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不怎么想上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1。05小时=( )小时( )分 4。01公顷=( )平方米
2.正方形周长c米,它的面积是( )
3.一个数的2。5倍是62。5,这个数是(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5平方厘米,底是25厘米,高是( )厘米。
5.梯形的上底是2。4米,下底是6。6米,高是4米,面积是( )平方米。
6.三角形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底是5。4厘米,高是( )厘米。
7.a比b除8的商少多少,列式是( )
8.两个(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9.两个数的商是8,如果把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2倍,商是(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6。134134是循环小数。( )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口算、
1。8×4= 0。84÷12= 0。6×0。16= 2。8÷0。01=
5÷0。25= 12。5×0。8= 1。8÷0。06=7。1×0。8=
4。5+3。7=2。55-0。7=2300×0。02= 0。35÷0。7=
四.解方程
0。3X+0。6X-4。7=4。3 5X+1。125×4=10-3
五。脱式计算(能用简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3。27×6。43+3。27+3。27×2。57 8。46-2。63-7。37+4。54
0。956+2。16-1。176-0。75 0。3-15×(8。4-5。86)÷0。01
(6。1-4。6)×(9-0。4)+(4。1-2。85) 1-[10-(69。696÷3。2)]×1。01
六.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1. 从1500里减去40个35,再除以 2.11。1里面减去X的3倍等于
2。5,得多少? 6。3,求X?
七.应用题
1. 童装厂计划25天生产850套童装, 2.一台收割机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
前5天完成130套,要提前5天完成任务, 3小时,收割小麦74。5公顷,这天平均
以后每天应加工多少套? 每小时收割25公顷,上午平均每小时
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 甲乙二人同时从家去火车站。甲骑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两个城市
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15分钟到达, 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距离中点
又过了18分钟火车才开。乙步行每分钟 18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的速度
走75米,当乙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 是乙车的1。5倍,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
开出了几分钟?(列综合算式) 多少千米?
5.两条电线,第一条的长度是第二条 6.一块长方形菜地,宽45米,面积
的1。2倍,第一条比第二条长1。4米, 是4275平方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
第一条电线长多少米?(用方程解) 有多长?
7.大众食堂买来8张餐桌与几把椅子, 8.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用10小时,
共花钱985。6元,每张餐桌71。2元,比 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用15小时,
每把椅子贵29。6元,买来椅子多少把? 每小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2千米,两车同时
(列方程解) 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篇2: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4060千克=( )千克
7.5米=( )厘米
3.09吨 =( )千克
4.5平方分=( )平方米
2、在里填上>、<或=。
256克() 0.256千克
4.2分米()40厘米
400分()4小时
345米()0.35千米
3、7.649精确到十分位是( ),1.596保留两位小数是( )。
4、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是6,其余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读作( )。
5、把4.97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 )。
6、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是( )度。
7、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顶角是8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8、用6、3、0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这个小数再添( )就等于1。
9、在数学抢答竞赛中,小明抢到10道题共得36分。已知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小明答对了( )道。
二、判断题。正解的画,错误的画。
1、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 )
2、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
3、1022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个钝角。( )
7、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1、5的1/1000( )
①0.5
②0.05
③0.005
④0.0005
2、47254=47(254)运用了( )。
①乘法交换律
②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分配律
④加法结合律
3、求近似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
①个位
②十分位
③百分位
④千分位
4、下列各组小棒(单位:厘米)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
①4、5、9
②3、6、10
③4、2、7
④4、6、5
5、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都是650,这个三角形是( )。
①锐角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
6、要使49□76049万,□里有( )种填法。
①4
②5
③6
④1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205
3.4-2.1
0.28+0.35
36+54
254
1258
3-1.3
39.7-27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0-24.7
117026
3、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72+135+28+65
10235
24125
8699+86
4、列综合算式计算。
(1)600减去45与36的积除以27的商,差是多少?
