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问题辨析
“OBLIVIAT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真理问题辨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真理问题辨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真理问题辨析
真理问题辨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决不是一个僵死的、教条的学说。在我们许多人看来,关于真理论问题似乎早成定论,无可辩驳,似乎这个体系已经完美了。可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完美、封闭的理论体系是僵死的体系。其实,在真理论中,关于“客……
作 者:李悦书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刊 名:探求 英文刊名:EXPLORING 年,卷(期): “”(2) 分类号:B2 关键词:篇2:真理问题之我见
真理问题之我见
教科书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笔者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决不是主体被动地趋向客体,追求与客体的符合,而应是以主体为主导,“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作 者:庄惠娟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英文刊名:WOMEN'S ACADEMY AT SHANDONG 年,卷(期): “”(4) 分类号:B0 关键词:真理 认识论 超越 实践篇3: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
有关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
一、关于价值事实的本体存在 承认价值真理存在的'同志,为了区别于传统真理,便将真理看做了“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如袁贵仁同志便认为:“既然认识按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那么,真理按其对象的不同就可分为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1].
作 者:杨曾宪 作者单位:青岛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 年,卷(期): “”(1) 分类号:B018 关键词:篇4:对真理客观性观点的辨析
对真理客观性观点的辨析
哲学界通行的真理客观性观点与实践标准相矛盾,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论相冲突,背离了真理定义的基本要求,不符合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曲解了经典作家关于客观真理的'论断,其基本论据和推理过程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和内在矛盾,因而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
作 者:李校利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政法系,陕西,汉中,723000 刊 名: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B023.3 关键词:真理 客观性 实践 内容 意识篇5: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辨析
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辨析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其一显着特征就是计算机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广,这也使得数据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过去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仅仅是程序的附属品,而现在的系统大多以数据结构及数据为主体,程序已退居于附属地位。数据库正是数据结构和数据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对数据库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一定探讨。一、数据库的内涵和外延
数据库一词从英语database而来,简称db。顾名思义,数据库是计算机中存放数据的“仓库”。仓库建立在外存储媒介中,如磁盘、光盘等。〔1〕
有学者认为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它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贮介质上,它是多种数据集成,并可被用于共享。〔2〕根据《英汉计算机辞典》的注释:“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贮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3〕美国的知识产权教科书认为,“数据库是指按照现代化快速检索方式存放于计算机中的信息的有序的集合。”〔4〕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颁布的《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databases)指出:“数据库是指以系统、有序的方式对数据或其他材料进行编排,并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表现的独立作品或信息的集合。wWw.11665.COM”对于数据库的定义,这是比较全面的表述,揭示了数据库的三层含义:
第一,数据库是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
第二,数据库是一种编排有序的集合;
第三,数据库的作品、资料或其他材料均可通过电子的或其他的方式为访问者单独浏览和得到。
根据这一定义,反省目前许多法学书籍的论述,可见法学界对于这一概念确实存在一定误解:
(1)忽视非电子数据库
欧盟“数据库指令”指出,数据库可以是通过电子方式来表现的,但同时并未把数据库仅限定为电子数据库,数据库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数据库的电子化是一个过程,在完全电子化之前,可能存在于其他形式中,如电话电码簿、节目预告表、交通时刻表直至百科全书。有些数据库的建立可能根本不是为了电子化。这些非电子形式的数据库仍然属于数据库的范畴,只不过我们一般默认讨论的都是电子数据库,本文也不例外。
(2)混淆数据库、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数据库、软件、硬件和用户构成的系统。〔5〕数据库是数据的载体,将分散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列组织起来,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用户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请求,都是由它来完成。各计算机语言均有对数据库处理的专用算法,dbms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同一个数据库,可以采用不同的dbms软件来进行管理。因此对数据库的保护和对dbms的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
二、数据库保护辨析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数据库生产者都试图从技术途径来保护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但反保护行动的猖獗以及技术措施和采取制裁代价的昂贵,也迫使国际社会同时寻求法律途径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来保护数据库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可见,数据库的保护不能笼统而谈。
(一)数据库的技术保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保护
数据库的技术保护功能,主要是指电子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恢复。技术保护手段,着眼点在于如何保护数据库内部结构不被破坏,无论这种破坏是故意、是过失,或是意外事件。在这一层面上,其实并不涉及太多的法律关系,它不考虑因为数据库的非法复制、传播、使用带来的法律问题,因此在学术讨论中也就不能笼统讲数据库的保护,而是要讲清楚是就技术层面的还是就法律层面。
(二)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手段
对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手段:
1.数据库的版权保护;
2.数据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3.数据库的合同法保护;
4.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属于一种特殊的财产权,是针对数据库的内容而存在的排他性权利。〔6〕
三、数据库各种法律保护手段的评析
(一)版权方式对数据库加以保护,数据库生产者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版权保护,但其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1.原创性标准的不清楚致使大量数据库由于其缺乏原创性而被排除在版权保护体系之外
材料选择的原创性是很难做到的。数据材料的选择标准或表现为某一个主题,或表现为作者的主观好恶和情感,或表现为用户的需求,这些都不存在原创性。材料编排的原创性同样难以做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计算机程序,因为创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可以受软件版权保护这是无可非议的。对于数据库而言,通常驱动程序大致决定了数据在库中的结构安排和对应关系,原创性很难体现。
2.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版权方式陷入两难境地
版权方式保护的只是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的整体,并不延及构成数据库的数据材料,数据库中大量的材料不属于版权法要求的“表达”(expression),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反之,如果版权不但保护数据库的结构,同时还保护其中的数据、材料,则又会陷入另一困难境地:可能赋予了如电话号码这种不受任何保护的材料以版权,甚至可能将版权的保护扩大到思想层面,违背版权法的基本原理。
