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sz12345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欢迎阅读借鉴。
篇1: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间接“三通”的`物流运输成本过高为前提,文章分析了它对海峡两岸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有关海峡两岸产业结构扭曲的一系列结论,并由此判断如果实现直接三通会对两岸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海峡两岸的经济繁荣,与城市群结合,提出一系列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构造原则.
作 者:张耀辉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刊 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BIMONTHLY) 年,卷(期): 18(6) 分类号:F062.9 关键词:海峡两岸 三通 产业结构篇2:经济全球化与类伦理:从伦理的历史走向看建立类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与类伦理:从伦理的历史走向看建立类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伦理经历了群体伦理、个体伦理两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形成了事实上的'类伦理主体和类伦理,使个体伦理主体与类伦理主体、个体伦理与类伦理被压缩到同一时空.个体伦理差异的缩小、类伦理的扩张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建立类伦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作 者:雷泽宽 胡贤鑫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政治学系,湖北,武汉,430064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2002 “”(10) 分类号:B82-09 关键词:类伦理主体 类伦理 经济全球化篇3: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改革的必要性
[作者] 申士昌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年**”结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学习了国内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育思想空前活跃;从教材、教法等单项改革向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配套、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并举的整体改革发展;从单篇教学向单元教学发展;涌现出一批颇有建树、各有特色的教学改革代表人物,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充分肯定语文教学改革所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重视教法研究与改革,对学法的研究与改革还不够深入;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对课外活动的研究与改革还不够广泛;重视知识的传授,对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研究还很不系统;重视应试教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研究还不够明确和自觉。此外,人才观、教材观也较陈旧。
(二)在教学实践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的随意性很强;学生课外作业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教学结构单一化,课堂教学模式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普遍、不经常、不重实效。
(三)在课堂教学效果上:1.现实效果:
由于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老师的板书和学生的笔记多为抽象的条条,没有实用价值,学生不会结合文章实际作具体分析。笔者从事教学研究十几年,每年听课一百节左右,总的看来,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形式单一 的课在50%以上,课堂教学效率高的只占20%。不要说青少年学生,就连听课的老师也感到索然无味,不免打起瞌睡来。由于在课堂上训练机会少,而且机会不均等,中下水平的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即使有,也是受到歧视。
2.近期效果:
从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全市高中会考和全国高考试卷来看,初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是错别字较多,其次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差,抓不住重点词语和关键性的句子,不会概括文章的中心,不会分析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再次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作文成绩多数平平,有新意、文字畅通、生动活泼的作文百里挑一。
3.远期效果:
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曾经组织人力,分别深入到工厂、农村、军队、机关、财贸、高校等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各部门对工作人员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需求,了解近十年来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语文水平是否适应工作需要。结论是:各行各业对工作人员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有较高的需求,否则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甚至产生差错,贻误工作;而近十几年毕业的大学、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语文水平低,与工作要求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社会各界呼吁:大力改革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要到大学或工作岗位后再补上语文课。
篇4:从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看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从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看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作 者:吕嘉扬 作者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同安分局 刊 名:厦门科技 英文刊名:XIAME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X8 关键词:篇5: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译出的必要性论文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译出的必要性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语言文化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翻译界学者有必要努力加强汉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积极地把中华文化译介到世界上去。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 译出 必要性
简单来说,译人指译者把外语义本译成母语文本,译出则指译者把母语文本泽成外语文本。
1.关于“译出”
多年前,英国汉学家A.C.Graham在其译作《晚唐诗选》之序《论中国诗的翻译》的最后一段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例外。”(“…wecanhardlyleavetranslationtotheChinese,sincetherearefew ex—ceptionstotherulethattranslation isdone into,notoutof,one’Sownlanguage.“)(Graham,1965:37,转引自潘文国,)。Gra—ham是西方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深有研究,出版过有分量的着作及译着,对传播中国文化起过重要作用,可能正是由于治学严谨.认为中国人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才会说出上面的话。按他的道理.中国学者将无权插手汉籍英译事业。
