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

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

2023-04-17 08:34: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萌妹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

篇1: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

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逻辑函数有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              )、(             )、(                )和(           )。

2.将个“1”异或起来得到的结果是(        )。

3.目前我们所学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典型电路分别是(           )电路和(           )电路。

4.施密特触发器有(    )个稳定状态.,多谐振荡器有(    )个稳定状态。5.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6.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则A/D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7.GAL器件的全称是(               ),与PAL相比,它的输出电路是通过编程设定其(                   )的工作模式来实现的,而且由于采用了(          )的工艺结构,可以重复编程,使用更为方便灵活。

二、根据要求作题:(共16分)

1.  试画出用反相器和集电极开路与非门实现逻辑函数

2、图1、2中电路由TTL门电路构成,图3由CMOS门电路构成,试分别写出F1、F2、F3的表达式。

三、已知电路及输入波形如图4(a)(b)所示,其中FF1是D锁存器,FF2是维持-阻塞D触发器,根据CP和D的输入波形画出Q1和Q2的输出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                              (8分)

四、分析图5所示电路,写出Z1、Z2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10分)

五、设计一位8421BCD码的判奇电路,当输入码为奇数时,输出为1,否则为0。要求使用两种方法实现:

(1)用最简与非门实现,画出逻辑电路图;

(2)用一片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加若干门电路实现,画出电路图。

(20分)

六、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RA=RB=10kΩ,C=0.1μf,试问:

1.在Uk为高电平期间,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是什么电路,其输出U0的频率f0=?

2.分析由JK触发器FF1、FF2、FF3构成的计数器电路,要求:写出驱动方程和状态方程,画出完整的状态转换图;

2.  设Q3、Q2、Q1的初态为000,Uk所加正脉冲的宽度为Tw=5/f0,脉冲过后Q3、Q2、Q1将保持在哪个状态?

(共15分)

七、集成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161的连接图如图8所示,LD是预置控制端;D0、D1、D2、D3是预置数据输入端;Q3、Q2、Q1、Q0是触发器的输出端,Q0是最低位,Q3是最高位;LD为低电平时电路开始置数,LD为高电平时电路计数。试分析电路的功能。要求:

(1)列出状态转换表;

(2)检验自启动能力;

(3)说明计数模值。                                 (1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 真值表、逻辑图、逻辑表达式、卡诺图;

2.0;

3.TTL 、CMOS ;

4.两、0 ;

5.10 、4 ;

6.20 、50μS;

7.通用阵列逻辑、输出逻辑宏单元、E2CMOS;

二、根据要求作题:(共16分)

1.

2.

三、

四、(1)表达式

(2)真值表

(3)逻辑功能为:全减器

五、首先,根据电路逻辑描述画出卡诺图:

(1)最简“与-或式”为:

(2)“与非-与非式”为:

(与非门实现图略)

六、(1)       多谐振荡器;

(2)       驱动方程:

状态方程:

状态转换图:

(3)初态为000,五个周期后将保持在100状态。

七、(1)状态转换图:

(2)可以自启动;

(3)模=8;

篇2: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来。)

1、二进制数 化为十进制数为( )

A. B. C. D.

2、现从编号为 的 台机器中,用系统抽样法抽取 台,测试其性能,则抽出的编号可能为( )

A. , , B. , ,

C. , , D. , ,

3、不等式 的解集是( )

A. B.

C. D.

4、在 中, ,那么 等于( )

A. B. C. D.

5、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的值为3,则输出 的值是( )

A.1 B.2 C.4 D.7

6、在区间 上随机地取一个数 ,则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购买一张彩票中奖的概率为 ,则购买 张这种彩票一定能中奖;

B.互斥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

C.如图,直线 是变量 和 的线性回归方程,则变量 和 相关系数在 到 之间;

D.若样本 的方差是 ,则 的方差是 。

8、某超市连锁店统计了城市甲、乙的各 台自动售货机在中午 至 间的销售金额,并用茎叶图表示如图.则有( )

A.甲城销售额多,乙城不够稳定 B.甲城销售额多,乙城稳定

C.乙城销售额多,甲城稳定 D.乙城销售额多,甲城不够稳定

9、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 , ,则 ( )

A. 12 B.18 C. 24 D.42

10、设变量 满足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

A. B. 2 C. 4 D.

11、若函数 在 处取最小值,则 ( ).

A. B. C. D.

12、在数列 中, , ,则 =( )

A. B. C. D.

高 一 数 学

卷Ⅱ(解答题,共70分)

题号 二 三 Ⅱ卷

总分

13-16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数列 中, , ( ),则数列 的前9项和等于 .

14、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读右侧程序,此程序表示的函数为

16、若对任意 ,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题有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如图,为测量山高 ,选择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 为测量观测点.从 点测得 点的仰角 , 点的仰角 以及 ;从 点测得 .已知山高 ,则山高 是多少米?

18、(本题满分12分)为了解某单位员工的月工资水平,从该单位500位员工中随机抽取了50位进行调查,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月工资

(单位:百元) [15,25) [25,35) [35,45) [45,55) [55,65) [65,75)

男员工数 1 8 10 6 4 4

女员工数 4 2 5 4 1 1

(1) 试由上图估计该单位员工月平均工资;

(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月工资在 和 的两组所调查的男员工中随机选取5人,问各应抽取多少人?

(3)若从月工资在 和 两组所调查的女员工中随机选取2人,试求这2人月工资差不超过1000元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20、(本题满分12分)“奶茶妹妹”对某时间段的奶茶销售量及其价格进行调查,统计出售价 元和销售量 杯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价格

5 5.5 6.5 7

销售量

12 10 6 4

通过分析,发现销售量 对奶茶的价格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Ⅰ)求销售量 对奶茶的价格 的回归直线方程;

(Ⅱ)欲使销售量为 杯,则价格应定为多少?

附:线性回归方程为 ,其中 ,

21、(本题满分12分) 的三个角 的对边分别为 满足 .

(1)求 的值;

(2)若 ,求 面积的最大值.

22、(本题满分12分)在数列 中,

(I)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

(II)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ADBCC ACDCB CA

二、填空题 13、27; 14、

15、16、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10分)

解:根据题图,AC=1002 m.

