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24-10-11 07:46: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enanrenzaish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1: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任务,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复习前的准备,如何制作复习笔记。复习是为了解决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要抓紧平时的学习,要做点综合性的习题,这是搞好复习的基础。

复习的任务:

复习究竟为了什么呢?不少学生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只在临考前才进行复习;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简单的重复。因此,他们在复习时很少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我们说,复习的任务大致有三项;

(1)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缺欠,都及时地得到了补足,很少在学习上“欠债”。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3)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通过复习时的全面回顾,查漏补缺,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成,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没有完成,还需把已学知识系统化起来。 这时通过复习,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或者说,将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这个复习时的加工整理过程,一定要遵循思维的规律,采用基本的恩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来进行,直到掌握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了知识系统化的任务为止。所谓融会贯通,编织知识之网也就是这个意思。古人所说“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复习时,首先要确定复习的中心内容,这个中心内容要按照知识的体系来确定。例如,高二学完了全部力学,计划对力学部分进行一次复习,那么复习就要围绕力学这个中心来进行。首先,要熟悉初高中涉及力学的各章节中有关力学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开动脑筋,巩固力学知识,并且完成力学知识系统化的复习任务。

在复习时,从内容上来说,尽量选择与讲新课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来复习。这样,不仅完成了复习任务;而且可以推动新课的学习;另外,每次复习的内容不要太多,要适当,要注意文理交替,也就是尽量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放在一起复习。

(2)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请伯纳在其剧本《华论夫人的职业》中写道;“人们一向将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环境,而我并不迷信环境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总是奋力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环境;如果他们未能找到这种环境,他们也会自己创造环境。”复习时,要加工处理较多的知识,要看、要想、要写、要查资料、要设计系统表、比较表;等等,是比较费时间的脑力劳动。因此,需要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和不受于抗的安静环境,否则,就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问题打断正常复习的思路,影响复习的效果。平时找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很困难,可以采用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的办法。例如,为了复习“力学”。可以把每天完成了当天学习任务后所余下的时间,用来复习力学,坚持一个月,就会收到明显的学习效益。

复习前的准备

复习的中心内容确定后,就要利用平时的零星时间,把与这中心内容有关的书本。笔记、作业、试卷和参考书等一一准备好。这样,在复习的时间里就可以专心于思考了。有的学生计划星期日抽出半天复习“光学”,到了星期日先翻找有关光学的学习资料(过去的书、作业、卷子、笔记,等等)就花去了一半的时间。由于找材料弄得心烦意乱,情绪被影响,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制作复习笔记

在复习时,通过艰苦的思考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今后使用。有了复习笔记,就可以使今后的复习保持连续性,不必一次次简单重复了;有了复习笔记,可以促进知识由繁而来向少而精的转化;有了复习笔记,时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

会学习的学生,一般都很重视做复习笔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而这几页纸上记录的正是“编织成的知识之网”。复习笔记是自己劳动的结晶、知识的精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备考时用起来,可以使自己迅速回到曾到达过的最高认识水平,使自己迅速地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内在联系.

要抓紧平时的学习

复习的最重要任务是解决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概括,从而完成知识系统化的工作。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细胞,本来想通过复习用思维的细胞组成一个思维的有机体,或者说,把概念组成一个概念体系,形成基本的理论。如果平时不抓紧学习,复习时一下子就会陷入到对一个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名为复习,实为补课了,使复习的进展极慢。可以说,平时学习是准备原材料的过程,而复习是组装知识大厦的过程。平时不备料,“知识大厦”在复习时就建立不起来。 可见,抓紧平时的学习是搞好复习的基础,复习是平时学习的深入和继续。二者不可分割。

要做点综合性的习题目的是检查复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什么题呢?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题,重点是做点综合性的习题。综合题类型要和复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相一致,做综合题来进一步推动知识完整化和系统化的认识过程,也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复习方法:

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自我再现法

自我再现法是独自再现原识记材料的方法。其目的一是检验记忆的准确性,纠正记忆错误;二是通过复现来巩固记忆。运用自我再现法时,最好能将原识记材料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对照检查。常用的自我再现法有如下几种;

1、自我口述法

自我口述法是运用口头复述的方法,根据复习任务把识记材料的主要意思?***隼础J褂每谑龇ǎ一定要及时对照,及时纠正复述错误。较长材料可分段口述。若能使用录音机,则可以先把口述内容录下来.然后对照识记材料放录音,在错的地方或遗漏的地方做个记号,接下来再重点识记这些部分。我们平时背诗歌,背回诀,复述故事等都是运用口述法。运用此法可以调动听觉参与复习,效果较好?

2、自我笔录法

自我笔录法是用笔把自己回忆起来的识记材料记录下来.然后再和原识记材料相互对照以纠正错误记忆的方法。

我们平时默写单词、佳句,公式、定理等都是自我笔录。运用此法手动眼看,可以同时调动运动觉和视觉参与记忆。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和口述结合,效果会更佳。

3、自我默忆法

自我默忆法是一种只在大脑中进行回忆的方法。例如,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课后我们就可以在脑子里回想一下,这将课文的中心是什么?结构和修辞手法有何特点?有哪些生词?如果不能回忆,则立刻翻书看笔记,或者问问老师同学。

尽管这种方法不能使听觉、视觉和运动觉参与回忆,但它却有几个显著优点:

①具有灵活性。不象口述和笔录那样要受到场所和工具的限制。课间休息,散步途中,躺在床上都可以进行默记。

②内容广。人的记忆中.有大量的表象储存,如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这些表象用口述和笔录的方法却很难做到,而运用默忆法。就可以在脑海浮现这些表象。例如,学过地理,我们可以在脑子里浮现一幅地图,各国的地理位置、形状、以及矿产分布和气候类型等一起展现在脑海之中。

③速度快。人们在运用表象和内部言语进行联想回忆时,要比出声口述和笔录快得多。人们说话的速度每分钟150个单词就是极限。超过这个极限,语言就变得不可理解。书写速度的冠军每分钟写575个字母(约合2个词),而运用内部表象的整篇浮现法,速度要快几倍。而且默忆法还很容易直接把握重点、难点。

4、自我测验法

这是一种自我回答的方法,自拟题目。然后自己作答。可以口答、笔答,也可以心答。因而也可以说是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自我测验法拟定的题目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标具体,题型多变,方式灵活,因而增强了复习兴趣。但这种方法.侧重于点。而忽略了面,最好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再针对重点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此法。

阅读和回忆相结合的方法

用单调的机械的阅读来复习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材料尚未完全记住以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这就是阅读和回忆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有一个识记课文的试验,一种是连续四次进行识记,一种是阅读二次、回忆二次。在识记一小时后测定的保持量,两者分别是52%和75%,一天后测定的保持量分别是3O%和78%,十天后测定的保持量,又分别为25%和75%。这说明阅读和回忆相结合的效果要比连续阅读好得多。

阅读和回忆在一定学习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对记忆效果影响也很大。心理学家盖兹曾做了一个实验,要求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和传记文章,各用9分钟,其中一部分时间用于试图记忆。诵读和回忆时间分配不同,记忆成绩有显著差异。结果如下:

时间分配 16无意义音节% 5段传记文%

立刻回忆 4小时后回忆 立刻回忆 4小时后回忆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回忆 74 48 42 26

盖兹在总结中认为,时间分配的最好比例是80%的时间用于试图国记,20%的时间用于阅读。了解了这一规律。我们在复习中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学习时间,争取最佳效果。

总结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般都是多学科并进,每天学的各学科知识都很零散,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进行一次总结。每一节、每一章、每个单元、每门学科学完后都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总结。常用的方法有:

1.系统化

所谓系统化,这里是指把零散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的方法。系统化的具体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整体综合法,把在课堂分割讲授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综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我们要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如何统一于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分别采取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一些材料联系起来。我们可以采取纵向法搞清一个事物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比如社会发展史,生物进化史,小说发展史,诗歌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等。我们也可以采用横向法来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比如日本和美国的地理工业特点的比较,辛弃疾和陆游诗歌风格特点的比较,英语同义词比较等。总之,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能使我们对学过的材料有系统的了解,能把握住其脉络与精髓,在运用时就能得心应手。

2.抓要点

在总结过程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抓要点。所谓要点就是指重点和难点。我们学习的教材都是经过精选和精心安排的,每一章都有一些需要掌握的基本点,如新概念、新定理、新的写作手法等,对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至于难点,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复习时;一旦发现了不懂的地方,要立刻记下来,或查阅词典、参考书、笔记,或请教师友。

练习法

练习的方法又分为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类。

1、单项练习法

单项统习法是专门复习某一内容的方法。比如词汇练习,就是专门以词汇的拼写、读音。含义为练习内容的。英语时态练习,就是以动词在不同时态下的变形为主要练习内容的。这种练习方法可以使某项内容得到专门的集中训练,从而达到熟练化的程度。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或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难以一下子掌握,这就要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部分,单独地加以训练,熟练后再把它们综合衔接起来。

2、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是同时运用多种知识的复习方法。在综合练习中,知识不再是分散零碎的,新旧知识结合一体,因而需要融会贯通。比如有一历史习题要求“综述秦末农民起义”,这就需要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结局,以及农民起义的纲领口号、组织情况等进行综合叙述。语文中的作文也是一种高度综合的练习,是人的生活知识,理论知识、词汇、语法、修辞、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的综合体现。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最好能把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从而使我们既熟练而又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实验法

在复习中运用的实验法,是一种使理论直观化的方法。运用实验法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直观印象和理解,而且实验操作程序本身也是需要我们学习掌握的内容。

在复习中,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重做实验。如果没有条件,我们则可以采取想象实验法。想象实验法,就是把我们以前做过的实验过程在我们脑海中重演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想象有哪些实验器具,做哪些实验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然后再想象一步步的实验过程以及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在想象实验中,我们脑中要尽量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使自己有一种重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在想象过程中也可以用画简图的方法辅助想象。

课外阅读法

这里的课外阅读是指阅读那些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融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通俗读物。在课外阅读时,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以新的形式重现在我们面前,在新的联系中加深了我们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巩固。但是,这种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把它和系统的复习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实践法

实践既能丰富知识,又能巩固记忆。夸美纽斯曾建议人们“经常通过实践去把知识固定在记忆里面”。这里说的实践法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在是建立在少量的具体直观及语言直观的基础上的,平时做的练习也都是一些典型化的题目,因而只有在生动、具体、复杂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使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便感性基础不断丰富充实,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例如,学过生物知识,可以去做一些采集制作标本的活动;学过外语,可以进行一些翻译和实际会话活动;学过无线电,可以试着安装收音机、电视机等。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复杂的、意想不到的难题。需要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多种知识才能解决,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学过的书本知识才不会成为空洞的教条。

趣味复习法

趣味复习法是一种带有娱乐性的复习方法。它把单调枯燥的复习变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因而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常用的趣味复习法有如下几种;

1.游戏法

具体的游戏法是很多的,如猜谜语、对对联、联成语、解趣题、做趣味实验等。

2.节目法

这里是指和学习有关的文娱节目,比如诗歌朗诵,根据课文改编的话剧和绘制的幻灯片,以及英语短剧和英语歌曲等。

竞赛法

竞赛法是具有比赛性质的复习方法。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短时强烈动机,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从而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竞赛的类型通常有学科知识竞赛,象地理知识竞赛、历史知识竞赛等;综合性知识竞赛,象文科知识竞赛、理科知识竞赛、文理知识大赛等。此外还有一些操作技能竞赛.

