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

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

2022-08-27 08:39: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触摸不到的心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

篇1: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

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中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减轻、阻断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 (08DF30)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化艺术科学课题重点项目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中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减轻、阻断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黑龙江省艺科立字[61号]

1.背景和目的

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协会报道:因使用不良设计或制造的产品而受伤的人,每年高达数百万以上。根据统计,造成产品外伤害的原因有35%是由于制造的缺陷;37%是来自设计上的失误,其余18%是由于警告或者警示不良导致产品使用者受到伤害。灾难性事故是由于潜在风险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结果,因此,研究如何阻断潜在风险对于预防灾难性事故有重大意义。

2.关于潜在风险因素

“做一件事情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然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句话暗示出:事物在看似正常的状态下,常常伴随着许多潜在风险因素。灾难性事故是显性结果,在没有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潜在风险就以隐性的状态存在其中。

2.1潜在风险的定义

风险指遭遇破坏、损失或危险的机会,有未来损失或破坏结果不确定性的特点。潜在风险因素指具有损失和破坏趋势的构成因素。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及时阻断灾难性后果的发生。本文仅分析产品设计领域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因此产品相关的潜在风险因素是指产品整体以至于最小的`零件在其设计、制造、运输、使用、保存等行为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隐患。

2.2潜在风险因素的种类

产品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设计缺陷;2.制造缺陷;3.行业标准、国家立法与监管缺陷;4.不当操作;5.不良警告或者警示标识;6.其它不确定的客观因素。以上这些都是产品中灾难性事故发生之前的隐性潜在风险变量。

2.2.1产品的设计缺陷

由于研发产品是靠各学科专家团队合作的结果,单纯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不能独自承担此任务,因此难免会在设计研发的时候存在设计缺陷,这也是产品中存在潜在风险的主要原因。

2.2.2产品的制造缺陷与行业标准、国家立法与监管缺陷

某些企业由于技术条件落后,产品未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不符合相应的行业、国家、国际规范和程序,生产的产品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2.3人机界面不合理与不当操作

人机交互界面如果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产品的使用安全和效率都会得不到满足。误操作是人机界面不合理的直接表现;另外,机械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带来诸如:挤压、剪切、缠绕、吸入、碰撞、刺伤或炸伤甚至爆炸等风险,不当操作是使这些潜在风险因素转化为灾难性事故的诱因。

2.2.4不良警告和警示标识

针对机械结构的不合理带来的诸如:挤压、剪切、缠绕、吸入、碰撞、刺伤或炸伤甚至爆炸等风险,产品没能给出适当的警示标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潜在风险转化为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而针对有毒作业环境或危害人体的高风险产品如果没有警示标识,或者警示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2.5其它不确定的客观因素

气候、温湿度、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也是潜在风险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3.限制性设计是阻断产品中潜在风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限制性设计的本质是设置障碍,阻断使用户在产品使用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

3.1限制性设计的分类

限制性设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限制使用者身份;2限制使用者状态;3限制操作自由度;4杜绝操作失误;5防止意外操作;6限制产品或设施的用途;7限制产品使用次数。

3.2如何进行限制性设计

在分析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限制性设计之前,我们必须探讨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①了解产品安全规范的基本要求;②收集产品的使用状态,以及使用者活动和意外伤害的分析,作为产品外观、结构设计的参考;③正确应用人机工学的统计数据,适当修正产品设计;④进行失误分析,彻底排除可能因设计不良而造成的直接或潜在的风险因素。

3.2.1设计失误分析

在产品设计研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以往失误设计案例的分析,及时阻断潜在风险因素:①产品是否在概念或构思上隐藏着对使用者的伤害;②使用不当的材质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⑨有些产品具有危险性,因此必须考虑辅助功能加以保护,④产品设定可能超出了使用者所具备的能力(如儿童用品);⑤是否因使用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无法预料阿伤害;⑥是否因长期使用该产品而导致的职业病;⑦产品的操作是否符合使用者以往的操作习惯。