在△MAC中,∠CMA=180°-75°-60°=45°.

由正弦定理得ACsin 45°=AMsin 60°⇒AM=1003 m.

…………6分

在△AMN中,MNAM=sin 60°,

∴MN=1003×32=150(m).…………10分

18、(本题满分12分)

(1)

即该单位员工月平均工资估计为4300元.…………………………………………4分

(2)分别抽取3人,2人 …………………………………6分

(3)由上表可知:月工资在 组的有两名女工,分别记作甲和乙;月工资在 组的有四名女工,分别记作A,B,C,D.现在从这6人中随机选取2人的基本事件有如下15组:

(甲,乙),(甲,A),(甲,B),(甲,C),(甲,D),

(乙,A),(乙,B),(乙,C),(乙,D),

(A,B),(A,C),(A,D),

(B,C),(B,D),

(C,D)

其中月工资差不超过1000元,即为同一组的有(甲,乙),(A,B),(A,C),(A,D),(B,C),(B,D),(C,D)共7组,

∴所求概率为 ……………………………………………………………………12分

19、(本题满分12分)

(1)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a23=9a2a6得a23=9a24,所以q2=19.

由条件可知q>0,故q=13.

由2a1+3a2=1得2a1+3a1q=1,得a1=13.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3n. …………6分

(2)bn=log3a1+log3a2+…+log3an

=-(1+2+…+n)=-nn+12.

故1bn=-2nn+1=-2(1n-1n+1),

1b1+1b2+…+1bn=-2[(1-12)+(12-13)+…+(1n-1n+1)]=-2nn+1.

所以数列{1bn}的前n项和为-2nn+1. …………12分

20、(本题满分12分)

解:(1)(Ⅰ) = =6, = =8. …………2分

=5×12+5.5×10+6.5×6+7×4=182, …………3分

=52+5.52+6.52+72=146.5, …………4分

= =﹣4, =8+4×6=32. …………6分

∴销售量y对奶茶的价格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4x+32. …………8分

(Ⅱ)令﹣4x+32=13,解得x=4.75.

答:商品的价格定为4.75元. …………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

解:(1)由余弦定理得:

2bcos A=c•b2+c2-a22bc+a•a2+b2-c22ab=b,

∴cos A=12,由0

(2)∵a=2,由余弦定理得:

4=b2+c2-2bccos π3=b2+c2-bc≥2bc-bc=bc.

∴bc≤4,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

∴S△ABC=12bcsin A=12bc•32≤34•4=3.

即当b=c=a=2时,△ABC面积的最大值为3. …………12分

22、(本题满分12分)

解:(I)由 得 ,

所以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4分

(II)由(I)知,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2,

, …………6分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12分

篇3: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A. 1, 2, 3, 4, 5 B. 2, 4, 6, 8, 10 C. 4, 14, 24, 34, 44 D. 5, 16, 27, 38, 49

2.228与1995的最大公约数是( )

A.57 B.59 C.63 D.67

3.已知 为角 的终边上的一点 ,且 ,则 的值为

A. B. C. D.

4.我校高中生 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 ,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A.45,75,15 B.45,45,45 C.30,90,15 D.45 ,60,30

5.将二进制数 转化为十进制数,结果为( )

A.51 B.52 C.53 D.54

6.抛掷一枚骰子,记事件A为“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奇数”,事件B为“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事件C 为“落地时向上的数是2的倍数”,事件D为“落地时向上的数是4的倍数”,则下列每对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A与BB. B与C C.A与 D D.B与D

7.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图 所示,若 ,且 ,则 ( )

A. B. C. D.

8. 已知程序框图如右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b、c,

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

应该填入 ( ).

A. B. C. D.

9.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

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

和方差分别是 ( )

A. 81.2, 84.4 B. 78.8 , 4.4

C. 81.2, 4.4 D. 78.8, 75.6

10.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若 是

从区间任取一个数, 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

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

A. B. C. D.

11.有两个质地均匀、大小相同的正四面 体玩具,每个玩具的各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把两个玩具各抛掷一次,向下的面的数字之和能被5整除的概率为 ( )

A.116 B.14 C.38 D.12

12.在直角△ABC中,∠BCA=90°,CA=CB=1,P为AB边上的点且 ,若 ,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 1 ] C.[ , ] D.[ , ]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3.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

的和是______________

14.已知 ,其中 为第三象限角,

则 ______.

15.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在 时的值时,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16.给出下列命题:① 存在实数 ,使 ;②若 是第一象限角,且 ,则 ;③函数 是奇函数;④函数 的周期是 ;⑤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 )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6.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 是方程 的两根,且 .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是 ,其图象经过点 .

(1)求 的解析式;

(2)已 知 , ,且 , ,求 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求成绩落在的学生中任选两人,求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种产品在五个年度的广告费用支 出 万元与销售额 万元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2 4 5 6 8

20 35 50 55 80

(I)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 关于 的线性回归方程;

(II)据此模型估计某年度产品的销售额欲达到108万元,那么本年度收入的广告费约为多少万元?(回归方程为 其中: )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高一(1)班有男同学45名,女同学15名,老师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人组建了一个课外兴趣小组.

(I)求课外兴趣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

(II)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讨论,这个兴趣小组决定选出两名同学做某项实验,方法是从小组里选出一名同学做实验,该同学做完后,再从小组内剩下的同学中选出一名同学做实验,求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

(III)在(II)的条件下,第一次做实验的同学A得到的实验数据为38,40,41,42,44,第 二次做实验的同学B得到的实验数据为39,40,40,42,44,请问哪位同学的实验更稳定?并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OPQ是半径为 ,圆心角为 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 ,求当角 取何值时 ,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A 3. B 4. D 5. A 6. C 7. D 8. D 9. C 10. A 11. B 12. B

二.填空题 13. 64 14. 15. 16. ⑤

三、解答题 17.答案:( 1). 是方程 的两根,

.

