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

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

2022-12-31 07:58: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果冻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

篇1: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

教育测量中关于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

长期以来,教育测量对于客观题部分的信度系数测量有很多方法,并且越来越精确,但是对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却没有太多改进,由于对评分者信度的忽视导致了对论文式测验信度测量的误差.文章首先分析了对论文式信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及评分者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在指出这种误差的基础上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完善的公式,最后介绍了相应的信度估计方法.

作 者:张媛 张兰芳 朱新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计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教育测量   论文式测验   信度系数   信度计算  

篇2:分组式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性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能掌握测量基本知识、正确使用和保养仪器、可以进行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完成简单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放样、可以正确使用测绘资料。其课程安排大多是先讲解基础知识、测量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外业施测方法与数据处理这些内容,然后将班级学生分组,根据所讲内容分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本质上还是属于“集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分组练习的时候许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物和实操联系不起来,很多时候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完成教师交付的任务,多数学生只能是“旁观者”。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授课者研究的热点。在此提出分组式课程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在原有分小组的基础上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鼓励其在讨论中学习,在验证中成长,在总结点评中掌握。

1分组式学习法概述

分组式学习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以及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分组。分组时要注意组员构成的异同合理组合,尽量做到灵活掌握,合理分组。分组式学习关键是要确定好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切实能够参与进来,目标不能太多,要适量且明确,不能太难,要切实可行。分组式学习的优点是打破传统集中授课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工程测量课程可以按照测量操作技能和知识分成几大模块,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采用分组实习的做法,但是其施行的模式是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后,安排实习课程,在实习场地再演示一遍仪器,然后由学生分散自行练习,这种模式下许多学生出现不敢动手、不甚了解的情况。本文的分组式学习方式则是改进原来的分组功能,将单纯的自行练习更改为讨论学习、确定实习方案以及验证设计是否可行、进一步改进方案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充满探索感,都有任务,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3:分组式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2.1分组依据

根据班级大小将学生进行分组,人数建议为5~6人,便于开展实习工作。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性别比例、性格、学习掌握状况、兴趣等,尽量保证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每个同学的学习要求。分组一旦确定,将选定组长一名,在分组式学习中负责协调、分配任务、保持与教师的流畅沟通,并且这种小组要一直保持到本门课程学习全部结束,不得中途随意拼凑或重组小组,以保证思维效果的连续性,便于总结经验,避免已出现过的错误。

2.2分组式课程设计思路

给学生讲解测量基础概念、测量基本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布置任务,即让学生参考课本的前提下分组讨论如何进行相应内容的外业施测和进行数据处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安排实习课,每个组按照讨论商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实习,以验证本组的设计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方案是不是最佳,如果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跟随学生,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为学生解答疑问。实习课堂最后,教师将全班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点评,对出现的问题统一进行讲解与解答,尤其对好的`方面要进行表扬。

3案例设计

采用教材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版),胡伍生、潘庆林主编。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大纲及国家最新测量规范编写,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知识分析、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路桥和隧道施工测量以及测绘新技术简介等。根据不同内容的性质和关系,可以适当将学习顺序进行调整,以便学生在进行分组学习时更顺利。首先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选定学习、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在学习中的各种工作。本课程共48课时,16次课。前两次课讲授绪论部分测量基础知识(介绍如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高程等基础概念)以及误差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将学生引领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为其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从第三次课开始会涉及到实际操作内容,这些内容的讲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分成1~2次课进行。全部采取以下模式:首先教师集中讲授测量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并演示(同时将仪器分发给每组成员,边听教师讲解边可以在课桌上动手操作仪器,达到初步认识以及初步会使用仪器的目的)、线路布设的基本知识等;其次,给小组布置下次实习任务,明确要求。安排学生在理解教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参考教材进行讨论,如何进行布局与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将实习设计方案写成文字上交;在接下来的第二次课程中安排学生按照上节课中设计的实习方案(允许修改)按组进行实习,以验证本组的设计是否可行,在此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与讲师进行沟通。本次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将全班集中起来,对出现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亮点进行表扬。课后安排开放实验室相关设备,由学生自行决定是否对本次实习内容进行修正与加强练习。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发现,这种分组式学习方法与传统的集中讲授后学生分组练习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一些。

