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2022-07-18 08:18: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ister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篇1: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四、计算与说理(4分+6分+5分+6分=21分)

1. 小明在家中看了CCTV―1的新闻联播节目,看到“神舟3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壮丽景象.当“长征2号”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瞬间,火箭底部涌出了巨大的白色气团.小明想到,这些白色的气团是什么呢?于是他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并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当火箭刚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台底,航天工程师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这样就巧妙的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你知道这些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吗?为什么大水池能起到保护发射台底的作用 文件大小: 15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2:八年级《声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声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五.创新题(共12分)

1.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请分别写出2个合理的场景.

2.两名宇航员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对方能否听到?为什么?如果要想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文件大小: 9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3:八年级《光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光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

五.创新题(14分)・・・・・・

1.(6分)小明从深井中打水时,由于拉绳断裂,不小心把水桶落到井底了.为了便于打捞,若他打算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后,利用反射光线照亮竖直的深井井底.如图 8已知当时的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30度的角,那么他应该让镜面与水平面成多大的'角度,才能满足需要.

2.(8分)现有如下器材:竹竿一根、平面镜一块、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照相机(即针孔照相机)一架、卷尺一把、课桌一张、木制直角三角尺一把.请选用必要的器材,估计旗杆的高度.要求至少采用两种方法.

(1)在图 9中画出你所用两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中旗杆已画好).

(2)就其中一种方法,在图中标出所测物理量的字母代号,并列出计算旗杆高度的表达式 文件大小: 15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4:八年级《电功率》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电功率》创新单元测试题

四.创新设计题(共8分)

1.(4 分)如图7-21所示方框中是电热锅的发热装置(未画出),它由3段阻值相同的电热丝组成,这个发热装置的电路与方框外的电路相连接,当开关S接到A点时为低温,接到B点时为高温,电源电压不变,在相同时间内,高温时产生的热量是低温时产生的'热量3倍,试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2.(4 分)黑夜摸开关很不方便,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带有指示灯L1(内阻很大)的开关S,和照明灯泡L2接入图7-22上相应的位置,使开关断开时照明灯泡L2熄灭,指示灯L1(亮;而开关闭合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熄灭.(请在各接入位置画上各元件,使电路符合要求. 文件大小: 62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5:八年级《欧姆定律》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欧姆定律》创新单元测试题

四.应用创新题(15分)

1.(4分)在某中学开展“STS”教育的科技活动中,小明同学用一泡沫塑料块,两节干电池,两个相同的'小电动机(带自制的螺旋桨),一根铅笔芯,一只开关,铜导线等,成功地制作了一艘可调速的电动船,并在学校获奖.如图6-60是他绘制的该电动船的简易实物图.

试回答:(1)铅笔芯在该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  (2)根据电动船的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 文件大小: 123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6:八年级《电流和电路》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电流和电路》创新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3分)

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_________、消耗电能的________、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

2.如图1所示为测电笔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必须用绝缘材料制作的是__________.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__________,笔尖接触电线时,如果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_______线.

3.电路中的电流是由电子的________形成的,电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从电源的______出发,经过开关和用电器,再回到电源的__________ 文件大小: 119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7: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创新单元测试题

实验题

1.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用下列指定的方法把它们判断出来.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方法一:从透镜的`结构特点来判断

方法二: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判断

方法三:从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判断

创新题(共10分)

没有放大镜,你能利用其他物体代替放大镜来观察地上的蚂蚁等小昆虫吗? 文件大小: 19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8:广州市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广州市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 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

2.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

文件大小: 309K文件格式: doc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9:八年级《信息的传递》创新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的传递》创新单元测试题

四.阅读与思考(共20分)

1.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请回答:

①(6分)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危害?

②(6分)你觉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候我们可能受到了电磁辐射?为了减小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文件大小: 9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10:光现象物理单元测试题

光现象物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图3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

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图4

A.0.1m

B.0.2m

C.0.3m

D.0.5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12.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13.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

15.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因此它是红色的;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_________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8题各7分;共16分)

16.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17.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的位置,同时还说明;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下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_______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______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实验次数像的情况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1倒立缩小实像2倒立等大实像3倒立放大实像4正立放大虚像

透镜像的性质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3)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

(4)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如图6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图6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1.八年级《电流和电路》创新单元测试题

2.八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

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4.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5.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答案

6.八年级物理测试题

7.立方根单元测试题

8.第二单元测试题

9.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0.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八年级《热现象》创新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