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

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

2022-09-16 08:45: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牌DI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希望能帮助大家!

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

篇1: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

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

消化的近义词、拼音、意思、辨析如下:

消化 xiāohuà 消食 xiāoshí

【消化】食物在消化器官内,经过研磨和消化液的作用,分解为结构比较简单、容易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如:

1.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乳、鸡蛋等高级食物。

【消食】帮助消化。如:

2.酵母片在胃里能起消食作用。

辨析:“消化”泛指人或动物体内分解食物吸收营养的活动,它可构成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酶等词语。它的运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比喻理解、吸收所学得的知识,如课讲得太多,学生消化不了。“消食”指促使消化,如酵母片之类是最好的消食药品。

篇2:近义词辨析

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哀号:悲哀的号哭。

哀嚎:悲哀的嚎叫。如'饿狼哀嚎'。

3、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4、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5、安全:都指没有事故或危险。安全:着重指不受威胁。使用范围广,能用于国家、生产、交通、操作、人身、生命、财产等。

平安:着重指太平无事,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人身。

6、按照:同为介词。介绍行为的根据。按照: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

依照: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

遵照:多用于书面语。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

7、懊悔: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8、懊丧:都是形容词。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9、傲慢:都是形容词。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0、把持: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11、把握:都是动词。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12、颁布:都是动词。公开发布。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13、办法:都是名词。处理事情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办法:是泛指,多用于口头语体。

措施: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较多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公文、政论语体。

14、包含:都是动词。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含:指'内里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包括:着重指'总括'。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15、保持:都是动词。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6、保存:都是动词。存留下来,不使改变。有时可换用。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这跟'保存'有区别。

17、保护:都是动词。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保护:着重于'护':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色彩较庄重。对象不能是人。

18、保障:(1)动词,确保。有时可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2)名词。起确保作用的事物。保障①作动词时,除了可以作于'确保'义以外,最常见的是用于'保护义。它的宾主不常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常是名词及其短语,如'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②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象屏障一样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①作动词时,除了用于'确保'义以外,还常用于'担保做到'义。它的宾语不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②作名词时,指起担保作用的条件。

19、宝贵:都是形容词。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可以形容某些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如时间、书籍、礼物、资料等。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20、饱满:都是形容词。充实、充足、足够。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21、暴发:都是动词。突然猛烈的发生。有时通用。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2、暴露:都是动词。使隐藏着的事物显露出来。对象可以是矛盾、本质、问题、阴谋、弱点、缺点等。暴露:多是无意地显露,有时是有意地揭露出来。可以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揭露:都指有意地揭出来。一般能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23、暴虐:都是形容词。狠毒而凶恶。可以形容敌人及其本性、行为。暴虐:着重指惨无人道,欺凌太甚。多形容敌人及其本性。

残暴:着重指凶狠、横暴。多形容敌人的行动及本性。

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多形容敌人的行为。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24、抱怨:都是动词。因不满而责怪别人。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25、悲哀:都是形容词。伤心,难过。'悲哀'、'悲伤'、'悲痛'常通用。悲哀:侧重于内心的哀愁。

悲伤:侧重于心情不好受,产生伤感。

悲痛: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有时比'悲哀'程度重,可以说'悲痛欲绝'。

沉痛:侧重于表示深沉的悲痛。有时还有'深刻,严重'的意思,如'沉痛的教训。'

悲恸: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一般用于书面语。

26、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27、奔波:都有不辞辛苦地到处急忙活动之意。奔波:指忙忙碌碌地奔走,历尽波折。

奔忙:指奔走繁忙、操劳,也用于交通方面。

奔走:本指急走、快跑,后来多用于传告消息,常说成'奔走相告'。

28、本来:同为副词。拿先前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对比,表示语气的前后转变。本来更着重于强调原先的情况,多用于上半句,下半句有时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

原来:更多的是强调对先前的真实情况有所发现或醒悟,多用于下半句,它时常是用真实情况对上半句加以说明或解释。

29、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30、本领:同为名词。从事某种活动的技术、能力。经常换用,如'烧火煮饭的这点本领(本事)还有'。本领:有时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较难的或较复杂的技能。这时具有庄重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体。

本事:指技能、能力。多用于口头语体。

31、本质:同为名词。最主要的性质。本质:指事物或人的根本的、本来的属性。

实质:指实在的、内在的或实际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对举。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32、鄙薄:同为动词。轻视,看不起。鄙薄:指以为轻薄、微不足道、看不起、嫌恶。

