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4-01-04 09:00: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osay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篇1: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B)(替代品)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2、以下不是直接影响需求的因素或条件是(D)

A、价格 B、偏好 C、收入 D、成本

3、若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其确切的含义是价格上升会引起(A)

A、购买者购买量的下降 B、购买者购买量的增加

C、购买者总支出的增加 D|、购买者总支出的减少

4、市场均衡意味着(D)

A、在某价格水平上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 B、在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一个买者都能够买到想买的数量,每一个卖者都能够卖出想卖的数量 C、价格没有变动的趋势 D、上述答案均正确

5、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补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B需求的变动)

A、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商品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商品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加入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接到订单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但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它就应是(C)

A、停止生产 B、生产且有利润 C、亏损但继续生产 D、生产且利润为零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8、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0。4,则这两种商品是(C)

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不能确定 交叉弹性大于0,即是替代品,交叉弹性等于0,即是无相关,交叉弹性小于0,即是互补品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C) (MR=SMC)

A、P=AR B、P=MR C、P=MC D、P=AC

10、已知商品X的价格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消费者有收入100元,他打算购买7单位的X,10单位的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就应(B)(50/10=5 18/3=6 5<6 故减少X,增加Y)

A、停止购买 B、增加Y,减少X C、同进增加购买X ,Y D、减少Y,增加X

11、市场失灵是指(A)

A、市场不能有效配置稀缺资源 B、市场完全不好

C、收入分配不均 D、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配置不均

12、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B),问题就能够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多大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13、市场不能带给纯粹公共产品是由于:(D)

A、公共产品不具有竞用性 B、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D、以上三种状况都是

14、若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改商品是(D)

A、正常品 B、奢侈品 C、必需品 D、劣质品

15、吉芬商品表现为(B)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 B、需求收入弹性为负,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为负 D、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

二、作图分析说明题

1、作图说明赋税是如何造成经济剩余的无谓损失

2、作图说明利率提高是何增加或是减少家庭储蓄的两种图型,并做必须的分析

三、计算题

1、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原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当汽车的票价由原先的10元减至8。5元时,火车乘客的人数减至10。56万,则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价格交叉弹性为多少?

答:[(10。56-12)/12]/[(8。5-10)/10]=0。8

四、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机会成本,是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下的在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下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五、案例分析

世界许多城市都以前对租房的租金标准进行控制,主要理由是阻止租金过高而影响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

六、简答题

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光框架

2、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及其并不总是有效的原因?

答:类型: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慈善行为;利益各方签订合约;依靠有关各方的利己来解决

不总是有效的原因:交易成本;固执;协调问题

篇2: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取题

1、看不见的手是指(D)

A、机会成本 B、政府 C、利润 D、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用资源务必思考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B)(x价格下降,需求量必定增加,y的需求也增加)

A、需求量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A)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A)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地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到达效用最大化,他就应(D)

A、按原计划购买 B、减少X和Y的购买量 C、增加X、Y的购买量 D、增加X的同时减少Y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应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U[PW1+(1-P)W2]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B)

A、风险回避者 B、风险喜爱者 C、风险中立者 D、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肌以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B)

A、1/3 B、3 C 、-3 D、6

10、MC曲线到达最低时(A)

A、MP最大 B、AVC最小 C、TC最大 D、AC最小

1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我所带给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D)

A、显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12、LAC曲线(A)

A、当LMCLAC 时上升 B、随LMC曲线下降而下降

C、随LMC曲线上升而上升 D、透过LMC曲线的最低点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C)

A、消费者是价格理解者。而企业不是 B、消费者和企业都不是价格理解者

C、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理解者 D、企业是价格理解者,而消费者不是

14、一个企业在以下哪种状况下就应关掉?(A)

A、PMR

15、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能透过对(D)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

A、生产规模 B、价格 C、全部生产要素 D、产量

1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应是(C)

A、曲线上超过平均成本最低点的部分 B、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C、曲线上的停滞营业点和超过停滞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D、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17、下列哪一种状况对单一价格垄断者是不正确的?(B)

A、由于只有一个企业,企业的需求就是行业的需求 B、由于没有替代品,需求缺乏弹性 C、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D、边际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18、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C)

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一样 B、非价格竞争的种类不一样 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一样 D、以上都不对

19、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

A、厂商数目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异 D、厂商忽略竞争对手的反应

20、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都有可能

21、在囚犯的两难选取中,(C)

A、双方独立依照自身权益行事,导致最好的结果 B、双方进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C、双方独立依照自身权益行事,导致最不好的结果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2、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以下何者给出(A)

A、VMP曲线 B、MRP曲线 C、MFC 曲线 D、以上都不是

23、基尼系数的增大将证明(A)

A、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B、收入不平均程度的减少

C、洛伦茨曲线与横轴重合 D、洛伦茨曲线与纵轴重合

24、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与横轴平行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25、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的时候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的时候每周挣105美元,由此能够断定(A)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 D、无法确定

26、某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A)帕累托最优产品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

27、从社会角度来看,效率要求(C)之间相等

A、社会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B、社会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收益

C、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 D、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

28、市场失灵是指(C)

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 B、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太快

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D、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29、试图确保每个人在经济这个蛋糕中分得公平的一块的努力,(A)

A、经常导致一个更大的蛋糕 B、增加每个人分得的蛋糕的大小

C、对蛋糕没有影响 D、经常导致一块更小的蛋糕

30、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B)问题即可妥善解决

A、不管是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篇3: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取

1。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c)

A平均产量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平均成本

2。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a)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能够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能够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b)

A 收益持续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收益递增

5。我们明白,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b)

A 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持续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d)

A MRTSLK = w/r

B MPL/w = MPk/r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证明:d)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状况是:a)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收益递增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b)

A 1/3

B 3

C -3

D 6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证明: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一样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证明: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3。如果确定了生产要素组合,d)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能够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A 时光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二、多项选取

1。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忙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abce)

A 资本

B 劳动

C 土地

D 大海

E 企业家的才能

2。平均产量是ad)的函数:

A 总产量

B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C 边际产量

D 可变要素的数量

E 不变要素的数量

3。 产量曲线具有如下性质:abcde)

A 凸向原点

B 斜率为负

C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D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E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 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有:abc)

A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而提高效率

B 某些技术和投入只有在足够大的产量规模时才可使用

C规模收益递增还有可能由于增强了技术创新潜力

D 企业规模扩大后更易于管理

E 企业规模越大,产量就越大从而收益递增

5。 在短期内,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acd)

