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24-06-01 07:47: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oolymoo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篇1: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v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

e.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

a.km值降低,vmax变大

b.km值增大,vmax变大

c.km值不变,vmax不变

d.km值增大,vmax不变

e.km值和v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

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ma大多数在5’端有

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m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e.脯氨酸和亮氨酸

11.下列单糖在小肠中吸收速率最高的是

a.葡萄糖

b.甘露糖

c.阿拉伯糖

d.果糖

e.半乳糖

12.肝内糖酵解的功能主要是

a.进行糖酵解

b.对抗糖异生

c.提供合成的原料

d.分解戊糖磷酸

e.对糖进行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

13.葡萄糖在合成糖元时,每加上1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

a.7个高能磷酸键

b.3个高能磷酸键

c.5个高能磷酸键

d.6个高能磷酸键

e.4个高能磷酸键

14.人不能自身合成vc,这是因为

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缺乏udpg合成酶

c.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d.缺乏古洛糖酸合成酶

e.以上酶均缺乏

15.下列结构式可从哪种物质中见到

a.透明质酸

b.纤维素

c.白蛋白

d.软骨素

e. 甘氨酸

篇2: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对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赖氨酸和精氨酸都是碱性氨基碱

b.丝氨酸和酪氨酸均含羧基

c.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各含两个氨基

d.额氨酸和亮氨酸属支链氨基酸

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含苯环

2.dna变性涉及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碱基一戊糖间的共价键断裂

c.配对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d.上下相邻碱基对之间范德华力破坏

e.氢键断裂和范德华力破坏

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

a.当作用物浓度很低时,增加酶的浓度则酶促反应速度升高

b.只促进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c.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d.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平衡点

e.专一性强,催化效率极高

4.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e.所有抑制剂全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5.分子内含有不饱和键的二羧酸化合物是

a.琥珀酸

b.苹果酸

c.草酰乙酸

d.延胡索酸

e.α—酮戊二酸

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肉缺少

a.脱枝酶

b.内酯酶

c.糖原磷酸化酶

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7.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a.adp葡萄糖

b.cdp葡萄糖

c.udp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

e.6磷酸葡萄糖

8.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

a.尼克酰胺

b.黄素蛋白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

e. 苯醌

9.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球蛋白

c.凝血酶原

d.纤维蛋白原

e.凝血因子

10.正常人血尿及粪便中胆色素变化为

a.尿中出现胆红素

b.尿中不出现尿胆素原

c.血中总胆红素浓度<1mg/dl

d.粪胆素原含量增高

e.血中直接(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

11.氮杂丝氨酸干扰核甙酸合成,因为它与

a.丝氨酸结构类似

b.甘氨酸结构类似

c.天冬氨酸结构类似

d.谷氨酸胺结构类似

e.天冬酰胺结构类似

12.血清蛋白a2g倒置主要提示

a.营养不良

b.免疫状态低下

c.肝脏疾患

d.肾脏疾患

e.免疫状态过高

13.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a.渗入肠道

b.在肝脏合成尿素

c.经肾脏泌氨随尿排出

d.生成谷氨酰胺

e.再合成氨基酸

14.血氨增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生化机理是nh3增高可以

a.抑制脑中酶活性

b.升高脑中ph

c.大量消耗脑中a一酮戊二酸

d.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e.升高脑中尿素浓度

15.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过程中一个氨由氨基甲酸磷酸提供,另一个氨来源于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氨基甲酸磷酸

d.天冬酰胺

e.天冬氨酸

篇3: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丙氨酸和。—酮戊二酸经谷丙转氨酶和下述哪种酶的连续作用才能产生游离的氨

a.谷草转氨酶

b.谷氨酰氨合成酶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

d.谷氨酸脱氢酶

e.谷丙转氨酶

2.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嘌呤核甙酸循环

b.嘧啶核甙酸循环

c.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d.联合脱氨作用

e.鸟氨酸循环

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因是

a.可抑制腺甙脱氨酶

b.可抑制鸟嘌呤脱氨酶

c.可抑制黄嘌呤脱羧酶

d.可抑制尿酸还原酶

e.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4.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