鄙夷:指以为平庸或浅陋,傲慢、轻蔑地看待,不屑一顾。

33、鄙弃:同为动词。毫不可惜地舍弃。鄙弃:指因看不起而抛弃。

唾弃:指象吐唾沫一样,毫不可惜地舍弃。

厌弃:指厌恶、嫌弃。

34、鄙视:同为动词。看不起。鄙视为鄙贱、低劣。

藐视:(也写作'渺视')指视为藐小。

蔑视: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根本不放在眼里。

轻视:看不起,与'重视'相对。语义较轻。

35、比赛:同为动词。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可以带宾语。

篇3:六级近义词辨析

blaze,flame

两词在作名词讲时为“火焰”的意思。 blaze是比flame强烈的火焰,即“烈火”。blaze在具体表达上也与flame不同,flame常用复数。

1.the fire burned slowly at first,but soon burst into a blaze.起初火着得挺慢,但很快就成了一片火海。

2.my nephew committed all the letters from his girl friend to the flames.我侄儿把他女朋友给他的所有的信件都付之一炬。

envisage,visualize

两个词都可以译成“设想”。envisage不是视觉效果的想像,而是对将来的一种预测,可用foresee或foretell来解释;visualize是指视觉的想像,在脑子里勾画出picture,可用 imagine来解释。

1.nobody can envisage the consequences of total nuclear war.没人能想像出全面核战争的后果。

2.i can't envisage the plan's working.我无法设想计划能否行得通。

3.i remember meeting him but i just can't visualize him.我记得我见过他,可就是想不起他的样子。

4.jerry visualized the house as a romantic ruin.杰瑞把那所房子想像成有传奇色彩的废墟。

epoch ,era

epoch“新时代,纪元“,不指历史中的朝代或统治时代,指以某重大事件或巨大变化为起点的新的历史时期;era指历史上的“独立时代,统治时代”。

1.the bombing of hiroshima marked anepoch in man's history.广岛原子弹的爆炸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纪元。

2.the romanera is computed from the date when rome was supposedly founded.罗马时代是以推测出的罗马城的建立日期算起的。

tempt,elicit

tempt“诱惑,引诱,怂恿;引起”,基本用法tempt +sb.to do /in doing;elicit“诱出,引出,抽出”,宾语就是诱出的结果。

1.she was tempted to bear a false witness.她被怂恿做伪证。

2.the hot weather tempted me to go swimming.炎热的天气使我想去游泳。

3.i succeeded in eliciting from his secretary the information i needed.我从他的秘书那里探得我所要知道的信息。

4.at last we've elicited the truth from him.我们终于从他那里探得真相。

potential,latent

potential“可能性的,有可能的;有潜在能力的(已察觉)”,其英文释义为“that can come into existence;possible;in existence and capable of being developed or used”。latent“潜在的,隐伏的,不易察觉的”,有时用于贬义,其英语释义为“existing but not yet active,developed or visible”。另外可以表示医学上的潜伏期(latent period)和物理上的潜热(latent heat)。

1.we were aware of the danger latent in that measure.对那项措施中潜伏的危险我们是了解到的。

2.the potential power of the people should not be ignored.人民的潜力是不应被忽视的。

declare,proclaim

两词皆有“宣布,宣称”之意。在用法上也类似:都可以跟that从句,跟名词宾语或跟名词+to be...。proclaim一般指权力机关或政府领导宣布或宣称;declare则可以是普通个人作主语。

1.the referee declared him to be the winner of the fight.裁判宣布他为该项比赛的胜利者。

2.i declared at the meeting that i did not support him.我在会议上声明我不支持他。

3.the governor proclaimed that he would first tackle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州长宣布他将首先解决失业问题。

4.after its independence india was proclaimed(i.e.officially declared to be)a republic.印度独立之后宣布成立共和国。

displace,replace

replace侧重于以新代旧或补遗复原,并不意味着原物已失去作用;displace常指以某物挤掉另一物,含强迫之意。

1.the surprise in his face was replaced by great joy.他脸上的表情由大惊转为大喜。

2.i will replace the worn-out tyres with new ones.我要用新轮胎替换那磨损不堪的老轮胎。

3.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many employees have been displaced by computers.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挤掉了大批的员工。

solitary ,desolate

solitary意思为“单独的,独自的,独居的”,但不一定是感觉孤独。特别是指物时意为there is only one。它通常作定语。desolate狭指感情方面的寂寞。

1.did you see a solitary tree in the garden?你看见花园里那棵孤零零的树了吗?

