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adrain21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轩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适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答案
1、B(营职:料理工作)
2、C(①郡吏答应我的请求 ②我的疲倦情况 ⑥我对自己不能免于罪责情况的分析)
篇2:《东轩记》阅读答案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败刺史府门 败:冲毁 B.旦则复出营职 营:料理
C.而不害于学 害:害怕 D.独幸岁月之久 幸:希望
3.下列四组中,全都是表现作者不得志人生中“超然”情怀的一组是(3分)
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②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 ③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④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⑥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A.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辙被贬筠州,尽管任盐酒税官,但处境可谓穷愁,际遇实属可伤,充满了失意之感,文章表达了作者谪居一隅的抑郁之情。
B.文章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轩成却不能安的现实,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思,庆幸自己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C.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D.身处逆境,对做官心灰意冷,作者寄望回归田园,潜心学习,求得精神之乐,以此终老故里,蕴含了对人生之乐的深情呼唤。
5.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3分)
(2)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3分)
篇3:《东轩记》阅读答案
2、(3分)C(害:妨害)
3、(3分)B(①是对上司的请求,④是颜回的行为,⑤是循理求道之后的士人之行为)
4、(3分)B(“终能分享颜氏之乐”文中无此信息)
5、(3分)(1)我到那里时,那两个人正好都免官离开了,事情都交给我一个人。(得分点:适、罢去和委,各1分)
(3分)(2)我已经因为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被束缚生活的害处,但情势上却无法摆脱。(得分点:谴、桎梏和势,各1分)
篇4:《东轩记》阅读答案
(宋)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③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即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贫窭(jù巨):贫乏,贫穷 ④睎:仰慕,向往。
篇5:东轩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②,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株,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
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④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⑤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监筠州盐酒税—市场管理的小官。②蔑—无,没有。这里指淹没。③漘(chún唇):水边。④劫——佛教名词。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的略写。 ⑤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泛指简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敝不可处 处:处置、修复 B.败刺史府门 败:坏,冲坏
C.落其华而收其实 华:花 D.治先人之敝庐 敝:破旧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知夜之既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人不堪其忧 置煴火,覆武其上
D.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归休田里”,抒发了他“追求颜氏之乐”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6.A
7.B用在主谓之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C代词,那种;代词,指代“煴火”。D介词,对、对于;介词,到)
8.B(“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错, 作者是借颜回“箪食瓢饮”之乐,追求一种“安贫乐道”精神))
篇6:东轩记阅读答案
东轩记·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自得:自已感到得意舒适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 )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渊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8.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3)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参考答案:
5.B(营职:料理工作)
6.C(①郡吏答应我的请求②我的疲倦
东轩记(苏辙)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会员整理 点击数: 情况⑥我对自己不能免于罪责情况的分析)
7.D(“写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应改为“抒发归休田里的情怀”)
8、译(1)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采分点:“敝”“乃”“假”“以”各1分,句意1分)
译:)晚上归来,我已筋疲力尽,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
译:(3)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原来是他不肯为了求得一点点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采分点:“然后”1分,“所以”1分,“以”1分,“害于学”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已经因为罪过贬谪监察筠州的盐酒税,没到那里,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处溢出,淹没了南市,登上北岸,毁坏了刺史府门。盐酒税修建房屋向下对着江边,水灾特别严重。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郡怜悯我没有归宿,答应了这件事。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撑那倾斜的地方,填补那塌落缺损的地方,开拓听事堂的东面作为轩,种杉两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为就餐休息的场所。然而盐酒税过去用三个宫吏一起去做,我到那里,其中的两个人正好都辞官离去,事情交给我一个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场里卖盐、卖酒、卖豚鱼,与做买卖的人争夺尺寸大小的地方来为自己争得利润;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去白天已经来到。早晨就又出来尽自己的职务料理工作,最终不能够在所谓的东轩安稳地生活。每天早晨晚上从它的旁边出去回来,看到它,没有不默然自己暗笑的。
