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

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

2022-05-28 04:29: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云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

篇1: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二、听课件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王京和李良)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读14个生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联系课文内容,自己认读14个生字。

3、同桌互读课文,正音,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5、同桌互相合作听写七个要求会写的字(教师巡视抽查)。

四、布置作业

1、写七个生字并组词。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生词。

二、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1-3自然段,思考:王京和李良各有什么特长?

2、抽生交流,师板书:王 京 李 良

小画家 手 巧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说说“公认”的意思。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用笔划出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

抽生交流。

2、出示课件,思考: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抽生交流,师板书:合作。

3、学生齐读李良的话。

4、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心事”、“烦恼”、“合作”的意思。

抽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词语。

5、师:“如果你是王京,你会同意李良的建议吗?王京同意了吗?从哪知道的?”。

抽生交流,汇报。

6、分角色读4自然段。

7、指导学生看P131(插图),抽生交流图意。(附:李良拿着灯笼,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生齐读,出示课件,思考:“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画了些什么?是不是只画了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2、师:小结后,板书:合作真快乐。

3、出示课件,讲一讲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五个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解释“合作真快乐”。

五、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第6段

2、师:“王京和李良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做出来的灯笼怎样?”。

生交流,师小结。

3、看插图P132,说说插图的意思。(附:李良正在挂灯笼,王京在一边很高兴,周围的同学在鼓掌。)

六、齐读全文

小结: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七、拓展训练

1、说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和别人合作过的事,并谈谈感受。

2、课外和同学或家长合作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八、效果检测:

当堂检测生字生词掌握情况良好,学生理解了合作的含义,分享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篇2: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28课《做灯笼》这篇课文,讲的是王京和李良合作做灯笼的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写一件事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在本课时,我抓住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的特性,以《拔萝卜》这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然融入课堂。

故事内容简介(小兔种的萝卜长得特大。小兔怎么也拔不动,就叫来小猴帮忙,也拔不动,后来就叫来小松鼠、小熊他们四个一起拉可还是拔不动。这时,看见小老鼠来了,就连忙叫他过来和大家一起,一个接着一个拉着,使劲地拔呀拔,终于拔出了大萝卜。小老鼠得意的说:“还是我的力气最大,是我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听了都笑了。)故事讲完后,我便问:“大家为什么笑呀?”孩子们纷纷举手答道:“小老鼠说得不对。”“根本不是小老鼠一个拔出的。”“是他们一起拔出来的。”“是靠大家共同的力量拔出来的。”这时,我随即肯定孩子们的回答“对,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来导入课题,并介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两个新朋友,一个喜欢画画,一个喜欢做手工。于是,他们俩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合作完成了一个纸灯笼。我随即板书课题《做灯笼》并引导读题、质疑。

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解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齐读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老师导语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发言非常积极,纷纷举手发言:这两个新朋友叫什么名字啊?他们为什么要做个纸灯笼?他们做的灯笼漂亮吗?等。我随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为了孩子们对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引导学生在听我的范读中获得相关信息。学生汇报:有的说:“我知道了这两个新朋友一个叫王京,一个叫李良”; 有的说:“我知道了王京会画画,李良会做手工”;有的说:“我知道了王京、李良合作做灯笼是为了布置教室”;还有的说:“我知道了他们合作得很成功,同学们夸奖他们了,王京还写上了合作真快乐这句话”。师随即完成板书。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轻松达到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的教学目标。

三、自主识字、写字,学生激情高涨。

在识字环节,我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如:读拼音识字、分析字形识字、熟字加部首识字、同桌互相测读识字等。然后集体评一评,最后让有新的识字方法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并学习。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很好。

在写字环节,本课生字没有特难写的字,我就先让学生按书写要求独自书写生字,然后跟同桌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最后用书空的形式巩固字形的记忆。从学生作业情况来看,本节课识字写字的教学效果很好。

四、多渠道理解、积累词句,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这篇课文,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理解词语的方法因词而异。如“公认”的意思是“大家一直认为”,理解这个词时,我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咱们班谁最能干”学生回答一致时就是“公认”。“心事”和“烦恼”的理解要结合字形的特点并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为什么发愁?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就会明白。“合作”一词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不但要使学生明白“合作”就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快乐。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第4、5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渗透合作的观念。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篇3: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 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 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 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 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巩固会认字。

2. 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五、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9.我想他们共同做的灯笼,肯定会是班级中最亮的一个,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 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篇4: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

二、学习课文

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 ?