互助复习法

互助复习法是指几个同学在一个学习小组里互相用助,共同提高的复习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主讲法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个同学在某一学科有专长,或对某个问题理解较深透,就可以采取主讲法,由他来主讲,以使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还有一种方法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主讲的机会来复述识记材料,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根据讲述的情况,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反馈,同时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纠正错误。

2.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针对某些重点、难点,大家集思广益,从而加深理解或解除疑难的方法。

讨论应在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讨论才能深入,才能集中每个人的独到见解而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3.相互问答法

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而在互相提问时涉及面广,有许多问题可能是自己所忽略的,也可能是理解肤浅的,这样在相互问答中就可以得到补充和提高,在回答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课后复习法

在低年级,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作业多时,自习课纪律就好;作业少时,自习课纪律就不好。当老师批评学生不抓紧时间学习时,有的学生还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作业做完了。这现象说明;有相当一批学生认为,做作业是课后唯一的学习任务。

实际上,按照学习的正常程序,放学后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虽然做作业也具有复习的意义,但是最好还是在做作业前,认真地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可以考虑做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这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的方法。人坐在椅子上或在院子里散步,表面很平静,可头脑中却十分活跃。有人把这叫“过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一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有人把这比喻为“反刍”,就象老黄牛那样,在休息时使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

由于尝试回忆前,经过了预习和听讲,所以完全具备了回忆的可能性。

尝试回忆有四点好处:

(1)可以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如果自己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预习和上课是有收获的,效果是好的。从而增强了认真预习和专心上课的信心。如果相反,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听讲。例如,学了高一物理的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的第一部分以后,在课后尝试回忆时。可以顺利地回忆出;力的定义;力作用效果的体现;测量力大小的单位;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力的表示法和力的分类。这说明学习的效果不错。有的只能回忆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那就应当分析一下原因了。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过对照书;也可以回忆后看书。为了使回忆专心,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

(2)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具有专心和开动脑筋两个特点。学过的知识,只要尝试回忆一遍就会巩固强化一次。不少学生用自己亲身的实践,认识到尝试回忆是加强记忆能力的好办法。

(3)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和目的性。有一个学生讲:“通过回忆,把老师课上讲的在脑子里复述一遍.要求是不看书和笔记,记住的恰好是你已经懂得的部分,没记住就证明你没有掌握好。”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不理解的知识,往往忘起来最快。可以说,尝试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每次尝试回忆后,如果有一部分想不起来,自然会很着急地去看书、翻笔记,这样,通过尝试回忆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会自觉地把忘记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对于一个善于总结的学生来讲,尝试回忆还会促使他寻找具体原因,来与遗忘作斗争。

(4)培养了爱动脑筋的习惯。课后直接看书当然要比尝试回忆省事,但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很费脑筋。一个经常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养成了好动脑筋的习惯。有的学生,也抓课后复习。复习的方法是;拿起书,象看小说似地从头到尾着一遍。看书时,好象挺明白,也好象全记得。但是一放下书,真要用时,看的内容又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种课后复习方法没有充分调动起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开动脑筋。为什么有的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一面看书一面打瞌睡呢?原因之一是采取了这种消极的复习方法。

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去看书。因为看的是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绝对不能马虎。要看看、想想、再看看……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思考时也可以使眼睛得到适当休息。当然,由于这时看书已不是初次,是在预习、上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当是全面过目,有重点的看和思考。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在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部分、新的概念、容易忽略的部分,勾划一下。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有利于记忆的、带提示性的只言片语,以便再查阅时,从这些批注中迅速地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关键内容。例如,生物书中新概念很多。为了查找方便,在看书时,把第一次出现的新概念写在书四周的空白处。在看书时,边看、边理解、边动手,这对于今后复习会大有好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又成了“词典”,可随时查找,十分方便。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看教科书;也不注意对教科书进行“加工”,往往到了考前,为了查找一个新概念,急得满头大汗,你这时再看他的书,不是勾划的太多就是从未处理过,难怪无处可寻了。

3.整理笔记

笔记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录音带式的笔记,不见得是一份好笔记。应当把笔记变成一份经过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材料。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是未来特别游泳的个人复习材料,要妥善保存。

4.看参考书

可以在课后复习时进行,也可以在做完作业后或阶段复习时进行.办法是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的有关内容. 看参考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选好参考书;其次,要先看教科书,在对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第三,围绕中心问题看参考书.

篇2:高三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纲”与“本”。在高三总复习教学中应当“以纲为本”,将重点从复习课本、掌握语言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交际能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上去。也就是说要摆脱过去教学中的“以本为本”的老思路,复习课本也必须以知识的运用为主。通过训练,掌握知识;通过讲评,促进能力的发展。课本的复习时间应当短一些,将重点放在分阶段的语言运用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上。

“规则”与“应用”。有好多人认为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就是熟记英语单词短语、语法规则,其实这是过去英语测试以语法为中心而引起的弊端。现在的NMET测试强调的是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亦即任何语言规则都必须在“运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高三总复习教学中不宜指导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背单词、记语法规则上,而应在掌握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上。

“词句”与“篇章”。我国的外语测试已经成熟地以应用语言学为依据,从考查语法、语义,转向考查语用上。以重视单句教学、以语法为重点、以课文为主线的模式为特征的传统高三教学路子已经远远不能适应NMET的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段考查、篇章技能测试的要求了。从应用语言学、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来看,在实际运用的言语活动中,基本单位是语篇,而不是单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情况看,学生失误原因主要出现在篇章技能而不是语法知识的欠缺上。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语篇重点,在具体的语境中有的放矢地解决具体语句问题。通过适度的训练,指导学生获得捕获语篇动机、领会语篇主旨、理顺语篇内在逻辑关系、把握语篇修辞技巧的能力,在语篇训练过程中把词、句、篇的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要点”与“难点”。在语言要点的处理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熟练运用、用准用活。而在造成理解障碍、思维障碍等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容易引起语言学习负迁移的语言难点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大纲和教材所提供的功能意念项目、日常交际用语和所遇到的文化交际现象做出适时、恰当地处理,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达到理解和运用。

“读”与“写”。高三师生必须走出“英语书面表达技能不易提高”的误区,做到既重视阅读的语言知识性输入,又重视写作的语言交际性输出。在复习课教学中一定要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书面表达日常训练。脚踏实地地从组词造句到连句成篇做起,逐步训练通知、书信、日记、电话、申请、请贴等应用文,给出简要说明、图画、图表等内容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以及改写等。从方法上讲可以采取先给出适量的几篇范文,向学生说明文体特点,英汉格式及表达差异等应注意的问题;再指导学生写一两篇类似的小短文,通过检查学生所写的短文,及时进行讲评,指导学生整改。

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前五个关系谈的都是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讲”与“练”则是在英语的自身特点背景下的关系。一提“讲”与“练”,很多人会提起“精讲多练”,这在英语学科是没有多少指导意义的。学生要达到NMET试题的全面要求,既不能靠短时间的知识突击,也不能靠题海战术,靠的应该是在老师指导下,寓知识于能力之中的专项能力的“精讲精练”。高三课本内容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完成之后,教师要有计划地去组织以下三阶段的精讲精练。第一阶段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的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各类要点、难点都应是在训练中讲解、消化和吸收的,这为下阶段复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高考NMET题型能力训练。就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题型特点、试题设计思路、答题技巧等进行适当讲解,用于指导训练。学生会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本段复习时间上可以稍微长一些。第三阶段的复习就是模拟测试。在本阶段,重点不是语言知识,也不是语言运用能力,而是NMET的适应性训练。训练学生考前五分钟审查试卷和考试过程中填涂答题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应考试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本阶段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篇3:高考英语作文应对措施!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1、高考英语作文完美行文四步骤

STEP1:确定文章框架,包括:时态、语态、格式、展开方式、开头结尾等。

STEP2:确定内容要点,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重要细节、合理发挥等。

STEP3:正式开始写作,整理思路成篇,行文连贯。

STEP4:检查全文,主要检查语法以及粗心犯下的错误。

2、高考英语作文开头万能公式

开头万能公式一:名人名言

经典句型:

a proberb says, “ you are only young once.” (适用于已记住的名言)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cannot be young forever. (适用于自编名言)

更多经典句型:as everyone knows, no one can deny that…

2. 开头万能公式二:数字统计

原理:要想更有说服力,就应该用实际的数字来说明。

原则上在议论文当中十不应该出现虚假数字的,可是在考试的时候哪管那三七二十一,但编无妨,只要我有东西写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不妨试用下面的句型: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about 78.9%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anted to further their study after their graduation.

看起来这个数字文邹邹的,其实都是编造出来的,下面随便几个题目我们都可以这样编造:

honesty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大学生向老师请假的理由当中78%都是假的。

travel by bike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85%的人在近距离旅行的时候首选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youth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在某个大学,学生的课余时间的70%都是在休闲娱乐。

five-day work week better than six-day work?

根据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98%的人同意每周五天工作日。

更多句型:

a recent statistics shows that …

3、高考英语文章主体段落三大杀手锏

一、举实例 思维短路,举实例!提出一个观点,举实例!提出一个方案,举实例!而且者也是我们揭示一个观点最好的方式,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无法继续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尽管举例子!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dvertisers have adopted every possible stimulative factor in making ads, such as sound, light, colours, cartoon films and human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to advertise a certain food, advertisers will ask an actor or actress to sit at a table and devour the seemingly delicious food while they fime him or her. 更多句型:to take … as an example, one example is…, another example is…, for example 二、做比较 方法:写完一个要点,比较与之相似的;又写完一个要点,再比较与之相反的;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指纹,没有相同的树叶,文章亦同,只有通过比较,你才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through comparison)和不同点(through contrast)。下面是一些短语: 相似的比较: in comparison, likewise, similarly, in the same manner 相反的比较: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whereas, while, instead,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compared with …, … 三、换言之 没话说了,可以换一句话再说,让你的文章在多一些字,或者文邹邹地说,是让读者更充分的理解你的观点。 实际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下面的句子实际上就三个字 i love you!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you. that is to say, i love you. i am wild about you. in other words, i have fallen in love with you. 或者上面我们举过的例子: i cannot bear it. 可以用短语表达:i cannot put up with it. 因此可以这样说:i cannot bear it. that is to say, i cannot put up with it or i am fed up with it. 更多短语: in more difficult language, in simpler words, put it more simply

4、高考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公式

1. 结尾万能公式一:如此结论 说完了,毕竟要归纳一番,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领导长篇大论,到最后终于冒出个“总而言之”之类的话,我们马上停止开小差,等待领导说结束语。也就是说,开头很好,也必然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让读者眼前一亮,这样,你就可以拿高分了!比如下面的例子: obviously(此为过渡短语),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good manners arise from politeness and respect for others. 如果读者很难“显而见之”,但说无妨,就当读者的眼光太浅罢了! 更多过渡短语: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in brief, on account of this, thus 更多句型: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 2. 结尾万能公式二:如此建议 如果说“如此结论”是结尾最没用的废话,那么“如此建议”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废话了,因为这里虽然也是废话,但是却用了一个很经典的虚拟语气的句型。拽! obviously,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这里的虚拟语气用得很经典,因为考官本来经常考这个句型,而如果我们自己写出来,你说考官会怎么想呢? 更多句型: accordingly, i recommend that some measures be taken. consequently,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5、高考英语话题作文模版(仅供参考)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某种现象) in (某种场合). It is estimated that (相关数据). Why have there been so many (某种现象)? Maybe the reason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first one is (原因一). Besides, (原因二). The third one is (原因三). To sum up, the main cause of (某种现象) is due to (最主要原因). It is high time that something were done upon it. For one thing, (解决办法一). On the other hand, (解决办法二).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certainly reduce the number of (某种现象).

6高考英语作文常用句型及短语

1、学校生活及学习成绩

Be getting on well with one’s study

take several courses at school

have English (Chinese, Physics…) every (other )day work hard at …

put one’s heart into…

be interested in …

be fond of

like chemistry best

be good at …; be poor at …; do well in …; be weak in …

make progress in …; fail in …’ be tired of …’

pass the examination; give sb. a passing grade;

major in history 主修历史

He has the best record in school. 他的成绩最棒。

get a doctor’s degree 获得博士学位

be more interesting to sb.

learn about; succeed in…; be active in class (work);

take an active part in …; learn… by heart;

work out a (maths) problem; improve oneself in …;

get 90 marks for (English); get an “A” in the exam;

have a good command of…

lay a good foundation in (language study)

2、师生关系

get on well with sb; like to be with students;

be gentle with us; be kind to sb;

be a strict teacher; be strict with one’s pupils;

be strict in work

We think of him (her) as …; help sb with sth;

praise sb for sth …; blame sb for sth..

give advice on …; question sb on …

be satisfied with …

correct the students’ homework carefully and prepare for the next day; give sb a lot of work;

try to teach sb good study habits; make one’s lesson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teach sb. sth.;

teach sb to do sth.

devote all one’s time to work;

admire (sb.for) his devotion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佩服他对于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3、课余活动及周末生活

spend one’s tim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enjoy doing things by oneself; go swimming;

go for an outing; have an outing at (the seashore);

see the sights of Beijing; play the piano (violin);

play chess (basketball); have a swim;

have dances on weekends; have a picnic over the weekend;

go to the cinema; have a party; hold a sports meeting;

do some reading; help sb do sth; enjoy a family trip;

get everything ready for;

ride one’s bike with sb.to(the park);

There are a lot of activities at (the beach).

We enjoy a change from our busy life in the city.

She would like to bring sth. to the picnic.

It was a very relaxing Sunday.

There are good programmes on TV on weekends.

4、彼此沟通信息

take a message for sb; send a message to sb;

hear from sb; talk about/of sth; tell sb to do sth;

get information about…;

express one’s idea (feelings) in English;

Write sb a letter saying…; apologize to sb for …;

thank you for …; make a speech t at the meeting;

explain sth to s; look upon sb as …; think sb to be …;

take sb’s side

5、事件中人的态度

would like to do; allow sb to do;

keep sb from doing (prevent sb. from doing);

call on sb to do; be afraid to do (be afraid of …);

fee like doing; insist on doing; drive sb. off;

speak highly of sb; speak ill of sb; think highly of sb;

force sb to do; offer to do; refuse to do; agree to do;

regret doing;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had better do;

would rather (not) do.