3.2.2针对生产制造的行业标准、安全规范限制

产品在投产前必须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比对,产品必须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符合相应的行业、国家、国际规范和程序。

3.2.3针对使用者操作的限制性设计

应严格对操作过程进行人机工学分析:①包括通过明白易解的操作流程图和使用说明书,引导使用者进行正确的操作流程;②产品对人的操作动作反馈要迅速、明白,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可反馈过度;③对于不当操作及操作失误等非正常使用状态可能出现的风险,用危险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警告使用者,并对使用者的错误操作设置障碍。

3.2.4针对已知风险的限制性设计

如果使用者可能由于由于机械、电流、化学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对使用者进行防护设计,以防护罩、防护服等形式防止危险发生;某些产品有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情况,应在使用说明书里特别注明,并在产品上贴危险标识。

4.小结

本文旨在通过对产品中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探讨限制性设计原则的合理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限制性设计原则是产品设计中阻断潜在风险因素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江牧.《产品设计中有关人类安全的原则研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论文,3月.

2.江牧.《国外产品设计安全理论述评》,艺术百家,201月.

3. Donald A.Norma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Basic Books Inc.1988.P23.

4. Medical devices-Application ofrisk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 BSEN IS014971:.

篇2:不同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实证论文

不同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实证论文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在财务报表中有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效的审计意见而产生的风险。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防范,降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特征如下:

客观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错误提供保证,说明审计风险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审计工作,就存在风险。

普遍性:审计工作中处处都有审计风险,在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中也会出现审计风险。

可控性:不能彻底消灭审计风险,但是可通过合理的手段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和化解,使审计风险最小化。

二、舞弊审计下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1.舞弊审计中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现代舞弊审计的突出特征是客观审计,即在对被审计单位内制度评审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下实行抽样审计时,不论是在对被审计企业内部制度的审查,还是对其账户资金真实性的审查,都会受到舞弊审计方法的影响,舞弊审计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下的审计样本特征不能代表整体特征而出现错误。再者,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却忽略了舞弊审计下特有的审计成本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舞弊审计者一方面要履行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的职责,另一方面又必须从审计客体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舞弊审计情况越来越复杂的当下,审计人员必须寻求一个最佳点。在舞弊审计情况下,审计人员为了达到最佳点,往往在风险未暴露之前注重成本的低廉,注重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这就使得审计人员采取更节省人力和时间的方法,因此在舞弊审计下,审计风险可能性增大。

2.舞弊审计下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受到不同舞弊审计因素的影响,企业提供的审计财务报表中会存在一些错报、漏报以及失实的信息。

舞弊审计中的刻意隐蔽性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若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没有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审计,则将导致审计失败,出现审计风险。上述情况的发生将给依据注册计师审计报告进行决策的投资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投资者将会起诉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会降低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的认可度,使会计师事务所公正、公平和专业的形象受到质疑。

3.舞弊审计下被审计企业的利益驱动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若企业在利益驱动下,

蓄意制作虚假的财务报表,在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无法依据正常的审计风险制度完成审计工作,不能发现虚假信息,使得虚假的企业财务报表顺利通过审计,并且在企业中广泛使用,最终导致企业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现象的出现,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危机。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蓄意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被审计企业的审计结果与社会公众对审计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差距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

一 是 在 舞 弊 审 计 情 况 下 审 计 人员能力不足;

二是审计队伍不成熟、工作环境不成熟,因此使得被审计企业的审计工作质量难以让投资者和债权人满意;

三是公众对被审计企业目前的审计结果认识有偏差,使得舞弊审计中产生的审计风险逐渐加大。

三、舞弊审计下不同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

基于上文分析的舞弊审计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发现舞弊审计中,审计方法、人员素质与企业配合程度对审计风险均有较大影响,因此提出下述假设:假设:舞弊审计中审计方法、人员素质与企业配合程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正相关。