我过去年纪小的时候读书,私自曾经奇怪颜渊凭借着一篮子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街巷,别人不能忍受那种苦难,颜渊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私自认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个小官还可以养活自己,却对学习没有妨碍,何至于困窘受辱贫穷自己吃苦到这种地步呢?等来到筠州,辛勤劳作在卖盐卖米之中,没有一天是休息的,虽然想抛弃尘世中的琐碎的事情,自己放情在修养道德品质的地方,却每每被阻隔而放到了一边,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原来他不肯为求得一点点 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
啊!士人当他没听到深刻的道理,沉迷于权势利益,认为美玉丝帛儿子女儿是自己偏爱的,自己认为快乐了。等到他按照义理去追求道义,脱落那些华丽的外饰而收获他的果实,做事从容得心应手,不知道天地是大的和生死是有变化的,更何况那不如他的人呢?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为这样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够担当得起来。我正诚心实意地想磨掉洗涤污秽,仰慕圣人贤者的各种品德,自己反过来看一看缺陷,而想到差不多有颜渊的快乐,应该恐怕不能够得到那样的品德吧!像那孔子周游列国,最高的官是作鲁国的司寇,最小的做管理畜牧、仓库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那大概是豁达的人的事情,却不是求学的人所希望的。
我已经因为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这种惩罚的害处却感到没有能够脱身的态势。独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让我能够归隐休息在田园,修缮前辈的破旧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里,这样之后追寻探求颜渊的快乐,怀想东轩,优游自得忘记自己年岁已大。然而不是我所敢渴求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写。
篇7:东轩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部使者府以居假:借
B.适皆罢去,事委于一委:交给
C.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圯缺圯:毁坏,倒塌
D.独幸岁月之久幸:幸运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 )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休之所。
B.作者用自己的“勤劳盐米”与颜回的“箪食瓢饮”作对比,才知道颜回安贫乐道品质的可贵,对比之下,艳羡之意溢于言表。
C.作者认为读书人在他还没有达到最高理想境界时,就会沉溺在权势利益之中,为财帛子女经营,并以此为乐趣。等他有了人生最高的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归休田里,修葺住所的情况,亦即孔子所说的大道如果不能推行,就乘坐着木筏子到海外去。
11.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5分)
译文:
(2)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5分)
译文:
答案:
8.D 【解析】幸:希望。
9.C 【解析】①郡吏答应作者的请求;②作者的疲倦情况;⑥作者对自己不能免于罪责情况的分析。
10.D 【解析】“写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错,应为“向往归休田里”。
11.(1)晚上归来,我已筋疲力尽,常常昏昏沉沉地入睡,不知不觉黎明已经到来。(“莫”1分,“辄”1分,“既”1分,句意 2分)
(2)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俸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害的缘故啊。(“然后”1分,“所以……者”1分,“害于学”1分,句意2分)
译文:
我因为获罪已经被贬谪监察筠州的盐酒税,没到那里,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处溢出,淹没了南市,漫上北岸,冲毁了刺史府门。盐酒税所的房屋下临江边,水灾特别严重。我到了住所后,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请求借户部巡察使的府第来居住。郡府怜悯我没有归处,答应了这件事。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立那倾斜的房子,修补那倒塌缺损的墙壁,开辟听事堂的东面,盖了小屋,种杉树两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为宴乐休息的场所。然而盐酒税的事务过去用三个官吏一起去做,我到这里,其中的两个人正好都卸职离去,事情都交给了我一个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场上处理卖盐、卖酒、交易豚鱼的税收事务,与市场上的买卖人争尺寸的小利,来尽自己的职责;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去白天已经到来。早晨就又出来尽自己的职责料理工作,最终不能够在所谓的东轩安闲地生活。每天早晚从它的旁边出入,看到它,没有不自己哑然失笑的。
我从前年纪小的时候读书,私自曾经奇怪颜回用竹器盛饭,用瓢饮水,在简陋的街巷居住,别人不能忍受那种苦难,颜回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我私下认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个看门打更的小差事还是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对学习也没有妨害,何至于困窘受辱贫穷自己吃苦到这种地步呢。等我来到筠州,每天为盐米这些琐事辛勤操劳,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尘俗的琐事,摆脱繁杂事务的束缚,回到那能修养道德品质的场所去,却每每被事务缠绕而不得不这样,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俸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害的缘故啊。
唉!读书人当他没听到深刻的道理,沉迷于权势利益之中,就会把财帛子女看得很重,并以此为乐趣。等到他按照义理去追求道义(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就会做事从容,得心应手,连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顾,更何况其他事情呢?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此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会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我正诚心实意地想磨掉、洗涤污秽,仰慕圣人贤者的各种品德,希望达到他们的万分之一,我自知我有缺陷,而想差不多达到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快乐,应该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吧!
