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2022-05-28 15:26: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戏是戏精的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1: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A.小肠B.口腔C.胃D.大肠

2.下列食物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脂肪、维生素B.矿泉水、蛋白质C.面包、氨基酸D.食盐、葡萄糖

3.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B.胆汁分泌过少

C.胃液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

4.组成细胞的主要的无机物是()

A.水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5.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无机盐C.脂肪D.糖类

6.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7.儿童缺钙可能会出现()

A.骨痛B.佝偻病C.骨质疏松症D.地方性甲状腺

8.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A.生吃新鲜水果B.熟吃新鲜水果

C.高温烹调新鲜蔬菜D.长期吃窖藏蔬菜

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A.蛋白质B.维生素C.胡萝卜素D.膳食纤维

10.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胆汁B.胃液C.肠液D.胰液

11.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

A.葡萄糖B.麦芽糖C.维生素D.氨基酸

12.医生从患者的一个消化器官中抽取内容物进行检查,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麦芽糖、还有初步消化的蛋白质等物质,这个消化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1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少吃盐B.不吃蔬菜 C.不吃早饭上学 D.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14.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

A.生产绿色食品 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

C.吃发芽的马铃薯 D.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

15.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组食物。

A.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B.含糖量高的食物

C.含蛋白质、磷、钙较多的食物 D.以上三项都是

篇2: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A.小肠B.口腔C.胃D.大肠

2.下列食物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A.脂肪、维生素B.矿泉水、蛋白质C.面包、氨基酸D.食盐、葡萄糖

3.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B.胆汁分泌过少

C.胃液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

4.组成细胞的主要的无机物是()

A.水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5.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无机盐C.脂肪D.糖类

6.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7.儿童缺钙可能会出现()

A.骨痛B.佝偻病C.骨质疏松症D.地方性甲状腺

8.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A.生吃新鲜水果B.熟吃新鲜水果

C.高温烹调新鲜蔬菜D.长期吃窖藏蔬菜

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A.蛋白质B.维生素C.胡萝卜素D.膳食纤维

10.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胆汁B.胃液C.肠液D.胰液

11.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

A.葡萄糖B.麦芽糖C.维生素D.氨基酸

12.医生从患者的一个消化器官中抽取内容物进行检查,成分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麦芽糖、还有初步消化的蛋白质等物质,这个消化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1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少吃盐B.不吃蔬菜 C.不吃早饭上学 D.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14.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

A.生产绿色食品 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

C.吃发芽的马铃薯 D.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

15.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组食物。

A.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B.含糖量高的食物

C.含蛋白质、磷、钙较多的食物 D.以上三项都是

20、植物体花的________里生有花粉

A、子房B、雌蕊C、花药D、柱头

21、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柄B、花托C、花瓣和花萼D、花蕊

22、有的花能散发出香气,其作用是

A、招引动物来采摘B、招引昆虫来传粉

C、美化自己D、招引昆虫来采蜜

23、对异花传粉的正确叙述是

A、花粉依靠外力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B、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C、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D、花粉依靠外力落到不同株花的.柱头上

24、下列植物进行自花传粉的是

A、白菜B、小麦C、向日葵D、梨树

25、下列关于受精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的

B、受精卵是由花粉管和卵细胞结合而成的

C、受精卵是由子房和花粉管结合而成的

D、受精卵发育成果实

26、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融合后,将会

A、形成两个细胞,都叫受精卵B、形成一个细胞,都叫受精卵

C、形成受精卵,以后发育成种子D、形成受精卵,以后发育成果实

27、在过程花的结构时,不需要的是

A、镊子B、放大镜C、刀片D、滴管

二、填空

28、观察种子的结构时要按照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顺序观察。

29、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

30、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___________、一定的___________和充足的___________。

31、在无光的条件下,某种子也能萌发,这说明萌发___________光

32、种子能否萌发,决定于___________条件和___________条件。

33、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标志着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生长的阶段。

35、根尖是指根的___________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根尖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36、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区,此部位靠下部分细胞较___________,越往上越___________,因为这些细胞来自___________区。

37、一棵植物有很多根,这些根的总和叫做___________。直根系的主根比较___________,侧根比较___________,主根和侧根有___________。须根系由___________组成。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的生殖器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标志着植物体进入成熟阶段。

39、花粉从雄蕊的___________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___________上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其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0、传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桃花、油菜花等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芬芳,有的花还有蜜腺,这样的花通常是靠___________传粉的。而玉米、杨、柳的花不具有上述特征,但花粉多而轻盈,这样的花是借助___________来传粉的。

41.受精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都___________,子房发育成___________,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_。

42、将一枚花生果实剥开后,见到两粒花生豆。则形成这枚花生需要_____个子房,______个胚珠,受精时需要___________个卵细胞。

三、是非抉择

43、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都是由果皮、种皮、胚及营养物质组成的。()

