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复习指导:提升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luoboto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考英语复习指导:提升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考英语复习指导:提升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考英语复习指导:提升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每日新报
作者:李士明
近年来,高考英语突出对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检测,淡化了呆板的语法条框的检查,因此如何应对高考英语的各项要求,下面按高考题型分别提几点粗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如何做好听力:
听力检测在试卷中占30分,每题1.5分。这项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要有听清语言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平时经常进行不看文字材料的听力练习;另外一点就是理解,只听清语句篇章的内容是不够的,对所回答的问题还要从字里行间所暗示的内容经过整理、计算、分析、推断,然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例:W: Most of my classmates have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I wish I had one, too.
M: If you had got a wonderful mark in physics last time, I would have bought one for you.
问题(1):What can you know about the girl?
选项:A. She has an electronic dic?鄄tionary.
B. She can get an electronic dictio?鄄nary if she gets a good mark.
C. She is poor in physics.
从表面看答案似乎是B, 但原文的意思是“如果你上次物理考好了,我早就给你买了。”而B的含义是今后考好了,显然不合题意。
问题(2):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girl?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lassmates
C. Father and daughter
答案是C。选项中只有父女关系才存在“如果考好了早给买一台电子词典”这种可能性。
在平时练习时,应按高考要求限定时间。如在听读中某些字句未听清,应在有效时间内结束此句,否则会侵占下面听力题目的提前阅读时间。
二、如何做好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共有15小题,占分15分,每题1分。但允许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12分钟。在所设的15个小题中,①动词约7个左右(分别涉及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倒装、动词词组的选用,动词的使用,不定式、分词、动名词以及情态动词的正确使用),② 连词约4个左右(并列连词和引起各种从句的从属连词),③ 形容词、副词1个(同级比较、比较级和最高级),④ 代词1个 ,⑤冠词1个 ,⑥ 口语常用句1个 ,⑦ 介词或副词1个。
另外,连词的考查关键旨在了解①从属连词在不同从句的不同性质与用法;② 从属连词在从句中是否不担当成分,担当什么成分,如在名词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表语从句)中代表物的只能为what,而that不能代表成分,which表示哪一个。形容词从句(定语从句)中则应使用that或which,例如:This is the book which/that I want. Which和that引起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book在从句中担当及物动词want的宾语。
This is what I want. What引起一个名词从句担当及物动词want的宾语,所不同的是定语从句是为了将the book表达得更清楚,而名词从句则是有意将the book表达得更含蓄,可以达到防止他人知晓的目的。正确使用动词和连词是做好单项选择题的关键。
三、如何做好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5分,占30分。做好完形填空要首先读好首段首句,以了解本段主旨,然后,从上下文中捕捉相关信息,找出选择依据,由于许多词汇在上下文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同一词上下文复现:
如:Whatever they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buy is called demand. Whatever is made and offered for sale is called supply. The demand for a product or service always affects the supply of that product or service. (whatever和supply分别为前同一词的复现)
2.同义词复现:
and连接两同义的词或句子。happy and gay; unhappy and disappointed.
3.反义词复现:
but 连接两个含义相对:large but dirty; small but neat; expensive but tasty; gave them reason to reflect on their past and plan for their future.
4.词汇链即不同词类的联想:
如:believe和belief;think和thought; repairman 和fix one's car.
5.词义深层内涵的区别:
例如:“普通的”在英语中有数词可用,但含义不同。
common: 强调事情发生的频率,非罕见的,如common sense; ordinary: 强调事物的等级、一般和日常、平凡之含义,如:ordinary people ;usual:强调习惯;gener?鄄al:强调大多数,较少例外;normal:含义为标准的,常态的。
四、如何做好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计分约占四分之一,每小题 2 分,共40分。做好阅读理解要:1、进行大量阅读,扩大词汇量,扩充知识面,积累习惯用法以及习语、俚语等。2、全面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准确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3、透过词语表面含义,理解其引申的深层内涵。4、根据短文所提供的具体材料,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计算。5、紧紧把握文章脉络,充分理解全篇逻辑关系。阅读短文时,注意上下文中所提供信息的内在联系,才能做出合乎逻辑的正确推理与判断。
五、如何做好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题1分,可用时间10分钟。一般来讲,除有一个正确选项和一个逻辑错误外,其他均为句子基本结构方面常出的错误。
1、名词前的冠词使用是否正确,名词与下文动词间的单复数是否一致,名词与下文代词间的单复数是否一致,人称是否一致,性别是否一致。2、动词的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及物动词后是否多用了介词,不及物动词后是否正确使用了介词,以及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3、修饰语的词性是否正确。4、连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并且连词and、but、or、nor的含义是否合乎上下文逻辑;从属连词引起各种从句的使用是否正确。
六、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一项主观性试题,占25分,可供使用时间为18分钟。考生在写作中一般常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中文式表达;2、there be式表达;考生找不到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内容,因而习惯于用there be来表达某地发生某事。3、句子分散,互不相联;4、不恰当地使用生僻词汇。
如何克服以上弊端,写出好的文章呢?