6、事情过程

have the habit of doing…; have no trouble doing;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prepare sb for …; give up doing…; do sth as usual;

do what he wants us to do; set about doing;

try one’s best to do…=go all out to do;

get into trouble; help sb out; do one’s bit for New China;

wait for sb to do; find a way to do; make friends with sb;

show (tell) sb. how to do…; take (send) sb to …;

I’m trying to find…;

I’m afraid we are out of …;

pass the time doing; feel a little excited about doing…;

can’t help doing…; do some good deeds to people;

be prepared for more hard work;

Some are doing A, others are doing B, and still others are doing C.

篇4:高考英语的写作对策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写作是高考试题中对学生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它并非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正确、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据统计,近几年上海和全国英语高考卷中的写作,主要是关于记人、叙事、写信和通知或看图作文等内容的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记叙文要求考生根据试卷中提供的情景,组织语言材料,编写成文。一般说来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要素,写作时要明白清楚地给予表达。记人时,要注意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事迹等。叙事时要描写事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叙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等。

议论文要求考生就某一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看法。一般说来议论文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要做到:1、论点正确无误。2、论据可靠充分。论据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也可以是经过实践考证的经典著作。3、论证合理严密。人们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推理法、对比法。议论文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

英语应用文主要以写信为主。英文书信由6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签字。格式一定要正确。信的正文和写文章一样,要分段写,每一段有一个中心思想。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妨按如下顺序进行。

首先,确定写作中心。根据这个中心,能够扩展的材料有哪些。要避免写那些与中心内容无关紧要的细节。

其次,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包含所提供的情景要点,同时要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词汇与句型。

第三、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扩展的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千万不要写那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扩展时要注意短文的字数,要写够100个词语,以避免由于字数不够引起的扣分。

篇5: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解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____四川省剑阁中学校 景萍

(四川省剑阁中学校英语组 邮编:628300 电话:0839-6624896)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考生能否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语言技能进行思想交流直接决定其英语水平。NMET书面表达是一种指导性的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所提供的情景包括写作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此题满分25分。分值在NMET试卷中约占17%的比例。所以同学们必须充分了解该题型的特点,掌握其必要的答题技巧,有的放矢地抓好平时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取得较好的得分。

一、题型特点及分析

请看近八年来本题的考试内容:

年份 体裁 题材 提供情景方式 写作内容

应用文 信 表格 作自我介绍

记叙文 报告 6幅图画 介绍我和哥哥骑车违章情况

应用文 日记 6幅图画 介绍到农场参观的情况

应用文 信 2幅图画 介绍“你”校的变化

记叙文 报告 4幅图画 介绍你目击的一起交通事故

应用文 信 表格 介绍中小学生减负的情况

应用文 信 表格 介绍关于公园收不收门票的讨论情况

应用文 信 2幅图画 介绍为英国朋友所租房屋的情况

从上表我们可以将书面表达大致归纳为两种写作类型:(一)、文字性提示/表格提示写作

如:的书面表达题目要求根据表中的文字性提示写一篇自我介绍。这类书面表达,叙述求学过程的句子要用一般过去时;介绍个人爱好的句子应用一般现在时。写信介绍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后的课外活动情况,写作时也要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相结合。关于公园收不收门票的意见阐述的书面表达是谈论一个道理,这种情况下文体多用一般现在时态。

对于表格提示的写作,特别要注意重新组织所给的材料,不能依据表格逐条地翻译。

(二)看图写画

看图写作比文字性提示写作更能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写信。如根据两幅图画介绍学校的巨大变化,运用的时态多是一般现在时态,间或使用一般过去时。为朋友介绍所租房屋的位置和大体结构,文中的时态也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2、写日记。写日记一般是叙述过去的事件,所以句子的时态多是一般过去时,如的记叙到农场的参观活动的书面表达。

3、写一篇短文,记叙一件事的发生过程。如的叙述“我”和哥哥骑车违章;的描绘一起交通事故的过程。写作时多运用一般过去时。

看图作文须注意的问题:

1.仔细观察几幅图画,弄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

2.确定好表达要点。要点不仅仅体现在图画中,还体现在所给题目要求的文字中。

二、书面表达中常见错误类型及分析

1.格式错误。

有的考生不能正确地运用书信或日记的格式。A。书信常有五部分:1.信头:右上角写上收信人的地址和写信日期。2.称谓3.正文.4.结束语:常用的有Yours sincerely/Yours truly/Yours faithfully…5.签名:写信人的姓名。B。日记格式:顶格写上:月、日、年和星期,右边写上天气情况。

2.时态运用错误:动词时态的错误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也是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差的显著标志之一。如2002关于公园收不收门票的讨论的介绍,陈述讨论的语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Sixty of the students of our school think it is unnecessary to charge an entrance fee. They think that……不少考生表达为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3.内容表达错误:这种错误一般说来是审题不清所致。如20的书面表达,正确内容是:I've found a flat for you. It's a small one of 25 square meters with a bedroom,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The house is near No 11 bus stop on FangCao Street and the school is at the next stop.有不少考生表达为:“I've found a flat of 25 square kilometers. It's in No.11 FangCao Street.”

4.习惯用语使用错误:如:将 to my surprise 表达为 to my surprised;将in my spare time 表达成 at my spare time;

5.单词运用错误:写作中常见考生因分不清单词的词性而产生错误。大致有:

a.将vi.用成vt.如:come the city/return the place

b.将adj.用成vt.如:Please present on time. Don't absent!

c.将u.n.用成c.n.如:a good news/many informations

d.adj./adv.使用错误.如:in the recently years/study hardly;

e.prep.用成v.如:Many overpasses arounded the city.

The road throughed the city.

f. 名词的单/复数使用不当。如:There are lots of high building.

Most of the people have private car.

g.句子的主谓不一致:如:

A large number of beautiful buildings has been built.

h.常用词拼写错误:如:

beautiful写成beautful/believe写成belive/money写成moneny…

i.在叙事文中通常会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所以就出现了动词的过去式,尤其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拼写错误很普遍的现象。如:visitted/ hurted/ writed/…..

j.不定冠词的使用错误:如:send a e-mail to you(an)/ Even a overpass has been built……(an)/ He graduated from an university.(a)

三.书面表达的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试题要求,审好题意,抓全要点;

2.依据要点写出提纲,在演草本上写出阐述要点将运用到的词汇、习惯用语;

3.将提纲拓展成文;

4.做好检查:1)对照题目的要求,看要点是否全面;

2)文体格式、时态、人称是否符号题意要求;

3)词汇搭配是否得当,有无语法错误,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有无错误;标点符号有无遗漏等等。

四.注意问题: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抓好要点,不遗漏要点。也不随意发挥。有的考上做书面表达时常常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细节可以有所增减,但要保证文章整体合乎逻辑;先要弄清楚短文的要点是什么,做到胸中有数,勿把次要的内容当成要点。还要考虑该用什么体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呈控制性,即指导性写作,对体裁、内容、篇幅都有明确的限定。

2避免犯人称、时态上的错误。2003年高考书面表达中不少考生把目前的情况写成过去发生的事,将第一人称的语气表达成第三人称:“Li Hua has found a flat for his English pen friend.”这必然降低得分档次。

3尽量使用地道的英语,勿用汉语式英语。如把“他已达到上学的年龄”表达为:He has reached the age of going to school.这种表达方式就不如He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贴切、地道。

4正确使用连词、过渡性习语和句子。如:。Although/if when in spite of(despite)/what’s more/besides/in addition/generally speaking/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2003年高考中不少考生一开头便写I have found a flat for you.给人一种唐突之感。应用I'm glad to learn you are coming.之类的书信开头常用的客套话来与称呼弥合,过渡自然。句与句之间若缺少过渡语,则内容不连贯,句子跳动大,文章无条理,给人一种模糊、零乱之感。近八年来,要求用书信形式来表达的作文就有五次,考生应对其类型和常用语引起注意。书信的类型常有感谢、邀请、询问信息、提供信息、道歉、求职等。

常用的套语:①感谢信:Many thanks for your kindness

I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thanks/gratitude for…

I deeply appreciate it.

②邀请信:I would be happy if you could…

I have the pleasure in inviting you…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③讯问信:I would be pleased if you could tell me…

Will you kindly let me know …

Please let me know…

I’ll be grateful if you kindly provide me some information.

④提供信息信:I’m glad to tell you that I have found …for you.

Now I have some information to tell you.

Now I’ll introduce it to you.

And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it.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⑤道歉信:I’m so sorry that…

I’m writing to apologize for…

Please excuse/pardon me for…

⑥求职信:Through the ad.I know you need a/an…

I would like to have this job.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offer me this opportunity.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5注重句子结构及句式的变化。有的考生通篇都是简单句,而且每句的词数都差不多。尽管内容要点都写全了,也无语法、词汇错误,但得分只能进第二档(适当)(11-15分)。句型过于单调的文章看起来僵硬、呆板、无流畅感、美感。所以,在表达正确的前提下应将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综合运用。并适量地、正确地运用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强调句型、倒装句型等。如在表达“五年来这个城市变化很大”时,可以使用一个简单句: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ity in the past five years.但我们还可以用较高级的语法来表达:⑴The cit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it was 5 years ago.

⑵Compared with what it was 5 years ago, the city has changed a lot.

6一定注意字迹清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过于潦草的书写会直接影响评卷效果,因为它阻碍了信息的传达。

篇6:高考英语“主打”动词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动词是最难学的一个实词类别。纵观历届高考命题,有关动词的内容占的比例相当大,它常常与时态、语态、语境交际等诸方面揉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试。通过研悟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常考的可圈可点的高考英语“主打”动词有以下一些。

一、表示“使/让……”概念的动词

这类动词常见的有:have,let,make,get,keep,drive,send,leave,force,cause等.它们后边分别可跟不定式,分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名词等作宾语补足语。

例如:I felt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for me so long.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The victory sent our spirits rising.胜利使得我们情绪高涨。

二、不定式做宾补,不定式符号可以省略的动词

常见的有;see,watch,hear,observe,feel,notice,listen to,llook at等感官动词及表示使役概念的have,let,mak等。这类词在变为被动语态时,其后不定式符号 to常补出。

例如:We are made to work far into the night.我们被迫干活到深夜。注;在这种结构中,watch,have,let一般不变为被动语态。如: The boy was watched to come out。(误)

三、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其后内容省略而只保留不定式符号的动词此类动词常见的有;refuse,want,intend,oblige,mean,expect,tell,hope,like,love,plan, try, prefer,wish等。例如:-----Why did you cause the baby cry?------Idid n't mean to.

四、引导宾语从句用虚拟预期的动词这类动词在引导宾语从句从句时常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常见的有:order ,demend,suggest,insist,require,advise,decide,propose等。例如He orderd that we should do it at once.他要求我们立即完成这项工作。He adviced we should do more speaking practising inorder to improve ourEnglish.他建议我们要想提高英语水平应练习说。

五、形主动、意义被动的词常见的有:

work,open,close,write,cut,look,teach,operate,run,keep,burn,last等。此类词的主语常为物。而且还常与表示特征、状况、行为、方式的副词well,easily,long等连用。例如;The clothing sells well. This kind of fruit can keep long.

六、行为动词充当系动词的词

这类动词不能单独构成动词词组,其后须带有表语(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V-ing,V-ed)构成系表结构,常见的有feel, sound, taste, look, smell, seem, appear, become, turn, grow, make, go, run, keep, stay, prove等。例如;It sounded like a train that was going under my house.听起来,象有火车在楼下飞驰而过。

Keep fit,study hard and wok well.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七、只接名词作宾语的词

此类动词常见的有: apprecate, adcice,suggest, compiete, finish,consider,enjoy,imagine,mind,miss,practise,keep, delay,risk,excuse,resist,avoid,escape,admit,forgive, permit,require,prevent,pardon,allow等。例如:I appreciate her devoting herself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我非常钦佩她献身教育的精神。Do you mind my asking a question?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不介意吧?

八、既可接现在分词又可接过去分词作宾补的动词

此类动词常见的有:get,keep,have,leave,find,see,notice,hear等。例如:The two cheats had the lighes burning all night long. Yesday XiaoMing had his hair cut,I hardly recognized him.

九、同一词语用作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此类及物与不及物用法是有区别的,常见的有;work,wait/wait for,lie/lay,raise/rise,sit/seat,serve等。例如: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to ask in class,you can raise your hands.课堂上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发问。The sun rising,we started out.太阳升起来了,我们便开始上路。

十、构成固定短语的“短语动词”

此类动词在英语中数量较大。如;act as充当,beleve in相信,come across遇见,deal with处理,engage in从事,lead to导致,refer to提到,send for派人前往,cut in插嘴 die out灭绝,rise up起义, set off出发,warm up暖和起来,make fun of取笑,make friends with与……交朋友,set fire on点火,date back to追溯到,get along with 与……相处,look forward to期望,run out of用光,do away with废除.

We must look into the matter immediately.

我们必须马上调查此事。

The old should learn form the young and keep up with.

老年人应向青年人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篇7:高考英语题型分类解题指导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高考英语题型分类解题指导高考英语解题指导

听力解题指导

听力测试的主要形式有: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测试点包括:

1、理解对话的主旨大意

如:What’s the man doing?