44、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存在于种子的相同结构里。()

45、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

46、种子的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47、凡是种子的胚里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就是双子叶植物()

48、任何植物种子都含有水、无机盐、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

49、所以的种子里都含有水()

50、种子里所含的营养物质都是供种子萌发的能源物质()

51、水及无机盐在种子中的含量不大,对胚的发育没有作用()

52、主根上长出的根叫侧根,侧根上长出的根叫须根()

53、根尖的伸长区,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54、主根向下生长,侧根主要向四周扩张()

55、根尖的四个部分有明显的界限()

56、绿色开花植物根的组成、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57、所有的花都只有一枚雌蕊,数枚雄蕊()

58、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

59、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雌蕊和雄蕊缺一不可()

60、在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五、拓展与应用

61、所谓“母大儿肥”是说植物营养生长越旺盛则其生殖器官产量越高。请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方面加以说明此说法是否全面?

62、一位同学在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假设:潮湿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为此,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将10粒黄豆放在一只碗里,再覆盖一些潮湿的土壤;另10粒黄豆放在另一碗里,再盖上一些干沙土。然后把两只碗都放在冰箱里。7天后,拿出两只碗,发现黄豆种子一粒也没有萌发。他因此得出结论: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而潮湿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请你分析一下:他的探究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2345678910

CCDBCCCAAA

11121314151617181920

DDCADBBADC

21222324252627

DBBBABD

二、填空

28外、内29、胚芽、胚轴、胚根、子叶30.温度、水分、阳光

31.不需要32.内在、外界33.根、茎、叶、营养器官

34、种子萌发、形成幼苗35.顶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36.伸长、小、大、分生区37.根系、长而粗、短而细、明显区别、不定根

38.花、果实、种子、开花、结实

39.花药、柱头、传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40.昆虫、风

41.萎谢、果实、种子42.1、2、2

三、判断

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

篇3: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A.葡萄糖和水分B.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无机盐和尿素D.葡萄糖和无机盐

2、某人的尿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间多尿,其机能异常的结构最有可能的是()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膀胱

3、沼气是一种可燃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

A.氮气B.甲烷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4、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A.养料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C.尿素减少D.葡萄糖减少`

5、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单位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

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

C.膀胱的贮存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7、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物质是()

A.大分子蛋白质B.葡萄糖C.尿素D.各种血细胞

8、右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尿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小管D.肾小球

9、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含量增多的'是()

A、尿素B、氧气C二氧化碳D、蛋白质

10、高温下劳动一段时间的人,最适合的饮料是()

A、凉开水B、纯净水C、淡盐水D、葡萄糖液

11、代谢正常的健康人,下列液体中不该含有葡萄糖的是()

A、原尿B、尿液C、血浆D、组织液

12、尿液形成的部位是在()

A、输尿管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球

13、下列血管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

A、肾动脉B、肾静脉C、肝动脉D、肱动脉

14、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中都会含有的物质是()

①、蛋白质②、葡萄糖③、尿素④水⑤、无机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15、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

16、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完成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壁B、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D、肾小囊内壁和外壁

17、尿液中不能够含有的物质是()

A血细胞B、蛋白质C、葡萄糖D、以上三项都是

18、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连接肾小球的血管均为动脉B、连接肾小球的血管均为静脉

C、入球血管为静脉,出球血管为动脉D、入球血管为动脉,出球血管为静脉

19、肾的颜色为紫红色,主要原因是肾内含有()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小动脉

20、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A、水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尿素

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14分)

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人体的排泄主要由___________系统完成,_________是排泄的主要器官。

2.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大量,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将___________分解,并且释放出热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过程:、和分泌作用。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_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__________平衡,维持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5、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尿液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原因是。

篇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学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脂肪和蛋白质

2、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成()

A、葡萄糖B、二氧化碳和水C、麦芽糖D、氨基酸

3、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4、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A、胆囊B、肝脏C、胰腺D、唾液腺?

5、发炎时,()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A、红细胞B、血浆C、白细胞D、血小板?

6、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就会危及生命。()

A、5%B、10%C、30%D、20%?

7、贫血的原因是()

A、红细胞的数量过少B、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C、血小板数量过少D、A和B?

8、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的A型,在下列供血中,它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A、AB型B、B型C、O型D、A型

9、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A、食管B、胃C、大肠D、小肠

10、假如你和你的同学在一次见义勇为行动中,你的同学被罪犯用刀砍伤大腿,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此时该同学破裂的血管及你的应急措施应该是()

A、大动脉出血,打“120”紧急呼救的同时,用手指紧压在伤口上方进行止血,或用绷带在伤口上方紧紧扎住以止血

B、大动脉出血,在伤口处加压包扎后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

C、大静脉出血,在伤口处加压包扎后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

D、大动脉出血,打“120”紧急呼救的同时,用手指紧压在伤口下方进行止血,或用绷带在伤口下方紧紧扎住以止血

11、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12、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 肾脏 B、膀胱 C、 输尿管 D、尿道

13、关于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的共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要吸收二氧化碳B、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都要吸收氧气D、都要释放出能量?