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

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 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

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加色彩 扎灯笼)

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板书:合作真快乐)

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

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五、齐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过渡: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思考:剩下的生字可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王京(小画家)

做灯笼(合作真快乐)

李良(手很巧)

教学反思:

<<做灯笼>>这一课讲的是王京和李良合作做灯笼的事.学习这篇课文,我把重点放在词语教学上.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王京和李良优点的句子,从而理解“赞扬”可“公认”.再让学生找出描写王京和李良心事的句子,从而理解“心事”和“烦恼”.“合作”一词是本课要掌握的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合作”就是: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最后,我让学生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并举例说说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合作的事?学生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 .在拓展时,学生举例的范围较窄.

2.设计容量较大,有点超时.

[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篇5: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作业 名 称

学员培训帐号: xy5549607 学员姓名: 向天俊

所在学校名称:珠晖区湖北路小学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 小学语文二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 语文

2.所用教材版本:小学语文S版

3.年级(册):二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做灯笼》教学设计

5.课时数:二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A.认识“巧、良、型”等14个生字,会写“劲、良、泥”等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使劲、良好。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C.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2.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数能根据拼音正确书写字词,能够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并进行课文阅读和初步理解。但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能力有待加强。

3.教学重点、难点:

A.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B.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二、听课件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王京和李良)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读14个生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联系课文内容,自己认读14个生字。

3、同桌互读课文,正音,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5、同桌互相合作听写七个要求会写的字(教师巡视抽查)。

四、布置作业

1、写七个生字并组词。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生词。

二、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1-3自然段,思考:王京和李良各有什么特长?

2、抽生交流,师板书:王 京 李 良

小画家 手 巧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说说“公认”的意思。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用笔划出王京有什么心事?李良有什么烦恼?

抽生交流。

2、出示课件,思考: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抽生交流,师板书:合作。

3、学生齐读李良的话。

4、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心事”、“烦恼”、“合作”的意思。

抽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词语。

5、师:“如果你是王京,你会同意李良的建议吗?王京同意了吗?从哪知道的?”。

抽生交流,汇报。

6、分角色读4自然段。

7、指导学生看P131(插图),抽生交流图意。(附:李良拿着灯笼,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生齐读,出示课件,思考:“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笼上画了些什么?是不是只画了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2、师:小结后,板书:合作真快乐。

3、出示课件,讲一讲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五个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解释“合作真快乐”。

五、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第6段

2、师:“王京和李良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做出来的灯笼怎样?”。

生交流,师小结。

3、看插图P132,说说插图的意思。(附:李良正在挂灯笼,王京在一边很高兴,周围的同学在鼓掌。)

六、齐读全文

小结: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七、拓展训练

1、说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和别人合作过的事,并谈谈感受。

2、课外和同学或家长合作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八、效果检测:

当堂检测生字生词掌握情况良好,学生理解了合作的含义,分享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王 京 李 良

小画家 手 巧

合作快乐

三、结合培训所学知识,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

我教学《做灯笼》这课时,运用生字卡片、插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使他们兴趣盎然,唤起了学习热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变“要他学”成了“我要学”,教学效果较好。在理解“公认”、“心事”、“烦恼”、“合作”等词时,我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解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设计的拓展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懂得了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只要发挥了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课堂上我对回答问题积极、准确性高的学生及时奖给小红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但也存在问题,如:朗读指导还需加强。

[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篇6: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检查作业:

1、课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美国幼儿园的故事《孩子的第一本书》,让学生从中懂得成为小作家其实并不难,要有读书和写作的兴趣,这很重要。故事里边还包含什么内容呢?这与我们本课学习的内容好像有一点联系,学完今天的课文后请大家告诉我好不好?

