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022-08-25 08:36: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纪沾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希望大家喜欢!

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篇1: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三)

原标题:辣妈育儿 | 尊重孩子的个性,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永远不要低估心理暗示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一直被定位于“懦弱”的角色的时候,他会更加本能的朝着“懦弱”的方向去发展。同理,为什么好学生越表扬越优秀,坏孩子越批评越无药可救。

有的妈妈们总会在孩子不愿意向陌生人打招呼的时候,略带尴尬的自我解释,“这孩子就是胆小,不爱说话”,殊不知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以后,会认为这是妈妈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便越是更加的怕生。

并且,我从来不认为“内向”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性格活泼的孩子固然招人喜欢,可是性格沉稳的孩子也同样让人感到真诚可靠。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独立,我们就要尊重他独特的个性。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不同的色彩,而每个孩子都有无数种可能,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真实的性格,不要用标签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甚至于他整个的人生。

作者:七夕妈妈

公众号:辣妈原创

篇2: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一)

原标题:辣妈育儿 | 尊重孩子的个性,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我有一个女儿,现在两岁三个月,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去家附近的广场散步,那里有很多爷爷奶奶在跳广场舞,小家伙被吸引着,也跟着一起跳。一开始我以为是小孩子图个热闹新鲜,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后来慢慢的发现这家伙竟然把很多动作学得有模有样,问了她很多次,是不是喜欢跳舞,想不想学跳舞,她都坚定无比的回答“是”,于是我便开始寻找有没有接收这么小的孩子进行舞蹈启蒙的兴趣班。

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我根本不期望她能掌握多么专业的舞蹈技能,只希望有一个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的氛围,让她对舞蹈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再来,希望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一件固定的事情,让她形成一种秩序感。

然而问了好几个舞蹈培训班,得到的答复都是最小接收三岁以上的孩子。好不容易在家附近找到一个有小幼班的舞蹈学校,让我带着孩子去参加报前测试,如果她能够达到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破格接收。

我兴高采烈的带着孩子前往,在去学校的路上,我还反复和女儿聊天,“你是不是喜欢跳舞?”

女儿点点头说“喜欢!”

“那妈妈带你去学习跳舞好吗?”

“好!”

“如果要学习的话,我们就要认认真真的去上课,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你能做到吗?”

女儿竟然坚定的看着我说:“能做到!”

到了舞蹈学校,陌生的环境和极度热情的两位舞蹈老师让小家伙一时间手足无措,她紧紧的搂着我的脖子不放手。无论和她说什么,她都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的重复三个字“妈妈抱!”

虽然如此,但她还算是配合着老师完成了简单的测试,过程没有哭闹,也能够理解老师的指令。结束后,测试的老师说可以让孩子上课,我便抱着她下楼去报名处。

详细的了解课程的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后,正准备掏钱时,舞蹈学校的负责人突然对我说,“我刚了解到,你的孩子比较内向,胆子太小,估计平时也是从来离不开你,太粘你了,所以你要赶紧送过来学习,我们这里有孩子刚来的时候胆小的不敢见生人,现在都敢表演节目了,你的孩子通过学习也会有所改观的。”听完这话,我果断收回钱包,委婉拒绝报名后就抱着孩子离开了学校。

因为,我是带孩子来学习舞蹈的,不是来上早教课,短短半个小时的接触,我的孩子便被无端的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对此我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并且我觉得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很正常的一个表现。

作者:七夕妈妈

公众号:辣妈原创

篇3: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二)

原标题:辣妈育儿 | 尊重孩子的个性,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如果孩子不主动和人打招呼,便会被评价为 “没礼貌”、“没教养”;如果孩子说话声音小,就是“内向”、“胆小”;如果孩子身型瘦一些,便会被议论为“挑食”、“身体差”。无论你是否愿意,这些标签就这样一张一张的贴在孩子的身上,全然不管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也从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孩子不是商品,没办法千遍一律。我知道有些孩子外向热情讨人喜欢,但是也不能否定内向害羞的性格存在。而且,就算是成年人也会有状态不佳不愿说话的时候啊!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样子!至于胖瘦,遗传对于体型的决定因素更大。

许多人只是图个嘴瘾子就啪啦啪啦的给孩子贴上许多莫须有的标签,却不知道这些标签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这只是对孩子贴的标签,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成年,还有更多的带有世俗偏见的标签,特别是因为性别而贴的标签:“女生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不好理科啊!”、“男孩子嘛,头脑简单,容易冲动,做不了太细致的事情!”、“女的啊,找个安稳的工作结婚生子就好了!”、“男的嘛,天天呆在家里照顾孩子有啥出息?”为此很多人的性格被标签阻碍了真我的发展和表现,被动地压抑了自己的天性!

