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情结(网友来稿)
“tina890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月亮情结(网友来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月亮情结(网友来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月亮情结(网友来稿)
月亮情结(网友来稿)
邢文举
应该说,中国人有月亮情节;因为,每当月亮升起来,放射出它的光芒,便惹起中国人的万般情愫。征夫怨妇,望月而叹;骚人墨客,感月而哀;悲欢离合,乡恋别愁无不跟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东升西落。似乎一切的忧愁烦恼统统是被月亮无端招惹出来的。在中国人眼里,人们的种种心境,都能假月相证,月亮有着无穷无尽的意蕴,请让我撷取一二,奉献给各位朋友。
一.月亮能引发人的宇宙意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空中明月把人思维引向苍穹引向宇宙引向神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引发了人的无限遐思。
二.月亮能引发人的的生命意识。月亮的升沉圆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多像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无怪乎人们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三.月亮引发了人的缺憾意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的,没有十全十美。
四.月亮引发了人的沧桑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亮的永恒,人事的`有限,使人生发出不尽的感叹。
五.月亮象征了人的理想。月亮高居苍穹,可望而不可即,“明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亮像极了人生的理想。
六.月亮代表了完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的皎洁引发人们对纯洁无瑕的崇拜。
七.月亮引发人的思乡之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牵动了游子的乡思,他们不能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
八.月亮引发人的团圆意思。“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月亮圆了,孤寂的人怎能不黯然泪下,怎能不“清风明月苦相思”。
作者邮箱: xingwenju@sina.com
篇2:月亮情结散文
月亮情结散文
月亮光光
把老牛幺到梁上
梁上没草
幺到沟老
沟老捡到一个瞎核桃
……
每到花好月圆之夜,看着苍穹里的那轮明月,奶奶的歌谣就在我的耳边回响着、回响着……我哼着这首歌谣,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又在找寻那头老牛……
记得小时候每年夏夜我和奶奶坐在院子一边乘凉,一边听奶奶不紧不慢地讲着好听的故事。
夏天的夜晚特别凉快,晚风吹拂着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蛐蛐蝈蝈唱着悦耳动听的歌谣;月光洒满小院,也洒在树枝上,树影婆娑。那时那刻,邻居的谈话声、小孩的嬉笑声以及驴子骡子的嚎叫声都交织一起,像一首月光曲,整个人儿陶醉在乡村夜晚的美景里,睡意全无。
奶奶讲完故事后,就教我数天空中的星星。看着密密麻麻的星星,我一颗又一颗地数,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数啊数,怎么也数不清!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你找最亮的一颗,那就是你的心!”我顺着奶奶的手指,找啊找,璀璨星空里真有一颗最亮的星。之后,每有明亮的夜空,我都会寻它找它,而它一眨一眨的眼睛也似乎给我说着什么。
我好奇地问奶奶:“那颗最亮的星星给我说什么呀?”
“乖孩子,它说你长大了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啊!”
奶奶接着指着那一轮明亮的月亮说:“月亮每月十五圆一次,你细心看,上面有一位老人正在给牲口拌草,他驼着背,用棍子搅来搅去,多像你爷爷的背影啊!”
