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
“花枝丸丸丸丸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篇1:《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
《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能说出如何表示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2.通过阅读课文,会用电流表会测量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3.通过使用电流表测量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使学生加深对测量技能的认识.
4.在电路的连接、设计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一、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完成下列任务:
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代表,它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_________。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为100μA=__________A 手电筒中电流约为200mA=______A=_____μA
3.阅读小资料,了解常见电流
认识电流表,并学会读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电流表的结构,填写记录。
表座上有____个接线柱,分别标有“____”,“____”和“____”。三个接线柱中的_____是正接线柱,_______是负接线柱。
表盘有一个标记符号是_______。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一个是,分度值是。另一个是,分度值是。
2、学会读数认真自学教材第45页“电流的测量”。并完成练习。
①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0.6A时上图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3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②请同学们根据你读数的方法总结“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
正确使用电流表
认真阅读教材46、47页“练习使用电流表”部分内容。并完成第四部分内容。
1.应当使电流从电流表的进入,从电流表的流出。
2.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
3.不允许把电流表。
二、自主探究
给你一节电池、一个开关、两个灯泡、若干导线、一个电流表。
1.连成一个串联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连成一个并联电路,让电流表测其中一个灯泡的电流,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三、自我检测
1、一个学生在使用电流表的时候使用的是0—3A量程,但他却在0—0.6A的量程中读出了测量值为0.5A,那么他测的电流应该是______A。
2.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指针向左侧没有刻度的一方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电流表的量程选错了B.电路中的电流太小了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D.电流表被短路
3、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mA的可能是:
A、半导体收音机B、60w的普通照明灯C、家用电冰箱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
4、在图所示的四幅电路中,电流表能够测灯L1电流的是()
5、图是一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王强对此作出了四种估计,其中错误的是()
A.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2.3A
B.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0.48A
C.若原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而后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原电路中,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不会改变
D.该电流表的“—”接线柱是公共的接线柱
6、李立在实验室连接了四个实物电路,如图5—43所示,其中电流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7、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较小电流时,应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但错误地使用了“—”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其他操作正确,这样会出现:()
A.指针不动B.指针反向偏转C.指针摆动偏小D.指针摆动太大,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课后反思:
篇2: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
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
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
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连接图4-15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
--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讲述】在没有发现电子以前,科学家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二、电流的大小、单位
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
【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三、电流的测量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
【实验】图4-16
--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1、电流表的`符号:-A-
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1).接入电路前
(1)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实验室里使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当使用0~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四、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理解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在串联的电路中,不论电流表连入电路的位置如何,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如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在这一电路中,干路如同总水管,两并联支路如同两分支水管,在相同的时间内,总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反之,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总水管中的水流量。因此,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阅读】电池,并要求学生课外实验。
篇3:第四册电流的测量
第二节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
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
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
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连接图4-15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
--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讲述】在没有发现电子以前,科学家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二、电流的大小、单位
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
【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三、电流的测量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
【实验】图4-16
--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篇4:第四册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的符号:-A-
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1).接入电路前
(1)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实验室里使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当使用0~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四、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理解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在串联的电路中,不论电流表连入电路的位置如何,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如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在这一电路中,干路如同总水管,两并联支路如同两分支水管,在相同的时间内,总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反之,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总水管中的水流量。因此,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篇5:电流和电源物理教案设计
电流和电源物理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源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2.记住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3.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记住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了解常用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二、自主学习过程
任务1:阅读──通往科学真理的艰辛过程
1780年,当时,伽伐尼的妻子遵照医嘱,需要食用青蛙腿做的菜肴。伽伐尼将剥去皮的青蛙放在实验桌上的金属板上,金属板在起电机(这是当时大多数实验室都有的时髦装置)的旁边。他的妻子在取一把解剖刀时偶然触及了青蛙的腿神经。这时起电机刚好打出一个火花,同时,青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他发现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碰在青蛙的大腿上,能使其腿部的肌肉抽搐,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
此种反应。针对这些现象,伽伐尼猜想,在动物体内存在着某种电,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相接触,再使这两种金属相连接,这种电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这很可能是从神经传到肌肉的特殊的“电流质”引起的“动物电”现代已证明,伽伐尼的假设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发现却使电学的研究开始从静电转向动电。所以人们没有忘记伽伐尼的贡献,直到今天英文还把电疗叫galvanism(伽伐尼电)。
伏打注意到伽伐尼的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金属,而实验中的青蛙腿可以看作一种潮湿的物质,所以就使用能够导电的盐水液体代替动物组织试验之,终于因此发现了电池的原理,做出了著名的伏打电堆与伏打电池。18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
思考:意大利医学教授伽伐尼和意大利化学物理学家伏打对用相连的两种金属分别接触青蛙肌肉的两个位置,会引起肌肉的收缩实验分别有什么样的认识?伏打为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任务2:认识电流的概念
请你阅读教材16页“电流”: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答: 。
2.电流的产生条件是: 和 。
3.电流的方向: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能够移动的是电子。所以,金属中电流的方向与 相反;电解质溶液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电流是 量。
4.电流──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通过导线某横截面的 与所用 的比值。
定义式: 。
单位: ;简称 ,符号 ,常用单位 和 。
单位换算关系:1A= mA= μA
合作学习:
1.关于电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B.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C.通电时间越短,电流越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2.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3.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秒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强度的大小为多少?