翻译理论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是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是语言层面,第二个是文学层面.第三个是文化层面。在语言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语码转换,同一意义从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在文学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文学作品美的再现而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则被理解成文化的传播。如果从语言层面或文学层面上讲,Graham的话有道理。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话毫无道理,至少他讲的“一般规律”是必须被违反的`。
2.中国经典文化意象“龙”的误译
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特定人群的显性的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这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等。所谓“卜里不同俗”,特定人群中当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事物。中国的“龙”文化就是一例。
在中国.“龙”这一文化意象,其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中国人自古就有崇龙、拜龙的传统和习俗,其渊源可追溯至7干年前伏羲时代。伏羲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后,它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头、鹿角、蛇身、鹰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龙”,并自称“龙师”,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史称龙的传人。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巾.“龙”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学者吉成名认为,龙主要有以下4种文化含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自喻为龙。
所以.20o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公布之前.龙的呼声一商很高。然而最终却未能入选,因为当前中国的神龙在世界的舞台上被等同于英语dragon,使得象征“尊贵、至高无上、风调雨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西方人眼里背上了“邪恶”的罪名。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真是遗憾至极。我们无从也无须考据到底是谁第一个把“龙”译成了“dragon”,或者把“dragon”译成了“龙”,但这一翻译绝非“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佳译。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与“狗”译成“dog”、“猫”译成“cat”等不同.这些词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这是翻译的基础.而“龙”和“dragon”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主观臆造出来的.二者不论从产生的渊源到实体形象再到其文化内涵都有天壤之别。
在《现代汉语词典》巾,对“龙”这一词条的解释为: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麟,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古生物学上指某些爬行类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姓。
所以.中国人舞“龙灯”,划“龙舟”;希望子女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形容山势雄伟、笔势活泼时用“龙飞风舞”;形容威武雄壮时用“龙腾虎跃”;封建时代,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人们对“龙”的崇拜确实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反,“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巾,远没有“龙”在中华文化中如此之高的地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ragon”解释
篇6:从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化和反政治化角度看民法典编纂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是否需要编纂民法典?”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在世界上曾经进行过民法典编纂的国家中,还是在我们目前的民法典编纂(以下简称法典编纂)过程中都不时的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再次提出这个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而且在“是否需要编纂民法典”之前加上“现在”一词意在解释和追问:现在的民法典编纂是否适宜?民法典的编纂到底是一个内在必要性的问题还是一个机遇的问题?[1]
一般说来,科学的问题大都有比较确定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答案,体现为以知识累积的方式所进行的直线运动,哲学则是类似于指向同一个圆心并不断变换基点的圆周运动,主要不是在于获取知识而是在于不断地提出问题。[2]“现在是否需要编纂民法典?”的追问也不在于能够向读者提供获得更多的知识的机会,而是在于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个基点,来审视和思考一个不新鲜的问题。对任何一个问题所做的尝试性的解答并不能终结对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方所进行的新的尝试,反而是在鼓励进行更多的尝试,这正是带有哲学性问题的魅力所在,本文所面对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法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
本文以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矛盾为基点,阐明民法典编纂中政治力量和学术力量的关系,也即立法者和(不限于法学的)学者之间的关系,阐明法典编纂不是一个内在必要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机遇的问题,同时在阐述的过程中区分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化与民法典编纂的政治性的区别。笔者之所以不惴简陋,将自己的想法提交公共舆论的评判,以期克服自己的懒惰与怯懦,这也就正好应了Immanuel Kant所说的:“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懒惰和怯懦乃是何以有如此大量的人,当大自然早已把他们从外界的`引导之下释放出来以后,却仍然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状态之中。” [3]自己也常常用追问自己:“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
一、我国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化与反政治化
目前一股失落的情绪笼罩着曾经轰轰烈烈喧嚣一时的法学界,[4]民法典编纂所激起的法学家(特别是民法学家)的热情的狂潮已经过去,在民法典的编纂是具有内在必要性的这个潜在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和所讨论的民法典编纂这个事件,给所有的支持民法典编纂并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完全具备进行民法典编纂的条件的人当头一棒,一桶冷水应该可以使人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必要的进行民法典编纂的政治条件和宪政环境!笔者认为,在去年已经第一审议的人大法工委的室内稿草案之所以搁浅,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对许多敏感的制度,比如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制度怎么设计的问题,它本身应当是政治改革的任务,是属于政治国家的任务,必须借助于宪法的改革才能够水到渠成的纳入民法典中,而不是通过民法典这个市民社会中的市民之间的生活规则的编纂就可以完成。而学者们特别是参加起草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学者们所期望的是通过民法典编纂将本应由政治国家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的任务通过编纂民法典来实现,从而将民法典编纂政治化,成为民法典编纂中政治化的力量,成为一支为了民主和法治的理想而坚定前行的队伍;而立法者 尤其是现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立法进程的人对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大胆突破和政治化倾向,有着本能的警觉,这对掌握国家立法权力的立法者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出于某种考虑,或者是出
[1] [2] [3]
篇7:从认知理论的视角看外语显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认知理论的视角看外语显性教学的必要性
本文从显性教学的优势、认知学习理论、现实需求和二语实验四个方面阐述显性教学的必要性并且讨论如何进行显性教学,由此指出对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实施显性教学是必要和有效的`.