(2)84与3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5、计算下面各题。
(1)126+48080-25
(2)(38+46)25-398
(3)(65+240)(846)
(4)50-(9.5+8.65)
五、应用题。
1、一个运输队,3辆车可以运送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一个12辆车的车队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2、四年级有男生246人,女生234人,如果把全年级每30人分成一个活动小组,四年级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3、食堂买回大米、面粉各36袋。大米每袋60千克,面粉每袋50千克。算一算,买回大米、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4、王叔叔家养了54只鸡,养的鸭比鸡少16只,养的鹅是鸡、鸭的一半。王叔叔家养鹅多少只?
篇3: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推荐
一、判断(对的打上“√”错的打“×”填在括号里)(6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任何自然数除0,商都是0。()
(3)108能被9整除。()
(4)单名数一定小于复名数。()
(5)把3.011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3倍。()
(6)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下面三个年份中,()是闰年。
{①1994年②③21}
(2)去掉2.800末尾的两个0,原数()。
{①缩小100倍②扩大100倍③大小不变}
(3)492×5×2=492×10,计算时运用了乘法()。
{①交换律②结合律③分配律}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只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5)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是()。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6)等腰梯形的()相等。
{①两条腰②上底和下底③四个角}
三、填空。(29分)
(1)730秒=()分()秒;8米2厘米=()厘米
⒉78元=()元()角()分
10200平方米=()公顷
(2)10米7厘米+2米40厘米=()米
1吨200千克-880千克=()吨
(3)测量李红的身高用()单位,测量她的体重用()
单位。
(4)八百零三亿零六百万写作(),把这个
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5)有30个1、9个0.1、5个0.01、4个0.001组成的小
数是()。这个数读作()。取这
个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则约等于()。
如果保留二位小数,则约等于()。
(6)120÷9=13……();48÷()=5……3
(7)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92,其中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
因数是(),把求出来的这个因数缩小8倍,结
果是()。
甲乙两个整数的和是88。甲数如果去掉末尾的零,就等于乙数。甲数是(),乙数是()。
四、(1)先检验图中哪几组线段是平行的,再算
一算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个。
(2)下面是一个木器厂去年生产家具的数量,请你根据表中有关数据,把表填写完整。
五、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9+0.1=0.08+1.22=1-0.45=2.02-1.8=
480÷80=72×50=25×9×8=6.2+7.2+2.8=
(450+72)÷9=7.8+1.89-6.8=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3分)
13.592+8.85=
(3)求未知数x。
①28×χ=1260②χ÷18=85
(4)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①89+124+11+26+48②875-147-23
③147×8+8×53④125×64
(5)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4分)
657减去225的差,除以18与8的积,商是多少?
画图。(4分)
用量角器画出85度的角。②画出梯形的一条高。
六、解答下列应用题:(26分)
育苗小学五年(1)班有6个组每组8人。全班同学帮助学校搬运红砖1728块,平均每人搬运红砖多少块?
一个修路队三天共修路6.5千米。已知第一天修了1.94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58千米。第三天修了多少千米?
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45人共植树315棵;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树8棵。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植树多少棵?
商店运来梨子65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子的2倍。这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千克?(画图表示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某校办工厂去年原计划平均每月生产文具盒3190个,实际生产11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个文具盒?
篇4: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垂直与平行
1、认识平行和垂直
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
.“同一平面”是确定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便不相交,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平行于b。
生活中平行的例子:窗户相对的框,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公路上的斑马线......
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的表示方法:ab
生活中垂直的例子:三角尺上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
④三条直线的特殊关系: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线的画法和性质
①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③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的画法及运用
①平行线的画法: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②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其中的一条直线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如果第一步的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如果不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④怎样画长方形:
画垂线的方法:按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从画出的线段两端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这两条线段长2厘米;把两条2厘米长的线段点连接起来。
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段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使移动的距离达到宽所指定的长度,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长所指定的长度;把两条线段相对应的端点连接起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知识点
一、“神机妙算”对又快
1.直接写出得数:
①39÷3= ②80÷20=
③640÷80= ④800÷400=
⑤240÷60= ⑥20×5=
⑦270÷90= ⑧570÷3=
⑨3500÷700= ⑩900÷100=
2.估算:
①80÷19≈ ②92÷30≈
③400÷49≈ ④632÷90≈
⑤633÷88≈ ⑥350÷68≈
⑦242÷60≈ ⑧240÷81≈
3.用竖式计算:
①720÷18= ②432÷27=
③958÷43= ④708÷59=
二、“认真细致”填一填
1.()里能填几?