2、检查同学们昨天的《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的写话练习,师生互动评价,从中给学生写作的信心。

二、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师生交流课文大致要写的内容,适时引导板书。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在小队里反复练习直到读准读通。

2、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采取开火车的方式或是抢读的方式认字并组词,检查生字充分调动情况。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回答,师生评议并板书相关内容。

师:课文里讲的这个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样,是那样的近,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这个我们很熟悉的故事读好的,现在我们请同学直接选择你最喜欢朗读的段落来读给大家听,读完后你要说一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地方,听清楚了吗?

4、指生朗读后全体评议,师提出建议。分析完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师适当点拔感情。

四、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小队四人合作朗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谁读的最流利,谁读得不太熟练?读错的地方是什么?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感到困惑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指生交流)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6、我们再来回到一开始付老师给大家讲的那个美国幼儿园的故事好吗?说一说那个故事现在让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老师小结:

是啊!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有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合作,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同分享,你才会真正感到快乐与幸福,嫦娥一号的成功飞行,正是上千位科学家努力合作的结果,所以我们更加应当学会合作,“合作真快乐”!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正确认读本课的多音字“扎、模、教”;

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语文S版:《做灯笼》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篇7:做灯笼教案

活动背景

灯笼这种中国所独有的物品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春节,人们会在大门口挂上两个红红的大灯笼,元宵节,也是离不开灯笼,还有就是马上就要来临的中秋节,人们也是要提着灯笼赏月,让我们与小朋友们一起来自己动手制作灯笼吧。

活动目标:

1、幼儿按图示将灯笼卡片取下,并做好灯笼。

2、引导将灯笼在活动室,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浆糊,灯笼图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的过年的时候,在我们的家门口会挂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灯笼)。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例灯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灯笼,到了过年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做的灯笼挂到自己的家门口,这样为新年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

3、出示制作灯笼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制作灯笼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做好一个漂亮的灯笼呢?

师:制作灯笼要用到灯笼图卡,浆糊。

二、老师边示范制作的步骤边讲解制作方法。

1、师:把制作灯笼的卡片取下后,小朋友发现图卡上有什么?(有一条虚线,像折痕一样)。先沿着虚线对折。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一条一条的实线)。我们把这一条一条的横线撕开。

2、再把灯笼图卡卷成筒状并粘贴好。

3、粘贴好后,再把图卡2取下来,粘贴在卷好的灯笼上端口的两边做成提手,这个灯笼就做好了!

三、老师交代作业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个灯笼,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份制作灯笼的材料,浆糊放在桌子的中间大家一起用。

2、小朋友操作,老师观察小朋友的制作情况,帮助能力差的小朋友。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做灯笼教案,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代表着吉利,喜庆的物品,也是我国独有的物品,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象征意义的一种物品,做灯笼的课程主要是想要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篇8:做灯笼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过程,懂得合作愉快的道理。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赞扬、布置、漂漂亮亮”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问题理解课文。

重点

难点 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经过,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做 灯 笼

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王京是班里公认①的小画家。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②,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句导读:“不光……还……”写出了王京的画儿画得好。要读出称赞的语气。]

段导读:介绍了王京画画儿好的特长。

李良可不爱画画儿,但是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句导读:用称赞的语气读。]

