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
“缤纷减肥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
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
中国哲学的特质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中国哲学特质的形成离不开周代文化的影响.在周代文化逐渐失落、往昔的辉煌几乎变成了一片哀怨的历史陈迹的背景下,如何挽救这种局面成为了当时人们最大的问题意识.面对这种巨大刺激,先哲们的.理性能力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这种迸发中,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哲学突破”,并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流光溢彩的“轴心时代”的一部分,从而确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
作 者:杨泽波 YANG Ze-bo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33 刊 名: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1) 分类号:B2 关键词:哲学突破 哲学特质 问题意识篇2:《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吴菊云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问题论辩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亦不能将许多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创造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1、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哲学原理中,处处都有令人深省的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解开认识之谜?如果,教师本人富有探索精神,并善于将丰富的观点和材料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呈现给学生,无疑能极大地激发问题的产生。如,中外哲学史上对自由的探讨非常充分,因此在讨论自由观念时,借助于课件,可将各种自由观荟萃展示,从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庄子的逍摇神游太虚,到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西方自由观等等,学生的问题自然产生“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吗?”“渺小的个人真能享受到自由吗?”,老师的问题有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提倡的是个人自由还是政治自由?”“获得自由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2、寓深于浅,激活个性化思考。课上,我曾以窗外一棵大树设喻,以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差异。“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审查一片小小的绿叶时,研究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细细的脉络,甚至切下它的一部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逐渐发现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液等等,于是有了生物科学;当我们试图弄清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时,涉及到农业及地理学;如果试图知道是谁在这里种树,又是为什么这样作时,有可能涉及到心理及社会学。但是,哲学呢,却试图弄清这棵树存在的意义。世界上能不能少掉这棵树?它既然存在了,对于自然和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庄子就曾以不成栋梁之大树说明无用之用,表明自己的哲学观。”老师的讲解宛如一石激水,学生的问题连锁产生:“哲学是不是科学呢?”“哲学和生物学、地理学这些科学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自己来试着比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一些抽象而深刻的结论。
3、对学生的问题不轻易否定,培养思维的独立。 所谓思维的独立是指对于因袭下来的传统观念、判断和思想,能够琢磨它的内容、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仅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而且能够超越它,产生出自己的思想,而达于能够自己证明、能够肯定地判断意见、推理等等。有一届学生曾经使用《哲学常识》教材,课文中讲述了六祖惠能的心动还是幡动的故事,并加以批判。有学生发问道:“既然如此唯心和荒谬,为什么佛学在过去和今天仍被一些博学之士所推崇呢?”这个问题提得深刻而有见地,足见学生并非是单纯接受说教的容器。青年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需要培养的。我常常发现,在刚上哲学课时,问到一些活泼的问题,如“人活着是为什么呢”,竟有很多学生急忙翻书找答案,一旦我表明非常欣赏独创性的回答时,课堂气氛很快就有了改观。
4、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在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的问题,一个是安乐死的问题。课堂上争论激烈,我作为思想的激发、引领者及时去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当然,学生鉴于知识和识见的缺乏,未免偏执和肤浅。因此,我作了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
5、教师不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避免教师的武断以及造成学生过于依赖权威,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意志。我曾在涉及到“宇宙时空观”时,于理论讲解前,在课堂上作过一个练习,要求学生记录下此时对“宇宙”的想法,即使是刹那的思绪也行。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有人写道:“整个世界只是我们想象中的存在物,究竟这世界有多大,我们究竟能了解多少,谁也回答不清,我们只是世界上的一点而已。------如果宇宙有一位主宰的话,他肯定在暗自窃笑人类的这些挣扎。但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探索。”又有学生写道:“世界该是个面团,就看你怎么想,善良的想法捏出来的东西大概就是美好的。世界大概还是面镜子,什么样的人就能看出什么样的东西。”“科学家们说外星球上没生物,但也许那上面的生物的结构、形式、组成等与我们所知的不同。”“它是由时间和空间交叉重叠扭曲而形成的一个世界。”就在这些点滴思绪中,蕴涵着萌芽状态的哲思。教师的珍惜和爱护,将促使思想的嫩芽生长为心灵的绿洲。。
