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
“xiaoyao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不同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不同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不同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
关于不同分享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分享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
分享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从而让孩子与他人形成良性的互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有利于幼儿和社会未来的发展。
而在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里,关于不同分享物和分享情境对分享行为影响的考察不够全面,这些又对分享行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分享物不同,分享行为不一定相同;情境不同,其行为也会受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探讨,以丰富幼儿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使成人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被试
运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 151 名 3~6 岁的幼儿作为被试,其中,小班(3~4 岁)为 44 名,男 24 名、女 20 名;中班(4~5 岁)为 52 名,男 24 名、女 28 名;大班(5~6 岁)为 55 名,男28 名、女 27 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自变量为分享物(非耐用品、耐用品)和社会复合体(互动、关系、群体),因变量是分享形式。具体为 2×3 的混合设计,其中,分享物为被试内变量,社会复合体为被试间变量。为了消除分享物呈现顺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采取拉丁方设计来平衡。
(三)研究材料
分享物:非耐用品为 6 块饼干,耐用品为 6 块彩泥。分享物是在综合考虑了分享物本身的价值、新奇程度、分享者对其喜好程度、无性别偏向后选择的;而分享物数量上的选择是考虑到 3~6 岁幼儿对数量的认知和分享策略的多样性(有均分的可能)。三张有字的卡片、一根绳子。
(四)研究程序
主试由研究者担任。第一步,让被试获取分享物。让被试通过正确再认已学汉字而获得饼干(或通过跳高摸绳成功而获得彩泥)。这是为了让被试感觉分享物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从而提高分享物对于分享者的价值。指导语:“×××,今天跟老师一起做个游戏,要是你做得好,老师就给你小奖品(就是分享物)。”本环节的任务设定让被试都能获得分享物。随后的指导语是:“这是饼干(或彩泥),是对你刚才认字(或摸到绳子)的奖励,现在这些饼干(或彩泥)就是你的了,你说了算,你可以自己吃(或捏),也可以给别的小朋友吃(或捏),也可以不给别的小朋友吃(或捏)。” 第二步,让被试进入三种情境之一。三种情境有互动的(与另一个随机选取的不认识的幼儿自由活动)、关系的(与另一个随机选取的熟悉的幼儿自由活动)、群体的(由被试平时所在的非正式团体中的 2 人所组成的集合体)。指导语:“这是另一个班的小朋友(或这是你们班的小朋友,或他们是你的好朋友),你们在这自由活动一会吧!”第三步,让他们自由活动 5 分钟,观察被试分享行为的形式,按照已经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记录。在评分有异议时,对个别幼儿进行访谈,从而降低自己的主观推论。同时,以摄录的方式记录整个实验过程。然后,按照同样步骤让同一被试实施另一种物品。
(五)数据统计本研究中将分享的形式分为自发性的分享、诱发的分享、被动的分享、不赞同(包括诱发失败和被动反抗)与无,并从5 至 1赋值。然后,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分享形式影响因素的基本描述被试内变量分享物(非耐用品、耐用品)和被试间变量社会复合体(群体、关系、互动)在分享形式上的平均数、标准差、人数如表 1所示。
(二)分享物、社会复合体对分享形式的影响以组内变量分享物,组间变量社会复合体、年龄和性别为自变量,以分享形式为因变量做多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如表 2所示。从表 2 可以看出,社会复合体和性别两个因素对幼儿分享形式的交互作用较大,统计学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2,133)=3.347(p<0.05)。而分享物和社会复合体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享物和年龄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享物和性别两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复合体和年龄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年龄和性别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享物、社会复合体和年龄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享物、社会复合体和性别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分享物、年龄和性别三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复合体、年龄和性别三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分享物、社会复合体、年龄和性别四因素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社会复合体对分享形式有显著影响,F(2,133)=4.614(p<0.05),而不同的分享物、年龄和性别在分享形式方面的主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这说明社会复合体对幼儿分享形式的影响非常明显,分享物对幼儿分享形式的影响不大。
(三)社会复合体、性别与分享形式的简单效应检验由于社会复合体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133)=3.347(p<0.05),所以对这两因素做简单效应检验。简单效应的结果表明,性别在社会复合体上的差异为:在社会复合体的.关系水平上,性别之间差异显著,F(1,133)=4.094(p<0.05),为女孩分享形式的得分高于男孩,也就是说,与男孩相比,女孩在分享物品时的主动性更强。而在社会复合体的群体和互动水平上,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1,133)=1.934(p=0.167)和 F(1,133)=2.132(p=0.147)。社会复合体在性别上的差异为:对于男孩来说,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33)=5.855(p<0.01),群体水平中的幼儿在分享形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互动水平中幼儿的得分,在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的交往情境中幼儿分享形式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群体、关系、互动,具体来说,男孩在群体情境下更容易表现出主动性,而在互动情境下的主动性较弱。对于女孩来说,不同社会复合体之间差异不显著,F(2,133)=1.982(p=0.142)。
三、讨论