篇4:工程测量中高斯论文

工程测量中高斯论文

摘要:在工程测量中,采用国家坐标系统在高海拔地区、离中央子午线较远的区域,投影长度变形会大于规定的值(如《工程测量规范》为2.5cm/km),这就要求进行换带计算或建立独立坐标系。本文以玉林市龙潭产业园的项目为例,分析换带计算的原因及实际应用。

关键词:换带计算,正算,反算,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

1、概述在测量项目中,有些测区刚好处于投影带边缘,甚至有些工程横跨两个或两个以上投影带,如交通、水利、电力等较长的线路,为了坐标统一的需要,可以进行坐标换带,将相邻带的坐标换成同一系统的数据。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间接换带计算法就是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1,y1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1,按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B,L和第二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2,按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x2、y2。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严密,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虽然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换带计算公式用a表示椭球长半轴,b表示椭球短半轴,f=为扁率,e=为第一偏心率,e@=为第二偏心率,N=为卯酉圈曲率半径,R=为子午圈曲率半径,B表示经度,L表示纬度。

2.1高斯-克吕格投影反算公式:

B=Bf-[-(5+3Tf+Cf-9TfCf)+(61+90Tf+45Tf2)]

L=L0+[D-(1+2Tf+Cf)+(5+28Tf+6Cf+8TfCf+24Tf2)]

式中:

Nf==, Rf=

Bf=φ+(-)sin2φ+(-)sin4φ+ sin6φ, e1=

φ=, Tf=tg2Bf , Cf= e@2cos2Bf , D=

2.2高斯-克吕格投影正算公式:

XN=k0{M+NtgB[+(5-T+9C+4C2)]+(61-58T+T2+270C-330TC)

YE=FE+ k0N[A+(1-T+C)+(5-18T+T2+14C-58TC)]

式中:

k0=1 , T=tg2B , C=e@2cos2B , A=(L- L0)cosB , N==

M=a[(1---)B-(--)sin2B+(-)sin4B-sin6B

东西偏移量FE=500000米+带号*1000000

3、换带计算的应用3.1进行换带计算的步骤分析

通常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方法是以一个国家控制点和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观测边投影到平均高程面。此法在理论上不严密,会因为起算点不同而有不同结果,坐标不能统一,无法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精度。所以需要通过严密换算公式,将国家坐标实现高精度的转换,形成独立的坐标系统。

在海拔较低的`地区(200m以下),合理地选择处于测区中间位置附近的中央子午线,利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正反算公式计算,可以有效解决投影变形。对于海拔较高的地区,可以选择测区的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解决投影变形的问题。

确定国家坐标系的参考椭球的长半径,短半径,扁率,第一偏心率,第二偏心率等要素后,根据三个步骤进行坐标转换计算:确定投影面的大地高计算参考椭球的长半径;根据高斯-克吕格投影反算经纬度;利用椭球参数,根据高斯-克吕格投影正算转换的平面坐标。

3.2换带计算的实际应用

玉林市龙潭产业园的测区范围处于东经109°42′-109°48′、北纬21°40′-21°43′,海拔在10-40m之间,但处在108度带和111度带中间位置,距离变形达到12.4cm/km,对后续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超出了《工程测量规范》的允许范围,将3°转换为中央子午线为109.5°的独立分带,可以有效消除投影变形的影响。

首先,通过EXCEL电子表格,将已有的D级GPS点的坐标代入反算公式,计算出各控制点的经纬度,再将经纬度结果代入正算公式,设置中央子午线为109.5°,就可以得到独立分带的坐标。计算结果如下表:

点名

1980X(纬度B)

1980Y(经度L)