……………5分

(2). , ,且 , ………………………10分

18. 解:(1)依题意有 …………………………1分

则 ,将点 代入得 ,………3分

而 , , ,

故 ……………………………………………6分

(2)依题意有 ,而 ,…………………8分

,…………………10分

…………12分

19. 解(Ⅰ)成绩落在的学生中任选两人,他们的成绩在同一分数段”, 表示“所选两人成绩落在内”,则 和 是互斥事件,且

, 从而 ,

因为 中的基本事件个数为15, 中的基本事件个数为3,全部基本事件总 数为36,

所以 所求的概率为 ……………………………12分

20解:(Ⅰ) ……………………………………………2分

,……………………………………6分 ,

故 关于 的线性 回归方程为: ……8分

(Ⅱ)当 时,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得 ,

故本年度投入的广告费用约为11万元.……………………………12分

21.解:(Ⅰ)设课外兴趣小组中有 名男同学,

则 解得 =3,

所以男同学的人数为3、女同学的人数分别为1. ……………3分

(Ⅱ)把三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记为 则选取两名同学先后做实验的基本事件有:

共12种, …………………5分

其中有一名女同学的情况有6种, …………………6分

所以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 …………8分

(Ⅲ)由题知, ……9分

……………11分

故同学B的实验更稳定. …………………………12分

22解:如图,在 中,OB=cosα,BC=sinα,

在Rt△OAD中, =tan60°= ,所以OA= DA= BC= sinα.

所以AB=OB﹣OA=cosα- sinα.………………4分

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

S=AB•B C=(cosα- sinα)sinα

=sinαcosα - sin2α

= sin2α+ cos2α﹣

= ( sin2α+ cos2α)﹣

= sin(2α+ )- .……………………… ………8分

由于0<α< ,所以当2α+ = ,

即 α= 时, = ﹣ = .

因此,当α= 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12分

篇4: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

1. 已知 且 ,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一个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不等式的性质结合题意:

∵cb>0,

∴−c>−d,且a>b,

相加可得a−c>b−d,

故选:B

2. 已知向量 ,向量 ,且 ,那么 等于( )

A. 8 B. 7 C. 6 D. 5

【答案】C

【解析】由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有: ,解得: .

本题选择C选项.

3. 在 中, ,则A为( )

A. 或 B. C. 或 D.

【答案】A

【解析】由正弦定理: 可得: ,

则A为 或 .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

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

B. 一平面截一棱锥得到一个棱锥和一个棱台;

C. 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该棱锥可能是正六棱锥;

D. 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

【答案】D...

【解析】A、如图所示,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棱锥,故A错误;

B、一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一棱锥才能得到一个棱锥和一个棱台,因此B错误;

C、若六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底面多边形是正六边形.由过中心和定点的截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故C错误;

D、根据圆锥母线的定义知,D正确.

本题选择D选项.

5. 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是在棱长分别为 的长方体中的三棱锥 ,

且: ,该四面体的体积为 .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正方体与球各自的三视图相同,但圆锥的不同.

6. 已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

据此有: .

本题选择B选项.

7. 设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则 ( )

A. 2 B. -2 C. 8 D. -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有: ,即: ,

公比为负数,则 .

本题选择A选项.

8.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 ,则 ( )

A. B. C. 2 D. 3...

【答案】D

【解析】由余弦定理: ,即: ,

整理可得: ,三角形的边长为正数,则: .

本题选择D选项.

9. 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为{x|−1

∴−1,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2=0的两个实数根,且a<0,

∴ ,解得a=−1,b=1.

则不等式2x2+bx+a<0化为2x2+x−1<0,

解得−1

∴不等式2x2+bx+a<0的解集为 .

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当二次项系数为负时要先化为正,再根据判别式符号判断对应方程根的情况,然后结合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10.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 的前20项和为100,那么 的最大值是( )

A. 50 B. 25 C. 100 D. 2

【答案】B

结合题意和均值不等式的结论有: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本题选择B选项.

11. 对于任意实数 ,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m=0时,mx2−mx−1=−1<0,不等式成立;

设y=mx2−mx−1,当m≠0时函数y为二次函数,y要恒小于0,抛物线开口向下且与x轴没有交点,即要m<0且△<0

得到: 解得−4

综上得到−4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当a≠0时, 不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a=0时,b=0,c<0;当a≠0时,

12.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下图中实心点的个数 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记此数列的第 项为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观察梯形数的前几项,得

5=2+3=a1,

9=2+3+4=a2,

14=2+3+4+5=a3,

由此可得a=2+3+4+5+…+= ××,

∴a2013−5= ×2014×2017−5=1007×2017−5=×1006,

本题选择D选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不等式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不等式即: ,则: ,

转化为二次不等式: ,

据此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

点睛:解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等价转化,分式不等式整式化,使要求解的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而获得解决.

14. 已知函数 在 处取最小值,则 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考点: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15. 在等比数列中,已知 ,求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或

【解析】当 时满足题意,

否则: ,解得: ,

综上可得: 或 ....

16. 已知 ,则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解析】由题意可得: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平面向量 的夹角为 ,且 。

(Ⅰ)求

(Ⅱ)求

【答案】(1)12(2)

【解析】试题分析:

首先求得 的值:

(1) 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可得: = ;

(2)首先求得 的值,然后利用平面向量模的求解公式可得 .

试题解析:

解:

(Ⅰ) =

(2)

18. 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为2。

(1)求 的值及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 的单调递增区间。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

(1)整理函数的解析式,由函数的最大值可得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2)结合(1)中的结论可得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

试题解析:

解:(Ⅰ)

当 =1时,

的最小正周期为 。 ...

(Ⅱ)由(1)得

的单调增区间为

19. 在 中, 的对边分别是 ,且 成等差数列。 的面积为 。

(Ⅰ)求 的值;

(Ⅱ)若 ,求 的值。

【答案】(1)2(2) 或

【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根据A、B、C成等差数列求出角B,再根据安三角形面积公式 ,求出ac;

(2)根据余弦定理 ,求出 ,在根据(1)中的ac=2,即可求出a,c.

试题解析:解:(1).∵A、B、C成等差数列

∴2B=A+C

2分

∴ac=2 4分

(2). , ,

6分

即a=2 或 8分

考点:1. 正弦定理在三角形面积中的应用;2.余弦定理.