我强忍着眼泪随声应和着,心却在滴血。多少个圆月夜,奶奶都会这样望着天空,说着说着就发呆了……
我偷偷地看看奶奶,她泪眼朦胧,目光僵成了一条直线。我偎依在她的身边,凝望着月亮,生怕它飞走了。
奶奶和爷爷两人相濡以沫、恩爱一生,他们一生两个男孩,没有女儿。我就不解地问:“在那个年代其他人家都是四五个孩子,为什么你们只有两个呢?”奶奶告诉我,在父亲两三岁的时候家里闹饥荒,爷爷就去陕西讨口粮。我白天在农业社种工分,晚上出去挖野菜、打槐树叶、煮玉米芯,就这样早出晚归,独自一个人养活着一家人。”
有一次,看着面黄肌瘦的二叔饿得哇哇大哭,奶奶想到了白天农业社收的萝卜在场里堆着,晚上没人看,可是那里传说鬼很多,平时一个人都不敢去。为了可怜的二叔,她只好硬着头皮去偷萝卜。晚上两点钟,奶奶蹑手蹑脚地往场里走去,边走边看,生怕被人发现了。她走进场里,忙拾了些萝卜,吃力地背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实在走不动了,就靠在墙上歇息一下。突然,看到对面山上鬼火滚来滚去,时远时近,奶奶冷汗淋漓,浑身发麻,脚腿也不听使唤了,但又立刻镇定了下来,继续往前走,走到古崖底下,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背影,若影若现,时高时低,奶奶以为是看萝卜的人在追她,就不敢动弹了。过了一会儿,硬着头皮往前走。忽然,这个人转过了身,跟在奶奶的身后,走起路来没有声响,轻飘飘的。奶奶魂不守舍,她偷偷地转身看了一眼,天啊!满脸血迹斑斑的,是不是传说中的鬼啊!我今晚肯定要被鬼捉了,可怜的孩子咋办?她发疯似地背着箩卜一口气跑回了家。
回到家后,奶奶把箩卜藏在炕根下。看着熟睡的孩子,看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乞讨的爷爷不知身处何处,有没有吃的……想着想着,她呜呜地哭了……
哭顶什么用,人得生活啊!奶奶寻着最亮的一颗星星,祈祷:“没吃没喝,孩子们快饿死了,求求老天爷给我生活的勇气吧!让我度过难关吧!”霎时间,她发现月亮更亮了,星星也更亮了。
这岂不是“叫天天灵,叫地地灵”吗?感谢上苍啊!奶奶惊喜地寻思着。
听着奶奶的诉说,我泪眼朦胧,脑子里不时地浮现出奶奶偷萝卜的背影,浮现出那个血迹斑斑的背影,是不是有什么在庇佑着奶奶?是不是命运给奶奶开了个玩笑?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
在缺衣少吃的那个年代里,可怜的奶奶恓惶地熬了几十年。她是如何的艰辛,如何的坚强,真不敢想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农村情况日渐好转,爷爷回家了,父亲和二叔上学了,一家人日子总算平静了下来。不幸的是,在父亲十二岁的.那年,奶奶却病倒了。她肚子上生出一个疙瘩,越长越大,他们四处求医,仍不见效,医院最后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奶奶回家后,无奈地等待最后的时光。她躺在炕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忍受着病痛的煎熬,默默地流着泪……
每晚,她都会寻找天空中那颗最亮的那颗星星,并把对家人的牵挂全都装进了月光匣里……
也许是奶奶的善良感动了天地,也许好人一生平安吧,她肚子上的疙瘩破了,血水四溢,她感到轻松多了。在药物的配合下,奶奶的病竟然奇迹般好了!
从此以后,奶奶就把月亮作为自己的知己。奶奶深爱着月亮,我深爱着奶奶,也深爱上了月亮。每到有月亮的晚上,我就坐在小板凳上仰望着天空,静静地看着那轮月亮……
那最亮的一颗星,它是奶奶的眼睛,给了我温暖和力量。高考落榜后,每晚向月亮诉说心中的痛,月亮好像抚摸着我的头,给我擦干眼泪,给我勇气和信心;当我走上补习之路时,每晚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与月亮对话,思念在外打工的父亲,思念爷爷奶奶。我下定决心:吃尽苦中苦,争做人上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路向前,绝不回头,最后终于榜上有名!
从那时起我就把月亮作为我的红颜知己,与它分享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有月亮的夜晚与子女一起赏月,讲述奶奶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过,人一节节地活。月亮,是我一生的牵挂,每每望着夜空里的那轮明月和眨眼的星星,心就会坦然:天之大,地之大,我有一双腿,有坚定的心,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儿!