我已经因为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受职事的束缚按情势不能离开,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让我能够回归田园,修缮前辈的破旧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里,这以后追求颜回安贫乐道的志趣,实现所向往的东轩之乐,优哉游哉以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这不是我现在所敢奢望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写。
篇8:东轩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于东轩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 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向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委于一 委:交付
B. 落其华而收其实 落:抛弃
C. 余既以谴来此 谴:被贬职
D. 独幸岁月之久 幸:侥幸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克支其欹斜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 而不害于学 而耻学于师
C. 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而欲庶几颜氏之乐 蟹六跪而二鳌
18.下列对原文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由辟轩不易、有轩难安的现实,理解了颜渊拒仕的苦心,庆幸自己虽经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B. 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C. 文章不涉铺张,语言平淡,思想却深刻,抑贬谪之失意,化悲伤而进德修业,追求 归休田里 的超然旷达,这也符合作者官场失意、而又欲求摆脱的心理。
D. 文章提出怀思东轩,追慕先贤的愿望,而最后又 非所敢望 ,这就深刻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
19.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3分)
⑵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4分)
篇9:南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得邻之茆(máo)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chán)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选自《唐宋八大家》延边人民出版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之,树竹木
蕃:繁殖
B.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亲:亲戚
C.士固有所勤,有所肆
肆:尽、尽力
D.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称:称赞
6.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吾之役于物”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B.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C.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D.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试结合全文概括“乐”的内涵(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3分)(2)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3分)(3)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4分)答案:5.答案C(A,蕃,同“藩”,屏障,这里是作为屏障,意译为“围上篱笆”。B,亲,指父母亲,根据作者身世这里指母亲。D,称,“称”和“引”在这里都是援引、引证的意思,后面多接言语、事例等。
答案:
6.答案:C
(A.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本句选自荀子《劝学》。B,于,介词,引进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在”;本句选自班固《苏武传》。C.于,表被动,可译为“被”或“受”,与例句中的“于”字用法相同;本句选自韩愈《师说》。D,于,介词,可译为“对”,引进对象;本句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7.答案:C。
附原文的标点: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答: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南轩如同朋友,在这里博览群书,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之道,感到快乐。
9.(1)译: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商,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计分点:“贵”与“富”,“抗”,“易”)
(2)译: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对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计分点:“于是”,“伏闲隐奥”,“宜”)
(3)译: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计分点:“所以”“求于内”“至之”,注意“以勇”“以不止”与“此……者”的句式特点)
译文:
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草房来供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去争斗呢?