任务3:认识电源和电动势
阅读教材17页“电源和电动势”
1.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 决定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 来描述。
2.如何测出电源的电动势: 。
3.电动势的符号: 。电动势的单位: 。
4.列举出几种常见电源的电动势大小:
5.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就是把 的装置,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 的物理量。
合作学习
1.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源在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C.所有电源的电动势都是相同的
D.2号电池比5号电池的电动势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到正极的。
3.下图是一块手机电池的标签。你从这个标签中可以了解关于电池的哪些信息?
4.某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V,30s内有36C的电荷量通过导体的横截面,则:
每秒钟内有多少个自由电子通过该导体的横截面?导体中的电流有多大? 该导体的电阻多大?
任务4:小节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后练习
“问题与联系”1,2,4。
四、课外阅读
蓄电池将不再污染环境
《中国青年报》20xx年9月6日电(记者周欣宇)一种全新的无酸蓄电池──铅氧蓄电池日前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这意味着有150年历史的蓄电池技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使得铅蓄电池这一传统污染行业转变为零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行业成为可能。
发明铅氧蓄电池的是兄弟俩──张西琮、张西玟,他们所领导的陕西中和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研究之后,终于在蓄电池电解液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配制出一种复合盐类水溶液替代传统的稀硫酸水溶液。
承担此次检测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公认为行业内的权威检测机构。
据介绍,此次送检的三种电池均为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产品(非实验室产品)。它们分别是汽车启动电池、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专家介绍,目前使用的电池产品大致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电动车)三大类。关于电池污染,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而事实上,如今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已不再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相反,大量汽车电瓶、电动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因为包含铅和硫酸,反倒是垃圾场里最危险的物品之一。
据了解,铅酸电池腐蚀后溢出的含铅重金属和酸性物质不但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空气环境、生态平衡也会造成破坏,还会引发人体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人体铅含量一旦超标,就会导致智力下降,还易诱发儿童恶性肿瘤,甚至导致死亡。
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铅氧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大为降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说,铅酸蓄电池的固态、气态污染可以消除,但无法避免水溶性铅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铅氧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虽与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相同,但由于采用盐的水溶液代替稀硫酸,铅离子浓度很低,近乎无任何污染排放,极大地减少了铅污染的危险性。此外,铅氧蓄电池用以替代硫酸的复合盐类及添加剂可利用钢铁煤焦化企业排放废物经简单化学合成获得,解决了许多钢铁企业无法处理或需花费大量成本处理的污染排放问题。
张氏兄弟已获得铅氧蓄电池方面的3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提出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尚无同类技术。
周启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危机,铅氧蓄电池的问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篇6:物理电流的测量教案
物理电流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
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
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
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
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安培计测电流并可熟练测串、并联电路电流。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连接图4-15的实验图,你只要一按开关,灯立即会亮,这是为什么?