篇3:浅谈李白的月亮情结
浅谈李白的月亮情结
20**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1月20日,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开机并开始了对月面的拍摄。从卫星传回的照片看,月亮本身并不很美,它的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撞击坑,有的地方凹下去,有的地方隆起来,就像一个麻子的脸。
可是这个并不很美的月亮,在先秦时期却被人们视若神明。《国语周语上》说:古者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旧注:明神,日月也)而敬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可见当时已有祭月之礼。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宛若神明的月亮有点神秘,看上去隐隐约约的似乎有人在活动。于是就创造了吴刚、嫦娥和桂花树的神话。月亮开始渐渐地令人向往了。
再后来人们发现月亮不但神秘,而且还非常美丽。它洁白温和,向人间遍洒清晖,于是便借月亮寄托闺愁宫怨和离情别意。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就有许多描绘明月的句子。明白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是以月寓闺愁。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是以月寄相思。曹植的《七哀诗》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之句,把这种相思之情,更是推向悲切哀婉之极至。
但这一切都还不够。月亮,这个让世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月亮,她所蕴蓄的文化内涵,她所充溢的情思意韵,还远未被世人所参透。
这时,李白诞生了。
李白诞生于农历正月十六,正是一月之中月亮最圆的时分。这个天才诗人,这个月亮诗人,他是披着满月的清晖来到人世的,他也就注定要为月光歌咏一生,赞叹一生,最后再回到月光中去。
中国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尧舜是谁,秦始皇是谁,甚至唐太宗是谁,但很少有人会不知道李白是谁;中国人可以不会背《百家姓》,《千家诗》,甚至《三字经》,但很少有人不会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借月思乡的诗,几乎所有中国幼儿便能琅琅成诵。人们认识李白,也大体是从这首诗开始。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清幽而静谧的世界,是一个空灵而透明的世界,是一个远离尘喧而又充满情味的`世界,是一个飘忽渺远而又伸手可捉的世界。走进李白的月光世界,我们会惊异地发现,明月能慰藉悲苦的心灵,会陪伴孤单的身影;明月能抚平怨妇心中的创伤,会擦去离人的眼角的泪水。她有着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她会让人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让人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蜀中的山山水水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最让他梦牵魂绕的还是峨嵋山月。因此当他24岁,告别峨嵋山,出蜀开始为自己的前程奔走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ldqu;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只半轮,影还入江,何况悲秋?何况入夜?世事难全,人生难料,但淡淡之愁,只轻轻带过,并不显得沉重。何也,有月亮相陪,虽只半轮。
这倒影落在江心的半轮秋月,一直在脉脉送行,先是平羌,再入清溪,最后是三峡,千里相送,情深意长。
最为奇妙的是,此诗二十八字中凡五见地名,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王麟洲评曰: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评之准确,赞之中肯。但李白何以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不厌其烦地重复地名,明眼人一看便知:故乡之情难舍,故乡之月难忘。
此后李白便以月为伴,浪迹天涯。庐山月神奇,李白便咏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金陵月伤怀,李白便吟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秋浦月断肠,李白便叹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 。镜湖月秀美,李白便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潇湘月轻盈,李白便唱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 即便是在梦中,李白也有月光相伴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明月就这样与李白形影相随,终身相伴。但令人遗憾的是,明月陪着李白走遍名山大川,却没有很好地伴着李白步入仕途。
诗人李白毕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他的一生都幻想着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以施展自己的宏图大愿。造化也特别垂青于他,曾两度让他步入仕途,一次由道士吴筠推荐,以召赴阙,供奉翰林,在皇帝身边做事,稍有拍马阿谀之能事的人,飞黄腾达便唾手可得,但是他真率狂放,蔑视权贵,竟然放胆到让高力士为他脱靴磨墨,群小岂能容他?第二次是投效永王,蛮以为可以尽忠报国,不料永王竟被朝廷宣布为叛党,于是自己也成为叛党之同谋,不但难圆入仕之梦,而且被作为囚犯,放逐夜郎。
壮志难酬,宏图不展,人生之悲,莫过于此。心中隐痛,有谁能抚?天地之间,唯有明月。
