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2024-07-07 07:36: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朝花夕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篇1: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篇2: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世界近代现代的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从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和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在这场斗争中,先是英国打败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英荷之间又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的殖民优势被摧毁;在北美,英国夺取了荷属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多次发生战争,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并夺取了法国在印度的大部分地盘。在长期殖民战争中,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抢占了广大殖民地,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新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扩张,构成了国际关系的第二个内容。彼得一世、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扩张表现在领土的侵占,这与英、法等国殖民地扩张有所不同。同时,此种扩张更多地带有封建色彩,而英法的扩张,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性质。在这一时期,强国之间的关系随着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变化,如普奥,既有战,又有结伙瓜分波兰的举动。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18世纪以前,封建君主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体系。欧洲各国封建势力内外勾结,组成反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先是普奥组成干涉军,失败后,英国为同法国争夺中东的利益和进行海上争霸,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法国与第二次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与传统的封建势力之间关系的继续,并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法国与后来反法同盟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争霸特点;而对西班牙和的进攻,则是侵略行径。18,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体系--维也纳体系。当时的欧洲列强俄、英、普、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欧洲划分了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封建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为争夺土耳其,英、法、俄之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德意统一过程中,也渗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德意志统一进程包含有普奥与丹麦的关系、普奥之间的关系和普法之间的关系。意大利统一主要体现了奥意的关系、意法的关系、法奥的关系等。

篇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

英美关系

(1)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

(3)18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4)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5)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因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6)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7)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8)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1)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2)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在华利益,美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败日取胜。

(4)日本投降后,美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5)二战后,美国大力在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剧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篇4: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1、两弹一星

(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苏英法);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俄美法日)。

(2)获“两弹一星功勋”的有:邓稼先、钱学森。

22、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升上太空。

33、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

[注意几项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

篇5: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变革:社结构发急剧化士受重用, 并提自主张

(3)术移:现私讲,官府发展民间

(4)社需求:各纷争社环境才及其治略需求

2.各派代表物:①道家:庄;②儒家:孔、孟荀;③墨家:墨;

④家:商鞅、韩非;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历史第思想解放运;

(2) 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3) 各家派彼渗透、吸收、融合奠定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

期 物 主张

春秋 孔 ①政治:a.核仁即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德治民惜民力反苛政c.主张克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主张教类

战 孟 ①政治:a.发展孔仁"仁政思想b.发展孔德治民思想,进步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王道,德服b.强调民群众力量,提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期儒诸百家蔚宗发展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期 物 主张

春秋 ①哲:a.认世界本原道强调要顺应自b.认世界万物停运,关系相互依存且断转化

②政治:提治主张

战 庄 ①认世界万物都相②认放弃切差别观念,能精神自由

四、家

①集者:韩非

②主张:提系统治理论, 主张依治

③意义:迎合建立统专制家历史发展趋势

【习探究】

1、比较孔、孟、荀思想异同

项目 孔 孟 荀

同 仁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政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性论 性相近性本善 性本恶

2、何看待儒家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孟荀民本思想既脉相承各具特色孔提仁思想强调德治民;孟提民贵君轻观点;荀提君舟民水观点

②并维护民利益发点种加强统治策略

③虽与我前提倡本着本质区别其精神仍具定现实意义

篇6: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3课 宋明理

【知识梳理】

三教合

1.儒:汉武帝提倡呈现繁盛势魏晋南北朝期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期盛行吸收儒精神渐趋本土化

3.道教:民间广流传受儒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4.隋朝:儒家提三教合归儒称三教合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

1. 背景:隋唐期儒统位受挑战北宋儒师韩愈率先提复兴儒

2. 内容:

(1) 二程思想

①理宇宙万物本原, 先理物

②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③提格物致知认识论

(2) 朱嘉思想

①强调理源于理→作道德规范三纲五;性与理致

②强调存理、灭欲

③格物致知目于明道德善求科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理核

4.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位:

(1) 儒发展新阶段南宋期居于统治位官哲

(2)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

(3) 朱熹术影响本、朝鲜形朱派;传及欧洲

三、陆王

1. 南宋期陆九渊思想

(1)宇宙万物本原理

(2) 认万物都

(3) 需反省内理

2. 明期王阳明思想

(l) 宣扬外物外理命题

(2) 提致良知知行合说

(3) 强调内反省用道德修养掉欲恢复良知本性

【习探究】宋明理影响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社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社责任历史使命;体现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性期居于统治位官哲进步巩固凸现儒古代传统文化主体位

程朱理与陆王异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相关文章:

1.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2.生物高二必修三知识点

3.高三历史必修三单元知识点

4.高一历史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5.高二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6.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

7.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8.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总结

9.高二语文必修三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10.高二备考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下载word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