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jmli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时间过的真快!升入中学已一学期了,新课程与你一起成长,相信你又掌握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变得更加聪明了,更加懂得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仔细思考,认真作答,相信成功将属于你――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精心选一选,一锤定音(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正确选项填入下面的答题卡中)
1、据统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0 067 000 000 000元,仍比上年增长9.0%。30 067 000 000 000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请下载附件:《-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地下载篇2: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计算(-2x2)3=
2.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人口约13亿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人
3.计算48×0.258=
4.(x+1)(x+2)=
5.(4a+)2=16a2+8a+
6.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7.若(x+P)与(x+2)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P的值是
8.计算31°29’35’’×4=
9. 计算:-a(-2a+b)=
10. 不等式-x-1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11.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x2-2(m+3)x+4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13. 已知 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大720,则多边形的边数为
14.已知4x-3y=2,当 时,x的取值范围为
15.某校规定期中考试成绩的40%和期末考试成绩的60%的和作为学生成绩总成绩.该校李红同学期中数学考了86分,她希望自己这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5分,她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至少应得多少分? 设她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考了x分,可列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
C、-(a-b)=-a+b D、-3a+2a=-a 2.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 )
A. B.
C. D.
3.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
A、3 B、3 C、5 D、4=180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C.若ab,则 D.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因式分解的是 ( )
A. B. 4
C. D.
6.已知 是同类项,则 ( )
A、B、C、D、
7. 如果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无解,那么m的 取值范围是 ( )
A.m=2 B. m C. m D.m2
8. 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6人,余3人;若每组7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 人,组数 为 组,则列方程组为 ( )
A. B. C. D.
三、解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24分)
1.计算:4x(x-1)2+x(2x+5)(5-2x)
2.已知,求代数式(x+y)(x-y)+(x-y)-(x2-3xy)的值
3.用乘法公式计算
(1)×
(2)199.92
4.计算(a+3b-2c)(a-3b-2c)
5.计算[(2x+y)2-y(y+4x)-8x]÷2x
6.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2x+3)2-(2x+3)(2x-5)>7x+54
四、(每题5分,共10分)
1.乘某城市的一种出租汽车起价是10元(即行驶距离在5km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km后,每增加1km加价1.2元(不足1km部分按1km计),现在某人乘这种出租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km?
篇3: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3、5页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为了了解全校七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骆老师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300名学生是总体B.每名学生是个体
C.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这个样本容量是50
3.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
A.22cmB.23cmC.24cmD.25cm
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a满足的条件是( )
A.B.C.D.
5.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6.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A.荡秋千B.地球绕着太阳转
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
8.已知实数,满足,则等于( )
A.3B.-3C.D.-1
9.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
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B.(-1,0)
C.(-1,1)D.(1,-1)
10.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A.0.8元/支,2.6元/本B.0.8元/支,3.6元/本
C.1.2元/支,2.6元/本D.1.2元/支,3.6元/本
二、细心填空,看谁又对又快哟!(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 .
12.若,则的值是______.
13.如图,已知∥,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14.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人.
15.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6.设表示大于的最小整数,如,,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②的最小值是0;③的最大值是0;④存在实数,使成立.
三、认真答一答(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02分)
17.(1)解方程组(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8.如图所示,直线、被、所截,且,求∠3的大小.
19.某校为了开设武术、舞蹈、剪纸等三项活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是.
20.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13号台风“鲇鱼”的有关信息:
时间台风中心位置
东经北纬
月16日23时129.5°18.5°
2010年10月17日23时124.5°18°
请在下面的经纬度地图上找到台风中心在16日23时和17日23时所在的位置.
21.今年春季我县大旱,导致大量农作物减产,下图是一对农民父子的对话内容,请根据对话内容分别求出该农户今年两块农田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22.某煤气公司要给用户安装管道煤气,现有600户申请了但还未安装的用户,此外每天还有新的申请。已知煤气公司每个小组每天安装的数量相同,且估计到每天申请安装的户数也相同,煤气公司若安排2个安装小组同时做,则60天可以装完所有新、旧申请;若安排4个安装小组同时做,则10天可以装完所有新旧申请。
①求每天新申请安装的用户数及每个安装小组每天安装的数量;
②如果要求在10天内安装完所有新、旧申请,但前6天只能派出2个安装小组安装,那么最后几天至少需要增加多少个安装小组同时安装,才能完成任务?
