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2024-09-17 08:03: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卡特的表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篇1: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一般演算和简算的对比,让学生悟出简算的方法.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板书课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用投影仪打出)

20×3= 12×4= 200×3= 120×4= ×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被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说一说200×3,340×2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怎样计算简便?(200×3,200是2个100,2个100乘以3是6个100,是600)(340×2,340是3个100,4个10,3个100乘以2是6个100,是600,4个10乘以2是8个10是80,600加上80是680)

师问:还可以怎样想?(200×3,先用2乘以3得6,再在后面添2个0得600)(340×2,先用34乘以2得68,再在后面添1个0得680)

以上两种算法,用哪种算法比较简便?(用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3.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2000×4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  25×3=

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350×3.

(1)用竖式计算.(一人板书)

提问:350是多少个10?(35个10)

3个35个10是多少?(105个10,也就是1050)

(2)观察复习中的  和例题  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有)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简便算法:

(3)把  和  这两种算法竖式相比较.指出: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4)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2500×3=7500

(集体订正)提问:2500×3为什么得7500?(因为2500是1个2000和1个500组成,3个2000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其他人做在书上.做完之后,集体订正.

设疑:460×5=2300,为什么被乘数有1个0,而积有2个0呢?(因为积十位上的0是乘数与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的积的0,算上被乘数末尾的0,所以460×5=2300积的末尾有 2个0)

同桌二人互相说一说为什么1500×4=6000,积的末尾有3个0?

2.不用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投影打出)

已知 18×4=72 已知 12×8=96

180×4=______   120×8=______

1800×4=______   1200×8=______

已知 105×3=315 已知 14×5=70

1050×3=______   140×5=______

10500×3=______   1400×5=______

3.列式并计算:

18,180,1800的4倍各是多少?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过来.(用投影打出)

5.独立完成.

1,3,5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750×4.

2,4,6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2700×3.

做完之后,同桌二人互相批改.

6.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7.综合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同学奖红五星,有问题的同学给予指导帮助)

1900×3 4060×5 2700×4 5206×7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简便?(引导学生说一说课上总结出的简便算法)

在用简便算法计算的过程中,要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以后再添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复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口算,初步总结出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为教学例1做了准备.

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按一般方法计算,再引导学生学习简便的算法.算完后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说明两种算法竖式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从而找出了简便的算法.

复习反馈部分,设计了笔算、直接写得数、列式计算、改错、综合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中的四道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类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篇2: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

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习.

4×50  8×30  12×20  78×10

2×40  50×7  21×30  400×6

32×30  600×5  13×40  120×30

31×20  700×4  11×80  12×50

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

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

(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

(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

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

(二)学习新课

板书:例5  360×24=  例6  265×30=

这两道题怎样做?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习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例5:

例6: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

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

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

(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

(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

(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反馈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

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

小结  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

出示例7:计算450×20.

(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习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

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

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

3.竖式计算.

240×22= 280×20=

190×50= 690×13=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

作业:看书第14,15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篇3: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便算法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难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然后很快说出下面两题的积。

32×2=  14×3=  120×4=

32×20= 140×3= 120×40=

32×200= 140×30= 120×400=

2.板演。

下面各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40  2800×40  280×34

指定三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演算。

订正时提问:

(1)写竖式时,被乘数和乘数怎样对位?

(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的末位对齐。)

(2)计算时,用被乘数与乘数哪几位上的数相乘?

(用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以后,怎样落“0”?第(1)题为什么落一个“0”?

(28×4=112,28×40与 28×4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所以在112后面添写一个0。)

第(2)题与第(1)题比较,为什么多落两个“0”?

(28×40=1120,2800×40与 28×40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因此,在1120后面再添写两个0)

第(3)题在什么时候才落“0”?

(乘数两位数与被乘数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再把被乘数的0落下来。也就是先得出28×34=952,280×34与 28×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 10倍,因此在952后面添写1个0。)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会计算乘数是两位数及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我在复习题(3)乘数后面添一个0,就成了乘数是三位数。那么,乘数是三位数时,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呢?(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7。

想一想:下面两道题用竖式怎样计算简便?

280×340  2800×340

让全体同学在本上试算,教师巡视,看到不同的竖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着重讨论下面两个竖式:

讨论:

(1)写竖式时,被乘数与乘数是怎样对位的?这样对位的目的是什么?

