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joefrond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关于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乘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法则;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倒数的意义;
二.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2.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1)先判断积的符号(2)再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的乘法符号法则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个数决定,当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3.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三.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有理数乘除法;
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考点:有理数乘除法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一般是融合在其他题目中考查,有时以填空,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还可以开放性、`探索性题目出现。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5×(-4)
(2)(-4)×(-9)
(3)(-0.6)×(-5)
(4)×(-)
解:(1)5×(-4)=-(5×4)=20
(2)(-4)×(-9)=4×9=36
(3)(-0.6)×(-5)=0.6×5=3
(4)×(-)=-(×)=-
指导:(1)(4)题是异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2)(3)题是同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
例2.计算:(1)(-4)×9×(-2.5)
(2)×(-48)
解:(1)(-4)×9×(-2.5)=(-4)×(-2.5)×9=10×9=90
(2)()×(-48)
=×(-48)+×(-48)-×(-48)
=(-12)+(-16)-(-8)
=-20
指导:(1)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用乘法分配律。在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时,不要漏乘某个加数或弄错符号,要细心。
例3.-3的倒数是()
A.B.C.-3D.3[来源:]
解:A
指导:倒数概念以及有理数除法运算是中考命题热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的商即是。注意: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
例4.计算(-16)÷5×
解:(-16)÷5×=(-16)××=-
指导:这是一道乘除混合的同级运算题,没有括号,按照自左到右的顺序运算,不应先算5×。
例5.中百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
(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
(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
(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某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他将这两次所购商品一次性购买,则应付款()。
A.288元B.332元C.288元或316元D.332元或363元
解:C
指导: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当252元的实际价值是在300元以内时的实际价值应为:252÷0.9=280元,故应付款(280+80)×0.8=288(元);当252元的实际价值是在300元以上时的实际价值应为:252÷0.8=315(元),故应付款(315+80)×0.8=316(元)
【思想方法小结】
乘除法运算中同学们要善于“转化”,除法转化为乘法,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异号转化为同号。
篇2:有理数的乘除法过关训练试题和答案
有理数的乘除法过关训练试题和答案
一. 教学内容:
有理数乘除法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法则;
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倒数的意义;
二. 知识要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
2.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1)先判断积的符号(2)再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的乘法符号法则多个有理数相乘时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个数决定,当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3.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 律:a(b+c)=ab+ac
4.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三. 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有理数乘除法;
难点:运算律的 灵活运用;
考点:有理数乘除法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一般是融合 在其他题目中考查,有时以填空,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还可以开放性、`探索性题目出现。
【典型例题】
例1. 计算:(1)5(-4)
(2)(-4)(-9)
(3)(-0.6)(-5)
(4) (- )
解:(1)5(-4)=-(54)=20
(2)(-4)(-9)=49=36
(3)(-0.6)(-5)=0.65=3
(4) (- ) =-( )=-
指导:(1)(4)题是异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2)(3)题是同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
例2. 计算:(1)(-4)9(-2.5)
(2)( )(-48)
解:(1)(-4)9(-2.5)=(-4)(-2.5)9=109 =90
(2)( )(-48)
= (-48)+ (-48)- (-48)
=(-12)+(-16)-(-8)
=-20
指导:(1)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用乘法分配律。在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时,不要漏乘某个加数或弄错符号,要细心。
例3. -3的倒数是 ( )
A. B. C. -3 D. 3[来源:]
解:A
指导:倒数概念以及有理数除法运算是中考命题热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的商即是。注意:负数的倒数是负 数,0没有倒数。
例4. 计算(-16)5
解:(-16)5 =(-16) =-
指导:这是一道乘除混合的同级运算题,没有括号, 按照自左到右的顺序运算,不应先算5 。
例5. 中百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
(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
(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九折;
(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八折;某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他将这两次所购商品一次性购买,则应付款( )。
A. 288元 B. 332元 C. 288元或316元 D. 332元或363元
解:C
指导: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当252元的`实际价值是在300元以内时的实际价值应为:2520.9=280元,故应付款(280+80)0.8=288(元);当252元的实际价值是在300元以上时的实际价值应为:2520.8=315(元),故应付款(315+80)0.8=316(元)
【思想方法小结】