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

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e.a十d

5.脂肪细胞酯化脂酸所需的甘油是

a.由氨基酸转化而来

b.大多数来自葡萄糖

c.由糖酵解产生

d.由糖异生形成

e.由脂解作用形成

6.脂肪酰coa在肝脏中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加水、硫解、再脱氢

b.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c.脱氢、硫解、再脱氢、加水

d.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e.以上均不对

7.下列反应中不需要1’—焦磷酸—5’—磷酸核糖的是

a.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甙酸

b.腺嘌呤转变为腺甙酸

c.鸟嘌呤转变为鸟甙酸

d.生成5’—磷酸—1’—氨基核糖的反应

e.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的生成

8.5—fu的抗癌作用机制为

a.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b.抑制胸腺嘧啶核甙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合成

d.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

e.抑制fh2合成酶的活性

9.mesdlson和stahl在1958年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的是哪一种机制

a.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b.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c.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d.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e.dna能被复制

10.dna复制时除哪种酶外其余均需要

a.拓扑异构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连接酶

11.下列关于大肠秆菌dna聚合酶i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5’→3’内切核酸酶活性

b.具有3’→5’外切核酸酶活性

c.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d.以有缺口的双股dna为模板

e.是惟一参与大肠扦茵dna复制的聚合酶

12.以下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

a.dna复制

b.dna重组

c.dna断裂和修饰

d.制备重组dna

e.dna修复

13.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

a.rna聚合酶全酶

b.rna聚合酶核心菌

c.引物酶

d.解链酶

e.rna聚合酶ⅱ

14.外显子是

a.不转录的dna就是反义链

b.基因突变的表现

c.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d.真核生物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

e.断裂开的dna片段

15.有关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叙述,正确的

a.hnrna上只有外显子而无内含子序列

b.成熟的mrna有内含子

c.除去外显子的过程称为剪接

d.外显子在dna模板上有相应的互补序列,而内含子没有

e.除去内含子的过程称为拼接

篇4: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经谷丙转氨酶和下述哪种酶的连续作用才能产生游离的氨

a.谷草转氨酶

b.谷氨酰胺合成酶

c.a-酮戊二酸脱氢酶

d.谷氨酸脱氢酶

e.谷丙转氨酶

2.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嘌呤核苷酸循环

b.嘧啶核苷酸循环

c. 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d.联合脱氨作用

e。鸟氨酸循环

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因是

a.可抑制腺苷脱氨酶

b.可抑制鸟嘌呤脱氨酶

c.可抑制黄嘌呤脱羧酶

d.可抑制尿酸还原酶

e.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4.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

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

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e.a+d

5.脂肪细胞酯化脂酸所需的甘油是

a.由氨基酸转化而来

b.大多数来自葡萄糖

c.由糖酵解产生

d.由糖异生形成

e.由脂解作用形成

6.脂肪酰coa在肝脏中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加水、硫解、再脱氢

b.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c.脱氢、硫解、再脱氢、加水

d.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e.以上均不对

7.下列反应中不需要1′-焦磷酸-5′-磷酸核糖的是

a.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苷酸

b.腺嘌呤转变为腺苷酸

c.鸟嘌呤转变为鸟苷酸

d.生成5′-磷酸-1′-氨基核糖的反应

e.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的生成

8.5-fu的抗癌作用机制为

a,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b.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合成

d.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

e.抑制fh2合成酶的活性

9.meselson和stahl在1958年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的是哪一种机制

a.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b.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c.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d.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e.dna能被复制