(一)分享物对分享形式的影响不显著从分享物对分享形式的影响来看,虽然幼儿在分享非耐用品时分享形式的平均得分低于分享耐用品时的得分,但是,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可见,分享物的差别不是影响分享形式的主要因素。幼儿不会根据物品特性的不同来决定是表现出强主动性,还是表现出弱主动性。然而,从不同分享物在形式上的平均数可以看出幼儿分享耐用品时的主动性更强,但是从分享物的标准差可以看出幼儿分享非耐用品时主动性的表现上差别更大。本研究在分享物这项自变量上采用的是被试内设计,这样在考察分享物对分享形式的影响时就可以较好地控制被试本身的人格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由此可见,不同的分享物还是对分享形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F(1,133)=2.113(F>1)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社会复合体和性别对分享形式有显著的交互影响由于社会复合体和性别对因变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所以应该把两个自变量结合起来看。在关系这种社会复合体中,性别之间差异显著,与男孩相比,女孩在分享物品时的主动性更强。这可能是因为男女儿童游戏伙伴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前阶段的男孩更喜欢结成两人以上的群体一起玩,女孩则更喜欢在两个人之间交往。这样,女孩对交往人数的偏好而使得社会复合体对分享形式的作用降低。然而,对于男孩来说,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群体水平中的幼儿在分享形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互动水平中幼儿的得分。这说明男孩分享行为的主动性受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的影响。男孩在互动水平的主动性较弱可能是因为男孩比较粗心,对别人的需求不敏感,并且由于彼此都陌生,潜在的接受者也不会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而在群体水平中的主动性较强可能是因为即使男孩开始时没有意识到,可是由于彼此已经形成了非正式小团体,相互之间很熟悉,潜在接受者的主动性就会很强,继而物品持有者就会知道其他幼儿的想法而提高主动性。
(三)分享形式的年龄差异不显著虽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长的孩子会比年幼的孩子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并不会使各年龄段幼儿的分享形式呈显著差异。这可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虽然逐步习得了要主动分享,但是他们对事物的归属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抗。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分享形式却没有显著的变化。四、结论社会复合体和性别对分享形式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水平。性别在社会复合体上的差异为:在关系水平中,女孩分享形式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在群体和互动水平中,性别没有显著差异。社会复合体在性别上的差异为:对于男孩来说,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群体水平中的得分显著高于互动水平,在社会复合体不同水平的交往情境中幼儿分享形式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群体、关系、互动,对于女孩来说,不同社会复合体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分享物、年龄对分享形式的主效应不显著。
四、教育建议
由于社会复合体的不同水平―――互动、关系、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和所遵守的交往模式不同,幼儿的分享形式在群体社会复合体水平表现出较高得分,关系水平次之,而互动水平的得分较低。因而,成人可以首先在群体水平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过渡到关系水平,最后到互动水平,尤其是男孩子。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扩大幼儿的分享范围。对于女孩子,成人最好以关系水平为切入点来培养她们的分享形式。
分享物的耐用性方面对幼儿分享形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培养幼儿分享主动性时,我们不用过多地考虑分享物耐用性的作用。
虽然分享形式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背后的原因―――主动分享与事物归属意识的对抗,培养幼儿关注其他人的需要,知道一起玩也很有趣,感受一块吃更香甜,获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篇2:几种不同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论文
几种不同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论文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试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几种不同项目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项目不同可以提高不同的心理健康因子,提高的幅度也有所不同,总体都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育项目 大学生 心理 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显示,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约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一些研究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为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意识到,能够有效地寻找到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量研究文献表明,适宜的运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变化的基础,有助于情绪的改善,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属于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既有应对心理压力的良好作用。综合现有文献,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的调查和分析上,关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大学生这个处在校园、已为成人、心理相对成熟、处于青春期末期的人群的心理的研究结果还是不多,还很缺乏深入地进行体育锻炼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及成果,尤其缺乏采用体育锻炼不同项目的干预措施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着手于体育锻炼,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找出适合大学生整体适合怎样和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路子来进行心理教育,以及针对不同心理类别的大学生应进行不同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进而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几组不同体育项目的学生进行实验对比,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心理因子比较,得到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验证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分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状况,以求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研究对象