14、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A、能量B、水C、营养物质D、氧气?

1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和氧结合,但不易分离

B、氧浓度高时和易与氧结合,氧浓度低时和易与氧分离

C、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不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但易分离

16、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从心脏的肺动脉向心脏中注水,水会从哪里出来:

A、上、下腔静脉B、肺静脉

C、主动脉D、根本不能注到心脏里去

17、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

A、多吃含脂肪高的食物B、多吃好的零食

C、为了体重不猛增,尽量少吃或不吃D、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18、下列物质中,能直接在小肠中吸收入血的是()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葡萄糖

19、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多的是()

A、鱼B、小麦C、牛奶D、芝麻

20、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A、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的含量B、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一样多D、氧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21、具有重吸收功能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体

22、通过下列哪个环节,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A、肺通气B、肺的换气?

C、组织气体交换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3、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

A、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

C、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D、膈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

24、下列哪些物质排出人体的过程不属于排泄?()

A、二氧化碳B、水和无机盐C、食物残渣D、尿素

25、小明在削铅笔时不慎被小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破了皮肤的()

A、表皮角质层 B、表皮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26.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A、尿 B、原尿 C、动脉血 D、静脉血

27.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A、动脉 B、静脉 C、神经 D、毛细血管

28.如果胃的`结构发生了病变,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9.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A、胃 B、咽 C、大肠 D、肝脏

30.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

A、调节体温 B、释放能量 C、气体交换 D、排出废物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连线:请将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5分)

a、缺维生素A1①、坏血病

b、缺维生素B1②、佝偻病

c、缺维生素C1③、贫血

d、缺维生素D1④、夜盲症

e、缺铁1⑤、脚气病

32.判断对错(5分,每题1分)

1.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因为呼吸道有洁净空气的作用,所以空气质量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3.通常所说的血压是静脉血压,心室收缩时,血压最高;心室舒张时,血压最低。()

4.经常体育锻炼,每搏输出量大,心脏能够较持久工作,利于健康的生活。()

5.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识图作答:

33.下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①图中A过程叫,B叫;

②图中结构:a是,?b是,

c是,?d是;

③血管e内流的血是血,血管f内

流的血是血;

④a中的氧气进入b中,b中的二氧化碳

进入a中,这个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⑤c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产生的。

45.(14分)根据下面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8分)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1.______2.3.4.

5.__6.7.8.

⑵(6分)图中由2到3的循环途径为__________循环,其主要作用是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运走细胞代谢产生的________;由4到1为________循环,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离体的羊心脏肺静脉注水,水流出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2、能使吲哚酚褪色的维生素是。

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其功能是。

5、肾单位由、、构成。

篇5:七年级生物单元预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45分)

答案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温度C.狼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A.捕食B.竞争C.合作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哈维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观察法

8.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A.阴暗、明亮B.潮湿、干燥C.温暖、寒冷D.食物多、食物少

9.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主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限制()

A.温度B.湿度C.阳光D.水分

10.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此适于生活在()

A.极地B.水中C.荒漠中D.高山上

11.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适宜的温度B.土壤中的微生物C.水分D.阳光

1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

13.玉米和水稻不能间作套种,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

14.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15.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16.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需要吸人氧气,呼出_________;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_________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17.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8.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等。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_________、作出_________、制定并实施_________、得出_________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

20.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了吗?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篇6:七年级第二单元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第二单元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

1、下列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国家诞生的是(  )

A、西周  B、商朝  C、东周  D、夏朝

2、下面几位国君不属于暴君的'是(  )

A、纣王  B、夏桀   C、周武王  D、周幽王

3、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4、商朝的建立是通过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交战的地点是(  )

A.涿鹿  B.鸣条  C.牧野  D.殷

5、使商王朝稳定下来,走向强盛的历史事件是(  )

A、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B、商王盘庚把都成迁到殷

C、大规模铸造青铜器  D、实行分封制

6、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B、残暴不仁

C、失去民心  D、诸侯争霸

7、下列王朝按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东周②夏朝③西周④商朝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8、春秋最后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阖闾  D、勾践

9、退避三舍与哪两国争霸有关(  )

A、齐晋  B、晋楚  C、吴越  D、燕赵

10、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的是(  )

A、出现了铁兵器  B、步兵成为主要的兵种

C、战争规模超过前代  D、各国都在边境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篇7: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西周B.商朝C.夏朝D.春秋

2.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3.周武王联合其它部落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阳城 B.殷 C.牧野 D.镐京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5.《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④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