备注

3°带坐标

荣树坝

2410506.2175

669947.0855

36号分带

香 山

2404689.5628

672790.9459

长岭居

2397888.6893

671300.5763

反算结果

荣树坝

21°46′53.219390157″

109°38′35.20269251″

经纬度取值0.00000001″

香 山

21°43′43.194833616″

109°40′11.96770153″

长岭居

21°40′02.693959507″

109°39′17.60263225″

1.5°带坐标

荣树坝

2409608.6714

514800.5927

独立分带

香 山

2403766.7889

517586.8623

长岭居

2396983.1198

516031.2825

篇5:污水处理中的软测量技术研究论文

一、前言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已经有了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了满足污水排放的相关要求,就势必要对污水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检验。但是由于污水处理过程存在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很多参数都难以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在科技的发展之下,软测量技术对这一问题大有帮助,如何不断将其优化,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当前需要研究和探索的一个方向。

二、软测量技术概述

(一)软测量技术的定义

软测量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选择和被估计的主导变量关系密切的,并且容易直接测量得出数据的辅助变量,根据最优原则,搭建一个辅助变量为输入值,主导变量为输出值的数学模型,并将实现此模型的算法输入到计算机的相应软件当中进行计算,得出贴近实际的一个主导变量的估计值。[1]

(二)软测量技术的构成

软测量技术主要由辅助变量的筛选,数据的具体处理、所需模型的建立和对所建立模型的实时校正构成。其中对于辅助变量的筛选,是在变量类型、变量的数据量和监测点三个因素中筛选的。其选择标准是保证灵敏性、特异性、过程适用性和精确度;数据的具体处理是指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交换和误差调整,从而确保数据的精确度,在后面进行模型的应用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所需模型的建立是该技术的应用核心,它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又高于数学模型,是利用二次变量来实现对主要变量的最优估计。[2]虽然在数学的模型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模型都能够直接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要对各类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和污水处理的技术要领和参数指标进行比对,将各类模型进行融合,才能最终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建模方法。具体的模型建立在之后的文章中会进行介绍。最后就是对软测量模型的矫正。模型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只是初步的搭建了一个框架,而没有将具体的对象应用进去,而对象又是在动态变化着的,所以要对已经构建的模型进行实时的矫正,当前最常用的是利用分析仪表的离线测量值来进行在线矫正。

三、软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

虽然软测量技术有许多种模型建立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模型都适合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要根据污水处理自身的特点,在掌握了污水处理工程的机理的前提下,将几种方法结合进行建模,才能使得技术的应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下面是两种具体的软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多元性回归软测量建模法的应用

学过建模的人都知道,回归分析法作为建模时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以最小二乘原理为基础的一元和多元性回归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很多领域都用其来解决各类问题。将其实际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参数预测中显然十分合适。该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对于可检测量的参数数据和化验数值,和进行操作的工艺等外在的'影响无关。[3]它所建立起的模型十分简单,且可以将具体算法输入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即可得出重要的出水参数的预测。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发现,该模型的结果拟合度较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的,比如进水参数存在着滞后性。这是由于实验的时候采样时间较长且采样不均造成的。该方法可以对参数进行粗略的估计,但是要进行精确度更高的估计,还是要采用下列所述的第二种方法。

(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法的应用

相较于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更加适用于系统较为复杂的情况。人工神经网络有前向网络和反馈网络两种类型。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使用分离网络结构分别测量在厌氧和好氧两种条件下的参数,将两者加以区分,能够使结果更加精确,却得更好的效果。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无法对一些参数例如COD等进行测量。[4]不仅如此,国外研究人员还基于此种方法得出了一种在无法获得污水处理过程参数时的近似方法。其原理在于,仅仅采用一些便于测量的参数亮,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信息的处理,建立各种辅助性参数,经过一系列算法得出所要的水质参数。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污水水质参数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才能保证模型算法的良好实现。[5]

四、软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上述软测量技术对污水处理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发现,当前的几种建立的模型都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或者局限性,所以,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突破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屏障。比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二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该方法的应用的时候必须对生产数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在未来的污水处理中对水质的整体要求会逐渐提高,生产数据势必会更加难以获取,这对该方法的未来应用肯定存在着打击。[6]所以,如何有一个长远的目光,使得未来污水控制的越发严格的时候,该技术仍然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污水处理,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必须考虑的。

五、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污水排放量增加,更多水质参数需要进行测量,这给予了污水处理技术一个很大的难题。污水处理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一些水质参数是很难直接测量得出的。这就需要软测量技术的帮助。软测量技术主要是建立起模型对估计值进行求解,适合污水处理的模型方法有多元性回归软测量建模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法。但这两种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行着重的研究,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冰.污水处理过程中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166-168.

