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

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

2023-07-16 08:06: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狗不想拉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

篇1:WPS表格工程函数

1 .BIN2DEC

用途: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WPS表格工程函数

语法:BIN2DEC( 二进制数 )

参数: 二进制数 的位数不能多于10 位(二进制位),最高位为符号位,后9 位为数字位。负数用二进制数补码表示。

2 .BIN2HEX

用途: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语法:BIN2HEX( 二进制数 , 字符数 )

参数:二进制数的位数不能多于10 位(二进制位),最高位为符号位,后 9 位为数字位。负数用二进制数补码表示;如果省略 字符数 ,函数 DEC2BIN 用能表示此数的最少字符来表示。

3 .CONVERT

用途:将数字从一个度量系统转换到另一个度量系统中。

语法:CONVERT( 数值 , 初始单位 , 结果单位 )

参数: 数值 是以 初始单位 为单位的需要进行转换的数值, 初始单位 是数值的单位。

4 .DEC2BIN

用途: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语法:DEC2BIN( 十进制数 , 字符数 )

参数:如果省略 字符数 ,函数DEC2OCT 用能表示此数的最少字符来表示。

5 .DEC2HEX

用途: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语法:DEC2HEX( 十进制数 , 字符数 )

参数: 同上 。

6 .HEX2BIN

用途: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语法:HEX2BIN( 十六进制数 , 字符数 )

7 .HEX2DEC

用途: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语法:HEX2DEC( 十六进制数 )

参数:参数 十六进制数 的位数不能多于 10 位(40 位二进制),最高位为符号位,其余 39位是数字位。负数用二进制数的补码表示。

篇2:WPS表格信息函数

1.ERROR.TYPE

用途:返回对应于某一错误类型的数字,如果没有错误则返回#N/A,在IF 函数中可以使用ERROR.TYPE 检测错误值,并返回文字串(如“发生错误”)来取代错误值。

语法:ERROR.TYPE( 错误码 )

参数:错误码 为需要得到其数字代码的一个错误类型。尽管 错误码 可以是实际的错误值,但它通常为一个单元格引用,而此单元格中包含需要检测的公式。

注意:ERROR.TYPE 函数返回的错误代码是:#NULL!返回1,#DIV/0!返回2,#VALUE!返回3,#REF!返回4,#NAME?返回5,#NUM!返回6,#N/A 返回7,其他错误则返回#N/A。

实例:如果A5=36/0,则公式“=ERROR.TYPE(A5)”返回2。

2.ISEVEN

用途:测试参数的奇偶性,如果参数为偶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语法:ISEVEN( 值 )

值 待测试的数值。如果参数值不是整数,则自动截去小数部分取整。

注意:该函数必须加载“分析工具库”方能使用。如果参数number 不是数值,ISEVEN 函数返回错误值#VALUE!。

实例:公式“=ISEVEN(11)返回FALSE”,=ISEVEN(6)返回TRUE,

3.ISODD

用途:测试参数的奇偶性,如果参数为奇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语法:ISODD( 值 )

参数:值 待测试的数值。如果参数不是整数,则自动截去小数部分取整。

注意:该函数必须加载“分析工具库”方能使用。

实例:公式“=ISODD(19)”返回TRUE,=ISODD(14.5)返回FALSE。

4.N

用途:返回转化为数值后的值。

语法:N( 值 )

参数:值 为要转化的值。函数N 可以转化下表列出的值:数字返回该数字,日期返回该日期的序列号,TRUE 返回1,FALSE 返回0,错误值(如#DIV/0!)返回该错误值,其他值返回0。

实例:如果A1 包含“7”,A2 包含“文件”,A3 包含“TRUE”,则公式“=N(A1)”返回7,=N(A2)返回0(因为A2 含有文字),=N(A3)返回1(因为A3 含有TRUE)。

5.TYPE

用途:返回数值的类型。当某一个函数的计算结果取决于特定单元格中数值的类型时,可使用函数TYPE。

语法:TYPE( 值 )

参数:值 可以是 WPS表格 中的数据,如数字、文本、逻辑值等等。如果value 为数字返回1,是文本返回2,逻辑值返回4,错误值返回16,数组返回64。

实例:如果A1 包含文本“金额”,则公式“=TYPE(A1)”返回2。=TYPE(2+A1)返回16。

篇3:wps表格怎么使用vlookup函数

wps表格中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举个例子,有下图示社保表格

另建立一个表格或者工作表,需要写出名字,就能显示这个人个人缴纳的金额为多少

选定B2单元格——公式——插入函数——vlookup函数,点击确定会弹出以下对话框

查找值=有和社保表格重复数据的单元格,在本例中为A2;