李白知道,这是明月过于垂青他了,不忍心让他误入岐途。因为中国从来都不缺政客,中国缺的是狂傲不羁的、会为月亮而唱的歌手。
花间一壶酒,独酌天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竹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自散。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月下独酌》第一首)
这是一首凄恻清幽的明月之歌。本是孤独的身影,却邀来明月来伴,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且饮且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虽然诗至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但尽管如此,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待来日月下独酌时,还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诗人孤独之至,情深之至,超尘拔俗之至。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这是一首忧思绵绵的明月之歌。悠悠万世,亘古明月,晚升晓没,踪迹难寻。于是抬头远眺,于是停杯一问。但这一问却问出了一个永恒的思考,一个永无答案的难题。这一问又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这一人和自然、人和宇宙之间冥冥中的矛盾摆在了世人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月亮是永恒的,宇宙是伟大的,人生却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水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但诗人深邃如炬的目光,却仿佛要穿透月之永恒作无限深邃的哲学思考: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说不尽的坎坷曲折,道不完的孤独寂寞。那么暂且忘掉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对酒当歌吧!人生将会变得何其畅达,精神将会变得何其自由。有了这样的思考,这首明月之歌才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带着一种寂寥荒远的魅力,呈现于我们的面前。
此外,诗人还以月表纯洁友情。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诗人还借明月表现离别思念之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rdqu;(《捣衣篇》)一片捣衣声,千缕思夫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
诗人还借明月尽显自己豪迈洒脱的性格。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诗人将月下泛舟当作人生无穷乐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不但邀月对饮,而且要上天捉月了,其豪迈之气直冲云霄。
当然,诗人更多的还是借月表现自己孤独落寞的心情。李白命途多舛,一生屡遭厄运,落寞之情,时涌心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长相思》)被迫离京的悲痛,溢于言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月下拔剑起舞,竟至高歌泪下,何等悲壮!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愤控诉。
我们还可以从李白的咏月诗中,感受到另一种感情。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飡。(《宿五松山荀媪家》)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容的李白,在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竟如此虚心下气,如此温和诚挚,其情也真,其意也浓,这是李白诗中最感人的画面之一。
李白一生作诗无数,可惜流传下来的仅900多首,而这900多首诗中,歌咏月亮的就有200多首。他不像一般诗人一样,只留下若干咏月的名篇名句,他用数不胜计的篇章构织出一个特殊的世界。那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这世界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他的风格,他的情感,还有他的生命。月缺白无味,白无月不逸。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他与月对饮,与月共舞,最后到水中捞月,终于与月拥抱在了一起,月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月。
篇4:中国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管窥
中国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管窥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现实的`复合体,意象审美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意象功能的多维性与多层次性.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一直是一个多维度的意象,诗人既用于抒发喜悦之情和悲苦之情,也用于表达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个人抱负,而中国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则主要源自社会现实,诗人气质,诗歌创作规律及月亮的神秘特征这四个方面.
