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改写
“Juneartis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陋室铭改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陋室铭改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陋室铭改写
【手机铭】
杨博渊
无卡没事,能上网就行。游戏不多,好玩则灵。斯是手机,惟吾开心。游戏玩得多,段位在高层。琢磨练手速,红包抢不停。玩王者,聊微信。乐以忘作业,游以忘师铭。虽非人间美食,胜过人间美食。自悟曰:乐哉!乐哉!
【写作铭】
元慧资
文不在长,能写就行。词不在好,活用则灵。斯是作文,惟吾真心。内容巧安排,谋篇有创新,叙写古今事,感慨人世情。可以写记叙,抒真情。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哉!妙哉!”。
【电视铭】
郭宇超
房不在大,能住就好,钱不在多,够花就行。斯是电视,唯求欢心。综艺看得多,笑话讲不停,荒野会求生,只顾没地形,可以观电影,赏音乐。无作业之劳苦,有激情之体验。故吾云:“心满意足矣。”
【考试铭】
李鑫鑫
题不怕多,会做就行。分不怕低,努力就行。斯是考试,惟吾自信。老师提醒声,字字如“千金”。左边有师兄,右边有师妹。可以先图卡,可以先写作。无叽喳声乱耳,无嘈杂声扰心。学生考,老师监。吾曰:“考好!考好!”
【学习铭】
尤相云
智不在高,有恒则行,学不在深,有勤则灵。吾资寻常,唯吾专心。笔墨凉酷暑,书香暖霜天。谈笑无恶友,往来皆良师。可以读诗歌,看散文。无网吧之劳神,无斗殴之乱心。书生头悬梁,学者锥刺股。我云:何苦之有?
【电脑铭】
张鑫茹
电脑可旧,能玩就行;网速可慢,能上则灵。斯是吾电脑,唯我独搂。夜深人静时,网上任我行。谈笑有网友,游戏有戏友。可以刷微信,聊QQ。忘妈妈之唠叨,忘爸爸之叮咛。心里云:“何错之有?”
【差生铭】
李云飞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吾心,惟吾闲情。小说在偷看,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打游戏。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心理云:“真是闲哉!”
【饮食铭】
申江涛
饭不在好,做熟就行,水不在纯,解渴就行。斯是吾饭,吃来香甜。无大鱼大肉,无美蟹鲜虾。端来入口,边吃边曰:“还行!还行!”
【差生铭】
王焯恒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在校则行。虽是教室,唯吾闲情。作业一边去,讲课我不听。谈笑有纸条,说话有学友。无听讲之乱耳,无作业之费心。这边有班长,那边有学霸。老师曰:“混日子不行!”。”
【志向铭】
路雨蒙
志不在高,有志则行。事不在难,坚持则成。寒窗苦读,唯吾志坚。早起晚睡,为求功名。勤为书山径,苦作学海舟。立下兴家志,定准报国心。不与朋喧嚣,不与友网游。吾自曰:“志在千里。”
【友谊铭】
秦俪萌
朋不在多,有爱就行。友不在华,有德就行。斯是贫友,惟吾德馨。谈笑有共鸣,往来无猜疑。可以论难题,阅群书。无杂事之扰心,无嘈杂之劳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吾曰:“何寂之有?”
【宿舍铭】
赵思宇
花不在美,有蜂则香。舍不在大,有人则欢。斯是陋室,惟众德馨。早晨听鸟鸣,晚上听蛙唱。谈笑有室友,往来无异性。可以做美梦,谈友情。无家务之乱耳,无吵闹之劳形。东边老师舍,西边学姐屋。同学曰:何陋之有?
【学校铭】
任雪婷
校不在大,有识则灵。生不在多,勤奋则行。虽是困苦,却也充实。清晨校园静,琅琅读书声。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华盛。可以谈中外,博古今。无世俗之困扰,无明日之烦忧。外有大操场,内有校舍楼。吾曰:何烦之有?”
【手机铭】
王坤
技艺不精,会用就行。机不在好,有网就行。斯是手机,惟吾至亲。上网查资料,实则玩游戏。谈笑有私聊,往来通视频。可以打王者,看电影。无背书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虽非游乐园,可比快活林。吾笑曰:好玩!好玩!”
【绝地铭】
郭航坤
技不在好,会玩就行。级不在高,开心就行。斯是游戏,惟吾开心。玩的有动力,一枪一爆头。我飞檐走壁,你持枪求生。无背书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边打边笑曰:“好玩!好玩!”