A. He’s working in a hotel. B. He’s visiting a young people. C. He’s travelling around (NMET)

此听力的原文为:

W:So,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M:Just a couple of days,actually,I am on a big journey.You know,I’m visiting all the places of interest here.

本题是一位男子谈论到此地的各个名胜观光的情况,其中的a big journey、visiting和places of interest here是这位男子谈话的关键,因此,考生若对此进行归纳判断就会马上明白此谈话的主旨大意,选出答案C。

2、获取对话中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解释主旨,对话或独白中需要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年代、价钱等,这些信息对理解对话,把握对话主旨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且在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类题要求学生在听清,听懂信息的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有的也需要考生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推断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及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对对话背景、地点、对话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体现了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

4、理解领会对话的观点、态度及意图

这类考题要求考生不但能理解录音原文的主旨大意,而且还要通过文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这类题能测试出考生在听力方面的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 多听是提高听力的前题,但如何去听,如何获得准确的信息,则就不是多听听能解决的问题了。多听是增强语感,提高听力之本,若再加上正确的听力方法,掌握必要的技巧及对策,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迅速地捕捉每个小题题干选项所提供的信息,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听录音材料时就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克服犹豫不决的毛病,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进行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

3、目前高考听力测试中短文理解大部分是记叙文或讲话稿,所以听录音时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soon,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等,以便检查答案。

4、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开首和开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讲话目的、主要内容、作者、论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

5、不管听什么材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

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解题技巧

一、意群分析法 所谓意群,就是句子中根据句法结构和逻辑关系必须停顿的若干部分。意群划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句子的理解,进而影响答题。划分意群时首先要保证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正确、规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意思是否完整通顺。如:

Whom was it up to ____ the matter﹖

A. decide B. to decide C. deciding D. decided

答案为B。这里有“it is up to sb. to do sth.”这样一个句型。本句的意群应该这样来划分Whom/was it up to/to decide the matter﹖ 如果不能正确划分意群,则很可能会想当然地误选为A。

二、排同法 由于单项填空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如有两项在意义上和用法上作用相同,则可以肯定这两个选项都不能作为正确答案,这样也就缩小了选择范围。如:

What he did suggested that he ____ little education.

A. receive B. received C. should receive D. receives

题干中的suggest 若作“建议”讲,则A、C两个选项均为正确答案,所以这个假设不能成立。实际上这里的suggest只能作“暗示”解释,答案应该是B。

三、排除法 在通读全题,弄清题意,分析空格,确定考查知识的前提下,采用此法对选项逐个分析推断,最后得出最佳答案。如:

-Would you like some tea﹖

-Yes, just ____.

A. few B. a few C. little D. a little

四个选项可分为两类:few, a few 后接可数名词为一类; a little, little后接不可数名词为另一类。tea是不可数名词,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又因为句意含有肯定意义,故选D。 又如:

-Good morning, Grand Hotel.

-Hello, I’d like to book a room for the nights of the 18th and 19th.

-____

A. What can I do for you﹖ B. Just a minute, please.

C. What’s the matter﹖ D. At your service.

该题考查打电话的交际用语。“What can I do for you﹖”是服务员招呼顾客、询问对方需要帮什么忙时的客套话。“What’s the matter﹖”怎么啦?at sb’s service听从某人吩咐,任凭某人使用。均与客人电话中说的“I’d like to book a room for the nights of the 18th and 19th.”语境不符。只有填入Just a minute, please.(请等一下。) 才与会话的语境相符。故答案为B。

四、比较法 适用于所学过的语法知识或词义辨析,仔细地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正确答案。如:

My father often ___ newspaper after supper.

A. sees B. watches C. reads D. looks

四个选项都有 “看” 的意思,但它们的用法却不同。see意为“看见”; watch用于看电视、球赛等;look用于有意识地看,若其后跟宾语,须用look at; read用于看书、看报。经过比较,得出正确答案为C。 又如:

We didn’t plan our art exhibition like that but it

____very well.

A. worked out B. tried out C. went on D. carried on

该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短语动词的能力。四个选项均为短语动词,但所表达的意义不同:worked out计算出,被证明有效,切实可行;tried out实验,试用;went on 继续,进行;carried on继续下去,开展,从事。根据主句We didn’t plan our art exhibition like that 的语境及but所表示的转折意义判断,最佳答案为A。

五、习惯推断法 有的选择题不能死抠语法,而要根据习惯用法或固定搭配来选出正确答案。如:

You’d better ____ before 6 o’clock.

A. to come B. come C. coming D. have come

“had better+省略to 的不定式”是个固定结构,故直接找动词原形而得出正确答案B。又如:

-What was the evening party like﹖

-Wonderful. It’s years ____ I enjoyed myself so much.

A. before B. that C. since D. when

“六、常识推断法 有的单项填空题涉及到天文、地理知识、风俗习惯、生活常识等,有的甚至要运用数学知识推算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如:

Monday is ____ day of the week.

A. two B. the two C. the last D. the second

试题涉及到生活常识,Sunday 是一个星期的第一天,那么Monday就是一个星期的第二天了,故正确答案为D。 又如:

A Tale of Two Cities was written by ____.

A. William Shakespeare B. Charles Dickens C.O.Henry D. Mark Twain

众所周知,《双城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1859年发表的作品,故选B。

七、逻辑推断法 有些单项填空题的选项,从语法上分析都对,但句意不符合逻辑,所以答题时应通过逻辑推理选出正确答案。如:

Mother likes____ so we always enjoy eating at home.

A. camping B. cooking C. reading D. singing

试题四个选项似乎都对,但只要认真研究一下就能发现A、C、D符合语法,但不符合逻辑,故正确答案为B。

又如:

-_____﹖

-Well, he is tall. He dresses very nicely.

A. How is your friend B. Is your friend tall C. 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 D. Could you meet

题干是一问一答的对话。从答语分析,这是对朋友身高和穿戴的描述,虽然四个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唯有C项符合这一特定的语境。

八、直观判断法 直观判断法又叫优先法,即认定四个选项中的一项,迅速选定,不再考虑其他选项。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只要有相关的语言知识,一眼就能捕捉到解题的信息,从而立刻做出选择,即使在题干或选项中存在生词,或对它不甚了解,也可不加理会。如:

Never before that night _____ the extent of my own power.

A. had I felt B. I felt C. did I feel D. I had felt

句子以never, seldom, not until等否定词开头时,采用倒装语序。考生看到这样的句子,应立即有主谓倒装的反应,并选定A项为正确答案。又如:

Her appearance is quite different ____ that of her mother.

A. of B. with C. as D. from

be different from 为固定搭配,所以要选D项,置A、B、C于不顾,迅速转至下题。

九、标点法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可忽视。标点符号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往往可以使语言准确,或起到某种表意的作用。在做题时,一个标点符号也可能决定一个题的答案。如:

_____, the world is made up of matter.

A. It is known that B. We all know C. What we know is D. As we all know

题干中有一个逗号,这就决定了 “the world is made up of matter”不可能是A的主语从句,B的宾语从句,或C的表语从句,这样,D无疑是正确答案。从分析中我们得知,这个选项是由关系代词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又如:

____ for a long time, but he tried his best to catch up with his classmates.

A. Having been ill B. Being ill C. He was ill D. Though ill

此题在but之前有一逗号,表明此题为用逗号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因此判断逗号之前的部分一定是个完整的句子。观察A、B、C、D四个选项,只有C项能构成完整的句子,故C为正确答案。

十、一致法 句子的前后关系要一致。这种一致关系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代词指代一致、比较对象一致、逻辑关系一致以及句子结构一致等。如:

It is much easier to remember some new words than ____ in many sentences.

A. use them B. to use them C. using them D. used

题干空白处应填的动词是than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中真正的主语(从句和主句相同的部分省略了)。根据结构对应原则,选项应与主句一样,也应该是动词不定式,故B是正确答案。又如:

The Parkers bought a new house but ____ will need a lot of work before they can move in.

A. they B. it C. one D. which

该题考查代词指代一致的用法。做题的关键是弄清楚but引导的并列分句中作主语的代词究竟是用来代替前一个分句中的主语the Parkers,还是宾语a new house。由空白后“will need a lot of work before they can move in” 的语境可以确定,此空的代词是用来代替a new house。it和one都可以代替前文提到的单数可数名词,以避免重复。但it代替特定之物,one泛指同类中的某一个,故最佳答案为B。

十一、复原法 退一步复原,进一步做题。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一些非正常语序的题目,如被动句、疑问句、感叹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由于语序的变动,不少学生对此不熟悉,不习惯,我们可以先复原为陈述语序,再来做题。如:

Was it from the old worker ____ we learned a lot in the factory﹖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ere

先把题干恢复成陈述语序:It was from the old worker ____ we learned a lot in the factory. 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看出from the old worker是It was 的强调部分,题干是一个强调句型,所以答案是B。又如:

Never have we had ____ weather before.

A. such a fine B. such fine C. so fine D. so fine a

这是由否定词never引导的倒装句,我们可以先将其复原为陈述语序:We have never had____ weather before.这样我们更容易选出正确答案B。

十二、补全时间状语(此种方法对付动词时态尤为有效)

例如:--You haven“t said a word about my new coat,Brenda.Do you like it?

--I”m sorry.I_______any thing about it sooner.I certainly think it“s pretty on you.

A.wasn”t saying B.don“t say

C.won”t say D.didn“t say

该题补全时间状语为sooner before,or sooner than today,则非常明显的意为过去没有说,故正确答案为D。

十三、准确的翻译(此种方法对付冠词尤为有效)

例如:Jumping out of____airplane at ten thousand feet is quite____exciting experience.

A.不填;the B.不填;an

C.an;an D.the;the

该题的正确译法是:从1万英尺高的一架飞机上跳下来是一次非常令人兴奋的经历。注意翻译成一架而不是那架,一次而不是那次,所以用不定冠词。答案为C。

十四、把省略部分补全

例如:Bores has brains. In fact I doubt whether any one in the class has____IQ.

A.a highB.a higher C.the higher D.the highest

该题省略了than he does.所以应用比较级,并且此处的比较级表达最高级的含义,所以正确答案为B。

又如:The research is so designed that once_____nothing can be done to change it.

A.begins B.having begun C.beginning D.begun

该题省略了it is,明显的为被动语态,所以选D。

十五、找准时间状语

例如:I wonder why Jenny____us recently.We should have heard from her by now.

A.hasn”t written B.doesn“t write C.won”t write D.hadn“t written

该题的时间状语为recently,用于完成时中,因此选A。

高考考生单项选择题答题失误分析

(一)掌握基础知识僵化,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

[例1]Many people agree that________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a must in________ international trade today .

A.a;/ B.the;an C.the;the D./;the

分析:学生存在对knowledge为不可数名词的定式理解,因此选C或D。这里考查的是某一种知识,如a knowledge of history要用不定冠词。例如:He has a wide knowledge of geography .而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在此作为抽象泛指概念,前面用零冠词。应选A。

[例2]Paper money was in ________use in China when Marco Polo visited the country in________ thirteenth century . A.the;/ B.the;the C./;the D./;/

分析:to be in use被使用,是一固定表达。类似的含零冠词短语如:be in hospital,be in prison,be in fear等。根据序数词前加定冠词的语法习惯,thirteenth前要加定冠词the,因此选C。

[例3] You should make it a rule to leave things ________you can find them again .

A.when B.where C.then D.there

分析:此题考查以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

[例4] Carol said the work would be done by October ,________ personally I doubt very much .

A.it B.that C.when D.which

分析:从主从句之间的逗号,可判断考查的是非限定定语从句。只能用which,不可用that,which在从句中作动词doubt的宾语。如用it代替上文提及的事,只可用两个单独的句子:

Carol said the work would be done by October .

Personally I doubt it very much .

[例5] The purpose of new technologies is to make life easier ,________it more difficult .

A.not make B.not to make C.not making D.do not make

分析:学生误选not making,是把此句看成了分词结构作伴随状语。而实际上本题考查两个并列的不定式短语构成表语从句,中间有逗号分开,因此B.not to make是应答的选项。

[例6] 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 ,________ .

A.long it takes however B.it takes however long

C.long however it takes D.however long it takes

分析:只有 however long it takes是让步状语从句的词序结构,因此选D。however+adj./adv.等于no matter how+adj./adv.即: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 ,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

[例7] When I got back home I saw a message pinned to the door________“Sorry to miss you; will call later.”

A.read B.reads C.to read D.reading

分析:考查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应选D。它与其前的宾语构成复合宾语,类似表示感觉的动词,如:find,hear,listen to,watch,notice等。例:I saw the pretty girl dancing in the park .He suddenly felt the house shaking .句中pinned to the door是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 message。

[例8] After living in Paris for fifty years he returned to the small town________ he grew up as a child .

A.which B.where C.that D.when

分析:本题涉及关系词的选用。定语从句中不缺主语宾语,所以不考虑A,C;参照先行词与定语从句的关系,应确定用where表示地点,故选B。

[例9] ________it with me and I'll see what I can do.