1、以句为本,写好主谓语,修饰得当,用足修饰语。
句子是文章的基础,名词和动词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与动词的时态与语态,是句子的基础。名词要有必要的定语修饰,动词则不能缺少必要的状语修饰,但要尽量使用不同的形式,不同语序,以使句子生动。
2、详略得体,主次分明。
一篇文章首先要开个好头,引出全篇文章,主述观点,然后以轻重分层次,分述不同内容,以支持文章开头的论述,文章最后应为总结性陈述。
3、使用必要的关联词语将各句紧密连接在一起。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to tell the truth: 说真的,实不相瞒; as is known to all:众所周知;in other words:换句话说;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all the same:尽管如此;in my opinion:依我看,等等。另外, 句中也可根据含义不同而使用某些连词、副词表示转折,例如:so; and then; howev?鄄er; therefore;otherwise等。
4、可适当引用一些固定谚语引出或总结支持文章的观点。
如:He who hasn't got to the Great Wall isn't a true man:不到长城非好汉。
5、尽量从崭新的角度使用日常词汇。
例如: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life better.
我们可以说成to make every effort 或spare no effort to better our life.
作者简介
李士明:南开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任教的班级外语平均分保持在120分以上,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高考平均分达到636分。
篇2:让阅读综合能力三级跳--高考英语复习指导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闻晚报
□市西中学沈星美
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共有4篇文章,在150分里占30分,约27%,是高考英语试卷重中之重的部分。高考英语阅读时间共为30分钟,阅读速度平均应当为每分钟60~70字。涉及内容包括:科普、历史、地理、文化、人物、故事、新闻、广告等等。题材多样,体裁各异。
近年,文章的选题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实用性和文化性。不仅注意到了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还考虑到了应试语言的实用性,同时,生动地反映了时代气息,跳出了教材语言的模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意味着阅读部分的语言结构更加复杂,有效信息也更难被发现。故此,这对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纵观的英语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涉及低能力要求的事实和细节题逐步减少,而涉及较高能力的语篇分析、文章概括、上下文推理的题目逐步增加。因此,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语篇的理解都需要借助推理,从而得出语篇中不曾明确表述但又蕴含其中的意义。
阅读是获得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我们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不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篇目运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一般来说,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阅读理解中三个最重要并且有相互联系的因素。
在阅读的方法上,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跳读。就是快速地、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的阅读,即在文章中找到一个或关键几个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what、when、
where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2、略读。所谓略读是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也就是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why、how之类的问题。
3、精读。所谓精读就是用最细致、最慢、最深层的方法阅读,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在应用这种阅读方法前,首先应用跳读法找到与问题有关联的地方,然后细读。有时候文中有直接回答,有时候回答分布在整篇短文中,需要考生找出,进行释义、归纳、概括等。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需推断、归纳和演绎的题目。
而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根据不同题型,选用不同阅读方法。即先看问题,再决定选用跳读、略读和精读方法,这样做,目的性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每篇文章均讲述一个主题,不管它有几个段落,它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确定了中心思想,即抓住了关键。随后通读全文,找出重要词语,通常在下面划线,再进行推敲。
3、推断单词、句子和通篇的含义。在做阅读理解时,常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看不懂的句子等。这时考生不要紧张,而应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去推断出此单词和整个句子的含义。只要静下心来,绝大部分是能推断成功的。
4、尽快选择答案。在阅读理解时,如碰到难题,如推断、结论题,不要过多地花费时间,可留下标记,待那些有把握的题目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做。有时候其它题目做完后,再做难题,能多少受到点启发,对短文的理解也会有所帮助与加深,难题部分也可能就解决了。
阅读理解是一项含有多种技巧的思维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词、词性、句子、语法结构等等;非语言知识包括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考生对目标语背景的了解会对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若要正确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考生就得在阅读中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猜测、推断、归纳、验证。考生除了必须熟练掌握词汇,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的能力。不经过大量的阅读和长期的阅读训练,仅靠短期突击而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往往具备不断延伸猜测和联想的强烈自我意识。提取别人提取不到的已知信息,读懂别人读不懂的文章。训练这种能力、培养这种意识在阅读过程中拓宽思路是很必要的。
篇3:高考英语新课程卷复习: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扣准考纲词汇,抓住高考必考的语法大项,做适量的体现基础知识活用的单选练习,查漏补缺,为综合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高中教材以后,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词汇、语法知识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学生的基础知识仍不系统,还有漏洞。由于高考英语命题以考纲为依据,因此应认真研究并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词汇表所列的所有单词。对一些用法稍复杂的词应详细研究,词义的把握应稍宽一点。以able为例,学生除必须知道它的拼写、发音、词类、汉语意思外,还应掌握:(1)词形转化:unable,dis瞐bled,ability;(2)搭配:beable/unabletodosth;(3)同义词对比:can,尤其是was/wereabletodo与coulddo的区别;(4)作定语用法:“能干的”;(5)用beableto造句。课本上没出现但考纲上有的单词也必须掌握。此外,最好再记一些阅读时经常碰到的考纲及课本之外的单词,这对高考阅读有好处。
