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阮惠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8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远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烫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9、解释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 )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 )
③使人索扁鹊。 ( )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9、①一会儿 ② 特地 ③ 派 ④ 询问(4分)
20、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2分)
21、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2分)
篇2:《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1分)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8.上面的故事可用“讳疾忌医”来概括。“讳疾忌医”的意思是。_________(1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立有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居十日,扁鹊复见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D.汤熨之所及也徐公何能及君也
2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2.根据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3分)
答案:
18.【答案】隐瞒疾病,不愿意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意改正。
【解析】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法,注意“讳”与“忌”意义相对,“疾”与“医”意义相对,全句可以翻译为隐瞒疾病,忌讳就医。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A.一会儿/夹杂;B.再,又;C.特意/老朋友;D.到达/比得上。
20.【答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以为功”的意思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表意完整,因此“以为”前应断开。
21.【答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却转身就跑。(采分点:“居”“还”“走”)
22.【答案】人非圣贤,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知错就改,另一种是讳疾忌医。直面错误和缺点,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相反,无视缺点和错误,拒绝改正缺点和错误,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孤立、困苦和危险的境地。
【解析】阅读文本可知,蔡桓公正是因为讳疾忌医导致自己死亡的,所以我们面对缺点和错误应直面接受,勇于改正。答题时要注意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文言文译文一】
扁鹊拜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恒公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恒公却转身就跑。蔡恒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就能达到;(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篇3:《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1分)
【小题1】、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1分)
通
【小题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不治将益深( )
(3)桓侯故使人问( ) (4)使人索扁鹊( )
【小题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
(2)、从文中“疾在腠理”、“ ”、“ ”、“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答案
【小题1】还通旋 齐通剂
【小题1】(1)跑 (2)更加 (3)派 (4)寻找
【小题1】(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病在肌肤 病在肠胃
【小题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篇4:《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
(山东淄博中考题)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立有间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达于汉阴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
参考答案:
8、(1)有一会儿(2)不问,不再说话(3)汉水南岸(4)用箕畚运?
9、(1)扁鹊远远地看到蔡醒公就转身跑了(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10、(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2)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
(上海市中考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
20xx、均未考察《扁鹊见蔡桓公》
参考答案:
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
篇5:《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语录,回答1——5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桓候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1、文中部分文字没加标点,请用”/”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本文总结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准确的词语分别概括扁鹊和桓公的做法。
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桓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望桓公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达下列语句的含义。
桓候故使人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属也/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候遂死。
2、讳疾忌医
3、善意的规劝 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在骨髓,司命之属,无奈何也
5、桓候特意派人问他,(为什么跑)。
(意思对即可)
篇6:《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立有间时时而间进 B.桓侯故使人问之公问其故 C.司命之所属神情与苏黄不属D.不治将益深益慕圣贤之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翻译:
(2)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小题3】桓侯贻误治疗时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分)
答:
答案:
【小题1】D
【小题2】(1)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2)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或“因此我就不再说话”、或“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小题3】桓侯盲目自信,他认为自己没有病;他对医生有偏见,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他固执己见,对扁鹊多次提醒治疗的建议不理不睬。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一小段时间 间或。B、特地 原因。C、属于 类。D、更加 更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1)“还”同“旋”,是“转身”的意思;(2)“是以”是“因此”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桓侯贻误治疗时机的具体原因”主要从桓侯自身的情况来分析。如:桓侯盲目自信,他认为自己没有病;他对医生有偏见,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他固执己见,对扁鹊多次提醒治疗的建议不理不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主题、写作背景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篇7:《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知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治将恐深深:加重
B.桓侯不应 应:理睬
C.火齐之所及也 齐:现写作“剂”,汤药
D.使人索扁鹊索:捆绑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治将益深 香远益清
B.桓侯故使人问之 去使契丹 战则请从
C.司命之所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臣是以无请也战则请从
3.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这篇寓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见蔡桓公,主动为蔡桓公诊病,蔡桓公因不信任他而最终造成身亡的故事。
B.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的严重警告。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本文表现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xxxxxxxxxxxxx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xxxxxxxxxxxxx
参考答案:
1.B
2.A
3.B
4.(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或: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功劳。)
(2)待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
篇8:《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完成5~8题(15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
(1)立有间( ) (2)不治将益深( )
(3)使人索扁鹊( ) (4)桓侯故使人问之( )
(5)司命之所属( )
6、指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释义(3分)
(1)_____通____, 义为( )(2) _____通____,义为( )
(3)_____通____,义为( )
7、翻译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桓侯重病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5.(5分)(1)一会儿 (2)更加(3)寻找(4)特意、物地 (5)管辖
6. (3分本字和意义各0.5分)(1)“还”通“旋”, 义为(掉转 、回头)(2)“汤”通“烫”,义为(用热水焐 )(3)“齐”通“剂”义为( 一种汤药 )
7、(4分,每句2分)(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或“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2)(病)在骨髓,是司命之神管辖的地方,医生(医药)是没有办法治好的
8.(3分成语1分,寓意2分)讳疾忌医 在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和帮助。或“要防微杜渐,不要刚愎自用(讳疾忌医)。”只要紧扣文章的意义就行。
篇9:《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答案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治将益深( ) (2)司命之所属 ( )
(3)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 (4)后二十年果眉落 ( )
2、下面加点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立有间 又何间焉 b.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人知君
c. 眉落半年而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色候固非服汤之诊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
4、蔡桓公和王仲宣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都变得无法医治?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5分)
5、根据甲、乙两文的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4分)
参考答案:
1、(1)更加 (2)管,掌管(3)本来,原来(4)果真,确实,真的
(共4分,每小题1分。)
2、c (2分)
3、(1)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我因此不再过问了。
(2) 仲宣嫌弃他的话不顺耳,接受了汤药却不吃。(共4分,(1)(2)每小题各2分)
4、示例:原因:蔡桓公和王仲宣均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医生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或蔡桓公和王仲宣均因讳疾忌医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2分)教训:⑴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⑵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⑶切勿拒绝忠告,不可主观猜忌。⑷对待祸患要敢于正视,要防微杜渐(5)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 (3分)
评分建议:共5分,答出原因得2分;教训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语句完整通顺即可给3分。
5、示例:一个人只要工作,总免不了会有缺点和错误。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改”,另一种是“盖”。哪一种态度好呢?不言而喻:自然是改了好。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承认错误和不纠正错误
评分建议:共4分。提出观点得2分,联系自我能展开分析得2分。
【《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10.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