2.审计风险的衡量标准

Standard参数用于描述舞弊审计中,审计因素发生变化之后Standard值是1,变化之前Standard值为0.因为在舞弊审计中,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全面了解不同的因素对总体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就无法获取有效评估审计风险的指标。通常将公司财务风险、盈余管理风险和治理风险当成审计风险的替代指标,分析舞弊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敏感度的变化。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年末净资产为负数,则其是高财务风险公司;若公司每股收益处于0与0.01元之间,则其是高盈余管理风险公司;若公司当年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则称之为高公司治理风险公司。

3.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至期间境内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舞弊审计为研究初始样本。删除数据不全和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获得至20的平衡样本,最终取得2320个审计样本观测值,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 Winsorize处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审计意见样本不同类型审计风险年度分布情况。

表1描述了审计意见样本中三个审计风险替代指标的分布情况。分析表1可得,20在总样本公司中财务风险公司、盈余管理风险公司和公司治理风险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左右、2%左右、5%左右,年在总样本公司中财务风险公司、盈余管理风险公司以及公司治理风险公司所占的比例分别是9%左右、2%左右、3%左右。本文主要分析舞弊审计前后,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对审计风险的敏感度情况。

本 文 全 部 数 据 都 取 自 于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宄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通过Sata10.0计量分析软件完成文中数据的处理和统计。

4.检验模型和变量说明

根据上文的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下述多元回归模型以检验舞弊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对审计风险的敏感度是否发生变化。模型为:

其中, 是截距, 是变量系数, 显着为负时,说明审计准则变迁后审计风险降低。 至描述的是舞弊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概率对不同审计风险的敏感度变化情况, 为残差项。该模型从审计意见角度考察舞弊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敏感度的情况。其中各变量说明情况,如表2所示。

5.实证结果分析

关于审计意见样本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参见表3分析表3可得,样本公司审计意见的平均值为0.10,说明10%的样本公司获得标准审计意见。

表中的RISK_FIN、RISK_EM以及RISK_CG 均值分别为 0.07、0.02 和 0.06,说明7%的样本公司存在高财务风险,2%的样本公司是微利公司,存在高盈余管理风险,6%的样本公司存在高公司治理风险。说明舞弊审计下,公司财务风险、盈余管理风险和公司治理的审计风险依然较为严重。

对舞弊审计前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比例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可了解舞弊审计下如何干扰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敏感度。表4给出了舞弊审计前后,注册会计师对于高低财务风险公司、高低盈余管理风险公司和高低公司治理风险公司的标准审计意见比例均值差异的t检验结果。分析表4可得,舞弊审计前后,高低财务风险公司标准审计意见比例在审计准则变迁后降低,t检验不显着;低盈余管理风险公司和低公司治理风险公司标准审计意见比例降低,t检验不显着;高盈余管理风险公司和高公司治理风险公司标准审计意见比例都提高,t检验不显着。这些结果说明,舞弊审计中的三个因素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正相关,即注册会计师对这三个因素审计风险敏感度较高。

四、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依据舞弊审计特征可得,舞弊审计的三个因素同审计风险间具有正向关系,而检查风险同重大错报风险间具有反向关系。因为舞弊审计业务的良好结果是获取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在舞弊审计下,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被审计公司的治理质量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

1.舞弊审计中审计方法的选择

注册会计师开始进行审计时,选择审计方法前要全面分析客户的信息,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分析在舞弊审计环境下审计成功的可能性,对客户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最终决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合理的舞弊审计方法后,需要持较高的职业怀疑态度,合理安排注册会计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进行监督,并充分考虑舞弊审计下的不确定因素,规划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进行准确的预测。审计风险控制方案由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构成,综合性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测试来证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当得出的结论是风险低时,说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良好,那么通过少量的实质性测试就能得出审计结论,不存在风险。实质性方案使用主要是评估的控制风险高,也就是控制无效或者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这样注册会计师就不能信赖被审计单位所作出的结论,所以要使用实质性测试。如果预测舞弊审计下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高风险,则审计程序要倾向于实质性方法。