[2]彭向华.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90-92.

[3]夏宏,伍溢春,张祥春.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4):34-36.

[4]王立营.试析软测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12):86-88.

[5]卓明,冯裕钊,陈勇.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21(11):34-36.

[6]卿晓霞,余建平.软测量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5,25(3):13-16.

篇6: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应用论文

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应用论文

1引言

电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础,而电力工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程的设计必须做到合理,确保其电力的安全、可靠。工程测量通过采用一定的设备仪器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这是现代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质量保证,因此,下文就对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2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地位

工程测量是一门技术应用型学科,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电力工程中的送电线路的设计,其塔位的排定都是在平断面图上进行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总平面图是在具有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绘制的,因而向电力工程设计单位提供准确的平断面图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正是电力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因此,没有工程测量的密切配合和及时提供测量资料,电力工程设计单位就无法进行电力工程的设计。显然,作为一名合格的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尤其线路电气、总交土建等专业人员,应该对工程测量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提高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的需要,也是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开拓知识领域的需要。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和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线路路径和大跨越位置的选择,进行定线测量和平断面图的测绘、塔基断面图的测绘以及拥挤地段平面图的测绘;进行杆塔定位测量,将电力工程设计图纸上确定的塔位通过测量放样到实地上,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依据。

(2)和发、变电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选厂踏勘;参加灰场、灰管线、供水管线及水源地的选择踏勘;对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或纵断面图进行测绘,为电力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测绘资料。

(3)和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参加站址选择踏勘;对站址地形图进行测绘,为站址提供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

(4)协助水文、工程地质专业进行一些配合工作,对洪水位的高程进行测定以及进行钻孔放样。为电力工程的施工和运行(是否需要进行变形沉降观测和建筑方格网测量等)提供服务。

3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中的送电线路设计的应用分析

3.1.1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在电力工程送电线路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参与现场勘察、送电线路的合理选择、拥挤地段平面图测量的开展、大跨越段的定线测量的开展、平断面图测量工作的开展等;对重要交叉跨越地段进行实际测量;参与弱电线路的调查,并对弱电线路的路线图进行测绘等。

3.1.2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在电力工程施工图的设计阶段,工程测量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①终勘;②定位。所谓终勘简单的说是对全线开展实地定线,并对平断面图进行测绘,而定位主要是把电力工程设计图纸上已经设计好的塔位进行测量放样反应到实地上去,以指导后期电力工程的施工。其中,定线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分中法”的技术标准进行工程测量,将测量仪器对中整平后,首先瞄准后视方向上的测量目标,然后将望远镜翻转180℃对第一个前视点进行确定,接着把水平转动仪旋转180℃,瞄准后视目标,再次对望远镜进行翻转,进而确定第二个前视点,最后把前两个前视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并按直线方向向外延伸,就能够将沿直线方向的桩位确定下来,对于桩位的选择也有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满足使测量仪器使用的便利性,确保视线的良好、点位容易寻找,且桩位能够长时间保存等。进行平断面测量主要是为了对平断面图进行绘制,其测量内容多而复杂,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测量,平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桩位的间距和高差;带状平面图;中线纵断面;转角测量;边线危险点的测量、边线断面的测量;风偏危险点的测量和风偏横断面的测量等。