语法的复习没必要搞得过深、过细,面面俱到,更不必死背语法规则。应重点复习高考常考的大项,如冠词、代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复合句、倒装结构等,而且要学会在语境中活用这些语法知识。基础知识运用的单选题不必做得太多,更不必盲目购买所谓“名校”“名师”“专家”们粗制滥造的习题集。做题时应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建立自己的错题记录,不断总结做单选题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试题所考的语言点,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2.根据高考题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听力、阅读、完形填空及写作和改错的单项训练,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掌握解题技巧,最终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
高考听力部分的难度近几年一直在增加,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听力是弱项。鉴于听力提高得比较慢,需要有量的积累过程,听力教学既要长期坚持又要阶段强化。教师指导复习应做到课内、课外结合,精听、泛听结合。高三第二学期,除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课外听力训练外,还应保证每周不少于一节的课堂听力训练,但不宜集中全部课时进行阶段突击性的听力教学。听力训练材料应精心挑选,所选材料应有梯度、难度、长度、趣味性和多样性。朗读人应口齿清晰,发音标准,朗读速度应不低于高考。可通过听大意、听细节、听后回答问题、总结复述以及填空、记笔记、判断对错、选择正确答案等课堂活动,把听力课上得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听力课的效率。应避免放录音、对答案及录音稿式的低效听力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应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随时重放录音材料,重点词句要给学生提示或重复,直到大多数同学真正听懂。老师还应注重听力技巧的培养,例如:听之前学生应先看听力理解题,对谈话内容作出初步预测;听的过程中,学生要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边推理,并迅速作出选择。
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阅读训练的力度和量要加大。集中的阶段性的课堂限时阅读训练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速度的有效方法,时间以不超过两个月为宜,也可以长期开设每周不少于两节的阅读课。阅读训练也必须做到课内、课外结合,精读、泛读结合。学生课外应保持每天不少于5篇短文的阅读量。阅读材料的难度可等于或略大于高考,但不宜太难,体裁、题材、长度、生词量应接近高考。近的高考题、往年各地的模拟题、专业英语阅读教材如《新概念英语》等都很好。阅读课上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少讲或不讲,但学生读后老师应简评阅读理解题,分析文章中的难句、难段和中心大意,帮学生找到与正确答案相关的词、句、段落和有用的表达方式。切忌放任学生自己读,然后只对答案不评讲。
此外,阅读训练过程中还应做到:(1)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心里翻译、手指点读、复读、句下划线等。(2)培养学生的速度意识,严格限制阅读时间,提高略读和寻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阅读过程中不允许查字典,学生要尽可能利用上下文猜生词。(4)通过提问、解析文章结构、评阅读理解题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会总结文章中心大意,把握行文逻辑,体会深层结构、隐含意义及作者意图,把握解题思路。
完形填空不是单纯测试考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情理、上下文等进行灵活推断的能力,也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英语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语言素质要求最高的题型。众所周知,用大量做完形填空题的方法备考效果并不明显。考生要加强词汇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应想办法提高推测能力。
短文填空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教师可选一些较容易但有完整情节的故事性文章,挖掉一些根据线索可以推测出来的词让学生填,也可以用完形填空练习让学生不看选项先填词。开始阶段学生往往只能填对少数空,但能填出同类或比较接近的词就行。笔者的实践表明,有效的短文填空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又能提高学生推测的准确率。当然,必要的完形填空练习仍然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做题熟练程度的有效途径。
做完形填空题时,应首先看懂文章的第一句,接下来浏览全文,了解大意,然后边研读边根据上下文、逻辑、常识、词法知识等进行初步推测。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后,再对照所给选项,找出其中与自己预测完全一致或相近的选项。若四个选项均与所预测答案相差甚远,应调整思路,再从新的角度进行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应瞻前顾后,适时调整。最后应通读全文,再从阅读的角度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合逻辑。
对于改错题,除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外,主要通过做改错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纠错能力,了解改错题的命题规律,如冠词、时态、人称、介词、名词复数、连词等方面的错几乎每年都有。
至于书面表达,平时要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多读、多背、多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好能坚持写英语日记。集中训练阶段,可先练习用5种基本句型翻译简单句,然后练习翻译复合句,最后练习各种文体的审题、提炼要点、语篇表达。水平一般的同学要避免犯简单的拼写、语法错误,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复合句。但由于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评卷要求提高了,为了求稳只写简单句的考生已很难得高分,所以基础较好的同学写作时应该大胆使用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等较复杂的结构,以求得分上档次。另外,不能忽略英文书法练习。学生的习作老师要尽可能面改,及时给学生指出错误或不当的地方并予以纠正。
3.适时开展综合运用训练,加强实战演练,积累临场经验,强化应试技能,最终提高应试能力。
综合运用训练,一般安排在高考冲刺阶段即四五月份,是单项运用的延伸,也可以和单项运用交叉进行,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一模、二模等。综合运用训练并不是简单地做几套综合题,应该精选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强化模拟,实战演练,认真评讲,不断总结,使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产生质的飞跃。训练材料一般选近几年的完整高考题、各地市及名校的模考题。学生可以课外自测,做后立刻核对答案;也可以定期搞课堂测试,还可安排学生课后做、课堂评。评卷时,对共性的错误要重点分析。
学生通过评卷要及时找到失误的原因,但不要过分计较考试成绩,不能让考试成绩左右学习情绪,更不要急于求成。对训练中发现的知识漏洞应及时采取措施弥补,思路性错误应及时总结纠正。到了五月下旬,应适当调低练习题的难度,放慢做题的节奏,逐步回归课本和考纲中的基础知识。经过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做题熟练程度会明显提高,特别是经过多次的考试锻炼,学生的临场经验越来越丰富,自信心越来越强,应试能力也必然会有较大提高。
总之,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内,只要我们进一步夯实基础,搞好单项运用和综合运用训练,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4:高考复习指导:英语写作的几个步骤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每日新报
作者:天津一中 梁耀兴
以考题为例。
内容提示:
(1)60%的同学认为不应该收门票;
(2)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
(3)收门票,需建大门、围墙,影响城市形象;
(4)40%的同学认为应该收门票,但票价不宜高;
(5)门票收入支付园林工人工资、购新花木。
说明:
(1)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文字提示: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an entrance fee should be charged for parks
一、写作:
1绷谐鲂醋饕点(或提纲)。
2苯要点译成英文句(或短语)。
3笔实痹黾忧榻冢使全文连贯起来。
4苯单句合并成文,适当加连接词。
(草文)
Paragraph One
6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y think…
be free of charge.
Because…and…
If the fee is charged…