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危言耸听,看看我们的身边就会发现曾经的这些标签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上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女生一股脑儿都跑去了文科班而男生都留在理科班,毕业之后又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回家接受家里安排的相亲然后结婚生子,从此女人相夫教子,男人在外打拼,而女人忙于工作和男人收拾家务却会被认为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如果说“内向”这个标签尚且还算“中性”不褒不贬的话,那些动不动就说孩子“懦弱”、“没出息”的人我就不知道孩子和你有多大仇恨了。

作者:七夕妈妈

公众号:辣妈原创

篇4: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教育随笔

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教育随笔

班里的西西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户外活动时,他喜欢满操场地东奔西跑;参加教学活动时,不是用手去扯旁边小朋友的衣服就是去搞别人的板凳;师幼互动环节,他更是极度兴奋,当别人站起来时,他会故意躺在地上……面对特殊的西西,班上老师一度伤透了脑筋,甚至要把他列为“问题孩子”,可是我们知道,越经常批评他的不良行为,就越会导致他在脑海中对自己产生不良的评价:我是不乖的小朋友。这样只会进一步强化他的不良行为……所以我们决定对西西实行“平等的多爱教育”。所谓“平等”,就是首先在态度上把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不要因为他有些调皮的行为,就对他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限制他的正常权利;所谓“多爱”就是努力发现他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从内心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和期望。

当我们去操场进行早操时,我们会特意请西西来当火车头(班里孩子都特别喜欢当火车头),并会给他暗示:“你今天是火车头哦,火车头都是很棒的,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西西会做得很好的是吧?”西西听了,使劲地点点头,当了火车头的西西果然紧紧地跟着老师.到了操场上也没有再到处乱跑。慢慢地我们还发现西西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美术课上,他的`作品经常很有创意,于是我们会把他的美术作品专门拿出来供其他小朋友学习、欣赏……在越来越多的正面暗示和鼓励下,我们发现西西在慢慢地改变着,调皮搞怪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行为也越来越积极主动起来。

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会给这些孩子贴上特殊标签,并会采取一些措限制他们某些行为的发生,可是我们知道这对孩子来说,不光是不公平的,而且长期下去,只会导致他们的特殊行为越演越烈。通过上面西西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贴上特殊的标签,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情感就会积极主动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行为的改变。

篇5:家长,请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惧

家长,请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惧

生活中有的家长无意中给孩子制造了恐惧气氛,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十几年前的一件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刚开学不久的一天中午,小海把小雯的.嘴碰出了血。我们安慰完小雯,却不见了小海,找遍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没有他。老师们只好焦急地去了他家,我在宿舍里值中午班,心里又急又躁。孩子们都睡了,突然我听到一声咳嗽,声音是在外面,我轻轻走出宿舍,当第三声咳嗽想起时,我从洗刷间门后边找到了小海,他蹲在里面已一小时,我抱起他,又着急又心疼地流下了泪。我说:“你听到老师叫你了吗?你怎么不答应?”他只是小声地哭,过了一会儿,或许是我的眼泪打动了他,他说:“妈妈说,在幼儿园惹了祸,老师会用绳子捆上我!”我恍然大悟,我为无知的母亲感到悲哀。

家长一句恐吓或是玩笑话,都对幼儿有影响。有的家长自认为很疼爱孩子,每次去幼儿园接回孩子,第一句便问:“老师批评你了吗?”“老师又让你罚站了吗?”家长的“关心”实际起到了暗示作用,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在幼儿的心里播下恐惧的种子。时间长了,幼儿会认为谁批评他就是跟他过不去,同时也给幼儿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危害。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都要做孩子的表率,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奉劝家长们一句:请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惧。

篇6:请家长不要给婴幼儿饮茶

请家长不要给婴幼儿饮茶

现代中西医药理研究表明,适量饮茶可以消脂减肥,美容健身,具有抗菌解毒、抗御原子能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预防心血管病、兴奋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力等功效。

但对于婴幼儿来说, 饮茶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咖啡碱会使人的大脑兴奋性增高,婴幼儿饮茶后不能入睡,烦躁不安,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而婴幼儿的'肾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婴幼儿饮茶后尿量增多,会影响婴幼儿肾脏的功能。

