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
“dsg-89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都觉得书本内容过于笼统,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补充和拓展了不少内容。
一是补充了“一超多强”中多强的发展情况,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如何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极”,我们的书本没有系统的介绍,只是分散在几课中,需要教师补充和整理,让学生明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的发展。从教学效果中发现,补充和整理“多强”的内容后,学生能够很好的明白“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二是补充了有关伊拉克战争、印巴冲突、巴以冲突、911事件的图片和部分内容,让学生很形象的明白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恐怖袭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灾难,呼吁学生反对霸权主义,热爱和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很好的情感教育。
但是对于科索沃战争带来的所谓的“人权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只能浅层的了解。
篇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案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案
通史概要: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4)、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 走向多极化
教 案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后果;东欧剧变;“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欧盟的组建及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发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②、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的对内政策和国内矛盾导致了社会主义政权的解体;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骤;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的重新组合。
③、能力:通过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②、问题探究: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为什么在国际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世界重要力量都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欧盟、中国等),而不应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如日本);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大国仍然是重要力量中心;在多极化趋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可采用多种方式,如:①播放有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音像资料,配合教材内容,创设历史情境导入;②请学生回忆本单元的旧知识,在归纳、总结雅尔塔体系形成、演变的基础上,开始本课学习。
(2)、关于“别了,雅尔塔”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阅读课文第一段,从政治生活、经济困难、社会矛盾三方面来提炼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方针从书中的第一节去找,至于措施教师可适当补充些资料,加以说明,使学生对导致改革失败的后果有一定的理解,但不要补得过多,也不作要求;改革失败的后果是个一连串的复杂问题,让学生从教材中的东欧剧变、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东欧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面崩溃等知识来加以提炼,以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②、东欧剧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东欧剧变的实质及其原因。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并尽可能搜集其他相关历史图片、重要人物的代表性观点等资料,扩充学生的了解范围,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波兰、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东欧局势的动荡和剧变的状况。教师必须点明东欧剧变的实质,使学生明确东欧剧变的“变”是指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讲述波兰剧变和德国统一时,教师可补充必要的音像资料,如“柏林墙”的拆毁等,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进而引导学生从世界两极格局的大背景出发,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要求来认识问题,全面地总结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
③、“八、一九”事件:从根本原因(改革走入死胡同)与导火线(新联盟条约公布)两方面来分析起因,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事件的具体内容,来认识其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了挽救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引导学生从苏联力量对比的改变和政权性质的变化来认识其影响。
④、苏联解体:该目重点在于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建议教师在探究该问题时可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应该注意,结论应该是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的共识,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认识和结论。使学生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这是本节的难点。建议教师联系上一节“中国的腾飞”有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苏东剧变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加深今天我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课前提示”,让学生回答“学习思考”——“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然后,教师加以小节。向学生指明:多极化趋势既给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使这些机会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由此导入下一目的学习。
(3)、关于“鼎足之势话西方”
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资料卡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来得出原因;利用“,空袭伊拉克,,发动科索沃战争,后又发动对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等知识来引导理解“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实质是“要独霸世界”。
②、欧洲一体化:引导学生回顾欧共体有关内容,利用好“马约”图片,再一次强化学生对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自觉运用。从欧盟的成立到欧元的正式启用,再到建立独立防务体系的努力,这一历程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③、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建议设置探究性问题:日本为何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基础何在?鼓励学生多方发掘材料,自主探究,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世界重要力量都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欧盟、中国等),而不应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如日本)。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警示作用。
(4)、“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建议教师设置探究性问题:俄罗斯为什么在国际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分析,最后以适当的点拨。向学生强调: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大国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中心。以加深对走出“低谷”的俄罗斯的理解。
(5)、“风云际会看东方”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第三世界的斗争手段有哪些?”最后总结:团结斗争、成立区域性组织、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发展民族经济。
②、“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教师运用教材“知识链接”栏目提供的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注解以及本页图片提供的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理解。同时指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必将对世界多极化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③、“‘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阅读课文,理解“一超”与“多强”的力量中心。同时指出,这只是暂时现象,从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建议教师利用“学习思考”——“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进行问题探究: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多极化的表现,另一方面更要分析美、欧盟、日本、俄、中几大力量中心的对外政策给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全面把握、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篇3: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优秀
教学对象分析
讲授此课时,学生已经通过对《冷战中的对峙》的学习,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而且,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较好地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具有将几段材料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所以,可以在讲授中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避免照本宣科。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2)对科索沃战争的正确认识。
2.难点
(1)探知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2)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
(二)解决方法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为“一超多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国仍将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是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史料,分析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从而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2.正确认识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世纪之交的高科技局部战争,刺激了世界各国的军事竞赛,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它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和背景图片,透彻理解科索沃战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3.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世界银行公布的GDP数字,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言论,日本经济、政治地位,提高等史实的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4.正确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可以展示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发动战争及其践踏人权、破坏环境的史料和图片,以这种鲜明的对比来揭示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学生观看图片后教师导入: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如此猖狂?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吧!