Paragraph Two
4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y think…
be free of charge.
Because…and…
If the fee is charged…
Paragraph Three
…
5、进行修辞、润色,特别要注意某些词汇用的频率高,做适当的修改。如:think、if等。
(草文1)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an entrance fee should be charged for parks.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on.6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 of entrance fees.They believe a public park should be free of charge.People need a placeswheresthey can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keep some people away,It will become necessary to build gates and walls,which will do harm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40% think fees should be charged because you need money to pay gardeners and other workers,and to buy plants and young trees.They suggest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Yours truly,
Li Hua
6、修饰文章整体结构,加入适当层次连接词。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an entrance fee should be charged for parks.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on.6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 of entrance fees.They believe a public park should be free of charge.People need a placeswheresthey can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no doubt keep some people away.What is more,it will become necessary to build gates and walls,which will do harm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On the other hand,40% think fees should be charged because you need money to pay gardeners and other workers,and to buy plants and young trees.They suggest,however,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Yours truly,
Li Hua
二、检查:通读全文,检查复核、修改草稿。特别要注意检查是否漏掉要点;语言表达是否有误;主谓是否一致;时态是否呼应;惯用法是否正确;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单词拼写、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作用是否正确。
篇5:高考复习指导:英语三类题型解题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每日新报
作者:天津新华中学 白玉珠
完形填空属于一种高难度的障碍性阅读题,测试考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题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语境理解考查为主,是“语境能力型”的命题模式,主要考查对上下文的理解,其所设的四个选项往往在语法上都能成立,但从语境来看,却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语篇环境,树立全局观念,把握逻辑方向。
2、设空多为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因为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语境,而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实词才能较好地体现语境。
3、有时涉及常识常情的考查,这是对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要有良好的做题习惯。首先一定要通览全文,先明主旨。读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整体不会有偏差。重视文章首句的作用。惯用法和搭配也是常考查的点,谨防定势思维干扰,重视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逻辑推理和生活常识也是常见的考点。完成后,再通览全文,仔细检查所选的答案是否能使文章上下连贯,前后照应,逻辑顺畅。
近年来阅读理解试题篇幅增多,文字量增大,增加了难度和信息量。考生在做题时,首先排除阅读心理障碍和阅读观念的错误。像读中文一样,不要因几个生词就影响对篇章的理解。通览全文,从整体的角度权衡。每个语篇都有主题,而且是有序关联的,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前后联系、上下关系、表时联系,通过表层语言推断出深层含义。学会利用语域和语境进行推理判断,整篇文章做完后,及时检查,力图站得更高,以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考虑所选的答案。
短文改错重点考查考生的用词及词序、语法规则、特定表达,聚合语篇和行文逻辑等五方面的能力。
做题时,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再仔细阅读,逐句检查,然后复读全文,将各行所改答案放入文中读一遍,依靠语法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凭语感来核实答案是否正确。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写清改错符号,不仅在右边题号横线上做修改,而且在文中相应位置写清符号。务必拼写正确、书写工整。
篇6:高考英语复习指导:词汇复习九种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每日新报
作者:天津海河中学 刘欣
经常听到考生问:“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三十天时间了,还有必要背诵词汇吗?”我的回答是非常必要,且应列为重中之重。
冲刺阶段考生首先要做到的是把阅读材料以及综合练习题中的生词和短语集中在一起
,用字典查一遍,注上音标、注解和典型用法。另外高考复习时会印发高考词汇表,大家必须将其从头到尾背3-4遍。
另外,我们在指导考生备考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下面择要介绍几种。
1.归类记忆:英语中有些动词后接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时有严格的区别,可以将它们分别归类,只接不定式作宾语的词和词组有:decide,expect,refuse,wish,hope,order,promise,pretend,offer,happen,seem,make up one′s mind,used,be about,be able等;只接动名词作宾语的词和词组有:mind,risk,avoid,enjoy,escape,keep,appreciate,practise,delay,finish,feel like,can′t help,keep(on),miss,be used to,excuse,be worth,imagine,put off等。这样,既可记住词汇,又可攻克语法难关。
2甭呒记忆:通过单词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或词与词之间的外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1)把几个字母看做一个组合来记,如:“-ight”--light,right,fight,night,might,sight,tight。(2)外旧内新,如:bridge“桥”看成b+ridge(ridge“山脊”);sharp看成s+harp(harp“竖琴”)。(3)外新内旧,如:cleave“劈开”看成c+leave;tact“机智”看成t+act等。
3绷想记忆:包括(1)音与形的联想。例如tomb的读音为[tu:m],很像“土墓”,进而联想出“坟墓”的含义。(2)形与义的联想。例如eye可想象y为鼻子,而两个e为左、右两只眼睛。(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bang撞门声,coo咕咕声。
4狈掷嗉且洌喊训ゴ驶分门类,如: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记忆。你可以找一本分类字典作为参考。
5笨ㄆ记忆:自己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记忆,卡片写上单词的词形、词性、词义、音标、搭配、例句等。