(先把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目的便于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28×34等于多少?(28×34=952)

280×34等于多少?(280×34=9520)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0”用黄粉笔描一下。

(3)280×340等于多少?根据什么再补一个0?

(280×340=95200,与280×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在9520后面添写一个 0。)

这时教师把乘数末尾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把9520后面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

(4)2800×34等于多少?(2800×34=95200)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两个“0”用黄粉笔描一下,把积952后面的两个“0”也用黄粉笔描一下。

(5)2800×340等于多少?积根据什么再补一个0?

(2800×340=95,与 2800×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所以在95200后面再添写一个0。)

教师在乘数后面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在积95 200后面的“0”也用红粉笔描一下。

3.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遇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乘?然后怎么办?

教师明确: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反馈

1.先想一想,每道题的竖式怎样写能使计算简便,再算出来。

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填写,指定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看重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计算,然后怎么办。

2.检查下面两题的计算有没有错误。

指定一名学生说出错在哪里,错误原因,然后全体学生在本上计算出正确结果。

4.课后练习:

练习十四、第7,8,9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已经学过,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因此,新课前先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数与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复习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出示例7,乘数是三位数且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例7的教学是采用让学生试算的方式,着重提出三个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竖式怎样对位,先怎样乘,然后怎样把0落下来,并联系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组织练习时也围绕这一重点,着重练习乘数书写位置和最后积应补几个零。这样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练习,可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例7

篇4: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今天这个新知识的特点是“被乘数中间有 0”.(板书课题:被乘数中间有 0的乘法)

2.投影盘子图:

问:图中有几盘苹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谁来解答?

用加法计算:5+5+5=15.

用乘法计算:5×3=15.

问:5×3=1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5×3=15,表示3个5相加的和是15)

3.投影出盘子图:

提问:图中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3

1×3=3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表示 3个1相加的和是 3)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0乘以任何数都得0)

(1)投影出示盘子图:

问:这里的三个盘子,每个盘子一个苹果也没有,要求这3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谁来列加法算式:0+0+0=0.

谁来列乘法算式:0×3=0.

问:0乘以3为什么等于0呢?分小组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因为3个0相加结果是0)

(2)口算下列各题.(打在投影片上)

0×9 0×7 0×2 0×5

老师指其中一题(0×5)提问:为什么0乘以5等于0呢?(0×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提问: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多少?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0乘以几的计算结果?(0乘以几就表示有几个0相加,乘得的结果是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教学例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教师板演:

0×3=0  0×9=□  0×0=□

3×0=□  9×0=□

老师提出要求:请根据第一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后面几个算式的计算结果.

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答案.

0×3=0 0×9=0 0×0=0

3×0=0 9×0=0

提问: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排的计算结果?(0乘以任何数都得0)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排的计算结果?(任何数乘以 0都得 0)

问:怎样把这两句话简练地概括成一句话呢?

启发学生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板书)

(2)用投影打出一组口算题:

0×2 5×0 0×7 0+8

2×0 5+0 7×0 0×8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把答案直接写在书上.

订正之后,对全部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一些在口算中看错符号的同学指出不足,并让他们及时改正.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运算符号,因为运算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做题之前必须先看清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

3.教学例3:(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试做.(集体订正)

问:这题在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这题在计算中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以及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说:在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没有0的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被乘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

教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应该怎样计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计算结果)

教师边指黑板上的计算题边问: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几?(6乘被乘数十位上的0得0)

问:6乘被乘数的十位上的0得0,为什么不在积的十位上写0,而写“3”呢?(因为个位上进上来3,所以必须加上进上来的3,因此,要在积的十位上写3)

问: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为什么能在积的百位上写0?(因为6乘被乘数百位上的0得0,十位上没有进上来的数,所以,要在积的百位上写0)

教师强调指出:被乘数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看卡片直接说结果)

0×2= 0×0= 0×9= 2×0=

0+8= 9×0= 6+0= 6×0=

2.笔算练习:

3.改错练习:(板书)

先讨论错在哪里,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改错,全班同学注视黑板,进行判断.

4.填空练习:

5.判断○里填什么运算符号.(投影片)

0○3=3 0○3=0 4○0=0

4○0=4 1○0=0 1○0=1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没有,谁来说一说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计算?(按照一位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不管被乘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如果有进位,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复习准备部分,采用了彩色投影片: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和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复习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理解了0×3为什么等于0的算理.

巩固练习中的改错题,基本上包括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同学们通过判断、讨论、改错,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填运算符号的练习,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独立试做,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板书设计

篇5: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能进行简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简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 360×4 2600×3

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师:我们在第五册学过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同时进行口算练习.