6、教师的识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接受了死的`知识,无助于识见的形成。教师的识见有助于学生从感情上产生共鸣,从道理上获得启迪,内化后,逐渐形成个人的见地。如,讲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涉及到很多基本而抽象的概念及关系。如何将道理讲透,我主要结合冯友兰先生晚年著述《中国现代哲学史》,融入我自己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的理解,痛陈缺乏先进生产力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危害,以及现阶段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迫切性,从而才能建立真正先进的上层建筑。教师的创见和充溢的个性色彩,能深深感动、启迪学生。因此,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教师保留自身的个人魅力和深入独特的思考,情理交融,使得哲学不仅“作为概念的游戏”,而真正通过正确的概念发挥哲学的功用。
7、将日常生活世界引进课堂,问题应需而生。学生的精神需要应在课堂上得到重视。在充满困惑和矛盾的青春期和青年前期,学生渴求精神的引领和启示。比如,上到“矛盾”一章,学生关心的是友谊和爱情的矛盾,求学的压力、社会压束和内在自由的矛盾,自身能力和目标的矛盾。关于矛盾的含义和属性及其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几乎随时都可以和学生的思想需要密切相关。让学生首先自我剖析其内在心理世界,活生生的问题即可产生,教师亦可有的放矢。如为什么要和同学的矛盾、父母的矛盾“仇要和而解”的问题。
篇3:《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哲学常识》教学中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吴菊云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问题论辩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亦不能将许多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创造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1、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哲学原理中,处处都有令人深省的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解开认识之谜?如果,教师本人富有探索精神,并善于将丰富的观点和材料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呈现给学生,无疑能极大地激发问题的产生。如,中外哲学史上对自由的探讨非常充分,因此在讨论自由观念时,借助于课件,可将各种自由观荟萃展示,从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庄子的逍摇神游太虚,到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西方自由观等等,学生的问题自然产生“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吗?”“渺小的个人真能享受到自由吗?”,老师的问题有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提倡的是个人自由还是政治自由?”“获得自由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2、寓深于浅,激活个性化思考。课上,我曾以窗外一棵大树设喻,以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差异。“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审查一片小小的绿叶时,研究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细细的脉络,甚至切下它的一部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逐渐发现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液等等,于是有了生物科学;当我们试图弄清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时,涉及到农业及地理学;如果试图知道是谁在这里种树,又是为什么这样作时,有可能涉及到心理及社会学。但是,哲学呢,却试图弄清这棵树存在的意义。世界上能不能少掉这棵树?它既然存在了,对于自然和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庄子就曾以不成栋梁之大树说明无用之用,表明自己的哲学观。”老师的讲解宛如一石激水,学生的问题连锁产生:“哲学是不是科学呢?”“哲学和生物学、地理学这些科学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自己来试着比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一些抽象而深刻的结论。
3、对学生的问题不轻易否定,培养思维的独立。 所谓思维的独立是指对于因袭下来的传统观念、判断和思想,能够琢磨它的'内容、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仅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而且能够超越它,产生出自己的思想,而达于能够自己证明、能够肯定地判断意见、推理等等。有一届学生曾经使用《哲学常识》教材,课文中讲述了六祖惠能的心动还是幡动的故事,并加以批判。有学生发问道:“既然如此唯心和荒谬,为什么佛学在过去和今天仍被一些博学之士所推崇呢?”这个问题提得深刻而有见地,足见学生并非是单纯接受说教的容器。青年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需要培养的。我常常发现,在刚上哲学课时,问到一些活泼的问题,如“人活着是为什么呢”,竟有很多学生急忙翻书找答案,一旦我表明非常欣赏独创性的回答时,课堂气氛很快就有了改观。
4、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在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的问题,一个是安乐死的问题。课堂上争论激烈,我作为思想的激发、引领者及时去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当然,学生鉴于知识和识见的缺乏,未免偏执和肤浅。因此,我作了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
5、教师不
[1] [2]
篇4:“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1.