20. 已知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 , , , 。

(Ⅰ)求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已知条件求得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从而得到 的首项和公差,从而得到其通项公式;(Ⅱ)首先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结合其特点采用分组求和法求解

试题解析:(Ⅰ)等比数列 的公比 ,

所以 ,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因为 , ,

所以 ,即 ,

因此 ...

(II)由(I)知, , .

因此 .

从而数列 的前 项和

.

考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数列分组求和

21. 一个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要求矩形场地的一面利用旧墙(利用的旧墙需要维修),其它三面围墙要新建,在旧墙对面的新墙上要留下一个宽度为 的出口,如图所示,已知旧墙的维修费为45元/m,新墙的造价为180元/m.设利用的旧墙长度为 (单位:m),修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为 (单位:元).

(Ⅰ)将 表示为 的函数;

(Ⅱ)试确定 ,使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最小,并求出最小总费用。

【答案】(1) (2)当 m时,总费用最小,最小总费用为10440元.

【解析】试题分析:(1)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am,则根据围建的矩形场地的面积为360m2,易得 ,此时再根据旧墙的维修费用为45元/m,新墙的造价为180元/m,我们即可得到修建围墙的总费用y表示成x的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1)中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我们易求出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最小值,及相应的x值

试题解析:(1)如图,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a m

则 45x+180(x-2)+180•2a=225x+360a-360

由已知xa=360,得a= ,

所以y=225x+

(2)

.当且仅当225x= 时,等号成立.

即当x=24m时,修建围墙的总费用最小,最小总费用是10440元.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22. 已知点 是函数 图像上一点,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数列 的首项为2 ,前 项和满足 (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问使 的最小正整数 是多少?

【答案】(1) (2)59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题意求得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均为 ,则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 ;

(2)裂项求得数列的前n项和为 ,求解关于n的不等式可得最小正整数为59

试题解析:

(Ⅰ)解: ,

,则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 ,

由 为等比数列,得公比

,则 ,

(Ⅱ):由 ,得

时, ,则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 )

则 ( )

当 时, 满足上式

由 ,得 ,则最小正整数为59

点睛: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篇5:小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带答案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2.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3.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A.专业动机

B.专业知识

C.专业能力

D.专业人格

4.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健全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人生境界

5.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A.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

B.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差的学生能听懂为宜

C.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应用为宜

D.学生不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

6.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A.平等

B.沟通

C.真诚

D.关爱

7.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    )相违背。

A.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B.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C.严以律己,以诚相待

D.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是(    )

A.尊重

B.理解

C.协作

D.支持

9.凡年满____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____周岁(    )

A.六 七

B.五 六

C.七 八

D.六 八

10.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

A.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1.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2.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13.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1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5.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B.张萱

C.吴道子

D.张择端

16.被人们尊称为“交响乐之父”的(    )共创作了108部交响曲,其最突出的两部清唱剧是《创世纪》和《四季》。

A.海顿

B.贝多芬

C.巴赫

D.莫扎特

17.下面对中国知网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库可以检索已发表的论文

B.该库的二级检索功能可实现准确率的不断提高

c.该库没有付费或没有授权就不能进行检索

D.该库可按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等方式检索

18.下列作家与文学流派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王昌龄——边塞诗派

B.莫里哀——古典主义

C.赵树理——山药蛋派

D.波德莱尔——自然主义

19.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包括(    )

A.识字与写字目标

B.阅读目标

C.写作目标

D.语法目标

20.以下做法小学语文课程不倡导的是(    )

A.自主合作

B.生动活泼

C.单一讲授

D.丰富的实践活动

21.1~4年级从写话、习作人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和自信心。

A.写作能力

B.写作兴趣

C.写作技巧

D.写作天赋

22.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23.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的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

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

A.某些对童年时代过分留恋的人会在穿衣打扮方面表现出明显幼稚化的倾向

B.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后,老人们喜欢养宠物,寄托抚爱之情,打发寂寞时光

C.长期以来,迪斯尼的艺术家赋予温良可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越来越年轻化的外形

D.在生活方面被过度照顾的孩子,心理成长会受到一定影响,往往表现得比较脆弱

24.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A.科学性

B.趣味性

C.统一性

D.规范性

2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宾王、王昌龄、杜牧分别是初唐、盛唐、晚唐时期的诗人

B.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为污浊的仕途相对立,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记》更寄予了诗人的理想,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花秋月》《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

D.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度关山》《对酒》《短歌行》是其代表作 .

26.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游子吟》——孟郊

B.《泊船瓜洲》——王安石

C.《江雪》——刘禹锡

D.《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7.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28.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列举了一些古诗文名旬,其中跟科举有关的是(    )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C.不孝有三,先后为大

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9.教授《给予是快乐的》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道理。”下列对这样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B.训练朗读和口语交际

C.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D.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2.张某从某师范院校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教数学。一年后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学校经调查发现,张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张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不及格。学校经研究认为张某不再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学校是否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问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

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

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

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选文有改动)

问题:

(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4分)

(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以“素质教育之我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2.A【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C【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4.C【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所以,它的首要目标就应该是发展体能、健全体魄。

5.【解析】齐老师应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但教学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6.B【解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的重要性。

7.B【解析】题干的描述与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教师职业行为相违背。

8.D【解析】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包括尊重、理解和协作。

9.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10.A【解析】教师申诉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机构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人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属于教师申诉的范围。

11.C【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2.D【解析】教师未经学生许可,拆看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3.C【解析】1777年,法国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

14.B【解析】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被称为“力学之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和“力矩”的概念。他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15.C【解析】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道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人们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16.A【解析】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故答案为A项。

17.C【解析】略。

18.D【解析】波德莱尔所属的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

19.D【解析】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0.C【解析】略。

21.B【解析】略。

22.D【解析】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

23.B【解析】解释题型。关键是要抓住需要解释的对象和结论之间的关系。A、C、D项都没有谈到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差异是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慈爱的养育之心,而B项老人养宠物涉及了这一点。成年子女离开家后,老年人的这种情感就容易寄托在宠物身上,喜欢养宠物。