A 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

C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MPL

D生产第三阶段的特征是APL>MPL;MPL≤0

E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0

三、概念题

生产函数 劳动边际产量 劳动平均产量 等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生产者均衡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

四、问答题

1。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2。 一个企业主在思考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到达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  一个企业主在思考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我们明白,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用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篇4: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取题: (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下列(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畴的。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就应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3、当其它条件不变,而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持续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4、供给规律能够反映在(。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5、如果某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充足,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应(。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持续价格不变; D、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6、某企业产品总收入TR与产量Q的函数TR = -4Q2 + 80Q - 108,那么总收入最大时的产量Q为(。

A、40 B、30 C、20 D、10

7、下方除了(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带给的效用 C、消费必须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D、数学表达式为MU=

8、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 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思考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2,000元 B、100,000 C、1,000元 D、101,000元 9、当Q=2。5L0。7K0。8时,其规模报酬就应是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如果增加一单位劳动可减少三单位资本且能使产量不变,则MRTSLK为:A、1/3 B、3 C、1 D、6

11、就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来说(。 A、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下降;

B、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平均成本上升;

D、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则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12、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不变的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左端 B、右端 C、最低点 D、无法确定

13、在某一产量水平上,厂商的平均成本到达了最小值,则(。 A、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B、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1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是长期均衡的A、P=ACmin B、P=AC

C、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D、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相交 15、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 A、P=MR=MC B、P=MR=AC C、P=MR=MC D、P=MC=AC

16、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能够是同质的,也能够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17、假设某企业实行第三种差别定价法,如果分市场A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分市场B的需求价格弹性,则A市场的价格(PA)与B市场的价格(PB)关系是(。 A、PA =PB B、PA < PB C、PA >PB D、无法确定。

(3) 写出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4) 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100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市场交易量是多少?容纳的厂商数量?

学期期末考试微观经济学试卷(B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取题:20分(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1、B; 2、B; 3、A; 4、D; 5、A; 6、D; 7、C; 8、A; 9、A; 10、B; 11、B; 12、C; 13、D; 14、C; 15、C; 16、C; 17、B; 18、B; 19、C; 20、C。 二、简答题:(32分,共4小题,每小题8分)

1、请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如果猪肉价格下降,对猪肉的需求为什么会增加。 答:猪肉价格的下降会增加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这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因为当猪肉的价格下降后(其他商品如牛肉、鸡肉和鸡蛋等到的价格不变),人们在必须限度内就会少买这些肉蛋类商品,而把原先用于购买这些商品的钱转而用于购买猪肉。就是说,猪肉价格下降会促使人们用猪肉支替代上述肉蛋类商品,从而引起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这就是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3分)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是以人们的购买力为前提的,而人们的购买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货币收入。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而猪肉的价格下降,这意味着同量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消费量的状况下,能够买进更多的猪肉。因为猪肉价格的下降实际上表示人们的实际收入提高了。就是说,猪肉价格的下降会促使人们增加对包括猪肉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收入效应。(3分)因此,当作为正常商品的猪肉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会比价格变化前增加。(2分) 说明:若学生用无差异曲线图形进行分析正确,也得分。

2、简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含义、条件、原因及好处。

答:1)含义:在生产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到达必须水平后,边际产量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它具有普遍性。(3分)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2分)

技术务必持续不变;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持续不变;是在可变投入增加到必须程度之后才出现的;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是同质的。

2)。原因: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具有必须的限度。(1分)

3)。好处:靠可变要素投入增加产量是有限的,投入水平就应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技术进步是增加产量的根本出路。(2分)

3、结合图形分析说明厂商的生产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企业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答: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可变要素投入增加过程中MP、TP、AP之间的关系,可将可变要素的投入分为三个阶段。(5分) 设产品价格P、要素价格W、固定成本FC不随可变要素投入和产量增加而变化,由利润函数 π=PQ-WL-FC = Q(P-W/AP-FC/Q)可知,在生产函数的第一阶段,由于Q和AP随L的增加而提高,π会增加;在第三阶段,π会减少;第二阶段为技术合理阶段。(3分) (若未作图或作图错误,但语言描述正确也可得5-6分。)

4、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时的条件、位置、获利状况。 答:第一,二者的均衡条件不一样。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P=MR=SMC=LMC=SAC=L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3分)

第二,获得的利润不一样,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垄断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3分)。

(2) 试求该市场到达长期均衡时的价格; (3) 写出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4) 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2000-100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市场交易量是多少?容纳的厂商数量?

解:(1)(4分)LAC=LTC/q=8-4q+q2 ;LMC=dLTC/dq=8-8q+3q2 (2)(4分)由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超额利润为零,价格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令LAC‘=0,得q=2时,LAC最低点=4=P

(3) (2分)因为是成本不变的行业,行业的供给曲线为P=LAC最低点=4

(4)(4分)将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行业长期均衡时市场交易量为Q=1600 ; 容纳的厂商数量为 Q/q=800。

篇5: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取题: (15分,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小题。)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2、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1年失业率超过9% B、联邦所得税对中等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C、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3、所有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自身价格下降

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C、货币的购买力 D、消费者人数

5、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LK >PL/PK B、MPL / PL < MPK/ PK

C、等总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上述都不正确

6、某先生辞去月薪2,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 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思考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3,000元 B、100,000 C、2,000元 D、1,000元

7、如果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Q=3K1L2 (其中,Q为产量,K、L为资本、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则该产品的规模收益类型为(。

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递减 C、规模收益不变 D、不能确定

8、某企业产品总收入TR与产量Q的函数TR = -4Q2 + 80Q - 108,那么总收入最大时的产量Q为(。

A、40 B、30 C、20 D、10

9、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能够由(。

A、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 B、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10、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具备的条件(。

A、分割市场的潜力 B、持续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的需求时被雇客再售卖

C、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D、每个分市场上不一样的需求价格弹性

1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是长期均衡的(。

A、P=ACmin B、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C、P=AC D、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相交

12、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能够是同质的,也能够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13、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两种产品市场相比较,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确定

14、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边际成本递减 B、边际生产力递减 C、边际效用递减 D、规模报酬递减

15、外部效应能够产生于(。

A、人的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B、人的生产行为而非消费行为

C、人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D、以上都不是。

二、决定题:(20分,要求决定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必须增加。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3。(假定两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8,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交点的效用无法决定。