--原来,电路接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用电器(电灯)上。
电流的方向如何呢?--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讲述】在没有发现电子以前,科学家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移动产生的,它们是从电源的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二、电流的大小、单位
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的情境想象电流的情境。当你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的强弱是不相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水龙头从管口流的水量多,就说这个水流强。
【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的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的电流越大。
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A
【练习】3安=______毫安=_______微安;
15毫安=______微安=______安;
400微安=______毫安=______安。
【识表】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
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4A~8A。
三、电流的测量
【引入】不同的电路和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怎样测量电流呢?--使用电流表
【实验】图4-16
--实验中,灯的亮度随着电池的增多而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但是,根据灯的亮度并不能确定流过灯的电流的具体数值。我们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1、电流表的符号:-A-
2、使用电流表时都有哪些要求?
1).接入电路前
(1)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2)正确选择量程。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量程,被测电流超过量程时,电流表会损坏。实验室里使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当使用0~0.6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当使用0~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每小格表示0.1A。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1)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1)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2)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3)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4)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应根据情况给予改正后,才能正式接通电源。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四、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理解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在串联的电路中,不论电流表连入电路的位置如何,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如图2所示的并联电路中,在这一电路中,干路如同总水管,两并联支路如同两分支水管,在相同的时间内,总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反之,两分支水管中的水流量一定等于总水管中的水流量。因此,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阅读】电池,并要求学生课外实验。
篇7:《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阻的测量》是一节实验课,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教室讲。本节的重点是根据原理设计电路图和实验表格,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教学中把整节内容分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讨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电路的设计: 想要设计电路,就需要明确用什么电路元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电路的组成想到:电学实验必须有电源、开关、导线以及用电器。进一步说明“用电器”在本节课具体选择定值电阻。 再根据这节课的实验方法――“伏安法”,使学生明确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电压表和电流表。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想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应该怎么办?”小组展示了两种方法,引导分析后,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滑动变阻器比较好。接下来让学生在前面几节学习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电路自然不成问题。实验电路设计完成了之后,接下来便是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 在用实验室的仪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训练出学生熟练的实验技能,有了前期的操作训练,实验时才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因此需要在黑板上演示如何连接实物图。在设计电路图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接下来便是要将他们制作的各元件的模型卡片贴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和使用。这无疑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有了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的机会,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会显著提高,也就变得爱学,好学。所以这一次,要求在提前画好实物元件准的白纸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时,学生们变得异常主动和兴奋。接下来是实验表格的设计:小组内讨论实验表格的设计,四人中一人执笔,其他人补充,这样提高了速度。经展示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表格展示给大家。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实验:依据中招实验加试的要求引导学生连接实物图并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时,开始的一组同学很圆满的读出了数值,完成了实验,可是第二组同学在读电流时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这就是,当时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量程,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右侧第4个小格和第5个小格中间(每小格代表0.1V),第三组同学在读数时出现了分歧,一方认为示数是0.45V,另一方认为示数是0.4A。虽然这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却体现出了学生们学习的一个漏洞――是否应该估读?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复习一下初中物理对测量器材是否需要估读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八年级学习的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任何器材都不用估读,采用就近原则,所以上面的两个数值正确的为:0.4A。以上现象表明,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相信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与论证:经过数据分析,使学生明白上面两个表格使用哪个最好,并分析出实验结论。
这节课的教学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两个小组在台上实验时,下面学生没有看到实验数据的读取,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措施,避免以上情况。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自制教具,还是实验室成套的教具,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应该被充分利用。所谓课堂时间有限,方法决定效率。使用合适的教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玉飞
一、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优点:
1.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本节课中我首先展示水流带动水车的运动课件,引出电流这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同时通过本实验能巩固已学过的电路基本元件,电路图,和电路连接等知识,一举两得。
3.教以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21教育网
二、不足之处:
1.科学术语的严谨性还不够,如电子与电荷的混用等,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
2.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实验,可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实验仪器以备用,以免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动的混乱情形。
3.在讲到试触法的.时候,可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合作探讨,自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于这一方法的印象可能会更深刻。21cnjy.com