10.dna复制时除哪种酶外其余均需要

a.拓扑异构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连接酶

1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5′-3′内切核酸酶活性

b.具有3′-5′外切核酸酶活性

c.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d.以有缺口的双股dna为模板

e.是惟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12.以下哪个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

a.dna复制

b.dna重组

c.dna断裂和修饰

d.制备重组dna

e.dna修复

13.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

a.rna聚合酶全酶

b.rna聚合酶核心酶

c.引物酶

d.解链酶

e.rna聚合酶ⅱ

14.外显子是

a.不转录的dna就是反义链

b.基因突变的表现

c.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d.真核生物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

e.断裂开的dna片段

15.有关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叙述,正确的

a.hnrna上只有外显子而无内含子序列

b.成熟的mrna有内含子

c.除去外显子的过程称为剪接

d.外显子在dna模板上有相应的互补序列,而内含子没有

e.除去内含子的过程称为拼接

篇5: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对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赖氨酸和精氨酸都是碱性氨基碱

b.丝氨酸和酪氨酸均含羟基

c.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各含两个氨基

d.缬氨酸和亮氨酸属支链氨基酸

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含苯环

2.dna变性涉及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碱基-戊糖间的共价键断裂

c.配对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d.上下相邻碱基对之间范德华力破坏

e.氢键断裂和范德华力破坏

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

a.当作用物浓度很低时,增加酶的浓度则酶促反应速度升高

b.只促进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c.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d.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平衡点

e.专一性强,催化效率极高

4.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e.所有抑制剂全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5.分子内含有不饱和键的二羧酸化合物是

a.琥珀酸

b.苹果酸

c.草酸乙酸

d.延胡索酸

e.a-酮戊二酸

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肉缺少

a.脱枝酶

b.内酯酶

c.糖原磷酸化酶

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7.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a.adp葡萄糖

b.cdp葡萄糖

c.udp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

e.6-磷酸葡萄糖

8.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

a.尼克酞胺

b.黄素蛋白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

e.苯醌

9.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球蛋白

c.凝血酶原

d.纤维蛋白原

e.凝血因子

10.正常人血尿及粪便中胆色素变化为

a.尿中出现胆红素

b.尿中不出现尿胆素原

c.血中总胆红素浓度<1mg/dl

d.粪胆素原含量增高

e.血中直接(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

11.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因为它与

a.丝氨酸结构类似

b.甘氨酸结构类似

c.天冬氨酸结构类似

d.谷氨酸胺结构类似

e.天冬酰胺结构类似

12.血清蛋白a/g倒置主要提示

a.营养不良

b.免疫状态低下

c.肝脏疾患

d.肾脏疾患

e.免疫状态过高

13.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a.渗入肠道

b.在肝脏合成尿素

c.经肾脏泌氨随尿排出

d.生成谷氨酸胺

e.再合成氨基酸

14.血氨增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生化机理是nh3增高可以

a.抑制脑中酶活性

b.升高脑中ph

c.大量消耗脑中a-酮戊二酸

d.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e.升高脑中尿素浓度

15.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过程中一个氨由氨基甲酸磷酸提供,另一个氨来源于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氨基甲酰磷酸

d.天冬酰胺

e.天冬氨酸

篇6: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V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

E.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

A.Km值降低,Vmax变大

B.Km值增大,Vmax变大

C.Km值不变,Vmax不变

D.Km值增大,Vmax不变

E.Km值和V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

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MA大多数在5‘端有

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m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E.脯氨酸和亮氨酸

11.下列单糖在小肠中吸收速率最高的是

A.葡萄糖

B.甘露糖

C.阿拉伯糖

D.果糖

E.半乳糖

12.肝内糖酵解的功能主要是

A.进行糖酵解

B.对抗糖异生

C.提供合成的原料

D.分解戊糖磷酸

E.对糖进行有氧氧化以供应能量

13.葡萄糖在合成糖元时,每加上1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

A.7个高能磷酸键

B.3个高能磷酸键

C.5个高能磷酸键

D.6个高能磷酸键

E.4个高能磷酸键

14.人不能自身合成Vc,这是因为

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缺乏UDPG合成酶

C.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D.缺乏古洛糖酸合成酶

E.以上酶均缺乏

15.下列结构式可从哪种物质中见到

A.透明质酸

B.纤维素

C.白蛋白

D.软骨素

E. 甘氨酸

16.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反应中产生ATP最多的一个步骤是

A.琥珀酸→苹果酸

B. 苹果酸→草酰乙酸

C.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D.柠檬酸→异柠檬酸

E.a-酮戊二酸→琥珀酸

17.三羧酸循环中,有一个调节运转的最重要的酶,它是

A.a-酮戊二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异柠檬酸合成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丙酮酸既氢酶

