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22-05-28 04:44: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桃罐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供大家阅读。

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篇1: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第②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画线句子中“人生的‘棋谱”’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又说“这是没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犹如下棋”?请就某一角度分析一下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自命为“阳光雨”的网友读了本文后发表了以下留言,请就这则留言,联系本文,给阳光雨一个回帖,并给自己也取一个富有诗意的网名。(字数不少于50字)

相关链接:“人生如戏场场出,世事如棋局局新。不管开局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一切,以一颗执著的心,永不放弃,勇敢向前,迎向未来!” 阳光雨(访客)——20xx—8—1215:31:19

篇2: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由上文谈下棋之道过渡到下文对学问之道、为人之道的论述。

2.人生的“棋谱” 指前人的成功经验。作者说“这是没有的”,是因为作者认为 “世界每天都是新的,过去的话,别人的话,不可不听,也不能全听,一切全靠自己去向前探索行进。”

3.示例1:因为下棋不论输赢都须不伤和气,为人不论胜负也须“酿斯文气氛”。

示例2:因为下棋和人生一样都“忌恋战”,都须学会放弃。

示例3:因为下棋和人生一样都“须超脱,方能得享乐”,不宜“过于用心”。(意思对即可)

4.示例:你的话就像你的名字一样让我如沐阳光如润春雨,真被你的一颗进取之心所感染。“人生如诗句句耐细品,世事如棋步步须慎思!”我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美好而又短暂的,因此我们要走好人生每一步,度过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雁过留声(访客)20xx -11- 21 18:11:23 (意思对即可)

篇3:阅读理解题答案参考

阅读理解题答案参考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那一刻”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它”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段文字的意思。

4.文段中对生命的思考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明白人生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2.生命

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意思对即可)

4.命运靠自己把握,为生命而奋斗(可用文中原话)。

5.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说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篇4:《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我是在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A】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B】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 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 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9.关于自己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分别概括。(3分)

10.下列句子的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电影《益智游戏 》介绍了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

B.译者坦言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

C.郝明义直到19底在来来饭店和汪恰先生聊天时,才知道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D.因为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所以共同承担翻译上的责任是句客套话。

11.结合语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画线的【A】处,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2)画线的【B】处,“不幸”“有幸”分别指什么?(2分)

12.你认为这篇译序能吸引读者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请结合本文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9.自己如何得知这本书;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自己如何翻译这本书。

10. C

11. (1〉补充了对艾徳勒的介绍,增加读者对他的好感以及对这本书的兴趣。

(2)“不幸”是指从亊出版工作二十多年才读到这本好书,太晚.“幸运”是指有了自己的思索和困惑再读这本书,收获更多。

12. 示例:我认为能。理由:译者讲述的两位作者的故亊让人觉得他们才华横溢,对他们的书很期待;译者作为出版人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让读者认为这本书很有阅读价值;译者翻译用心,这本书质量一定有保证;这本书畅销60年,历久弥新,足见其魅力;此文的语言风格诚恳朴实,具有感染力,让人愿意接受译者的推荐。

篇5:紫荆花阅读理解题答案

《紫荆花》阅读原文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1)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2)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颤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窨,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3)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紫荆花》阅读题目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竞相怒放:________含苞欲放:________

2.作者观察的顺序是:根 → 枝 → ( ) → ( )

3.读文中{}里的句子填空。

①句(1)中化用了___代诗人____的诗句,我还度过他写的_______一诗,全诗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2)中“未来”指的是_____,它“喜悦”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句(3)的母亲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主要是赞颂紫荆花___________的精神。

④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紫荆花的精神的人。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两局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句拟人句。

5.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荆花》阅读答案

1.略

2.叶 花瓣

3.(1)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送来清香。 它对把美留在人间的渴望。

(3)大地 无私奉献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雷锋 ,于谦

4.比喻句:(1)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

(2)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

拟人句:(1)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2)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5.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篇6:雪莲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雪莲花》阅读原文