5。(就经济学好处而言,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6。(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必须也是递减的。

7。(平均固定成本在所有产量上都是不变的。

8。(规模报酬递减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9。(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会花费许多金钱为产品作广告。

10。(古诺双头垄断下的产量高于串谋时的产量。

三、简答题:(24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

1、简述需求规律及其原因。

2、作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试用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四、计算题:(26分。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1、(6分)某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QS=-4。5+16P , 需求:QD=13。5-8P ,试求:

(1) 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2、(6分)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 Q3-10Q2+17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函数:AVC(Q),AFC(Q),AC(Q),MC(Q)。

3、(14分)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均衡的状况,并评价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

二、决定题:(20分,要求决定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24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

1、简述需求规律及其原因。

答:含义:在需求条件持续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曲线向右向下倾斜,斜率为负。P↓ 下降会引起 Q↑ 提高。(4分)

原因:收入效应:即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化后,相当于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的收入相对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需求量;(2分)替代效应:即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它效用相同的产品,使得涨价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减少购买其它效用相同的产品,转而购买降价商品,使得降价商品的需求量上升。(2分)

说明:解释也可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得4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总的满足程度(即总效用)会增加,但总效用会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增加,即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主观评价商品价值的依据。由于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边际购买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必然递减。在假定单位货币的效用量不变,消费者愿意为该边际购买支付的货币量必然要下降,边际购买量的货币支付即为价格。从而导致随着购买量的增加必然价格下降,即需求规律的存在。)

2、作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可变要素投入增加过程中MP、TP、AP之间的关系如图。(3分)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2分)

1)由MP = ΔTP/ΔL = dTP/dL可知,当投入为L时,MP为TP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

2)MP>0时,TP上升, MP<0时,TP下降;MP=0时,TP到达最大;

3)MP上升时, TP递增增加, MP下降时, TP递减增加;

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由AP = TP/L可知,当投入为L时,AP为TP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分)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2分)

1)MP>AP时,AP上升;

2)MP

3)MP=AP时,AP到达最大。

显然,边际产量决定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3、试用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答: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资率的高低,而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则取决于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光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就使得劳动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闲暇时光,从而使劳动时光减少。(2分)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2分)由此可见,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1分)一般状况,在工资率较低阶段,收入

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高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3分) 说明:作图正确同样可得4分。

四、计算题:(26分。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1、(6分)某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QS=-4。5+16P , 需求:QD=13。5-8P ,试求:

(1) 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1)Qs= Qd,得P=0。75,Q=7。5(3分);

(2)Ed=(△Q/△P)*(P/Q)=-8*0。75/7。5=-0。8(3分)

2、(6分)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 Q3-10Q2+17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函数:AVC(Q),AFC(Q),AC(Q),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为:Q3-10Q2+17Q; (1分)

不变成本部分为:66 (1分)

(2)AVC(Q)= Q2-10Q+17; (1分)

AFC(Q)=66/Q; (1分)

AC(Q)= Q2-10Q+17+66/Q; (1分)

MC(Q)= 3Q2-20Q+17; (1分)

3、(14分)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解:(1)根据题意,有:LMC= 3Q2-24Q+40 1 分)

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所以由P=MR=LMC,得:

3Q2-24Q+40=100

解得 Q=10 2 分)

又因平均成本AC= Q2-12Q+40,将Q=10代入,得AC=20 (2分)

利润π= TR-TC=800 (2 分)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LACmin

令LAC’=0,得Q=6

将Q=6代入LAC,得LACmin=4 (4分)

(3)将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市场均衡产量为Q=600

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6,所以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600/6=100(家)(3分)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均衡的状况,并评价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

答: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1)厂商数目很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2)产品是标准化的;(不一样企业之间的产品能够完全替代);3)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企业能够自由进出市场);4)有关交易的信息是充分的,(任何交易方都能够实现最优决策)(4分)

(说明:最重要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厂商只是价格的理解者。答出这一点可得三分)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重合,因此,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写为P=MC。(2分)

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亏损等,是否停产取决于价格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比较。(1分)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MR=SMC=LMC=SAC=LAC。此时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2分)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价格的自由波动,这些特点使资源的配Z具有高效率,但是它的限制条件十分严格,使它更多的是具有理论上的好处。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基础之上的。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市场同时存在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厂商为了在既定的产量下花费最小的成本,将不断调整短期内不变的生产要素,使得成本为最低。另一方面,行业中厂商的数目成为变量:行业如果存在超额利润、会引起厂商的进入;行业中代表必厂商出现亏损,行业的厂商将离开该行业。就单个厂商而言,边际收益既定,而厂商的边际成本在经过调整之后趋向于长期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1分)

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到达最优。(2分)

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生产者带给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剩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同时,也说明企业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带给的可能降低生产成本。(2分)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透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1分)

缺陷:产品无差异,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要;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不必须得到满足等。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高效率以及它严格的限制,使得该种市场经常被看作为一种理论模式。

篇6:超星尔雅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全

超星尔雅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 绪论

1.1当代的显学:经济学起源的探秘

1.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一项属于经济学的起源:

A、古印度宗教学

B、古希腊家政学

C、古巴比伦建筑学

D、古埃及种植学

2.以亚当・斯密的学说为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

A、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关系的变化

B、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力的变化

C、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的变化

D、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产品的变化

3.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不包括()。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原始经济学

D、计量经济学

4.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政治经济学转向现代经济学的标志。(√)

1.2欲望与资源: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

A、剩余价值

B、资源掠夺

C、资源配置

D、基础价格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种类不包括()。

A、直接消费的产品

B、自然资源

C、人力资源

D、技术

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一项是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的特点:()

A、无限性和用途不可选择性

B、无限性和用途可选择性

C、稀缺性和用途不可选择性

D、稀缺性和用途可选择性

4.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需要是受货币预算约束的需求。(×)

1.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类(上)

1.与微观经济学相比,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经济掠夺

D、宏观调控

2.按照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经济学的正确分类:()

A、人文经济学和自然经济学

B、灾害经济学和收益经济学

C、社会经济学和科技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

A、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B、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C、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

D、国民经济个体的运行及相应的经济定量

4.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多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1.4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类(下)

1.从变量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项属于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

A、地区市场

B、全球市场

C、单个市场

D、多个市场

2.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经济人的特征:()

