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

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

2022-08-07 08:27: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mmerra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

篇1: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

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考研概率的最后一个考点,近几年参数估计一直是数一和数三的必考题目,必出现在整张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压轴出场,分值11分。

虽然考研数学一和数学三最后一道题均未考查,但16年数学一填空题考查了区间估计,分值4分,但数一和数三均考查了一道大题,分值11分,迄今参数估计这个考点的重要地位仍不可撼动。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田晓辉老师来为大家解析。

参数估计这章,数一和数三公共考点为点估计,包括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另外数一还考查区间估计,包括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本章考研主要题型为:

(1)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数一考查)

(2)参数的区间估计: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数一考查)

矩估计的基本思想:由大数定律可知样本矩、样本矩的连续函数依概率收敛于相应的总体矩、总体矩的连续函数,由此可建立总体分布中未知参数满足的方程(组),解之可得总体未知参数的点估计。这种构造点估计量的方法称为矩估计法,求得的点估计称为矩估计量(值)其方法步骤如下:

构建未知参数的方程,通过总体的`原点矩来构造

解方程,解出未知参数

用样本矩代替总体矩,得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值)

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思想:样本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原则――即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时,在未知参数的变化范围内选取使“样本取此观测值”的概率最大的参数值作为未知参数的点估计。这样得到的矩估计值为最大似然估计值,相应的量为最大似然估计量。其方法步骤为:“造似然”求导数,找驻点得估计。

构造自然函数,注意,离散总体和连续总体的似然函数不同

取对数

求导数找驻点得估计。

注意,若似然方程无解,则必有导数大于或小于零,此时只要在未知参数的变化范围内找其右边界点或左边界点即可。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掌握其概念即可。无偏估计考查较多。

参数的区间估计:了解区间估计概念、掌握求置信区间的方法。求置信区间的一般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选枢轴量定分布;

第二步,造大概率事件得不等式;

第三步,解不等式得置信区间。

以上是数一和数三对参数估计部分的全部考点,期望大家能熟练理解其思想和熟练掌握方法步骤,多练习,已达到熟练解题的要求。

概率的题目题型比较固定,考生如若能掌握考试常见题型及解题基本方法,便能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将概率这科拿下,考研数学三个科目中概率最易拿分,希望考生们一定将此科目满分拿下,切不可掉以轻心。

篇2: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1、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画图、性质、三角恒等变换、和与差公式。

(2)向量的工具性(平面向量背景)。

(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背景。

(4)综合题、三角题一般用平面向量进行“包装”,讲究知识的交汇性,或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有机融合,

重视三角恒等变换下的性质探究,重视考查图形图像的变换。

2、概率与统计

(1)古典概型。

(2)茎叶图。

(3)直方图。

(4)回归方程(2x2列联表)。

(5)(理)概率分布、期望、方差、排列组合。概率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考查等可能 性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 式,难度不算很大

3、立体几何

(1)平行。

(2)垂直。

(3)角a:异面直线角 b:(理)二面角、线面角。

(4)利用三视图计算面积与体积。

(5)文理有一定的差别,理科相关题目既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法,也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利用法向量等。文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 要是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与 证明,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理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是 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各类角的计算。

4、数列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是考查的热点,数列通项、数列前n项的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文理科的区别较大,理科多出现在压轴题位置的卷型,理科注重数学归纳法。

(3)错位相减法、裂项求和法。

(4)应用题。

5、圆锥曲线(椭圆)与圆

(1)椭圆为主线,强调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韦达定理或差值法。

(2)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3)注重椭圆与圆、椭圆与抛物线等的组合题。

6、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1)函数是该题型的主体: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其复合函数。

(2)函数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与导数结合,基本题型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 值(极值),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对参数取值范 围、根的分布的探求,对参数的分 类讨论以及代数推理等等。

(3)利用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性质。

篇3: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1、数列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是考查的热点,数列通项、数列前n项的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文理科的区别较大,理科多出现在压轴题位置的卷型,理科注重数学归纳法。

(3)错位相减法、裂项求和法。

(4)应用题。

2、圆锥曲线(椭圆)与圆

(1)椭圆为主线,强调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韦达定理或差值法。

(2)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3)注重椭圆与圆、椭圆与抛物线等的组合题。

小编推荐: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3、函数、导数与不等式

(1)函数是该题型的主体: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其复合函数。

(2)函数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与导数结合,基本题型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极值),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对参数取值范围、根的分布的探求,对参数的分类讨论以及代数推理等等。