【学习铭】
赵嘉帆
天赋不高,勤奋则颖。书不在多,理解则明。斯是教室,惟学能行。讨论是日常,交往知识忙。谈笑有学霸,往来有知音。无游戏之瘾,无贪玩之心。可以做数学,忙音乐。老师云:“进步就行!”
【作业铭】
冯梦杰
试卷不在多,题精就行。作业不在繁,针对就灵。斯是吾作业,惟吾知心。英语需朗读,语文需写作。上午做语文,下午读英语。可以查查书,遇难网上搜。无骚扰声乱耳,无喧哗声劳形。自云:“乐哉!乐哉!”
【校服铭】
王静云
衣不在华,干净就行。服不在贵,舒服则行。斯是校服,惟吾舒心。一年四季穿,周末洗一洗。来往有学霸,谈笑有知己。可以打打球,跳跳绳。无妈妈之弄脏声乱耳,无奶奶之穿坏音扰心。顾自云:“舒服!舒服!”
【作业铭】
曹俊凯
作业不在多,知做就行,卷纸不在厚,愿做就灵。斯是作业,惟吾乐写。桌子上铺开,茶几上摆下。清醒时做数学,困意时做历史。可以列算式,求老师。无电视之乱耳,无游戏之烦心。爸妈曰:多练才行!
【学习铭】
闫碧雨
筑楼之道,地基要好。学习之道,根要扎牢。学是吾业,惟有学好。扎实打基础,精于求师道。不求一步登天,不图直上云霄。可以找老师,问朋友。世人皆曰:基础要牢!
【家庭铭】
周雨涵
房不在大,能住就行。人不在多,热闹则行。斯是吾家,惟有温馨。走进大客厅,谈笑说话声。步入小卧室,疲劳赫然去。可以聊聊天,谈谈心。没有痛苦哀愁,只有开心快乐,天天没烦恼,年年都开心。心里云:开心家庭!
【教室铭】
和雨欣
分不在高,勤学则行。书不在多,苦读才行。斯是教室,必无闲情。分组读英语,自主背课文。比读书之刻苦,比精神之文明。众人云:“爱拼才会赢”。
篇2:《陋室铭》改写铭
《陋室铭》改写铭整理
《陋室铭》好读,好记,也被很多人改写,下面就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改写铭整理。
公寓铭
寓不在私,有德则名;位不在高,有才则灵。斯是公寓,唯吾宽心。小偷怕蚀本,大盗不屑临。开销靠正道,敲门不吃惊。可以教子女,授金经。无舞会之翩跹,无酒席之酩酊。兰考裕禄墓,聊城繁森亭。常反问:“何陋之有?”
科室铭
才不在高,应付就行;学不在深,奉承则灵。斯是科室,唯吾聪明。庸俗当有趣,流言作新闻。谈笑无边际,往来有后门。可以打毛衣,练手功。无书声之乱耳,无国事之劳神。调资不落后,级别一样升。其乐云:“增长工龄”。
会场铭
会不在听,到会就行;心不在会,坐完则灵。斯是会场,尔吾闲情。烟抽红塔山,酒喝老龙井。谈论处世学,话说山海经。可以拉家常,眯眼睛。无群言之乱耳,无公务之劳神。虽非麻将场,堪比歌舞厅。亦道是:“吾乐就行”。
《卧室铭》
室不在大,能住即行。棉被虽薄,能盖则行。斯是陋室,唯吾心平。苔痕上阶绿,蟋蟀入室鸣。谈笑二三声,往来不需迎。可以听风铃,看流星。安静无人打扰,无对月之伤情。那有蟋蟀声,也有风吹声。余笑曰:“如此而已”!