为估计饮茶对婴儿贫血的影响,美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曾对12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饮茶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饮茶组婴儿,贫血的发生与性别、哺乳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说明婴儿饮茶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鞣酸、茶碱、咖啡碱等成分,能刺激胃肠道黏膜,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障碍。因此请家长不要给婴幼儿饮茶。

篇7:不要给孩子喝高钙奶

不要给孩子喝高钙奶

目前补钙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家长为了能为孩子补足钙,干脆就给孩子喝高钙奶。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

婴幼儿所需钙的最主要、最好的来源是奶,一般来说,如果采用母乳喂养,在乳母没有严重缺钙的情况下,婴儿通过母乳就已经可以得到比较充足的钙源。婴儿添加辅食以后,这时母乳中的钙含量尽管降低,但是添加的辅食也可以补充一部分钙源。

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普通牛奶及配方奶粉中含有的钙是母乳中的2―4倍,虽然由于其中的磷较高,导致钙磷乘积较高,外加其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会导致钙的吸收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没有其它消化道的问题,孩子获得的钙源也应该是充足的。

市面上的高钙奶相对于普通牛奶,它们添加了乳钙、维生素D、维生素A,确实可起到补充钙的目的.,但这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的。对孩子来讲,情况有所不同:

1、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不完善,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他可以和奶制品中磷、酪蛋白结合,形成被称为“钙皂”的硬块,大量形成就会使孩子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2、高钙奶中的磷乘积较高,这会导致孩子的吸收率降低,大量不能被吸收的钙从肾脏排出,这对孩子娇嫩的肾脏也是不小的负担。

3、钙和锌的吸收是呈竞争性的,也就是说当钙太多时,会导致锌的吸收减少,锌的不足会导致小儿味觉减退,食欲下降,蛋白质合成不足,甚至还可能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障碍。

4、中国孩子普遍存在缺铁的情况,据动物实验,在铁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高钙会大大抑制铁的吸收,这会让孩子缺铁的现象更为严重。

总而言之,普通乳制品就可以满足婴幼儿对钙的需求,如果你的孩子每天能摄入足够的奶制品,再辅以适量的维生素D及足够的户外活动,孩子一定可以健康成长。至于家里那些高钙奶,还是留给您自己吧!

篇8: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感,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受到过多的赞赏

虽然鼓励与称赞确实能培养孩子的自信,然而,如果孩子受到过多的称赞,反而会因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如别人而感到不安、忧虑。此外,更有可能因此而宠坏小孩。

2. 父母要求过高

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尤其是现在的父母,普遍对子女要求很高,渴望他们在各方面都表现优异。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一旦失败或表现不理想时,便会感到沮丧及自卑,甚至担心父母对自己没有以前那般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创造力,只要不加以抑制,顺其自然发挥,便可使孩子成长得活泼、自信,继而能发展自己的`潜能。

只是,很多父母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

好奇是孩子的本性,当他们发问时,常受到父母不耐烦的责骂:“问问问,什么都不懂!”“你真蠢,连这个也不懂”。只是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却令孩子的自尊心蒙受到重大的打击。故此,面对爱发问的孩子,应采取“朋友聊天”的方式,跟他们讲道理.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3. 恐吓的教导方式

当子女不听话时,父母往往会说,“叫警察叔叔来捉你!”等。由此,孩子心中充满了危险的讯号,变得焦虑、疑惑,缺乏安全感,恐惧周围的环境,在心理上会蒙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篇9:不要给孩子吃半熟的鸡蛋

不要给孩子吃半熟的鸡蛋

幼儿教育:

孩子对营养需求比较高,仅靠吃一般正常的饭菜,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的需要。特别要吃一些高蛋白的食品,鸡蛋营养很丰富,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多吃一点。 有的'父母认为煮得半熟的鸡蛋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孩子吃这种鸡蛋甚至可能产生害处。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每100克鸡蛋中含蛋白质14.7克,脂肪11.6克,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也很高。但是鸡蛋的蛋白质中,含有抗生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这两种物质能阻碍蛋白质被人体的分解、消化、吸收。因此,给孩子吃鸡蛋时,必须先将其破坏掉,才能有效地利用鸡蛋中的营养。在高温下,这两种物质可以分解,在没有完全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并没有被破坏,会使一部分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在代谢过程中被排了出去。