(3)利用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性质。

这些都是高考中常有的数学题类型,非常经典,小编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掌握。

篇4: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排列组合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6)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2)、(3)、(5)、(6)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均可直接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篇5:考研数学每年必考10大高频题型盘点

考研数学每年必考10大高频题型盘点

考研数学很多题型出现频率很高,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掌握这些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升数学分数,下面为大家盘点10大常考高频题型,考生在复习中不妨多加练习。

一、运用洛必达法则和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问题,直接求极限或给出一个分段函数讨论基连续性及间断点问题。

二、运用导数求最值、极值或证明不等式。

三、微积分中值定理的运用,证明一个关于“存在一个点,使得……成立”的'命题或者证明不等式。

四、重积分的计算,包括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五、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计算。

六、幂级数问题,计算幂级数的和函数,将一个已知函数用间接法展开为幂级数。

七、常微分方程问题。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伯努利方程等的通解、特解及幂级数解法。

八、解线性方程组,求线性方程组的待定常数等。

九、矩阵的相似对角化,求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矩阵等。

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求概率分布或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及一些数字特征,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篇6:考研数学高数六大必考题型

2013考研数学高数六大必考题型

进了十月份,考研备考者的复习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虽然备考压力巨大,但复习中一定要保持清楚的头脑,特别对于考研数学的复习。数学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灵活的处理手法,更需要善于总结的习惯。考研数学专业老师分析了近年考试真题与大纲,深入研究了硕士教育对于考生数学素养的要求,总结出2013考研高等数学考试会重点考查的六大题型,供备考者复习参考。

第一:求极限。

无论数学一、数学二还是数学三,求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区别在于有时以4分小题形式出现,题目简单;有时以大题出现,需要使用的方法综合性强。比如大题可能需要用到等价无穷小代换、泰勒展开式、洛比达法则、分离因子、重要极限等中的几种方法,有时考生需要选择其中简单易行的组合完成题目。另外,分段函数个别点处的导数,函数图形的渐近线,以极限形式定义的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的研究等也需要使用极限手段达到目的,须引起注意!

第二:利用中值定理证明等式或不等式,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证明题虽不能说每年一定考,但也基本上十年有九年都会涉及。等式的证明包括使用4个微分中值定理,1个积分中值定理;不等式的证明有时既可使用中值定理,也可使用函数单调性。这里泰勒中值定理的使用是一个难点,但考查的概率不大。

第三:一元函数求导数,多元函数求偏导数。

求导数问题主要考查基本公式及运算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函数关系的处理能力。一元函数求导可能会以参数方程求导、变限积分求导或应用问题中涉及求导,甚或高阶导数;多元函数(主要为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基本上每年都会考查,给出的函数可能是较为复杂的显函数,也可能是隐函数(包括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

另外,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与实际问题联系极其紧密,是一个考查重点。极值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均涉及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第四:级数问题。

常数项级数(特别是正项级数、交错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的本质含义均是考查的重点,但常常以小题形式出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对数一来说还有傅里叶级数,但考查的频率不高)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和函数等及函数在一点的幂级数展开在考试中常占有较高的分值。

第五:积分的计算。

积分的计算包括不定积分、定积分、反常积分的计算,以及二重积分的计算,对数学考生来说常主要是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计算。这是以考查运算能力与处理问题的技巧能力为主,以对公式的熟悉及空间想像能力的考查为辅的。需要注意在复习中对一些问题的灵活处理,例如定积分几何意义的使用,重心、形心公式的反用,对称性的使用等。

第六:微分方程问题。

解常微分方程方法固定,无论是一阶线性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还是高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方程,只要记住常用形式,注意运算准确性,在考场上正确运算都没有问题。但这里需要注意:研究生考试对微分方程的考查常有一种反向方式,即平常给出方程求通解或特解,现在给出通解或特解求方程。这需要考生对方程与其通解、特解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

这六大题型可以说是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题型复习,争取达到高分甚至满分!

( 考研) ■

【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相关文章:

1.小升初数学必考题型

2.高考数学必考4大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3.考研数学各题型解题策略

4.考研数学 高数经典题型

5.考研英语题型

6.考研数学概率论 题型训练的重要性

7.高考生物必考题型有哪些

8.考研数学:常考十大高频题型总结

9.压轴造句

10.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

下载word文档
《考研数学压轴必考题型:参数估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