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郑羲传题目及参考答案
“平凡的一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文言文阅读郑羲传题目及参考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阅读郑羲传题目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 郑羲传文言文
郑羲传文言文
文言文在初中,高中中的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多做一些关于文言文翻译的题目,不仅能熟能生巧,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使你语文的文言文水平提升。这篇 郑羲传文言文,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②,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
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
注:①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②管龠:锁匙。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 做……妻子
B.羲赍白虎幡慰郭邑 把东西送给别人
C.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被
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怨恨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7.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3分)
①遣羲参石军事
②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
③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
④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
⑤羲皆申表称荐
⑥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
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常珍奇只好作罢。
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
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
9. 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3分)
(2)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3分)
(3)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4分)
参考答案:
5. D( 多:赞颂。)
6. D (译为“才”,均为副词。A “的”,助词/代指“张超据守的城池”,代词;B.“作为”,动词/“为……所”表被动,介词;C.“用来”,表目的,连词/“因为”,连词。)
7. A ( ①④表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⑥表现了皇帝对他的'肯定。)
8. D ( 智度不是当即被擒拿斩杀,而是逃往颍川后不久被擒拿斩杀。)
9. ①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克”、“虞”各1分,大意1分)
②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以”1分,句式1分,大意1分)
③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涂”1分,“深”活用1分,“图”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刚成年就考中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任命他为中书博士。天安初年,刘彧(南朝刘宋明帝)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依仗汝阳来投降朝廷。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水、汝水,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到了上蔡之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员三百人前来迎接。相见后,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并不马上入城。郑羲对元石说:“军机之事,贵在神速。而今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虽然这样做并非出自我们的初衷,但我们是要把全面控制局势作为胜利。”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于是策马径自进入常珍奇的城池。城中还有珍奇亲信兵马数百人,驻扎在常珍奇宅第里面。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郑羲对元石说:“看常珍奇很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备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趁机在救火时发难,因为元石有防备,只好作罢。第二天,郑羲送来白虎幡旗安慰城中百姓,大家的心情才安定下来。
第二年春天,他们又率领军队向东讨伐汝阴。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率领精锐兵马攻打,不能攻克,于是退军至陈、项,商量打算退军到长社,等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于早点回去,全都说这是好计策。郑羲说:“现在张超驱使市民,挑着石头,像蚂蚁一样聚集在这穷困的城池,其坚持的最大限度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www.。张超粮食一完,不投降也会弃城而逃,我们可以翘足以待,他自然会成擒拿之物了。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元石不听,于是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又来攻打张超,张超果然有防备,他们只好无功而还。几年以后,张超死了,杨文长代其戍守城池,粮食用尽,城中人心溃散,这才攻下城池。竟然与郑羲所预计的相同。
延兴初年,阳武人田智度,十五岁,妖言迷惑众人,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在河南百姓之间很有名望,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散开。智度奔逃颍川,不久就被擒拿斩杀。
李冲受宠,与郑羲结为姻亲。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都为官廉洁贞正,勤恤百姓,郑羲都上表称赞推荐他们,时论也称赞他的行为。
太和十六年去世,朝廷赠帛五百匹,加谥文灵。
篇2:文言文《郑羲》阅读训练
文言文《郑羲》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②,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
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
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
注:①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②管龠:锁匙。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 做妻子
B.羲赍白虎幡慰郭邑 把东西送给别人
C.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被
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怨恨
6.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3分)
①遣羲参石军事
②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
③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
④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
⑤羲皆申表称荐
⑥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
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常珍奇只好作罢。
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
