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BM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1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可行性
1.1 数据源方面 在地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其价值体现于“唯我独有”,具有区域性、真实性、权威性、史料性、综合性等性质。经过图书馆长期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已成为广泛、连续、系统的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内容又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些充足的资源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2 人力、物力方面
大中型图书馆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文献管理知识,对计算机操作得心应手,同时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归纳、整序和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更是“本地通”,熟悉本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人物及事件等各方面情况,能够胜任建库工作。在物力方面,大中型图书馆普遍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开通了Internet等网络,具备数据库发展的条件。
1.3 技术方面
当前全球信息服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撑信息服务的数据库技术时时面临新的挑战。大中型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都比较雄厚,可对数据库的技术、设备进行论证,选择、设计好硬件、软件的系统环境,制订从建立、维护到应用的一整套规范标准和制度,并及时吸取、运用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技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利用。
1.4 用户方面
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是进行区域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我馆地方文献部接待的读者遍及各行各业,有农民、学生、学者、领导者、建设者,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后,网上读者还将不断增加。
2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2.1 调查论证
开发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必须考虑拟建数据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可根据馆藏特点,结合社会当前的热点,来决定专题的开发方向。同时,尽管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不排除其他机构或地方已有相同数据库开发的可能,因此,建库前要认真调查,避免重复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保证开发的产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地方文献资料工作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期必备步骤,是地方文献资料工作,即指以每一条地方文献信息为单元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地方文献中非正式出版物多,载体类型也多,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不仅隐含在这些文献中,从而使资料整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了解馆藏,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本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源,把分散在图书、期刊、报纸或其它类型载体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提炼出来,进行分类、整序、挑选、查重、审核,最后确定将哪些文献收入数据库。
2.3 著录标引
过硬的数据质量及良好的兼容性、共享性是网络环境下数据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规范、标准、科学的著录标引是数据库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著录要采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并严格遵循文献著录原则,标引则多参照《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献的史料特征十分明显,读者往往从特定的事物、人物、时间、地点的角度检索,用现行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地方文献,将有相当部分的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因为该表没有带地方特点的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汇,故进行主题标引时,除抽取表中已有的主题词,还应根据文献的特征,直接从中选取有检索意义的、符合读者检索习惯的词汇,增加关键词标引。总之,结合各馆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文献的特点,在建库前制定具体的著录标引条例和细则,使建库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应遵循的原则。
2.4 上网传输
有了高质量的数据库,还需要实现传递网络化,使建成的数据库流动在网络上,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知识。1月湖南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界首开先河,其“地方文献长廊”网页正式上网运行,下设“湖南地方志”、“地方报纸重要信息索引”、“湖湘人物”、“湖南地方文献”等21个子栏目,数据总量为107MB。这是目前图书馆网站少有的、专门以地方文献为主题的网页,值得各图书馆参考和借鉴。
3 当前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类型
3.1 标准化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是文献开发和其它类型数据库建立的基础,是地方文献业务工作自动化的必要前提。目前,大多数省级图书馆没有馆藏地方文献书目,即使一些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图书馆,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地方文献书目体系,更遑论全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故而应把建立高起点、标准化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摆在首位。
3.2 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