3.2工程测量在发电站和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

发电工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可行性的初步研究;②可行性的研究;③工程初步设计;④工程的设计。工程测量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测量内容。在可行性的初步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协助业主进行厂址的合理选择,并且辅助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搜集1:50000的地形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搜集更大比例的地形图,将其覆盖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对象包括厂区、灰场、生活区、铁路线、建筑物、水源地等等。在进行地形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测量比例尺主要有以下两类:①控制测量的比例尺;②地形图绘制的比例尺。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对一些控制点进行测量,计算出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后期电力工程施工放样和地形绘制的依据。变电站工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①初步设计阶段;②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变电站工程设计阶段,通常会采用数字测绘技术,利用其绘制相应的比例图,并且辅助变电站设计人员合理选择线路和厂址,并且通过数字测绘技术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将变电站的所有地图数字化,然后在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下一步的详细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案。

3.3工程测量在微波通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微波通讯工程设计和变电工程设计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工程测量也主要集中微波通讯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参与站址的实地考察以及合理选择。为了更加准确的确认微波塔的高度和天线的高度,一般情况都是在1:50000的地形图上采用图解的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纵向剖面图的绘制。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地球的曲平和大气折光对工程测量和工程设计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工程和传统的电力工程测量技术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无论是从仪器设备上还是从测量的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电力工程测量给电力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技术保障,在电力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得测量的数据能够自动进行贮存和处理,不但降低了工程测量的工作量,也为电力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工程测量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我国电力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篇7: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论文

摘 要: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实验,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测量是实验探究重要环节。

本文从实验的重要性、电阻的测量这一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实验,两个方面,粗浅的总结了自己教学中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 电阻的测量

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电阻的测量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实验,能够检验学生对基本电学仪器的使用、对电学基本规律的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命题热点。

分析近几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我们就会发现,电阻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计算方法不尽相同,电路图的设计灵活多变。

如果平时不加强实验探究,就会在做题时容易出错,造成丢分。

因此电阻的测量, 是学生的弱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各种考试的试题,对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就是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安培表来测待测电阻测电阻的方法。

实验原理:R=U/I;实验过程:(1)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2)按图1把所给器材规范正确的连接成电路;(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记为Ix ;(4)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记为Ux; (5)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其表达式为Rx= Ux/Ix。

用图1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只能测一次,因此实验误差较大,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实验时把图1进行改进,设计电路图如图2所示,按图2把所给器材规范正确的连接成电路。

增加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这样就可以进行多次测量(一般测三次),求出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以减小实验误差。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在试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每改变一次位置,就记录一次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x和电流表的示数Ix,计算一次待测电阻的值Rx,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本次实验的最后结果。

二、单表测电阻

单表测电阻是指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个,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这种方法需要选择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 或已知最大电阻值为R0 的滑动变阻器。

下面来讨论常见的几种测法:

1.用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 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按图5的电路图连接成电路,先把电压表并联接在已知电阻R0的两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0;然后再按图6的电路图连接成电路,把电压表并联接在未知电阻Rx的两端, 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x,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以及欧姆定律的知识得:

在此实验中如果电压表只允许连接一次,那么该实验又如何设计?:

1.1按图5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电压表选择合适量程,开关闭合前R0与Rx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的是Rx两端的电压,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x的电压,记为Ux ;开关闭合后R0被短路,电压表测的是Rx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即为总电压U,在串联电路中,由于流过Rx的电流与流过R0的电流相等,即有Ux / Rx =(U-Ux)/ R0,所以:

我们也可以用电路图图6来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的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为:

1.2在(1)实验中如果将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引入,我们还可以用电路图图7的设计来进行未知电阻Rx的测量,当开关掷于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0两端的电压U0;当开关掷于2时,电压表测量的是总电压U。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U/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及电压的关系有:

所以未知电阻Rx的表达式为:

2.用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 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的总电压的关系。

先按图8的电路图连接成电路, 用电流表与已知的电阻R0串联,测出R0的电流,记为I0;然后再按图9的电路图连接成电路,把电流表与Rx串联,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即为Rx的电流,记为Ix。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知识得:

在此实验中如果电流表只允许连接一次,那么可以用下列方法来进行待测电阻Rx的测量:

2.1按图10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选择合适的量程,读出开关闭合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I与Ix。

开关闭合前R0与Rx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的I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开关闭合后已知电阻R0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x,电流表测的Ix为Rx的电流,由于开关闭合前后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所以:

2.2按图1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先断开开关,只有已知电阻R0连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即为已知电阻R0的电流,记为I0;然后再闭合开关,已知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 连接成并联电路 ,电流表在干路上是测量总电流,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即为总电流,记为I,由于开关闭合前后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电流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知识得:

2.3我们还可以将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引入,用电路图图12的设计来进行未知电阻Rx的测量。

当开关掷于1时,电流表测量的是Rx的电流,记为Ix,当开关掷于2时,电流表测量的是R0的电流,记为I0。

根据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知识得:

除以上几种测电阻的方法以外,还有常用的易于学生理解的测电阻的方法,如:(1)用电压表和已知最大电阻值为R0 的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2)用电流表和已知最大电阻值为R0 的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3)用等效法测量(用电流表和电阻箱)。

在此不再一一讨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月).

[2]《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法》(崔秀梅 主编 5月第一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公路工程施工中测量控制研究论文

公路工程施工中测量控制研究论文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相应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十分基础的一项工作,测量控制在许多领域中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测量工作是整个公路施工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如果测量工作没有能够达到标准,那么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也就不能得到保障,由此给整个施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切实提高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对公路施工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1在开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1.1针对测量工作,制定合理的测量计划

在公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中,制定一个合理可靠的测量计划十分重要,编制一个合理的测量计划可以为整个测量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施工的测量人员必须对测量工作整体的流程十分了解,并能够提前对施工工作提出宏观的规划及具体可行的施工计划。并针对具体的测量工作,制定最为合理可行的测量方案。这一测量方案,要尽可能全面的覆盖整个测量过程。因此,测量施工人员必须从测量规划制定的依据与内容、程序与制度等方面规范自己的编制工作,反复到实地进行勘察,全面理解图纸内容,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提出合理的准备工作。同时,在可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编制多种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最易实施,最节省材料且最符合工程要求的方案。

1.2做好控制点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工作

在公路工程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也要求测量人员对标段内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复测检查,测量人员需要针对公路桥梁所设置的控制网及相应的控制点进行专业的复测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应对相关的水准点及坐标等信息提前做好计算,统计出相应的技术信息,从而保证各项信息能够达到规范的标准,便于顺利地开展加密工作。测量人员在进行完复测检查的工作之后,要进行复杂繁琐的演算及单位换算,最终能够保证实际施工当中各个尺寸的长度、宽度能够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并要保证精度相符,即在施工测量人员测量工作结束之后所得到的数据精度符合实际施工工作中要求的精度范围。这就要求施工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作业时,必须注意加密数据的精度问题,对待这一问题,尽量保证它与原设计方案的数据精度相差不大,能够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

1.3对开展正式测量工作前的准备

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应准备好各种资料,掌握清楚现场情况。派出专业高素质的测量人才到现场进行最后的复测工作。有能力的条件下,应引进最先进的测量设备,以助于之后开展工作后,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图纸,对整个施工方案的目的和流程十分了解。在进行外业测量时要注意,内业测量和外业测量应保证同时进行。在绘制设计图时,技术人员要以实际为准,保证实际路况与图纸反应的技术要求一致。否则将有可能按照图纸的要求无法在实际道路中施工,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实际施工操作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2.1积极引进最先进、高端的仪器

拥有高精度和能够保证测量质量的测量仪器对整个道路施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整个施工测量的基础,它也决定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现如今,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已引入了先进的测量仪器并投入使用,但有部分企业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仪器,这一现象使这些企业施工的精度大大降低,且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极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可见,科学合理的引进和使用测量仪器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和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施工企业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引进大量的先进仪器,并大力培养熟练使用先进仪器的人才。

