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2022-09-07 08:37: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门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供大家参考。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篇1: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杨子之领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1)杨子之领人亡羊——

(2)吾不知所之——

(3)奚亡之——

(4)何追者之众——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 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后面的那个“之”)————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注:歧路亡羊和其阅读答案,希望能够促进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和增强文言知识的理解!

篇2: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邢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之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逐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

A.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君弟:您只管。 ..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再胜:第二次取胜。 ..

C.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率领。 .

D.士卒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 .

2、下列各组句之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上官大夫见欲夺之,屈平不与 ..

B.①赵急,请救于齐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指代前文中的“(田)忌” .

B.据其街路 指代前文中的“大梁” .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指代前文中的“庞涓” .

D.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指代前文中的“斫大树白”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 www.unjs.Com/news/55AE3EE9E53D9D21.html①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②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暗地里见到并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像对待客人一样的款待。

B.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对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对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对比,结果一负、一平、一胜,赢了齐王千金。

C.本文记叙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役”的故事,充分表现出孙膑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其中“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更是由于他通过仔细研究,充分掌握了敌我情况而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⑵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篇3: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歧路亡羊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画线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 )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 )

(3)歧路亡羊 ( )

(4)既反 ( )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结构助词,的;代词,羊;丢失;已经

2、杨子 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篇4:《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领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1)杨子之领人亡羊

(2)吾不知所之

(3)奚亡之

(4)何追者之众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后面的那个之)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篇5: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一)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2.补出省略成分。(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四、1.的 羊

2.杨子 邻人

3.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它逃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示例:不作分析,一味盲从,定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

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7.竖:僮仆(童仆)

8.歧:岔路,小道。9.奚:(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13.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15.竟日:终日,整天。16.既:已经。17. 损:减少。18.众:众多。19.奚:哪里。20.焉:语气词。21.怪:对 感到奇怪。22.既反:已经回去。23.命:教导,告知。24.获:找到,得到

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二)

1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 )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 )

18.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每个1分,共2分)①丢失②代词,羊

18、(2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19、(2分)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或:做什么事都不能慌张,要静下心来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篇6: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1. 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

(1) 既率其党 率:__________

(2) 多歧路 歧:__________

(3) 奚亡之 奚: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亡”

(1) 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_________

(2)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_____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亡: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中“歧路亡羊”用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面对错误,不能歧路亡羊,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应当谦虚,向周围一切人学习,而不能歧路亡羊,听不得不同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众说纷纭,我应冷静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否则就会无所适从、“歧路亡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学习知识方面进行思考,这则寓言有什么启示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 既率其党 率:率领。

(2) 多歧路 歧:不同的。

(3) 奚亡之 奚:哪能,怎么。

2.解释下列句中的“亡”

(1) 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丢失。

(2)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亡:与“存”相对,亡国。

3.指出下列句中“歧路亡羊”用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面对错误,不能歧路亡羊,不知所措。

不对,该句讲的是面对错误时候的状态,而歧路亡羊是指结果。

(2人应当谦虚,向周围一切人学习,而不能歧路亡羊,听不得不同意见。

不对,意义不相符。歧路亡羊是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该句不适用。

(3)面对众说纷纭,我应冷静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否则就会无所适从、“歧路亡羊”。

正确。

4.从学习知识方面进行思考,这则寓言有什么启示作用?

答:无论是学习什么知识,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不应该贪多,求全,或者盲目学习,应该有针对性。有明确的想要达成的目标。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领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1)杨子之领人亡羊——

(2)吾不知所之——

(3)奚亡之——

(4)何追者之众——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 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后面的那个“之”)————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篇7: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小题2】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分)

【小题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答案

【小题1】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

【小题1】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小题1】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1.《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2.歧路亡羊阅读和答案

3.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4.丞相牛公文言文阅读理解

5.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

6.刘善明文言文阅读理解

7.贤士隐居者文言文阅读理解

8.中郎将季布文言文阅读理解

9.《伤仲永》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1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下载word文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