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嘟嘟是个小卷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一、导入课文
你会唱《卖报歌》吗?(唱唱《卖报歌》。)你对《卖报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读通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生自学课文
1.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要求做到边读、边画、边想。
2. 分组自学讨论: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讨论:聂耳为什么要为小毛头写曲子?
3.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正音。
(2)汇报交流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小毛头的聪明、可爱;聂耳的富有同情心、虚心等)。
四、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复述)
五、课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参考资料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字子义,又作紫艺。笔名曾用过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1932年,去北平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1933年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多,却为八部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15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
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安娥:词作家,田汉的夫人。
☆《卖报歌》歌词: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卖报,
一边走,一边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2: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学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
福安学校:王礼琼
一、课前活跃
二、导入(3分钟)
1、课件出示《卖报歌》及歌词、背景图片。
2、听了这首歌,这想知道什么?
学生:(谁写的?为什么写?是什么时候写的?……)
3、你们想知道的这些啊!很容易解决的,让我们一起到32课《卖报小姑娘的歌》里去看看吧!)
--板书《卖报小姑娘的歌》
三、初读
4、那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大声去读读这篇课文,了解了解我们想知道的吧!
(初读3分钟)
5、大家了解清楚了刚才想知道的了吗?是吗?这么快?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适机介绍聂耳)
--板书(聂耳、安娥)
四、分小组读,合作研讨
6、那老师一直有一个疑问,得让你们帮着解决。
“那,聂耳当时已经是一个大音乐家了,可他为什么要为一个卖报的小女孩写歌呢?我想,一定有很多原因”
(课件出示问题)
请前后两排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去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当然,你还有什么疑问和不明白的,千万别忘了作上标记,待会儿也提出来。(6分钟)
7、放手让学生读,师到每个组去,主动让学生了解小女孩悲惨一二八是怎么回事?聂耳是怎样一个人?分别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些句、词?
五、汇报、表演
8、哪个小组先来说?(提醒话说完整,表达清楚)
生答:(因为小女孩卖报辛苦!可怜!)
(因为聂耳同情小女孩)
板书:可怜 同情
①你能把小女孩辛苦的词句读出来吗?请生读,评价、再读,重点突出人们匆匆忙忙地走过去了……他们没听到吗?我们也帮她喊吧!……但是买报的人很少。
②可怜的词句:学生说时,适当引导,从聂耳与他对话看出,让他读对话部分并评价。
③引出“一二八”,播放影视,配旁白。
孩子们,看了片断,你想说什么?
④孩子答完之后,师问:是啊!小女孩多可怜啊!可是我们又总算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些人都不理她的卖报声匆忙走过了!要是你生活在那样的年代,你听到小姑娘的卖报声你会怎么样?
⑤那聂耳听到后怎么样?其他人就没人可以帮小姑娘?(生答:因为聂耳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那请大家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⑥再请人读、评价,再男女生分角色读。
⑦老师这里有几个道具,谁愿上台分角色表演一下?
六、聂耳要去找安娥一起为小女孩创作卖报歌了。板书:卖报歌
请大家马上在书上找一找,看看哪一个词最能表达出聂耳创作这首歌的迫切心情?
出示“迫不及待”课件,这是什么样的意思?做做你们的表情!他为什么迫不及待。
七、歌很快写出来了,展示歌词前半截,师唱前两句,“这歌怎么样?”生答“好听”,小毛头听了这歌怎么说的?生齐答。还说了什么?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聂耳一个大音乐家,会听他的吗?你们看出聂耳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虚心。
八、①课件马上展示“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②展示完全部歌词并播放音乐
从此,小姑娘可心一边唱歌一边卖报了,不用再那么无聊,寂寞了,我们一起唱为她卖报吧!学生站起来边唱边动作。
大家看看:安娥的卖报歌歌词写得好吗?生答:写出了什么?
九、①孩子们,在那样的年代,很多孩子饿死街头,很多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乞丐,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办法,只得去偷去抢,小毛却选择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再苦再累都不怕,你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生答:坚强。板书:坚强
②因为:小毛头和聂耳、安娥他们都坚信。课件展示: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所以,再苦再累,小毛头从不放弃希望,仍然每天唱着卖报歌卖着报顽强的生活着,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小声放“卖报歌”
十、孩子们,今天小毛头向往的光明来到了吗?我们的生活与小毛头比,怎么样?既然这样,我们该怎么做?拿起笔写一写今后的打算吧!(机动时间)
十一、好了,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了解了聂耳、安娥因为同情、可怜而坚强的卖报小姑娘而为她创作卖报歌的事情。相信大家印象深刻,回家别忘了告诉朋友、父母。再见!