在浙江工业大学随机抽取男100名女100名共200名大学生,其中随即各分25男,25女共50名大学生为一个小组,分为四组。在研究前用方差齐性检验,每组样本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被试实验前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较为均衡的四组样本。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篮球组、体舞组、乒乓组、游泳组。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文探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评价实验前后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变化。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内容涉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等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的9个症状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以分值的高低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当心理因子≥2时,表明有轻度心理问题,当心理因子得分≥3时,表明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得分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2)运动干预实验
以各类体育锻炼项目作为实验手段,进行运动干预每组分别按自己项目组别进行体育锻炼,实验时间共15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两次,每次60min,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依据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各项体育课程的特点,实验在同一指导语下进行,在课程教学中强调快乐体育,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从而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实验开始前,SCL-90量表分别对四组进行心理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前数据。一个学期后,再次用前述量表进行测试,得到每组实验后数据。
评价每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进行各因子比较,可得出此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差异。
(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方差齐性检验
为四个组在运动实验干预前、后的各项心理因子是否具有差异性,将实验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前总体样本的总均分及各项心理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被试实验前各组各心理因子的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即表明了实验前各组样本较为均衡。 2.各体育项目组在干预实验前后结果分析
对各组的实验前后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表1):(1)四个组在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显示出,四个组别都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因子分分别有几项比较显著差异。 (2)同组中自身实验前后纵向比较,结果显示篮球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恐怖、人际敏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舞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乒乓组:在9个纬度中有7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抑郁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游泳组:在9个纬度中有5个纬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按症状因子横向比较可见,几个组同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偏执。
体育锻炼本身不仅仅可以使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人的心理的调节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选出四个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首先均具有改善效果,因子分降低,其次,每个体育项目的`不同,由于专项技术或锻炼方式有所差异,对心理方面也有差异性变化。例如篮球是集体项目需要集体之间的配合与个人技术的良好结合,在锻炼过程中队友或教师给予的支持或鼓励、队友的配合以及双方的身体、精神上的对抗;体育舞蹈项目的美感、一致性和表演性;乒乓球项目中的周旋、搏杀、得分;游泳项目中的毅力、技巧等,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
1.体育课程总体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干预作用,从四个不同体育项目的组别来说,对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均为显著,可见体育锻炼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方式,在改善和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体育锻炼的效用不可忽视。
2.从体育锻炼的项目来看,各个项目改善的心理问题侧重点不同,但总体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建议
1.大学体育课程丰富多彩,课外锻炼也必不可少,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极为有益的影响。无论进行何种项目何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2.本研究着重从四个组别进行了实验前后的对比研究,充分表明了体育锻炼中各个不同项目锻炼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希望同仁就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些。或者进行多项目的综合训练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付弈,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5).
[3]胡近.优化环境自我调适走出误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4,(3).
[4]蔡武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6).
[5]陈作松,陈红.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80-84.
[6]FARMER M E.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NHANES 1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AmJEpide,,128(6).