2.2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全面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测量工作来说,不同于其他施工工作,它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很高。测量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且具有熟练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可见,这一过程对于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要求严格,不能出现任何低级的失误。所以施工企业要保证他们的测量技术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而具有专业水平的测量人员在我国公路工程相对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很少有测量人员具备专业的施工测量知识。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制定严格和专业的考核制度,未能通过考核要求的员工严禁上岗。施工单位应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施工企业还应加大对后勤工作的投入力度,让员工心里了解,公司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服务,爱惜人才,充分考虑员工的感受,解决员工对于家庭的后顾之忧,这样便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将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无形之中便提高了施工工作的质量和精度。施工企业还可以完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有创新精神的员工给予丰厚的'奖励。另外,施工企业要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树立质量意识,保证施工质量,不能三心二意。经常开展一些质量安全的讲座,让员工们认识到施工质量对于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并严格看守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工作证的人员禁止进入。对任何小的细节都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2.3注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测量的准确性

直接服务于施工作业的施工测量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准确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施工操作。因此,注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决定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可避免的会在施工中遇到桥梁放线和布置控制线等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应保持严谨的态度,理性的思维,尽量减少视距及角度产生的偏差,在一些必要的位置都要加设工作控制点,同时注意控制误差的一致

结束语

公路工程的测量施工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与精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精度。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测量的步骤,具体分析了在开始施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及其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步骤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对待测量施工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公路施工市场提供保障。

篇9:水利工程测量中质量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水利工程测量中质量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从工程测量的角度上来说,测量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从施工质量控制的概述、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工程测量质量控制的方法几个方面对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概述

1.1 施工质量控制的定义。对于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因素(人、机械、材料、工艺方法以及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就叫施工质量控制。

2.2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有关部委(如环保、交通、消防、防汛等)的有关规定,项目法人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文件,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协议书,承包商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二、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1 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2 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不出现质量事故。

2.3 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

2.4 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2.5 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要预防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工程测量质量控制的方法

3.1 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

(1)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2)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桩位应坚持补桩,无桩名的桩位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3)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做现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

(4)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

(5)测量的作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内页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

(6)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查、复测,利用”的原则。

(7)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进行复核测量,或换人检查复测无误后才能施工。

(8)一项工程由两个以上单位同时施工时,应联合测量;若不同时施工时,先施工的单位进行整体复测,相关单位复核确认后使用。施工复测时,必须超越管段范围与相邻相关的测量桩点联测,并于有关单位共同确认共同使用的相关桩点和资料。

(9)未经复测的工程不准开工;上一道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未经测量放样,不得继续施工。

3.2 控制网测量复核的'周期规定。

(1)冻土地区项目复测周期为每年开工(复工)前。水利工程的设计原测精测网复测必须由公司测量队或由局指委托的有关测量单位施测。

水利工程的设计原测精测网外,平面加密网、水准加密网等工程加密网复测由项目部测量组按测量规范周期要求施测,其复测成果报公司测量队审核。工序各部施工测量复核的周期规定:工序各部施工测量复核应在施工测量过程中进行。

(2)其他工程复测周期为每年度一次。

3.3 测量质量控制运作。

(1)自检和外检:为确保工程质量,各级测量机构必须按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对各项测量工作实行自检;重要的定位、放样和施工阶段性复核实行第三方检查(测量监理复核检查或上级测量机构的复核检查)。

(2)测量项目抽检:为检查控制测量项目的各项作业是否规范,测量成果的质量与精度是否合格、可靠,实行项目抽检。重点工程的抽检项目由公司测量队负责提出计划,报请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抽检采用交叉复核的方法,即采用不同的人员、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方法进行交叉复核,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抽检完成后,应写出书面意见,指导被检单位的工作。对不合格成果应限期改正并提交符合要求的新成果。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正确无误的测量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管理,更好的把测量工作用来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质量。

篇10:工程测量中的新技术探析论文

工程测量中的新技术探析论文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摄影测量与遥感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被叫做3S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测量智能化发展, 测量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 工程测量领域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逐渐实现了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化与自动化, 也实现了数字采集与处理的实时化, 工程测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原图处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一) 对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工程测量中建立GIS系统时, 需要对满足精度和比例尺要求的原始地图可以采用数字化进行处理, 使用数字化仪完成数字化处理工作, 在目前, 常见的数字化处理主要依靠GPS数据输入、扫描矢量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集中方法。