2.审计实施阶段的人员因素控制

通过实质性测试后,审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舞弊审计下的不同风险因素,整理和评估审计证据,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再次审核,统计审计测试结果和审计差异,完成舞弊审计下审计风险的全面评估,并将其同期望审计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审计风险是否处于安全的范围。

如果审计风险处于安全范围,审计人员直接提出舞弊审计下的审计意见;否则,审计人员需要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或者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的要求,确保舞弊审计下的重大错报风险处于合理范围,得出合理的审计意见。

3.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策略

舞弊审计下企业应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部监督和信息沟通,为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舞弊审计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的审计风险,实现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

(1)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应设置同企业发展目标、管理结构、规模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应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有充足的经费,确保其同其它部门保持独立,规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为舞弊审计下的内部审计提供优良工作条件。

(2)建立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企业应遵守《企业内部审计准则》以及相关制度,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企业要基于自身的生产经营特征,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以及内审风险控制机制,并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和内审工作流程。企业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落实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以及重大事项会审制度。

(3)改进内部审计方法。舞弊审计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充分使用网络技术,处理好同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融合人工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构建审计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资金运行、会计工作进行全面追踪,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实现舞弊审计下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舞弊审计因素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正相关,即方法选择越合理、人员素质越高、公司越配合,审计风险越低。因此,舞弊审计下审计的不同阶段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针对审计风险进行全方位、积极有效的控制,控制审计风险,提高舞弊审计质量,确保舞弊审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篇3: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学生激励因素的设计教育论文

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学生激励因素的设计教育论文

目前,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做好课堂听力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因为科学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提高学生的听力兴趣及水平。

一、听力教学设计中对教师角色的认定及要求

1.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选一些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或生活经历相关的听力材料,再辅之以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

2.在开始听力教学之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悉材料,为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打好基础。

3.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充分体现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教师要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教师的口语至少要标准,让学生听起来舒服,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激励

在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扮演的角色要充分重视,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选择多样的、丰富的听力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听力的内容可以是广泛的,听力的风格也可以是多样的。当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听力学习中渐入佳境。

2.减少学生的紧张感。减少紧张感可以让学生的状态轻松一些。如果把听力练习做成强化练习,那么在整个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如果教师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疲惫。针对这一点,教师至少应该严格控制时间,在听力练习过程中适当加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小幽默,让学生能够放松一些。

3.鼓励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做可以加强他们对听力学习的愿望,因为学生的态度是整个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而自信是成功的关键。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避免错误,打破现有的状态,去尝试着寻找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学的原材料要适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如果太简单,会使学生感到无挑战而失去兴趣;也不能太深奥,以免让学生丧失自信。老师应该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压迫感、紧张感、失败感,这些感觉都是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同时,要让学生带着轻松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如果学生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老师要给学生以微笑和赞许以倍增其自信;如果发现了学生的错误,老师应当耐心地指出原因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缺乏自信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

4.听力教学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于现实生活而不是考试。很明显学生对于在生活中能切身体会的知识接受得更快也更有兴趣。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应慎重考虑这一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听力教学,教师准备的材料却是关于美国著名的山脉的知识,学生不见得会全部接受,甚至会感到疑惑,能听懂却不能理解。但如果准备的材料是关于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或许就会事半功倍。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对于那些想在听力教学上有所突破并能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来说很有必要。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忘有所创造,灵活变动,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做教学设计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不同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更甚者,教学设计是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密切相关的,每个教师的每份教学计划都有各自的风格,因而教学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设计让学生多发挥创造性。