23.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
(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
(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
24.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
EF⊥CD于H,交AC于F,交BC于G。
求证:①∠CFG=∠CGF;
②
25.我们知道时,也成立,若将看成的立方根,看成的立方根,我们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也互为相反数.
(1)试举一个例子来判断上述猜测结论是否成立;
(2)若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篇4: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 -a2-b,非负数是:a2 ,非正数是:-a2.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Û 0和正整数;a>0 Û a是正数;a<0 Û a是负数;
a≥0 Û a是正数或0 Û a是非负数;a≤ 0 Û a是负数或0 Û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Û a+b=0 Û a、b互为相反数.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0,那么的倒数是1/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若ab=1Û a、b互为倒数;
若ab=-1Û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Û a=0,b=0;
(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七年级期末复习方法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中考考法研究的 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
七年级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思、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在学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例如: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某种规律?等等。另外,在做练习时,如遇到把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平方列成代数式时,你是否搞清楚这其中有哪几个不同的数量?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应该用哪些数学运算符号有序连接反映数量之间分层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文学语言转化为代数式语言,即。如果写成为那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到了初中,与小学学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要学习许多数学概念,特别是学有理数。由于数学概念是我们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它们。虽然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但它又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正数和负数、数轴、数的绝对值等)时,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概括出该概念的本质,看书时要抓住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就能把课本读“精”,“钻”进去,并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相信,会有一大批同学,通过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三、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
初一代数的数学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是解决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集的扩充”,即引进负数,把原有的算术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另一方面是解代数方程的原理和方法,即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列方程”取代“列算式”解应用问题。
数集的每一次扩充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自身矛盾的需要。有理数概念的建立,有理数性质的介绍,有理数运算法则的规定,这一切都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代数做了必要的准备。同学们在学习有理数一章时,希望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另外要特别重视提高运算能力,有过硬的运算基本功。为此,不仅能根据法则、运算规律、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使运算“合理、简捷、准确”。为了解决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局限性,人们想出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平铺直叙地用代数方程式表达出来。由于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也是数,因此,它们也可以按照数的运算的通性、通法进行运算,从而求得未知数所应有的值。同学们要充分注意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此,不仅要熟练掌握含数字的算术的变形和计算,更要切实掌握好含字母的代数式(目前主要是整式)的变形和计算,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一切都是为列方程解应用题而展开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体会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方程思想处理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我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学习方法,把握好数学学习的每个环节
许多数学学习好的同学,他们都有符合本人实际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诸如每个阶段能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认真自学、预习数学课本;带着“问题”专心上好每节数学课,积极思维;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每到一个单元结束时,做好复习小结,对知识和解题类型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考前认真进行准备,考后注意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另外坚持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活动,阅读数学辅导读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的系统工程,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坚持下去决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有高度的进取精神,刻苦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拼搏的学习毅力。我们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时着重克服一个缺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加强研究、讨论的风气,你追我赶,相互促进,使我们大家能在初一的第一学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预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篇5: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B:C:D:
2、文具店、书店、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在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行40米,又向东行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
A:玩具店B:玩具店东-60米C:文具店D:文具店西40米
3、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的方向上,那么这艘船位于灯塔的( )
A:南偏西50°B:南偏西4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
4、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的值为()
A:B:99!C:9900D:2!
5、“五一”黄金周期间,为了促销商品,甲、乙两个商店都采取优惠措施,甲店推出八折后再打八折,乙店则一次性六折优惠,若同样价格的商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比乙优惠B:乙比甲优惠C:两店优惠条件相同D:不能进行比较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不是单项式 B:是单项式 C:的系数是0 D:是整式
7、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A:与B:与C:与D:与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B:C:D:
9、下列各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
A:B:C: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9的倒数是_____;平方等于9的数是_____;
1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0.1,-,3,0,-;负分数是;整数是;
13、=_____′=_____″;
14、方程和方程的解相同,则;
15、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0,则∠BOD的度数等于_______;
16、∠1与∠2负余,∠2与∠3∠互补,∠1=34°,则∠3=;
17、小华的妈妈为爸爸买了一件衣服,用了a元,已知衣服按标价打六折,则这件衣服的标价为__元。
1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9、根据规律填空:;9;16;
25……你能很快算出等于多少吗?;
20、用火柴棍象如图这样搭三角形:你能找出规律猜想出下列两个问题吗?