24.B【解析】略。

25.C【解析】白居易没有《春花秋月》这部作品。

26.C【解析】《江雪》对应的诗人是柳宗元。

27.D【解析】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这是学生自由、自主的反应,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28.A【解析】A项中诗句说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它项与科举考试无关。

29.C【解析】此设计体现不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意图。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中小李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小李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对工作变得不负责任,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塞责。“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2)材料中的教师没有做到真正地关爱学生。小李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这些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关爱学生就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绝对不能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材料中的教师没有真正地践行教书育人的要求。小李老师在上班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不重视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变得浮躁,对班上学生的评教也不以为意。《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小李老师的行为严重地违背了教书育人这一要求。

2.(1)教师教育权是教师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专业性活动中享有的自主性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权利,都属于教师教育权的范畴。

(2)学校没有侵犯张某的教育教学权。尽管张某在学历上符合做一名小学教师的资格,但是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教学态度上不符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因此无法正常履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学校让其离开教师岗位而从事管理工作是合理的。

3.(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白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三、写作题(写作思路)

素质教育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单纯的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相对应,与高考录取的精英教育相对应。不单看学生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

目前。社会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高考考生人数的上线率,上线率高则说明教育质量高,反之则会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多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质量高低,学校也以分数论教师,教师在有意或无意的重点关注学生分数,对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聪明,不管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有问题。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个体本身蕴含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全面发展是人发展自身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篇6:高考文学常识考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 )。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代的( )。

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白话短篇小说是鲁迅的( )。

4、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

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经历十年艰辛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6、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是( )。

7、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

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 )。

9、《春秋》三传是指( )、( )和《谷梁传》。

10、公安三袁是指( )、( )和袁中道。

11、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 )、俄国的( )和美国的( )。

12、“三言”是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 )、( )和( )。

13、王勃、杨炯、卢照邻和( )并称为“初唐四杰”。

14、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5、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 )、李宝嘉的()、刘鹗的()和曾朴的《孽海花》。

16、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 )、马致远的()、白朴的()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 )、白朴的()和郑光祖的()。

1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 )、( )和( )。

19、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莫里哀《悭吝人》中的(),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 ),果戈里《死魂灵》中的( )。

2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 )、班固的()、范晔的()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1、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中的《楚辞》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

3、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4、创造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发起者为郭沫若、郁达夫等。

5、“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成员有鲁迅、冯乃超、田汉等人。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主要作品。

7、韩愈在文学上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8、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它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历史,记载的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10、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其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三)、选择题

1、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

B、《牡丹亭》——汤显祖——明代

《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C、《林家铺子》——茅盾——现代

《寒夜》——李芾甘——现代

D、《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英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前苏联

2、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复活》——阿?托尔斯泰——苏联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B、《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神曲》——但丁——德国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

《北京人》——曹禺——现代

3、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归田园居》——南朝

B、屈原——《九章》——战国

C、刘勰——《昭明文选》——南朝

D、狄金森——《篱笆那边》——美国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用杂言,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但亦有变化。

B、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C、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D、巴金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

B、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双子星座是鲁迅和郭沫若。

篇7:高考文学常识考试题带答案

1.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精选

2.高考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3.20文学常识训练题及答案

4.2015年小学文学常识题库及答案

5.2015年高考文学常识填空题精选

6.2015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

7.2015年高考文学常识大全

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高隐和杜牧。

D、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里。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巴金爱情“三部曲”是《家》、《春》、《秋》,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C、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D、建安文学“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汉代“三班”父子指班彪、班固、班昭。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左传》和《国语》的区别是:

A、《左传》侧重于记事,《国语》侧重于记言。

B、《左传》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国语》系统完整。

C、《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国语》的作者是刘向,《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其中的《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B、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和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左传》的高度评价。

D、“汉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木兰词》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写《史记》,不单是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为了“成一家之言”。

B、词分小令、中调和长调,这是依据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C、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区别是:近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不固定,古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固定。

D、《荷马史诗》相传为荷马所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B、剧本《雷雨》把剧情集中到一个夏天的上午到半夜两点这段时间内,只选择周公馆和鲁家两个地点,主要人物只选择了周鲁两家八个人,充分体现了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

C、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D、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明代传奇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C、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拟话本的体制写成的作品,如凌蒙初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D、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局限,以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想,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拉辛、莫里哀、高乃依、封丹等。

B、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的左拉、龚古尔兄弟等。

C、《关汉卿》是现代剧作家曹禺为了纪念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700周年而写的历史剧。全剧12场,“双飞蝶”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

D、在我国文学史上,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钱钟书的《围城》等,便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14、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奠基人的尤金?奥尼尔。

B、独幕剧《玩偶之家》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写的。

C、“新月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提出“三美”理论的闻一多就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

D、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最早兴于意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五幕悲剧。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艺术家老舍解放后的代表作是《茶馆》和《龙须沟》。

B、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抗日战争的社会生活。

C、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阵子昂,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芩参、杜牧。

D、《官场现形记》是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是笔名为“东亚病夫”的李宝嘉。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李清照,2、陶渊明,3、《狂人日记》,4、《论语》,5、《史记》,6、《战国策》,7、《孔雀东南飞》,8、孔子、孟子、亚圣,9、《左传》、《公羊传》,10、袁宗道、袁宏道,11、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12、《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3、骆宾王,1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1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16、《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17、《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18、《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9、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20、《史记》、《汉书》、《后汉书》。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1、×。欧阳修是宋代的。2、×。应是《楚辞》中的《离骚》。3、V。4、V。5、V。6、V。7、V。8、V。9、V。10、V。

(三)、选择题

1、D。D项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2、C。(A项,《复活》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B项,但丁是意大利人。D项,《欧根?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体小说。)

3、C。《昭明文选》是萧统写的,刘勰写作的是《文心雕龙》。

4、D。应是老舍。

5、A。(B、应是现代。C、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高隐和杜牧。D、应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6、B。巴金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7、C。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

8、A。(B项,《国语》多为零碎的片段史料,《左传》系统完整。C项,《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项,相传《国语》和《左传》的作者都是左丘明)。