20×( )<17340×( )<31690×( )<64
380×( )<50570×( )<31050×( )<408
2.132÷24的商是( )位数;384÷16的商是( )位数。222÷37的商是( )位数,441÷45的商是( )位数,516÷6的商是( )位数。
3.在除法算式90÷30=3中,如果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 )。
4.在()填上“>”、“<”或“=”:
350÷34( )350÷35 130÷12( )146÷14 176÷16( )253÷23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一、精打细算1、直接写得数(1×12=12)4.6+2.4=7.5-5=0.6÷0.2=2.5×0.4=
9.2-1.2=0.8×0.4=4÷0.2=4.2÷0.1=
0.72÷8=0.3×0.3=0.12÷0.4=0.4×100=
2、列竖式计算(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2×6+1=13)42.8+85.42=150×0.28=4.2÷0.25=
3.6×0.25=14.2÷11=12.48÷2.4=
验算:
3、用递等式的格式计算(能简算的.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3×4=12)
7.2÷1.8+6.8×0.53.7+6.3÷0.6-0.4
3.5÷〔(0.45-0.38)×0.1〕5.6×7.2+4.4×7.2
4、解方程(2×3=6)3x+9=15x÷1.2=0.66x-x=60
二、填补空白(每空一分,共18分)
1.82厘米=( )米80千克=( )吨
2、国家测绘局今日正式对新闻界公布,今年三月至五月,中国将再次进行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其结果将向全世界公布。国家测绘局专家介绍,中国自一九七五年测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的珠峰高程数据。我国目前对珠峰公认的高度写作。
3、三角形ABC中,∠A=35°,∠B=52°,∠C=(),这是一个()三角形。
4、一种苹果每千克n元,王阿姨买0.8千克需要()元;李叔叔用10元钱可以买()千克。
篇6: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它的亿位和万位都是8,个位和十万位是5,其它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有两个端点,()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3、平行线间可作()条垂直线段。
4、3600000000=()亿
58051≈()万。
5、在除法里,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是15,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也扩大100倍,商是()。
6、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7、816÷51的商是(),商是()位数,它的最高位在()位。
8、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写作()。
9、在()里填上“<”“>”或“=”。
230×20()23×25÷5()225÷15150×31()15×3196÷3()69÷3
二、判断题。
1、3时整,分针和时针成直角。()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4、260×50的积末尾只有两个0。()
5、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题。
1、下面各数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①8200②80202800③82002008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
①缩小20倍②扩大20倍③不变
3、用100倍的放大镜看10°的'角,这时该角为()。
①10°②100°③110°
4、要使15□431≈16万,□里最小是()。
①5②6③7
5、□÷○=18……23,除数最小是()。
①23②24③25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
235×17650×7×21212÷24230÷26665÷25
2、列式计算。
(1)18的30倍是多少?
(2)720是60的多少倍?