出示幻灯片:课题。
导入方式补充:
出示幻灯片: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掰手腕的漫画、1991至今俄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多幅照片。
教师导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一超多强”
出示幻灯片: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提出问题:(1)新、旧世界格局各指什么?(出示幻灯片: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旧世界格局是指美苏冷战、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世界政治格局。)
(2)交替时期又是指什么局面?(出示幻灯片: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交替时期是指暂时的“一超多强”局面。)
教师总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这就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进一步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超”和“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出示幻灯片:问题探究:“一超”和“多强”的地位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学生通过材料进一步了解美国“一超多强”形成的原因。
教师总结过度: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一超多强”中“一超”和“多强”的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一方面,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70年代,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挑战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成为重要的一个经济实体;苏联虽然解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仍拥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形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这就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所以,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篇4: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专题八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教案。
2.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3.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表现所在,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4.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5.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6.畅想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所能赋予的平等、公正和安宁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格局演变的表现
难点: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策略】
1.“冷战”是教学的核心话语,可以以此为抓手,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冷战”的含义)、整体建构知识框架(“冷战”的表现)和多维分析、相互对话的能力(“冷战”的影响)。
2.有必要向学生展示世界政治地图,然后从不同国际政治力量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角度援引史料,通过史料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世界多极化的空间概念。
3.
可以选择欧共体或日本的有关史实为基点,将宏阔的世界背景、当前的媒体材料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用讨论和板报的形式来把握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以求切入点具体、背景开阔、思维发散、认识丰富、感悟历史的借鉴价值等等教学效果。
4.可以援引史料和“当前”的事实,以“世界周刊”一类的形式引导学生畅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关注他们的国际理解意识与和平愿望。
5.以下两点在教学中要引起注意:苏联解体只是世界多极化加强的背景知识;世界多极化也只是一个趋势。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格局演变指的是世界各主要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如下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新课推进: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的演变主要精力了三个阶段:
一、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
二、20世纪50—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
1、请同学们思考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1)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重。
(3) 冷战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2、师生共同回忆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美国的“冷战”(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的反击(社会主义阵营)
①揭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3)
③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6)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1)
④军事:北约的成立(1949)
华约的成立(1955)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请根据材料思考:
“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教案《专题八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教案》。……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的,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阅读漫画巩固马歇尔计划的相关内容:1、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3、请思考冷战阴影笼罩下,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消极影响: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图片材料补充相关“冷战”与热战的“资料”,引发学生思考世界的和平问题。
积极影响:美苏势均力敌,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二、20世纪50—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欧洲走向联合
材料: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根据材料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a.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50年代,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矛盾化解。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6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70年代,欧共体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篇5: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优秀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11.(2010·南京模拟)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曹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以来美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时注意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和国家利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 原因:日本战败; 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
(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 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3.《格局》读后感
4.格局作文
5.格局读后感
7.格局决定命运
8.格局决定结局






文档为doc格式