作 者:常芳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9)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显性学习 显性教学 认知理论篇8:从救赎论之变迁看神学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从救赎论之变迁看神学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教会在其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在进行着各种神学探讨,换句话说,各个时代的'教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神学思想建设.因为神学思想的建设在每一个时代都是非常必要的,神学思想建设正是为了保证信仰的不变.从救赎论的变迁可以证明这一点.救赎论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种,本文仅作简要的介绍以说明神学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作 者:林培泉 作者单位:金陵协和神学院 刊 名:天风 英文刊名:HEAVENLY WIND 年,卷(期): ”"(6) 分类号:B9 关键词:篇9:从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看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事件(ADE)的发生情况和引发ADE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1月—12月收集到的365例ADE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并按患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65例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60岁的患者发生ADE例数较多(21.9%);静脉给药易引发ADE(88.5%);抗菌药物发生率最高(60.0%),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7.1%);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3.4%);不合理用药病例占有一定的比例(18.1%)。
结论AD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可减少ADE发生。
篇10:从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看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药物不良事件(ADE)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其中以药品不良反应(ADR)和用药错误最为常见[1]。
ADE有一些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不合理用药所致。
本研究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上报的365例ADE报告进行分析整理,旨在讨论其发生的因素、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医师、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呈报的365例ADE报告。
1.2方法将收集到的ADE报告按患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病例中患者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
药品分类方法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
2结果
2.1发生ADE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365例ADE报告中,男性患者162例,占44.4%;女性患者203例,占55.6%;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96岁。
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为21.9%。
结果见表1。
表1发生ADE患者年龄分布
2.2ADE因果关系评定及转归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ADR关联性评价标准进行因果关系评定:ADR结果肯定有29例,很可能有202例,可能有130例,可能无关4例。
治愈111例,好转254例。
2.3ADE涉及药品及分类对365例ADE报告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中药注射剂单列一类。
共涉及12类89种药物,其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占60.0%,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17.1%。
结果见表2。
表2ADE涉及药品分布
2.4不同给药途径与合并用药情况不同给药途径与ADE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65例ADE报告中,静脉滴注为323例,达88.5%;口服为16例,占4.4%; 其他途径26例,为7.1%。
合并用药56例。
2.5ADE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本报告中,ADE涉及多个系统、器官。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33.4%;消化系统症状居第2位,为18.3%;再其次为神经系统症状,为14.5%。
结果见表3。
2.6引起ADE病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引起ADE的患者中有66例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18.1%。
超剂量使用、药理性拮抗比例较大。
见表4。
表3ADE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表4引起ADE病例不合理用药情况
3讨论
由本研究中患者的一般情况可见,女性病例多于男性,为1∶0.8,与文献报道相近[2]。
从年龄构成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变慢,故老年人使用经肝代谢的药物时,用药剂量应为青年人的1/2~1/3,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应注意减量[3]。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均使用成人量,甚至超量使用。
药物在体内蓄积是导致ADE的原因之一。
另外老年人所患疾病多,用药种类也多,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增加了ADE的发生率,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其生理病理状态及药物代谢特点调整剂量。
抗菌药物引起的ADE居首位,一是由于用量较大,二是由于此类药的滥用。
据文献报道[4]加替沙星ADR的发生率为12.53%,而老年人因经常伴有其他疾病,ADR的发生率更是高达20.86%。
虽然加替沙星的ADR多见,但许多是可以避免的。
我院收集的ADR报告均为加替沙星注射液所致,其中有22例患者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有15例为空腹注射,进食后好转。
通过分析认为实际上是一种低血糖反应。
随后我们要求患者在注射前尽量进食并减慢滴速,该不良反应已明显减少。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E居于第2位,共涉及10个品种,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悸、寒颤、发热、皮疹等。
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复杂,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且多含有蛋白质、挥发油、树脂等致敏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病理学变态反应;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提取纯度不高可能发生质量变化或引起不溶性微粒增加。
中药说明书所提供的关于用法用量的说明虽然有,但一般不够详细,且缺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体弱者)的用药资料[5]。
365例ADE中有66例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全部病例的18.1%,不合理用药类型有超剂量使用、药理性拮抗、过度用药等。
医生在开药前一定要掌握患者的疾病史,详细询问其既往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嘱咐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ADR的早期症状以及迟发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对一些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具有产生药理作用的自然属性,同时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自然属性。
患者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个体特异性、敏感性及特异质反应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剂量过大、不恰当的给药途径会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应用多种药物可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增多。
可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可以减少或避免ADE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前言.