乘除法运算中同学们要善于转化,除法转化为乘法,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异号转化为同号。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一件标价为250元的商品,若该商品按八折销售,则该商品的实际售价是( )
A 180元 B 200元 C 240元 D 250元
2. 如果 0, 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c0 B. ab0 C. ac0 D. bc0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其本身;
B. 大于1的数的倒数小于其本身
C. 一个数的倒数不可能等于它本身
D. (m-n)(其中mn)的倒数是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与它的倒数之积是1
B. 两个数的积为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C. 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之商 是1
D. 两数之商为-1,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5. 已知abc0,ac,ac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0,b0,c0 B. a0,b0,c0
C. a0,b0,c0 D. a0,b0,c0
二. (每题6分,共60分)
6. 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
(1)( )( )
(2)0(-)
(3) (- )
(4)( ) (-0.25)
(5)(-1)(-100)(-0.01)(-10)
(6)(-14)( - )
(7)3(-4)+(-30)( - )
(8)( ) (-0.5)
﹡(9)(-56)(-32)-(-44)32
﹡(10)15 -16 -20
三. (20分)
﹡7. 已知︱x︱=3,︱y︱=4,xy0。求︱3x-5y︱的值。
【试题答案】
一. 1. B 2 A 3 C 4 C 5 B
二. 6. (1)1
(2)0
(3)-6
(4)
(5)10
(6)原式=(-14) +14 =-2+5=3
(7)原式=-12+(-30) -(-30) =13
(8)2
(9)原式=(-32)[(-56)+(-44)]=3200
(10)原式= (15-16-20)= 14
三.
7. 解:因为︱x︱=3,︱y︱=4,所以x=3,y= 4,
因为xy0 所以当x=3时,y=4;当x=-3时,y=-4
所以当x=3,y=4时,︱3x-5y︱=︱33-54︱=11
所以当x=-3,y=-4时,︱3x-5y︱=︱3(-3)-5(-4)︱=11
篇3:有理数的乘乘除法练习试题
1、计算:(1)(2)
(3)(4)1.6×
2、若ab>0,a+b<0,则a、b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一正一负D.不能确定
3、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的.积是9,那么这四个整数的和等于()
A.27B.9C.0D.以上答案都不对
4、计算:(1)
(2)
5、计算:(1)
(2)
6、计算:(1)(2)
7、计算:
8、计算:(1)
(2)
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1和0B.C.-4和4D.-0.25和-4
10、计算: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一个非零数与其倒数之积为1
12、计算:
13、计算:
14、计算:
15、计算:
16、计算(1)(2)
(3)(4)
篇4:《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在了解乘法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②会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③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4天后,甲、乙水库各自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的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的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4=12㎝
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3)4=-12㎝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法则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
设蜗牛现在的位置为点O,若它一直都是沿直线爬行,而且每分钟爬行2cm,问:
(1)向右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2)向左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3)向右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4)向左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回答) 要确定蜗牛的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向。
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的时间前为负,现在的时间后为正。
(1) 情形一: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2)情形二: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3)情形三: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4)情形四: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仔细观察上面得到的四个式子:
(1)(+2)(+3)=+6
(2)(-2)3=-6
(3)(+2)(-3)=-6
(4)(-2)(-3)=+6
根据你对乘法的思考,你得到什么规律?
(三)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b.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四)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五)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例1计算:(1) (-5) (2) (-7) (3) (-3) (4)(-3) (-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 见课本P30页
(六)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计算(口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课题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如何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当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为零。
五.作业布置
课本P30页练习1,2,3.
1.4.2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请同学们先合作做个游戏: 用9张扑克牌(可以替代的纸片也行)全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看看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
结果怎么样,你能明白其中的数学道理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 (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偶数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 时,积是负数.
2、利用所得到的规律,看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三)、新知应用
1、例题3,(30页)例3,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例:7.8(-8.1)O (-19.6)
师生小结: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2、练习
计算
1)、58(7)(0.25) 2)、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五.作业布置
一、选择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 (-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C.(-5)(-2)(-4)=-40 D.(-3)(-2)(-4)=-24
二、计算 1、(-7.6) 2、.