A、自立和感性

B、奴役和理性

C、奴役和感性

D、自立和理性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指的是以政府调控为主、以私有制和市场为辅的经济模式。(×)

4在21世纪,纯粹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

1.5自利与理性:现代经济人的本质

1.著名经济学观点“纳什均衡”的提出者约翰・纳什的专业是()。

A、数学

B、经济学

C、政治学

D、法学

2.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A、上帝

B、消费者

C、资本家

D、市场

3.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人在经济学意义上是自私的而非自利的。(×)

4.根据赫伯特・西蒙的观点,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理性是一种无限理性。(×)

1.6变量与模型:社会经济的复杂性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GDP是以下哪一种类的经济变量:()

A、重量

B、总量

C、单量

D、流量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存量是在以下哪一种时间概念上观察所得的经济变量:()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市场经济成熟时期

C、某一时间点

D、某一时间段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标准与以下哪一项有关:()

A、国家模型

B、文化模型

C、地理模型

D、经济模型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变量可被划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1.7边际与均衡:经济学的重大变革

1.在萨缪尔森《经济学基础》出版之后,经济学与以下哪一学科的关系最紧密:()

A、数学

B、历史

C、语言

D、哲学

2.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以下哪一位在1968年设立的奖项:()

A、诺贝尔

B、亚当・斯密

C、瑞典央行

D、瑞士央行

3.经济模型的常见表示方法不包括()。

A、文字

B、方程

C、图表

D、实践

4.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生物学交集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1.8数量的变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上)

1.洛桑经济学派是以下哪一种经济学派:()

A、政治经济学派

B、哲学经济学派

C、数理经济学派

D、生物经济学派

2.以下哪一位经济学家是洛桑经济学派的创始者:()

A、哈耶克

B、萨缪尔森

C、亚当・斯密

D、菜昂・瓦尔拉

3.奥地利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将微积分引入经济学研究,并催动了经济学的边际主义革命。(×)

4.美国经济学家赫克曼是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

1.9数量的变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下)

1.以下哪一项是对至少两个时间点上经济变量的经济分析:()

A、绝对动态分析

B、比较动态分析

C、绝对静态分析

D、比较静态分析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是均衡分析的正确分类:()

A、整体均衡和一般均衡

B、整体均衡和特殊均衡

C、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D、局部均衡和特殊均衡

3.对同一个时点上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的分析是一种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静态分析。(√)

4.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创立了均衡分析中的地方均衡分析。(×)

1.10需求函数和曲线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判断一个经济变量是外生还是内生的标准是()。

A、研究的方向和创立的建筑模型

B、研究的主体和构建的数学模型

C、研究的问题和采用的经济模型

D、研究的结论和信奉的经济理论

2.以下哪一项与纯理论研究的经济学无关:()

A、变量

B、道德

C、供给

D、货币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4.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货币政策会同时抑制物价和经济的增长。(√)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2.1互补商品

和消费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市场需求与个别需求之间的关系是()。

A、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C、加总与被加总的关系

D、毫无关系

2.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属于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所涉及的产品:()

A、联合产品的私人产品

B、联合产品的公共产品

C、非联合产品的私人产品

D、非联合产品的公共产品

3.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是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概念。(×)

4.需求量是指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2.2需求的价格弹性(上)

1.收入分配的变化会对以下哪一种需求造成影响:()

A、单个商品的需求

B、国民经济运行当中的总需求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2.根据经济学需求变化的观点,广告的作用是()。

A、改变消费者的国籍

B、改变消费者的性别

C、改变消费者的偏好

D、改变消费者的年龄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是商品互补性的分类:()

A、主观和客观

B、正面和反面

C、总体和局部

D、直接和间接

4.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的收入占其消费开支的比重。(×)

2.3需求的价格弹性(下)

1.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富有弹性需求曲线的特征是()。

A、波动

B、垂直

C、平坦

D、无规律

2.以下哪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是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学科的奠基人:()

A、诺贝尔

B、瓦尔拉

C、斯蒂格勒

D、萨缪尔森

3.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观点,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属于缺乏弹性。(√)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信息流通的时间不会对价格和需求产生任何影响。(×)

2.4需求的收入弹性

1.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间是()。

A、19

B、1953年

C、1973年

D、1993年

2.交叉弹性是指以下哪一组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

A、总商品价格和非商品的总量

B、总商品价格和非商品的需求

C、完全相同的两个商品的价格需求量

D、某商品价格和其互补商品价格需求量

3.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观点,以下哪一项的需求价格弹性属于完全缺乏弹性:()

A、所有商品

B、所有必需品

C、所有奢侈品

D、独一无二的著名艺术品

4.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观点,完全富有弹性的产品是不存在的。(×)

2.5供给与供给弹性

1.根据供给定理的观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市场价格上升会引起市场供给量的哪种变化:()

A、持平

B、下降

C、上升

D、不确定

2.根据经济学的观点,生产成本可分为以下哪一组:()

A、固定成本和空间成本

B、空间成本和可变成本

C、固定成本和时间成本

D、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3.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奢侈品在任何时间内都不可能成为必需品。(×)

4.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大小。(√)

第三章 市场与均衡

3.1市场的定义和类型

1.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计划和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上的区别:()

A、前者调节,后者不调节

B、前者不调节,后者调节

C、前者平等性调节,后者级别性调节

D、前者级别性调节,后者平等性调节

2.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属于市场的功能:()

A、意识形态功能

B、抽象思维功能

C、价格形成功能

D、空间无限功能

3.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交换关系意义上的市场是指人们交换商品的空间场所。(×)

4.市场空壳化是指空有交换场所而无交换关系的市场。(√)

3.2均衡价格静态分析

1.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

A、需求价格

B、供给价格

C、市场价格

D、均衡价格

2.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价格在交换场所意义上的市场中并不常见:()

A、需求价格

B、供给价格

C、市场价格

D、均衡价格

3.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以下哪一项能够使均衡价格上升:()

A、需求的增加或减少

B、供给的增加或减少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D、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

4.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市场价格永远不可能和均衡价格相等。(×)

3.3均衡价格动态分析

1.蛛网理论是对以下哪一项的形成进行动态分析的经济模型:()

A、需求价格

B、供给价格

C、市场价格

D、均衡价格

2.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时,均衡供求数量和均衡价格变动有以下多少种不同情况的组合:()

A、4

B、9

C、16

D、25

3.根据蛛网理论的观点,适应性预期考虑的变量要多于静态预期考虑的变量。(√)

