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
“狮瓦辛格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
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前面一般有疑问代词呼应。读作wéi。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篇2: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
(1)表被动,读作wéi,相当于“被”,常和“所”组合。
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例.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读作wèi,相当于“给”“替”。
例.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读作wèi,相当于“对”“向”。
例.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读作wèi,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读作wèi,相当于“为了”。
例.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篇3:文言文之中“为”字用法
文言文之中“为”字用法
拼音:wéi
部首:丶
部首笔画:1
总笔画:4
笔顺:捺撇折捺
【详细释义】
wéi
①<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③<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④<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⑤<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⑥<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⑦<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⑧<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⑨<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⑩<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
⑾<动>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⑿<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⒀<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⒁<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⒂<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
⒃<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为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wèi
①<介>给;替。《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④<介>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⑤<介>被。《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何也。”
⑥<介>在……的时候。《晏子使楚》:“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为寿】席间敬酒祝寿。
篇4:初中文言文为字词义总结
初中文言文为字词义总结
(1)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4)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5)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10)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篇5: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篇6: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篇7: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初中文言文为字的用法】相关文章:
1.文言文常见词用法
3.以字文言文翻译
8.既字的用法及例句
9.初中文言文翻译
10.初中文言文大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