1.4.3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下面两组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 8(-7)
[(-2)(-6)]5 (-2)[(-6)5]
2)(- )(- ) (- )(- )
[ (- )](-4) [(- )(-4)]
3)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b+c)=ab+bc
三、新知应用
1、例题
用两种方法计算 ( + - )12
2、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1)(-7)(- ) 2) 9 15.
四、课堂小结
怎么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b+c)=ab+bc
五.作业布置
1、(-85)(-25) 2、(- )15(-1 );
3、( ) 4、(7).
5、-9(-11)+12(-9) 6、
1.4.4 有理数的除法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师生活动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
问小明家离学校有 1000 米,列出的算式为 50 20=1000 .
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20 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 1000 =20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互为逆运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完成
比较大小:8(-4) 8(一 );
(-15)3 (-15)
(一1 )(一2) (-1 )(一 )
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相 加减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2,运用法则计算:
(1)(-15)(-3); (2)(-12)(一 ); (3)(-8)(一 )
3,师生共同完成P34例5.
(三)1、练习:P35
2、P35例6、例7、
3、练习: P36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相 加减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五.作业布置
1、计算
(1)(+48)(+6); (2) ;
(3)4(-2); (4)0(-1000).
2、计算.
(1)(-1155)[(-11)(+3)(-5)]; (2)375
1、P39第1、2、3、4题
1.4.5有理数的除法
(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 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乘除 法,再算 加减 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 2)11+(22)3(11)
3)(0.1) (100)
四.课堂小结: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2、计算器的使用。
五、作业 1、P39第7题(4、5、7、8)、第8题
篇5:有理数的乘除法的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的说课稿
题目:有理数的乘除法所用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本次说课我共分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分析和几点思考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 “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小组合作、效果反馈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加实际问题的直观性,我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关于学法:本节课里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学习方法,我想这样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共6课时,重点是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教学,下面我重点说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整体的教学程序包括: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归纳结论;知识运用、加深理解;变式练习、形成能力;回顾与反思、纳入知识系统;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部分。设计七部分。
篇6:《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归纳、猜测等能力;
2.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3.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降5元,售出60件,问与降价前比,销售额减少了多少?
(2) 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5元,售出60件,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
(3)商店降价销售某种产品,若每件提价a元,售出60件,问与提价前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
〖探索2
(1)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下降6℃,登高3km后,气温下降多少?
(2)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上升多少?
(3)登山队攀登一座高峰,每登高1km,气温上升-6℃,登高-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探索3
(1)2(2)-2(3)2(-3)=___;(4)(-2)(-3)=____;
(5)30=_____;(6)-30=_____.
〖法则归纳
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异号得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
〖旧课复习
1.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的倒数呢?
2.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2的相反数是多少? 呢?
〖探索4
在有理数范围内,我们仍然规定: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2的倒数是多少?-7.29的倒数呢? - 的倒数呢?
〖练习
P38.练习
〖作业 P45习题1,2,3.
【补充练习】
1. -1的倒数是1还是-1?为什么?
2. 的倒数是______;0的倒数________.
3. 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若a+b=0,则a、b互为_____数,若ab=1,则 a、b互为_____数.
4.计算:(1)(-6)4=______=____;
(2) - =_________=_____.
5.在数-5,1,-3,5,-2中任取3个相乘,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大? 哪3个数相乘的积最小?
1.4.1 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
1.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下列各式的积为什么是负的?
(1)-2345
(2)2(-3)4(-5)6789(-10).
2.下列各式的积为什么是正的?
(1)(-2)(-3)456
(2)-2345(-6)78(-9)(-10).
〖观察1
P38. 观察
〖思考归纳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见P38.思考)
与两个有理数相乘一样,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例题学习
P39.例3
〖观察2
P39. 观察
〖练习
P39.练习
〖作业
P46.7.(1),(2)(3),8,9,10,11.