2.a solitary walk独自一人的散步

3.the death of his wife left him completely desolate.他妻子的去世使他倍感孤独。

篇4:【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1.【安适】【安详】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太阳、搓麻将、下棋,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从容而____。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2. 【包含】【包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______汉族、壮族、满族、苗族、彝族等56个民族。

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指请人原谅。

3. 【迸射】【迸发】【迸溅】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______出一生的激情。

迸射——强调射出的强烈。

迸发——主要强调发出的突然。

迸溅——主要用来指流体物质。

4. 【保障】【保证】

社会危害性通过发挥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上的功能,具有______人权的作用。

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其不受侵犯和破坏;或作名词,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5. 【必须】【必需】

老师教育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并做好,如果做不到,______要学会拒绝。

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6. 【变换】【变幻】

纵观全球,政治风云______莫测。

变换——事物的形式(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变幻——事物的形式(内容)不规则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7. 【处事】【处世】

他______十分冷静,好几次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处事——处理事务。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相处交往。

8.【沉浸】【沉湎】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__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

沉浸——多比喻人处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沉湎——沉溺,表示不能自拔。比“沉浸”的程度深。

9. 【承载】【承担】

传统书信______了太多的文化,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承载——承受,装载;也可作“继承”来讲。

承担——担负,担当。

10. 【筹备】【筹办】

为开展新年联欢晚会,各项______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筹备——为办某事,事先进行筹划准备,侧重“准备”。

筹办——筹划、办理的意思,近期要做的事,侧重“办理”。

11. 【传递】【传承】

这场爱心接力赛,______着人间最朴实的爱与真情。

传递——侧重“递送”,主要指物质形式的东西。

传承——主要指非物质形式的东西。

12. 【怅恨】【怅惘】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感到______,不知该选择怎样的路才能通往成功。

怅恨——侧重“怨恨”。

怅惘——侧重“迷惘”。

13. 【崇尚】【崇拜】【崇敬】

中华民族是______和平的民族,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

崇尚——一般指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崇拜——因尊崇而拜服,甚至陷入迷信。

崇敬——推崇尊敬,一般形容对人、事的敬仰。

14. 【篡改】【窜改】

任何歪曲事实,______历史的行为都会让人感到义愤填膺。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15. 【度过】【渡过】

为了顺利______经济危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通常用于通过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16. 【遏止】【遏制】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______了这场经济危机。

遏止——运用压力使之停止,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侧重“止”,已经阻止,指结果。

遏制——用力限制、控制,常跟情绪配合。侧重“制”,去阻止,指阻止的过程。

17. 【反应】【反映】

不管何时何地,群众______的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客观情况报告给上级。两种含义都作动词。“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的批评性意见。

18. 【分辨】【分辩】

大雾弥漫,出门连方向都______不清了。

分辨——区分,辨别差别。

分辩——解释清楚理由。

19. 【丰富】【丰厚】【丰盛】【丰硕】

经过不断实践,他在教育行业积累了______的经验。

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使丰富。

丰厚——多而厚实;丰富,多。

丰盛——丰富(指物质方面)。

丰硕——(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20. 【浮躁】【烦躁】【急躁】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太阳、搓麻将、下棋,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从容而____。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21. 【干预】【干涉】

家长应该给学生选择个人兴趣的自由,不应过多______。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强硬制止不该管的事。

22. 【过度】【过渡】

她因______劳累而病倒了。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转入另一个阶段。

23. 【功夫】【工夫】

他三天______就学会了游泳。

功夫——本领,造诣。

工夫——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

24. 【汇合】【会合】

人民的意志______起来,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汇合——指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合在一起。

会合——侧重人的相会聚拢。

25. 【荒谬】【荒诞】

贾平凹在新作《老生》中,融入了对《山海经》的解读,把现实与______、神话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写,产生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又不禁哑然。

荒谬——指做法不合情理。

荒诞——强调虚妄,不真实。

26. 【截止】【截至】

报名工作已于昨天______。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不再进行了。强调“停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

截至——截止到某个日期,可能还要延续下去。强调“时间”,后面须带时间词语作宾语。

27. 【界限】【界线】

这种事情,你必须和他划清______。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

界线——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意义较具体。

28. 【精致】【精湛】

人们纷纷赞叹这件石雕______的工艺。

精致——指工艺品、艺术品等精巧细致。

精湛——主要指做工、技术等的精良。

29. 【角斗】【角逐】

三位候选人正在______总统这个职位。

角斗——侧重双方身体的接触。

角逐——侧重双方在局势上的较量。

30. 【考查】【考察】

这次测验主要为了______学生的应变能力。

考查——对象多为人的活动,如学习、工作、业务、活动、言论、成绩等。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考察”的对象多是重大的客观事物,也可指干部、领导者、工作人员等。

31. 【窥探】【窥伺】

这些“穿越”而来的民间陪葬器物,让人______到两千年前先民的生活状态。

窥探——侧重查看实际情况。

窥伺——重点强调等待时机。

32. 【流传】【留传】

雷锋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到处______,影响深远。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大多指物。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大多指事或作品。