另外,鸡蛋在形成过程中,细菌可以从母鸡的卵巢直接进入蛋体内。在半熟的鸡蛋里,细菌没有全部被杀死,容易感染疾病。因此,不要给孩子吃半熟的鸡蛋。

篇10: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饮食自由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饮食自由

幼儿教育:

“今天你想吃什么饭呀?”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而这种“民主”其实“害”了很多孩子。本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显示,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如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以及钙缺乏等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而过于“尊重”儿童的饮食要求,导致营养不均衡,是造成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

儿童保健专家、市妇儿保健中心副主任李义民主任医师介绍说,孩子不会为了健康吃饭,而是为了“喜欢”吃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吃什么就是缺什么,就应该供给。其实孩子对饮食的喜好是出于兴趣而并非对营养素缺乏的敏感。孩子不懂得选择有营养的食品和最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学的烹调方法,因此家长总问孩子想吃什么,这是不科学的。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饮食结构都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当然,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营养学知识,成为合格的养育者。而且在饮食搭配上,尽量满足孩子对口味的要求,避免引起孩子对食物的抵触。

本市儿童健康监测报告显示,本市儿童钙的摄入量普遍只达到需要量的2/3;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近5%,没有发生贫血而存在铁缺乏的儿童约占15%;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占近20%;儿童中的非匀称体形,不论是偏胖还是偏瘦,都高于10年前,显示出营养结构的不合理。李义民说,营养问题体现的是喂养的结果,即便是较大孩子的食物也是由家长提供,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喂养。喂养中的一个突出营养问题,是蛋白质总体摄入符合要求,而优质蛋白质摄入不均衡,种类和比例有问题,譬如海产品、豆制品摄入不足问题非常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过于迁就孩子对食物的喜好的结果。

李义民说,孩子的偏食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应从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孩子4至6个月添加泥糊状食物开始,在孩子消化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让孩子尝到多种蔬菜、鱼、肉的味道,这是避免孩子日后挑食、偏食的最好办法;要根据孩子月龄大小提供适宜的品种,同时注意软硬度,让孩子易于接受;在孩子不吃时不要强迫,可以改变制作方法,调整吃的方式,耐心地、多次地让孩子吃,这样,孩子一般都会慢慢地适应。对于已经形成偏食倾向的孩子,越早纠正效果越好。家长在自己丰富营养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为孩子做表率。

孩子的铁 被妈妈“抢”走了

都说妈妈是无私的,为了孩子不怕苦自己,但对准妈妈来说却并非如此。当孕妇缺铁时,生理因素决定了准妈妈先“保”自己,再给胎儿,这也是某些孩子出生时就缺铁的原因所在。

市妇儿保健中心副主任李义民主任医师介绍说,在本市,孕妇中晚期缺铁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超过20%,这与在孕前和孕期很少或不摄入富含人体容易吸收的血红素铁的肉类、动物内脏、动物血与促进铁吸收的蔬菜有关。孕妇铁营养状况对胎儿体内铁贮存有明显影响,孕妇铁缺乏时,身体自动把摄入的铁“抢走”,使胎儿体内铁贮存量明显减少,导致出生后缺铁甚至易患上缺铁性贫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婴儿贫血的程度较轻,血色素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实际上体内已处于缺铁状态。营养学家把这种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的并存称之为“冰山现象”,即贫血的婴儿只是冰山暴露出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铁缺乏的婴儿都还暗藏在水的下面,尚未被人们发现。据粗略统计,每发现10名贫血的儿童,就还会有20至30名铁缺乏的儿童同时存在。人们普遍认为缺铁只是营养不良,实际上有证据表明,缺铁对婴幼儿的智力及以后的学习能力影响最大,缺铁越严重,智商越低 。

李义民说,有的人认为胖孩子爱吃肉类食品,而红肉中含铁较为丰富,因而胖孩子就不会缺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胖孩子营养不均衡且易发生吸收障碍,缺铁的几率并不低于其他孩子。他提醒说,家长应定期为孩子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孩子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并予以纠正。

【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相关文章:

1.孩子,请试一试

2.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优秀作文

3.不爱我,请闪开

4.请不要在背后议论孩子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育儿励志实例故事

6.幼儿园孩子家长育儿心得

7.孩子成长的育儿心得

8.孩子家庭劳动心得体会

9.家长育儿故事:两件皮夹克

10.我们的温馨家庭家长育儿心得

下载word文档
《家庭育儿故事: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