〖补充练习
1.(1)若a = 3,a与2a哪个大?若 a= 0 呢? 又若 a=-3呢?
(2)a与2a哪个大?
(3)判断:9a一定大于2a;
(4)判断:9a一定不小于2a.
(5)判断:9a有可能小于2a.
2.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这句话错在哪里?
3.若ab,则acbc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4.若mn=0,那么一定有( )
(A)m=n=0.(B)m=0,n0.(C)m0,n=0.(D)m、n中至少有一个为0.
5.利用乘法法则完成下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 2 1 0 -1 -2 -3
3 9 6 3 0 -3
2 6 2 2
1 3 2 1
-1
-2
-3
6.(1)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可记为-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
(2)经过调查发现,若甲商店某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记为a,则乙商店这种彩电降价的百分率可记为1.2a,你认为哪家商店该彩电的降价的百分率大?为什么?
1.4.1 有理数的乘法(3)
【教学目标】
1.熟练有理数乘法法则;
2.探索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你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吗?在有理数范围内,它们仍然成立吗?
〖阅读理解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见P40)
〖探索2
下列计算若按顺序依次相乘怎样算? 用运算律为什么能简化运算?
(1)25 (2) - .
〖探索3
运用运算律真的能节省时间吗?分两个大组,比一比:
计算 (-198)( ).
〖练习1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1)1999125 (2) -1097 ( ).
〖探索4
1.每千克大米1.60元,第一天购进3590千克,第二天又购进6410千克,两天一共要付多少钱?你知道这道题有哪两种算法吗?哪一种简便?
2.如右图,你会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吗?
〖阅读理解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见P41)
〖例题学习
P41.例5
〖作业
P41.练习
〖补充作业
1.计算(注意运用分配律简化运算):
(1)-6(100- ); (2) (-12).
3.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为什么?
(1) 2(-3)(-4)56789(-10);
(2)2(-3)4(-5)(-6)789(-10);
(3) 2(-3)4(-5)(-6)0789(-10);
4.下列各式的积(幂)是正的还是负的?为什么?
(1)(-3)(-3)(-3)(-3)
(2) ;
*(3) .
5.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1)-98 (-0.6); (2)-1999 (- ) ( )
【补充练习】
1.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现在地面气温是37℃,则在10000米的高空的气温是多少?
2.运用分配律化简下列的式子:
(1)例3x+9x+x (2)13x-20x+5x;
=(3+9+1)x
=13x;
(3)12-9 (4)-z-7z-8z.
3.如右图,用两种方法表示长方形ABCD的面积.
4.〖议一议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b),小明认为它的面积可以记为 ;小芳发现它的面积还可以记为 ;小勇进一步得出结论:无论a、b为何值,式子 = 总是成立的.你认为他们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篇7:小学三年级乘除法试题
一、列竖式计算
78×52=
84×36=
49×28=
63×56=
62×45=
57×26=
47×25=
98×88=
618÷3=
1482÷5=
650÷5=
324÷8=
859÷8=
572÷7=
526÷8=
756÷7=
804÷5=
53×18=
43×39=
65×94=
二、脱式计算
(4870-3675)+7200÷9=
(576-243)÷3=
(250-150)÷(30÷6)=
405÷5+25=
789-21×15=
18×30÷6=
40×14-500=
29+805÷5=
687+999÷3=
288÷3÷4=
三、解决问题
1.列式计算
(1)除数是32,商是7,余数是25,被除数是多少?
列式:
答:被除数是。
(2)被除数是359,商是8,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列式:
答:除数是,余数是。
2.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
列式:
答:养鸭只。
3.小刚家种了5棵苹果树,今年一共收苹果215千克。有4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收苹果45千克,另一棵收苹果多少千克?
列式:
答:另一棵收苹果千克。
4.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列式:
答:汽车每小时行千米。
篇8:小学三年级乘除法试题
1、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3、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家具厂上个月生产单人木床1500张,双人木床1850张,铁床2500张,铁床比木床少生产多少张?
5、手帕厂原计划八月份生产手帕3280打。采用新的生产流水线后,生产的'手帕运走了2960打,还剩875打。比原来计划增产多少打?