18.何谓P/O比值

A.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B.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克数

C.每合成一摩尔氧所消耗ATP摩尔数

D.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摩尔数

E.以上说法均不对

19.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步骤是

A.羊毛固醇→胆固醇

B.2乙酰CoA→3―羟―3―甲基戊二酰CoA

C.3―羟―3―甲基戊二酰COA→甲基二羟戊酸

D.鲨烯→羊毛固醇

E.焦磷酸龙牛儿酯→焦磷酸法呢酯

20.生物合成甘油三酯时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A.磷酯酸

B.甘油二酯

C.脂酰肉碱

D.溶血磷酯酸

E.甘油一酯

21.脂酸在肝脏进行β氧化时不能生成

A.NADH

B.脂酰CoA

C.FADH2

D.H20

E.乙酰COA

22.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最主要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油酸

B.硬脂酸

C.软脂酸

D.花生四烯酸

E.亚麻油酸

23.血浆中的胆固醇酯来源于

A.在胃部吸收入血

B.在小肠吸收入血

C.在血浆中经酶催化合成

D.由血浆脂蛋白释放而来

E.在肝脏合成后人血

24.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取决于

A.氨基酸的种类及数量

B.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C.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D.必需氨基酸的数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5.营养充足的恢复期病人,常维持

A.氮负平衡

B.氮平衡

C.氮正平衡

D.氮总平衡

E.以上全错

26.下列哪一个既是生酮又是生糖氨基酸

A.甘氨酸

B.亮氨酸

C.天门冬氨酸

D.丙氨酸

E.苯丙氨酸

27.脱氧核糖核甙酸的.主要生成方式是

A.由二磷酸核甙还原

B.由三磷酸核甙还原

C.由核糖直接完成还原

D.由核甙酸还原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8.复制是指

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C.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D.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E.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29.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解开DNA双螺旋使其易于复制

B.辩认复制起始点

C.稳定双螺旋结构

D.使DNA解链旋转时不致缠结

E.使DNA产生异构

30.真核生物的TATA盒是

A.转录的起始点

B.翻译的起始点

C.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稳定结合处

D.DNA聚合酶的活性中心

E.DNA合成起始位点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移码突变

B.基因从原来的位置转到基因组另一位置

C.外来DNA引起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D. 噬菌体或病毒DNA携带宿主的一部分DNA进入另一宿主

E.非移码突变

31.转导是指

32.转位是指

33.结构基因中3个核甙酸的插入或丢失是

34.结构基因中1个核甙酸的插入或丢失是

35.转化是指

A.肾上腺髓质

B.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C.甲状腺泡C细胞

D.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E.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

36.生长素来源于

37.去甲肾上腺素来源于

38.降钙素来源于

A.组氨酸

B.鸟氨酸

C.谷氨酸

D.半脱氨酸

E.色氨酸

39.牛磺酸来自于

40. γ―氨基丁酸来源于

41.腐胺来自于

A.乙酰乙酸硫激酶

B.HMGCoA还原酶

C.乙酰CoA羧化酶

D.HMGCoA裂解酶

E.HMGCoA合成酶

42.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是

43.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

44.催化酮体氧化的酶是

45.合成脂酸的关键酶是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46.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患者的射血分数

A.相等

B.无法判断

C. 甲>乙

D.乙>甲

E.均低于正常

47.某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患者血钾增高的原因是由于

A.肾小管K+―Na+交换减弱

B.肾小管K+―H+交换增加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近球小管K+重吸收增多

E.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

48.给家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迅速减少,该动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肾小囊内压升高

