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

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

2023-11-08 07:54: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b040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

篇1: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

今读《陋室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人的物质愿望是永久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在人生路上,难道你就情愿把这短暂的终身耗费在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上,最终沾得满身的铜臭味,致使身心疲惫吗?只要不贪慕虚荣,不奢求,安贫乐道,才会有恬适的表情。虽然只要“陋室”,但是“谈笑有鸿儒”,“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更多相关的作文以及读后感,请关注名著读后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劳形”。这种闲然和怡雅,正是金钱所难买的,由于那些在物质上万分富贵的达官贵人,很难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也很难有安心理得的快乐。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作者的乐观表情是宝贵的财富。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需居室仆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分,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奇异精神力量。《陋室铭》最初点题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让我悟到,人的生活当然需要物质基础,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持,当一个人精神生活充分时,物质生活的欠缺也就不会显得那么不胜忍耐了。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作者的乐观表情是宝贵的财富。(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需居室仆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分,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奇异精神力量。也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表情比力不变,追求安泰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沉成分。但我觉得诗人是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深度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他是用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用沉着的思维对待人生,用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能够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宝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能够弹奏朴素的古琴。这样的一种值得敬重的心境,乐观对待现实的态度,留给后人的是深深的思考、是无穷的财富……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描述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示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显露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比来,我读完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文章虽短,但内容不断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恨不得一吐为快。

陋室铭》是一篇铭文。它极力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描述陋室不陋,从而抒发本人的志趣。此中,“斯是陋室,独一吾德馨”句与我产生的共鸣最为强烈,令我浮想联翩。

让我们带着淡泊的心境,在此后人生中享受那份憨厚、心安理得的生活吧!

因而,我想向全中国的孩子们呼吁:“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未来祖国的命运。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这样,祖国的明天将会愈加美好!”

《陋室铭》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多么文雅标致的文章,每次读起来都仿佛置身文雅的环境、恬静的生活,表情格外的轻松。

篇2: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

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粗短语。

①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

③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

④行之苟有恒   恒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马说》)

C.可以调素琴。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自赏的`落后思想。

参考答案:

1.①香气,指品德高尚 ②劳累 ③出名 ④

2.D

3.(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4.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5.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篇3:陋室铭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走近作者

(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相关资料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 8劳形 9、何随之有

10、“水陆草木之花” 11、“晋陶渊明独爱菊” 12、“世人甚爱牡丹”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4、“香远益清” 15、““予谓菊” 16、“陶后鲜有闻

【合作探究】

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19、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2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21、《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22、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精读精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2.填空。

⑴《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⑵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⑶①水不在深, 。 ② ,草色入帘青。③斯是陋室, 。

⑷《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⑸《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⑹《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3.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翻译句子。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⑷何陋之有?

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⑴何陋之有?( )

⑵忘路之远近( )

⑶渔人甚异之( )

⑷具答之( )

⑸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⑹君之病在肌肤( )

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下列词语能够统领全篇的是( )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金经

8.《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本文却省略了前句,为什么?

【主题阅读 】

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可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9.“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流传至今可归纳成一成语:

10.就“受施慎勿忘”一句,写几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话。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⑴世誉不足慕: ⑵行之苟有恒:

12.和“无使名过实”中“名”的意思一样的是( )

A.名不符实 B.不名一文 C.莫名其妙 D.不能名其一处也

13.自古至今有许多伟人有自己的座右铭,请试举一例。

【拓展提升】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因为……”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篇4:《陋室铭》文言文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有名(出名、闻名)

(2)大

(3)干扰(扰乱、使……乱)

(4)形体(身体)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意思符合即可)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A

篇5:《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题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4. 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

15.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6. 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17. 阅读[甲]文填空:(3分)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

是芝兰之室。

18. 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

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来表达。

19.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

参考答案:

14. 略(4分)15.(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6.(B D)(2分)

17.(3分) 托物言志 ; 诸葛庐 子云亭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陆游筑书巢 翻译: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象鸟窝。

篇6:文言文《陋室铭》精细阅读

文言文《陋室铭》精细阅读

一、文章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文学常识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三、语音

馨(xi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

六、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有名(出名、闻名)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干扰(扰乱、使……乱)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九、特殊句式

1、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十四、开放性试题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相关文章:

1.陋室铭文言文阅读

2.《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题

3.文言文阅读之《陋室铭》

4.陋室铭文言文

5.文言文刘禹锡《陋室铭》

6.文言文《陋室铭》简介

7.陋室铭阅读答案

8.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9.文言文《陋室铭》重点句子赏析

10.陋室铭阅读理解答案

下载word文档
《文言文《陋室铭》阅读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