数据表=选定包含重复数据及需要显示的数据区域,本例中为社保表格B6:R17,点击右边箭头,打开社保表格,选中B6:R17,再按下Enter,数据表就自己填好了;

列序数=想要显示的数据在数据表第几列,即刚才选中的区域B6:R17中需要显示的数据在第几列,本例中需要显示个人缴纳,从B列开始数个人合计为第三列;

匹配条件=此处为逻辑真假,可以填1或者不填。

点击确定,数据就自动显示出来了。

篇4:WPS表格数值舍入函数大阅兵

在数值计算过程中,经常要遇到对结果进行舍入的情况,WPS表格提供了丰富的舍入函数,下面我们就对这些函数进行一次大阅兵:

CEILING

将第一个参数数值向上舍入(沿绝对值增大的方向)为最接近的第二个参数的倍数,例如,=CEILING(4.42,0.3)得到的结果是0.3的倍数4.5;=CEILING( - 4.42, - 0.3)得到的结果是 - 0.3的倍数 - 4.5。如果第一个参数已经为第二个参数的倍数,则结果为原数。注意,两个参数符号要相同,一正一负时会出错。

EVEN

返回沿绝对值增大方向取整后最接近的偶数。如=EVEN(1.5)结果是2,=EVEN(-3)结果是-4。

如果参数恰好是偶数,则结果为原数。

ODD

返回对指定数值进行向上舍入后的奇数。如=EVEN(1.5)结果是3,=EVEN(-4)结果是-5。

如果参数恰好是奇数,则结果为原数。

FLOOR

将第一个参数沿绝对值减小的方向向下舍入,使其等于最接近的第二个参数的倍数。如=FLOOR(0.1234,0.01)结果是0.12,=FLOOR(-1234,-10)结果是-1230。如果两个参数符号相反,则函数返回错误值。如果第一个参数恰好是第二个参数的倍数,则结果为原数,

INT

将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如=INT(5.99)结果是5,=INT(-5.99)结果是-6。

ROUND

返回第一个参数按第二个参数所指定位数四舍五入取整后的数字。如=ROUND(-1.475,2)结果是-1.48,=ROUND(1.475,0)的结果是1,=ROUND(475,-1)的结果是480。注意,如果第二个参数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进行舍入。

ROUNDDOWN

靠近零值,向下(绝对值减小的方向)舍入数字(相当于平常所说的去尾法)。如=ROUNDDOWN(3.14159,3)结果是3.141,=ROUNDDOWN(-3.14159,3)结果是-3.141,=ROUNDDOWN(2345,-1)结果是2340。注意,如果第二个参数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进行舍入。

ROUNDUP

远离零值,向上(绝对值增长的方向)舍入数字(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进一法)。如=ROUNDUP(3.14159,2)结果是3.15,=ROUNDUP(-3.14159,2)结果是-3.15,=ROUNDUP(2345,-1)结果是2350。注意,如果第二个参数小于0,则在小数点左侧进行舍入。

TRUNC

将第一个参数按第二个参数所指定的位数进行截尾,功能基本与ROUNDDOWN相同,但TRUNC可以省略第二个参数(此时直接取整)。=TRUNC(8.9)结果为8,=TRUNC(-8.9)结果为-8,=TRUNC(3.1415,2)结果为3.14。

篇5:WPS表格日期与时间函数

(一)日期与时间函数

1.DATE

用途:返回代表特定日期的序列号,

WPS表格日期与时间函数

语法:DATE(年,月,日)

参数:年, 为一到四位,根据使用的日期系统解释该参数。默认情况下,wps表格使用1900 日期系统。月,代表每年中月份的数字。如果所输入的月份大于12,将从指定年份的一月份执行加法运算。Day 代表在该月份中第几天的数字。如果 day 大于该月份的最大天数时,将从指定月份的第一天开始往上累加。

注意:WPS表格按顺序的序列号保存日期,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计算。如果工作簿使用的是1900 日期系统,则WPS表格会将1899 年12 月31 日保存为序列号1。同理,会将 年1 月1 日保存为序列号35796,因为该日期距离1900 年1 月1 日为35796 天。