A.When left B.Leaving C.If you leave D.Leave

分析:看到句中的并列连词and,应明确“and”连接前面的祈使句与后面的肯定句,两部分是并列平行结构。应选D。

[例10] Why do you want a new job ________you'v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

A.that B.where C.which D.when

分析:参照语境,应选连词when引导后面的时间状语从句。when除作“当……时候”讲之外,在该句中应译作“既然”。

[例11]Sarah hopes to become a friend of________ shares her interest .

A.anyone B.whomever C.whoever D.no matter who

分析:本题测试疑问代词引导名词性从句的用法。这里的从句是介词。of后面的宾语从句。of在此句中起干扰作用。anyone和 no matter who是不能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应排除。whoever引导名词性从句时,在从句中作主语;whomever则作宾语。由此可判断这里应选whoever来做从句中 shares her interest的主语。

[例12] The manager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________ the next year .

A.carry out B.carrying out C.carried out D.to carry out

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过去分词的掌握。过去分词在句子中作see的宾语补足语,这个句子较复杂,但只要把句子结构还原,就一目了然。the plan在句子中是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在定语从句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中作宾语,所以还原后变成 they would like to see the plan carried out的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13] The reporter said that the UFO ________east to west when he saw it .

A.was travelling B.travelled C.had been travelling D.was to travel

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时态的掌握情况。根据前后理解,答案应选 A。因为后句有一个暗示“when he saw it”,因此此句的句型是:过去进行时+ when +过去时。

[例14] 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________ matters not where you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 .

A.one B.that C.what D.it

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真正主语从句的判断理解。本句it是形式主语,that引导后一句作真正的主语从句。故选B。

(二)缺乏参照语境意识,无法确认题眼

[例1]-I'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

-________you're there ,can you get me some stamps?

A.As B.While C.Because D.If

分析:在那里和买邮票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用连词while比as更恰当。

[例2]________him and then try to copy what he does .

A.Mind B.Glance at C.Stare at D.Watch

分析:mind注意,小心;glance at一瞥;stare at凝视;只有用watch才可表示较长时间的关注、观看。

[例3] Few pleasures can equal________ of a cool drink on a hot day .

A.some B.any C.that D.those

分析:考查指示代词that的用法。等同的双方是few pleasures和 a cool drink。that指代前面提到的 few pleasures,用 of连接与之相当的 a cool drink。这是一句以肯定句式表否定意义的句子。应将 few pleasures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表单数意义。因此不可选those。

[例4]-Do you think the stars will beat the Bulls?

-Yes. They have better players ,so I________ them to win .

A.hope B.prefer C.expect D.want

分析:hope希望;prefer更喜欢;want想要。从说话人的语气可判断是对未来事情的预期愿望,这里选“expect期待”较符合句意。

[例5] The price________ ,but I doubt whether it will remain so .

A.went down B.will go down C.has gone down D.was going down

分析:句中的remain(保持)一词,说明价位已定,所以选择C项的现在完成时。

[例6] Shirley________ a book about China last year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she has finished it .

A.has written B.wrote C.had written D.was writing

分析:考生因看到干扰词语last year,所以多选B.wrote;而but后面的句子是题眼:使用现在完成时,表示迄今为止我不知道她是否写完了。说此话时,她仍在写,故用过去进行时,选D。

[例7] You'll find this map of great ________in helping you to get round London .

A.price B.cost C.value D.usefulness

分析:有学生可能选D项:usefulness。因为只认识value作“价值”讲,但value还有“有用性、重要性、有益处”的意思。如:The dictionary will be of great value to you inlearning English .这本字典对你学英语大有好处。

[例8] The fire spread through the hotel very quickly but everyone________get out .

A.had to B.would C.could D.was able to

分析:选项中的had to表示“不得不”;would则强调人们的主观愿望;could表示一种本能;只有was able to表示克服困难得以脱险的事实:每个人都能从险情中跑出来。因此选D。

[例9] The train leaves at 6∶00 pm .So I have to be at the station________5∶40 pm at the latest .

A.until B.after C.by D.around

分析:第一句已说明火车下午6点发车,参照语境应考虑在6点之前的概念。around表示前后左右;而by则表示靠近或接近的意思。by 5∶40即表示在5∶40以前。因此选择C。

[例10]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driving test didn't reach the required standard-________ ,you failed .

A.in the end B.after all C.in other words D.at the same time

分析:in the end表示结果,最终;after all是“毕竟”的意思;at the same time是“同时”;与句子的意思通达的应该是in other words。句中的“didn't reach the required standard”和“failed”是同等含义。

[例11]________you'v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of it .

A.Now that B.After C.Although D.As soon as

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 now that表示“既然”的意思。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由 now that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应选A。

[例12]-Are the new rules working?

-Yes.________ books are stolen .

A.Few B.More C.Some D.None

分析:从句子的下文yes的肯定回答,可以知道新规定有效。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书丢的不多。不可能是“更多”、“有些”或根本“没有”。因此选few,表示“不多、少”。

[例13]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Make it________ day you like;it's all the same to me .

A.one B.any C.another D.some

分析: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情境参照是:从day you like可看出此处要表达的是“任何一天”。 one day指过去或将来的某一天,another day指改天,some day指将来的一天。因此答案选B。

[例14] Let Harry Play with your toys as well ,Clare ,you must learn to________

A.support B.care C.spare D.share

分析:此题通过语境考查学生对动词的使用情况。根据前句“Harry也想玩玩具”推出后句让Clare和Harry一起分享玩具,不要自私,选D。

[例15] -You've left the light on.

-Oh,so I have .________and turn it off .

A.I'll go B.I've gone C.I go D.I'm going

分析:此题通过语境考查考生对英语特定语境动词时态的掌握情况。依题意要用将来时表达已经知道灯还亮着,现在将马上去关灯。D看似可以,但and后turn是动词原形。因此选A。

(三)掌握交际用语及固定搭配的功底薄弱

[例1] -I had a really good weekend at my uncle's .

-________.

A.Oh,that's very nice of you B.Congratulations

C.It's a pleasure D.Oh,I'm glad to hear that

分析:礼貌用语的问答要对位。如听到对方说一件愉快的事,答语应是:I'm glad to hear that . 反之答语为:I'm sorry tohear that .

[例2] -Hey ,look where you are going?

-Oh ,I'm terribly sorry. ________ .

A.I'm not noticing B.I wasn't noticing C.I haven't noticed D.I didn't notice

分析:“I wasn't noticing.”是一句致歉的固定表达语:(很抱歉,)我没注意。该句答语显然带着歉意。如果用“I didn't notice.”,则是表示“我未曾留意到你”。本题目以时态形式设问,其实考查的是习惯表达。

[例3] If no one ________the phone at home ,ring me at work .

A.returns B.replies C.answers D.receives

分析:牢记 answer the phone;answer the door等这样的固定搭配。

[例4] -What about having a drink?

-________ .

A.Good idea B.Help yourself C.Go ahead D.Me,too

分析:此题考查对话语作出回应的语言表达,考查考生掌握英语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依题意答案选A。这是征求对方是否想去喝点东西的问话,要对方作出回答,对方说Good idea,意味着愿意一起去。 B、C、D都不通情理。(B.随便吃,别客气。C.请用。D.我也一样。)

[例5] -Waiter!

-________

-I can't eat this .It's too salty .

A.Yes,sir? B.What? C.All right? D.Pardon?

分析:此题是历年来没出现过的三对话式题目,较有新意,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应变能力,在餐馆中侍者如何应答顾客。凭表面现象四个选项均可填入此空中,但不难发现,B属于中式英语,显得不礼貌、不地道。C、D与下句不吻合,所以选A。

(四)通过理念思维确认词语能力较弱

[例1] Wait till you are more________ .It's better to be sure than sorry .

A.inspired B.satisfied C.calm D.certain

分析:因没看懂句子的意思,有学生选calm,认为是要冷静,不要过急。该句的sure与certain是对应词,表示“确信”、“有把握”。这句话是用来劝戒别人的。而inspired(鼓舞)、satisfied(满意)等与本句意思不符。

[例2] Don't all speak at once!________ ,please .

A.At one time B.one by one time C.One for each time D.One at a time

分析:从语境可知,空缺词应是“一次一个”,应选 One at atime。其他选项都不通:at one time表示“过去曾有一段时间”,一般与过去时连用。One by one表示“一个接一个”,但不可以说one by one time。学生的问题是不知道at once在此处是 at the same time(同时)的意思。

[例3] It is wise to have some money________ for old age

A.put away B.kept up C.given away D.laid up

分析:考查短语词语的辨义。学生对答案 put away只知道是“收拾”、“放一边”,而不知在此处表示“存(钱)”。其他选项是 keep up(保持),given away(送掉),laid up(贮藏)。因此最佳答案是A。

[例4] If you keep on ,you'll succeed________ .

A.in time B.at one time C.at the same time D.on time

分析:学生更熟悉 in time/on time是“及时”、“按时”之意。在此处 in time相当于 sooner or later。答案为 A。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一、把握文章的主旨

先通读原文,迅速了解文章大意,熟悉语境,初步理解整篇文章,对试题作初步估计。完形填空的第一句话是不设空的,它非常的重要,往往会告诉考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个句子。

二、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词进行分析处理

例如:( ’03北京春季45)

……and then both ended up from the same high school.Just three weeks before _45 ,Bill asked Mark if they could talk.

A.graduation B.movement C.separation D.vacation

上文and then both ended up from the same high school 提供了重要信息线索,由此可判断出发生在他们毕业的前三周。vacation是干扰项,一些考生没有仔细分析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作出了错误的选择。答案为A。

三、注意整体理解,重视意义填空

例如:(’00全国50)

I knew then that Amy and I would be _________and my first year of college would be a success.

A.sisters B.friends C.students D.fellow

从全文整体内容很容易排除A和D。根据Amy的热情接待,作者预感到她与Amy会成为朋友。答案为B。

四、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要在上下文语境中正确理解词义并准确运用

例如:(’03北京春季50)

You see ,I _________clean out my locker because I didn t want to leave a mess _________50anyone else .

A.overB.intoC.with D.for

本题区别短语含义:leave sth for sb把某物留给某人。我不想把脏乱留给别人。leave out 省去略去,leave sth with sb 把某物交给某人。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虽然考生对leave 一词很熟,但对选项中的短语十分生疏。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词汇进行适当的扩展,以便在考试中正确理解词汇含义,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取得较好成绩。答案为D。

五、从常识、逻辑推理的角度考虑

例如:(’00全国46)

Then,she _________turned down the music and looked over at _46_“and of course ,you re Mr Faber,” she said,_________smiling.

A.Dad B.me C.the door D.the floor

当一个陌生人进入自己的房间时,主人不可能看着门或地板说话,因此很容易排除C、D。而选项A中的Dad在上文中多次提到,故又排除B。答案为A。

注意固定的搭配。包括介词与动词的搭配、动词与宾语的搭配以及形容词与名词的

搭配等。要根据内容选择正确的短语。例如:

1) They spend millions of dollars yearly __2__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 in B. to C. on D. at

2) Many people know that their companies watch them __13__ work…

A. in B. off C. at D. for

3) Some people in India do not eat meat or fish __6__.

A. after all B. in the end C. at all D. no longer

4)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becoming __7__.

A. faster and faster B. more and more C. larger and larger D. more terrible

5) The city (Washington) was named __13__ George Washington,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 by B. for C. as D. after

根据动作的发出者确定所选的词

1) And video cameras can be used to __16__ people's actions at home.

A. keep B. make C. record D. watch

2) Washington D.C. __3__ between Virginia and Maryland on the Potomac River.

A. lays B. lies C. sits D. seats

3) The brain then has to decide what to do, and __12__ its orders to the muscles of the arms, legs, and so on, …

A. send B. sends C. reach D. reaches

4) Had anything been taken? She went from room to room __7__ and found her camera and spare watch missing.

A. looking B. examining C. searching D. checking

5) The watch, which Mrs Smith had __1__ on the table as she started her lecture, disappeared.

A. seen B. dropped C. found D. laid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

1) … and the officers then began to eat their meal, saying that the mushrooms had a very strange __8__ quite pleasant taste.

A. besides B. but C. and D. or

2) A transistor radio is sometimes very small. It is very easy to carry… __11__, radio broadcasts are better for blind people.

A. Besides B. However C. Yet D. Sometimes

3) He __36__ lost his job as a postman__37__ he sent off all the letters he should have taken to people's houses.

36.A. thus B. even C. once D. only

37.A. even if B. so that C. because D. though

4) Hands up __50__ get out!

A. or B. and C. but D. to

5) (Should) the wallet, found in the street, be put into a pocket __46__ turned over to the policeman?

A. and B. or C. then D. but

根据生活常识以及相关知识确定选项

1) (Immediately), the officers jumped into their cars and rushed to the __13__ hospital.