[7]丁庆建,范方.运动处方对矫正大学生心理障碍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8]杨建雄,蒋立旗.高等师范学生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
篇3:不同国籍航班对首都国际机场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
不同国籍航班对首都国际机场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
1 前言
空气微生物是存在于空气中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它们可粘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形成生物气溶胶。生物气溶胶可使空气微生物较长时间停留在空中,与环境中的其他污染物协同作用,降低空气质量污染环境。生物气溶胶粒径一般在0.5μm-100μm之间,可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或通过伤口感染,引起过敏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道疾病等,威胁人体健康,甚至引发重大流行性疾病疫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重要环境,其空气质量好坏是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共场所环境条件变化多端,影响其空气微生物变化的`因素也很多,包括空气微生物的来源、微生物本身的特性、环境气象因素、地理条件因素以及人为活动等。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平均含量较高。
为研究国际航班对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分别检测来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2个国际航班乘客下客时候机楼相关区域细菌总数、霉菌总数等指标,评价入境航班对候机楼空气质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剂
普通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采集)、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霉菌采集)、细菌鉴定卡:均购自北京中科三环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1.2 仪器
VITEK2 COMPACT30: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2.2 方法
2.2.1 采样
2.2.1.1 采样地点
首都国际机场国际区,SK995(哥本哈根-北京)和MS955(开罗-北京)航班到达后,旅客经过时使用的廊桥和行李提取转盘。
2.2.1.2 采样时间
10月至4月。
2.2.1.3 采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的规定,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
2.2.2 样品培养
空气微生物采样后,普通琼脂培养基37 ℃培养48h,改良马丁培养基28 ℃培养96h,计算菌落总数;挑取可疑细菌菌落纯化后革兰氏染色,使用VITEK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
2.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处理软件对不同国际航班旅客到达后的结果进行t检验。
3 结果
3.1 2个国际航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结果
2个国际航班廊桥和行李提取区细菌总数及霉菌总数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显示,2个国际航班的入境旅客到达后廊桥和行李区的细菌总数及霉菌总数均不因采样时间波动。其中,SK995廊桥区入境旅客到达后细菌总数44.00±26.69,MS955廊桥区细菌总数48.50±20.23,Sig.(双侧)为0.537,结果无显著性差异;SK995行李区旅客到达后细菌总数为25.67±11.66,MS955行李区细菌总数为23.83±17.59,Sig.(双侧)为0.721,结果无显著性差异。SK995廊桥区入境旅客到达后霉菌总数19.40±12.89,MS955廊桥区霉菌总数23.80±11.89,Sig.(双侧)为0.34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SK995行李区霉菌总数为18.50±6.95,MS955行李区霉菌总数16.67±10.65,Sig.(双侧)为0.630,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3.2 航班病原菌检测结果
对 监 测 中 采 集 的 可 疑 菌 落 进 行 培 养 、鉴定。结果显示:在2个国际航班下客前及下客后的廊桥均检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aprophyticus、脲气球菌Aerococcus urinae、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warneri、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泛菌属P a n t o s a s p p ;在 2 个国际航班下客后的廊桥均检出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耳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在SK995下客使用的廊桥区检出尿道气球菌Aerococcus urinae、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苛养颗粒链球菌Granulicatella elegans;在MS955下客使用的廊桥区检出克氏考克菌Kocuria kristinas、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
4 讨论
近年来,国际传染病疫情频发,使口岸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近年来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暴发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交通业的发达使得交通工具速度越来快,不同国家、地区间的人员流动大量且频繁,这在给人类旅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几次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流行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机场的国际区作为入境旅客首先到达的场所,其空气质量、菌落构成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的反映入境旅客给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
5 结论
机场的廊桥和行李区是入境旅客较为密集的场所,入境旅客的集中入境给这些区域的空气质量带来显著影响,且有可能携带致病菌入境。因此,应加强机场国际区空气质量监测及公共场所消毒工作,确保旅客及国内民众健康安全。
篇4:不同光强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不同光强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综述了不同光强对作物的形态学、光合作用、内源激素、矿质营养、叶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 者:时向东 文志强 刘艳芳 王卫武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17) 分类号:Q945.3 关键词:光强 形态学 内源激素 矿质营养 叶片结构 化学成分篇5:贡嘎山地区不同植被对降水的物理过程影响研究
贡嘎山地区不同植被对降水的物理过程影响研究
对贡嘎山地区两种植被类型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林冠层和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单位面积截留降雨量分别为 0.14 和 0.27 kg/m2,亚高山针叶林树干单位面积截留量为 0.005 8 kg/m2,针阔混交林树干单位面积截留量为 0.006 kg/m2.通过进行不同尺度的.试验,树干截留量与胸径之间呈线性相关.枯落物的截留量、滞后时间与面积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度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作 者:李秀博 吴勇 王春红 LI Xiu-bo WU Yong WANG Chun-hong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地下水 英文刊名:UNDERGROUND WATER 年,卷(期): 31(4) 分类号:P333 关键词:植被 林冠 截留量 滞后时间 尺度效应篇6:研究乌药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论文
研究乌药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论文