[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学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3: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引疑
1. 录像片:百团大战中,战火纷飞,聂荣臻正在指挥战斗,配音介绍战争情况(也可用图片代替)。旨在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大胆质疑。
2. 读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 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桌交流、查字典、再读课文等方法均可)。
2.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生生、师生与文本间交流质疑,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悟聂荣臻的崇高,对他产生崇敬之情。
在感悟中读,在读中感悟。
三、细读理解
多媒体展示聂荣臻救日本小姑娘并悉心照顾她们的场景。抓住“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反复朗读,引发思索。
1. 四人合作讨论: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呢?他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读一读,勾一勾,再一边交流,一边理解。通过读课文感悟、看图感悟、抓重点词句感悟(心潮难平,聂荣臻亲自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动作)。
全班交流,通过细读体会到聂荣臻对两个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爱,指导感情朗读。
3. 悬念讨论:聂荣臻为什么要救她们?谈谈你独到的见解。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细读写聂荣臻救小女孩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聂荣臻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4. 学习最后一个段,说说聂荣臻是怎样关心美穗子的,体会“每次”、“问寒问暖”、“关心”等词语,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穗子对聂帅的感激之情。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个段。
四、演读中悟
通过表演诠释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时可分六步:
1. 自选角色(旁白、战士、聂荣臻、日本姑娘等)。
2. 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要靠想象设计)。
3. 组内演练。
4. 代表表演。
5. 师生点评。
6. 评后再读。
五、总结体验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写法、思想感情或自己的思想认识均可以。)
板书设计参考: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难忘 感激)
40年后救日本小姑娘重逢
40年前:决不伤害慈爱地抚摩抱起试找削喂
40年后:抽时间会见问寒问暖关心
参考资料
☆在百团大战中,聂司令毅然救出了两个日本姑娘。但战时的生活不允许一个司令员在自己身边养着两个孩子,考虑再三,决定将她们送回日军。聂荣臻请来一位老乡,让他用扁担挑着去送。这样翻山越岭,孩子不安全。出发前的晚上,聂司令员给日军写了一封信。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之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
临出发了,两个孩子分别坐在两个箩筐里,聂荣臻又在箩筐里放了些水果,让老乡把她们护送到石家庄交给日军。他依依不舍地把孩子抱起来,摸摸头,以示祝福。
时光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可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却时时挂在聂帅心里。1980年《解放军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就在见报后的第六天,奇迹般地找到了阔别40年杳无音信的美穗子,她住在日本九州的宫崎县,当年那个在襁褓中的小女孩在送回石家庄以后,死在医院里了。1984年秋,应聂帅邀请,美穗子带领全家五口人,从日本来到北京。美穗子很是激动,她说,在日本,一些旧军人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非常感动和惭愧,更加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这段有意义的插曲,后来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4:西门豹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等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3.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一、导入新课
1. 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板书)。
2. 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2. 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段)
1. 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 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 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首恶者;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4. 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四、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段)
1. 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2)交流阅读体会。
2. 全班交流汇报。
(1)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2)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将汇报、朗读与评议结合。
(3)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 引导探究。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2)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3)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调查仔细;尊重科学,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决心。)
五、自学“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段)
六、复述课文
七、演课本剧《送送新娘》
1. 小组排练。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动作等。
2. 在班上表演,互相评议、学习。
板书设计参考:西门豹摸清底细 调查研究
破除迷信 将计就计
惩办恶人
兴修水利 为民除害(才智过人)
[西门豹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5:夹竹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夹竹桃的婉美、韧性的特点,了解作者看到夹竹桃时的想象。
2.学习作者由眼前景物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一边读一边想文字所描绘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夹竹桃的特点。难点是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师导: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到季羡林爷爷家去欣赏夹竹桃。
二.品读语句,体会感悟。
师导: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作者来说,却是最值得留念、最值得回忆的花,可见作者多么的爱夹竹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语句点明了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
反馈后,出示课件,读这句话。
师导:夹竹桃的婉美、韧性表现在哪里呢?它又引起我怎样的想象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 体会婉美。
1、.教师指名说“婉美”的意思。引导学生用换词等方法。(美丽;美好)
2、自由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受到夹竹桃婉美的句子,指名反馈,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3、出示图片,体会“融洽”一词,再指导学生读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因为夹竹桃如此婉美,所以我爱上了夹竹桃。还因为它的韧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体会韧性。
1、出示句子“这一点韧性,同院子别的花比起来,不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吗?”