6惫勾始且洌豪用构词法,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结构变化记忆单词。这是扩大词汇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任何英语教材都会列出常见的词缀,注意就行。
7痹亩良且洌和ü阅读英语文章、小说等记忆单词,注意难度要适宜。
8蓖义、反义记忆:通过同义词一起进行单词记忆,可确切理解词义。通过反义词一起进行单词记忆,可以扩大词义。
9北冉霞且洌(1)英汉(译音)比较,如:mama(妈妈),cigar(雪茄),beer(啤酒),bar(酒吧),fee(费用)等。(2)单复数的比较,如:good-goods,spirit-spirits,wood-woods。(3)同音词的比较,如:right-write,eye-I。(4)词的阴阳性的比较,如:actor-actress,host-hostess。
最后,近日读书时,偶得一记忆方法“口诀”,可看做上述复习方法的总结,现摘录于下,与考生共勉:
(1)记单词,要“五到”,眼嘴手脑齐开炮;读写背默各几遍,印象清晰记得牢。(“五到”记忆法)
(2)记过单词莫靠边,几天之后再看看;似忘非忘又温习,反反复复印心间。(循环记忆法)
(3)单词多了别心烦,分片分组来攻占;五个一组先吃掉,几组连成一大片。(分组记忆法)
(4)结合词组句子记,有情有景有意义;重点段落须背诵,理解深刻有乐趣。(理解记忆法)
(5)要想单词不写错,语音一关还得过;读音规律掌握好,拼写自然少差错。(语音记忆法)
(6)分类归纳便于记,同类词汇放一起;bike,plane和jeep,归到交通工具里。(归纳记忆法)
(7)同义近义反义词,辨析对比来记忆,比较对照才开窍,印象深刻记得牢。(对比记忆法)
(8)单词长了容易忘,卡片纸条来帮忙;mathematics不好记,纸条贴到《数学》上。(卡片记忆法)
(9)构词法,要学习,前缀后缀有规律;转换常把词类变,合成本是二合一。(构词记忆法)
(10)课外读物有情趣,单词复现便于记;只要坚持常阅读,一举几得大有益。(阅读记忆法)
篇7:透视高考,谈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透视高考,谈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纳溪中学 穆世芳
高考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和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途径。因此对每个学生的考察目的、考察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都体现在高考的每一份试卷中。英语考试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高考英语考试的方向以及目标、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狭义上来说是依据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广义上来说是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高考英语题型发生了质的变化。,高考中出现听力测试,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写作部分增加内容,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 WTO(世贸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全民提高外语水平,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所需。
因此,高考对英语的考察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外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素质教育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
一、对语言交际能力的理解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的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它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以及能力的培养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但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以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外语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等)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与表达两方面。
二、高考试卷考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高考增加听力测试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高考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要背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 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事实证明,这样的举措对学生来说,是得益非浅的。
另外,单项选择试题的考察重点是语境的理解。换句话说,单项选择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察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加大了阅读的考察,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某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近几年还出现了新作文题型──开放式作文。这无疑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语言的能力和风采。
高考针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察。综上分析可知,高考外语测试就是要考察语言交际能力。这样,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了解外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
外语交际能力在其本质和内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在其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等方面。一个人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即一个母语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与此相比,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则遵循一种完全不同的途径。
(1) 从获得方式上讲,一般而言,外语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母语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此外,如果母语与外语的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2) 从程度和要求上讲,学习外语者年龄越大,越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方法,其外语交际能力只能达到 native-like,其语音、词汇、惯用法等总有某-方面与本族语的特征有差异。
其次,要把握高考成绩就要分析一下中国语境下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 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中国影响很深,如: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这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
(2) 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还是文字系统、书写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拼音文字的语言迥然不同。汉语深深地扎根在汉文化这块土地上,其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人情等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和欧美人如果学同一门西方语言,由于该外语一般都是与欧美人的母语有着同源关系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语言特征都十分相近,因此学习起来困难要少得多,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要远远多于负迁移。中国人学的外语与母语相比,由于语系不同,差距甚远,学习外语困难要大得多,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也多得多。
(3) 语言环境十分贫乏。教师和教材是外语语言的唯一输入源,“语言输入”极其有限。这不仅仅表现在农村,在发达城市也尤为突出。