五、解决问题。
1、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2、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6小时以行多少千米?要求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篇7: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数学期末复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习,使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54名。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主动探索,并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任务;但是有3-5名同学的自觉性不是很好,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任务,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在复习中,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完成班级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这些后进同学的提升工作。
优秀生:19人左右。主要抓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解决问题。
中等生:20人左右。主要抓计算,努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困难生:15人,主要抓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
“数与代数”部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很好的迁移,学生都能明白小数各种运算的算法、算理。存在的问题是,计算的准确率不高。
“图形变化”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有待加强,学生基本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识别。但在观察物体方面,空间观念还不强,观察也还需要更仔细些。
“可能性”部分,学生总体情况较好,能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由于“认识方程”部分,刚刚上结束,学生已基本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认识方程和列方程接应用题,在复习中不做重点复习。
二、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三、复习策略
1、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利用课间时间和教研组活动时间,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收获,介绍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总之,做到教材心中有数,学生情况心中有底,检测方向心中清晰。
2、继续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要求。复习课既要能够沟通前后知识,形成知识链条和系统,又要有新意。杜绝把复习课上成纯粹的练习课,保证在课堂中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学习相对滞后学生的关注,为课后辅导缩小人数,缩短时间。
3、及时有效的进行综合检测,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适应综合练习的题量,更好的把握答题时间。通过综合检测,发现学生掌握较好的地方,减少着力时间,寻找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突破。
4、保持良好心态,不因为期末的来临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节奏,从容的面对学生出现的一切情况,用耐心和爱心加以疏导,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不失紧凑的参与到复习和考试中去。
四、复习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共7个单元,两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两个活动。
五、具体复习安排:
第一部分:小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及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熟练的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3.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复习重点:
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复习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复习过程:
6月24日
一、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6月27日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1.2+3.4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20.6+3.7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12.75+2.2571.13-16.55
④位数不同。16.3+2.75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2.8×1.1
②乘数中间有“0”。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1.06×470
④积末尾有“0”。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6月28日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⑤验算。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⑩估算。
4.混合运算。
要求:能简算要简算。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
6月29日
三.方程
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
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
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x+a=bx-a=bax=bx÷a=bax+b=cax-b=cax+bx=cax-bx=c
5.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四.解决问题(见书中例题和练习中的解决问题。)
6月30日
空间与图形
一.认识图形
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来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
①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
②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
③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
⑤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四边形的分类
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②什么是梯形。
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
4.作图
①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③梯形
④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5.数图形中的学问
二.观察物体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图形中的规律
7月1日
统计与概率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1、会正确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篇8: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一、知识大检阅。22%
1、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和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
2、一个数、百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3、23.43个位上的3表示(),百分位上的3表示()。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厘米长的绳子。
5、76.001读作:(),它的最低位是()位。
6、82厘米=()米 9.08吨=()吨()千克
30克=()千克 104米=()米()厘米
7、把0.70.60.6090.66按从小到大排列()。
8、10.0827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9、把2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是原来小数的() 倍。如果把原来的.小数缩小10位,就要把小数点 ,结果是 ()。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5O,顶角度数是 ()。
1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98,原来这个数是( ).
二、判断是非。5%
1、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绳子不能围成三角形。()
2、1.26先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是0.126。()
3、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4、小数都比整数小。()
5、27÷(3+9)=27÷3+27÷9。()
三、慎重选择。5%
1.直角三角形有( )高。 A、1条 B、 2条 C、 3条
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是三角形的高。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垂直线段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缩小100倍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互相垂直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A、3厘米和4厘米B、3厘米和5厘米C、4厘米和5厘米
5、估计: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
A、540时B、540周C、540个月
四、神机妙算。28%
1、口算。6%
1.3-0.8=630÷90=6-0.37=100+100×0=
60×0=2.73+0.27=0.75+0.3=5×2+3=
4.3÷1000=0.69+1.1=300×18=6+6×4=
2、脱式计算。16%
49×102-2×49125×76×88.33-2.43-4.57
篇9: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可能性大小及数学好玩。
重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习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
3.复习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7.生活中的正负数,及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8.数学好玩中编码,数图形中的规律。
9.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7.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8.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9.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0.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时间安排
1月3日-大数的认识
1月4日 角的度量、线的认识
1月5日 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月6日 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1月9日 正负数
1月10日 数学好玩
1 月11日 结束综合复习
七、复习具体内容安排
篇10: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通过复习,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争取人人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如:冯园、李怡晨、贾欣颖、温云燕。
复习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图形的分类、小数乘法、整数小数运算律
复习的具体措施:
1、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练习。不打无准备之仗。
2、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采用“看、想、练、说”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
3、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加强课内的友情提示与课外的耐心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当天作业当天反馈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解题策略。
5、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6、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相关文章:
10.一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