C.肾血流量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49.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能力正好把6m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来自近于6m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

A.适应

B.调节反射

C.瞳孔缩小

D.悬韧带放松

E.晶状体弹性变化

50. 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损伤,暂时丧失模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但数周以后由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的反射开始逐渐恢复。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A. 脑震荡

B. 脊髓水肿

C. 神经休克

D. 脑水肿

E. 脊休克

答案:

1.C 2.A 3.D 4.B 5.E 6.D 7.A 8.D 9.B 10.C 11. A 12.E 13.B 14.C 15.A 16.E 17.B 18.A 19.C 20.A 21.D 22.A 23.C 24.B 25.C 26.E 27.A 28.A 29.D 30.C 31.D 32.B 33.E 34.A 35.C 36.E 37.A 38.C 39.D 40.C 41.B 42.B 43. E 44.A 45.C 46.A 47.A 48.C 49.B 50.E

篇7: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对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赖氨酸和精氨酸都是碱性氨基碱

B.丝氨酸和酪氨酸均含羧基

C.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各含两个氨基

D.额氨酸和亮氨酸属支链氨基酸

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含苯环

2.DNA变性涉及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碱基一戊糖间的共价键断裂

C.配对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D.上下相邻碱基对之间范德华力破坏

E.氢键断裂和范德华力破坏

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

A.当作用物浓度很低时,增加酶的浓度则酶促反应速度升高

B.只促进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C.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D.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平衡点

E.专一性强,催化效率极高

4.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E.所有抑制剂全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5.分子内含有不饱和键的二羧酸化合物是

A.琥珀酸

B.苹果酸

C.草酰乙酸

D.延胡索酸

E.α―酮戊二酸

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肉缺少

A.脱枝酶

B.内酯酶

C.糖原磷酸化酶

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7.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A.ADP葡萄糖

B.CDP葡萄糖

C.UDP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

E.6磷酸葡萄糖

8.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

A.尼克酰胺

B.黄素蛋白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

E. 苯醌

9.肝脏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球蛋白

C.凝血酶原

D.纤维蛋白原

E.凝血因子

10.正常人血尿及粪便中胆色素变化为

A.尿中出现胆红素

B.尿中不出现尿胆素原

C.血中总胆红素浓度<1mg/dl

D.粪胆素原含量增高

E.血中直接(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

11.氮杂丝氨酸干扰核甙酸合成,因为它与

A.丝氨酸结构类似

B.甘氨酸结构类似

C.天冬氨酸结构类似

D.谷氨酸胺结构类似

E.天冬酰胺结构类似

12.血清蛋白A2G倒置主要提示

A.营养不良

B.免疫状态低下

C.肝脏疾患

D.肾脏疾患

E.免疫状态过高

13.哺乳动物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是

A.渗入肠道

B.在肝脏合成尿素

C.经肾脏泌氨随尿排出

D.生成谷氨酰胺

E.再合成氨基酸

14.血氨增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生化机理是NH3增高可以

A.抑制脑中酶活性

B.升高脑中pH

C.大量消耗脑中a一酮戊二酸

D.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E.升高脑中尿素浓度

15.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过程中一个氨由氨基甲酸磷酸提供,另一个氨来源于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氨基甲酸磷酸