地方文献中隐含的信息资源既丰富又分散,面对汗牛充栋的纸质文献,读者往往难以查找、识别,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图书馆不能满足简单的书目型数据库的建立,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分析本地地方文献中的多种知识信息资源,确定专题范围,把分散在不同文献中的富有价值的相关信息提炼出来,按一定的体系加以组织编排,建成有浓郁地方特色、稳定实用的专题数据库,其内容可涉及地方史志、年鉴、人物、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人文地理、民族概况等。
3.3 高质量的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包括书名(篇名)、作者、正文、图像、参考文献及摘要、关键词等数据。我们可选择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的地方史料、人物资料、有长效价值且为读者反复使用的资料编制成全文数据库,那些富有代表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并在馆藏中占有一定优势的地方文献亦应是建立全文数据库的对象。全文数据库的建立,即使读者能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方便快捷地检索到全文内容,又起到永久保存地方文献资源的作用。■
篇2: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4.1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或决策者,必须系统地了解、掌握所辖区域的全面情况,并对该地区具有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地方文献正是一地的综合反映,它兼容并蓄,从各个角度记录、研究和探讨该区域方方面面的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能使管理者或决策者对所辖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及自然生态、物产、民俗等诸多因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研究,避免决策时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例如,广西是个多山地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入,20世纪6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为1800多万亩,到80年代已增加到3200多万亩,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应引起各级、各行业领导者、决策者的警醒。又如广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境内有丰富的钟乳石资源,近年来许多不具科研科旅游观赏价值的钟乳石被开采,致使钟乳石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人大委员的重视,频频来我馆查阅有关资料,并草拟了保护钟乳石的提案。可见,针对本地区特点建成地方文献数据库,将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大的参考作用。
4.2 为科学文化研究服务
地方文献集古今科学文化成果之大成,既可横陈百科,又可纵观千年,其中蕴藏着丰富信息资源,具有极高的参考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历来是后人编史修志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是专家学者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对象。古往今来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和科研成果都得益于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以修志为例,我馆地方文献部藏有大量古籍、方志及解放前书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编写《广西财政史》、《南宁市粮食志》、《容县志》等一大批史志书籍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编史修志人员对图书馆提供资料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治学严谨的外地读者感叹,为了查找资料,他们不得不多次往返于省城与住地之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旅费,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如果省级图书馆能将相关的地方文献建成计算机数据库并上网运行,那么很多时候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所需要的资料。由广西图书馆和广西通志馆合编的《广西文献资料索引》一书,反映了上起秦汉,下至民国时期广西历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历史事件、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资料线索,曾为读者查找原始资料发挥了极大作用,进入信息时代后,读者已不满足于手工检索,对图书馆提出了检索自动化的要求。
4.3 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学等新兴学科方兴未艾,人们纷纷努力寻求本区域的最佳发展模式,寻找本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地方文献中有关地理、矿藏、物产、气候、人口、农工商业、民族民俗等资料丰富真实,可为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共假日的增多,地方旅游业悄然兴起,得益于众多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广西旅游行业打出了“广西人游广西”的旗号,开发了多条新的旅游路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仅靠广西人游广西还远远不够,如何吸引更多的外省人来广西旅游?如何让人们了解广西除了桂林山水,还有更多值得一游的地方?笔者认为,由图书馆牵头建立广西旅游数据库不失为一条宣传广西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
4.4 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记载的灿烂文化、杰出人物、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等,既是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源泉,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广东潮汕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有“国内有个潮汕,海外亦有个潮汕”之说,因居住在国内的潮汕人口有1000多万,侨居海外的潮汕人也有1000万,他们共同拥有的潮汕文化非常独特。1月文化部批准立项《潮汕文献数据库》,由广东揭阳市榕城区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潮州谢慧如图书馆共同承建,内容包括潮汕文献书目、潮人著述全文、地方志全文、潮汕地方性法规全文、潮汕名胜古迹多媒体、潮汕名人传记全文以及潮人社团多媒体等,它将对于弘扬潮汕文化、发展潮汕经济、加强国内外潮汕人的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出处〕 现代情报 (10)
篇3:宁夏地方农业文献题录数据库的建立及其信息服务
宁夏地方农业文献题录数据库的建立及其信息服务
摘要 数据库收录区内外200余种期刊中报道宁夏农业科研及生产的文献近6000篇,内容涉及农业、林业、园艺、畜牧、兽医、生物、水产、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科学等专业。数据库管理系统分为数据维护和检索两部分:以VFP5.0为后台数据库,Delphi4.0为前台开发工具实现文献数据的录入和修改;采用WindowsNT或Windows98个人服务器为系统平合,支持Asp服务,并以ODBC连接VFP,数据库实现文献检索。