4.根据蛛网理论的观点,理性预期只需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因素。(×)

3.4知识价格与现实价格

1.根据蛛网理论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与均衡价格的形成的分析无关:()

A、市场信息流通的程度

B、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C、可支配资源总量的变化

D、政府对市场的人为干涉

2.以下哪一项是以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为主的政府价格政策的特点:()

A、供求自由

B、羊群效应

C、单面管制

D、双面管制

3.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政府最有可能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设置限制价格:()

A、物资丰饶时期

B、供大于求时期

C、通货膨胀时期

D、市场繁荣时期

4.一般来说,支持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3.5税收与价格静态分析

1.理论上讲,征税对以下哪一项助益最大:()

A、市场

B、供给者

C、消费者

D、政府

2.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与税前的市场均衡价格的关系是()。

A、税后大于税前

B、税后小余税前

C、税后等于税前

D、两者无关

3.以下哪一项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税收:()

A、印花税

B、增值税

C、从量税

D、版权税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市场均衡时会出现多个不同的价格。(×)

第四章 消费者理论

4.1消费分析和效用理论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决定需求函数的最主要因素:()

A、供给者行为

B、供给者数量

C、消费者行为

D、消费者数量

2.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获得对某一商品最大的满足感:()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为负

C、边际效用无穷大

D、总效用为零

3.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又被称为以下哪一种定律:()

A、笛卡尔定律

B、牛顿定律

C、戈培尔定律

D、戈森定律

4.根据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效用与使用价值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4.2边际效用的递增和递减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与序数效用理论属于效用理论的正确分类:()

A、正数效用理论

B、质数效用理论

C、基数效用理论

D、奇数效用理论

2.以下哪一项属于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

A、同质商品

B、异质商品

C、同类商品

D、互补商品

3.根据序数效用理论的观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不包括()。

A、完全性

B、非满足性

C、传递性

D、唯一性

4.与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不同,蝴蝶效应的过程效果呈现递增性。(√)

4.3消费偏好的经济学困境

1.根据序数效用理论的观点,消费者偏好的传递性在具体社会中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一定成立

B、一定不成立

C、不一定成立

D、不确定

2.当代政治学的选举投票理论与以下哪一种经济学理论有关:()

A、蛛网理论

B、凯恩斯理论

C、阿罗不可能定律

D、货币数量论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不存在拥有双峰偏好的人。(×)

4.根据序数效用理论的观点,不同群体的商品偏好可能会不同。(√)

第五章 生产理论

5.1生产的分类和效用(上)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产业是直接利用自然从事生产:()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都不是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消费者物价指数

D、国民生产总值

3.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只涉及物质形态的效用。(×)

4.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相比,边际储蓄倾向体系(MPS)针对的是所有产业的总产值。(√)

5.2生产的分类和效用(下)

1.以下哪一项是后工业化经济三大产业比值的正确排序:()

A、第三产业最小,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大

B、第一产业最小,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最大

C、第二产业最小,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大

D、第一产业最小,第二产业其次,第三产业最大

2.以下哪一项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和边际储蓄倾向体系(MPS)共同拥有的指标:()

A、工业总产值

B、农业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工农总产值

3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相比,边际储蓄倾向体系(MPS)将教育列入产业的范畴。(×)

4.与IT行业相比,大部分传统行业的运行特征是资本雇佣劳动。(√)

5.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上)

1.以下哪一项是C-D函数的经济含义:()

A、边际收益不变

B、收益规模不变

C、边际收益递减

D、收益规模递增

2.以下哪一项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生产函数:()

A、柯西生产函数

B、瓦尔拉生产函数

C、道琼斯生产函数

D、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3

函数的性质:()

A、线性齐次式函数

B、产出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藕断性图表

D、边际生产率决定收入分配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理论上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决定收入分配能够增加剥削和掠夺。(×)

5.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

1.根据C-D函数的设定,短期生产函数中哪一项元素是变量:()

A、资本

B、技术

C、劳动

D、管理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C-D函数的技术变化性:()

A、技术中性

B、资本偏向性

C、劳动偏向性

D、时间无限性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中性技术进步是指某一技术的发明能同时节省生产资本和生产劳动。(√)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TFP)与技术进步(GA)在C-D函数中的含义完全相反。(×)

5.5三大产量的关系

1.根据C-D函数的设定,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的取值为()。

A、小于1

B、大于0

C、小于0

D、等于0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MPPL是以下哪一项指数:()

A、技术的边际产量

B、资本的边际产量

C、劳动的边际产量

D、时间的边际产量

3.根据C-D函数的设定,总产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取决于以下哪一项的变化:()

A、平均产量

B、劳动的投入数量

C、边际产量

D、国民收入

4.根据C-D函数的设定,总产量的一阶导数永远小于0。(×)

5.6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存在的前提不包括()。

A、技术不变

B、固定投入不变

C、可变投入的使用量

D、总产量无穷大

2.根据C-D函数的设定,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共同的决定性因素是()。

A、边际单位

B、边际弹性

C、边际产量

D、边际导数

3.根据C-D函数的设定,持续添加可变要素会导致总产量的递减(×)。

4.根据C-D函数的设定,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5.7长期生产函数分析

1

()

A、货币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

D、劳动力

2.以下哪一项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支柱理论:()

A、货币边际产量递增

B、时间边际产量递减

C、土地边际产量递减

D、国家边际产量递增

3.以下哪一项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前提:()

A、人口以算术级数递减,生活资料以几何级数递减

B、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递减,人口以几何级数递减

D、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产量递增率超过人口递增率的国家必然是贫困国家。(×)

5.8边际技术替代率

1.根据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生产者的最优投入组合:()

A、空间既定,成本最大

B、技术既定,产量最小

C、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D、产量既定,成本最大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取值趋向是()。

A、不变

B、波动

C、递增

D、递减

3.以下哪一项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正确描述:()

A、等资本曲线的负斜率

B、等资本曲线的负斜率

C、等产量曲线的负斜率

D、等产量曲线的正斜率

4.根据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观点,两条及其以上的等产量曲线不可能相交。(√)

5.9生产要素和规模收益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可以准确表达规模收益:()

A、生产时间弹性

B、生产边际弹性

C、生产规模弹性

D、生产成本弹性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两种生产要素同时改变会导致以下哪一组规模收益结果:()