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
8. 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3分)
(2)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3分)
(3)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4分)
篇3: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目及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8题。(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 可贵。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3)是商贾之人也( ) (4)递辞平原君而去(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译文: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译文:
8.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答: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答:
二、(16分)
5.(1)有人 (2) 栖息(3)这(4)离开
6. B(3分)
7.(1)惠民子在魏国(染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2分)
(2)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平原君)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2分)
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2分)
(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鶵(把惠子比作鸱;氢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3分)
篇4:文言文阅读《桑怿传》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桑怿传》题目及答案
桑怿传(节选)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孤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⑥,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即推仆地缚之(绑,捆绑)
B.见民走避溺者(跑,逃跑)
C.怿善剑及铁简(善于,擅长)
D.聚其里人饲之(喂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盗不可为也皆次当行,为屯长
B.不使之知觉辍耕之垄上
C.将以舟载之祭以尉首
D.粟尽乃止当之者乃公子扶苏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②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小题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C
【小题1】①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类。②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
【小题1】(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D.聚其里人饲之(供养)。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 中的两个为都作动词,解释为做。C中的'两个以都作介词,解释为用。B中的第一个之作代词,解释为他;第二个之作动词,解释为到。 D中的第一个乃作副词,解释为才;第二个乃作动词解释为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抓住然、为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桑怿)。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桑怿我愿意往来其中察访不法之徒你答应我不偷盗,现在又偷盗乡里老人的尸衣,不是你吗?用贿赂获得官职,非出我心,何况我贫穷无银。即使有,本来也不能那样做。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等方面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篇5:《郑玄传》阅读答案
《郑玄传》阅读答案
⑴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⑵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⑶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⑷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⑸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③,回、赐④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注]:①乡啬夫:乡里掌听讼及赋税的官员。②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③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④回、赐:指孔子学生颜回和子贡。子贡原名端木赐。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常诣学官②玄因从质诸疑义()
③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④遣使要玄()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山东无足问者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B.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玄因从质诸疑义
C.乃入西关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
D.皆得所未闻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①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
②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4.第⑸段中划线句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的言下之意是:
(3分)
5.依据全文,概括郑玄的性格、品质。(每空不超过4字)
①②③。(3分)
【参考答案】
1.⑴诣(到去;往去)⑵质(问、询问)⑶辟(征召)⑷要(邀请)(各1分)
2.C.(2分)
3.⑴(应劭)自我引荐说:我是前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想做您的学生,怎么样?
⑵袁绍于是就推举郑玄为茂才,上表奏请皇上拜郑玄为左中郎将,(郑玄)两个官都没有去做。
(共5分。明显的理解错误每处扣1分)
4.要做我的学生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而且不以做官为荣。(共3分,前后各1分。表达1分)
5.好学上进;厌恶做官;为人正直;性格耿直;不畏权贵等。(契合文中内容,且不重复,每点1分)
【译文】
郑玄字康成,年青时曾担任乡间小吏。他不愿担任这种职务,父亲对此多次表示气愤,但不能制止他。于是他就去太学求学,又跟东郡的张恭祖学《周官》《札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后来)认为崤山之东没什么名师可求教了,就西入函谷关经由涿郡的卢植拜扶风马融为师。马融门徒四百余人,能受到他当面教诲的(只有)五十多人。马融平素很自负,郑玄在他门下,三年都未能得到当面讨教的机会,(马融)只是让水平较高一点的弟子向郑玄传授学问。郑玄就找来书日夜钻研诵读,从来没有懈怠、厌倦过。(有次)适逢马融集中诸弟子,考论图纬方面的学问,他听说郑玄长于算术,就召郑玄一起在楼上考论,郑玄乘机跟大家一起向马融请教疑难之处。请教完疑难问题,郑玄就告辞回乡了,马融(知道后)慨叹地对门徒们说:郑玄离去之后,我的学问就会东传了。
郑玄自游学始,十余年后才回故里。(后来)他的门徒已有千人左右。当时任城的何休极为喜好《公羊》之学,后来还著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毂梁废疾》三本书。郑玄则对《公羊墨守》作了更深的探究,针砭《左氏膏肓》的失误,将《毂梁废疾》中未说清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解说。何休见到这些之后赞叹道:郑康成掌握了我的学说的`精髓,用我的学说来指出我的不足了!