篇4:汉字造形方法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启示分析论文

汉字造形方法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启示分析论文

1象形性造字法——设计中的“仿生学”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随着物体外形的轮廓,用屈曲的线条绘出物体的形状,是汉字造字中象形性造形方法的写照。汉字象形性特征以甲骨文最为典型,如:“日”写成“”、“月”写成“”、“雨”写成“”等。观其形识其字,看其字懂其义,是汉字像形性造字方法最独特之处。日本著名设计家杉浦康平先生在《造型的诞生——图像宇宙论》一书中提到汉字是取材自然物象形态,造形的“象形性”是反映自然的造型,是与指事、会意、形声等统称六书汉字造字法的基本。汉字象形性造字方法从“人物之形,山川之形,草木虫鱼之形”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反映象形性造字方法的真实写照。汉字象形性造字法,处处都体现着现代仿生学的设计痕迹。研究物象的相似性是仿生学研究的基础,早期仿生学通俗定义为复制自然。人类较早就留下了各类模仿自然生态的痕迹,如新石器时代模仿鱼刺制作出骨针;以各种动物形态为原型设计制造的盛物器皿;借鉴植物叶片的齿形边缘中联想到“锯形”的原理等等。早期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制器尚象”相似性仿生造型多透着自然物象形态的特征,与汉字象形性造字方法如出一辙。仿生学科体现出对人类效法自然学科研究的认同。通过物象相似性研究,现代产品设计创新得到前所未有的跨越与创新。汉字象形造字是将三维物象转化为二维图形符号的设计,产品相似性仿生设计是从自然物象中三维或二维局部的仿生形态再设计,二者都积淀着相似共通的发展历史背景与设计实践历程。

2“以意构形”会意造字法——“形”“意”结合的设计

象形字依物象形态而来,能较好直观看出字的源生雏形,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复合表意性。会意造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字形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从而达到构字成分“字形”与“字意”的统一。例如,“明”意为“日”和“月”带来光明;“忐忑”二字,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多有描述。独体字是汉字中直观性的“形”和表意性的“意”象形文字组成,具有较好的独立“字意”和“字形”构成汉字部件,会意造字法正是建立在这种独体字表形与表意的基础上达到会意字“形”式与功能“意”的统一。若将组成会意字的独体字部件比作产品构件中的部件,以意构形,这里的“意”代表字或形的含义功能,“形”可以理解为表达体现汉字含义的造型。从独体字的字形就能看懂会意字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设计角度可以看成是“形”与“意”的统一,这与现代产品造型设计中提出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具有一致性。艺术起源于自然劳动,实用重于审美,产品设计亦有体现。通常而言,人们设计和生产产品有两个起码的要求:一是产品本身的功能,二是作为产品存在的形态。会意造字法中汉字具有的直观性和表意性,在汉字组合中对产品造型的设计也有启示。早期汉字形具有较直观的物象特征和表意性,从字意上理解就能找到和联想诸多产品形态及功能特征。如从会意字理解“轮椅”二字,可以很直观联想到“轮子”和“椅子”,二字组合成词“轮椅”,从会意造字的角度看,即组合形成有轮子的椅子。诸如此类从汉字包含形意的汉字较多,,南瓜与灯组成“南瓜灯”,弯曲的尺子组成“蛇尺”,电子书等都能从字意上联想到产品的形态和汉字语意的表达。这种从象形独体字到组成会意合体字再到汉字字词的组合关联,若从象形取象,会意取意的角度思考对探讨产品的新造型,新功能的衍生构想皆提供好的借鉴。