A、正、零、负

B、递增、不变、递减

C、无规律的波动

D、始终不变

3.最优条件的最优投入组合需要在等产量曲线上满足以下哪一项要求:()

A、边际替代率取值无限

B、边际替代率小于斜率

C、边际替代率大于斜率

D、边际替代率和斜率相等

4.根据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观点,同一技术条件下不同要素之间的替代不受空间的限制。(×)

5.10生产的规模弹性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工厂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A、专业化分工

B、学习效应

C、节约建设费用

D、生产空间提升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以下哪一项更适合用生存技术测定方法来分析其经济形势:()

A、政府机构

B、事业单位

C、国营企业

D、私营企业

3.生存技术测定方法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次提出。(×)

4.与边际收益相比,规模收益中两种生产要素的变化方向完全不一致。(×)

第六章 成本理论

6.1成本的概念和分类(上)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指企业对社会造成的损坏:()

A、成本经济

B、外部经济

C、成本不经济

D、外部不经济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在过去投入且在未来无法收回的成本:()

A、机会成本

B、沉淀成本

C、效用成本

D、时间成本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属于经济成本的正确分类:()

A、显明成本和时间成本

B、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C、显明成本和隐含成本

D、机会成本和隐含成本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事物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事物的最小价值。(×)

6.2成本的概念和分类(下)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属于短期成本:()

A、固定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以上都是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带来的哪一种成本变化:()

A、不定量

B、定量

C、增量

D、减量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总成本的变化不受可变成本变化的影响。(×)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平均可变成本是指单位产量所分摊到的可变成本。(√)

6.3七大成本函数(上)

1.与短期成本考虑的因素相比,长期成本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哪一种因素:()

A、规模因素

B、产量因素

C、边际因素

D、平均因素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AVC是以下哪一种成本的简称:()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平均固定成本

D、平均可变成本

3.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取值最小。(√)

4.在数量上,边际成本对平均成本的影响和对平均可变成本的影响是完全相同的。(×)

6.4七大成本函数(下)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STC是以下哪一种成本的简称:()

A、长期总成本

B、长期边际成本

C、总成本

D、边际成本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完全竞争的特征不包括()。

A、市场当中买卖双方人数众多

B、个人供求量占市场供求量份额极小

C、供给者有自由加入或退出的权力

D、买卖双方都不具备完备的市场信息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市场是完全对立的市场分类:()

A、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

B、部分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

C、部分竞争市场和计划经济市场

D、完全竞争市场和部分竞争市场

4.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构成与短期总成本曲线无关。(×)

7.1市场的完全竞争(上):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可以确定市场的价格:()

D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MR是以下哪一种收益的简称:()

C 边际收益

3.判断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大于市场需求。(×)

4 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

供给者的平均收益与该产品的市场价格相等。(√)

7.2市场的完全竞争(下):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供给者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C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MC是以下哪一种曲线的简称:()

D 边际成本曲线

3.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产量过小不会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供给者的生产过程中只存在一个盈亏平衡点。(×)

7.3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AC是以下哪一种曲线的简称:()

D平均成本曲线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供给者亏损最小化的必要条件:()

C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3.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企业停止生产时所亏损的成本:()

D 固定成本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利润最大化必然意味着供给者处于盈利状态。(×)

7.4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单选题】与长期均衡相比,短期均衡的特点是()。

C平均收益不等于平均成本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企业停止生产以减少损失的标志:()

A平均收益小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3.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企业停止营业点与边际收益曲线跟边际成本的交点相关。(√)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供给者最优均衡产量点是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

8.1市场的完全垄断(上):

1.单选题】根据垄断的程度,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市场垄断的分类:()

A 空间垄断

2.单选题】根据垄断主体的不同,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市场完全垄断:()

D 寡头垄断

3.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对收益和需求曲线的分析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垄断。(√)

4.判断题】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特征,自来水仅仅是自然垄断而非政府垄断。(×)

8.2市场的完全垄断(下):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属于市场完全竞争和市场完全垄断在经济曲线上的相同点:()

C平均收益等于市场价格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完全垄断市场达到长期均衡的标志是()。

D MR=SMC=LMC

3.判断题】在完全垄断市场中,无论需求价格弹性如何变动,边际收益总是大于平均收益。(×)

4.判断题】在垄断市场中,供给者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处于分离状态。(√)

8.3市场的差别定价(上):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供给者实现差别定价的前提条件:()

D 不存在文化差异

2.单选题】以下哪一组不属于实施差别定价的商品:()

B 全价的牙膏和打折的牙刷

3.判断题】供给者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取值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商品价格是差别定价的一种实施方法。(√)

4.判断题】差别定价是指根据购买者购买数量、购买对象、购买主体等各项因素的不同而制定不同价格的定价法。(√)

8.4市场的差别定价(下):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实行区别定价时不同市场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

C 相等

2.单选题】根据差别定价的设定,以下哪一种差别定价形式的分析难度最大:()

A 三级差价

3.单选题】在三级差别定价的市场上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取值越大,产品定价会呈现以下哪一种态势:()

D 越低

4.判断题】实行差别定价所得的总收益低于实行统一定价所得的总收益。(×)

8.5市场的垄断竞争(上):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垄断竞争供给者市场均衡分析的关键:()

D 主观需求曲线和比例需求曲线的区分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根据产品的销售数量分组来进行差别定价:()

B 二级差价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C 产品无差异

4.判断题】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供给者通过一级差别定价的方式获取全部消费者剩余价值。(√)

8.6市场的垄断竞争(下):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垄断竞争市场在长期中的利润趋势:()

D 递减

2.单选题】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供给者长期均衡会导致利润出现以下哪一种态势:()

C 没有超额利润

3.判断题】垄断竞争供给者的主观需求曲线和市场实际的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4.判断题】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短期均衡主要由边际成本曲线决定。(×)

9.1市场的寡头垄断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最简单的双寡头模型的假定条件:()

C 天真厂商,生产成本为0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不包括()。

D 宽松的技术控制

3.判断题】寡头垄断市场的供给者数至少为4个。(×)

4.判断题】寡头垄断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垄断和异质寡头垄断。(√)

9.2寡头垄断的经济模型(上):

1.以下哪一项属于通过古诺模型推出的寡头产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D.反应函数

2.简单古诺模型中如果有n个寡头市场需求量为a,那么达到均衡时各寡头的产量为()

C.a/(n+1)

3.反应函数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是由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所得。(√)

4.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一个供给者的总收益只取决于自身的生产产量。(×)