A. animal B. biggest C. plant D. nearest

2) …, because the earth __2__ twenty-four time zones, one hour apart.

A. gives B. is drawn C. is divided into D. shows

3) …, You __10__ the international dateline. By agreement, this is the point where a new day __12__.

10.A. cross B. see C. are on D. are stopped by

12.A. is coming B. begins C. is discovered D. is invented

4) “Don't be afraid,” he said and started to swim towards the river bank, __15__ the boy with him.

A. pushing B. dragging C. holding D. catching

5) But the ring had fallen off and been damaged in the great __11__ of the fire.

11.A. pile B. heat C. power D. pressure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短文的思考题类型有:

A回答wh-引导的疑问句,可在短文中直接找到答案。

B转换理解。就是把短文中的某些词汇或短语用正确的英语释义替换。

C概括综合回答。提出的问题让考生用简捷语言概括综合答出。

D推理判断。让考生在理解全篇短文后,对某一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正误

阅读理解能力主要从七个方面反映到所设计的试题上:

1.文章的话题; 2.文章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细节; 4.文章的结构;

5.文章的寓意; 6.词义、语义的猜测; 7.逻辑推理、判断

而干扰项的干扰性一般存在如下五个方面:

1.脱离原文; 2.以偏概全; 3.扩缩范围; 4.偷换概念; 5.正误并存

二、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

阅读方法

1.“略读”主要目的要了解文章主题及大意,辨识文体,掌握全篇结构。

2.“浏览”先通读“题干”,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次阅读短文,按照题干所规定的范围与方向,逐题选出最佳答案。

3. 重点核查,对照全文与各题所选答案,核实是否一致,是否合乎情理与逻辑,使答案准确无误。

在快速浏览全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考生要注意:

1抓住文章首句

文章中的头一句话往往是短文中关键的语句,即文章的主题句,是探察全文内容的窗口。了解首句含义,就可以顺着提供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的关键词语,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2细察段首段尾

每段首句和尾句,一般是表达文章中的主题和段落中心思想的,各段的段落大意往往概括在一个主题句中,其它句子只是对主题句的补充、说明、解释或引申。因此,起读之后,视域内首先要搜索目标,即段落中的主题句。英语短文的主题句一般都在段落末尾或开头。

3进行合理推断

对文章有了详细、全面了解之后,就要按照文章要求,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作出推进判断。阅读理解涉及词汇、语法、句型、段落结构、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因素。答题时要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相邻句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解全文。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志词是连接词、副词、代词、介词、关系词、插入语,通读时应特别注意。如:if,because,though,as,which,it,and,but,however,therefore,so,for,example,I’m afraid,so that,so……that等词语。它们在上下文中具有条件、原因、让步,指代、递进、对比、列举、结果、目的、承上启下等作用分布在文章中的各个位置,起着指示路灯的作用,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的作用,对阅读理解短文是大有好处的。

4猜测推敲生词 阅读短文时,常常遇到一些生词。这时,考生要沉着、冷静,细心思考。首先要把整段、整篇文章看完。通过对全篇短文的阅读理解,很可能猜测出生词的大意。还可以从生词的上下句子,以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生词以求获得其真正含意。 猜测生词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词型推测。遇到生词后,可从构词法角度分析判断生词。例如: unforeseeable一词,其中词根see,fore的含意是“先前、预的”意思,un前缀是“不”的意思,因此可以猜知,此词是“未能预见”的形容词。

5细扣题目要求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答题法:一是完形填空法;二是多项选择法;三是短文内容直接回答who、whom、which、what、where、when、why、how等疑问词的问题;四是综合概括回答法。 在阅读文章时,有时试题内容恰好是你所熟悉的题材,但不能立刻就答,一定要仔细看完、看清楚试题要求再回答。因为试题的要求往往与你所想象的有出入,不能马虎。

6带着问题阅读 这种方法是先阅读一下短文后面的思考题,了解思考题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到短文中去找寻答案。这样做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读短文,可缩短阅读时间,效果也就会更好。

NMET短文改错的解题基本思路

一.以句为单位,找行中错误,每行必有一个判断(错词、多词、少词和正确),而判断的依据一定是上文,最小单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以篇为单位,找句中错误。许多时候,就某一行或某一句单独而言常常难以判断其是否正确,错误何在,而必须以全篇为一整体才可对该句,进而对该行作出判断。

具体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九个一致问题:

一.时态一致 短文中谓语动词的时态与上下文,特定语言环境及该句的时间状语是否保持了呼应与一致。

例1. My favorite sport is football. I was a member of our football team. (NMET’98)全文都是一般现在时,此句中was 虽然与上下问不一致,应改为am。

例2. I remembered her words and calm down.( NMET’ 2000)

此处为一描述过去事件的语境,应与前文remembered 保持一致,须改为calmed。

例3. Today, it is much easier to be healthy than it is in the past. (NMET’ 93)第一个is 与时间状语today保持一致,地第二个is则应改为was,使之与其时间状语in the past 一致。

二.主谓一致 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与主语保持一致。

例4.Now my picture and the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 (NMET’2000) 主语为A and B时,谓语动词一般为复数,应改为are。

例5.The new boy or girl in school quickly become one of the class after a few games.(NMET’93)主语为A or B时,应由靠近谓语的主语来决定谓语的单复数,become应改为becomes .

例6.Play football not only makes us grow up tall and strong… (NMET’98) 此处与例4,例5不同,谓语动词makes与上下文保持一致,为正确的用法,而play须改Playing才可与此处其它部分一致。

三.平行一致 not only…but also…, either…or…, neither…nor…以及and, but, or等并列连词或词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构。在平行结构中,词性时态等形式须保持前后一致。

例7.Playing football not only makes… but also give us a sense of fair play and team spirit.( NMET’98)依据平行一致原则,此处give应与前文makes保持一致,改为gives.

例8.It was very kind of them to meet m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and drove me to their home. (NMET’96) 此句中的drove应与前文to meet保持平行,故改为drive。

四.数的一致 名词的数须与其修饰语保持一致

例9.We study quite a few subject, such as maths, Chinese…(NMET’97) quite a few只修饰复数名词,保持一致,subject应改为subjects.

例10.They … asked me lots of question.(NMET’96)与lots of保持一致的只能是复数名词,应改为questions.

五.主饰一致 句中的主要词(中心词)应与其修饰词间保持一致。

除了例9,例10外,还有

例11.…so that I’ll get good marks in all my subject.(NMET) all 若修饰可数名词时,其后名词应为复数。subject该为subjects。

例12.She said that she and my schoolmate all wished me success.(NMET2000) all修饰的主语部分应是三者以上,故schoolmate应为schoolmates.

例13.Unfortunat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NMET’99) Unfortunate应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此时应为副词unfortunately 才可保持一致。

例14.I’m sure we’ll have a wonderfully time together.(NMET’95)修饰名词,应为a wonderful time.

六.指代一致 用于指代的各类代词应在数、格、性 上与上下文保持一致。

例15.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 (NEMT’96) The Smiths 为一复数概念,故指代词也应为第三人称复数 their.

例16.I live in Beijing,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NMET’97)此处应为作主语的关系代词which.

例17. And I can’t forget the food you cooked for I. (NMET’95)此处I 应作介词的宾语,故改为me 才可保持一致。

七.语态一致 句中谓语动词或非谓语动词应与上下文语态保持一致。

例18.Books may be keep for four weeks. (NEMT’94)与其主语Books相对应,此处应为被动语态,故keep应改为kept。

八.搭配一致 句中的固定搭配应保持完整并与上下文一致。

例19. I felt so nervous as I shook like a leaf. (NMET’2000) 后跟从句,保持一致须用so…that结构这一固定搭配。as改为that.

例20.I look forward to hear from you soon. (NMET’97) look forward to 中to 是介词,其后应为动名词hearing。

例21.But it didn’t matter that I would win or not. (NMET’2000)与其后or not 保持一致时应用whether。

例22.I have neither brothers nor sisters---in any other words, I am an only child.(NMET2001) in any other words意为“换言之”,应为in other words。

九.逻辑一致 这是一种隐蔽性较强且年年必考的错误,检查时应通篇考虑,重点在连词、代词,肯定与否定,及相对应的动词如 come 与go等。

例23.She was smiling but nodding at me.(NMET’2000)上下文看,应为She---my English teacher微笑且点头鼓励我,but 应为and。

例24.Now someone at home reads instead. (NMET’99)从上文可知,因为无电视可看,人人都只好读书,someone 改为everyone或everybody.

二、注意短文改错应试中的非智力因素

1. 正确理解做题要求,搞清楚改什么(改一个单词,不是两个,也不是改标点符号,怎么改(删除、补漏、纠错)。答卷一定要规范,各种符号不能缺少,位置也要正确。

2. 并非每行都有错,无错行一般为一行,若做题结果为多行无错,则说明可能仍有未被发现的错误,需进一步查找。

3. 拼写错误已取消。

4. 短文改错以行为单位设置错误,但有些长句要占二、三行,单从一行很难断定,应把句与行结合起来。如果你在一行中找到两处错误,说明你的答案肯定有问题。

5. 短文改错有别于单句改错。要从全文着眼,特别要注意动词与逻辑错误

篇8: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全国卷)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河北、河南、福建等)

河北定兴第三中学 陈国 .7

一、总体评价

与往年相比,20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基本保持了命题的思路和风格,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2004年的试题总体体现了稳中求发展、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整套试卷的难度略低于去年,但更加强调语言运用理念,试卷内容也更具现代气息。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中学英语的教学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试题的命制立足于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继续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体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型结构与去年相同;

2、全卷的总体难度与前几年基本一致;

3、继续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

4、适当调整试卷中部分试题的难度,知识性题目的难度与持平,考查的内容保证了知识的覆盖面;

5、试卷中不注释汉语的生词较往年减少;

6、在稳定试题难度的情况下,再次降低了阅读理解部分对学生读速的要求。今年,该部分仍由5篇短文组成,单词量为1936个,是自以来的最低点。

二、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 听力

交流为本、生活为源 2004年英语高考听力试题的模式没有改变,分值仍为30分。语速恰当,难度适宜。在设题上侧重考察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所听到的语言材料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语速略低于,与20基本持平。听力材料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没有生僻的地名,听力选材100%来源生活,体现生活情景。录音材料的长度、话题及试题设计等均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问题的设置包括有关话题的原因、背景、意图、价格、爱好、职业、数字、态度等。试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了考生的听力水平: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能作出简单的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分为两节,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较为简单的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单项填空

情景化、口语化 今年的英语单项选择题更强调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难度与、年比容易些。单项选择题部分题目仍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将对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语言项目的测试融入情景之中,突出运用,在情景中凸现语言的应用,使语言鲜活。较往年相比,更加突出语言的交际化,更加强调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其题干简单、明了、不偏、不怪、遵循了既定命题原则。该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考生的英语水平:

1、基础语法知识;

2、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3、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4、对词义的正确理解。

今年试题涉及语法项目的分布情况:

项目 数量 题号 项目 数量 题号

语用 2 21、24 词组 1 32

时态 2 22、30 代词 1 27

动词搭配 1 28 冠词 1 24

情态动词 1 29 形容词 1 33

词义辨析 1 26 副词 1 35

从句 3 23、25、31

下面将逐一分析该节中的各个小题:

第21小题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此题语义为:“不早了,我该走了。”“好的,再见。” see you含义为:再见,再会。故答案为D。

第22小题考查考生对在英语句法中动词时态的掌握情况,该题句式为:祈使句+并列连词+子句(动词用将来时)因此答案为A。

第23小题考查考生对定语从句的掌握情况。该题的关键在于介词的选用,解题时可分解为两个单句:The English play was a great success. My students acted in the play at the NewYear's Party.因此答案为C。

第24小题考查考生对冠词的灵活运用能力。表示公共场所的名词如:“hotel,zoo,park”等常与“the”连用,故第一空用“the”;第二空用“a”表数量。此题句意为:“下次再来这儿度假,不要住旅馆了;我家里可以给你腾出一张床位。”因此答案为A。

第25小题考查考生对状语从句的掌握情况。“so that ”引目的状语从句,句意为:“玫瑰需要特殊护理才可渡过冬天。”答案为B。

第26小题考查考生对动词的辨析能力。此处“suit”含义为:“to be suitable or convient for”.(合适,;对…方便)。“fit ”含义为:“to be the right size or shape for.” B、C选项很容易排除。因此答案为D。

第27小题考查考生对“it”的掌握情况,该题it 为形式宾语,这是it的独特用法。因此答案为C。类似的例子:I hate it when people talk with their mouths full.(NMET)

第28小题考查动词“get”与非谓语动词的搭配。“get(cause oneself to be in the specified state or condition)”与某些过去分词搭配表示某人处于某一状况,如:“get dressed/undressed, get married, get examined”等。“get changed ”在此处是“换衣服”之意。答案为A 。