师:读这句话,它是一个什么句式?改成陈述句。比较两个语句语气强度。
2、拓展思维,激发词语。:我们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韧性”的呢?(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等)
3、轻声读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指名反馈后,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4、引导学生用上面的句子“夹竹桃,你 ,我 你!”
句式读句子,读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师小结:无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在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盈盈;在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三)了解想象。
1、师:作者喜欢夹竹桃,因为它婉美,它的韧性,还因为它让作者产生了许多想象,那么作者都有哪些想象呢?
2、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要求: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的想象?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哪些想象?
3、集体反馈。
(1) 指名反馈: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想象?
(2) 指导朗读,将学生领入情境。
4、教师创设语言情景: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我恍恍惚惚了,想象到了……(学生自然地接着说课文的内容)
4、拓展想象,同学们,你们还想象到了什么?(仿造我想象到它是 句式说话)
5、有感情地读这一段,教师相机指导。
6、分享读,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体会分享的快乐。
三、回顾全文,总结全文。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地段落。
2、 说说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关系。
3、教师总结: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的婉美,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吧!
四、拓展训练。
你喜欢什么花,把喜欢的理由说给同学听,再写写。
五、板书设计
13夹竹桃
婉美
爱夹竹桃 韧性
产生想象
[夹竹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6: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第 二 课 时
一、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篇7: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 (静态-动态) 狮子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三、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8:《卖报歌》教学设计教案
《卖报歌》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
一、唱 卖报歌
二、听《 码头工人歌 》、《飞花歌 》
教学目的 :
1. 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 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 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天的幸福生活。 声音演唱这首歌。 声音演唱这首歌。
2. 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通过视唱,模唱, 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 音的位置。
3. 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 的演唱形式, 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 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 2/4
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
Yiya yi ya yi ya
三、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 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你仿佛看见什么画面?(总结:《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 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 (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 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看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四、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 20 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5、生进行歌词学唱
6、师:现在听老师把歌曲再唱一遍,听的过程中你们也不能闲着,伸出你们的小手为老师伴奏吧,同时边听边想(出示问题:A、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B、歌曲想表达了什么?)
7、全班演唱
8、师:第二段的歌词是表现小毛头痛苦的生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进行表现呢?
(改变拍号,运用4/4拍的.特点进行第二段的演绎)
9、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顺便来考察下大家的学习
情况,由老师来开头。(进行游戏互动)
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大家乐器来给歌曲伴奏吧!
四、创编
师:今天老师也想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当小报童的感觉!
1、生进行表演
2、师总结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可以对比下小毛头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学习明快的《卖报歌》,让我们共同感受了聂耳叔叔音乐作品的风格,也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有机会老师将带大家欣赏更多更好聂耳叔叔的作品,让我们就在歌曲中离开教室吧!下课!
篇9:29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荣臻的人道主义情怀。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及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聂荣臻的资料,了解“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疑
1 简介故事背景:1940年,八路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华北敌后战场数十万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消灭敌伪日寇20645人,俘虏日寇281人,八路军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扫荡”。可就在这战火纷飞的“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却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
2 引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想想你有什么问题,或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悟
1 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字词。(同桌交流,查字典,再读课文等方法均可。)
2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就多读几遍,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 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反馈
1背鍪究ㄆ,认读生字、新词,说说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或难写,给同学提个醒。(注意认准“派”、“辜”、“喂”、“聂”、“逝”等字的字形和读准“聂”、“塌”、“穗”、“襁褓”等字的字音。)
2彼邓悼挝男戳艘患什么事。
3备据学生提问,筛选出有共性的问题。
(1) 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为什么还要救那两个日本小女孩?