9、C。是对《史记》的评价。

10、C。古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不固定,近体诗的行数、字数和用韵固定。

11、D。孔尚任和洪昇是清代戏曲作家。

12、C。应为冯梦龙。

13、C。应为田汉所作。

14、B。是三幕剧。

15、A。(B项,《家》写于1931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家庭生活。C项,阵子昂不是田园诗人,杜牧不是边塞诗人。D项,“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

篇8:电子电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因为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随温度的升高增大,而锗管的穿透电流比硅管 大 ,所以 硅 三极管的热稳定性好。

2.晶体三极管是 电流 控制器件,是通过较小的 基极电流iB 的变化去控制较大的 ic 变化。

3.复合管是由 两个 以上的三极管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用复合管能提高输出级的 电流 放大倍数。

4.放大器的主要功能就是 将输入信号 不失真地放大。

5.画放大器的直流通路时把 电容 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把 电容 和 电源 视为短路。 6.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主要因数是 温度变化 ,此外, 电源电压波动 和 元件参数变化 也会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

7.用来放大直流信号的放大器称 直接耦合 放大器,又称 差分 放大器。 8.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级数越多,放大倍数越 大 ,零点漂移越 严重 。

9.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增大 ,并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减小 。 10.电压比较器 虚短 的特性不再成立,而 虚断 的特性依然成立。

11.每级选频放大器只有一个选频LC回路称为 单调谐 放大器,每级放大器有两个选频LC回路的称为 调谐放大器 放大器。

12.OCL功放电路的输出级与负载 直接 耦合,所以在静态时,负载上不能有 电流 ,中点的静态电位必须为 0 。

13.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由 变压 、整流 、滤波 和 稳压 四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⒈ 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都是非线性器件。(√ )

⒉复合管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β等于两管的β1、β2之和。(× ) ⒊晶体三极管的主要性能是具有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 ) ⒋晶体三极管是单极型器件,场效应管是双极型器件。( × ) 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均可以互换使用。(× ) ⒍绝缘栅场效应管可以用万用表检测。( × )

⒎放大器必须对电信号有功率放大作用,否则不能称放大器。(√ )

⒏放大器接负载电阻RL后,电压放大倍数下降,RL愈大,则电压放大倍数愈大。(√ ) ⒐共射放大器产生截止失真地原因,是它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偏低。(√ )

⒑射极输出器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接近于1,所以射极输出器不是放大器。(× ) 11.直流放大器也能放大交流信号。(√ )

12.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各级静态工作点会相互影响。(√ )

13.差分放大电路中,差膜信号、共模信号皆是有用的信号。(× ) 14.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它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就得到了提高。(√ ) 15.LC并联电路的'Q值越小,则选频性能越好。(× )

16.振荡器中为了产生一定频率的正弦波,必须要有选频网络。(√ ) 17.提高LC谐振回路的Q值,有利于提高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 18.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最大特点是振荡频率高。(× ) 19.OTL、OCL和BTL电路都不用输出变压器。(√ ) 20.OCL功率放大器采用单电源供电。(×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⒈在图中所示各复合管中,连接不正确的是(C )。

⒉结型场效应管属于(B )。

A.增强型 B.耗尽型 C.不确定

⒊在图中所示,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VCC时,可能是(A )。

⒋晶体三极管组成的三种组态放大器,其中输入阻抗较大的是(B )放大器。

A.共射极 B.共集电极 C.共基极

⒌阻容耦合放大器(B )。

A.只能传递直流信号 B.只能传递交流信号 C.交直流信号都能传递 ⒍采用差分放大器的目的是为(A )。

A.抑制零点漂移 B.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C.增大输入电阻

⒎收音机振荡电路用的较多的是(C )振荡器。

A.电感三点式 电子电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B.电容三点式 C.共基极变压器耦合式

⒏低频正弦信号发生器中的振荡器,一般用(B )。

A.LC振荡器 B.RC桥式振荡器 C.RC移相式正荡器D.

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理论最高效率是(C )。

A.30% B.50% C.78.5%

⒑如图所示电路为(C )功率放大电路。 A.OTL乙类互补对称

B.OTL甲乙类互补对称

C.OCL甲乙类互补对称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⒈标出下列复合管的等效管型和管脚。

⒉在图中所示,指出哪些是反馈元件?判别各电路的反馈类型(如系多级放大器,只判断级间反馈类型)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a)中R3是反馈元件,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b)中Rf是反馈元件,是电流并联正反馈。

五、计算题:(10分)

一个晶体三极管在工作时,测得其发射极电流IE=10mA基极电流IB=400uA求其集电极IC和直流电流放大倍数β。

六、画图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在下列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中标出并改出错误的地方?

2.请画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来(分立元件组成)

篇9:安装作业人员安全考试题带答案

安装作业人员安全考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拆装电气设备电源线时应确保(A)己被切断,并设(C),以防触电。

A.电源 B.警告标识 C.监护人 D.警戒范围

2、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C )

A.禁止敲击碰撞 B.当瓶阀冻结时,用火烤 C.要慢慢开启瓶阀

3、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B )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C.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气门关掉。

4、焊接及切割用的气瓶应附什么安全设备? (A)

A.防止回火器 B.防漏电装置 C.漏电断路器

5、在气瓶运输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C)

A.装运气瓶中,横向放置时,头部朝向一方 B.车上备有灭火器材

C.同一辆车尽量多的装载不同种性质的.气瓶

6、(D)后,应对临建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电源线路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加固。

A.小雨 B.小雪 C. 大风 D.暴雨

7、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A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8、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A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注意安全

9.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B),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A)。

A. 12 V B. 36 V C. 42 V D.50 V E.110 V

10、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至少有(B )毫米才能使用。

A.20毫米 B.25毫米 C.32毫米

11、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必须放在 (B )。

A. 工作服口袋里 B.手提工具箱或工具袋里 C.握住所有工具

12、现场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得小于(C)M。

A: 0.2M B: 0.5M C: 0.7M D: 1M

13、砂轮片的有效半径磨损到原半径的( B )时应更换。

A: 1/4 B: 1/3 C: 2/3 D: 3/4

14、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应(B)。

A: 直接灭火 B: 切断电源 C: 层层上报 D: 远离火源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5分,共70分)