段导读:介绍了李良会做手工的特长。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会画画儿,李良手巧。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③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王京想画一幅画儿,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她发现已经④有好几个同学在画画儿了。那做什么好呢?[句导读:读出很为难的语气。]王京把心事⑤告诉了李良,没想到李良也在烦恼⑥呢。原来李良扎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正在发愁⑦白白的灯罩缺少点儿色彩呢。[句导读:交代了李良发愁的原因。]李良想了想,忽然⑧有了主意。他对王京说:“咱俩合作⑨吧!你在我扎的灯笼上画画儿,好不好?”[句导读:要读出郑重的语气。]王京听了很高兴,使劲点了点头。[句导读:“很高兴”“使劲”写出王京很愿意合作。]

段导读:写李良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罩上,画了花草,画了树木,画了可爱⑩的小金鱼……还写下一句话:“合作真快乐!”[句导读:具体写王京在灯笼上绘画和写字的情形。]

段导读:写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

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李良和王京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字 词 导 读

①公认:大家一致认为。

②赞扬:称赞表扬。(例句)他拾金不昧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③行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④已经:表示时间过去或事物完成。

⑤心事:心里盘算的事。

⑥烦恼:烦闷;苦恼。

⑦发(fā)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发”还读fà,如理发。

⑧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⑨合作: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句)这个风筝是我和小方一起合作完成的。

⑩可爱:令人喜爱。(例句)妈妈用巧手给我做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生字卡片;一个灯笼。

一 揭示课文题目,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灯笼,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灯笼,说说这个灯笼的样子。引导学生从灯笼的形状和图案等多个角度介绍灯笼的样子。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做灯笼》。

4.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谁做灯笼?做了个什么样子的灯笼?怎么做灯笼?)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仔细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对照拼音,朗读课文。生字要多读几遍。

3.同桌检查朗读。注意纠正对方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课文题目,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指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3.学生汇报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是个小画家,李良手很巧。

第三段(第4~6自然段):王京与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四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李良和王京的特长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李良和王京的特长分别是什么?在课文中标画出来。

3.了解王京的特长。

(1)出示句子1: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追问:“公认”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致认可。)

(2)出示句子2: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分析“不光……还……”表示什么意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4.了解李良的特长。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一找李良有哪些爱好。

(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5.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五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两个人合作的经过

1.这两个人为什么要做灯笼呢?(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2.这两个人是怎样合作的?

(1)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并请同学说一说。

(2)你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创作的?

(3)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上“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呢?(两个人一起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为布置教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发挥了两个人不同的特长。因此,他们感受到合作真快乐。)

3.指名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和他人合作的经历。

六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本课选材贴合学生实际,大多数同学都有因为某一节日而布置教室的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以实物——一个红灯笼为切入点,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当中。

2.王京在灯笼上所写的“合作真快乐”是理解本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提问理解课文。

篇9:做灯笼教案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 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 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篇10:做灯笼教案

活动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活动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 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幼儿园做灯笼教案,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代表着吉利,喜庆的物品,也是我国独有的物品,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象征意义的`一种物品,做灯笼的课程主要是想要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篇11:做灯笼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幼儿都很喜欢手工教案,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东西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满足感,剪纸是幼儿乐此不疲,用简单的材料幼儿从中体会到乐趣,既能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又能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在从中体会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养幼儿心灵手巧、动作协调的技巧,并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彩色卡纸、纸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签、双面胶、毛线。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当你家里过新年的时候,你家门口会悬挂什么东西呢?

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纸杯灯笼吧!看看谁制作的最美、最好看呐!

2、老师指导幼儿制做灯笼

(1)分发制作材料;

(2)指导安全制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签;

(3)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纸粘贴在纸杯的外面作装饰;

第二步:把在卡纸上画好的耳朵、眼睛、鼻子、胡须和嘴巴,分别剪下来,然后贴在装饰好的纸杯上;

第三步:在纸杯底部的中间用牙签钻一个小孔,穿上毛线,并在杯里将线头打好结。将线的另一头系在竹筷的一端,灯笼就做好了。

3、师生一起念儿歌:

小纸杯,

真好玩,

剪好图形上面贴,

在钻一个小小孔,

系好绳子成灯笼。

幼儿园做灯笼教案,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代表着吉利,喜庆的物品,也是我国独有的物品,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象征意义的一种物品,做灯笼的课程主要是想要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篇12:做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团结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去掉拼音,调换顺序认读生字

3.玩一玩。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识字卡片,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4.议一议。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给大家听。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二、学写生字

1.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2.重点指导:“巧、泥、劲、灯” 3.学生练写,

4.展示学生的作业

篇13:做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学习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讨论学习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做灯笼,齐读课题。

二、听教师范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检查读音,以各种形式多次认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学生拼读。

2、给7个生字组词,用自己喜欢的生字说一句话。

3、分析识记字形。

4、教学范写,重点指导“良”“使”“劲”“桌”“贴”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6、讲评学生的书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篇14:做灯笼教案

培养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友爱,共同合作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懂得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时你有没有和别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呢?在合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2、新年快到了,李东和京京合做了一个灯笼。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合作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不太好读的地方,反复练习朗读,直至读通、读顺。

2、同桌互相朗读,并互相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4、共同交流,你知道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三、分段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认识生字朋友:

1、交流: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分段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你知道京京和滨滨有什么特长吗?

(2)京京和滨滨为什么要选择合作做灯笼?

(3)京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句话?

(4)同学们为什么使劲鼓掌?

2、分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3、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完成过哪些事情?谈谈合作时有什么感受?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认读识字卡片,并组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有什么要问的?

2、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解决几个问题。

3、小组交流,互相学习。

4、教师点拨,解答问题。

三、指导朗读:

1、同桌合作练习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指导。

2、开展朗读比赛,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比一比、评一评、赛一赛,看哪个同桌合作读得最好!

3、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讨论,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

2、学当小老师,交流识字结果。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得端正、好看?

2、重点指导:使、咱、贴、巧、劲、桌。

3、学生书写练习。

二年级语文做灯笼同步练习题

一、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

1、同学们使(shǐsǐ)劲(jìngjìn)鼓起掌来。

2、王京和李良是同桌(zuōzhuō)。

3、王京画的画受(sushu)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4、李良的手很巧,会捏niē泥(nílí)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ǐjìnshǒuqiǎonírénzánmen

三、读读抄抄。

行动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合作大扫除时,我们分工合作。

使劲小马使劲向前跑。

四、组成句子写一写,再加上标点。

1、好不好画画我的你灯笼上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京公认的班里小画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téng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

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来采蜜,

花儿仰yǎng脸笑。

谁和谁好?

白云和风好,

风往哪里刮,

云往哪里跑。

谁和谁好?

我和同学好,

大家唱着歌,

一起上学校。

六、说一说。

你一定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说给同学听。

篇15:《做灯笼》教案

《做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篇16:s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二、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

拼()()()

置()()()()

适()()()()

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

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事。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9,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板书:地图上的发现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意在顺学而导,将学生提出纷杂的问题梳理成重点问题,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四、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什么叫参差不齐?

看插图1。

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

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长期艰苦的考察:

(1)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看插图,感受考察的艰苦。

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

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

5.齐读最后一段。

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再读最后一句,你能说说原因吗?

五、总结全文: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六、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七、课后继续搜集“大陆漂移说”的有关资料。

[意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篇17:s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里,老师是干什么的?我是你们的老师,那谁又是人类的老师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并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对于难读的生字、词及长句多读几遍

4、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后,自己有哪些收获?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抽读重点指导:研 究 翼 蝇

2、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3、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生模仿读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讨论识记生字的小窍门。

2、师范写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师生评议:包括笔画、结构安排

4、学生习字,并给生字组词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本文的初步感受

【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相关文章:

1.六年级语文s版教案

2.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s版

3.三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

4.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s版

5.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s版教案

6.语文s版四年级的上册教案

7.s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8.s版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9.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10.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教学计划

下载word文档
《语文S版做灯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