(2) 为什么说聂荣臻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
四、合作学习,探究释疑
1. 四人合作讨论: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女孩呢?他是怎么说、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读一读,勾一勾,再一边交流,一边理解。通过读课文感悟、看图感悟、抓重点词句感悟(心潮难平,聂荣臻亲自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动作)。
全班交流,通过细读体会聂荣臻对两个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爱。
3. 悬念讨论:聂荣臻为什么要救她们?谈谈你独到的见解。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细读写聂荣臻救小女孩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聂荣臻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4. 学习最后一段,说说聂荣臻是怎样关心美穗子的,体会“每次”、“问寒问暖”、“关心”等词语,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穗子对聂帅的崇敬之情。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段。
5. 为什么说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再读文章最后一段。
五、演读中悟通过表演诠释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可分六步:
1. 自选角色。(旁白、战士、聂荣臻、日本姑娘等。)
2. 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要靠想象设计。)
3. 组内演练。
4. 代表表演。
5. 师生点评。
6. 评后再读。
六、总结
体验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写法、思想感情或自己的思想认识均可。)
七、拓展延伸
收集了解抗日战争的故事,开展读书汇报会。
[29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0:西门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故事,初步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办好事的道理
2.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3.熟读课文,能按照提纲展开想象,详细复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
4.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灌溉。
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故事,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的道理。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初步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时代背景。
1.板书课题:19.西门豹齐读课题。
2.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查字典理解词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读通课文,给文章标上小节号。
(3)思考:西门豹管理邺地时做了哪三件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2.交流。
(1)“开火车”分节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解词:田地荒芜,田地因无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烟,是炊烟。文中是指居住的人很少。
这两个词写出了西门豹去邺地时,邺地的情况。
(3)本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第一节~第九节)
第二段:(第+节~第+二节)
第三段:(第+节~第+四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交代了些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战国时候(距今两千多年);
地点:邺地;主要人物:西门豹;事情:西门豹调查情况
2.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西门豹为了调查情况,向当地的一位老大爷提了几个问题,内容是什么?用表示。
3.轻声读者大爷回答的内容,以一句话概括出西门豹了解到的情况。
交流:
(1)“河伯娶媳妇”造成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以巫婆和官绅为首骗钱害人
(3)穷人的孩子受害最深
(4)漳河没有发过大水,反而年年闹旱灾。
4.从这些情况中,你看出了什么?
说明“河伯娶媳妇”是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借口;也说明西门豹是个办事注重调查研究的官吏。
5.轻声读第九节,思考:
西门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为什么不马上惩办恶人,反而说下次河伯娶亲时去送新娘呢?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说明西门豹做事讲究策略,准备将计就计惩治恶人。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承上层下的过渡作用。
6.齐读第一段,概括段意。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第一段,引人第二段。
齐读第一段,指名说说段意
师述: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严惩巫婆和官绅的?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的第2段。
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给河伯娶亲?西门豹想了哪些计策分别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用“--”划出有关内容。
2.“提心吊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些官绅看到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都提心吊胆,大气不敢出?
提心吊胆,形容+分担心或害怕。文中是指官绅门知道河里哪有什么河伯?投下河去只有死路一条。他们亲眼目睹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被投下河后的下场,害怕极了。
3.指名读第十二节,思考,文中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官绅们的丑态?
磕头,求饶
4.轻声读第2段,思考。
西门豹为什么会想出“投入河中”的方法来严惩恶人的?(西门豹巧妙地当众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不仅揭露了他们骗钱害人的阴谋,而且有力地用事实教育了被愚弄的群众。)
5.齐读第2段,概括段意。
三、根据提纲,展开想象复述第2段。
1.看到西门豹带着卫士也来到漳河边,巫婆、官绅会怎么想?
2.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分别惩办巫婆、官绅头子和官绅们的?恶人们当时的丑态是怎样的?
3. 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后,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时“娶亲”场所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会变得怎样。
4. 西门豹终于松了口,让官绅们回去,这时老百姓和官绅们会有怎样的不同表现。
第三教时
一、指名复述第2段。
二、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第三段,思考,文中的“从此”指的是什么?