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
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来的,进而顺从它,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之类的书籍,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刺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又深远,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
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分析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治理民众,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用它来扩充自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
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而不出世,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有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
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大。
篇10:《东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东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东轩记
宋·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 圮缺:塌落缺损的地方
B.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C.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贫窭:贫穷
D.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舒适
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3分)( )
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②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③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
④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⑥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历叙辟轩经过与有轩难安的无奈。先点明自己的处境与身份,而后叙写到达筠州后因大雨冲毁了治舍而不得不寄居在州郡官府那里,年底时才开辟听事堂之东为轩,作为宴休之所。
B.作者由东轩联想到年少读《论语》时,对颜渊行事难以理解,今日来筠州,无一日之休,欲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不得,方才顿悟颜渊拒仕之苦心,即不欲以斗升之禄害学道。
C.文章中作者阐发了学道的三重境界:未闻大道者,“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这是俗士;循理以求道,“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这是德者;“惟其所遇,无所不可”,这是达者。
D.针对身处逆境,难行大道的现实,作者抒写了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亦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12.把下面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3分)
(2)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4分)
(3)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2分)
参考答案:
9.B 解析:“营职”,料理工作。
10.C 解析:①郡吏答应我的请求②我的疲倦情况⑥我对自己不能免于罪责情况的分析
11.D 解析:“写自己已经归休田里的情况”,应改为“抒发归休田里的情怀”)
12.(1)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敝”“乃”“假”各1分)
(2)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为这样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够担当得起来。(“易”“恕”“盖”“任”各1分)
(3)这样之后追寻探求颜渊的快乐,怀想东轩,优游自得忘记自己年岁已大。(“然后”“其”各1分)
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委于一
委:交付
B. 落其华而收其实
落:抛弃
C.莫归,筋力疲废
莫:通“暮”,傍晚
D.独幸岁月之久
幸:侥幸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幸:希望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克支其欹斜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而不害于学
而耻学于师
C.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而欲庶几颜氏之乐
蟹六跪而二鳌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A 才,B 对 /向C 我 /它D 却 /表并列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大意,划分句读。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4分)
(2)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4分)
(3)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4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1)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郡官员的官府来居处。
(2)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为这样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够担当得起来。
(3)我已经因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被束缚生活的`害处,但情势上却无法摆脱。
【参考译文】
我已经因为罪过贬谪监察筠州的盐酒税,没到那里,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处溢出,淹没了南市,登上北岸,毁坏了刺史府门。盐酒税修建房屋向下对着江边,水灾特别严重。我已经到了那里,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报告,想借部官员的官府来居处。郡怜悯我没有归宿,答应了这件事。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撑那倾斜的地方,填补那塌落缺损的地方,开拓听事堂的东面作为轩,种杉两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为就餐休息的场所。然而盐酒税过去用三个宫吏一起去做,我到那里,其中的两个人正好都辞官离去,事情交给我一个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场里卖盐、卖酒、卖豚鱼,与做买卖的人争夺尺寸大小的地方来为自己争得利润;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去白天已经来到。早晨就又出来尽自己的职务料理工作,最终不能够在所谓的东轩安稳地生活。每天早晨晚上从它的旁边出去回来,看到它,没有不默然自己暗笑的。
我过去年纪小的时候读书,私自曾经奇怪颜渊凭借着一篮子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街巷,别人不能忍受那种苦难,颜渊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私自认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个小官还可以养活自己,却对学习没有妨碍,何至于困窘受辱贫穷自己吃苦到这种地步呢?等来到筠州,辛勤劳作在卖盐卖米之中,没有一天是休息的,虽然想抛弃尘世中的琐碎的事情,自己放情在修养道德品质的地方,却每每被阻隔而放到了一边,这样以后才知道颜渊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的原因了,原来他不肯为求得一点点俸禄而供给自己过活,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碍的原故。
啊!士人当他没听到深刻的道理,沉迷于权势利益,认为美玉丝帛儿子女儿是自己偏爱的,自己认为快乐了。等到他按照义理去追求道义,脱落那些华丽的外饰而收获他的果实,做事从容得心应手,不知道天地是大的和生死是有变化的,更何况那不如他的人呢?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为这样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能加在他身上,大概不是有品德的人不能够担当得起来。我正诚心实意地想磨掉洗涤污秽,仰慕圣人贤者的各种品德,自己反过来看一看缺陷,而想到差不多有颜渊的快乐,应该恐怕不能够得到那样的品德吧!像那孔子周游列国,最高的官是作鲁国的司寇,最小的做管理畜牧、仓库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那大概是豁达的人的事情,却不是求学的人所希望的。
我已经因为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这种惩罚的害处却感到没有能够脱身的态势。独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让我能够归隐休息在田园,修缮前辈的破旧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里,这样之后追寻探求颜渊的快乐,怀想东轩,优游自得忘记自己年岁已大。然而不是我所敢渴求的。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写。
【《东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0.《欢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