(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也有局限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下的数据库生产者享有反不正当竞争权,这种权利并不赋予数据库生产者对这些数据材料排他性的权利,因此他人既可以为任何非商业性目的的使用数据库生产者收集、整理的数据材料,也可以为了商业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整理相同的数据材料制作类似的数据库。比较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数据库生产者无权禁止他人收集、整理相同的数据材料制作相同的数据库,因此其权利相对较弱。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范围与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执法机关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很难确定,数据库生产者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也不太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利用合同法可以许可并限制他人使用数据库,但也还是存在弊端
其一,数据库生产者享有的具体权利不明确;其二,合同法只能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无法对付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即如果他人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数据库的数据、材料等,数据库生产者无法依合同法制止其行为,同时,如果他人通过正当使用数据库而剽窃数据库的选取标准与编排方式应用于自己的数据库制作,合同法也无可奈何,也只能作为数据库生产者加强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已。
(四)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争议比较大
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充分保护数据库投资人的利益,反对者认为忽略了公众的利益,会导致信息来源垄断,阻碍信息传播。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与版权保护的标准与原则不同,后者只保护有原创性的表达,思想不受保护,而前者根据所谓的“血汗原则”,只要数据库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有了投资,就有权控制他人对这些数据的使用。
四、对于数据库立法的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一个“信息贫国”,更需要加强对本国数据库产品的法律保护,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的制定,维护自己使用数据资源的权利。根据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受限制的信息权取代版权保护数据库
数据库在版权保护上遇到困难,美国、欧盟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在探索关于数据库除版权法外的特殊权利保护,即前述的最后一种保护方式,它在本质上就是关于信息权的保护。
采用信息权保护数据库,有着其独特的优点。享有版权的作品要具备原创性条件,信息权客体并不要求这一点,而且非作品的无形财产(如专利技术)也可以享有信息权,数据库当然可得到合理的.保护;版权保护的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内容是不保护的,而信息权保护的正好与之相反,保护的是信息的相关内容,对于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可以明确地给予保护。
欧盟“数据库指令”明确规定了信息权的内容:数据库信息权有两项内容,即提取权和反复利用权。提取是指采取任何方法或以任何形式,将数据内容的全部或实质部分永久或暂时到别的载体上。反复利用是指通过销售拷贝、出租、联网或其他传输方式将数据库的全部或实质内容以任何一种形式提供给公众。数据库信息权都是排他性的,根据“指令”规定,数据库信息权的保护期为,自制作完成当年的1月份起计算。〔7〕
然而,数据库的生产与利用二者关系微妙,数据库是材料的数字化,这并不影响数据库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必须是双方利益均衡的产物。〔8〕由于数据库特殊权利危及到合理使用制度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一定的限制,具体限制方式可以参考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为了说明、解释、举例、评论、批评、教学、研究或分析的目的,传播或摘录数据库的合理行为;
2.为了教育、科学或研究等非商业性目的,传播或摘录数据库内容的行为,但不得对数据库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市场或相关市场造成重大损害;
3.传播或摘录数据库中的单个信息或数据库内容的非实质部分的行为,但是恶意的重复或系统性的行为不在此列;
4.仅仅为了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而传播或商录信息的行为;
5.政府部门因实施调查、保护或情报活动传播或摘录信息的行为。
(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是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也是知识产权法的生长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原则性特点来补充具体知识产权法的不足。〔9〕不享有版权的数据库,除了信息权保护方式之外,还可以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数据库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从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所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看,“搭便车”行为似乎并未列入其中。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搭便车”的各种行为,将数据库的非法复制、传播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范围之内。
(三)积极参与数据库国际立法
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是信息贫国,信息不对称又继续拉大了贫富差距。欧盟“数据库指令”、美国h・r・3531法案以及wipo提交外交会议讨论的“数据库条约草案”几乎一致提出要对数据库实行“特殊权利保护”,即对数据库实施信息权保护,对数据库保护延及构成数据库的材料。我国是wipo的成员国,也是wto的成员国,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旦“特殊权利保护”被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虽然数据库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获取将更加艰难,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我国应该积极参加数据库的国际立法,完善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争取一个折中的方案,不仅考虑到数据库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同时也保证数据库竞争者、使用者合理地获取数据库信息的权利,实现数据库生产的最大效率与数据库产品的公平利用双重目标。
篇6:当代信念问题辨析
当代信念问题辨析
信念问题在当代社会的凸现.当代信念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多个层面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当代中国人的信念有新的'拓展.社会转型期人们信念产生动摇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深入分析并从理论上给予回答.
作 者:俞启义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政法系,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R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年,卷(期): 1(1) 分类号:B821 关键词:精神追求 当代信念 价值观 与时俱进篇7:考研政治知识点:真理原理难点辨析
考研政治知识点:真理原理难点辨析
真理原理难点辨析.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它是以往实践和认识已经达到的成果,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它是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又是一个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黑格尔曾以下雨好不好为例说明真理的具体性,抽象地、简单地说下雨好还是坏,都不是真理。如果久旱逢甘霖,说下雨好才是真理,因为它符合客观实际;如果霪雨不止,再说下雨好就不是真理,而成为明显的谬误。
三、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篇8:对真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对真理问题的思考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在谈论着真理,并把追求真理、实现真理当作崇高的事业,哲学也历来把探索真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今天我就真理问题简单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作 者:张金武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CIRCLE 年,卷(期):2004 “”(6) 分类号:B2 关键词:【真理问题辨析】相关文章:
1.词语辨析
2.同义词辨析
3.真理的反义词
5.真理心情语录
6.议论文:浅谈真理
7.考研英语词汇辨析
8.辨析修改病句
9.according as,according to词语辨析
10.方位词语义辨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