“从此”是指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恶人以后。
2.再读第三段,思考,兴修水利与破除迷信有什么联系?出示填空。(填写关联词)
()禁绝河伯娶媳妇,()能使老百姓安心地开凿渠道,发展生产,安居乐业。
3.齐读第三段,概括段意。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学习了本文后,你知道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四、练习。
1.课后练习4: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1)都是阿伯娶媳妇给闹的。(这句话中的“闹”是“造成”的意思。文中指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河伯娶媳妇造成的。)
(2)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钱。(这句中的“闹”是搞;弄的意思。文中是指巫婆勾结官绅,每年都要搞一次给河伯娶媳妇的鬼把戏,每次都要捞取大量钱财,骗财害老百姓。)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这句中的“闹”是发生的意思。文中是指邺地夏天雨水少,旱灾年年都会发生。)
2.把词语补写完整,再说说意思。
田地(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磕头(求饶)。跪在地上,两手扶地,用头碰地以求得对方宽恕。
面如(土色)。脸色难看,形容+分害怕。
3.写反义词。
沉(浮)旱(涝)漂亮(丑陋)迎接(送别)稀少(稠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六、课外阅读
[西门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1:《蝴蝶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美丽”说一句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用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想象蝴蝶飞舞嬉戏的画面,体会它们快乐自在的心情。
教学准备:
教具:课悠扬、放大的课文彩图,课文配乐朗读。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一群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多么快乐呀!(板书:蝴蝶,并同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简笔画、勾勒出一幅蝴蝶飞舞图)你听,它们飞起来了,还唱着歌呢!(板书:歌)
2、它们唱的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配乐朗读,同时出现课件:春暖花开,蝴蝶飞舞嬉戏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教拼音娃娃。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①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②下面我们就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说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读)
③齐读生字。
3、把生字娃娃放到课语文中去,再读读课文,看看你都知道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三、朗读感情,想像
1、你们想请哪个同学来朗读课文?为什么?
咱们给他提点建议吧!你认为他要怎么读?大家仔细听,想想蝴蝶飞到哪里。
2、指名说(板书:花园里)
3、你喜欢这里的花园吗?为什么?板书(美丽)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第一句:
范读、齐读、边做动作边读。
这里的“美丽”还可以怎么说?聪明的孩子,你能用“美丽”说一句话吗?
4、是呀!花园非常美丽,那花园里都有些什么呢?显示句子:
红花铺的床,
供我们睡眠。
绿草织的毯,
供我们游戏。
请孩子们读一读这两句:“红花铺……游戏”。边读边想,看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路同桌交流。
示范读。指名读。齐读。闭上眼听老师读。在反复地读中感悟花园里景色的美丽,以及蝴蝶停留在花丛中,在绿草间嬉戏的迷人景象,展开想像,感受语言的优美,大自然的美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问:孩子们,假设你们谅是一只只快乐的蝴蝶,在花园里飞累了、玩累了,这时就在红花铺成的床上睡眠,有什么感觉。
生自由发言,然后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这一句。
问:来到花园里,蝴蝶在绿绿的草地上游戏,想想:它们都会玩些什么游戏?
让孩子展开想像,从而贴进课文,实现与课文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课文,再美读这一句。
是呀,花园这么美丽,蝴蝶们飞来飞去,累了,就在红花铺成的床上休息,还可以在绿草丛中游戏,真有趣!想把这两句背下来吗?试背。
5、小蝴蝶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它们飞呀!飞呀!一会儿飞得高,一会飞得低,一会飞成一团,舍不得分开,多么有趣呀!真开心!看着蝴蝶们快乐地飞舞,你们快乐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蝴蝶边飞边唱吧!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一读:
飞呀!飞呀!
飞得高,飞得低,
我们飞成一团,
不要分离。
边读可边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还可以和同学一起“飞”,让孩子们在读一读、做一做、演一演中体会蝴蝶飞舞的快乐、嬉戏的愉悦。
指名读,其余的孩子听后评价,教师随机指导,然后全班同学齐读齐表演。
6、看着这群快乐天使,花儿更是快乐,你看,它张开了鲜红的花辨,笑得脸生笑得更红了,来吧,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飞吧!
齐读最后两句。
四、指导写字
1、识记字形:读一读。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识生字的方法。
2、展示“新朋友”分小组活动,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生字的广告语、标题、词语等汇报到组长处再请组长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读出来,比一比哪一组收集的资料丰富、精彩。
3、指导学生按笑顺提示完成课后的描描写写。
4、指导学生在田了格中书写。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蝴蝶一起飞舞,飞到了花园里,和红花交流,与绿草对话,在那里歇息,在那里嬉戏,在那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整地读读课文。
读到你喜欢的句子,可以站起来背一背。
六、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蝴蝶一路唱着歌儿,一路快乐地飞舞,它们飞飞飞,还会飞到哪里去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2.全班交流。激发学生想象,大胆交流,可把儿歌继续编下去,可给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唱一唱,也可把蝴蝶飞到的地方画出来。
3.演一演课文内容:学生带上蝴蝶面具,先在小组排演,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然后选几组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读课文,看表演,并进行评价。
[《蝴蝶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2:一个苹果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李村小学 王志红
教 学 目 标知识:学习课文内容。
能力:理解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士间的真挚友情;表达能力。
思想:了解志愿军战士间的深厚友情;懂得要处处为别人着想,团
结互助互爱。
重点:理解战士的处境和课文最后一段。
难点:理解战士的处境和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 师: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在支援朝鲜的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是那么的珍贵。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
1、 思考:这个苹果在哪些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次?每次都是什么结果?(板书)
过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来细读课文。
三、学习、理解课文。
1、 默读描写战士们第一次传递苹果的部分,思考每个人都处在什么环境?用笔划下来。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2、汇报体会。
战士们都在坚守阵地,七天七夜没喝水,都急需要水。
运输员: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条,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说明苹果的来之不易。)
连长: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要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声音沙哑,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
通讯员: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师:可见战士们的环境非常艰苦。(板书)
3、有感情地读一读。
过渡:此时,面对一个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苹果。战士们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为什么互相推让?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的?