GPS输入直接输入数据库, 不需作任何转换, 它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 GPS输入能确定地球表面图形精确位置, 目前工程测量中主要是使用的RTK技术, 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它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在一定范围内测量时达到厘米级精度, 是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 在操作过程中, 首先需要一台GPS接收机, 需要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观测GPS卫星, 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 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 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 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 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 (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 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 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同时, 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地进行施工放样。而实际应用得较多的主要是数字扫描矢量化软件, 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 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 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下面简单介绍MAPCAD软件的原图数字化处理作业流程。

手扶跟踪数字化是较早使用的数字化输入方法, 需要的仪器为计算机, 输入速度较慢, 还需要数字化仪及相关软件, 操作过程劳动强度比较大。

随着扫描仪的普及和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 扫描矢量化作业方法越来越趋于自动化, 这种办法是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像, 通过高效的数据输入, 然后进行矢量跟踪, 最后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 其过程用时较少, 省时省力。

(二) 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一般外设精度都能满足,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易于转换、编辑方便、图像清晰等特点, 所以地形图的精度主要由人工输出设备跟踪精度决定, 而要提高人工跟踪精度必须加强作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 因为其主要取决于作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能掌握熟练程度, 所以, 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矢量化方案作业, 一般来说, 图件的精度和质量必须要不低于甚至高于国家现行数字化测图规范所规定标准。在工程测量实践中, 要做好数字化图缩放与地形图外业测点相结合、符号图层的划分子图、线型符号库的设计等工作要符合工程精度要求, 又要考虑项目经费问题, 设计出的数字地图要美观易用、简单整, 便于地形图使用工作人员判读。

二、数字化绘图

(一) 数字化绘图的特点

在传统的工程测量过程中, 工程图的测绘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现在数字化测绘克服了传统绘图存在的弊端, 如工作艰苦、工作量大、操作程序复杂、工作周期厂等等。满足了产品多样化, 符合当前工程飞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常见的成图技术主要有电子屏板技术和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其中乐卫衣一体化技术, 通过我也是去采集突出了精度高、便于人员分配、内外业分工明确。那位一体化彩图技术, 只要设备有, 电子手簿全站仪等等, 成绩成图效率大大提高。

(二) 外业数据的采集

业数据采集中, 采集人员主要应该正确的使用地物代码。地物代码的准确使用可以避免在成图时出现错误。在工作开始的`阶段, 首先要严格根据要求规定检查测站点, 跑迟人员要依据自动成图的工作要求准确地对测绘点的地形地貌进行描述、描绘草图说明各个地物点的特点, 标明各个地物碎部点的相互关系, 另外, 在坎子测量时, 坎下也要进行地形点采集, 要量取坎子比高。当一个测区完成后, 一定要做好数据备份。

(三) 绘制内业数据处理

在车辆工作中要根据工作的不同的不同需要, 采用适当的测量手段, 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其实的分析和处理。确保测量工作有效有序进行。

三、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而采用的数字摄影测量就是在测绘工作中, 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的测量方法。从本质上来说, 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从测绘的角度上来看数字摄影测量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还是利用影像来进行测绘的技术;就视觉与计算机技术来说, 它是利用数字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测绘技术, 在测绘过程中, 传统的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没有多大差别, 但是他从速度和精度上给传统测绘技术带来了重大革命。

利用数字摄影机获得的高空测量数字数据, 一般使用一些航测软件进行处理, 航空测量可以满足大比例尺的地图测量, 通过信息技术对所得图像进行处理, 进行相对匹配, 建立模型, 然后使用专门的软件获得数字地图。大量的工作由外业转为室内测量, 精度高、速读块, 成本低, 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不受季节和天气限制, 适合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

四、结语

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 GIS技术的不断成熟、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数字工程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将是测绘单位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和创造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

【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相关文章:

1.考研心理学测量知识点小结:成就测验

2.选煤厂测量系统分析论文

3.测量求职信

4.绝缘电阻的测量论文

5.测量教学课件

6.测量实习心得

7.测量技术员个人简历

8.测量实习总结

9.测量培训心得体会

10.测量的物理教案

下载word文档
《教育测量中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