4.在讲解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后,最好再将实验电路图完整地呈现给学生,或者再正确地连接一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后面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是非常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电路的连接还是模糊的。21・cn・jy・com
三、对一些问题的反思
1.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所以学生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我要把学习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觉得生活处处有科学。www.21-cn-jy.com
2.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不是很到位,希望以后再教学中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
篇9:《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一、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优点:
1.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本节课中我首先展示水流带动水车的运动课件,引出电流这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教学反思《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同时通过本实验能巩固已学过的电路基本元件,电路图,和电路连接等知识,一举两得。
3.教以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21教育网
二、不足之处:
1.科学术语的严谨性还不够,如电子与电荷的混用等,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
2.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实验,可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实验仪器以备用,以免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动的混乱情形。
3.在讲到试触法的时候,可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合作探讨,自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于这一方法的印象可能会更深刻。21cnjy.com
4.在讲解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后,最好再将实验电路图完整地呈现给学生,或者再正确地连接一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后面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是非常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电路的'连接还是模糊的。21·cn·jy·com
三、对一些问题的反思
1.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所以学生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我要把学习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觉得生活处处有科学。www.21-cn-jy.com
2.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不是很到位,希望以后再教学中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
篇10:电镀电流参数在线测量
电镀电流参数在线测量
摘要:采用新型磁敏感原理专利技术所研制的.低内阻电流传感器和电流测量仪,对霍尔槽阴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测量,并在镀锌生产线测量主电路电流及各挂具分电路的电流分布.作 者:邱安生 Qiu An-sheng 作者单位:本溪赫特电子有限公司,辽宁,本溪,117000 期 刊:电镀与环保 ISTICPKU Journal: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 27(1) 分类号:X7 关键词:磁敏感 电流传感器 低内阻表 在线测量篇11:测量远近教案设计
测量远近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远近。
2.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发展分析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
2.难点: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正确测出物体之间的远近。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长短不同的绳子、小棒,……。
2.环境创设:在活动区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小熊的家在两个车站中间,它从家里出发去车站,到哪个车站更近些?
四、设计思路
自然测量的教学中有两个要点:测量工具的选用和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测量工具的选用反映了幼儿的分析能力。教学中要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必须让他们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带若问题进行测量活动。提高工具选用的有意性,这样在交流讨论时幼儿才能自觉意识到测量中工具选用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也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测量工具的使用是自然测量教学的难点。幼儿不能主动发现测量中工具之间衔接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实践的基础上,要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并让幼儿通过再次操作达到理解,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五、活动流程
分散探索―>集中探索―>交流讨论―>继续探索
1.分散探索。在活动区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探索积累
篇12:高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设计
一、电流的磁效应
说明:人类很早就留意到了电流的磁效应。例如:①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新刀竟然带上了磁性②富兰克林也在实验中发现,在莱顿瓶放电后,附近的缝衣针被磁化了
说明:那么电流和磁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19 世纪,随着对摩擦生热等现象认识的深人,人们逐步相信自然界各种运动之间存在着广泛联系。除了表面上的一些相似性之外,电和磁之间是否还存在着更深刻的联系?一些科学家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在实验中寻找这种联系,就成为他们的探索目标。后来,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获得成功。1820 年,奥斯特发现:把一根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了偏转,就好像磁针受到磁铁的作用一样。这说明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问: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关系呢?
演示实验
实验仪器:直导线、硬纸板、细铁屑、直流电源
实验过程:①使直导线穿过一块硬纸板
②给导线通电
③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一层细铁屑
④轻敲硬纸板
⑤观察细铁屑的排列情况,以得到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说明:以安培为代表的法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实验,总结了直线电流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安培定则,具体内容是:右手握住导线,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代表电流的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问:直线电流的磁场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一系列的同心圆)
问:这些同心圆有何特征?(内紧外松)
演示实验
实验仪器:环形导线、硬纸板、直流电源、细铁屑
实验过程:①把环形导线穿过硬纸板
②给导线通电
③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一层细铁屑
④轻敲硬纸板
⑤观察细铁屑的排列情况,以得到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说明:以安培为代表的法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实验,总结了环形电流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右手握住环形导线.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代表电流的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圆环中心周线上的磁感线的方向
问:螺线管可以看成由多个环形导线组成,那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跟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代表电流的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十分相似,如果把它看做一个条形磁体,那如何判断螺线管的N极?(拇指的指向是条形磁体的N 极)
篇13:地闪回击电流测量综述
地闪回击电流测量综述
地闪回击电流是雷电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其测量数据的积累对于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的雷电研究人员通过矮塔、高塔直接观测,人工引雷观测和电场电流关系反衍的方法对地闪回击电流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观测表明,负地闪首次回击电流平均为30kA,继后回击电流平均12kA.正地闪回击电流平均为35kA,有时可达几百kA.不同地区地闪回击电流平均值略有不同.高塔测量是主要的雷电流参量直接测量方法,但不同高度测量的地闪回击电流无论峰值还是波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继后回击雷电流的测量结果较为一致.间接估测雷电流参数的方法随着地闪回击模式的发展将成为主要的方法之一.