D.天冬酰胺

E.天冬氨酸

16.酪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变成

A.苯丙氨酸

B.肾上腺素

C.犬尿酸

D.甲状旁腺素

E.5- 羟色胺

17.组成谷脱甘肽的氨基酸

A.谷氨酸、半脱氨酸和甘氨酸

B.谷氨酸、脱氨酸和甘氨酸

C.谷氨酸、同型半脱氨酸和甘氨酸

D.谷氨酸胺、半脱氨酸和甘氨酸

E.谷氨酸胺、脱氨酸和甘氨酸

18.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球蛋白及血红素组成

B.有变构效应

C.是体内主要的含铁蛋白质

D.由α2β2构成蛋白质部分

E.其辅基血红素部分的化学本质为铁卟啉

19.阻塞性黄疸性,血尿便的改变不出现

A.血胆红素浓度升高>1ms/dl

B.血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

C.尿胆红素浓度升高

D.阻塞完全时出现陶土色便E.血自由胆红素浓度升高

20.人体内嘌呤核甙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酥

D.尿酸

E.β一丙氨酸

21.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限速酶是

A.1a羟化酶

B.2ba羟化酶

C.7a羟化酶

D.还原酶

E.异构酶

22.正常人尿中出现的`色素是

A.胆素

B.胆红素

C.胆绿素

D.胆汁酸

E.血红素

23.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

B.dADP、dGDP、dCDP、dTDP

C.dATP、dGTP、dCTP、dTTP

D.AMP、GMP、CMP、TMP

E.ATP、GTP、CTP、TTP

24.端粒酶是一种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水解酶

D.反转录酶

E.连接酶

25.RNA的转录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正确描述其转录过程的是

A.解链、引发、链的延长和终止

B.起始、延长和终止

C.剪切和剪接、末端添加核甙酸及甲基化等

D.活化与转运、起动、链延长和终止

E.以上均不对

26.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是

A.细胞核内

B.线粒体内

C.滑面内质网

D.膜结合的核蛋白体

E.游离的核蛋白体

27.蛋白质合成过程的调控,主要发生在

A.起动阶段

B.终止阶段

C.肽链延长阶段

D.整个合成过程中

E.氨基酸活化

28.核蛋白体的受位与给位,可被下述毒素或抗生素鉴别出来的是

A.红霉素

B.氯霉素

C.白喉毒素

D.环己酷亚胺

E.嘌呤霉

29.可脱羧产生y氨基丁酸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

B.酪氨酸

C.半脱氨酸

D.谷氨酸脱

E.谷氨酸

30.氯霉素可抑制

A.蛋白质生物合成

B.DNA合成

C.RNA合成

D.生物氧化呼吸链

E.氧化磷酸化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31.最不稳定的维生素是

32.对肝内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起促进作用的是

33.能对抗生物膜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是

A.异戊巴比妥

B.寡霉素

C.铁鳌合剂

D.CO

E.二硝基酚

3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

35.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

36.可与ATP合成酶结合的物质是

A.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B.血胆红素浓度升高,尿中胆素原剧增,但无胆红素

C. 血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浓度均大幅升高

D.尿三胆定性、定量完全正常

E.尿胆红素阳性,陶土色粪便

37.属肝细胞性黄疽

38.属溶血性黄疸

39.属阻塞性黄疸

A.利福平

B.利福霉素

C.双脱氧胞甙

D.干扰素

E.链霉素

40.真核生物DNA聚合酶a的抑制剂是

41.真核生物MtRNA聚合酶的抑制剂是

4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Ⅲ的抑制剂是

A.顺式作用因子

B.反式作用因子

C.反式作用DNA

D.顺式作用元件

E.反式作用元件

43.对自身基因进行转录调控的特异DNA序列是

44.由某一基因表达后,对另一基因进行转录调控的因子是

45.由某一基因表达后,对自身基因进行转录调控的因子是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S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46.当K2>K3 时,Km=(k2+k3)/k1≈K2/K1=KS;此时,Km值可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Km值增大,亲和力减小

B.Km值增大,亲和力增大

c.Km值减小,亲和力减小

D.Km值增大或减小,亲和力均增大

E.Km值增大或减小,亲和力均减小

47.β-羟丁酸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将电子传递给

A.细胞色素aas

B.H2O

C.H+

D.O2

E.O2-

48.严重溶血时Hb可从肾小球滤出,随尿丢失,这主要是由于

A.铜蓝蛋白不足

B.运铁蛋白不足

C.清蛋白不足

D.结合珠蛋白不足

E.铁蛋白不足

49.细菌被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损伤时,编码DNA修复酶的基因表达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A.组成性基因表达