实例:如果采用1900 日期系统(WPS表格默认),则公式“=DATE(,1,1)”返回36892。

2.DATEVALUE

用途:返回日期字符串所表示的日期的序列号。该函数的主要用途是将文字表示的日期转换成一个序列号。

语法:DATEVALUE(日期字符串)

参数:日期字符串,是用WPS表格日期格式表示日期的文本。在使用1900 日期系统中,日期字符串必须是1812月31日到9999 年12 月31 日之间的一个日期。如果日期字符串超出上述范围,则函数DATEVALUE返回错误值#VALUE!。如果省略参数日期字符串中的年代,则函数DATEVALUE使用电脑系统内部时钟的当前年代,且日期字符串中的时间信息将被忽略。

实例:公式“=DATEVALUE(“2001/3/5”)”返回36955,

=DATEVALUE(“2-26”)返回39504。

3.DAY

用途:返回用序列号(整数1 到31)表示的某日期的天数,

用整数 1 到 31 表示。

语法:DAY(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是要查找的天数日期,它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1900日期系统的35825 表示 的1998 年1 月30 日),以及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DATEVALUE(“1998/1/30”))。

实例:公式“=DAY(“2001/1/27”)”返回27,=DAY(35825)返回30,=DAY(DATEVALUE(“/4/5”))返回5。

4.EDATE

用途:返回指定日期之前或之后指定月份的日期序列号。

语法:EDATE(开始日期,月数)

参数:开始日期 参数代表开始日期,它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例如:“1998/01/30”)、序列号(如35825表示1998 年1 月30 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例如:DATEVALUE(“1998/1/30”))。月数 为在start_date 之前或之后的月份数,未来日期用正数表示,过去日期用负数表示。

实例:公式“=EDATE(“2008/1/5”,2)”返回39512 ,即3月5日,=EDATE(“2008/8/5”,-5)返回39512 即203月5日。

6.EOMONTH

用途:返回开始日期 之前或之后指定月份中最后一天的序列号。

语法:EOMONTH(开始日期,月数)

参数:开始日期 参数代表开始日期,它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1900 日期系统中的35825)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DATEVALUE(“1998/1/30”))。月数 为start_date 之前或之后的月份数,正数表示未来日期,负数表示过去日期。

实例:公式“=EOMONTH(“2001/01/01”,2)”返回36981即2001 年3 月31 日,=EOMONTH(“2001/01/01”,-6)返回36738即 年7 月31 日。

7.HOUR

用途:返回时间值的小时数。即介于0(12:00 A.M.)到23(11:00 P.M.) 之间的一个整数。

语法:HOUR(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 表示一个时间值,其中包含着要返回的小时数。它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6:45PM”)、十进制数(如0.78125 表示6:45PM)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TIMEVALUE(“6:45 PM”))。

实例:公式“=HOUR(“3:30:30 PM”)”返回15,=HOUR(0.5)返回12 即12:00:00 AM,=HOUR(29747.7)返回16。

8.MINUTE

用途:返回时间值中的分钟,即介于0 到59 之间的一个整数。

语法:MINUTE(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 是一个时间值,其中包含着要查找的分钟数。时间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6:45PM”)、十进制数(如 0.78125 表示6:45 PM)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TIMEVALUE(“6:45 PM”))。

实例:公式“=MINUTE(“15:30:00”)”返回30,=MINUTE(0.06)返回26,=MINUTE(TIMEVALUE(“9:45 PM”))返回45。

9.MONTH

用途:返回以序列号表示的日期中的月份,它是介于 1(一月)和12(十二月)之间的整数。

语法:MONTH(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 表示一个日期值,其中包含着要查找的月份。日期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表示1998 年1 月30 日的35825)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DATEVALUE(“1998/1/30”))等。

实例:公式“=MONTH(“2001/02/24”)”返回2,=MONTH(35825)返回1,=MONTH(DATEVALUE(“2000/6/30”))返回6。

10.NETWORKDAYS

用途:返回参数开始日期 和终止日期 之间完整的工作日(不包括周末和专门指定的假期)数值。

语法:NETWORKDAYS(开始日期,终止日期,假期)

此数据清单可以是包含日期的单元格区域,也可以是由代表日期的序列号所构成的数组常量,函数中的日期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使用1900 日期系统的35825)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 DATEVALUE(“1998/1/30”))。

