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

2022-08-17 08:37: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盐芝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

篇1: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

原文:

安期生得道于之罘之山,持赤刀以役虎。左右指使,进退如役小儿。

东海黄公见而慕之,谓其神灵之在刀焉,窃而佩之。遇虎于路,出刀以格之,弗胜,为虎所食。

翻译译文或注释:

安期生在之罘的.山上得道,拿着赤色的刀驱使老虎。指左打右(动作敏捷),进退如同驱使小孩。

东海的黄公见了很羡慕他,认为他之所以那么神是因为那把刀,偷来佩带。在路上遇上老虎,拔出刀用来与它格斗,没打赢,被老虎所吃。

篇2:《黄生借书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黄生借书说》阅读答案及译文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①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②灰丝时蒙卷轴③。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注释:

①通籍,指做官,步入仕途。

②蟫,这里指书中生的虫。

③卷轴,卷,念juàn,这里泛指书籍。

1、本文作者是朝的文学家。 (2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不能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观点的一项对比内容是(3分)

A、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B、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

C、作者幼时和通籍后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D、作者的公书和张氏的吝书行为的对比。

参考答案

1、清袁枚(2分)

2、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3、D(3分)

译文

青年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蠧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篇3:文言文《景公饮酒》原文与译文

景公饮酒,移于晏子家,前驱报闾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报闾曰:“君至”。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报闾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乐哉!今夕吾饮酒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贤圣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篇4:文言文《景公饮酒》原文与译文

景公想喝酒,准备到晏子家去,手下人前去扣门禀告道:“国君就要来了。”(国君来时)晏子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说:“莫非国君有什么事吧?莫非国家有什么事吧?不然国君为什么在不正常的时间深夜屈尊造访呢?”景公说:“(有)美酒之享,音乐之声,我希望与你同乐。”晏子回答说:“至于铺草垫,摆放酒杯酒壶,您是有专人的,我不敢参与其中啊。”

(这之后)景公说:“就到司马穰苴家去喝酒吧。”手下人又前去扣门禀告道:“国君就要来了。”(国君来时)司马穰苴身穿铠甲,手持兵器,站立在门口说:“莫非国君要兵吧?莫非有臣子叛乱吧?不然国君为什么在不正常的'时间深夜屈尊造访呢?”景公说:“(有)美酒之享,音乐之声,我希望与你同乐。”司马穰苴回答说:“至于铺草垫,摆放酒杯酒壶,您是有专人的,我不敢参与其中啊。”

(这之后)景公说:“就到梁丘据家去喝酒吧。”手下人又前去扣门禀告道:“国君就要来了。”(国君来时)梁丘据左手拿着瑟,右手举着竽,唱着歌走到门口。景公说:“高兴得很呀!今晚我可以痛饮了。如果没有晏子、司马穰苴这两个人我怎么能治理好我的国家啊!如果没有你这个人,又怎么能让我身心快乐呢!”贤圣的君主都有好友,没有懈怠行乐的臣子。景公赶不上他们(尽职),因此两种人都重用了,结果是仅仅能够使国家不至于灭亡。

篇5:与李生论诗书原文译文

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诸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也!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也。

愚幼常自负,既久而愈觉确然。然得于早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绡”。又“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原注,上句云:“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又“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得于江南,则有“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又“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得于塞下,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又“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得于道宫,则有“棋声花院闲,幡影石幢幽”。得于夏景,则有“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象,苔龛响木鱼”。又“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得于郊园,则有“远陂春寒渗,犹有水禽飞”。(原注,上句:“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苛也。又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汉林”。又“得剑乍如添良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又“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原注,上句“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又“殷勤元旦日,歌舞又明年”。(原注,上句“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皆不拘于皋概也。

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勉旃。某再拜。

翻译

文很难,论诗更难。古往今来的说法是很多的,而在下以为先要能辨别诗的味道然后才可以论诗。长江、五岭以南,大多偏嗜酸咸口味的人。至于醋,不是不酸,可仅仅是酸而已;至于盐,不是不咸,仅仅是咸而已。中原的人用以调味、佐餐就不再用了,因为知道它们除酸味咸味之外,缺乏醇美之味。那些岭南的人,习惯了那种口味而不辨美与不美,这是当然的.了。诗所包括的“六义”,讽谕、抑扬、蕴蓄、温雅这些风格都在其中了。然而直接写出自己的心中所得,自然能以自己的“人格”而自树特点。前辈中有不少的人,也不特别擅长于此,何况水平还在他们以下的人呢!王维、韦应物的诗清淡深远、精巧细致,他们的作品自成一格,难道不能和风格遒劲挺拔的作品相比美吗?贾岛的作品确实有警句,但就全篇看,内容是比较空乏的,大概是靠雕琢艰涩的句子,才能显示其才能,这也是诗的体格不具备的缘故,何况水平在他之下的人呢 ?噫!形象真切,而不流于肤浅,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然后才可以谈到文字以外的余韵了。

在下年少时常常自负,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出自身的不足。然而有感于早春的诗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着雨销”,又有“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有“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寥。”有感于山中之景的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有“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后略至“殷勤无旦日,歌舞又明年”)这些诗句都是不拘泥于某一趣味,而是兼蓄众味,兼备众体。