1 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文献加工处理、存储及检索等业务逐渐被网络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检索所替代。在共享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本地特色数据库,投身于新兴的网络信息服务业,是传统信息服务面对网络信息革命做出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我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实现我区农业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发展高科技农业,而先进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迄今为止,我区仍缺少对全区农业文献进行全面收集和报道的信息系统。查找我区农业文献只能通过国内公开出版的检索工具,包括农业数据库及书本式检索刊物,但由于其收录文献的选择性及我区农业刊物发行范围偏窄等原因,我区农业文献在国内检索工具中的收录率极低,从而影响我区农业信息广泛而快速地传播和交流。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地方农业文献信息的需求,促进我区农业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和高效利用,我所建立了宁夏地方农业文献题录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向区内外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信息服务(网址为:http://www.nxagri.com.cn或168.160.158.211)。
2 数据库的建立
2.1 收录范围
我国疆域广阔,各地区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记载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科研活动的农业文献也随之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宁夏地方农业文献是针对我区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及科学研究成果而撰写的,因此对我区农业生产及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区的农生产、科研活动及科技成果主要反映在《宁夏农林科技》、《宁夏农学院学报》、《宁夏畜牧》、《宁夏科技》、《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等区内刊物上。但随着我区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及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反映我区农业科研及生产憎况的文章,特别是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区外刊物上。“宁夏地方农业文献题数据库”收录区内外200 余种期刊中报道我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的文献近600o篇,它不仅收集了我区农业专业及综合性期刊自创刊至今的全部涉农文献,而且涵盖了我区作者发表在区外农业及相关学科刊物中的文章,内容涉及农业、林业、园艺、畜牧、兽医、生物、水产、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科学等专业。该库是对我区农业文献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和挖掘,它从文献积累的角度反映了我区40年来农业科研及生产所取得的瞩目成就。
2.2文献前处理
文献前处理的关键环节是文献标引工作,它包括分类标引、主题标引。我们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每篇文献给出1个分类号,主题标引则依据《农业科学叙词表》和《生物科学叙词表》,每篇文献给出1-6个主题词,词表中没有的词则经过标引人员磋商给词,统称为关键词。
2.3数据库结构及其维护
采用们Visual Foxprp5.0建立数据库,设置检索号、题名、著者、著者单位、母体文献、发表时间、分类号、关键词1-6等13个字段。以VFP5.0为后台数据库,Delphi4.0为前台开发工具实现文献数据的录入和修改。
3 网络信息检索系统
3.1检索系统设计
检索系统以Windows NT或Window98个人服务器为系统平台,支持Asp服务,采用Fontpage2000及Asp语言为网页制作工具,并以ODBC连接VFP数据库实现文献检索。
3.2检索系统功能
用户查找信息既可从题名、著者、分类、关键词、发表时间、母体文献等途径单一检索,又可通过这些途径的相互组配进行限定检索。检索系统不仅功能完善,而且方便快捷,易于操作使用。检索结果可从网上直接下载。该检索系统不仅适合因特网信息检索,而且置于局域网上亦可开展信息服务。
3.3检索系统的其它用途
利用检索系统可完成对地方农业文献的统计、分析及地区农业科研生产发展的评价等。例如,统计宁夏地方农业文献的期刊分布、学科专业分布、年代分布及著者分布等,以此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我区40余年来农业科研和生产做出较为客观的分析。又如,通过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评价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的学术水平等。
4 因特网信息服务
4.1我区因特网信息服务发展概况
我区因特网信息服务自1995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网上信息资源匮乏仍然是制约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纵观我区因特网信息服务,提供数据库信息服务的网站为数极少,而与我区工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库不但数量少而且库容量小。因此,开发各种专业及类型的数据库,以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为我区工农业生产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4. 2完善我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
今年我区先后开通了“宁夏农业信息网”、“宁夏特色农产品信息网”等农业网站,为我区农业生产提供政策法规、科技、经济、农产品市场等信息。“宁夏地方农业文献题录数据库”的建成并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对我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当然,该库还有待于今后从扩大收录范围、增加文献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将题录数据库发展为全文数据库检索,是该库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甘利人等. 网络环境下传统情报服务业转型思考,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4)
2 李金甄,贾志宏,李香梅:因特网上的宁夏网站.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4)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1(2)
【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相关文章:
5.地方文献工作计划
10.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思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