获得了探索生活奥秘的机会。

温庭筠便用词专力描写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美丽纯真,温柔善良,对爱情坚定执着,处处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历来词评家评花间词风格,总以“温派浓艳,韦派清丽”定论。

我认为这个评论比较恰当。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概括起来就是开头说的浓艳的装饰,执着的爱情,悲剧的命运。

1.浓艳的装饰

温词中多次写女子所处的香的环境和饰物:“水晶廉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菩萨蛮•其二》)、“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其十一》)、“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更漏子•其六》),此外“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别离”(《菩萨蛮•其五》)更是“真香生色”;

比如写女子的浓妆“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其一》);

写女子的柔弱“柳丝袅娜春无力”(《菩萨蛮•其六》)、“舞衣无力风敛”(《归国遥•其二》)。

这些脂粉香气、艳妆丽饰、娇姿眉容、病体弱质的女子的外部特征,在温词中被发挥到了极致,而在这错金镂彩的外部特征下掩盖的却是柔婉灵秀、细致乖巧的内部特质,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给人一种距离的美感。

这些如明月花枝一般静美的女子俨然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才子词人的精神寄托。温词对女子外美的铺张繁复的描写,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美丽女子形象。

温词以深闺少妇为吟咏对象,除了对她们美艳的外表进行镂金错彩的刻画外,多数词通过男子们负心远遁的行为,描写这些少妇独守的凄苦和寂寞,来衬托其心灵的真纯静美。

2.执着的爱情

美丽的容颜与精美的服饰透出对爱情的深笃,情意的的缠绵,真挚而动人的追求:“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菩萨蛮•其二》)、“霞帔云发,细镜容似雪”(《女冠子•其二》)。不管是“梦长君不知”还是“ 燕归君不归”,她们总是默默的等待,直到“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南歌子》)温词中女主人公的恋情,真可谓“酝酿最深”、“不怒不摄”③。无边无际的寂寞,无穷无尽的等待,终日弥漫于这群美丽而凄苦的'少妇们中间,而她们只能“寂寞香闺掩”,“泪痕沾绣衣”!

温词中少妇的闺怨,从侧面反映了词中女性要求摆脱现实的束缚,渴望执着如一的爱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的平凡生活的向往。

比如《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此词描绘了佳人独处时的伤心和寂寞。这位深闺少妇,赌物思情,发出内心深出最真挚的渴望:“不如从嫁于,做鸳鸯。”这正是温词中的女性最闪亮之处。

3.悲剧的命运

细读《花间集》,不难发现多数作品把女主人公置身于“别离”这一具体而广阔的背景中,并由此涉及春去、花谢、雁飞、柳残等一个个凄美而伤感的意象,展现这些深闺佳怨、歌儿舞妓们的相思和苦恋。如果说女子们的美貌是天生丽质,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是她们内心灵动的闪光点,那么置身于“伤别离”场景下的她们却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软弱无力的社会地位使她们不能也不可能逃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悲剧结局。

从此角度解读温词中的女性,便是一个个望尽天涯的断肠女形象。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都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逼真,足见作者技巧纯熟,既擅雕金镂玉的瑰丽之作,又有凝练的绝妙好词。

总之,他的词作充满脂粉香泽,浓艳重抹,描述女子体态、容貌、愁思,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半个世纪之后出现的花间词派,就是在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温庭筠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文集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篇4: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 毕业论文

摘   要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1位著名诗人、词人。以女性为题材,描写女性世界,是温庭筠作品的重要内容。在他的作品中,几乎全部词(近710首),大部分乐府诗(约310首),1部分近体诗(约510首),都以此为主题,数量约占其全部作品总数的`3分之1。其笔下的女性具有美丽的容貌和情爱的痴迷两个基本特征,温庭筠透过女性的外貌、环境的烘托等修辞手法去刻画她们的内心世界,因而使这些女性形象本身具有了审美价值,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了更进1步的社会意义。另外,温庭筠塑造女性形象的成功,对后代文学在描写女性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温庭筠;女性形象;类型;意义

ABSTRACT

Wen Tingyun is a famous poet who lives in late period of Tang. Take female as a topic, describe female world,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Wen Tingyuns work. In his opus, almost all phrases(near 70 pieces), the greatly part of mansion poem(about 30pieces), one part of modern-styles(about 50 pieces), all takes this as topic, the quantity has its all works to amount about of 1/3. Th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 female style in his writingwriting are all they have beautiful feature and the infatuated of the love , Wen Tingyun sets off by contrast through the females outward appearance,environment etc. The rhetoric skill depict their heart world, as a result make these images have to appreciate beauty value, reflected the then social system and peoples thought idea in the meantime, have further social meaning. Moreover, Wen Tingyun molds the success of the female image, producing profound influence in describing a female to the posterity literature.

Key words: Wen Ting yun; Female image; Type; Meaning

篇5: 笔下散文

笔下散文

停下笔就好像停止了生活,枯燥无味,笔下畅游以成为一种习惯,那是生活的乐趣,那是快乐的开始, 一种浪漫飘逸,如秀发飘起,迷醉在那幻觉的梦里。提起笔就会精神百倍,任意去喜欢的角落,风的起点,雨中漫步,星空中捉迷藏,月亮之上坐坐。偷吃仙桃,云雾里弥漫,快乐的过活,如神仙一般。

笔下继续漫游,把忧伤丢开九霄云外,把彷徨冲散直向前方,走向幸福的港湾。提起笔,把梦寄托在笔锋里,随着笔入梦,把思念继续,思念绣成蝶儿翩翩起舞,飞向有你的地方 ,诉说衷肠畅游一番。

用笔绣着你的模样,一对酒窝,那记忆里你的背影,渐渐地远去。只要提起笔不断画起,画出一道风景,画出美丽的明天,美好的世界,快乐无边。

渴望就是笔下的路,一种幸福的`开始,默默地踏上这条路,享受风寒露宿也是一种愉悦。笔墨畅游也是一种生活,一种快乐精神享受,丰富人生,多彩的世界,那是一支笔的功劳,不再寂寞快乐陪伴。

渴望就是梦的追求,有梦才有希望,不断的前往。有希望生活才会充实,有一种力量不可阻挡,那就是梦想的力量。挥之不去,一如既往。渴望就是精神的力量,不可抵抗,默默前往走向快乐的地方,那就是笔下不断。

精神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身体行动,支配心灵前往,支配大脑工作,精神的力量如洪水一样,如柳丝柔软,如梦缠绵,如风清幽,如雨淋淋漓漓,如阳光温暖照样,给心安慰。精神于心交融,行成最美,只要笔下才会行程这种心灵感应。笔下就是心灵之路,沿着心的意愿前往,给心一个满足,给梦一个交代,给希望一个理由,给生活快乐。渴望美好就是笔下奇迹,抒发情感,绘画风景,绣出美丽世界,那就是人生过往,笔下的故事蔓延。

【温庭筠笔下的雅词】相关文章:

1.李商隐 温庭筠

2.《侠客行》温庭筠

3.温庭筠介绍

4.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5.拉斐尔笔下的母亲

6.温庭筠《送人东游》

7.温庭筠《望江南》解读

8.温庭筠的诗词

9.温庭筠《夜宴谣》

10.安妮宝贝笔下的经典语录

下载word文档
《温庭筠笔下的雅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