3“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造字法——设计

“以人为本”形声造字法“以事为名”,即依事物类别而定其名字造字的方法。是指在事物定名和造字时,先确定它在万物中的属类,再用表示这属类的文字来作新造字的组成部分,通过表示属类的形旁来了解字意或类别属性;“取譬相成”,依口语发音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标声部分,从而形成主“义”和标“声”的相辅相成的新字。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相比较,形声字可以因形见义,据形知音,汉字对事物的概括有了类属分类的规律。如:篮、筐、簸箕等,从篮、筐、簸箕等字形上的竹字偏旁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上形下声组成,形旁与声旁较好体现诸字属类义和音的结合。从产品特性看字,这种区别属类的方法也能较好诠释产品材料及造型的关系。(竹)篮、(竹)筐、(竹)簸箕等产品的类属都是竹制编织品。通过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达到音与义的一致性,这种形与音的跨界组合,打破了之前重形或重意的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是一种既考虑字的语音,也考虑字的语义来创造新字的构形方法。它在象形字、会意字的基础上由形旁和声旁部件组合而成。象形,表意字以“有形可象,有意可绘”为造字特征,其直观性要求对汉字新字的发展有一定局限。随着汉字发展由繁趋简成为趋势,象形、会意造字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从造形角度看,形声造字法属于“音义合成”的构形模式。形声字组字部件由两部份组成:即代表相同或相近发音字的声旁部件,代表字义或类属属性的形旁部件。其中一个形旁或声旁可以同多个汉字部件组合,充当多个汉字的偏旁。如用“胡”作声旁的字,读音都同“胡”相同,如“糊、瑚、湖、蝴、葫”等字。声旁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人们日常事物口语习惯的发音表达,它是人们长久生活积累对事物认知的表现;形旁借鉴象形字会意字基础而来。从某种角度来看,形声字的实质是中和了象形以形为主,会意以义为主的偏重,同时注重人们日常需要及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古人调和折中的中庸之道和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这也是汉字发展到今天,形声字成为汉字主要造字方法的原因。从产品设计角度看,形声造字这种“调和折中”,“以人为本”的造型理念,在今天的造型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折中统一”,设计“以人为本”的方法和理念多有应用和表现。

4“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造字法——具象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指事造字方法体现着具象化思维。具象思维强调对一切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态进行可感知的具象化的思维创作活动。象形字的象形性体现出具象化思维造字特征,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表意的标识符号构成新字,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提示性符号构成代表新的抽象事物的字。如“本”即树木的“根”,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之意,还有亦、甘等等。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着兼用抽象的记号和具体的图画以示字义来进行造字。抽象思维是人类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指事字体现一种抽象思维的造字法方法。在造字过程中,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进行提示,用标记符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如“上”和“下”表示一种抽象方位概括。汉字“一、二、三”,“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二,地之数也,从偶一;三,天地人之道也!”可以看出,指示字“字义隐晦,察知方能知意”的形意特征。“视而可识,察而见意”,道出了指示造字方法中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存在。中国道教中的太极阴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物,诠释了指示造字方法具象到抽象形的设计方法的概括。在产品设计中,具象思维是产品造型活动最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抽象思维是造型设计创新的必要手段和重点,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者是辨证统一,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无论是汉字造形还是产品造物的设计都应值得借鉴和思考。综上几种造形方法外,还有转注和假借。转注体现“用字法”,假借是“同音替代”口语中没有的字。它们在六书造字法中虽不属于造字方法,也不产生新字,但从其在汉字造字的作用发展来看,体现的是一种处时顺便,因势利导的思维。在中国传统造物观中也多有体现,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楼台亭榭,小桥流水,讲求借景拟物,善于“巧借”“适变”,才能达到一步一景,人与景的和谐。结语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至今天的方块图形符号,其形的发展经历了由繁入简、由形象到抽象、由图形到符号等的演变过程。汉字形的特征反映出汉字造形是“形与物的统一,意与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物的统一”,实质是对老子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汉字象形造字方法和产品造型设计思想中模仿自然,遵从自然法则的概括。鲁迅先生曾评汉字的造形之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是对汉字整体造形结构特征具有独特造型美的概括。汉字造形方法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启示,源自其造形与造型理念的共性,借助汉字独有的审美造形理念应用到产品造型设计中,从而达到产品设计“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目的,是产品造型设计所追求的。

【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相关文章:

1.对电气体系接触不良因素探析论文

2.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4.环境因素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论文

5.产品开发设计个人简历

6.浅析影剧院装饰设计需考虑的因素论文

7.中国古都形成因素论文

8.对交通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对策论文

9.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10.税务风险风险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word文档
《限制性设计对产品潜在风险因素的阻断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