2.口算:

9×50 13×30 23×20 23×30 24×3

8×6019×40 42×10 130×5 17×4

2×5011×60 22×40 120×8 360×2

订正时,学生讲述简算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如:360×2看做36乘以2,得72,在后面加一个0就是72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360×24

(1)板书算式.观察:例5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

相同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板书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激发欲望,尝试练习.

我们已学会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中呢?大家试试看.

教师巡视,并出示不同竖式.(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3)师:这几种竖式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哪种方法更简便?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第三种方法更好.因为先去乘0前面的数,将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就简便了.教师板书规范竖式.

2.教学例6:265×30

(1)观察:与例5比较,有什么不同?

(例5是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而例6是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

(2)类推练习

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而这道题是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看谁能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时,如果发现以下写法:  可写在小投影片上,让同学讨论.并取得共识: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时,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一个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3)反馈练习:

350×24 73×60 186×50

3.教学例 7:450×20

(1)观察思考:例7与例5、例6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2)这样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同学们阅读例7并完成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反馈练习:

230×40 150×60

三、课堂总结.

师生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①写竖式时,先把什么数对齐?

②把哪些数相乘?

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计算简便吗?计算不简便的,怎样算才简便?

2.根据 24×22=528,69×13=897,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吗?

22×24= 13×69=

240×22= 6900×13=

24×220= 690×13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1.240×22 38×80 280×20 305×30

2.(1)28的50倍是多少?

(2)65个120是多少?

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篇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复习题.

20×3=    200×3=    ×3=

12×4=    120×4=    340×2=

2. 提问: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第二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末尾有0的乘法(例11)”(师:天太热了,王老师实在受不了了,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

2.提问:怎样判断王老师的钱是否够用?

3.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要想知道王老师带的钱是否够用,必须要先算出买3台录音机共用多少元钱.)

5.怎样计算:由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6.学生汇报:全班交流,质疑.(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做法.)

7.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方法一是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的;方法二是根据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得来的.)

8.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因为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所以更喜欢第二种方法.)

9.板书:2500×3 师问:怎样算简便?

10.找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11.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笔算时应该注意:1. 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的末尾的0的前一位的下面;2.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不能漏掉.)

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1.演示动画“末尾有零的乘法”

2.出示课件“末尾有零的乘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教材第二十二页第7题,请学生将答案直接写在教材.

4.你会计算2072×4和8×420吗?

板书设计

末尾有0的乘法

20×3=    200×3=    2000×3=              2500×3=

12×4=    120×4=    340×2=

篇7: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3、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2、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课前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用投影仪打出)

20×3= 12×4= 200×3= 120×4= ×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被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就是____

(教师随机板书课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3.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4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6×3=            72×6=

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养殖专业户李大爷家养鸭260只,养鸡的数量是鸭的3倍。李大叔养鸡多少只?

1、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列式并说明理由。

师相机板书:260×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200×3=600(只)60×3=180(只)600+180=78(只)

2、把260看作26个十,26个十乘3得78个十,也就是780。

3、用末尾填0法:先计算26×3=78,然后再78的末尾填写一个0。

4、用竖式计算,对于这种方法教是要重点指导,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简单的数式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复习中的26×3和例题260×3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简便算法:2 6 0

×   3

7 8 0

把两种竖式算法相比较.指出: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2500×3=7500 (集体订正)提问:2500×3为什么得7500?(因为2500是1个和1个500组成,3个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反馈

1、对口练习。要求:同桌一人说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另一人说得数。

2、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3、4两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关键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篇8: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一般演算和简算的对比,让学生悟出简算的方法。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二)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篇9: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负上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使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重点: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关键:使学生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316×40×56782×0

200×7400×5101×9300×6

500×82500×46100×21300×3

21、笔算。(竖式简算)

360×42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新授。

1、引言。复习题中已会算被乘数有0的乘法,如果乘数末尾有0或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就是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360×24

(1)用一般方法笔算。

(2)用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简便算法推理:

←-注意:这里不必写“0”

(3)通过两种竖式算法的对比使学生掌握简便算法。

3、教学例6。265×30学生默读题目后提问:

(1)这道题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观察一下乘数有什么特点?(乘数末尾是0)

(2)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这道题可否用简便方法计算?

(3)全班学生试算。

估计有如下4种:

①②③④

(4)分析提问。

①以上哪一种方法计算简便?为什么?