B.诱导表达

C.阻遏表达

D.正反馈阻遏

E.负反馈阻遏

50.有一种激素,虽溶于水,但与脂溶性激素一样需进人核内发挥作用。这种激素是

A.胰岛素

B.心钠素

C.生长素

D.肾上腺素

E.甲状腺激素

答案:

1.C 2.E 3.E 4.A 5.D 6.E 7.C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E 16.B 17.A 18.A 19.E 20.D 21.C 22.A 23.C 24.D 25.B 26.D 27.A 28.E 29.E 30.A 31.A 32.A 33.E 34.E 35.D 36.B 37.C 38.B 39.E 40.C 41.A 42.B 43.D 44.B 45.A 46.A 47.D 48.D 49.B 50.E

篇8: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

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ín)驾于人民之上。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之分所诓(kuāng)骗,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qiáo)悴可怜模(mú)样。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C.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

3、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锲而不舍。

C.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关振民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D.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履薄冰,身上像芒刺在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之大观观:景观

B、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C、沙鸥翔集集:栖息

D、连月不开开:打开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山间之四时也②夫战,勇气也

B.①云归而岩穴暝②人不知而不愠

C.①负者歌于途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①禽鸟知山林之乐②辍耕之垄上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C、选文第3、4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览物而喜”和“览物而悲”的情感。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三、翻译(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在朝廷做官就为他们的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为他们的君主忧虑。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

③共看明月应垂泪,。(白居易《望月有感》)

(2)在夏完淳《别云间》和杨炯《从军行》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答:

篇9:模拟试题及答案

关于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表面.

解答: 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2.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 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

D. 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分子的运动;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固体颗粒物造成的;

燃料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属于清洁能源.

解答: 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固体颗粒物造成的,雾霾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现象,故B错误;

C、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是内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错误;

D、电能清洁无污染,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是有效减少霾的产生的措施,故D正确.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逐渐消失,水珠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熨斗冒出白雾,是电熨斗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4.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 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

D. 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比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会严重些.

解答: 解:

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故A正确

B、水蒸气与液态水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C正确;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会造成皮肤损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故D正确.

5.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本题要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 解:

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

C、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6.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蒸气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

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C正确;

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能量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4)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

解答: 解: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

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

8.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解: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是雾凇,属于凝华现象.

A、山间的“云海”,“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瓜叶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花草上的“露珠”,“露”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江河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9.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错误;

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

10.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解答: 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11.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D.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 解:A、冻冰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不合题意.

B、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侧,就形成了“冰花”,这种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不合题意.

C、湖面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 固态,是凝固.不合题意.

D、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符合题意.

12.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D. 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 解:

A、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 确;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该选项说法错误;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13.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是( )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

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

C. 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

D. 防止水蒸气液化,对于他看清病情是有利的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平面镜的应用.

分析: 明确小平面镜在此时的作用是理解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的关键.也是此题的突破口.

解答: 解:医生为了看清病人口腔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的病情,需要借助小平面镜,即将平面镜放入口中,通过看该部位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病情.当冷的平面镜放入温暖且水蒸气非常多的口腔内,会有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吸附在平面镜上,导致医生看不清发病位置的像.为了看清病情,就要防止水蒸气液化,所以给平面镜加热一下.

14.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

B. 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

C. 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

D. 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白气有两个条件:有水蒸气存在,温度比较低.

解答: 解: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壶嘴处温度比较高,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在壶嘴远处,空气温度比较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15.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滚来滚去.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金属“镓”液化,需要吸热

B. 手对金属“镓”做功,“镓”的内能增大

C. “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

D. 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温度就叫晶体的熔点.

解答: 解:A、表演者将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金属“镓”很快熔化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这是熔化过程,故A错误;

B、金属“镓”熔化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故B错误;

C、该现象说明该物质熔点很低,低于表演者手掌的温度,故C正确;

6.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 属于汽化现象

C. 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D. 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解答: 解: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17.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夏天撕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解答: 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 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 解: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19.使用冷暖空调的密封轿车,车内的温度一年四季大致是一样的,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它的玻璃上都有小水珠液化,关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水珠总液化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

B. 小水珠总液化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上

C. 夏天小水珠液化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D. 夏天小水珠液化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玻 璃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分析时要注意水蒸气在外面还是在小轿车里面.