伽达默尔曾面对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讨论“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只属于西方哲学的问题,因为智慧型的远东思想在提问和表述方式上,都与所谓西方哲学之间缺少一种“可检验(比较)关系”。这实际上是在“哲学”面对实证科学的“合法性”问题之外,又提出了一个远东思想(或曰智慧)面对“哲学”(西方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在西方特别是欧洲,“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始终受到质疑,“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个来历不明的怪物。当然,没有人会否认“哲学”在中国近一百年来的发展,不过后者可以仅仅是一种现代的事业(而与历史和传统无关),正如现代中国的许多学科门类(如社会学等)都仅仅是现代的事业一样。
与上一点相联系,讨论“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实际上已经预设了“中国哲学”(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后者是泛指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切哲学运动、活动、事件,哲学讨论与争论,哲学研究、创作及其成果等等; 前者则是特指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发展。“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吗?或者说,“哲学”是我们解释中国传统思想之一种恰当的方式吗?又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中国哲学”概念及其所表述的内涵能够得到恰当的说明,并取得充分的理据呢?
“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出现,是以“哲学”观念的引进和“西方哲学”作为某种参照和尺度的存在为前提。《墨子×天志》曰:“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度量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以圆与不圆者可得而知也。此者何故?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度量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方者谓之方,不中吾方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那么,我们又是否可以(或者说应当)以“西方哲学”之“规”、“矩”来范围“中国哲学”之“方”、“圆”呢?也只有在此种意义上,“中国哲学之合法性”才成为一个问题。
就总体而言,关于“中国哲学之合法性”可以发现四种论说方式:
一是述诸于常识。“中国哲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已经存在了近一个世纪,我们已经写作出版了近百种各种类型的“中国哲学史”,国内外学术界亦有许多冠以“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一类的学术组织,这些似乎都是以肯定存在这样一种学问或思想脉络为前提:它既是“中国的”,又是“哲学的”。那么,“中国哲学之合法性”还会成为一个问题吗?
二是认为与西方哲学相比较,历史上的“中国哲学”所缺少的只是某种外在的形式,此所以为中国传统哲学建立某种相应的“形式系统”,“穿上系统的外衣”,就成为“中国哲学”现代发展的重要使命。1
三是主张扩大“哲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西方有关“哲学”的理解及其范围的限定,似未免过于偏狭,“中国哲学”的阐释与发展,可以(也应当)为之增加某些内容,诸如中国特色的“人生修养论”,等等。
四是强调“哲学”概念的相对性及其与历史文化传统的相关性,认为并不存在一般意义的
[1] [2] [3]
篇5:中国餐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突破
记得是前年,大河报曾刊登一则郑州餐饮企业的经营业绩排行榜,让人疑惑不解、大跌眼镜的是,排在前三名的却是洋快餐,而不是本土的连锁餐饮企业,这是让本土餐饮界很汗颜的一件事情,我们的餐饮企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为何却竞争不过外资品牌,本土餐饮企业,到底存在哪些竞争误区或问题,忽略了哪些最核心最根本的竞争要素,如何突破才能取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盘点本土餐饮企业,我们发现,软硬伤都太多。