(1)搭7个需要根火柴棍;
(2)搭n个三角形需要_________根火柴棍。
三、解答题(共70分)
21、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⑴、11+(-22)-3×(-11)⑵、-9÷3+(12-23)+32
⑶、⑷、-32×2-3×(-2)2
22、解方程(每小题5分,共20分)
⑴、5x-7=3x+6⑵、4(y-2)-2(y+3)=5
⑶、⑷、
23、(6分)已知:,其中
24、(6分)一只小虫从点A出发向北偏西30°方向,爬行了3cm到点B,再从点B出发向北偏东60°爬了3cm到点C。
(1)试画图确定A、B、C的位置;
(2)从图上量出点C到点A的距离(精确到0.1cm);
(3)指出点C在点A的什么方位?
25、(6分)已知多项式3+-8与多项式-+2+7的差中,不含有、,求+的值.
26、(6分)如图,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⑴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⑵与的和为多少度?为什么?
27、(6分)景新中学组织初一学生到“红梅德育基地”军训,基地分配给该校宿舍若干间。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则少12个床位;如果每间宿舍住9人,却又空出2间宿舍。问该校参加这次军训的学生有多少人?
篇6: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柱体、锥体、球体,并能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2、能了解直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判断和制作几何模型。
3、能描绘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
4、了解截面,能想象截面的形状。
5、经历几何体的展开、折叠、切截等活动,激发好奇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4、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5、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甲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否形成乙图的棱柱?如果能形成,回答:
(1)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有什么关系?
(2)哪些面的形状与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不能形成,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按顺序将上、下两个五边形折叠到所在长方形同侧,然后对着五边形的边依次折下去,就能形成右边的五棱柱。
(1)这个棱柱共有5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相同。
(2)五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一定完全相同,其侧面都是长方形,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注意:从展开图折叠成棱柱,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而把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得到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例题2: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否展开成如下图所示的图形?
分析与解:解答此类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要掌握一些技巧。(2)中有五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正方体表面不可能展开成这种图形。(7)中有七个小正方形,这就更不可能了。一般来说,有四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侧各有一个小正方形,都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因此,正方体表面可以展开成(1)、(3)所示的图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或用手折叠可知,正方体表面也可以展开成(5)、(6)所示的图形,但不能展开成(4)所示的图形。即(2)、(4)、(7)不可能,其余都可能。
例题3:请你设计一种方法,用平面去截正方体使得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正方体相邻的三个棱上各取一点,使这点到这三个棱的交点距离相等,连结这三个点得到三条连结线,沿这三条连结线用平面去截,所得的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见下图
注意:做此类题目时,应先充分想象一下,然后操作,以保证正确性。
例题4: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甲、乙两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们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分析与解:本题可根据俯视图确定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列数,然后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注意:从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时,应从左到右找每列个数最多的作为该排的个数。
例题5:如图,是由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请在俯视图中的小正方形中填上该位置上的小立方体的块数。
分析与解:由主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行第1列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同理可知俯视图右上角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由左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列中的两个正方形中都有两个小立方体。
篇7: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温故而知新。
2.促进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发展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测查考核进行全面、科学、轻松愉快的评价,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复习内容
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统计与概率
1.能熟练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进一步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1.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
三、时间安排
复习内容
课时安排
每课时复习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
2
1.数数。(正数、倒数、单数、双数)
2.回顾数位的认识。
3.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
4.反馈练习。
篇8: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2
1.回顾加减法的意义。
2.巩固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分类比较、统计整理
1
1.回顾分类比较的'方法。
2.回顾数据整理的方法。
3.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图形与位置
1
1.进一步巩固所学图形的特征。
2.说说认识方位的要领。
3.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综合复习
3
1.综合练习
2.查漏补缺
四、复习方法
1. 20以内数的认识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数练习,通过直观的计数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
(2)反馈练习。
2.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的方法,以及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分类比较、统计整理:
引导学生回顾分类比较的方法、数据整理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图形与位置:
引导学生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要领,与生活实际结合进行反馈练习。
5. 针对复习内容进行随堂测查,根据反馈出的问题加以指导。
6. 综合测试,查漏补缺。
篇9:初中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12345678
答案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A.±3 B.-3 C.3 D.9
2.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3>b-3B.3a>3bC.D.-a>-b
3.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BCD
4.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12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12名运动员是总体B.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样本容量为100名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5.不查表,估计的大小应在
A.5~6之间B.6~7之间C.7~8之间D.8~9之间
6.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的条件有.