(4)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我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的班级过大,条件简陋;教育投入不足,基本的语言实验设备、图书音响资料得不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
(5) 师资力量不足。现有外语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尚不足以展开交际教法。有不少教师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这可能是制约着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贯彻实施的瓶颈。
(6) 学生学习方式不同。我国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与西方学生相比在个性表现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学生强调个性,课堂上无拘无束,敢于向教师提问题。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深受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小学、中学班级的课程教学方式,上课留心听,认真记笔记。对民主、平等讨论不习惯,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更为少见。以上这些问题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制约作用,影响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身,自然在新形式的语言的测试中也要受到影响。
怎样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我们知道,学习外语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外语教学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 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 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 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到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篇8:春季高考考前复习指导之英语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干线学校
作者:田福君 (北京新干线学校教研组)
高考临近了,许多同学感到对英语的复习除了能做几套高考模拟题外就无从下手了, 甚至干脆不再复习了。这种心理如果不及时调整,在高考中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怎样在高考中做最佳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下面就考前冲刺复习和在考场上的应试问题提五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词语复习天天做, 英语天天听
英语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对高考要求词汇的记忆和运用,使自己形成对这些词汇熟练的运用技能。 所以,考前再将这些词汇过目一遍,回想一下自己对每一个词(语)的掌握情况,强化记忆一些常见的词语搭配,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和一些词的习惯用法等,在考前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要天天听。英语听力是一种对英语的感觉能力。 高考临近,同学们复习紧张,容易疲劳,我们可以把对听英语作为在对各科复习过程中的休息。在听的时候,要看着题目,要带着问题听;边听边做笔记,把数字、人名、地名及关键词下来,做到心里要稳定,排除心理干扰;如果一个题没听清要马上忘掉,投入到下一题;注意把握听力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进一步提高对做听力题的适应能力。
二、根据自己实际,着眼于基本题,不松不紧,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高考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千万不要害怕高考中有难题而去做难题怪题, 也不要因为高中临近,认为平时已复习的很好而过于放松。这段时间里,同学们要像平常一样继续复习,可以将已做过的练习题和模拟题再过一遍,着眼于基本题,把中档题和低档题弄准确, 弄明白,不可忽视细节。如果遇到生题、难题,自己要有信心。
做平时做高考模拟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自己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考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复习,不要看见别人做什么题,你也跟着做。要根据自己对某些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决定是否多做题。如果对某个知识或某一方面掌握得很好,就可以不必再大量做题;如果对某一方面掌握得不好,就可以适当多做些。
三、精做几套题,不要过分钻研语法,要注意把握高考题的命题规律,
对语法的复习主要是归纳,找到英语表达的规律,不要在语法上问太多的为什么。对于单项选择题,要注意对整个句子语义、语境或上下文的理解,要记住语意第一,语法第二的做题原则。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做过的错题,追求第二次不错。
在做题过程中注意思考每一个题目和基本知识的联系,总结规律。做完一道题,要揣摩体会一番,例如,做完形填空题时应该用哪几个步骤?怎样正确理解完形填空题所给文章的大意?怎样把握文章中的语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多有哪些题材的文章?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思考找到答案?等等。
完形填空题的特点是将知识的考核与言语情景相结合,从语篇层次上考查考生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重整体,注重综合,注重上下信息的关联,要以整体思维代替局部思维。完形填空,首先完其意才能完其形。
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四种能力: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细心判断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阅读技能具体包括:在复杂的语境条件下,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在较高级的措辞中,探查作者的隐藏意思;在较为复杂的上下文中,根据语篇的背景条件推断陌生词汇的较为陌生的意思;在读懂语言的基础上推测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而不再是借助熟悉的东西去理解语言。所以,考生应尽可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在通读理解全文、确立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
四、在做题时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英语试卷的体量较大,一般是做完全部题目就到该交卷的时间了。在高考中,合理分配时间,掌握每一题的做题速度是很重要的。既不要使自己在做完全部试题后空余太多时间,又不要在某一题目上耗时太多而做不完后面的试题。
《考试说明》中对各题的做题时间已经做了明确的建议,但是我们建议同学们应该在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上适当多投入一些时间, 以保证第一思考判断的准确性。做题时要相信第一判断,不要随便改动答案。
另外,答题卡要在做书面表达之前填涂完毕,以免造成严重失误。但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好书面表达题。书面表达题一定要写,而且要认真写,此题不可不得分。
五、要争取书面表达多得分
高考英语写作主要是以叙述为主的一般应用文写作,内容涉及一般外事交往和日常生活。主要形式有:
(1)用汉语提示或着图示提供情景和具体写作要求, 写某一形式的应用文。 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应用文的体裁格式, 并根据要求写作;
(2)用汉语提供背景内容, 要求用英语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考生抓住典型事例,突出个性,记人叙事过程要有头有尾,表达完整,不遗漏要点;
(3)给出一张画或一组画,要求根据图片内容写一篇内容连贯的英语短文。看图写作集知识与能力、理解与交际于一体。看图作文的关键是从图中找出意义连贯的内容进行叙述;
(4)给出一段英语对话或带有直接引语的短文,要求写篇叙述文。
高考试题提供的情景一般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生活化和实用性,要求考生的不是单向思维表达而是复合的多向思辨表述;要求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并能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正确性,文章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无论试题以什么形式出现,涉及哪方面的内容,考生都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争取在此题上多得分:仔细审题,把握体裁格式;拟好提纲,添加整理;简洁明了,覆盖要点;语言标准地道,结构严谨流畅;布局美观,卷面清晰。