9.3寡头垄断的经济模型(中):

1.“串谋垄断”是以下哪一位经济学家在《垄断竞争》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垄断概念:()

D.张伯伦

2.斯坦伯格模型改变了简单双寡头垄断模型的哪一项基本假设:()

D.双寡头都是天真厂商

3.串谋垄断会使得所有串谋企业的联合利润减少。(×)

4.根据斯托克伯格模型的观点,寡头双方都采取控制态度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9.4寡头垄断的经济模型(下):

1.单选题】“断折需求曲线”是以下哪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学概念:()

C 斯威齐

2.单选题】与其他模型所采取的垄断形式不同,企业采取串谋垄断能够使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以下哪一种变化:()

B 最大化

3.判断题】串谋垄断的稳定点是寡头折断需求曲线的折点。(√)

4.判断题】在垄断市场所有经济模型中,斯坦伯格模型能够保证寡头总利润最大化。(×)

10.1四大市场的比较: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种市场的供给者对产品价格的控制力最强:()

A 完全垄断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种市场的进入难度最大:()

A 完全垄断

3.判断题】在所有社会科学学科中,目前只有经济学使用博弈论来从事研究。(×)

4.判断题】博弈论是指人们在相互的活动当中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

10.2博弈论的理论和发展:

1.单选题】以下哪一组是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C 消费者理论和生产领域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属于根据博弈行动顺序和博弈主体掌握信息程度划分的博弈论类型:()

C 信息完全静态博弈

3.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囚徒困境无法用博弈论来解释。(×)

4.判断题】纳什均衡奠定了现代博弈论的基础。(√)

10.3市场的博弈模型:

1.单选题】在常数和博弈中,以下哪一种类型的寡头企业会在博弈困境中选择相对较好的结局:()

A 风险最高者

B 风险为零者

C 风险挑战者

D 风险回避者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囚徒困境中的均衡解:()

D 甲乙都招供

3.单选题】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C 博弈通讯

4.判断题】纳什均衡在囚徒困境中属于合作博弈的均衡解。(×)

10.4博弈的纳什均衡(上):

1.单选题】在数学领域中,以下哪一项是纳什均衡在博弈函数中的名称:()

C 鞍点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确认博弈函数的纳什均衡的常用原理:()

D 极小-极大定理

3.判断题】根据纳什均衡的观点,博艺论中所有优势策略都能导致供给者利润最大化。(×)

4.判断题】囚徒困境只适用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

10.5博弈的纳什均衡(中):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可以有效破除寡头垄断市场的囚徒困境:()

A 政府政策介入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寡头垄断市场所有企业同时做广告的后果:()

C 总收益上升

3.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寡头企业在重复博弈情况下的正确决策

D 最小化最大损失

4.判断题】所有的博弈模型都有单一的纳什均衡点。(×)

10.6博弈的纳什均衡(下):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企业采用混合博弈政策的核心是()。

C 最大化最小收益

2.单选题】在以下哪一种博弈策略的指导下,企业在囚徒困境中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局:()

A 所有的单纯策略

B 所有的混合策略

C 最优的单纯策略

D 最劣的混合策略

3.判断题】纳什均衡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很少。(×)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两害相较取其轻”是一种劣势博弈政策。(√)

10.7连续博弈的模型(上):

1.单选题】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以下哪一项属于所有寡头企业采用最优混合博弈策略模型的结果:()

A 交互的解

C 模糊的解

D 确定的解

2.单选题】与单纯博弈策略相比,连续博弈模型在策略实施上有以下哪一种特征:()

D 时间次序

3.判断题】全球各地区最高摩天大楼的竞争不属于连续博弈的研究范畴。(×)

4.判断题】连续博弈模型是指寡头垄断企业依次不断选择策略。(√)

10.8连续博弈的模型(下):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可以用于分析连续博弈模型:()

C 博弈树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破釜沉舟”属于企业对博弈论中哪一种威胁的反击:()

D 可置信威胁

3.判断题】根据博弈论的观点,投资模型中所有人都选择投资是一种合作的纳什均衡。(√)

4.判断题】“破釜沉舟”首见于孙中山的军事著作《三民主义》。(×)

11.1要素与产品的市场关系(上):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因素能够确定边际产值:()

D 边际产量和产品价格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种分配形式重视效率:()

A 功能收入分配

3.判断题】平均收益产值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4.判断题】个人收入分配是根据要素在生产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11.2要素与产品的市场关系(下):

1.单选题】在要素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购买更多要素时,要素价格会产生以下哪一种变化:()

D 提升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MFC是以下哪一项的简称:()

B 边际要素成本

3.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是一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派生需求。(×)

4.判断题】均衡价格理论认为边际生产力的理论仅仅说明了要素市场上企业对要素投入的需求,而不考虑边际成本。(√)

11.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对工资的正确描述:()

D 劳动的报酬和闲暇的成本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指供求双方都有一定的垄断权力的情形:()

C 双边垄断

3.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劳动力的供给由以下哪一组共同决定:()

C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集体谈判是指资方联合起来组织工会与劳动者谈判。(×)

11.4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国际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

C .47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指收入增加反倒使劳动力供给减少的现象:()

D 收入效应

3.判断题】洛沦茨曲线中每一点的人口分布的百分比和收入分配分布的百分比是相同的。(√)

4.判断题】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基尼系数也越小。(×)

11.5社会维度下的收入不平等: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能够保证收入再分配过程不会恶化:()

C 良好的具体分配方式和政府监督激励

2.单选题】从收入不平等的维度而言,以下哪一项会影响收入分配:()

D 以上都是

3.判断题】根据经济学的观点,自由是没有代价的。(×)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收入再分配不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

11.6拉弗曲线和税制改革(上):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是拉弗曲线的主要元素:()

A 税率和税收额

2.单选题】以下哪一国家实行的税制不是单一税制:()

D 美国

3.判断题】美国的政府税收制度中宽免额的设定并不存在。(×)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税率越高政府综合得利必然越大。(×)

11.7拉弗曲线和税制改革(下):

1.单选题】根据美国的税收制度特征,国民对政府的税收用途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组因素上:()

C 透明度和合理性

2.单选题】根据中国的经济形势,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代“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

A 税收

3.判断题】一般均衡分析是指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4.判断题】降低国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的预期可以有效提升预防性储蓄。(×)

12.1刘易斯拐点和一般均衡模型

1.单选题】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种模型是刘易斯模型:()