雪域高原的春天是美的。天空湛蓝,云彩恬淡,举头似乎能透至根;大地绿韵,星花摇曳,低头似乎能触至魂。大美,还数雪莲花。她鹤立于群山之巅,绽放于厚雪之隅。她与皑皑白雪相依偎,在阳光的照耀下,圣洁飘逸,好似哈达在苍穹舞动祝福。

初踏西藏,雪莲花的诱惑让人难以忘怀。她生长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上,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她决意与纯净的雪山为伍,默默守望盛开。

自古以来,西藏百姓从白云、雪山、乳汁、糌粑等认识了白色,形成了以白为基调且为至尊的审美理念。白色的雪山、冰雪意味着力量、智慧、博大,给人敬畏之意。从白色对神的形象,逐渐发展到象征纯洁、正义、善良等美好的情感。生长于白皙之域的雪莲花,自然成为西藏的“天之骄子”。一千多年前,唐代边塞诗人曾经这样吟唱:“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在西藏时间长了,会时时被这种境界所熏染,震撼。

一次下乡到离大峡谷最近的一个村庄,沿途峡谷幽深空灵,阒无人迹,瀑布跌宕,植物繁密如织。左边的天空暗云翻滚,雨雾弥漫,宛如冥界;右边的天空却艳阳升腾,灼热笼罩,似如炉盆。旷垠的沙丘不着边际,时有牲畜、野兽的残骸散落。我们三天风餐露宿,是眼前的村景消除了身心的疲惫。村中双人合抱的核桃树丛,果硕叶茂,缠绕小村;黄酥酥的青稞遍满田野,把“选美中国”首峰的南迦巴瓦峰囊括怀中。土石夯筑的房屋,透出悠久藏文化醉人的气息;沟渠清水畅流,映出雪山、林卡、牦牛、羊群的倩影。进村没有平整的路面可寻,但见拖拉机、发电设施等“庞壮”之器,要耗很大的气力,方能引入村庄。

在西藏,言语中谈到十八军这个字眼,军人会蓦然举手敬礼,普通人也露出敬仰的神情。1949年2月,中原解放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以中原一纵队20旅为主组建了第十八军。1950年3月4日,在四川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后,十八军挥师西进。据一位老战士介绍:当时入藏,是既战斗,又修路。这条路沿线陡壁峭崖,沟壑纵横,海拔入云,终年积雪。比如折多山、雀儿山,海拔分别为4298米、5050米。这些高山峻岭太多了,通俗点说,就是在玉帝头上“动土”。当时没像样的施工设备,路完全是一锤锤敲、一锨锨铲出来的。一位战友,用绳系悬在空中作业,不慎坠入深涧,与青山绿水共存。有的战士体能负荷过大,又缺氧,干着干着就窒息过去了,成为钢铸的丰碑立于山巅。若遇到敌情,即刻又投入战斗。我循着英雄路走了一趟,陡峭的山体、高挂的窄道,会令你眩晕或气短。为了这条入藏大动脉,平均每公里倒下了一位战士。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公里的川藏线上十八军将士气吞山河的壮举。翠绿的高山松是他们的身躯,晶莹的白雪是他们的心灵,蜿蜒的路径是他们的血脉。十八军的后代,传承着父辈的精神,至今活跃在西藏各个领域。

我在西藏工作时,遇到一位县农牧局的技术员,他在内地就学过,问他为什么还回西藏,他说:“与生俱来的情感割舍不了,我的魂、灵都在西藏。我的孩子正在广东的一所大学读书,毕业了我也会叫他回藏工作。”献终生还要献子孙,这就是十八军的军魂。

一位在藏工作三十多年的老同志,组织上在家乡为他妥当安排了单位、房子、子女就业,可他回来后不适应,说:“见不到雪山,听不到雅鲁藏布江流淌的声响,心里难受。”又携妻带子返回西藏。

在边防哨所,我遇到一位刚入伍的四川籍年轻战士,稚嫩的脸蛋,笑容可掬。可高原缺氧,使其嘴唇发紫。攀谈中方知,他家中条件尚好,就他一个男孩,家人不让他从军,尤其是来西藏。可他钟情雪域。一年后,他在一次边境巡逻中,无常的雪崩夺去了他豆蔻的年华。我采了许多花草前往凭吊,茔碑周围盛开的雪莲花,晶莹剔透,展示了他的品格。