《文凭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云:“混张文凭”。
《写作铭》
写不在多,有字则灵,词不在好,能用则行。斯是作文,惟吾真心。段落巧安排,构思有创新,叙写中外事,感慨古今情。可以用记叙,抒真情。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文妙文”。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网络铭》
(一)
网速不快,能上就行。游戏不多,好玩则灵。斯是网络,唯吾尽情。网站进的多,游戏打的勤。琢磨发信息,寻思看视频。可以发图片,看电影。无唠叨之乱耳,无家务之劳形。虽非上天堂,堪比入学堂。网客云:“好玩好玩”。
(二)
级不在高,有钱则名。练不在久,有号就行。斯是游戏,惟吾独尊。“药水”吃得快,绝招发得勤。琢磨哪打怪,升级怎么灵。可以用外挂,看情形。无父母之教诲,无题目之劳心。虽非真世界,里面有真情。玩家云:“好玩好玩”。
《妆扮铭》
衣不在贵,合身就行。穿不在多,遮羞则灵。斯是妆扮,惟吾闲情。上衣里无扣,裤腿上有洞。化妆讲技巧,整理有花样。可以染头发,穿耳洞。无胖瘦之忧心,无高矮之困扰。江南美容院,塞北理发厅。帅哥云:“好酷好酷”。
《乞丐铭》
衣管它破,遮羞就行。钱不在多,够花就赢。斯是乞丐,唯我爬行,钱钞丢得快,硬币滚得勤。琢磨填饱肚,寻思博同情,可以买入宾馆,吃大餐。无家事之烦闷,无债务之劳形。虽非公务员,胜过打工仔。乞儿云:“何人能比”。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可以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奥运”。
《上帝铭》
人不在贵,有米就行;鬼不在邪,有惊就行。斯是上帝,无人能及。身居白云园,横卧烈日边。左有雅典娜,右立太阳神。可以召阎至,唤皇上。无人间之疾苦,无地狱之邪恶。能呼风唤雨,可翻江倒海。物主云:“造你享福”。
《筑楼铭》
筑楼之道,地基要好。种树之道,根要扎牢。不走就跑,迟早摔跤。学习也一样,基础焉能少。基础学不好,何能有提高。一步登天者,哪里找。无平地之高楼,无断根之木草。基础要打牢,才能学得好。学之道;“基础重要”。
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篇3:《陋室铭》改写作文
《陋室铭》改写作文
寝室不在宽,有床则灵;教室不在华,有罗老则“铭”。卧具虽简陋,物能尽其能。实外室虽众,唯我寝最尊。日夜闻某人之脚臭,看室友之吃相,听别室之喧声:夜谈世界之政治,千年之历史,人物任点评;每日伏于床上,听众议难题,茅塞开于心。
观那打水人,眼观八方,脚踏天罡,口喊江南style,优哉游哉,妙趣横生。余取沸汤一盆,一面沃脚,一面高谈阔论,又乃男寝又一景。
观实外之师,乃它校之不及也。老师之优点与他校不同,弗打人,弗骂人,以开导之言尽解学子之困惑与心结。政史地生语数外,其人各不同:政治老师,乃一年轻美丽之女老师,以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与学生品与德;历史老师乃一慈祥之人,三言两语使学生恍然大悟,联想翩翩;地理老师和蔼可亲,似一“地球”尽囊括于胸,所吐之言均乃精华也;生老者,“微笑老师”也,微笑之间,知识点如潮水般涌出,终身不忘。语文罗老,幽默风趣,举手投足间,使学子感慨万千。数学隆老出一题,哄声四起。只见其轻弹玉指,略加修改,又观众学子低头皱眉,凝神不语。隆老微微笑不语,轻轻一点,玄机顿明。英语“迷死你”老师,乃一时髦靓女,一口流利英语,引领众生探寻异国之风情。
呜呼说哉!一生有此等之校,死而无怨!
篇4:陋室铭
陋室铭
陋室铭北航附中 姚孟洪
教学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学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人各有志,人各有爱,在世人都爱豪宅名车的今天,如果谁告诉你他爱陋室的话,你准定认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为他的陋室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他就是刘禹锡。今天咱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铭》。请大家打开书。
二.解题。
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作者和“铭”的特点。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学习课文
(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学生试读课文
1.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人。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附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3.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
1.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4.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
“鸿儒”可否换成“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5.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6.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1. 1. 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 2. 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3. 3. 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4. 4.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5.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教学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全班竞背(学生自由背,小组中相互背,全班竞背)
五、作业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A斯是陋室(这)B.惟吾德馨(高尚)
C.谈笑有鸿儒(大)D.可以调素琴(素朴)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对偶)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互文)
3.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
(三)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l.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陋室铭》
《陋室铭》
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6.教师讲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 相对?
回答:草色。
提问:阶绿 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 ?答:往来。
有相对 ?回答:无。
鸿儒相对 ?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 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
【陋室铭改写】相关文章:
1.《陋室铭》改写铭
2.陋室铭教案
3.浅析《陋室铭》
4.陋室铭翻译
5.《陋室铭》 7
6.陋室铭试题
7.陋室铭 教案
8.陋室铭课件
9.陋室铭朗诵
10.陋室铭文言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