作 者:涂涓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丹江口,442700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古代诗歌 月亮 意象篇5: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情结
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情结
李白一生创作的诗歌巨多,在其千余首诗歌中,咏月诗成为其主要的诗歌题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钟爱的歌咏对象。诸多文人骚客写月、颂月的诗文浩若烟海。无论是浪漫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还是禅宗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亦或是豪放词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月亮总是撩拨着诗人敏感的心弦,承载着无尽的悲欢离合,深情款款地走入诗人的创作情怀,成为文人墨客心中一道独有的精神寄托。而其中,颂月诗最多、成就最为卓著的诗人当属唐代诗仙李白了。月亮给了这一旷世才子以非凡的创作灵感,使其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艺术精妙,诠释了文人雅士高洁的精神信仰,留给后人以宝贵的精神盛宴。
李白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诗人,其一生诗作近千余首,其中,写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正如陶潜爱“菊”、陆游爱“梅”一样,李白爱“月”的情结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月亮唤起了这位诗仙过人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给读者营造出一个个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美学境界;它也熔铸着诗人的风骨与精神,成为诗人一生理想的浪漫化身和卓然不群的人生见证。
正如李白所云:“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诗、酒、月成为李白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李白诗歌的美便是缘于这样一番诗酒逍遥、月色空的美好情韵。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寻李白》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个性特征、旷世俊逸的诗歌才华和执念于其心的'永恒的月光情结。沐浴着高洁之光的李白诗无疑给后人留下太多值得欣赏与品味的价值。
一、如明月般空灵的旷世才情
李白之人千年难遇。有言道:“千古才情,李白八斗。”李白一生诗歌成就斐然,其旷世的才华令人惊叹。李白写月之美,可堪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
李白颂月之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潇洒浪漫。其笔下之月可谓性情万千。月也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有诗“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于冰,有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无不透露出一股清新自然、脱俗俊逸的浪漫气息,使得李白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笔势如天马行空,诗人想要将明月一揽在手,艺术表达何其豪放,诗中洋溢着的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和真情实感实乃豪迈和快意!《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起句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而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的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营造了空灵入妙的意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等一句句来自于月光之境的低吟,或忧伤,或雄奇,或明净……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也让人不得不折服这位千古诗仙非凡的艺术才情。
二、如明月般高洁的人格精神
李白诗歌光彩四溢的魅力源自于他独立不羁的个性,纯真高洁的人格。他生性豪放,纯真脱俗,正如月色一般皎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节操。
诗人常以明月来传达人间的至真性情。当诗人怀念友人、亲人的时候,常常把情感向明月倾吐,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以孩子般纯洁、真挚的感情来拥抱明月、赞叹明月,寄托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诵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和恳切的思念、热诚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句的至真性情,月光下的精神意趣是如此真实而高洁。
诗人亦常以明月来抒一腔潇洒豪迈的气概。诗人能流芳千古与他的豪迈、洒脱的性情有很大关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纯真又潇洒。在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后,他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他兴致盎然地泛月,高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高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作者横溢的诗情,纯真的性情、高洁的人格精神在神秘浪漫的月光世界里被尽情挥洒、尽情表露。
三、如明月般冷傲孤独的灵魂
李白一生之所以对于月亮有一种独特的爱恋,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因为冷傲。月亮是诗人表达清冷,超俗绝尘的固定意向,可以说,李白一生的孤独、抑郁都用月亮这一方净土来承载。在李白的心目中,月亮是高尚灵魂的寄托。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一生的挚友、知己,是诗人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寂情怀寻求精神皈依的典型代表。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把月亮、自己与自己的身影聚合在一起,绘成“三人”饮酒图,到达一个“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的境界,在自我慰藉的快乐之中,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难以言状的孤独。
李白是孤独的,亦是冷傲的。他邀月酌酒,轻轻地唱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感叹知音难觅。“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咏叹“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尽情享受着无边的风月,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地过活。
李白一生介怀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知音的难觅,让他的孤独更深。所以他只能在《 长相思》中“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悲叹:“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面对明月,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叹世间知音难觅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寂寞的李白一生以月为伴,因为月亮能善解他意,能够慰藉其悲苦幽怨的心灵,并始终不离不弃地伴随着诗人浪迹,为其拂去尘世的纷扰,觅得大千之外的一份宁谧和美丽。于是诗人的寂寞也变得异常美丽。可以说,月亮情结贯穿了李白的一生。相传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去水中捞月,永远与明月拥抱在了一起。“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于皓月当空之夜,掬一片月光于怀,沉醉于氤氲朦胧的浪漫气息中与诗仙李白相约。
【月亮情结(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节日情结
2.情结鸽子
3.散文:情书情结
4.山核桃情结散文
5.生命情结散文
6.干菜情结日记
7.香蕉情结作文
10.难舍情结作文9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