[2]杨晓,蔡英奇. 254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17(1):45-46.
[3]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9-120.
[4]张强,贾正平,陈敏.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集中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17(1):38-39.
[5]朱立勤,徐彦贵,王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218.
从患者的依从性看非药物因素对用药指导的必要性【2】
【摘要】从患者依从性的角度,通过了解非药物因素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不断加强对药物疗效的认识,使患者获取非药物因素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依从性;非药物因素;用药指导
临床工作中当患者积极按照医师制定的医嘱进行治疗,并按照健康指导进行自我约束时,笔者认为这是患者依从性的体现。
患者依从性不只限于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还包括对饮食、饮酒、饮茶等方面的顺从。
如果缺乏对非药物方面的指导,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患者缺乏依从性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失败和严重的中毒。
食物、烟、酒、茶等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人们往往不能认识他们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非药物因素影响着药物的消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途径,对药物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1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1食物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食物通常能减慢药物的胃排空速率,对于需要在小肠进行吸收的药物吸收效果会大大减低。
研究发现,乙酰氨基酚在空腹状态下20min可达到有效药物的峰值,但在饭后服药,药物达到峰值的时间延长到了2h。
四环素类药物在饭后服药,药物检测浓度低于空腹时的一半。
1.2食物中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左旋多巴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在吸收的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食物中的有些氨基酸的吸收也需要相同的载体蛋白,因此会发生相互竞争的问题,在给予左旋多巴治疗时,高蛋白饮食会影响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临床上服用左旋多巴的患者多限制蛋白饮食。
如果患者在服用此药物时没有经过正确的用药指导,就可能造成用药疗效降低,从而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1.3食物中脂肪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时,由于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循环,特别能增加淋巴液的流速,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其吸收量。
故对某些皮肤科患者,鼓励其在服用药物时多吃一些脂肪类食物,能够增加药物的吸收,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4食物中的糖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食物中的糖分含量高,会造成高血糖。
富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在与可的松类药物共同使用时,可导致患者的血糖异常;富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在与苦味健胃药同用时,可导致药物效果降低,降低健胃、促进食欲的效果。
1.5葡萄柚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葡萄柚中含有柚苷和呋喃香豆素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的抑制肠壁细胞,减少部分药物的首过效应。
葡萄柚果汁对非洛地平的氧化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血药浓度比正常值升高了3倍。
国外有报道,一过敏性鼻炎患者服用特非那丁的同时饮用果汁,造成心率失常而引起死亡。
由此看来,食物对用药非常重要,如果忽略了食物的存在,不仅使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且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
2烟、酒、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2.1烟草对药物疗效的影响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合物,其中不仅包括烟酸、芳香族类化合物,也包括氢氰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焦油等。
烟碱进入体内后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在体内的酶化反应降低,吸烟后患者体内的药物有效浓度低于不吸烟时,当患者停止吸烟后服药,药物的浓度又恢复正常。
药物研究发现[1],烟碱对于茶碱、地西泮、氯氮平等药物的酶促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烟碱可以促进机体对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患者心率上升,升高血压,收缩周围血管。
2.2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酒中主要的作用成分是乙醇,乙醇对于机体有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健康人体每日饮酒200g可导致肝微粒氧化酶的生成增大,促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对于一些长效药物的效果影响较大[2]。
同时,一些药物影响乙醇的氧化代谢,抑制乙醛脱氢酶,从而使饮酒者体内蓄积大量乙醛,造成醛中毒的症状,其表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等。
一般正常人饮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会引起中枢抑制,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期间大量喝酒会发生中毒死亡。
2.3茶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茶叶中含有茶碱,同时还含有鞣质,其在体内影响了铁的代谢。
当饮茶与双嘧达莫同时服用时,药物的扩血管作用变得微弱。
3处理措施
3.1健康教育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用药相关的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运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法,指导用药,使患者记忆深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护理人员可以将疾病相同的患者聚集到一起,应用整体护理理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3]。
3.2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家人也应进行相关的教育。
对于独自生活的老人,更应该加强用药的监管,提高老人用药的依从性。
3.3个体化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强调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综合因素选择药物,合适的药物就是最好的药物。
3.4加强与患者的信息沟通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多与患者及家人沟通,指导患者采取防止漏服,错用药物的措施。
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和途径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使其认识非药物因素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指导用药。
【从产业结构看两岸直接三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相关文章:
6.从人字看人生范文
7.从佛经里看宇宙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