4、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
连长 运输员(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不肯吃。
连长 步话员小李(一直没休息。)出神地看着,回头看了看,又看了看。
出示: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此时,他想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他又想到了什么?)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又想到了什么?)
小蓝 张开嘴,又闭住。(为什么?) 连长。
师:可见战士们此时推让这仅有的一个苹果,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
苹果转了一圈,战士们谁也不肯吃一口,又回到连长的手里。第一次传苹果我们先找出主要问题,再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战士们第二次传递苹果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自学。
5、 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在连长动员后,战士们在不得不 吃的情况下,八名战士分吃一个苹果还剩下一大半?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l 把自己的体会有语气地读出来。
师: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是自己
不吃,让给别人;分吃苹果时,想到的是自己少吃,留给别人。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板书)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看电脑)
过渡:此时此刻,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也被深深地感动着。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6、理解最后一段。
l 思考:为什么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讨论,汇报。
这时,每个人心里非常不平静,都被战士间互相关爱的精神所感动,个个都流着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所以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师:此时,防炮洞里的静与战士们内心的不平静交融在一起,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填空后讨论。
在这( )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 )的( )激动着,迸出了( )的( )的泪花。
为什么说迸出的是幸福的泪花?(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战友情意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又为什么说迸出的是骄傲的泪花?(为有这样互助互爱,一心想着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自豪。)
反复感情朗读。
五、总结:
1、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七天七夜没水的情况下,八名战士分吃一个苹果,还能剩下一大半。这鲜明的数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到:(电脑)战士们间团结互助互爱的深厚感情。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结合自己说一说。
板 书 设 计
10 一个苹果
连长 运输员 艰苦环境 连长
小蓝 连长 小李
卫生员 小李 互相关心 小胡
司号员 小蓝 小张
连长 一个挨一个
[一个苹果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13:一个苹果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阅读课文,能正确勾画出文中描写干渴情况的句子,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志愿军战士间的深厚友情,学习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一、实物展示 谈话引入
1. 师展示实物-一个香气诱人的苹果。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些什么?
2. 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是多么的珍贵。那战士们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31课《一个苹果》。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生字,自主学习生字。
2. 教师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
3.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 一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次,却还剩大半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来细读课文。
2. 齐读1~3段,思考:这个苹果是在什么环境下得来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
3. 读4~11段。
(1)思考:每个人都处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需要什么?可又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演一演当时让苹果的情景,体会战友间的情感和战士们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边感悟。
4. 读12~13段。
(1)体会吃苹果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扮演战士,表演吃苹果的情景,谈谈自己这时想到的是什么。
(3)说说:为什么这么多战士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一个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的体会。
四、总结全文 深化感情
1.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 找出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作业练习
1.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2. 结合自己,谈谈生活中互助互爱的事情。
3.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板书设计参考:
一个苹果
通过敌人炮火封锁 --来之不易
几天没喝一口水
喉咙干得烟熏火燎
嘴唇干得裂口、发紫--人人急需
苹果转了个圈儿(都不肯吃)
一人一小口,还剩下大半个--互相关怀,先人后己战友情深,可歌可泣
参考资料
☆ 张计法:河南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河南省信阳军分区原副参谋长。1951年参加志愿军入朝,任135团7连连长。
☆ 上甘岭:山名,在朝鲜金化城以北。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战斗异常激烈,我军歼敌二万五千多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个苹果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14:《一棵橡树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
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
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一棵橡树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15:《一棵橡树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有位苏联的教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学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有什么不懂吗?
4、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统一“筑路工人有一课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摘抄好词好句到阅读笔记本上
三、完成《一课一练》
[《一棵橡树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卖报歌教学设计
3.卖报歌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