大概创作绝句,需要造诣达到极深的程度才可以。(短短的篇幅)之外,却有着无穷的变化,见神奇于无形之中,哪里是容易的啊?现在您的诗,同时的人要想和您相比是困难的。如果要努力追求完善(诗歌的)的丰厚的整体美,就会知道什么是“味外之旨”了。勉旃,再拜

篇6:将进酒的原文阅读与译文

将进酒的原文阅读与译文

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2]

【将进酒】:将,(音qiāng),愿也;进酒,饮酒;将进酒,意即,请饮酒,等同于今言“干杯”。

注释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9张)《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朝:早晨。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译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译作“侧耳听”。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谑(xuè):玩笑 。

⒀言少钱:译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将进酒》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⒃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生。

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⒄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18不用:一作“不愿”,一作“不复”。

19金樽:酒杯的美称。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

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将进酒》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都让令儿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篇7:《山鸡与凤凰》原文阅读及译文

《山鸡与凤凰》原文阅读及译文

原文

楚人有担山鸡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乃酬千金,弗予③;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④而鸟死。路人不遑⑤惜其金,唯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⑥以为真凤而贵,宜⑦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凰之值十倍矣。——《笑林》

注释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山鸡:鸟名,野鸡的一种。

弗与:不卖。

宿(sù):一夜。

遑(huáng):闲暇,空闲。

咸:都。

宜:应该。

酬:给报偿,此指出买价。

方:正要,正当。

与:给,给予。

过:超过。

直:通“值”,价值 。

恨:遗憾、不满意。

① 酬:指付款。② 遑惜:可惜。③ 怅:遗憾。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横线字。

①汝:

②方:

③之:

④直:

2、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各分句的主语补入括号内。

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3、翻译句子。

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参考答案:

1、①你;②正要;③这件事;④同“值”,价钱

2、路人;担者;路人;担者

3、楚王被他一心向自己献凤的行为所感动,召见并重重赏赐他,超过他买凤凰的价钱十倍了。

译文

一个楚国人外出时在路上碰到一个挑着山鸡的村夫。因为这人未见过山鸡,所以一见到长着漂亮羽毛和修长尾巴的.山鸡就认定它不是一个俗物。他好奇地问村夫:“你挑的是一只什么鸟?”那村夫见他不认识山鸡,便信口说道:“是凤凰。”这楚人听了心中一喜,并感慨地说道:“我以前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终于见到了凤凰!你能不能把它卖给我?”村夫说:“可以。”这楚人出价十金。那村夫想:“既然这个傻子把它当成了凤凰,我岂能只卖十金?”当村夫把卖价提高一倍以后就把山鸡卖掉了。

这楚人高高兴兴地把山鸡带回家去,打算第二天启程去给楚王献“凤凰”。可是谁知过了一夜山鸡就死了。这楚人望着已经没有灵气的僵硬的山鸡,顿时感到眼前一片灰暗。此刻他脑海里没有一丝吝惜金钱的想法掠过,但对于不能将这种吉祥神物献给楚王却心痛不已。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被楚王知道了。虽然楚王没有得到凤凰,但是被这个有心献凤凰给自己的人的忠心所感动。楚王派人把这个欲献凤凰的楚人召到宫中,赐给了他比买山鸡的钱多10倍的金子。

虚伪的人竭尽欺诈之能事,而诚实善良的人在不明真相的时候,还是一味以自己的忠诚在对待别人。

启示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辨真伪,或用作有所奉献的自谦、自嘲之词。唐李白《赠从弟冽》:“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楚郊凤”、动物部·飞禽“楚客山鸡”。

篇8:黄生借书说古诗原文与翻译

黄生借书说古诗原文与翻译

黄生借书说

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3]授:交给,交付。

[4]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5]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6]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7]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8]弃者:丢弃的情况。

[9]无论:不用说,不必说。

[10]然:这样。

[11]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12]强(qiǎng):勉强。

[13]惴惴(zhuì):忧惧的样子。

[14]摩玩:摩挲(suō)玩弄,抚弄。

[15]业:业已、已经。

[16]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

[17]庋(guǐ):放置、保存。

[18]姑:姑且,且。

[19]俟(sì):等待。

[20]异日:另外的。

[21]尔:语气词,罢了。

[22]难致:难以得到。

[23]与:给。

[24]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25]切:迫切。

[26]如是:这样。

[27]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

[28]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29]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30]落落:堆积的样子。

[31]素蟫(yín):指书里蠹虫。

[32]灰丝:指虫丝。

[33]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34]少时:年轻时。

[35]岁月:指时间。

[36]类:似、像。

[37]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38]吝:吝啬。

[39]归:还。

[40]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书一起(交给黄生)。

翻译:

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相关文章:

1.《黄生借书说》原文及翻译

2.《送东阳马生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3.《九日和韩魏公》原文及译文鉴赏

4.《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5.《宠辱若惊》原文及译文

6.《寒食》原文及译文

7.离骚原文及译文

8.嫦娥奔月原文及译文

9.论语原文及译文

10.《观潮》原文及译文

下载word文档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原文阅读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