C 劳动无限供给模型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组是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核心因素:()

B 价格和收益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对刘易斯拐点的正确描述:()

D 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制约供给的转折点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技术系数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耗费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12.2派生需求和“万能的拍卖者”: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一般均衡模式的前提是()。

C 技术系数和规模报酬都不变

2.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的方程组满足以下哪一种方程有解的条件:()

A 必要条件

3.判断题】根据机制设计理论的观点,使用不同机制的所有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果是相同的。(×)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要素所有者在所有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只有一个。(×)

12.3帕累托最优和埃奇沃思盒子(上):

1.单选题】著名经济学概念“埃奇沃思盒子”的提出者埃奇沃思是以下哪一国家的经济学家:()

C 英国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得出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B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3.判断题】艾奇沃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的产品总数量都是一定的。(√)

4.判断题】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假定固有的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12.4帕累托最优和埃奇沃思盒子(下):

1.单选题】艾奇沃斯盒状图中无差异曲线的以下哪一点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点:()

B 切点

2.单选题】艾奇沃斯盒状图中交换均衡点的个数是()。

D 无数个

3.判断题】根据埃奇沃思盒子的观点,消费者的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根据交换契约线推导而出。(√)

4.判断题】根据埃奇沃思盒子的观点,交换的一般均衡的必要条件是交换双方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

12.5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选择:

1.单选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产品转换曲线:()

D 生产可能性曲线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变成向左下方凹陷:()

D 资源的用途具有冲突性

3.判断题】政府的土地资源用途管制是一种区域规划方式。(√)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指使受益者所得

足以补偿受损者损失的一种改进。(×)

12.6新旧福利经济学(上):

1.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经济学名著《选择的自由》的作者:()

C 弗里德曼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福利经济学的三大目标:()

D 激烈的地区冲突

3.判断题】福利经济学的价格判断标准是社会福利。(√)

4.判断题】相较于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是

建立在马歇尔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等新概念上的学说。(×)

12.7新旧福利经济学(下):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目标:()

D 效率

2.单选题】旧福利经济学假定所有国民货币收入边际效用处于以下哪一种状态:()

C 相等

3.判断题】罗尔斯主义不属于社会福利函数中涉及到的公平观点。(×)

4.判断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庇古税是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产生的税收。(√)

12.8制度的组合和技术的革新: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三项基本要素:()

D 主体意识

2.单选题】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交通堵塞的解决措施:()

D 提升车辆需求

3.判断题】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人类选择行为的基础科学。(√)

4.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选择元素的约束条件是哲学和制度。(×)

篇7:《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

《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电视名人、节目特邀主持人。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以下是与大家分享的《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莫高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曾曾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那些瑰丽的色流,而竞能指挥若定;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选自《文化苦旅·莫高窟》,有改动)

【注】公元336年,一个云游四海的和尚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挖出他的第一个石窟,后来,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14.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作者为什么却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15.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尽相同的色调,请分别加以描述。(4分)

16.“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中的“喧闹”意在强调什么?请概括出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4分)

17.“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8.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前几年出现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热”的认识。(4分)

答案:

14.虽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却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与时代文化的延续.是活生生的。

15.北魏:色流浓厚,笔触豪放,金戈铁马.这个时期的中原,陶渊明悠静的享受着田园生活;隋朝:色流华丽,畅快柔美,而此时,隋炀帝正傲然畅游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唐朝:色流奔放,壮丽无比.万马奔腾,气象万千,传说中的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携着绵长的飘带.在漫天飞舞;五代:色流精细,温煦沉着,清风习习;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谨,悲凉的国土,孤单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没有红色。

16.莫高窟艺术创作的背景生动(充满活力)。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①色彩绚丽。②线条流利。③形象生动。④神态逼真。⑤场面宏伟。

17.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进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艺术的天地里,为艺术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惊叹艺术的高妙,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情境。

18.示例: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何止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作者从画像的色流中,竞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篇8:《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甚异之。

4、豁然开朗。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问所从来,具答之。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处处志之。

11、闻之,欣然规往。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翻译句子。

1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2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4、后遂无问津者。

三、选择:

25.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前行 不复出焉

D.便舍船 屋舍俨然

四、回答下列问题:

2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27、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28、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2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30、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31、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32、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33、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34、假如当时的渔人是一名导游,请你代他拟写一段桃花源的导游词?

参考答案:

1、缘:沿着。

2、落英:落花。

3、异:诧异。

4、豁然:开阔的样子。

5、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6、交通:交错相通。

7、怡然:喜悦的样子。

8、具:详尽。

9、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0、志:作标记。

11、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12、寻:不久。津:渡口。

13、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14、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15、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16、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7、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8.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0、(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1、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22、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23、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24、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25.C

2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27、诣太守,说如此。

28、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30、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的内容是① 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得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得社会和平安定。

31、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

32、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33、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34、略。

篇9: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

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

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

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

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

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

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

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

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

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

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

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

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

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

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

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

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

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

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

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

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

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

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

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

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

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

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

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

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

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

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

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

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

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篇10: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无论魏晋( ) ④处处志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2分)

【小题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答案

【小题1】①田间小路②妻子及儿女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做标记

【小题1】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小题1】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题1】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阡陌根据语境应该理解为田间小路。(2)妻子古汉语为妻子、子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3)无论古义为 更不必要说,今义为关联词语。(4)志在此活用为动词,意思为坐标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旷是开阔的意思,俨是整齐的意思,之是这的意思,属是类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桃花村中的民风特别的淳朴。具体表现在渔人到来之时,他们要求渔人到他们家去做客,杀鸡设酒宴来招待他,用文章中语句就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以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言文中的内容,关键在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如本道题,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桃花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小题1】试题分析:第1段从桃花村的景与人这两个角度来展示桃花村的,让我们感受到桃花村不仅风景美,而且人们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理解社会,关键在于懂得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根据作者描写的内容区分析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即可。本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展示的桃花村的景美、人美,让人心之神往。其实,当时的东晋是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作者之所以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是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篇11:《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句子。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选择:

1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回答下列问题

1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1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6、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17、人人都有自己的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这。

3、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

4、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案牍:案,文书,案卷。牍,公文。案牍是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6、何:什么

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8、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9、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C

1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6、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17、略。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vb试题及答案

3.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4.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5.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6.曲线运动试题及答案

7.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8.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9.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10.会计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