1、《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权利包括有(ABCDEFG )。

A.知情权 B.建议权 C.批评权 D.检举权

E.控告权 F.拒绝权 G.安全保障权

2、施工人员应有成品保护意识,严禁(ABCD )。

A.乱拆 B.乱拿 C.乱涂 D. 乱抹

3、链条葫芦在使用前应检查 (ABCD) 。

A.吊钩 B.链条 C.传动装置 D.刹车装置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在采用(ABCD)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新技术 B新工艺 C新设备 D新材料

5、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BC )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则该协议无效。

A:承担 B: 免除 C: 减轻

6、在施工中,通常所说的“四口防护”是指 (ABD )、预留洞口和出入口。

A:电梯口 B:门口 C:烟囱口 D: 楼梯口、

7、安全带的不正确挂扣的使用方法有 (AB)。

A:同一水平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8、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ACD )。

A:领紧 B:腰身紧 C:下摆紧 D: 袖紧

9.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ABC) 等引起的火灾。

A:扑救汽油 B:煤油 C:柴油 D:木材

10、夏季、雨季前应做好(ABE)等准备工作。

A:防风 B:防雨 C:防冻 D:防火 E:防暑降温

11、交叉作业时,(ABC)等严禁上下抛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笼等吊运。

A: 工具 B: 材料 C: 边角料

12、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习惯,如(AB )等。

A: 违章操作 B: 违章作业 C:规范操作

D: 无票作业 E: 无监护作业

13、从事焊接、切割与热处理的人员,应熟悉的急救方法是(AB )。

A.触电急救法 B.人工呼吸法 C.安全操作技能

14、进行焊接、切割与热处理时,应有防止(BC )等措施。

A.触电 B.爆炸 C.火灾 D.高处坠落

篇10: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豆油 D.冰块

3.装运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的车辆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4.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煤油

6.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添加酒精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C.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

D.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葡萄汁 B.苹果 C.牛奶 D.鸡蛋清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硫酸根离子:SO42-B.铁的元素符号:Fe3+

C.碳酸的化学式: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12O5),是一 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14.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5.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B CaO粉末 CaC03 高温煅烧

C NaOH溶液| Ca(0H)2 加入过量的Na2C03溶液,过滤

D CuS04溶液 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6.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7.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18.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

选项

A O2 H2SO4 紫色石蕊试液

B CO2 H2O 无色酚酞试液

C CO Ca(OH)2 紫色石蕊试液

D CO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19.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

B.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规格 180g

保持期 10个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法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      .

2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      b:      c:

(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4.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      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      .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锡 铅 铋 镉

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 1.8 2.0 6.5 11.5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填序号).

a、CaCO3b、Ca(OH)2c、NH3d、NaOH.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填序号)

(2)请根据如图装置或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①选取图2中的序号,表示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操作B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当      时,应停止加热.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人员 红色固体(g) 剩余红色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乙 4.08 2.48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五、(共8分)

27.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      (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面粉 C.豆油 D.冰块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豆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错;

D、冰块与水混合形成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3.装运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的车辆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是腐蚀品,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图标为腐蚀品,符合题意;

B.该图标为有毒气体,不合题意;

C.该图标为易燃物,不合题意;

D.该图标为爆炸品图标,不合题意.

故选A.

4.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设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则 x=+4.

故选D.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汽油 D.煤油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产物分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高.

【解答】解:

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正确;

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C、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D、煤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烟尘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故错误.

故选A.

6.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添加酒精 C.

加热液体 D.

滴加液体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粒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正确;

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错误;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正确;

故选B.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C.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

D.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B、根据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C、根据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烧碱可以乳化油污进行分析;

D、根据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A说法正确;

B、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B说法正确;

C、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烧碱可以乳化油污,所以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故C说法正确;

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葡萄汁 B.苹果 C.牛奶 D.鸡蛋清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葡萄汁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硫酸根离子:SO42-B.铁的元素符号:Fe3+

C.碳酸的化学式: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正确;

B、铁的元素符号为:Fe;故选项错误;

C、碳酸是由显+1价的氢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2CO3,故选项正确;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选项错误;

故选B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12O5),是一 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22+16×5=282,故正确;

C.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90:11;故正确.

故选C.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是燃料;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正确,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是燃料,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正确,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碳酸分解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C、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则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故选A.

15.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B CaO粉末 CaC03 高温煅烧

C NaOH溶液| Ca(0H)2 加入过量的Na2C03溶液,过滤

D CuS04溶液 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0H)2能与过量的Na2C0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硫酸能与过量CuO粉末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16.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铝能与稀硫酸反应,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7.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数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原子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正确;

C、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12,正确;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3周期,错误;

故选D.

18.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

选项

A O2 H2SO4 紫色石蕊试液

B CO2 H2O 无色酚酞试液

C CO Ca(OH)2 紫色石蕊试液

D CO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烧杯中的液体上升,则是滴入的物质间反应导致烧瓶中的压强减小,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解答】解:A、氧气与硫酸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故A不符合;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了碳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B不符合;

C、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烧瓶中的压强不变,不会出现液体上升的现象,故C不符合;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变小,液体会上升,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D符合.

故选D.

19.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

B.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MgS04与NaOH的反应分析;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

C、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分析;

D、根据碱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故A正确;

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故B错误;

C、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原溶液中溶剂减少,会析出溶质,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少,故C错误;

D、碱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pH不能等于7,更不会小于7,故D错误.

故选A.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故A正确;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最先达到饱和,不能说明乙的溶解度最小,故B错误;

C、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丙物质t3℃时的溶解度大于甲、乙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所以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故C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故D正确.