②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页例5是怎样计算的,并与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哪种算法较简便?还要求学生注意竖式书写格式。

(5)指名讲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写竖式时就先注意把0前面的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对齐再相乘,乘完以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0。)

小结:265×30(例6)可以看作是265×3×10,只要在265×3的得数后面添写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第④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而且比较简便。

4、练习:第14页的350×24、73×60、186×50

重点检查:

(1)能不能正确书写竖式?

(2)有否遗漏“0”?

5、教学例7。计算450×20

(1)读题,审题。例7与例5、例6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部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①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为了使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把被乘数、乘数末尾的0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

②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小结法则。

①在计算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②计算时不必在“0”前面划虚线。

指导学生看书例5-例7,并熟读法则。

2、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5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四的第1-5题。

篇10: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2.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用投影仪打出)

20×3=

12×4=

200×3=

120×4=

×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被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说一说200×3,340×2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怎样计算简便?(200×3,200是2个100,2个100乘以3是6个100,是600)(340×2,340是3个100,4个10,3个100乘以2是6个100,是600,4个10乘以2是8个10是80,600加上80是680)

师问:还可以怎样想?(200×3,先用2乘以3得6,再在后面添2个0得600)(340×2,先用34乘以2得68,再在后面添1个0得680)

以上两种算法,用哪种算法比较简便?(用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3.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2000×4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 25×3=

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350×3.

(1)用竖式计算。(一人板书)

提问:350是多少个10?(35个10)

3个35个10是多少?(105个10,也就是1050)

(2)观察复习中的 和例题 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 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有)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简便算法:

(3)把 和 这两种算法竖式相比较。指出: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4)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2500×3=7500

(集体订正)提问:2500×3为什么得7500?(因为2500是1个2000和1个500组成,3个2000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反馈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其他人做在书上。做完之后,集体订正。

设疑:460×5=2300,为什么被乘数有1个0,而积有2个0呢?(因为积十位上的0是乘数与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的积的0,算上被乘数末尾的0,所以460×5=2300积的末尾有 2个0)

同桌二人互相说一说为什么1500×4=6000,积的末尾有3个0?

2.不用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投影打出)

已知

18×4=72

已知

12×8=96

180×4=______

120×8=______

1800×4=______

1200×8=______

已知

105×3=315

已知

14×5=70

1050×3=______

140×5=______

10500×3=______

1400×5=______

3.列式并计算:

18,180,1800的4倍各是多少?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过来。(用投影打出)

5.独立完成。

1,3,5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750×4.

2,4,6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2700×3.

做完之后,同桌二人互相批改。

6.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7.综合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做对的同学奖红五星,有问题的同学给予指导帮助)

1900×3

4060×5

2700×4

5206×7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识?(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简便?(引导学生说一说课上总结出的简便算法)

在用简便算法计算的过程中,要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以后再添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复习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口算,初步总结出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为教学例1做了准备。

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按一般方法计算,再引导学生学习简便的算法。算完后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说明两种算法竖式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从而找出了简便的算法。

复习反馈部分,设计了笔算、直接写得数、列式计算、改错、综合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中的四道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类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篇11:《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

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习.

450 830 1220 7810

240 507 2130 4006

3230 6005 1340 12030

3120 7004 1180 1250

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

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

(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

(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

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

(二)学习新课

板书:例5 36024= 例6 26530=

这两道题怎样做?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习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例5:

例6: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

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

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

(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

(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

(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反馈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

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

小结 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

出示例7:计算45020.

(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习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

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

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

3.竖式计算.

24022= 28020=

19050= 69013=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

作业:看书第14,15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篇12:《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篇13: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教案

教学内容:

第16页的例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巩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口算比赛:

5×30= 100×10= 8×60= 5×70=

300×6= 40×20= 18×20= 30×50=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出示例8,学生独立口算。

2.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这些题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以第一题为例)

(1)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末尾再添写两个0,得4000。

(2)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这样在4的后面就有1个0,再添上80和50后面的2个0,就可以知道4的后面有3个0,得4000。

3.教师再出示更大数目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7000×30= 360×50= 800×300=

300×400= 600×400= 2400×400=

4.让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并通过讨论找到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5.教师总结用整十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16页“做一做”

2.练习四6---11题

板书: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2.《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设计

3.数学教案-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

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优秀教学反思

7.《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8.乘法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9.《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

10.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下载word文档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