对于开放性书面表达,考生还要注意想象要合理、新颖。表达时要用自己熟悉的英语句式,尽量减少语言错误。同时,还要注意表达的思想性,内容一定要健康积极,有趣味,有意义。
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把所给材料分为几个点, 每个点用1-2句简单句(主语+谓语+宾语+其他成分)表达出来,然后用适当的连接词把各个句子连成短文。英语书面表达的体裁和内容是很有限的,考前着重复习以往做过的有关练习,准确记忆一些常用表达格式和语句, 对提高在本题中的得分是十分有效的。
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做该题时,要尽可能的运用一些高级词汇,适当运用一些复合句,关键是要表达准确到位。当然,要在此题上得高分,除表达准确外,还要使自己的文章有闪光点,有新意,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篇9:实践出真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和探索(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实践出真知
--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各位同行,大家好! 首先,十分感谢省、市教研室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能与在座各位分享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酸甜苦辣。今天谨由我代表我们学校,与全省各地的英语同行交流。
作为一所普通中学,我们的生源一般,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新课程实施的一年中,我们迎难而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谓“痛并快乐着”。
接下来我将谈谈新课程改革之下,我们练市中学英语组就教材的第六部分--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谈谈我们的实践和探索。
一、知其构成,晓其作用
在教参的前言部分,就谈到:“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提供了围绕单元中心话题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性练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思想第一条便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可见,语言运用是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服务的。这是新课改的一个“缩影”,渗透了新课改的灵魂。
语言运用是单元中心话题的延续和升华,它好比每个单元的大学阶段,一方面强化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这是检验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阶段。换而言之,这一部分的教学成效对于能否完成新课标的终极目标至关重要。
二、立足“共性”,突显“新意”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是每个单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其他各个部分一样,反映新课改理念,即学有所乐,教有所新,重学习策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I.学有所乐
⑴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利用教科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并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我们学校英语组在2005年3 月-2006年3 月这一年间,进行了合作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并得到了好评。虽然当时新课程改革并未正式启动,但是其先进的理念是经久不衰的。
例如,在上模块2第五单元音乐的时候,Workbook中有一个Project,我们当时大胆尝试,把它布置成小组合作预习任务,学生很感兴趣,效果很好。
Band Information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mb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unt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ype of Musi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mous song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增加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英语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和情感原则,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倡导把以教师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突出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
II.教有所新
① 始终贯穿新课标“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以“学”为重心,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
② 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Module1 Unit3 Travel Journal中,给学生留一个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这个旅行日志的剪报。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然后汇总,筛选,最后成品,全班展示。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高低不同,作品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③ 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提供直观形象,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讲到Module2 Unit2 The Olympics时,由于后面课文讲述了 希腊神话“金苹果的故事”,学生较难理解。于是我们用“漫画模式”展现了故事内容,通过画面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
三、优化组合,发展能力
鉴于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的内容设置和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⑴ 以发展为目的,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把新教材的教材编排比喻为“连环扣”,往往前一个内容的学习就是后一个内容完成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前一内容的教学中有目的性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教与学都顺理成章。如Module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s的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其写作任务是描写一位伟大妇女,文章结构设计简单,学生基本一目了然。难点则在于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的单词,尤其是形容词,词组和句型来勾勒出这位杰出女性的形象。如果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这里的阅读课文-- A Good Example For Me,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模板,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句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林巧稚这位伟大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所以我们在阅读课文的处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好词好句,为写作做准备。