问题一:盲目扩张。餐饮企业,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容易一下子火起来,也容易一下子衰落,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于是,就有一些餐饮企业,一旦做好一个或几个店,马上就开始雄心勃勃,妄图一下子将门店开遍全国,这可以称为是“战略妄想症”。当年的“红高粱”就是如此,“只要有麦当劳的地方,就开一家红高粱”,盲目扩张的结果,必然是准备不足(特别是模式形成与复制),管理、资金等诸多方面跟不上或捉襟见肘,其实,这是企业战略出了问题,也是不自量力的做法,难怪双汇万隆先生评价说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竞争对手”,这是很中肯的。
问题二:硬件跟不上。这是一个从吃饱到吃好的年代,顾客消费必定日趋理性与挑剔,但很多餐饮企业,偏重于菜品的研究,却疏于硬件、软件的建设,无法满足顾客全方位体验的需求。笔者曾经到一家门口挂着“中华老字号”的餐馆吃饭,这家的蒸饺曾被评为“中华名小吃”,但一走进店门,就发现有些吵嚷而让人压抑的环境,地面、桌面上油渍渍的,很湿滑,卫生间里“不卫生”,这样的就餐环境,你还想去第二次吗?反过来再看看麦当劳、肯德基或德克士,个性化的装修、洁净的地面和桌面,干净的水池和卫生间,适宜的室内温度,服务员随时现场打理,难怪不但能吸引小孩子,而且还吸引成年人。
问题三:同质化、低俗化。模仿,或是追随,是一种借力策略,但如果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就难免陷入“三流货色”,而很难取得顾客的信赖或忠诚,说难听点,这是一种仿冒,是一种违法或打擦边球的行为,不但不能挣到大钱,还容易让整个行业高度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让大家都挣不到钱。笔者曾在大街上看到“麦德基”(大概是麦当劳加肯德基的意思),“M点”(M上加一个原点),笔者不知道这样的餐馆有何发展空间?创业初期,适当的模仿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改良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诸君看一看,大街上,有没有靠着模仿,靠着抄袭而发展得很好的餐饮企业?恐怕是很难找的吧,
问题四:妄自尊大。有些餐饮企业,一直不改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方式,不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得过且过,快被顾客所抛弃,还浑然不知。郑州有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笔者去订包桌时,价格单上标注“原价1016元,现价998元”,订好交了定金,走到门口,看到餐厅经理正在广场跟员工训话,笔者走出10几米远,隐约听到“最近订包桌的很多,价格任何人都不能便宜……”这家分店虽然位置很好,但由于才开业不久,以及周围竞争激烈,生意并不好,但却还如此“强势”,笔者正开车往回走,这时接到酒店电话,说那个价格是不含发票的,如果要发票,还是原价,闻听,笔者无语。
问题五:投机取巧。笔者曾看到一家火锅企业,由盛转衰的全过程。这家企业刚开业时,周围竞争对手少,加上酒店环境好、服务人员素质高、菜品有特色,生意非常火爆,但后来,随着不断有餐馆进入,尤其是两公里外又开了一家规模更大的火锅店,这家的生意就开始慢慢下滑了,再去这家店时,发现服务员几乎全换了,以前的服务员那种微笑服务,快捷服务,亲情服务,现在找不到了,大家无精打采,客人稀少时,就几个人在一起窃窃私语,后来,这家店就关门歇业了,虽然过了一段时间,又重新装修再开业,但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关门的命运,让人感叹生意场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宿命。无独有偶,后来,附近又开了一家规模档次都相对较高的酒店,一开始,生意也是很好,但后来,这家酒店不断换菜单,每换一次,价格就上涨一次,并且幅度很大,当然,结局也是,除非婚庆等包桌,其余时间生意也较以前大为逊色。其实,以上都是一种投机表现,该坚守的不能坚守,以致越来越背离消费者。
关于作者:
崔自三:崔自三,著名营销实战培训专家、经销商战略发展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总监班特约讲师,“营销OJT”现场实战训练模式创造者,曾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商界》等各类媒体发表营销与管理文章200多万字,出版《八闪十二翻――超速营销突破法》、营销实战小说《挑战》,经销商专著《做一名会赚钱的赢销商》,历任多家大型企业集团企划总监、营销总监等职。查看崔自三详细介绍 浏览崔自三所有文章 进入崔自三的博客
【中国哲学突破中的问题意识】相关文章:
10.强化问题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