第29小题考查对情态动词的掌握情况。表推断时“must”的否定式为“can't”,语气肯定,答案为A 。

第30小题考查动词时态的用法,此题为一般过去时。由题干中“he was saying” 可知答案为D。

第31小题考查考生对句意的理解以及由“where ”引导的表语从句的掌握情况。由句意可知“你说应该人人平等,而这正是我不敢苟同之处”,所以答案为B。

第32小题考查考生对动词词组的辨析能力。“put back”意为“放回去”“…看完后把书放回书架”。所以答案为C 。

第33小题考查考生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能力。由题干中“she was getting”可知答案为A,get与比较级连用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Mary想称一下体重增加了多少。

第34小题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what for”意为“why”句意为:“苏珊,去把抽屉里的东西倒掉。”“为什么?(要找什么东西吗?)”答案为A 。

第35小题考查考生对句意的理解以及副词“besides”的掌握情况。“besides”此处含义为 “moreover”( 而且),句意为:“我不介意去店里给你取东西,而且,散散步还有益于健康。”答案为D 。

第二节:完形填空

该节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通读短文,掌握文章大意,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等知识,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语意、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并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今年,该题选取的是叙述文,试题难度略低于去年。“我”按老师要求不经意间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了一篇作文,描写在Aunt Pat家第一次吃意大利面条的有趣情景。意想不到的是老师竟作为范文在课上朗读,意外地给老师同学带来了快乐,作者竭力掩饰自己的快乐。下面将逐一分析该节中的各个小题:

第36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名词的用法。“memory”与前面的“brought back”构成搭配,“spaghetti”一词使作者回忆起那天晚上吃面的情景。答案为A 。

第37小题考查定语从句。因空前有at Uncle Allan's in Belleville,考生很容易选B.where,但文中作者回忆的是那天晚上吃面的情景,因此A.when最佳。

第38小题考查考生在读懂文意的情况下对几个动词的使用能力。作者等人在晚上受到Aunt Pat的意大利面条的招待,此处“serve”的含义为款待、招待。故B为最佳答案。

第39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名词词组的掌握情况。“those days” 意为“当时,那个时候”。故D为最佳答案。

第40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代词的掌握情况。“意大利面条我从没吃过,大人们也都没怎么吃过”“none”完全否定,故A为最佳答案。

第41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形容词词组的掌握情况。此处说明意大利面条大人们不常吃,不熟悉其吃法,故B为最佳答案。

第42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名词的用法。A、B易排除,C为“格言、谚语”不合文意。根据语境,大家都没吃面的经历,所以对面的吃法会各抒己见,各说不一,因而才有了可笑的arguments即disagreements,即人们对于社交场合面条的文雅吃法争论不休,故D为最佳答案。

第43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对副词的掌握。选项中,C. officially(正式地)干扰性较强。但大家在意的是社交场合吃面的方法,故D. socially(社交地)最佳。

第44小题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副词的掌握情况。作者回想起那次的吃面情景,突然有把它写下来的念头。C.Suddenly与上文衔接自然,为最佳答案。

篇9:解析高考命题趋势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普通高考所肩负的双重任务要求,在研究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方向时,必须将国际上语言教学与考试的新发展和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起来考虑。

1惫际上语言教学与测试理论的发展

60年代至70年代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单项测试模式一直是语言考试的主流。这一时期,考试突出强调评分的客观性,测量学家为此而精心设计了多项选择题,该题型被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语言能力,甚至于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70年代后,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人开始对单项测试模式提出批评,如Carroll认为单项测试的主要缺陷是一次仅测量一个语言点,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现实生活中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他建议考试的重点应该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不应该是各种语言要素。

与此同时,随着语言教学理论从重视语言要素的掌握到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转变,语言交际能力测试开始受到大家的青睐。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认为一个人进行语言交际时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须具备语言本身以外的社会文化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Mundy拓展了这一观点,指出所教授的语言应该与学习者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Van Ek在他的“入门阶段”一书中将这一理论付诸于实践,对交际法在课堂教学和试卷设计中的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门阶段”不是一本教科书或大纲,也不是某一层次的学习者所应掌握的语言要素条目,它阐述了学习者所应达到的目标,着重论述了学习者应如何应用一门语言在讲该语言的国家独立进行日常活动,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包括购物、旅游,还包括与其他人交换意见、交流信息。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使语言教学开始从偏重语言结构转向偏重交际情景与交际任务,对所学语言材料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语言测试也随之提出了材料真实性的要求,同时开始从单项测试模式转向重视某一特殊语言情景下的测试任务。

70年代后期以后,语言学家为教学与测试的需要,提出了一些交际能力模型。其中,对当前语言测试较有影响的为Bachman和Palmer的语言运用。

按照这一模型,Language ability由Language knowledge和Strategic competence构成,这一结合体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生成与接受话语的能力。

(1)Language knowledge

Language knowledge由Organizational knowledge和Pragmatic knowledge两部分组成。Organizational knowledge是指用以生成和理解语法正确的话语和句子,以及将这些话语和句子组成语篇的形式结构知识。该部分按不同层次分为Grammatical knowledge(生成和理解形式上准确的话语和句子的知识)和Textual knowledge(生成和理解由多个话语和句子构成段落的知识)。Pragmatic knowledge是帮助我们将话语或句子与其意义、语用者的意图及语用情景的相关特点联系起来生成或理解语篇的知识。该部分分为Functional knowledge(帮助我们解释话语或句子和语篇及语用者意图之间的关系)和Sociolinguistic knowledge(帮助我们生成与理解符合特定语言情景的语言)两部分。

(2)Strategic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元认知成分或策略,它由Goal|setting(决定要干什么)、Assessment(评估已具备和需具备的条件)和Planning(决定如何利用已具备的条件)组成。

对语言测试者来说,语言能力模型非常重要,因为它为能力测试提供了一个范围,而明确测试范围则是检测一个考试效度高低的先决条件。

交际能力测试要求语言测试者尽力注意语言材料在两个方面的真实性,一是相互作用的真实性,二是交际情景的真实性。相互作用的真实性要求作为语言运用情景的试卷中的材料能引起考生的共鸣,能够考查出考生以下几方面的情况:第一,语言知识;第二,知识概要;第三,元认知策略;第四,对语言功能的运用。就指导命题而言,这一真实性描绘出了问题类型的大致轮廓,例如:写作题要求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制定目标,因而与其他评阅简便的限制性任务相比,具有更强相互作用的真实性。交际情景的真实性要求所用语言材料和问题类型符合非测试状态下的语言运用情景。

2蔽夜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际上语言教学与测试理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语言与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可归纳为三个基本论点:(1)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2)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3)语言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考试的重点应该是语言运用,而非语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以往的单项考试模式,在考试中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套新的教学理论正在逐步为我国的英语教学界所接受。1992年和1995年,新的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分别开始试用,两大纲都特别强调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新的英语教材(人教版)的出版更是在全国中学英语界掀起了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热潮,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已渐渐退出课堂,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状况的改善、教学设施的改进和师资水平的提高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学好地道英语的必要条件。更鼓舞人心的是,师范院校锐意改革,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掌握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中学培养出了大量识教材、懂教法的优秀人才,直接或间接地领导了中学的教学改革。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全国多位外语教学专家的共同努力,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制订完毕,将于近期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用。这是英语教学界,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学界的一件大事。该“标准”有许多不同于以往“教学大纲”之处,主要是:提出了在中学阶段进行校内英语等级考试的概念;以“纲要”的形式明确指出,应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明确提出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概念,并在各项要求中予以落实;为了“对外改革开放”的需要,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词汇项目由原来的2 000增加到3 500个。

3 NMET的发展方向

研究国际上新的语言教学和测试理论后不难看出,我国的高考英语试题(NMET)在题型结构、考查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令人高兴的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设施的改善正在为进一步完善NMET,使之充分考查出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积累必要的条件。总起来看,NMET未来几年中将会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

(1)将对考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

语言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活动,听、说、读、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不可偏废。然而,由于大纲、教材、师资、教法等各方面的原因,前几年,我国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培养,许多学生学到的只是聋哑英语,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了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和未来的继续学习。新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和新的英语教材的出版使听、说能力的培养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与此相适应,各地中学都开始注意教学设施的改进,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已购置了语音实验室,专门开设了英语听说课,条件较差的学校也已开始充分利用录音机辅助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那种落后局面,为NMET中加强听力考试、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查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含听力部分的试卷在全国的推广,口语考试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也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进行。

(2)将逐步提高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英语科在中学阶段的教学时数将会有所增加,同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将会有所提高。根据该标准培养出的学生,其英语水平将毫无疑问应该会有所提高。高考是常规参照性考试,主要作用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如果考生水平提高,而其难度不变,试卷的整体区分度势必会降低,水平较高的考生将很难得到区分,某些高校将难以选拔到所需的人才,因此,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试卷难度亦应该相应提高。

篇10: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教学和谐统一律 三序和谐统一律 知识与智力

[论文摘要]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掌握运用教、学和谐统一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将教材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学生认识规律的序和教学结构程序三序统一,循序渐进,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笔者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及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出如下一些中学英语教学规律,供同仁们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教学和谐统一律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教是为了学,受制约于学;学需要教,受指导于教。教和学相辅相成,缺一都构不成教学过程的额有机整体,都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在英语教学关系上的体现。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课程。至少在最初阶段,教英语不像教学历史或化学那样主要是由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语教学中当然有该学到的知识,如语言学、音位学等知识,但这些并不是我们在教学初期阶段所要教给学生的。同样,对于英语教学,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之一。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准教师发音的能力,取决于准确模仿教师语音的技能,取决于反复练习同样的语音和句型的耐心和恒心,取决于掌握它们的牢固的记忆力。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信念,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既然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言语技能,都要靠学生自己学得主动、练得积极才能有所长进,教师只能主导而不能包办代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在教学中莫“硬灌”,应启发诱导。《礼记・学记》批评了当时教学中违反教学方法和原则的弊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细细品味,正是今天教学中不懂教学艺术,“满堂灌”的活写照。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革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成为学生从不会到会,积极学习、逐步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犹如导演,学生犹如演员,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用得快,用得活,才能迅速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态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信心。在示范和组织学生进行操练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与体谅。如,当学生相互间进行课堂操练时,教师来往于之间,仔细倾听他们的操练;学生语塞时,帮助提示一下;听到语误时,轻声纠正,态度亲切自然当课堂操练一时达不到要求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随意呵斥学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应耐心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重新操练。教师正确的教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课堂上的和谐与默切。

作为教师,都应热爱学生,这也是使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应该是理解与尊重。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只有尊重才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二者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也才能做到教、学的和谐统一。尊重、理解学生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爱之深,则求之切”,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严格要求的本身,就体现着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施之以尊重,报之以爱戴;加之以威,只能报之以怨。”过分的苛求,不堪接受的批评,有辱人格的谴责,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激发起学生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因而也就达不到教、学的和谐统一。掌握和运用教、学和谐统一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完美地结合,是教师时刻都要考虑的,永远创造不完的教学艺术主题。

二、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

教学中使教材科学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内容)、学生认识规律----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序(方法)、教学结构程序(形式),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中学英语课本是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其依据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既然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都有原则性的规定,课本就是这些规定的具体化,就是说,课本的编写要经过编者们的大量创造性劳动,使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和练习的挑选、安排、组织等方面符合学习的规律,编得即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

一般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入门阶段,教材内容很简单,每课的句型和单词都是有限的,学生可以直接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这时教师就不需要讲授过多的语音知识和语法规则。但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就有需要和可能从一些语言材料里总结和归纳出必要的语法规则。不这样,就不可能使学生理解较复杂或变得繁杂的语言现象和掌握更多的语言项目。即使在这个时候,也还要坚持精讲多练。至于那些对实际运用语言影响不大的语法现象,可少讲,只要学生理解了就行。