A.①② 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7.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9.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B.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C.奴隶消极殆工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0.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1.战国时各国的改革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

A.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C.邹忌在齐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4.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金文B.甲骨文C.隶书D.楷书

1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16.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赵州桥

18.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卧薪尝胆D.立木为信

1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B.乱世出英雄

C.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

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

20.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吗?()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15分,共30分。

21、列举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列举五个这样的成语。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抗。楚悼王去世以后不久,贵族们就发动政变,吴起死难。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惨遭车裂而死。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②从材料二中商鞅的话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讲给大家听听。

③由材料一得知,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吴起和商鞅为此都付出了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并说出理由。

④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篇8: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2、D3、C4、C5、D6、D7、B8、A9、D10、C

11、D12、A13、C14、B15、D16、B17、A18、D19、C20、C

二、非选择题

21、仁义之师、卧薪尝胆、朝秦暮楚、合纵连横、退避三舍

22、①在诸侯争霸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②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国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进行改革。而且,只要是对社会和生产力在有推动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都要实行。

③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改革为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他人死了,但规格是成功的,毕竟,在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成为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消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23.(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2分)。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篇9: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作业题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作业题

一、选择题:

1.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D.食道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呼吸道 B.支气管 C.气管D.肺

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

A.鼻腔中的鼻毛能够阻挡吸入的灰尘

B.鼻腔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

D.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4.北欧人的鼻子要比非洲人的大,其原因可能是(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有利于空气的通过 D.温暖.湿润空气

5.下列关于“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黏液、灰尘和细菌组成B.痰是喉部分泌的黏液

C.痰经咳嗽排出体外D.为避免疾病传播不要随地吐痰

6.人们能够发音是因为呼气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震动了()

A.鼻B.咽 C.支气管D.声带

7.引起青少年哮喘病的主要原因是( )

A.吸入有毒气体B.工作场所粉尘多

C.细菌、病毒感染D.吸入花粉、兽毛等

8.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

9.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B.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C.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D.鼻腔→气管→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10.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肺泡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B.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D.肺泡壁是由软骨支撑

11.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的结构特征适应于()

A.温暖空气B.湿润空气C.进行气体交换D.保证气流通畅

1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经过( )

A.一层细胞 B.二层细胞C.三层细胞 D.四层细胞

13.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时获得的数据,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深吸气时的胸围92.8cm93cm92cm

深呼气时的胸围80cm80.6cm80cm

A.11cmB.12.4cm C.12cmD.11.8cm

14.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的最大容气量B.与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有关

C.胸围差越大、肺活量越大D.成人肺活量约在2500—4000ml之间

15.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实现了()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

16.严寒的冬天,教室若是长时间不开窗,有的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

不集中,这主要是因为教室里( )

A.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B.温度太高

C.氧的浓度太高 D.病毒和细菌太多

17.石灰厂、水泥厂或有些特殊的工厂,粉尘比较多,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容易患()

A.大脑炎B.尘肺 C.心脏病D.关节炎

18.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氧气 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19.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

A.肋骨上举,膈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上举,膈收缩而下降

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20.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1.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

A.肺泡内B.血液里C.心脏D.组织细胞里

22.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气体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略增④氧气含量略减⑤二氧化碳增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23.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正在()

A.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

B.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

C.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

D.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

24.吸气时,能正确反应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

B.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C.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

D.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25.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

B.呼吸频率比一般人快

C.肺比一般人的大

D.呼吸肌收缩力量较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

26.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了较多的(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2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不包括下列的( )

A.工业废水的排放 B.车辆、船舶的尾气

C.秸杆焚烧 D.打扫卫生扬起尘土

28.小王在住宅装修后,又购置了大量新家具,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有

害气体。下列哪项是除去有害气体的最佳方法( )

A.关闭门窗、喷洒大量的醋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C.喷洒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9.禁止青少年吸烟是因为( )

A.烟内含激素,吸入后会影响正常发育

B.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器官有害

C.烟内含有能让人兴奋的物质

D.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会反应迟钝

30.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二、非选择题:

31.右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

(2)痰是由[ ]和[ ]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它的壁由 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 围绕着,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呼吸道除保证气流通畅外,还具有 、 、 的作用。

32.右图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

(1)实验说明了气球在D 时胀大,在D 时回缩。

(2)通过以上模拟实验也可以说明:由于肌肉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时,肺便,肺内的气体压力就 ,于是气体就 ,完成一次吸气。

3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与丙瓶不同,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2)过一段时间之后,乙瓶中的现象是,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丙瓶内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

(4)由以上实验可证明:()。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1.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2.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3.第二单元测试题

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5.七年级生物科测试题

6.七年级下册生物测试题

7.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8.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9.高一政治第二单元测试题

10.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下载word文档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