A.B.
C.;D..
7.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
(1)ABCD
8.在某校举办的足球比赛中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班足球队参加了12场比赛,共得22分,已知这个队只输了2场,为求此胜几场和平几场.设这支足球队胜x场,平y场.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A.B.C.D.
二、认真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
9.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012,-2013)在第______象限.
11.在实数0,,0.73,,中,无理数有________.
12.如下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
∠1=50°,那么∠2=__度.
13.x的3倍与2的差不小于5。
14.如果正数x的平方根为a+2与3a-6,则=________.
15.不等式2x-5≤0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_.
16.写出一个解为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共72分)
17.(10分)用适当方法解方程组
(1)
(2)
18.(10分)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1)解不等式2x-3<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9.(5分)若A(2x-5,6-2x)在第四象限,求x的取值范围.
20.(6分)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SABC的顶点在格点上。
且A(1,-4),B(5,-4),C(4,-1)
(1)画出SABC;
(2)若把S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
得到SBC,在图中画出SBC,并写出B的坐标。
21.(6分)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60°,∠ACE=36°,AP平分
∠BAC,求:⑴∠BAC的大小;⑵∠PAG的大小.
22.(6分)如图,是某市部分场所位置的简图,若以火车站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其它各点的坐
标分别为:
市场坐标(,);体育场(,);
文化宫(,);宾馆(,);
医院(,);超市(,)。
23.(6分)某学校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开展体育活动一小时,共开设了排球、篮球、羽毛球、体操四项体育活动课.全校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体育老师在所有学生的报名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结果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统计图解答:
(1)体育老师随机抽取了名学生,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届“排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扇形统计图;
(3)若学校一共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报名参加“蓝球”这一项目的人数。
24.(8分)某校举行文艺节汇演,评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学校决定给获奖的同学发奖品,同一等次的奖品相同,并且只能从下列所列物品中选取一件:
品名小提琴运动服笛子舞鞋口琴相册笔记本钢笔
单价(元)12080242216654
(1)如果获奖等次越高,奖品单价就越高,那么学校最少要花多少钱买奖品?
(2)学校要求一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二等奖品单价的5倍,二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三等奖品单价的4倍,在总费用不超过1000元的前提下,有几种购买方案?花费最多的一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25.(8分)师生积极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在得知灾区急需帐篷后,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帐篷厂采购,该厂生产的帐篷有两种规格:可供3人居住的小帐篷,价格每顶160元;可供10人居住的大帐篷,价格每顶400元。学校用去捐款96000元采购,正好可供2300人临时居住。求该校采购了多少顶3人小帐篷。多少顶10人大帐篷?
26.(7分)已知:如图,CD⊥DA,DA⊥AB,∠1=∠2.证明:DF‖AE.
(1)证明思路分析:欲证DF‖AE,只要证∠3=______.
(2)证明过程:
证明:∵CD⊥DA,DA⊥AB,()
∴∠CDA=∠DAB=______°.(垂直定义)
又∵∠1=∠2,()
∴∠CDA-∠1=______-______,(等式的性质)
即∠3=.
∴DF‖AE.(,)
(3)=120(人)
24.解:(1)根据题意得最少花费为6*5+5*10+4*15=140元
(2)设三等奖的奖品为x元,根据题意可得
5*20x+10*4x+15x≤1000,且x≥4解得4≤x≤6
所以,方案1:三等奖奖品6元,二等奖奖品24元,一等奖奖品120元
方案2:三等奖奖品5元,二等奖奖品20元,一等奖奖品100元(此方案不存在,舍去)
方案3:三等奖奖品4元,二等奖奖品16元,一等奖奖品80元……11分
所以购买方案有两种,其中花费最多为120*5+24*10+6*15=930(元)……12分
25.设学校采购了x顶小帐篷,y顶大帐篷,根据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所以学校采购了100顶3人小帐篷,200顶10人大帐篷
26.略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5.党课考试题及答案
10.护理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