有人问我,到西藏就能看到雪莲花吗?我说,能啊!来自于祖国四面八方进藏的同志,立志高原,淳朴奉献,不就是一朵朵美丽的雪莲花吗?他们与高山的雪莲花,融会成雪域西藏不朽的圣洁花海。

《雪莲花》阅读题目

小题1:文章开头从描写雪域高原的雪莲花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思考:文章第四段中加线的“这种境界”是指什么?(3分)

小题3:文章题目为“雪莲花”,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十八军”的动人事迹?(2分)

小题4:阅读全文,思考题目“雪莲花”的含义。(4分)

小题5:阅读下面链接文字,结合文章写作手法,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材料】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雪莲花》阅读答案

小题1:突出了雪莲花的圣洁、纯净、美好。

小题2: 白色的雪山、冰雪意味着力量、智慧、博大,给人敬畏之意。从白色对神的形象,逐渐发展到象征纯洁、正义、善良等美好的情感。生长于白皙之域的雪莲花,自然成为西藏的“天之骄子”。

小题3:十八军的将士们曾在这里建设、战斗、生活过,他们用自己的躯体谱写了建设西藏的动人诗篇,晶莹的白雪是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就像雪莲花那样纯洁。

小题4:既是雪域高原鹤立于群山之巅的一种雪白的花,又代表了“立志高原,淳朴奉献的一颗颗心灵”和晶莹、剔透、圣洁的品格。

小题5:写法: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植物喻人,喻指人的精神品质。作用: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7:拯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拯救”在文中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__意义上的“救赎”,即摆脱所谓基督__上的“原罪”,重回上帝的怀抱;另一方面是指明白了耶稣基督的荒谬性,因而远离它。

2.①“我”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小说以“我”的所见所感贯穿全文;②小男孩“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由“我”讲述故事更具可信性和说服力;③“我”的委屈与哭泣增强了控诉与批判的力度,更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从而揭示主题。(每点2分)

3.(1)我像其他孩子一样走向圣坛,接受拯救,赎清罪孽;但实际上我并未见到耶稣,而只是以撒谎结束等待的麻烦,揭示了教堂所谓“拯救”的荒谬,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传道士的语言“生动”、“富有节奏”,而他描绘的内容却是“地狱里的可怕情景:到处是呻吟、哀号和凄凉的哭声”,幽默、俏皮的对比中,不仅剥去了耶稣“光芒”下的温馨,也表现出作者揭露“拯救”仪式荒谬的拳拳真心。

4.同意。从主题看,这几句话看似是在解释“我”哭的原因,实际是在点明主题,而主题到此读者已经能清楚体会出,没有必要点明;从写作技巧看,没有这几句话,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余味无穷。

不同意。从主题看,这几句话既是在解释“我”哭的原因,更是在点明主题;从人物看,作品的主要人物“我”是个小男孩,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更符合行文的需要;从情节安排考虑,“我”的两个“不忍”与成人世界的虚伪、谎言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具有震撼力。

《拯救》阅读题目(二)

11 文章取名“拯救”有何含义。(4分)

12.文章运用第一人称行文有何作用?(6分)

13 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6分)

(1)在我快满13岁的时候,我从罪孽中得到拯救,但并未真正得救。(3分)

(2)传道士用生动的、富有节奏的语言讲道,他描绘着地狱里的可怕情景:到处是呻吟、哀号和凄凉的哭声。(3分)

14.有译者认为文章最后“其实,我哭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从没有来帮助我。”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简述你的理由。(8分)

篇8: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赵文美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不惧艰险摧残的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段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5.请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补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4分)

示例:烈日炙烤下,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迎接考验的到来。

沉睡千年后,

狂风袭来时, 。

秋雨骤至时,

冰天雪地里,

16.文中有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品析。(3分)

①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元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

品析:

②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品析:

17.下面赞“荷”的诗句中,你认为最能体现“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的一项是[ ]。(3分)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B.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唐·杜甫《绝句漫兴其七》)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文中结尾说:“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5.荷不甘泯灭,勇敢执著,奇迹般生长。 荷高举盾牌,凝聚力量,静立如山。荷站成一林,活得精神、活得清白。荷独立自尊,不馁不屈,傲然屹立。(4分。每点l分。意思符合即可)

16.①通过转折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荷在干涸龟裂的恶劣环境中依然团结在一起,倔强地生长,创造着生命的奇迹o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荷”比作“舞姬”,将“荷塘雨声”比作“舞姬”弹古筝发出的“清音”,写出雨骤花谢,但荷依然保持空灵、洒脱的美好神韵。(3分。答出句式或修辞1分,内容l分,作用l分)

17.C(3分)

18.只有与荷一样不惧艰难、高雅脱俗的人,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百般的磨难中创造生命的奇迹,领悟生命的真谛。(4分。意思符合即可)

篇9:信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信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每次去威廉家的路上,总见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采——三英里.真有趣.终于有一天,我和丈夫决定去看个究竟.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英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没有三英里吧.”我说.只见我们前面是一条泥石小路.汽车往前又行驶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们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就出现了.

汽车行驶了大约三英里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树的树阴下,小屋旁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屋

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

“怎么才能知道该从哪儿开始呢?”我的先生自语道.“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丈夫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也幽默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在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我们指着那些狗说.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答题:

1、我认为是来这采桃的人和主人之间的信任.

2、因为这个地方有了信任和诚实,主人信任我们会遵守规则,我们也很诚实的按纸条上面的做了,彼此之间产生了信任,所以说这是一个朴实而纯洁的地方.

3、绝对不可以.因为现在社会上已经很少有守诚信、正直的人,多数人都想着占便宜、不交费是最好的等等,文章中这种方法行不通的.

篇10:百合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百合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百合花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1.这文字选自《 》,作者是___。

2.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具体含义?

(1)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2)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4.分析下列描写,看看各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

(1)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2)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5.这篇小说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通讯员和新媳妇。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百合花》 茹志娟

2.借被成功(或“再借被子”)

3.(1)指思想保守,不通情达理,不理解部队的困难。

(2)质朴、可爱、腼腆。

4.(1)因前面向新媳妇时借被子碰了壁,受了气,心里有些不满和别扭,勉强接过被子。(2)听了旁人介绍了被子的来历,明白了新媳妇对被子的`珍惜,联系新媳妇终于肯借出被子的深明大义,感到有些内疚,觉得借得有些不妥当。

5.通讯员。理由:他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我非常钦佩。 新媳妇:理由:明知通讯员牺牲了,却仍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最后用自己惟一的嫁妆——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这种善良高洁的优秀品格和对子弟兵的由衷的热爱值得学习。

篇11:《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

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

【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看到打洞只是 大腿

【小题3】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小题4】启发: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答案分析:

【小题1】A.眈眈相向(dān),B.狼亦黠矣xiá),C.屠大窘(jiǒng)。

【小题2】“顾”在此为“动词”,意思是“转头看”。“洞”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打洞”。“止”在此为“通假字”,意思是“只”。“股”在古代汉语中意思较为特别,意思是“大腿”。

【小题3】(1)“暝”是“闭眼”的意思,“意”是“神情”的意思,“暇”是“悠闲”的意思,“甚”是“十分”的意思;(2)“之”是“的”的意思,“几何”是“多少”的意思,“止”是“只”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翻译时,除了这些关键字词,还要使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小题4】狼想尽多种方法吃人的狡诈行为,最终却自取灭亡。围绕这一主要内容来谈启示即可。示例: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南辕北辙

2.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别难过,妈妈

3.《听泉》阅读理解题及阅读答案

4.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5.寻找父亲语文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6.两种生命观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7.我寻求挫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8.站成一棵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9.端午日节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0.一把炒米阅读理解题答案

下载word文档
《人生与下棋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