当时大将军袁绍总领冀州军队,他派人去请郑玄,并趁势大宴宾客。袁绍的宾客中有不少豪杰俊才,都很有才学善于言辞,他们见郑玄是个读书人,但并不认为他是个博学之人,都争着向他提些怪问题,此起彼伏不断。郑玄一一针对提问进行答辩,宾客中没有人不叹服。那时汝南的应劭也归附于袁绍了,就势也自我介绍道:原太山的太守应中远,面朝北拜您为师,称是您的弟子,怎么样?郑玄笑着回答:孔子的门下以四科相考问,颜回、子贡这类人是从来不称道官阶门第的。应劭脸上随即显出了惭愧的表情。
篇6:郑絪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絪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顾见一绝 (2) 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3)公咨嗟久之而去 (4) 比回京阙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
2、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
3、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
28.选文表现刘景哪些品格?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26.【答案】(1)看见 (2)只有 (3)离开 (4)等到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27.【答案】(1)(刘景)十多岁的时候,就在郑絪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
(2)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
(3)三年以后,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译文:
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絪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絪当上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分外好看。郑絪坐很久,起来走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郑絪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絪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而当时南北方向又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絪说:“十分华美。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①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②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③文学才能突出,写出的文章辞藻华美,富有文采。④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童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
【评分】每项2分,共4分。以上4项写出其中2项意思对即可。
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絪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拜说:“实在是因为看见侍御您欣赏风景起兴致,所以特意作这首拙诗题在上面。”说完自我检讨又行一个礼。郑絪赞叹很久才离开。这次巡视回到京城,郑絪对自己的后辈郑涵、郑瀚等人说:“刘景将来是个人才,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从今以后让他跟你们一起到学院,住宿吃饭的标准跟你们没有差别。我也不再把他当做仆人指使。”三年以后,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十分华美。经过科举考试被录取,郑絪推荐他当上辟法寺学省清级。
篇7:郑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郑絪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小题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⑴ 十八九,絪为御史, ⑵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小题4:《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2分) A.俊辩B.气义C.知人D.幼敏
小题5: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⑴刘景(景) ⑵郑絪(絪)
小题2:(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小题3:(2分)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意对即可)
小题4:(2分)C
小题5:(4分)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一条2分,原因、分析各1分)2.
小题1: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这里运用省略句式,学生应该根据语境将省略的人物准确不补充出来,以便更好理解文义。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小题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这里郑絪为文中人物,我们从人物身上理解主题,故选C。
小题5: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译文参考)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纟因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纟因当上了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分外好看。郑纟因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纟因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纟因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纟因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了拜说:实在是因为看见侍御您欣赏风景起了兴致,所以特意作了这首拙诗题在上面。说完自我检讨又行了一个礼。郑纟因赞叹了很久才离开。这次巡视回到了京城,郑纟因对自己的后辈郑涵、郑瀚等人说:刘景将来是个人才,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没有差别。我也不再把他当做仆人指使。三年以后,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都十分华美,经过科举考试被录取。郑纟因推荐他当上了辟法寺学省清级。刘景所生的儿子就是刘瞻,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最后当了宰相。
篇8:《郑絪》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絪》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时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与有扈: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________________
(2)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目光短浅。
(2)满一年。
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①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③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篇9:郑谷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谷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谷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①人。父史,开成中为永州刺史。谷幼颖悟绝伦,七岁能诗。司空侍郎图②与史同院,见而奇之,问曰:“予诗有病否。”曰:“大夫《曲江晚望》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落渡头。’此意深矣。”图拊③谷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也。”……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谷多结契山僧,曰:“蜀茶似僧,未必皆美,不能舍之。”齐已④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
【注释】
①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
②司空侍郎图: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③拊:抚摸。
④齐已:晚唐诗人。
阅读题目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当 为 一 代 风 骚 主 也
A. 当 / 为一代风骚主也
B. 当为一代 / 风骚主也
C . 当为 / 一代风骚主也
D. 当为一代风骚 / 主也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 为:( ) (2) 奇:( )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郑谷的才华?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 、“一字师”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
1 、C
2 、( 1 )担任 ( 2 )以……为奇,感到不同寻常。
3 、蜀地的茶叶就像僧人,不一定都美,但却离不开。
4 、巧妙回答司空图的提问;精当点评齐已的诗作。
5、示例 1 :能够给别人纠错,要才华和智慧;能接受别人纠错,要虚心和谦逊。
示例 2 :只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客观事物,才能使描写的情景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文言文阅读郑羲传题目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