作 者:王飞 张义军 孟青 吕伟涛 Wang Fei Zhang Yijun Meng Qing Lu Weitao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刊 名: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卷(期): 32(8) 分类号:P4 关键词:地闪回击电流 矮塔 高塔 人工引雷 电场电流关系篇14:气温测量的教案设计
气温测量的教案设计
气温测量的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知道气温是会不断变化的。
活动重点:
记录温度的变化。
活动难点:
比较、验证温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温度计、自制温度计、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测量温度:
“你们知道今天几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讲述了解气温的多种方法。)
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作用:
(出示自制温度计)了解看刻度的.方法,知道温度表上的数字表示温度,一格表示一度,红色的水银柱会有变化。
2、感受温度的变化:
到户外让幼儿直接感知阳光下和阴凉处不同的温度(用炎热、凉爽、温暖、冷冰冰等词汇来描述)。
3、记录温度的变化:
(1)将温度计分别置于阳光下和阴凉处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知道温度是会变化的。
(2)想一想为什么在阳光下和阴凉处会有这样的变化?
(3)还有什么办法使温度计发生变化。
篇15:电流
一.电流的大小
1.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2.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效应大小来判断.
二.电流的概念
1.定义: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1 A=1 000 mA
1 mA=1 000μA
三.应用
计算2 min内电流通过台灯的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已知:
求:
解:根据公式 ,得到
=
答:通过台灯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
探究活动
【课题】科学家安培的生平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查阅物理学史资料
浏览有关网站,查阅、记录
小组讨论
【评价】
所查资料的丰富性
资料的来源
对安培的刻苦精神的见解
篇16: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的概念和单位,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利用的效应的大小判断的强弱.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对比水流的大小来学习的大小,学生养成物理分析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大小的计算.
情感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对比水流的大小出发,利用水流大小的说明类比得出了的大小判断方法,提出的大小如何知道,由于通过导体时产生各种效应,所以可以用效果的大小来判断的大小.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利用通过小灯泡的热效应判断大小的.
对于实验教材分析了用两节干电池产生的效应大,也大,得出了的定义,和定义式,的单位是纪念物理学家安培,规定的单位是安培,并说明了1安的大小.的其他单位和安培的换算,并举了简单的实例进行的计算.
最后,教材列举实例展示了一些用电器的的大小,使学生对实际的的大小有初步认识.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教法多种多样,有对比学习、实验教学、概念教学、数学分析、联系实际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可以选择恰当的教法.
课程引入可以采用对比判断水流大小的方法知道大小的判断方法.在如何知道大小中,可以用实验方法,观察灯的亮度来知道热效应的强弱,从而判断的大小.在的定义中可以用概念教学,学生深入理解的定义,并知道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在的单位形成观念上,可以用联系实际的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的概念是本节的重难点,在电路分析中应用广泛,又是电路计算的基础.本节注意建立关于的物理图景,使学生真正明白的物理意义.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大小的表示
方法1、类比水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来学习大小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像也存在着大小.结合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分析出可以利用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的大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并列出课题如:探究的大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制订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和论证等.