故选:B.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规格 180g

保持期 10个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鸡蛋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 小苏打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胃酸过多 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法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 维生素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 H2O .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硬水与软水;常用盐的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解答;胃液中的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蔬菜和面粉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2)根据硬水和软水区别和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

【解答】解:(1)富含蛋白质的是鸡蛋;故答案为:鸡蛋

碳酸氢钠的俗称 小苏打,胃液中的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它是治疗 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答案为:小苏打,胃酸过多;

在蔬菜和面粉中含有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和糖类;故答案为:维生素;

(2)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常采用的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3)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

故答案为:H2O

2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ABC (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SO3+H2O═2NaHSO3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煤燃烧的产物回答本题;

(2)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3)①根据流程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则可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1)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ABC;

(2)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O3+H2O═2NaHSO3;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3)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

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

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0=Ca(OH)2,Ca(OH)2+Na2C03=CaC03↓+2NaOH,所以分离CaC03和NaOH用过滤操作;

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

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答案:

(1)ABC;

(2)Na2SO3+SO3+H2O═2NaHSO3;2NaOH+SO2═Na2SO3+H2O;

(3)①BD;②CO2+3H2 CH3OH+H2O

23.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导电性 .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氧化铝 .

(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 金属活动性,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b: 金属与酸的接触面,接触面越大,反应越快 c: 酸的浓度,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AgNO3═Zn(NO3)2+2Ag .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Zn2+、Cu2+ (写离子符号)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解答;

(2)根据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解答;

(3)本题是对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不同的因素的探究,实验1用的是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实验2用的是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实验3是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据此结合控制变量法,即其它量保持不变,控制一个变量,进行分析解答;

(4)①根据锌的活动性比银强,利用锌与硝酸银的反应规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铜银,推断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对反应后溶液的组成进行猜测;

【解答】解: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

(3)实验1: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镁粉产生气体的速度快,说明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2: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铁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比铁片与酸的接触面积大,而铁粉的产生气体快,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和酸的接触面积有关,即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

实验3: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10%盐酸产生气体快,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是否与酸的浓度有关,即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①锌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同时得到硝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②由得到溶液呈蓝色,说明铜粉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锌会先于铜与硝酸银反应且锌粉可与硝酸铜反应,因此可判断锌粉已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成为所要猜测的两种可能,若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锌、硝酸铜,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故答案为:

(1)导电性;

(2)氧化铝;

(3)a.金属活动性,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b.金属与酸的接触面,接触面越大,反应越快;c.酸的浓度,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合理即可).

(4)①Zn+2AgNO3═Zn(NO3)2+2Ag;②Zn2+、Cu2+.

24.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c (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 有机合成 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 Ca(H2PO4)2 .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锡 铅 铋 镉

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C (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 1.8 2.0 6.5 11.5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b (填序号).

a、CaCO3b、Ca(OH)2c、NH3d、NaOH.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性废水的处理;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1)根据铅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解答;

(2)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解答;

(3)①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

②根据含有氮、磷、钾元素的物质可以做化肥解答;

③根据表中信息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钙与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钙,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也能生成硫酸钙,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根据反应求算除消耗的物质,之后结合价格求算即可

【解答】解:

(1)铅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故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

(3)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有机合成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3Ca(H2PO4)2;

③保险丝的熔点不能过高,否则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若是太低则很容易熔断,故为60~80℃最好,故填:B.

(4)解:CaCO3+H2SO4═CaSO4+H2O+CO2↑

100 98

Ca(OH)2+H2SO4═CaSO4+2H2O

74 98

2NH3+H2SO4═(NH4)2SO4

34 98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假如都是处理硫酸的质量为98Kg,则需要碳酸钙的钱数为100Kg×1.8元/Kg=180元,需要氢氧化钙的钱数为74Kg×2.0元/Kg=148元,需要氨气的钱数为34Kg×6.5元/Kg=221元,需要氢氧化钠的钱数为80Kg×11.5元/Kg=920元,使用氢氧化钙所用的钱数最少.

故选:b.

答案:

(1)c;

(2)增大;

(3)①有机合成;②Ca(H2PO4)2;③C;

(4)b.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5.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玻璃棒、烧杯 .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2)请根据如图装置或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①选取图2中的序号,表示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DAB .操作B的名称是 蒸发 ,该操作中当 出现较多量的固体 时,应停止加热.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序号)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制取装置;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分析】(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需的仪器即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①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操作B是蒸发操作,结合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溶液,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a.

(2)①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AB.

操作B的名称是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

故答案为:(1)玻璃棒、烧杯;a;(2)①DAB;蒸发;出现较多量的固体;②C.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干燥一氧化碳 .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 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O2 2CO2 .(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红色固体含有Cu2O和Cu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Cu2O和Cu .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人员 红色固体(g) 剩余红色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假设二成立

乙 4.08 2.48  假设三成立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①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②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③根据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猜想假设】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进行分析;

【数据处理】根据氧化亚铜和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依据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1)①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一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2)【猜想假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可能只有一种物质,也可能是假设三:红色固体含有Cu2O和Cu;

【实验结论】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所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和Cu;

【数据处理】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固体减少

144 80

x 4g

=

x=7.2g

所以红色固体全部是氧化亚铜,假设二成立;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质量为y

Cu2O+H2SO4═CuSO4+Cu+H2O 固体减少

144 80

y 1.6g

=

y=2.88g

所以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质量是2.88g、铜的质量是2g,假设三成立.

故答案为:(1)①干燥一氧化碳;

②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2CO+O2 2CO2;

(2)【猜想假设】红色固体含有Cu2O和Cu;

【实验结论】Cu2O和Cu;

【数据处理】假设二成立;假设三成立.

五、(共8分)

27.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5.3 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 Na2CO3、NaCl、NaHCO3 (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 36.5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分析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

(3)根据在B点时Na2CO3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计算分析;

(4)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及参加该反应盐酸的质量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解答】解:(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CO3、NaCl、NaHCO3.

(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

Na2CO3+HCl═NaCl+NaH CO3

106 36.5

5.3g x×5%

解得x=36.5g

(4)设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36.5 44

(54.75g-36.5g)×5% y

解得:y=1.1g

故答为:(1)5.3;(2)Na2CO3、NaCl、NaH CO3;(3)36.5;(4)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未1.1g.

【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相关文章:

1.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2.淘宝考试题答案

3.计算机软考试题答案

4.党课考试题及答案

5.护理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6.职业病防治法考试题及答案

7.公文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8.护理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9.二级计算机考试题及答案

10.英语模拟考试题和答案

下载word文档
《电子电路考试题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