注意:该函数只有加载“分析工具库”以后方能使用。

11.NOW

用途: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所对应的序列号。

语法:NOW

参数:无

实例:如果正在使用的是1900 日期系统,而且计算机的内部时钟为 2008-4-5 22:34,则公式“=NOW()”返回39543.940625。

12.SECOND

用途:返回时间值的秒数(为0 至59 之间的一个整数)。

语法:SECOND(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 表示一个时间值,其中包含要查找的秒数。关于时间的输入方式见上文的有关内容。

实例:公式“=SECOND(“3:30:26 PM”)”返回26,=SECOND(0.016)返回2。

13.TIME

用途:返回某一特定时间的小数值,它返回的小数值从0到 0.99999999 之间,代表0:00:00(12:00:00 A.M)到23:59:59(11:59:59 P.M) 之间的时间。

语法:TIME(小时,分,秒)

参数:小时 是0 到23 之间的数;分 是0到59 之间的数;秒 是0 到59 之间的数。

实例:公式“=TIME(12,10,30)”返回序列号0.51,等价于12:10:30 PM。=TIME(9,30,10)返回序列号0.40,等价于9:30:10 AM。=TEXT(TIME(23,18,14),“h:mm:ss AM/PM”)返回“11:18:14 PM”。

14.TIMEVALUE

用途:返回用文本串表示的时间小数值。该小数值为从 0到 0.999999999 的数值,代表从 0:00:00 (12:00:00 AM) 到23:59:59 (11:59:59 PM) 之间的时间。

语法:TIMEVALUE(时间字符串)

参数:时间字符串 是一个用WPS表格时间格式表示时间的文本串(如“6:45 PM”和“18:45”等)。

实例:公式“=TIMEVALUE(“3:30 AM”)”返回0.145833333,=TIMEVALUE(“2001/1/26 6:35 AM”)返回0.274305556。

15.TODAY

用途:返回系统当前日期的序列号。

参数:无

语法:TODAY()

实例:公式“=TODAY()”返回2008-4-5(执行公式时的系统时间)。

16.WEEKDAY

用途:返回某日期的星期数。在默认情况下,它的值为1(星期天)到7(星期六)之间的一个整数。

语法:WEEKDAY(日期序号,返回值类型)

参数:日期序号 是要返回日期数的日期,它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2001/02/26”)、序列号(如35825 表示1998 年1 月30 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如DATEVALUE(“2000/1/30”))。返回值类型 为确定返回值类型的数字,数字1 或省略则1 至7 代表星期天到数星期六,数字2 则1 至7 代表星期一到星期天,数字3 则0 至6 代表星期一到星期天。

实例:公式“=WEEKDAY(“2008/4/5”,2)”返回6(星期六),=WEEKDAY(“2008/4/5”,3)返回5(星期六)。

17.WEEKNUM

用途:返回一个数字,该数字代表一年中的第几周。

语法:WEEKNUM(日期序号,返回值类型)

参数:日期序号 代表一周中的日期。应使用DATE 函数输入日期,或者将日期作为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输入。返回值类型 为一数字,确定星期计算从哪一天开始。默认值为 1。

18.WORKDAY

用途:返回某日期(起始日期)之前或之后相隔指定工作日(不包括周末和专门指定的假日)的某一日期的值,并扣除周末或假日。

语法:WORKDAY(开始日期,天数,假期)

参数:天数 为开始日期 之前或之后不含周末及节假日的天数;天数 是正值将产生未来日期、负值产生过去日期;假期 为可选的数据清单,表示需要从工作日历中排除的日期值(如法定假日或非法定假日)。此清单可以是包含日期的单元格区域,也可以是由代表日期的序列号所构成的数组常量。日期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1900 日期系统时的35825表示1998 年1 月30 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例如DATEVALUE(“1998/1/30”))。

19.YEAR

用途:返回某日期的年份。其结果为1900 到9999 之间的一个整数。(

语法:YEAR(日期序号)

参数:日期序号 是一个日期值,其中包含要查找的年份。日期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例如“1998/01/30”)、序列号(例如,如果使用 1900 日期系统则35825 表示 1998 年 1 月 30 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例如DATEVALUE(“1998/1/30”))。

实例:公式“=YEAR(“2008/4/5”)返回2008”,=YEAR(“/05/01”)返回2003,=YEAR(35825)返回1998。

20.YEARFRAC

用途:返回开始日期 和终止日期 之间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百分比。

语法:YEARFRAC(开始日期,终止日期,基准选项)