6、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46千克,第二小队割草54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39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
7、第一养鸡场养鸡2670只,第二养鸡场比第一养鸡场少养980只,两个养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
8、食堂九月份烧煤300千克,十月分比九月份节约用煤40千克。两个月共烧煤多少千克?
9、童装厂九月份计划生产童装2060套,结果上半月生产1208套,下半月生产1395套,超过计划多少套?
10、洗衣机厂九月份上半月生产洗衣机845台,下半月生产968台,八月分生产1560台。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生产多少台?两个月共生产多少台?
11. 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 卖出18筐后, 又运进40筐, 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12. 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13. 校园里有8排松树, 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 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14.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15.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学校买来了30盒白色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16.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17.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18.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19. 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然后再解答.
(1) 食堂里有15袋大米,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 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0、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21、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
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
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
22、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23、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24、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25、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26、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
27、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8、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29、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30、点心店有7笼包子,每笼6个,小胖买了4笼(1)小胖一共买了几个包子?
篇9:有理数的减法过关训练试题
随堂检测
1、有理数的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这个数的__________.
2、计算:
(1)(-)﹣(+)(2)(+3.7)-(+6.8)
(3)(-16)﹣(-10)(4)3.36-4.16
(5)(-5)-(-6)(6)0-(-3.6)
3、列式计算:
(1)比-8小17的数是什么?
(2)一个加数是-0.01,和是-25,则另一个加数是什么?
4、分别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1与-6的数的点.(2)表示-2.5与-7.5的数的点.
(3)表示数a的点与数b的点.(4)表示数a的.点与数-a的点.
典例分析
若两数之差为正数,下面各结论:
(1)被减数一定是正数.
(2)减数的绝对值一定小于被减数的绝对值.
(3)被减数为正数或减数为负数.
(4)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
其中正确的是
A.(1)B.(4)C.(1)(2)(3)(4)D.(2)(4)
解:通过举出反例对各种叙述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1)如:(-2)-(-3)=-2+3=1故(1)错误
(2)如:(+3)-(-8)=3+8=11故(2)错误
(3)如:(-1)-(-5)=-1+5=4故(3)错误
(4)正确
故选B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
C.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D.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2.填空题;
(1)(-5)-(-2)=________(-3)-(3)=______.
(2)比-3小2的数是___________.
(3)一个正数与其绝对值的差是__________.
(4)甲乙两数的和为-16,乙数为9,则甲数为____________.
(5)若x=12,y=-13,z=-15,则x-∣y∣-∣z∣=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
(1)差是-0.69,被减数是-0.31,问减数是多少?
(2)3减去-与(-)的和是多少?
4、矿井井下A、B、C三处分别为A(-250m),B(-149m),C(-75.5m),请问哪处最高?哪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多少?
5、北方网消息: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扶优治劣引导消费,“3.15”前夕,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对本市市场上食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一商店某水果10个罐头的质量,超出记为“+”,不足记为“-”,情况记录如下:-3克、+2克、-1克、-5克、-2克、+3克、-2克、+3克、+1克、-1克
(1)总的情况是超出还是不足?
(2)求平均差(计算方法为总量除以数量)
(3)根据减法意义求最多的与最少的罐头重量的差值。
●体验中考
1、(,日照)某市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0C,最低气温为-80C,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100CB.-60CC.60CD.100C
2、(2009,荆州)定义a*b=a2-b,则(1*2)*3=______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加上,相反数
2、(1)(-)﹣(+)=(-)+(-)=-
(2)(+3.7)-(+6.8)=(+3.7)+(-6.8)=-3.1
(3)(-16)﹣(-10)=(-16)+(+10)=-5
(4)3.36-4.16=-0.8
(5)(-5)-(-6)=1
(6)0-(-3.6)=3.6
3、(1)-8-17=-8+(-17)=-25
(2)-25-(-0.01)=)-25+(+0.01)=-24.99
4、(1)
(2)
(3)
(4)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C.A如:(-2)-(-3)=-2+3=1故A错误
B如:(+3)-(-8)=3+8=11;(+3)+(-8)=-5故B错误
D如:(-1)-5=-6故D错误
2、(1)-3,(2)-5(3)0(4)-25(5)x-∣y∣-∣z∣=12-13-15=-16
3、(1)-0.31-(-0.69)=0.38(2)3-[-+(-)]=
4、解:-75.5-(-250)=-75.5+250=174.5
答:C处最高,A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74.5米.