⑵.纵观全局,灵活整合教材,使其自然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会在通读整个单元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具体设计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中各个内容的组合模式,也许只是内部顺序的交换;也许是将其中一块内容与前面的部分相结合,如: 把speaking与reading结合;也许会取舍部分内容。这就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
以Module3 Unit5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收集加拿大这个国家的相关信息,加深他们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我们把语言运用部分中的“听和写”(Listening and writing),说(Speaking)提前,与warming up及workbook等相关内容组合,自成一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I Know ?Canada”。同时,在最后的写作(Writing)部分则增设了说(Speaking),两人一组,让学生先口头report,然后再自然地过渡到writing a report。
⑶.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我们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 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Module4 Unit3 --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语言运用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难以理解“英式幽默”,兴趣难以调动。于是,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让学生观赏了他们较为熟悉的Mr. Bean的表演片段,调动起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去欣赏教材中的笑话。
2. 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Module 2 Unit3 The Computers,我们引入了上一套教材高一上第9单元(Technology)的第二篇文章,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 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必然拓展了词汇量,又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中重要的一项--猜词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视频,flash等如有关各地狂欢节的新闻报道,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简介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现在我们以Module3 Unit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stars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上三点的,课程安排为听,说,读,写,然后是延伸阅读和“说”,最后是延伸写作。
首先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听力,引导学生了解三位不同时代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为我们探索宇宙提供的理论依据,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三次腾飞。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历史上关于宇宙探索的重大事件,如登月,中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行,火星探索等,于是便自然进入到说的部分,应该如何准备“月球之旅”。接着,让学生体验“月球之旅”,完成阅读。同时,简要处理课文的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阅读,想象“月球之旅”会碰到的三个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至此,课文内容处理完毕,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补充了课外材料,适度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发现教材一直围绕“月球探索”,内容比较枯燥,缺乏时代性和新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们有目的地补充了来自《牛津英语》的一篇文章Transforming Mars, 先是阅读,使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的成果,以及改造火星的具体计划。接着是“说”,讨论人类是否真的能完全改造火星,以及在不同的改造阶段需要克服何种困难及如何克服。最后将其书面化,完成“写”,内容为在火星上我们会碰到哪三个问题,以及你会如何解决。对于这个热点问题,学生兴趣浓厚,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里我们就“写作”部分作一个延伸。写的技能是四项技能中难度最大的,因此教科书中就写的训练也是贯穿始终。在Using Language 部分,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给予学生比较详细的指导,经常会提供写作的步骤和方法,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创造性地处理这块内容的一个基本目标。 同时,我们没有忘记在写作种渗透整个单元语言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例如 :在Module1 Unit4 中要求学生用鼎语从句描写单元话题; 在Module4 学习V.ing form的时候,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提供Module3&4 中的图片,结合所给关键字,描述图片内容,为写作积累素材。很多学生发动脑筋,将V.ing form 和所学词汇,词组和句型有机结合,发展了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始终坚持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程序: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 --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 --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其具体做法为:1、佳句、佳作共享It seemed that the world was at an end.2.模仿性创作3.语境化创作4.个性化创作。
⑷、以活动为载体,促学习,促提高,促发展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告诉我们,学完了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也画上了句点。我们始终借助“活动”这一重要的教学载体,开展英语教学,促学习,促提高,促发展。
1. 以单元话题为主轴安排活动。百万英镑这一单元,我们在各个班级,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组织课本剧表演。此外还有《加拿大知识竞赛》《奥运知识竞赛》和《我最喜欢的乐队》等紧扣课文,又不忘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活动。
2. 坚持传统,各“级”出击
我校英语组一直以来坚持每学期在各个年级开展形式不一的英语活动,风雨无阻。我们先后开展了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词汇竞赛、诗歌朗诵会等。
3.与时俱“变”,推陈出新
把握每一个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记得在新学年开始,
高一学生刚刚踏入我校的时候,我们就开展了以“My Dream School Life”为主题的英语课件展示会,让同学们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梦想。圣诞之际,我们在各班举行Party,以“圣诞知识我知道!”为主线,辅以游戏和学生表演等,让学生们在英语的氛围中度过美好时光。
精彩分呈的活动使很多学生在活动中忘却了对英语的恐惧,忘却了自己英语的拙劣,变得敢于说,乐于说。乐在其中。这一系列活动为所有学生搭建起了展示所长的舞台,培养起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只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些普通的,零散的做法。今天,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给予指点,提供更好的经验。谢谢大家!
【高考英语复习指导:提升语言综合使用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4.高考英语口试指导(题型分析+提醒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7.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