乌药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的膨大块根,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史书有载乌药可治“恶心腹痛,宿食不消……”,临床上常与多种中药配伍,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脘腹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药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调节平滑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明确其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本课题初步探讨乌药不同提取液对消化系统方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KM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 g,雌雄各半,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代购,动物合格证号:SCXK(湘)2009—0012。
1。2 药物
乌药购于湖南岳阳医药总公司中药饮片加工厂长沙经营部,经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鉴定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e(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取乌药200 g,加5倍量水,经挥发油提取器提取12 h,得挥发油0。5 mL保存;药液,过滤,滤渣煎煮1次,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最后浓缩成1 g生药/mL的药液。滤渣加75%乙醇回流,得浸膏1。5 g,置冰箱内供实验备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浙江金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102)。
1。3 样品处理
挥发油加5%吐温—80乳化,乙醇提取物配置时加适量二甲基亚砜。助溶剂量药效试验不干扰药理活性。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正态性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one—way ANOVA。
2 结果
2。1 乌药不同提取物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亢进的.影响
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托品组(0。3 mg/kg)、乌药水提取物组(0。948 g/kg)、乌药醇提取物组(0。074 g/kg)、乌药挥发油提取物组(5。8 μL/kg),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实验前动物禁食12 h,自由饮水末次给药后1 d,各组动物按0。5 mL/kg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 g/L,0。25 mg/kg),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 min后各组动物灌服5%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2 mL/10g,灌服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20 min将小鼠颈椎脱臼法致死,打开腹腔剪取幽门至回盲部的肠管,不加牵引平铺于托盘上,测量小肠全长及炭末在肠内推进的距离,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小肠推进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模型对照组动物小肠推进率高于正常组,说明造模成功。而3个实验组之间该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药不同提取物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亢进的影响作用相近。
2。2 乌药不同提取物对阿托品引起的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
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乌药水提取物组(0。948 g/kg)、乌药醇提取物组(0。074 g/kg)、乌药挥发油提取物组(5。8 μL/kg)。第4天给药后40min,除正常对照组外,剩余4组均腹腔注射阿托品0。3mg/kg,20 min后各组动物灌服5%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2 mL/10 g,灌服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20 min将小鼠颈椎脱臼法致死,打开腹腔剪取幽门至回盲部的肠管,不加牵引平铺于托盘上,测量小肠全长及炭末在肠内推进的距离,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小肠推进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模型对照组动物小肠推进率高于正常组,说明造模成功。而3个实验组之间该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乌药不同提取物对阿托品引起的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作用相近。
3 讨论
胃肠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胃肠道蠕动障碍尤为多见,胃肠道蠕动障碍具有反复性和多发性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收缩,有利于对抗患者术后胃肠道麻醉性功能障碍,胃肠道的功能恢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
乌药作为重要的温胃理气止痛药之一,主要含有挥发油、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3大类成分,现代药理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扩张血管、抗疲劳等作用。文献报道[4]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既有促进肠蠕动增强肠收缩的功效,又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缓解其痉挛。据临床试验表明乌药有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消化不良者的临床症状。课题组前期对乌药不同提取物剂量进行了筛选,试验表明各提取物的高剂量促进正常小鼠的炭末推进作用最强,因此,本实验以为考察剂量。实验结果表明乌药不同提取物对新斯的明致的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阿托品致的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有一定促进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此次研究可为药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也为乌药的临床应用及其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乌药理气止痛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应当综合化学、药理等多学科技术对乌药进一步的进行系统研究。
篇7:竖向地震作用对不同桥墩形式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竖向地震作用对不同桥墩形式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以涪江三桥设计为工程背景,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对三种不同桥墩形式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进行了El-Centro地震输入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竖向地震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并分别从主梁位移反应、主梁内力反应以及主墩位移、内力反应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竖向地震作用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影响较大,抗震分析时不能忽视竖向地震作用.
作 者:高超 张佳春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刊 名:四川建筑 英文刊名:SICHUAN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 29(3) 分类号:U422.5+5 关键词:连续刚构 竖向地震 桥墩形式【不同物不同情境对幼儿形式影响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4.不同形式的爱作文
10.兴趣对不同理解水平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