33. 【敏锐】【敏捷】

猴子的动作十分______,一会儿就爬到树上去了。

敏锐——侧重形容人或动物的反应。

敏捷——侧重形容动作灵敏。

34. 【牟取】【谋取】

为避免企业______暴利,政府必须对燃气价格实行管制。

牟取——用不正当、非法的手段取得,贬义词。

谋取——设法取得,中性词。

35. 【内含】

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受父母的影响,他是个很有______的人。

——指概念的内容,又指人的内在涵养,名词。

内含——指内部含有。

36. 【品味】【品位】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______到成功的喜悦。

品味——作动词,指品尝,作欣赏;作名词,作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格调趣味。

品位——名词,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37. 【启示】【启事】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______。

启示——指启发,使人有所领悟,动词。

启事——指为了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名词。

38. 【启用】【起用】

这个工厂自去年年底______了许多下岗的老技术员。

启用——开始使用。

起用——重新任用。

39. 【审视】【审查】

对成功者而言,客观地______自己很重要。

审视——仔细察看,重点是看。

审查——检查、调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重点是调查、核实。

40. 【煽动】【鼓动】

法制观念不强的人,很容易在坏人的______下干违法乱纪的事。

煽动——指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含贬义。

鼓动——用语言、文字激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

41. 【耸立】【伫立】【屹立】

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耸立——强调空间高。

伫立——强调时间长。

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42. 【停止】【停滞】

科学的发展永远不会______不前,近几年的科研成果足以令人惊叹。

停止——表示不再前进的意思,行为动作终止。

停滞——因受阻碍而处于原来的状况下不能继续发展前进。

43. 【推卸】【推谢】

我们做事要敢于承担,不能______责任。

推卸——不肯承担责任、义务等。

推谢——借故推辞邀请、荣誉等。

44. 【消失】【消逝】【消释】

陌生人的援助瞬间______了她内心的恐慌。

消失——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存在了。

消逝——指失去、失掉或离开,未必不存在;常用于时间、声音等。

消释——多用于疑虑、痛苦等消除。

45. 【熏陶】【陶冶】

在父母的______下,她从小就喜欢音乐。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陶冶——烧制瓷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46. 【形式】【形势】

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搞______主义。

形式——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等。

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

47. 【制订】【制定】

______法律法令,就是为了制止有的人做事时横行霸道。

制订——创制拟定,侧重“订”,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

制定——定出法律、政策等,侧重“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48. 【珍藏】【珍爱】

祖母留下的那个手镯,她______了很多年。

珍藏——侧重“珍视、保藏”,其对象多为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感情等抽象事物。

珍爱——侧重“保护、爱惜”。

49. 【整顿】【整治】

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黑领导小组最近______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

整顿——使紊乱变为整齐,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整治——侧重对不法之人的惩治。

50. 【终止】【中止】

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决定______合同。

终止——结束,停止。

中止——中途停止。

51. 【震撼】【震动】

秦始皇陵兵马俑阵容庞大,______人心,用何种语言赞美也不为过,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震撼——指由于受到外物冲击而内心震动。

震动——主要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内心不平静。

52. 【逐步】【逐渐】

她正在______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

逐步——一步一步地,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指有计划地努力。

逐渐——渐渐,只用于事物的变化,且变化不具备明显的步骤。

参考答案:

1. 安详 2.包含 3.迸发 4.保障 5.必须 6.变幻 7.处事 8. 沉浸 9.承载 10.筹备 11.传递 12.怅惘 13.崇尚 14.篡改 15.渡过 16.遏止 17.反映 18.分辨 19.丰富20.浮躁 21.干涉 22.过度 23.工夫 24.汇合 25.荒诞 26.截止 27.界限 28.精湛 29.角逐 30.考查 31.窥探 32.流传 33.敏捷 34.牟取 35. 36.品味 37.启示 38.起用 39.审视 40.煽动 41.屹立 42.停滞 43.推卸 44.消释 45.熏陶 46.形式 47.制定 48.珍藏 49.整顿 50.终止 51.震撼 52.逐步

诗词鉴赏常考表现手法

1. 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 借景抒情

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 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 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 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 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 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诗中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8.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 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 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 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亦称“烘云托月”。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12. 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 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 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 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

2.词的近义词、拼音、意思及辨析

3.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4.近义词的三种辨析方法

5.精神与心理辨析

6.诚信与信用之辨析

7.文化与文明的辨析

8.消化内科工作计划

9.消化内科医生年终总结

10.fancy的同义词辨析与例句

下载word文档
《消化的近义词及其意思与辨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