5、(1)(-3)+(+2)+(-1)+(-5)+(-2)+(+3)+(-2)+(+3)+(+1)+(-1)=-5,即总量不足5克
(2)每罐平均不足
(3)最多+3克,最少的-5克,故+3-(-5)=8克,即最多与最少相差8克
●体验中考
1、D
2、-2
篇10: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
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
一、是非题
1.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此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 )
2.某同学踢毽子,毽子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此同学对毽子做了功。( )
3.一个书包沿楼梯滚下,因为滚动方向是斜向下的,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
4.一个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此时重力没有做功。 ( )
5.一个小孩用力推 箱子,箱子未推动,但由于小孩用了很大的力,所以小孩对箱子做了功。( )
6.10只鸡 蛋被举高1米,做的功约为5焦。 ( )
7.甲推车的力比乙推车的力大,所以甲做的功比乙多。 ( )
8.功的大小是 由力的大 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决定的。( )
二、填充题
1.人拉着重150牛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米,人的水平拉力是90牛,那么,木块在前进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 _牛,人对木块所做的 功是____焦。
2.一位重700牛的乘客,背着重60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20 0米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功为____焦,汽车底板 的支持力对乘客所做的功为____焦。
三、选择题
1.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 为 [ ]
A.3000焦 B.90焦
C.3090焦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 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所受的水平拉力是 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那么在同一时间内,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之比为 [ ]
A.24∶1 B.12∶1
C.6∶1 D.2∶1
四、计算题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木块,木块的质量是2千克,现用F=12牛的水平力拉着物体前进0.5米,问:(1)该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各是多大?画出力的示意图(2)每个力做的功各是多少?
功练习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7 . 8.
二、1.90,1800 2.0,0
三、1.D 2.C
四、(1)重力,支持力,拉 力,G=19.6牛,N=19.6牛,F=12牛 (2)WG=0,WN=0,WF=6焦
篇11:现代汉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2、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3、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__________充当的。
4、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
5、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6、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p]是,[ts]是,[g]是,[m]是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p]-[b]是____________, [ts]-[ts‘]是____________,[f]-[v]是____________,[t‘]-[k‘]是____________。
8、音位变体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9、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____________,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____________。
10、语的音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又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1、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
12、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ü,国际音标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二、判断正误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时音重不同。( )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
11.音素[a]和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
17.一个具体的音位,总是以变体的形式出现的。( )
18.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位就是非音质音位,其余的是音质音位。( )
19.元音音色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音位[u]和[o]就是舌位高低不同。( )
20.音素[p]和[p’]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就构成了对立。( )
三、问答题
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鼻腔和口腔
3、元音、辅音、辅音
4、O,a,,y
5、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6、[b] 双唇、塞、浊、不送气
[p] 双唇、塞、清、不送气
[ts] 舌尖前、塞擦、清、不送气
[g] 舌后、塞、塞、不送气
[m] 双唇、鼻音、浊
7、送气与不送气 清浊 送气与不送气 清浊 舌尖中音和舌面后音(发音部位)
8、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9、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
10、声母、韵母、声调
韵头、韵腹、韵尾
11、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12、P‘ t x y
二、判断正误
1.×2.×3.×4.√5.√6.√7.×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问答题
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形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音素和音位的联系是,音位的划分必须以音素为基础,离开了具体的音素,就谈不上音位的归纳了。任何一个音位,都要通过具体的音素形式体现出来。音位是对音素的概括,音素是音位的具体体现,是音位存在的具体形式。
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案】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一个音节,声韵母不变,如果声调发生变化,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例如shu,标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书”、“薯”、“树”等不同的意义。
【有理数的乘除法训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有理数测试及答案
10.乘除法关系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