解答: 解:(1)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轿车内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2)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轿车内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20.下列关于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云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

B. 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露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要解答 本题需掌握: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凝华是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

解答: 解:云是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大雾和露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雪是凝华现象,故:A、B、D正确,C错误.

21.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进行消毒

B. 防止镜片脱落

C. 防止镜子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D. 防止镜面成产生水雾,以便看清牙齿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解答: 解: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主要是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使镜片变得模糊不清;

22.冬天,小华在家里的卫生间洗澡时,发现通过卫生问墙壁上的平面镜看东西时变得模糊了,洗完澡后,他打开排气扇,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墙卜的镜子的表面看东西清晰起来.镜面看东西南模糊变为清晰,是因为在镜子的表面上发生了( )

A. 先液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B. 先汽化,后液化的物态变化

C. 先熔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D. 先蒸发后凝固的物态变化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洗过热水澡后,是什么东西使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这样便找到分析的对象了(水珠),然后结合物态变化的知识,看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后来又到哪里去了,问题便可以解决.

解答: 解:冬天洗澡的时候,浴室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子,在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导致镜子模糊不清,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洗完澡后打开排气扇,使浴室空气流动加快,镜子上的水珠蒸发加快,从而使镜子清晰照人,发生的是汽化现象.

所以可知,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是先液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23.制冷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电冰箱的原理图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制冷剂在冰箱内循环流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汽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B. 制冷剂在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C. 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D. 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解答: 解:(1)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 ,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2)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

解答: 解:A、B、雾凇和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C、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25.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一掀开锅盖就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 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掉了

D. 白炽灯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发生升华和凝华的缘故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炒菜时,一掀开锅盖就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该选项说法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D、白炽灯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发生升华,又遇冷发生凝华的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篇10: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二)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经谷丙转氨酶和下述哪种酶的连续作用才能产生游离的氨

a.谷草转氨酶

b.谷氨酰胺合成酶

c.a-酮戊二酸脱氢酶

d.谷氨酸脱氢酶

e.谷丙转氨酶

2.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嘌呤核苷酸循环

b.嘧啶核苷酸循环

c. 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d.联合脱氨作用

e。鸟氨酸循环

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因是

a.可抑制腺苷脱氨酶

b.可抑制鸟嘌呤脱氨酶

c.可抑制黄嘌呤脱羧酶

d.可抑制尿酸还原酶

e.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4.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

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

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

e.a+d

5.脂肪细胞酯化脂酸所需的甘油是

a.由氨基酸转化而来

b.大多数来自葡萄糖

c.由糖酵解产生

d.由糖异生形成

e.由脂解作用形成

6.脂肪酰coa在肝脏中进行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加水、硫解、再脱氢

b.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c.脱氢、硫解、再脱氢、加水

d.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e.以上均不对

7.下列反应中不需要1′-焦磷酸-5′-磷酸核糖的是

a.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苷酸

b.腺嘌呤转变为腺苷酸

c.鸟嘌呤转变为鸟苷酸

d.生成5′-磷酸-1′-氨基核糖的反应

e.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的生成

8.5-fu的抗癌作用机制为

a,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b.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合成

d.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

e.抑制fh2合成酶的活性

9.meselson和stahl在1958年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的是哪一种机制

a.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b.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c.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d.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e.dna能被复制

10.dna复制时除哪种酶外其余均需要

a.拓扑异构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连接酶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相关文章:

1.信息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2.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3.外科学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4.初一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5.思想品德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6.小升初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

7.同等学力经济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8.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9.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10.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