二.的概念
方法1、教师分析的物理意义和概念,得出定义式和单位.注意得出的方法可以由类比得出.分析1安培的物理意义.本处内容可以用讲解法授课.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提示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中得出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学习,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
三.应用知识
方法1、教师习题教学,进行有关的计算,提供一些用电器大小的资料,形成学生关于大小的观念,可以联系实际给出例题,例如可以学生查阅资料找到台灯的,计算2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要主要的问题有:查阅资料、单位的换算、公式变形、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电学物理量的图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有用电器大小的资料、单位的扩展资料、发现的历史资料.学生设计关于的计算的例题;自主学习的单位、建立大小的观念;自主学习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的大小 1.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2.的大小可以用的效应大小来判断. 二.的概念 1.定义: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公式: 3.单位: 4.单位换算:1 A=1 000 mA 1 mA=1 000μA 三.应用 计算2 min内通过台灯的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已知: 求: 解:根据公式 ,得到 = 答:通过台灯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 |
探究活动
【课题】科学家安培的生平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查阅物理学史资料
浏览有关网站,查阅、记录
小组讨论
【评价】
所查资料的丰富性
资料的来源
对安培的刻苦精神的见解
篇1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设计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设计
基础知识梳理:
一、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F安=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F安= 。
2、方向:用 定则判定。
3、注意:F安=BIL的适用条件:①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磁场;②L③如果是弯曲的通电导线,则L是指有效长度,它等于导线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如图所示),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由始端流向末端.
二、安培力的应用
(一)、安培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判断
1、电流元法:即把整段电流等效为多段直线电流元,先用左手定则判断出每小段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出整段电流所受合力方向,最后确定运动方向。
2、特殊位置法:把电流或磁铁转到一个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再判断安培力方向,从而确定运动方向。
3、等效法: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都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条形磁铁也可等效成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也可以等效成很多匝的环形电流来分析。
4、利用结论法:①两电流相互平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 ;,反向电流相互 ;②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利用这些结论分析,可以事半功倍.
(二).处理相关安培力问题时要注意图形的变换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即一定垂直于B和I,但B和I不一定垂直.有关安培力的力、电综合题往往涉及到三维立体空间问题,如果我们变三维为二维便可变难为易,迅速解题。
典型例题:
1、通电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小的平动和转动问
[例1](1) 如图,把轻质线圈用细线挂在磁铁N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的圆心且垂直于线圈的平面,当线圈内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将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有一根竖直长直通电导线和一个通电三角形金属框处在同一平面,直导线和ab平行,当长直导线内通以向上的电流时,若不计重力,则三角形金属框架将会( )
A、水平向左运动 B、水平向上运动 C、处于静止状态 D、会发生转动
[例2] 、一矩形通电线框abcd,可绕其中心轴OO转动,它处在与OO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在磁场作用下线框开始转动,最后静止在平衡位置.则平衡后:( )
A.线框四边都不受磁场的作用力.
B.线框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外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
C.线框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内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
D.线框的`一对边受到指向线框外部的磁场作用力,另一对边受到指向线框内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
2、安培力参与的动力学的问题
[例3] 、如图所示,通电导体棒AC静止于水平轨道上,棒的质量为m,长为L,通过的电流为I,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和轨道平面成角。求轨道受到AC棒的压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例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V,内阻r=0.5 ,竖直导轨电阻可以忽略不计,金属棒的质量m=0.1kg,R=0.5,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0.4,有效长度为l=0.2m,靠在导轨的外面,为使金属棒不滑动,应加一与纸面成30与棒垂直且向里的磁场,问:
(1)此磁场是斜向上还是斜向下?
(2)B的范围是多少?
[例5]如图所示,一个密度=9g/cm3、横截面积S=10mm2的金属环,处于径向对称方向发散的磁场中,环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0. 35 T,若在环中通以顺时针方向(俯视)电流I=10 A,并保持△t=0. 2 s,试分析:环将做什么运动?运动的距离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2)
篇18: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水流带动水车的运动和电荷的课件,引出电流这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然后教以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同学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电流真的有大小,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讲解电流这个概念时,讲的太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就去掉电荷这个课件效果可能会更好。电流的自述去掉会更节约时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克服以上反思中的不足,多学习课改理念、大胆创新、灵活的运用教材、多发现利用自己周围的科学课程资源,让其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积极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之中。
【《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3.电流复习提纲
5.测量求职信
6.交变电流教学反思
10.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