参数:函数中的日期有多种输入方式:带引号的文本串(如“1998/01/30”)、序列号(如35829 表示1900 日期系统中的1998 年1 月30 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数的结果(例如DATEVALUE(“1998/1/30”))。基准选项 表示日计数基准类型,其中0 或省略为US(NASD)30/360,1 实际天数/实际天数,2 实际天数/360,3 实际天数/365,4 欧洲30/360。

实例:公式“=YEARFRAC(“2001/01/31”,“2001/06/30”,0)”返回0.416666667,YEARFRAC(“2001/01/25”,“2001/09/27”)返回0.67222。

篇6: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

Wps表格函数的使用方法

在确保电脑上已经成功安装WPS的情况下,在电脑桌面空白位置电脑鼠标右键-》鼠标移动到新建-》点击右侧出现子菜单中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进行创建。

Microsoft Excel 97-工作表 是兼容老版本的格式,后缀为(xls)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是新版本的格式,后缀为(xlsx)

选中成功创建的excel文件,右键点击打开(也可以双击鼠标左键打开表格),系统会自动打开一个空的表格文档。为了测试函数,在表格中随意添加一个数字信息。

所有函数的使用方法都是大同小异,这里我就以最常用的数据求和函数为例。首先选中想要求和的数据列,点击导航栏上方求和。程序会自动将选择数据进行求和并填充到下面的一个单元格内。

需要用到更丰富的函数则需要点击导航栏上方的公式标签页切换到公式视图。该视图除了包含常用的数据函数之外还包含有日期时间、三角函数等功能强大的函数。

直接选择数据列点击求和,求和结果会默认填充到选中数据的下面一个单元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求和结果显示到我们想要的位置。切换到公式试图,鼠标点击想要存放结果集的单元格,然后点击试图最前方的插入函数。

点击插入函数后程序会自动弹出函数工具框,下面默认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函数项。如不能满足需要可以在上方输入框中进行检索,也可以点击下方的下拉菜单通过区分函数类别进行查找。

这里依然以求和函数为例,鼠标左键双击sum函数。数值1为计算开始列(如A1),数值2为计算第二列(如A6),程序会自动添加求和列,如需多个可以输入多条。点击确定,求和的值就会出现在之前选择的单元格中。

篇7:wps标尺怎么使用方法是什么

wps标尺的使用方法

首先打开WPS文字,新建一个文档。

在新文档界面,单击视图菜单。

在视图菜单中,有个标尺功能,选中标尺,在文档中,标尺就显示出来了。

当显示标尺后,可能没有垂直标尺,想要添加或者取消垂直标尺。

在文档界面单击左上角的WPS文字,然后选择右下角的设置选项。

在选项界面中,找到垂直标尺功能,如果需要取消垂直标尺,就将对勾取消,如果需要添加垂直标尺,就打上对勾,选择后,点击下方的确定。

篇8:if函数的使用方法

if函数的使用方法

if函数除了遵守一般函数的通用规则以外,还有其特有的注意事项。

1 括号必须成对,上下对应。

2 if函数有N个条件则有N+1个结果,即若结果只有3种情况的,那么条件只要2个就够了。

3 if函数最多允许出现8个返回值(结果),也就意味着,最多套用7个if 。

4 多个if嵌套时,尽量使用同一种逻辑运算符。即:统一使用大于号或者统一使用小于号。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5 if是个好函数,很管用。哈哈。他的格式是:=if(条件1,返回值1,返回值2) 。多个嵌套的格式:=if(条件1,返回值1,if(条件2,返回值2,if(条件3,返回值3,返回值4))) 。这里先写3层嵌套,4、5、6、7层同理。

IF函数介绍

IF函数一般是指Excel中的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可以使用函数 IF 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IF函数的语法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Logical_test 表示计算结果为 TRUE 或 FALSE 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例如,A10=100 就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如果单元格 A10 中的值等于 100,表达式即为 TRUE,否则为 FALSE。本参数可使用任何比较运算符(一个标记或符号,指定表达式内执行的计算的类型。有数学、比较、逻辑和引用运算符等。)。

Value_if_true logical_test 为 TRUE 时返回的值。

例如,如果本参数为文本字符串“预算内”而且 logical_test 参数值为 TRUE,则 IF 函数将显示文本“预算内”。如果 logical_test 为 TRUE 而 value_if_true 为空,则本参数返回 0(零)。如果要显示 TRUE,则请为本参数使用逻辑值 TRUE。value_if_tru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