一本好教科书能大大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它循序渐进、举例说明并提供了新材料的练习。但是,书不是教师,它不会教、不会听、不会纠错,也不会鼓励学生,不管课本编写得如何好,指导还必须来自教师而不是课本。新教师、负担过重的教师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教师有时候回陷入所谓的“教科书的圈套”。他们先用“Good morning, class. Open your books to page”问候学生,然后整节课时间都花费在朗读和做书上的练习上。教师和学生完全依赖课本,成为书面文字即印刷符号的奴隶。教师不是在教,而学生也没有达到掌握英语句型的目的。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课本中的材料。许多教科书的练习本身就给出了许多用法:打开书或合上书做、口头或笔头做、有个别学生或有一组学生来做。总之,要记住教科书仅仅是一个帮助达到目的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不要把它当作拐杖或教师的替身,因为语言的实质是双方相互交流。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要上成实践课,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实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初中阶段年级越低,练习时间应越多。对语言知识必须精讲,讲授知识为了知道实践。语言知识讲授的范围、深度、方法和时机要由语言实践和教学需要来决定。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巴班斯基说:“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要分清主次,并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主要内容方面,并通过这些主要内容去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基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教师有一节课上不好,学生学得不扎实,就会产生学习上的“空白点”;这种如果经常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们常说的“夹生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大面积掉队的严重后果。教学中,只有将知识的序、学生认识过程的序、教师安排课堂结构程序的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才能产生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兴趣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相似的和不同的情境中去,知识迁移,提高效益。所以,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是教学的又一规律。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改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培养学习能力,核心又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合理的思路,形成有序的逻辑思维形式,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这一根本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益。比如在介词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直观的教学法来帮助学生选择介词,以达到激发兴趣、加强理解、增强记忆,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我们可以用一个箭头、圆点、方框来表示方向介词;我们还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直观图,利用教室里熟悉的实物,通过对每副图的重复或替换练习来演示它们的用法。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英语教学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英语、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助于将来从事任何工作。英语知识的内在规律是人们经过长期总结、归纳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从感知到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学生所学的英语是外国语言,许多语言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例如,在汉语中,“我有一本书”和“桌上有一本书”都是一个“有”字,而英语中相对应的“有”则有表示“所有”(have)和表示“存在”(there be)的差别。又如,在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动词词组和主谓结构是放在受修饰词的前面。如:昨天来的那个人是我的叔叔。而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则应置于受修饰词的后面,如The man who came yesterday is my uncle. 学生在学习这些英语知识时,通过英汉分析对比,可以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本领和防止思想僵化。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看图说话,问答,对话,按指定情景写作、自由作文,改写课文或课文的结局,对课文里人物、行为多问几个“why,if”之类的问题等等,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教、学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同时进行的,统一实现的。因为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凭借,智力是用知识来呈现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结晶。二者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所以应把掌握双基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同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教给学生怎样正确获得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捕获“猎物”的措施,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聪明,解决学习中的各种矛盾。

教学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逐渐教会学生主动地猎取知识、运用知识,因为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同时,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抓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把其他许多智能的培养带动起来,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就会永远伴随着智能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开辟广阔的天地,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就不但容易接受而且会转化为长期的记忆。

篇11: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克服本族语的干扰,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英语的保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文影片、给学生讲英语笑话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与交际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如果在课堂上不加限制地使用本族语,就会使学生感觉不到英语课应有的氛围,我们应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营造出一个全面接触英语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环境、感情环境、意识环境之中,亲身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并恰当地运用语言。如,有时学生学习英语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广泛开展讲英语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身边发生过的事情等活动。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障碍,他们见景生情,见情生话,既可增大语言使用的量,又提高了语言使用的质。

二、开展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英语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只要把教材讲得详细透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所以,教师要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改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学,我也没办法”等这样的错误想法。另外,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听、说、读、写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个基本技能,也是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

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训练,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拿5-10分钟,用英语复述前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或者播放课文录音,然后由学生重复或简单概括,并组织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对话交流。这样的对话范围广、形式自由,有利于形成课堂轻松和谐的气氛。在学习新句型和单词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讲授,然后让学生伸出一个手指头跟着老师边读边在空中拼划,并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变化,鼓励学生使用新单词和新句型进行对话和写作。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在轻松、亲切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减少对英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著名教育家吕伟先生称课外活动为第二课堂,可见老先生对课外活动是多么重视,他不仅给课外活动定了位,而且还强调了必须开展第二课堂。

因此,课外活动不是可有可无,或设而不管,而是应该有质有量,设好管好。开展第二课堂,对于拓宽知识与增强能力、发展个性与开发能力、培养能力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浓厚兴趣。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外活动应紧扣课堂教学,加强口语和听力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例如,在交际活动中提倡学生用英语进行问候,了解日常用语;扩大他们视野和词汇;定期组织校园英语角,并形成制度;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录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本族语言与英语的文化差异,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英语第二课堂形式自由多样,不受条件的限制,容易操作,学生对此较感兴趣,并且可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在活动中容易增强信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养成热爱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尊重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俗。另外,无论是内地的英语教学还是少数民族的英语教学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所以,教学的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肩负起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的'重任和使命。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要常抓不懈地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设想,如果教师未能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那么厚德载物的良好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就难以建立。教师应该既能成功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能以身作则地教学生处世为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把教师的业务素质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核心和重点。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是学校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动力,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是鼓舞中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和进行国内外交流、进修学习,相应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应及时确立并发挥作用;二是通过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观念意识;三是选拔培养一批教学业务骨干,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重任,使教学改革朝纵深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四是进一步扩大地区间、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比如一些教师到其他地区听课、交流等,取长补短,不失时机地把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只有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常抓不懈,才能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工作中实质的飞跃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总结

总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英语教育又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开放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西藏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域封闭,经济与文化都不甚发达,加上受本族语言的影响,导致了本地区中英语教育现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内地地区比起来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解决西藏地区英语教育的相关问题,积极推进西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培养西藏地区现代化急需的合格外语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西藏的英语教师,改变西藏的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在教改实践中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少说多做,才不会辜负藏族人民的期望,才对得起每一位藏族的莘莘学子。

篇12: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注重处理好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发展能力的关系

从《心理学》上说,技能是通过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的功夫,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有这些理论指导,能理解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熟巧的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那么,要掌握一门英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学生,并不等于已具备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任务之一应是通过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处理好和谐、融洽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教师和学生如何具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中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功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位教师,出于逆反心理,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教师的课。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经常接触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教师本人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一个不仅是可敬的师长,而且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不过这并非说学生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关心、帮助、爱护他们的目的`和方式,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这样,师生关系达到融洽和谐,英语教学成绩方能大幅度地提高。

三、注重处理好教学与学生学习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前,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高考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学校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应付考试则更为必要,考试考学生什么,就着重教学生什么。考试没有听、说试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训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于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型,模拟练习。为了学生考试的分数,甚至有的教师改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等。对于此种做法,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如果单纯地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测题型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因此,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教学与学习英语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注重处理好灵活多样、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

单一的教学方法,即使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初学、巩固、复习等。比如教学生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并非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有的教师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的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学生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班级的集体观念。

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开始教单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this?it’sa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学生英语词汇,也是在教学生进行思维。那么,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以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看,然后再放到讲台下,把一件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T:what’sinmybag?学生猜测后回答(宜单人进行)。S:lt’safootball.如果答不对,就说:T:No,it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T:It’sabook.猜对子,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T:yes,you’reright.如果学了clever还可以进一步说:T:youarevery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这样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习了听,也练习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其中。

篇13: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来说,中学英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着主导性的地位,他们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向导,是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教师的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旧以自我教学为中心,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成教学任务,而是继续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仍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准,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试卷上体现出学习水平等等。由此可见,教师针对考试得高分进行的应试教学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教育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在外语教学方面,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开始进行较有成效的口语与交际英语的锻炼,突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死学”的状态等等。但在这一教学模式的交换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也应得到重视,以下,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而,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国家与教育部进行了全面与深入的教学改革,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在日常教学中淡化。但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其道路也是曲折的,在我国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将着重讲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教师对新的教学标准不能很好的吸收,导致教师在教学行动上的迟缓与无力。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型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由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而,很多英语教师是在自身的学习中展开教学的,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对于新的课程标准不能够全面的吸收与消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旧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他们把考试与分数看得十分重要,因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把过多的时间放到了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单词记忆等方面,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培养。有很多教师由于对新型教学标准的接受不全面,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导致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仍旧继续主动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被动的进行听、记,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忽视学生个体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形成。

其次,教师的语言水平、文化水平与教学水平有限,导致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实行力量不够。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源自于西方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自身英语教学水平有限,加之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学英语教师并不能真正地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导致在实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实行力度大打折扣。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主体还是传统英语教学制度之下的教师群体。这些教师的语言应用水平、文化水平与教学水平十分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此外,一些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总体上还存在滞后的表现,其中一些英语教师由于其英语功底薄弱,分析教材的能力与思路不够明确,根本无法驾驭新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法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方面不够到位。

全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英语教学应实行不同于以往的“主动式”教学,教师应退到学习的背后,一改传统的主动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研究与思考,这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很难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能真正地做到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与英语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都是分不开的。此外,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没有摆脱“授鱼人”与“吃鱼人”的局面,学生的课业十分繁重,不能真正地享受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他们的轻松的学习氛围等等,这里由于篇幅问题,不再一一赘述。

三、解决对策

上述所提到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具有普遍性,应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这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本文将就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希望能对英语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中学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都处于特别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也应是根据他们的特点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逆反期,如若教师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无法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对于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鼓励与尊重学生,指导与培养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因而,英语的学习不能离开语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学生进行英语的交流与学习,不能把英语当成一门普通的学科,而是要将口语实际与英语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以应对不断发展的课程标准的需要。教师应该可以自由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帮助的,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对新教材的应用与实践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新课改,随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则相应地提高了很多。新课标下的教材使用要求教师更具有创造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以达到创造性教学的目的。

此外,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状况来说,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丰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是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多媒体、网络、幻灯片、投影仪等机器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英语教学在的问题亟需引起社会、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对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对改变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是非常重要的。

篇14: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创新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毕竟是处在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在运用英语知识的时候,许多学生对说英语还有一定的恐惧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这一阶段,老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上。

二、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纲为纲,严格遵守英语教学大纲,在创新教育的要求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英语教学大纲内,而应当根据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创新教育下,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老师应当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加深对语言的了解,掌握语言的使用习惯。应该了解其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在西方,人们见面交流最多的是天气,避讳交谈隐私,而在中国与之不同。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和西方人见面时你就可以说:今天天气不错对吗?Itisbeautifulweathertoday,isn’tit?除了谈论天气,在西方,人们打招呼很少说:你去哪?你吃饭了吗?在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早上好、晚上好、你好吗,Goodmorning、Goodevening、Howareyou?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避免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出现低级错误。

(2)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拓展

虽然,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英语教学大纲,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拓展学生的基本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解志愿者Volunteer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个单词,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汶川地震为学生讲解志愿者,拓展它本身蕴含的知识和传达的精神。志愿者在汶川地震中,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勇敢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样的实例讲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志愿者的了解,学习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对汶川地震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难兴邦的气概和中国人民坚强的勇气和决心。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英语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老师一般采用灌输的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新教育下,老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灵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改变那种老师主讲的模式,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遇到不会的单词、句子,自己要学会查找资料,自己理解文章,自己寻找答案。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结果。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对话、观看电影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置情景对话,让学生分组练习,并要在台上进行表演;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罗马假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己对英语的了解,增强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中学英语教学过程创新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性格上的内敛和学习基础掌握不牢,不敢开口说英语,存在心理障碍。这个时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当根据这种情况作出调整。学生单独说英语可能不敢说或者是不好意思说,如果把他放到群体中去,用群体的气氛来感染他,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带动他说英语。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五、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创新

无论是评价学生还是评论老师,都应当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不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有优劣之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学生的潜力,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对学生的进步要表扬,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要客观公正,要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敢于指出,帮助老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六、结语

在创新教育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中学英语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做出调整和改革。因此,必须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转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篇15: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操练学习,让学生充分训练

操练实践是我们课堂的主体,只有进行大量的操练,我们的社会实践交流才有底气,才能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知识。

我们不能简单地老师读几遍,比如在Healthyfoodanddrink中,一些饮食方面的词汇,我们让学生画出我们常见的事物,学生非常兴奋地去画,然后请学生用单词把这些食物介绍给外国的游客,学生试着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老师表达:I’vegotsomejuiceinthefridge.学生用自己的'图片模仿教师的样子进行真实的操作演练,试着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操作兴趣浓,既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巩固句型,提升学生的练习兴趣。

我们有一个老师,想出更好的方法,他提着一篮子食物,让学生对食物用英语进行设计包装,学生努力地选取图片,运用自己的美术知识认真包装,并且像导购员一样,让学生向外国客人介绍我们食物,动作、表情都很到位。

为确保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活动,我们多注意让后进生进行扮演,其他学生帮腔,使后进生进入到我们的操练行列。

二、关注学生主体、进行情感教学

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学习,英语更是一种语言,我们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地坚持,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这种语言的交流,不能离开情感交流,只有情感与语言的统一,我们的学习才更高效,比如,练习口语,我们就要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在平时的交往中,在校园里、在校园外,遇到我们的学生,我们老师主动用英语打招呼,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使用外语的习惯,逐步引导学生把英语融入到他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把这种生活中英语礼貌问候当做是客套话,只要我们坚持,就不是作秀,只要我们坚持,就是一种不平凡的英语学习过程。

在过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并用英语给学生写张祝福的卡片,学生收到后非常开心,他们也会给老师一些祝福的卡片,指导学生了解西方基督文化,扩展学生文化视野和文化背景。我们多次找后进生谈心,聊天,让学生不放弃英语,我们会关注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后进生参与英语学习管理,担任老师的助手,担任英语作业小组长,担任英语课代表,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找到快乐。

三、总结

总之,英语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要注重实效,我们的学生才能有更多收获。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解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3.解析高考命题趋势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4.高三英语如何复习(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5.谈英语学习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6.高考英语口试指导(题型分析+提醒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7.高考英语最后复习方法指导

8.高考英语复习方法有哪些

9.高考冲刺阶段英语复习方法

10.情感化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下载word文档
《高考英语复习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