Value_if_false logical_test 为 FALSE 时返回的值。

例如,如果本参数为文本字符串“超出预算”而且 logical_test 参数值为 FALSE,则 IF 函数将显示文本“超出预算”。如果 logical_test 为 FALSE 且忽略了 value_if_false(即 value_if_true 后没有逗号),则会返回逻辑值 FALSE。如果 logical_test 为 FALSE 且 value_if_false 为空(即 value_if_true 后有逗号,并紧跟着右括号),则本参数返回 0(零)。VALUE_if_false 也可以是其他公式。

篇9:or函数的使用方法

1.or函数的含义

11.Or函数用来检验一组数据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结果就返回真。

2.or函数的语法格式

12.or函数的语法格式

=OR(logical1,logical2,...),其中Logical1, logical2为判断条件

3.or函数案列

3.如图所示,or函数一般和if等逻辑函数结合起来使用。

这里用来判断考评结果是否给予录取。

=IF(or(D2>85,E2>85,F2>85),“录取”,“不予录取”)

公式含义如果面试成绩,笔试成绩,综合素质分数中只要有一门大于85,就给予录取,否则不予录取。

有关if函数的使用可以观看小编的经验Excel If函数怎么用。

4.如图,通过下拉填充公式就能快速把整列的考评结果给计算出来,效果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or函数也可以和if函数组合起来,用来快速输入产品类别。

=IF(OR(B2=“打印机”,B2=“饮水机”,B2=“传真机”),“办公设备”,“电脑配件”)

公式说明,B2只要为打印机,饮水机,传真机中的一个,就返回办公设备,否则返回电脑配件。

4.or函数使用的注意点

16.=or(logical1,logical2, ...)

1.条件值或表达式,最多为30个。

2.Logical1,Logical2,Logical3……:参数必须是逻辑参数,否则会出错。

篇10:WPS表格教程:SUMPRODUCT函数应用两则

SUMPRODUCT函数的作用是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其语法格式为SUMPRODUCT(数据1,数据2,……,数据30),比如公式“=SUMPRODUCT(A2:A6,B2:B6,C2:C6)”,其作用相当于“=A2*B2*C2+A3*B3*C3+A4*B4*C4+A5*B5*C5+A6*B6*C6”,也就是说公式求到是三个区域A2:A6、B2:B6、C2:C6同行数据积的和。

一、统计重复身份证号

通常统计数据在单元格区域内出现的次数都是采用COUNTIF函数。但是如果是用来统计18位身份证号的话,那就会有问题了:只要前15位数字相同,那么金山表格就会把它当成相同的数字(在EXCEL中也是如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可以使用SUMPRODUCT函数来替代COUNTIF。

如图1所示。

图1

只要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2:$B$3000=B2)*1)”,然后拖动该单元格填充句柄向下复制公式至最后一行,就可以得到B列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了。那些大于1的自然就是重复的。

公式可以得到在B2:B3000单元格区域中与B2单元格数据相等的单元格个数,其结果是“TRUE、FALSE、TRUE,……”等一系列的逻辑值,“TRUE”相当于“1”,“FALSE”则相当于“0”,并对“TRUE”的个数求和,

二、多条件统计数据

图2

如图2表格所示,如果我们想统计表格中“高一或高二年级职称为‘中一’的男教师加班费的合计数”,那又该如何操作呢?其实,类似这种多条件求和的任务,正适合SUMPRODUCT函数大展身手。

只需要在单元格中输入如下公式:“=SUMPRODUCT(($C$2:$C$15=“男”)*(($D$2:$D$15=“高一”)+($D$2:$D$15=“高二”))*($E$2:$E$15=“中一”),$G$2:$G$15,$F$2:$F$15)”,按下回车键,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结果了。非常方便。

公式中“($D$2:$D$15=“高一”)+($D$2:$D$15=“高二”)”表示条件之一为“科室为高一或高二”,结合其余的条件就可以得到符合条件“高一或高二职称为中一的男教师”的单元格了。公式中的后两个参数则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同行数据F列与G列单元格数据的乘积,并最终由公式将这些乘积进行求和,这样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相关文章:

1.WPS表格数据怎么快速录入

2.利用WPS表格制作课程表全攻略

3.WPS表格查找技巧实例教程详解

4.WPS移动版IF函数快速算员工年终奖

5.WPS表格中控件工具箱的用处

6.WPS文字中给表格添加项目编号

7.教你给WPS表格添加单元格批注

8.excel表格常用到的办公函数

9.巧设WPS窗体控件 让表格填写更规范

10.用WPS表格创建相同结构的工作表

下载word文档
《Wps表格函数怎么使用的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